事件触发和事件触发参数估计.
2021LTE初级认证考试人员资格考试自测题及答案2
2021LTE初级认证考试人员资格考试自测题及答案2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LTE下行和上行信道中,存在一定的开销信道。
在对业务信道覆盖估计时候,需要考虑这些开销信道影响。
例如,如果要承载1000kbps业务速率,当DL下行总开销是20%时候,则至少要分配()的资源才行。
A.1000kbps/(1-20%)B.1000kbps*(1-20%)C.1000kbps*20%D.1000kbps/20%答案:A2、MME的功能不包括A.寻呼消息分发B.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C.接入层信令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D.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答案:C3、以下哪种RLC实体支持ARQ重传:A.AMB.TMC.UMD.答案:A4、频谱效率提升关键技术A.OFDMB.16QAMC.64QAMD.QPSK答案:A5、以前在GGSN-MPG中板卡被称为C-PIC,而在EPG-S中它们被称为()A.NMBB.CPBC.PPBD.SSC答案:B6、测试时发现有速率,但是速率比理论值低很多,不可能的原因有A.天线与RRU的馈线顺序错误B.下行方向只有单流C.PCIMode3干扰D.船在起伏答案:D7、考虑到干扰控制,城区三扇区站水平波束宽度一般不大于()A.45�B.90�C.120�D.65�答案:D8、为了让一个小区支持不同带宽的上行链路传输,有必要给一个小区分配至少()个基本RS 序列A.1B.2C.3D.4答案:A9、日常监控巡检中,Ir接口光功率取值在()区间范围内为正常A.[-150,0]B.[-140,0]C.[-130,0]D.[-120,0]答案:C10、UpPTS可用来专门放置(),A.PRACHB.PDSCHC.PHICHD.PCFICH答案:A11、下面不是覆盖参数的是A.CRS发射功率;B.信道的功率配置C.PRACH信道格式D.邻小区个性化偏移答案:D12、一个CCE对应()个REG:A.1B.3C.9D.12答案:C13、对于下行受限可采用的解决办法A.增加基站B.增大导频功率C.天线拉远D.降低拥塞率答案:D14、下述哪个选项是LTE系统cat3 UE在20M带宽内,上下行2:2,特殊子帧10:2:2条件下的上行峰值速率()A.20Mbit/sB.50Mbit/sC.100Mbit/sD.200Mbit/s答案:A15、以下哪一项不是TD-LTE标准中定义的TDD配比格式()A.DSUUUDSUUUB.DSUUDDSUUDC.DDSUUDDSUUD.DSUDDDSUDD答案:C16、PHICH信道承载HARQ的?A.ACK/NACKB.ACK/MACKC.ACK/LACKD.ACK/TACK答案:A17、()用于估计上行信道域信息,做频率选择性调度A.DMRSB.DRSC.SRSD.CRS答案:C18、在OFDMA中为什么要使用循环前缀?A.为了保证符号时间为整数B.为了克服多径及符号间干扰C.为了保持正交性D.为了OFDMA可扩展性19、LTE根据不同的系统带宽可同时支持高达()个SRS带宽A.2B.4C.6D.8答案:B20、RPF=()时表明信号在已分配的探测带宽内,以每隔一个的方式占据子载波。
2021LTE华为认证初级题库及答案16
2021LTE华为认证初级题库及答案16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S1-MME接口是__与__的接口A.MME、SGSNB.MME、HSSC.MME、SGWD.MME、E-UTRAN答案:D2、LTE-3GPP要求LTE系统每MHz上行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UPA的()倍A.1~2B.2~3C.3~4D.4~5答案:B3、哪些不是LTE层2主要功能?A.加密B.ARQC.调度D.功控答案:D4、做上传和下载业务时A.避免同时上传或下载同一目录下文件B.可以同时上传或下载同一目录下文件D.必须同时上传或下载同一目录下文件答案:A5、使用TD-LTE的手机终端用户可以使用()A.只有数据业务B.只有语音业务C.数据、语音皆可D.答案:C6、等级2、3、4的MIMO接收能力相同,他们在接收数据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由他们的()造成的A.接收缓存的大小B.频率复用度C.天线数D.空间复用阶数答案:A7、LTE系统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为A.AMC+HARQB.HSDPAC.HARQD.HSUPA答案:A8、哪个信道含有PDCCH使用的符号数的信息()A.PHICHB.PDCCHC.PBCHD.PCFICH答案:D9、传播模型的选择与覆盖区域的半径有关,一般认为,当覆盖半径大于()时,统计型模型的预测精度比较理想。
B.500mC.1000mD.35km答案:C10、每个小区有( )个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A.32B.64C.128D.256答案:B11、以下哪一项不是TD-LTE标准中定义的TDD配比格式()A.DSUUUDSUUUB.DSUUDDSUUDC.DDSUUDDSUUD.DSUDDDSUDD答案:C12、PCI复用距离用大于__倍的小区覆盖半径A.6B.5C.4D.3答案:B13、LTE中,事件触发测量报告中,事件A3的定义为:A.本小区优于门限值B.邻区优于本小区,并超过偏置值C.邻区优于门限值D.本小区低于门限值,且邻小区优于门限值答案:B14、上行链路支持()种RSA.1B.2C.3D.4答案:B15、DCI采用的信道编码方式及编码速率分别为:A.Turbo coding,1/3B.Turbo coding,1/2C.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1/3D.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1/2答案:C16、LTE室分对于营业厅(旗舰店)、会议室、重要办公区等业务需求高的区域95%以上的RS-SINR 要求>( )dB。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_事件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科研热词 面向对象数据库 调度算法 语义角色标注 触发器的实现 触发器事件 触发器 行为分析 编译 特征选择 混合推理 流量管理 模拟 模式发现 框架 查询/应答配对 最大熵模型 日志本体 日志 归纳逻辑编程 布隆过滤器 寄存器传输级 基于事件的事务级建模 域名服务器 哈希索引 吞吐率 参数估计 分布式系统 事件延时队列 事件 vhdl语言 dl-safe规则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进程完整性 运行时度量 误用检测 混合神经网络 操作系统 性能计数器 异常检测 处理器内部设计 入侵检测系统 tpm openrisc fpga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遗传算法 高速公路 贝叶斯网络 自由能 联合树 联动应急救援 相关推理 特征融合 物资调度 熵 热力学 本体 态势评估 应急案例 多特征选择 交通突发事件 交通事件检测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数据延迟 可靠性 事件驱动 重要事件 迭代 辐射效应 联合熵 耗散结构理论 移动传感器网络 离散化 特征加权 演化 文本表示 文本分类 数量关联 数据挖掘 支持向量机 总剂量效应 孤立点检测 反馈 单粒子翻转 分类间隔 信息熵 传感器网络 交通事件检测 svm soi
软件工程简答 2
1.传统"瀑布模型"的主要缺陷是:⑴阶段与阶段划分完全固定,阶段间产生的大量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⑵由于开发模型呈线性,所以当开发成果尚未经过测试时,用户无法看到软件的效果。
这样,软件与用户见面的时间较长,也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⑶前面未发现的错误传到后面的开发活动中,可能会扩散,进而可能会造成更不理想的效果。
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⑴现实的项目开发很少按"瀑布模型"的顺序进行,⑵用户往往难以清楚地给出所有的需求,因此,使用该模型开发软件会存在许多步确定的因素。
⑶开发者常常被不必要地耽搁。
2.软件工程的目标就是建造高质量的软件。
但是目前的软件开发面临着许多问题:⑴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⑵用户常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
⑶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⑷软件常常很难维护。
⑸软件常常缺乏适当的文档资料。
⑹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⑺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3.时间内聚是指某一软件运行中有几个动作经常需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
公共耦合是指若干个模块共同享有对公用数据区的读和写的访问权。
4.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通常有四项基本维护:纠错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以及预防性维护等。
5.序言性注释通常放在每个程序模块的开头部分,它应当给出程序的整体说明,对于理解程序具有引导作用。
序言性注释一般包含下列内容:①程序标题;有关该模块的功能和目的说明;主要算法;②接口说明:包括调用形式,参数描述、子程序清单;③有关数据描述(重要的变量及其用途,约束或限制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信息);④模块位置(在哪一个源文件中,或隶属于哪一个软件包);⑤开发简历模块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修改日期及有关说明等。
1.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电脑系统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
事件触发和事件触发参数估计
最终系统状态响应: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4. 事件触发控制的渐进稳定性 基于模型的控制器: 系统模型和静态增益,模型提供状态估计,增益控制器 提供系统输入。 ISS 李雅普洛夫函数 , 当满足:
就说系统是 ISS(输入状态稳定)。 P是一个对称正定矩阵,且是闭环模型离散时间李雅普洛夫等式的解。
对于二阶自治系统:
由于卡尔曼滤波的迭代特性,上式可化为,:
这也是滤波器的输出等式。
基于模型的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
状态等式:
上述代表一个线性模型,可以用线性滤波器获得原始系统的状态矩阵的参数估计。 线性时变卡尔曼滤波器(LTV-KF)对于确定性系统是一个全局渐进的观测器,对 于上述系统考虑有噪声时:
网络控制系统
课题背景及目的
II. 网络控制系统的一种形式: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MB-NCSs)。 目标:减少网络的通信流量,引入控制系统的一个明确模型和使系统在延长 的时间间隔内工作在开环状态直到传感器传送测量更新而控制器接收执行反 馈。 III. 目的:在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背景下,运用参数估计算法来估计系 统参数。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① 利用一个明确的但很多时候不精确的系统设备的模型,这个模型是加到控制器 节点,目的是在一个时间间隔内(系统工作在开环状态)计算基于模型状态的 控制输入而不是设备状态,系统反馈不能得到,直到传感器传送测量更新而控 制器接收执行反馈。
网络控制系统互联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1. 基于误差事件的稳定性 系统状态方程: 定理:系统初始状态有界 的系统有一个有界的状态,只要
,对于有状态反馈更新触发 的所有特征值严格在一个单位圆里。
2021移动LTE初级认证考试资格试题精选及解析9
2021移动LTE初级认证考试资格试题精选及解析9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基带板卡退服”(1018001),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A.SCTx单板挂死B.基带板掉电C.基带板被拔出D.基带板挂死答案:A2、室分系统是双路系统的情况下,可选用如下哪些传输模式( )A.TM2B.TM1C.TM7D.TM8答案:A3、S1接口的用户面终止在什么上?A.SGWB.MMEC.MMHD.SAW答案:A4、PRACH信道在每个子帧上最多只能配置()个A.1B.2C.3D.4答案:A5、下面不是覆盖参数的是A.CRS发射功率;B.信道的功率配置C.PRACH信道格式D.邻小区个性化偏移答案:D6、接收机有()个接收天线。
A.1B.2C.3D.4答案:B7、下述哪个选项是LTE系统cat3 UE在20M带宽内,上下行2:2,特殊子帧10:2:2条件下的下行峰值速率()A.25Mbit/sB.50Mbit/sC.60Mbit/sD.200Mbit/s答案:C8、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协议HARQ是在那个子层实现的()A.MAC;B.RL;C.PCP;D.PHY答案:A9、哪种RLC模式的业务时延最小()A.Acknowledged Mode (AM)B.Unacknowledged Mode (UM)C.Transparent Mode (TM)D.Low Latency Mode (LM)答案:C10、如果某一公路旁边有一定向站,采用垂直线极化定向天线,空间分集接受,请问两个天线的连线和公路成什么角度最合理?A.0B.90C.45D.30答案:B11、可以提高空口速率的技术是()A.高阶调制B.编码C.交织D.加扰答案:A12、在一个MME与一个eNB间的SCTP连接建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单独的流标志符对应当被保留,唯一地用于S1AP基本程序——发送非UE相关信号B.至少一对流标识符应当被保留,唯一地用于S1AP基本程序——发送UE相关信号的。
2015年LTE高督技术测评题库v2(无判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关于LTE需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TM7的应用场景是_____
33 34 35
关于小区搜索,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 寻呼由网络向什么状态下的UE发起?_____ 控制平面RRC协议数据的加解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在LTE中交由_____层完 成。 TD-LTE路测指标中的掉线率指标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153 154 155 156 157
RSRP正常要求在多少以内?_____ RSRQ单位是_____ RSSI单位是_____ RX antenna 2表示什么意思?_____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MBSFN参考信号,与MBSFN传输关联,将在天线端口_____上传输。 MIB信息是携带在哪个下行物理层信道中?_____ MME的功能不包括_____ OI表示什么意思?_____ PBCH的发送周期为_____ms。 PBCH支持的调制方式是_____ PCC表示什么意思?_____ PCFICH占用的RE是_____ PCI的范围_____ PDCCH信道是由什么组成?_____ PDSCH资源分配时,对于20M带宽,RBG Size的取值为_____ PHICH包含_____个REG。 PHICH采用_____调制。 PHICH符号个数是由什么获得?_____ PHICH信道承载HARQ的_____ PHICH占用的 RE是_____ PRB的时域大小为_____个时隙。 PUCCH是什么信道?_____ PUSCH是什么信道?_____ RACH是什么信道?_____ RACH在频域上占用几个RB?_____ RF优化测试以什么为主?_____ RSRP的定义正确的是_____
OPEN-3000系统基本功能及应用介绍
➢ 【案例 2】 XX 公司调控中心因监控员交接班检查 及班中巡视未到位,导致未及时发现变电站公用测 控数据不刷新异常情况。
➢ 案例描述:
基本应用
监控日志 应包含:当班操作记录、电气缺陷和通信自 动化异常记录、开关跳闸记录、置牌记录、 巡视记录、无功优化系统记录、视频缺陷记 录、上级来文、重要联系事项等记录 。
交接班
1. 交班值应负责检查监控日志记录(含设备状态), 操作指令票,停役申请书许可终结, 缺陷情况,设 备变更,继电保护整定书记录等正确。
➢ 暴露问题:
1、值班监控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接到现场异常情况 汇报后,未引起重视,未做登记记录,是此次事故发 生的重要原因;
2、值班监控员遥控操作结束后没采取防范措施,交 接班也不向接班人员交待,是这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 因。
➢ 防止对策:
1、加强《调度操作规程》学习,严格执行监控联系 与交接班制度,做到不漏记、不漏交。
危险点分析 3. 严禁随意解锁遥
控操作
控制功能
研究态的应用
全景PDR 极值潮流回顾
研究态的应用:全景PDR
OPEN-3000系统具备全部采集数据(模拟量、开 关量等)的追忆能力,可以全方位地记录、保存 电网的事故状态,并且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演电 网的事故过程,即使电网模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也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况 。
OPEN-3000
OPEN3000系统基本功能及 应用介绍
二0一五年十月十四日
主要内容
一、 OPEN3000界面介绍 二、 OPEN3000基本功能介绍 三、 OPEN3000基本应用介绍
煤矿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煤矿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1 评价单元划分一个建设项目,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不尽相同。
评价整个系统时,先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单元,然后再综合为整个系统。
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可简化评价工作、避免遗漏,可得出各个评价单元危险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避免了夸大危险性的可能,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要求,将评价对象划分成若干有限、确定边界的评价单元进行分别评价,以提高安全预评价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以及改扩建项目投产前修改、补充和完善包括技术作业规程、安全规程及操作安全规程等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次安全预评价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生产工艺性质特征,生产工艺流程阶段或场所的区别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共划11个评价单元,分别为采剥系统、运输系统、排土系统、边坡与滑坡防治、穿爆作业及爆破管理、防灭火系统、防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总平面布置及辅助设施、职业安全卫生、矿山救护和应急救援等评价单元。
2 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本次预评价主要采用危险性预先分析(PHA)、事故树分析法(FTA)、类比分析法(A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1 危险性预先分析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类别、发生条件及其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概略的分析,以尽量避免采用不安全的技术和危险物质,防止使用不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如果迫不得已必须用时,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因素不至于发展成为事故。
因此,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早期发现系统中潜存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源,避免考虑不周造成损失和生产的被动。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重点是系统的主要危险源。
2021华为LTE初级认证及答案5
2021华为LTE初级认证及答案5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LTE的调制方式的是A.QPSKB.16QAMC.64QAMD.8PSK答案:D2、LTE OMC前后台建链使用协议及端口分别为:A.SNMP,161B.RPC,135C.RUDP,5000D.TFTP,69答案:C3、对X2切换描述错误的是A.eNB间存在X2接口B.切换信令使用X2口C.源和目的eNB使用同一个MMED.支持系统间切换答案:D4、关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描述,哪个不正确:A.PDSCH、PMCH以及PBCH映射到子帧中的数据区域上B.PMCH与PDSCH或者PBCH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子帧中C.PDSCH与PBCH不能存在于同一个子帧中D.PDCCH、PCFICH以及PHICH映射到子帧中的控制区域上5、TD-LTE网络在发展用户时最可能采用的策略是()A.要换卡、不登记、不换号B.不换卡、不登记、不换号C.要换卡、要登记、要换号D.不换卡、要登记、要换号答案:A6、测量报告在LTE中分为事件触发上报和那种上报方式?A.周期性上报B.手动上报C.只有一种上报方式D.不上报答案:A7、E-UTRAN系统中,基站的覆盖半径最大可达?()A.10KMB.30KMC.50KMD.100KM答案:D8、室分系统是双路系统的情况下,可选用如下哪些传输模式( )A.TM2B.TM1C.TM7D.TM8答案:A9、接入层信息不包括哪些?A.小区信息B.信道消息域信息D.小区选择信息10、对某一个特定的UE来说,同时能有几个切换准备流程进行:A.1B.2C.3D.4答案:A11、硬切换的定义是?A.直接断开B.先断开再建立连接C.先建立连接再断开D.都可以答案:B12、当系统消息改变后,网络以何种方式通知UE:A.小区更新B.小区重选C.小区切换D.寻呼答案:D13、LTE下行ACK/NACK信令BER目标中上行调度授权漏检的目标质量为()A.10-1B.10-2C.10-3D.10-4答案:B14、LTE的D频段是指A.1880MHz-1900MHZB.2575MHz-2615MHzC.2330MHz-2370MHzD.15、对5RB(即长度为60的序列)而言,只有()个扩展序列可用A.48B.58C.68D.78答案:B16、MIB传输周期为()msA.10B.20C.30D.40答案:D17、TM3模式在信道条件好的情况下为()A.发送分集B.开环空分复用C.闭环空分复用D.单流波束赋形答案:B18、UTPRc单板-TDL不能支持()无线制式A.GSMB.TDC.LTED.CDMA答案:D19、X2接口位于:A.E-NodeB之间B.E-NodeB与MME之间C.E-NodeB与S-GW之间D.MME与S-GW之间20、TTACH REQUEST, ATTACH ACCEPT分别包含于哪条空口RRC消息内:()A.RRCCONNECTIONREQUEST,RRCCONNECTIONSETUPB.RRCCONNECTIONSETUP,RRCCONNECTIONSETUPCOMPELTEC.RRCCONNECTIONSETUPCOMPELTE,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D.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CONNECTIONSETUPRECONFIGURATIONCOMPELTE 答案:C21、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LTE支持多种时隙配置,但目前只能采用2:2和3:1B.LTE适合高速数据业务,不能支持VOIP业务C.RLC属于逻辑信道D.TD-LTE和TD-SCDMA共存不一定是共站址答案:D22、LTE中,事件触发测量报告中,事件A3的定义为:A.本小区优于门限值B.邻区优于本小区,并超过偏置值C.邻区优于门限值D.本小区低于门限值,且邻小区优于门限值答案:B23、UE的能力等级信息可以在哪条消息中读取()A.Initial UE Context Setup RequestB.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C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D.MIB答案:A24、RLC数据PDU的重分段操作只可能在()类型的RLC实体存在A.AMB.TMC.UMD.25、不是MME功能的是A.NAS信令以及安全性功能B.3GPP接入网络移劢性导致的CN节点间信令C.承载管理功能(包括与用承载的建立)D.支持UE的移劢性切换用户面数据的功能答案:D26、EMB5116 TD-LTE最多可以支持多少块BPOG()A.3B.4C.5D.6答案:D27、S1接口不支持的功能有?()A.SGW承载业务管理功能B.NAS信令传输功能C.网络共享功能D.LTE_IDLE态的UE在LTE系统内移动性管理功能答案:D28、用于安装ZXSDR BBU的机房接地电阻应____A.≤5Ω,B.≤10Ω,C.<5Ω,D.<10Ω答案:A29、隔离方式不包含A.水平隔离B.垂直隔离C.倾斜隔离D.空间隔离30、下列物理信道中哪一个是上行信道:A.PHICHB.PUSCHC.PBCHD.PMCH答案:B31、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批复的频率资源及TD网络频率使用情况,中国移动现阶段LTE室分网络的工作频段为( )。
2021移动LTE考试题库整理及答案14
2021移动LTE考试题库整理及答案14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0分)1、对X2切换描述错误的是A.eNB间存在X2接口B.切换信令使用X2口C.源和目的eNB使用同一个MMED.支持系统间切换答案:D2、为了支持GTL的CSFB,需要在MME和MSC之间增加什么接口()A.SGs接口B.S1-U接口C.S1-MME接口D.答案:A3、对于TDD,SSS在子帧0和子帧5的倒数第__个OFDM符号上A.0B.1C.2D.3答案:B4、下列协议中,哪个不归LTE的基站处理()A.RRCB.PDCPD.RANAP答案:D5、LTE中无线接入网的名称是什么()A.EPCB.EPSC.UTRAND.eUTRAN答案:D6、同一PLMN网络的SGW和PGW之间的接口名为()A.S3B.X1C.S5D.S8答案:C7、UE等待切换成功的定时器是:A.T300B.T301C.T302D.T304答案:D8、关于空闲态小区重选对现有2/3G网络及用户体验的影响,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A、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2/3G现网无线设备,小区广播中支持LTE邻区、重选优先级等新参数的配置B.B、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SGSN以识别LTE多模终端并将其路由至LTE网络C.C、执行重选时对用户拨打电话没有影响D.D、频繁重选导致终端耗电增加,待机时间缩短答案:C9、关于资源块R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资源块RB频域上固定为180KHz,固定为12个15kHz的子载波,时域上为0.5ms,即一个B.一个资源块RB频域上固定为180KHz,固定为12个15kHz的子载波,时域上为1ms,即一个子帧C.一个资源块RB频域上固定为180KHz,可以是12个15kHz的子载波也可以是24个7.5kHz子载波,时域上为0.5ms,即一个时隙D.一个资源块RB频域上固定为180KHz,可以是12个15kHz的子载波也可以是24个7.5kHz子载波,时域上为1ms,即一个子帧答案:C10、服务小区重选迟滞设置以下哪个值时,最容易导致乒乓重选:A.1dBB.2dBC.3dBD.4dB答案:A11、HII表示什么意思?A.过载指示B.高干扰指示C.高温告警D.电量不足答案:B12、LTE共有()个PCIA.3B.32C.512D.504答案:D13、路测开始前,我们需要新建一个工程,下列选项中必须导入的信息为:A.基站信息表B.邻区列表C.区域话务量D.传播模型答案:A14、以下3GPP版本中,哪个版本是LTE的第一版A..R6B..R7C..R8D..R9答案:C15、日常监控巡检中查得RRU通道驻波比的数值为以下选项,哪个是不正常的()A.5B.10C.15D.20答案:A16、LTE Voice的Qos控制流程与以下哪个网元无关()A.SCC ASB.PCRFC.PGWD.P-CSCF答案:A17、LTE中,事件触发测量报告中,事件A3的定义为:A.本小区优于门限值B.邻区优于本小区,并超过偏置值C.邻区优于门限值D.本小区低于门限值,且邻小区优于门限值答案:B18、LTE/EPC网络中用户平面数据流路径是()A.UE->eNodeB->SGW->PGW->PDNB.UE->eNodeB->MME->PGW-PDNC.UE->eNodeB->SGW->MME-PGW->PDND.UE->eNodeB->SGW->HSS->PGW->PDN答案:A19、在EPG上, IPv6的地址被默认由()分配A.RADIUSB.DHCPC.L2TPD.Local-pool答案:D20、什么情况能触发TA Updating()A.进入新的TA,且当前TA不在TA listB.TA周期更新计时器超时C.UE的NAS产生了RRC连接错误D.以上都可以答案:D21、室外D频段组网采用的时隙配比为( )A.0.084B.0.042C.0.126D.0.126答案:A22、20兆带宽有()个RBA.80B.90C.100D.200答案:C23、MIMO技术可以有效避免A.天线间的干扰(IAI)B.C.D.答案:A24、eNodeB侧处理S1接口用户面数据的协议层是?()A.GTPU/UDPB.S1AP/SCTPC.X2AP/SCTPD.RRC答案:A25、LTE 同步信号的周期是()ms,分为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TD常用参数介绍
1 小区覆盖功率类参数1.1小区最大发射功率含义:该小区最大发射功率。
该值指小区内单个频点上所有下行信道最大功率之和,必须小于或等于其对应的本地小区的最大发射功率。
MML命令:LST TCELL界面取值范围:60~500实际取值范围:6~50, 步长:0.1建议值:根据RRU类型确定,如下表。
1.2载频最大发射功率含义:载频最大发射功率,该值须小于或等于当前小区最大发射功率。
MML命令:LST TCARRIER界面取值范围:60~500实际取值范围:6~50, 步长:0.1建议值:根据小区最大发射功率计算小区载波最大发射功率,调整到最大,将每个载波的载波最大发射功率设置一致。
(计算公式:载频最大发射功率=小区最大发射功率-10*log(小区载频数))1.3PCCPCH发射功率含义:PCCPCH信道发射功率。
RNC将此参数配置给NodeB,NodeB根据此参数决定P-CCPCH的发射功率。
由于PCCPCH固定使用TS0的码道0和1,故该参数为双码道功率,但目前RNC设置的功率为单码道功率。
PCCPCH: 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提供全小区覆盖模式下的系统信息广播。
MML命令:LST TPCCPCH界面取值范围:60~400实际取值范围:6~40, 步长:0.1建议值:310dBm,集团要求大于等于270dBm,低于270dBm需注明原因。
参数调整影响:PCCPCH设置过小,会导致相应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小;过大,可能会形成过覆盖或对其他小区形成干扰。
1.4最大FPACH功率含义:NodeB在FPACH信道上的最大发射功率。
该参数配置越大,NodeB发送FPACH 脉冲的实际发射功率就越大,UE正确收到FPACH信号的成功率就越大,但是同时对系统的干扰也就越大,过小可能会影响接入成功率。
FPACH: Node B 使用FPACH来响应在UpPTS时隙收到的UE接入请求,调整UE的发送功率和同步偏移。
C#(事件触发)回调函数,完美处理各类疑难杂症!
C#(事件触发)回调函数,完美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每次写博客,第⼀句话都是这样的:程序员很苦逼,除了会写程序,还得会写博客!废话说多了......嘿嘿:本篇标题为:C# (事件触发)回调函数,完美处理各类疑难杂症。
个⼈理解如下:事件触发也就是触发⼀个事件,触发的这个事件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这个函数也就是回调函数。
如果现在让你开发⼀个⽀付类的程序,那么你必须考虑到:当⽤户⽀付成功后,订单的状态,⽀付时间等字段的更改。
那么怎样做到更改这些字段呢?1、什么情形下⽤回调函数/事件触发?做过⽀付宝⽀付,微信⽀付等第三⽅⽀付功能的⼩伙伴都知道notify_url 和 return_url,其中 notify_url 是第三⽅⽀付公司为⽤户开发的回调函数类,你可以在这个类中校验⽀付状态,根据⽀付成功与否,书写⾃⼰的业务逻辑。
譬如:第三⽅公司反馈给你的⽀付状态和通信状态均为:success,那么,你就可以更新订单状态为已⽀付,⽀付时间为当前时间了。
这个notify_url类中就包含第三⽅⽀付公司编写的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供⽤户书写⾃⼰的业务逻辑。
那么当⽤户⽀付成功后,怎样触发这个回调函数,也就是怎样使这个回调函数执⾏呢?第三⽅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让你去写这个⽀付类,你应该怎么处理呢?2、如何编写回调函数/事件触发⾸先应区分事件发送者和事件接收者!事件发送者的主要⼯作就是监听,当监听到某⼀临界条件成⽴后,将事件告知事件接收者,由事件接收者完成后续动作。
此处的事件接收者就是本⽂要讲的回调函数。
第三⽅⽀付平台检测到⽤户⽀付成功->第三⽅⽀付平台请求⽤户配置的notify_url->执⾏notify_url中的回调函数->完成⽀付流程。
此处事件的发送者是第三⽅⽀付平台,事件的接受者是notify_url,通过notify_url中的回调函数进⾏程序编码,执⾏相关业务逻辑,完成⽀付流程。
如果让你做这道程序,你应当怎样做?应当了解C#什么⽅⾯的知识?(1)、C#事件,关键词EventC#事件可以说是C#的核⼼,⽆论你是做winForm、webForm、WPF、WCF等都离不了C#事件。
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五级分类
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四项金融工具准则(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金融工具减值由“预期信用损失法”替代“已发生损失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在A+H股上市公司执行,2019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
“预期信用损失法”涉及较多的职业判断,操作较为复杂。
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方法,本文根据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结合实务予以探讨。
一、“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内涵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采用“已发生损失法”。
已发生损失法不考虑预期损失信息,难以及时足额地反映有关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状况。
2017年修订后的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企业采用预期损失法对金融工具的减值进行会计处理,应当考虑包括前瞻性信息在内的各种可获得信息。
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为企业根据合同应收取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现金流缺口)的现值。
根据现值的定义,即使企业能够全额收回合同约定的金额,但如果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时间,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二、预期信用损失法与已发生损失法的主要区别(一)减值的“触发事件”。
预期信用损失法不需要有“触发事件”,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
已发生损失法计提减值必须要有“触发事件”,以指标(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为基础。
(二)实际利率的初始确定。
预期信用损失法基于初始账面净值和针对预期信用损失而调整的预期现金流量对实际利率进行初始确定,已发生损失法基于初始账面净值和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对实际利率进行初始确定。
已发生损失法没有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三)调整后的预期现金流量。
预期信用损失法持续更新反映预期信用损失的预期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针对固定利率工具)折现,反映预期信用损失。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 概述及解释说明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事件触发数学模型的概念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大规模产生,人们对于事件触发模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不同事件之间相互关联性的工具,通过数学公式和参数分析,可以预测和解释事件之间的联系。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整篇文章的目录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概述什么是事件触发数学模型以及它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常见的事件触发数学模型及其特点,并介绍模型参数与变量的解释以及建立和求解方法。
然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进行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具体案例来验证和应用所讲述的数学模型。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结论,并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并探讨未来该领域可能的研究展望与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事件触发数学模型的概述和解释,加深我们对于该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探索该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我们也希望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展望,促进事件触发数学模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概述2.1 什么是事件触发数学模型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是一种描述事件与因果关系并进行预测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将事件视为数据点,通过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来推断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种模型通常基于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数学方法,旨在提供对复杂系统中个体或集合的行为进行可靠建模和解释的能力。
2.2 发展历程事件触发数学模型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起初,它主要用于物理科学领域,如天气预测和地震预测。
随着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该模型已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包括金融、医疗、社会科学等。
2.3 应用领域事件触发数学模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金融领域,它可以帮助预测股市走势、货币汇率变动以及投资风险等。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 -回复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回复什么是事件触发数学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事件的发生。
这些事件可以是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机器故障等等。
对于我们来说,预测和分析这些事件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事件的规律和趋势,数学家和统计学家们提出了事件触发数学模型。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是一种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事件发生的模型。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分析事件的概率和发生时间。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件的发生。
事件触发数学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事件的触发因素。
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因素引起的,我们需要确定这些因素,并建立它们与事件发生之间的数学关系。
例如,在预测地震的发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壳运动、地下岩石的变化等因素。
第二步是收集数据。
为了建立事件触发数学模型,我们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过去的事件记录,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测得到。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第三步是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触发因素和数据,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概率分布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事件的特点和背景,并选择合适的变量和参数。
第四步是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在建立数学模型后,我们需要通过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来验证和调整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数估计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可以通过残差分析、假设检验等方法进行。
通过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精度。
第五步是应用预测和分析。
当我们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后,我们可以使用该模型来进行事件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模型预测,我们可以了解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发生时间。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降低事件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综述
DOI:10.13878/j.cnki.jnuist.2020.05.003张凯杰1㊀王丹丹2㊀吕跃祖2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综述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减少通信资源及计算资源的浪费,延长宽带和硬件的使用寿命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事件触发控制,即当某一变量超过给定阈值时,系统才进行采样,控制器才进行更新,有效地节约了线上通信及计算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下的事件触发控制,讨论了自触发控制㊁基于边的事件触发控制㊁动态事件触发控制以及异步事件触发控制的主要思想.其次,分别从一致性㊁优化以及博弈方面阐述了事件触发的广泛应用.同时,给出了两种常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两种排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Zeno行为的论证方法.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当前事件触发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控制;事件触发控制;Zeno行为中图分类号TP18;TP13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7⁃08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308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0333)作者简介张凯杰,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kjzhangmath@163.com吕跃祖(通信作者),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分布控制与估计.yzlv@seu.edu.cn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阜新,1230002东南大学数学学院,南京,2111890 引言㊀㊀随着计算机科学㊁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发展,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s,MASs)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控制学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1⁃2].MASs是由多个具有感知㊁通信㊁计算和执行能力的个体(智能体)组成的系统,智能体之间通过网络拓扑与其他智能体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协调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在现实应用中,智能体的通信资源㊁计算能力等通常是有限的,且智能体之间往往不能进行实时通信,每个智能体的控制器也无法进行实时更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线上资源的利用率,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采取时间触发,即触发时刻是事先确定好的,而不是根据系统的状态或时间进行动态确定的,甚至是周期控制[3].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及计算成本,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当智能体的行为临近收敛状态时刻或者是在干扰较小的理想状态,如果继续使用时间触发采样控制会使得网络代价成本较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当时间触发中的采样周期较小,即采样频率较高时,网络中会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从而会导致网络堵塞,增加网络传感器的负担,甚至导致网络系统的崩塌.事件触发是基于预先给定触发条件的一种控制方式,若控制任务满足触发条件,例如系统的状态误差超过某一设定阈值(通常与系统状态或时间有关),则事件发生,此时系统执行触发任务,进行邻居之间信息的传递或者控制器的更新.与时间触发控制相比,由于事件触发控制的采样时间取决于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因此它可以有效减少控制任务的执行次数,节约通信㊁计算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拥堵的问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文献[4]更加清楚地描述了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的区别.在MASs分布式控制中,智能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耗,所以采用连续时间控制会很大程度上造成通信资源的浪费.由于事件触发控制在节约通信㊁计算等资源方面的优势,其在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控制中已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5⁃6].1962年,事件触发机制率先由Dorf等[7]提出,它是一种通过测量系统参数来改变采样频率的自适应系统.随后,事件触发的思想应用于发动机控制中,用来解决传感器问题[8].早在1999年的IFAC(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议上,有关事件触发的论文[9⁃10]一经发表就引起㊀㊀㊀㊀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献[9⁃10]说明了与时间触发控制相比,事件触发控制具有的一些优势.2002年,CDC(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会议上Aström等[11]通过对比事件触发采样和周期采样的区别,得到了事件触发采样的效果更好的结论.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对事件触发控制研究的关注,而后的CDC会议上针对事件触发还设置了专题分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件触发控制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浪潮下,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成为了关键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它是维持多智能体系统保持协同一致以及追踪的重要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通信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变得愈加重要.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事件触发控制能够更好地节约通信资源,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事件触发通信,介绍了不同状态下系统中智能体的通信情况,从时间方面分别分析了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下的触发机制;给出了基于边的事件触发㊁自触发控制㊁动态事件触发以及异步事件触发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事件触发在MASs实现一致性㊁分布式优化以及博弈上的一些应用.1㊀事件触发通信机制本节主要从时间的角度介绍事件触发的不同通信方式,包括连续时间下的事件触发控制和离散时间下的事件触发控制.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当智能体状态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它需要向其他智能体传递自身的状态使得控制策略更新,进而执行相对应的任务,但是如何与其他智能体进行通信,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1 1㊀事件触发控制1 1 1㊀连续时间通信连续事件触发需要硬件连续对智能体的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触发条件是否满足,连续时间状态下事件触发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在连续时间触发控制中,检测器会对智能体的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当触发条件满足时才进行信息的传输.图1说明对于一阶系统[12]̇xi=ui(t),i=1,2, ,N,(1)一般定义状态误差ei(t)=^xi(t)-xi(t),其中^xi(t)=xi(tik),tɪ[tik,tik+1),xi(t)表示智能体i在t时刻的状态,^xi(t)表示智能体i最近一次触发传递的信息,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即 eɤ图1㊀连续事件触发控制Fig 1㊀Continuousevent⁃triggeredcontrolσ LxL ,σɪ(0,1)不成立时进行事件触发,其中e(t)=[e1(t), ,eN(t)]T,L是通信图的拉普拉斯矩阵.它的控制协议如下:ui(t)=-ðjɪNi[xi(tik)-xj(tjkᶄ(t))],(2)其中kᶄ(t)=argminlɪN:tȡtjl{t-tjl}.对于二阶积分系统̇xi(t)=vi(t),̇vi(t)=ui(t),{i=1,2, ,N,(3)xi(t),vi(t),ui(t)分别代表智能体i的位置㊁速度和控制输入.为了便于分析,文献[13]中设置了两种状态误差:ex,i(t)=xi(tik)-xi(t),ev,i(t)=vi(tik)-vi(t),{i=1,2, ,N,(4)它所对应的事件触发控制为ui(t)=k2ðjɪNiaij[xi(tik)-xj(tjkᶄ(t))]+㊀㊀k3ðjɪNiaij[vi(tik)-vj(tjkᶄ(t))].(5)然后利用稳定性定理进行分析证明,得到系统的状态是收敛的.对于一般线性系统̇xi(t)=Axi(t)+Bui(t),(6)文献[14]为了实现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状态一致,基于事件触发机制设计控制协议如下:ui(t)=KðNj=1aij[xj(tjk)-xi(tik)]+K^di(s(tik)-xi(tik)),(7)其中K和^di都是智能体i的增益,s(tik)是领导者在触发时刻的状态.非线性系统中事件触发的研究可在文献[15]看到,它通过测量系统状态与最优预测之间的误差,设计了事件触发模型预测算法,通过该算法可得到智能体的状态收敛于一个不变集.1 1 2㊀离散时间通信与连续通信相对应的就是离散通信.不同于连续时间下的事件触发控制,离散时间下的事件触发是以周期进行采样的,也可称为周期事件触发.周期145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2(5):540⁃548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0,12(5):540⁃548事件触发最早是由Heemels等[16]提出的,其触发原理流程如图2所示.图2㊀周期事件触发控制Fig 2㊀Periodicevent⁃triggeredcontrol与连续时间触发不同,图2周期事件触发控制是基于周期采样器,周期性地对事件触发条件进行检测,当系统触发时智能体将采样状态进行传输.周期事件触发是一种结合了周期采样和事件触发的控制机制,由于它是周期性地对事件触发条件进行检测,任意两次触发的时间之间一定存在一个正的下界,因此这种触发是不存在Zeno行为的.周期事件触发实质上是连续事件触发的离散化,在实际应用中连续的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因此周期事件触发在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周期事件触发以时间间隔h进行采样,可由下面算法来判断是否进行传输:[x((k+j)h-x(kh))]TΦ[x((k+j)h-x(kh))]ɤηxT((k+j)h)Φx((k+j)h),(8)其中Φ是一个对称正定的矩阵,ηɪ[0,1),j=1,2, .需要注意的是,若采样状态x(k+j)h满足上述不等式(8)将不会被传输,只有超过上述不等式的阈值时,采样状态才会被发送到控制器.由于周期事件触发的一些优良特质,它被应用于很多方面.在一类由高维主系统和低维从系统构成的主从耦合系统中,文献[17]设计了一种事件触发的采样数据传输策略.在线性系统中,文献[18]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触发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减少传感器到控制器通道和控制器到执行器通道的通信.对于线性定常系统,文献[19]提出了基于周期事件触发的滑模控制设计的方法,这种触发机制在智能体状态可测的那些瞬间进行周期性评估,不再需要连续判断事件触发策略,实现起来更具有经济价值.1 2㊀基于边的通信对于事件触发控制,可以根据事件触发条件设计的对象将其分为基于边的事件触发机制和基于点的事件触发机制.基于边的事件触发建立在智能体之间的连边上,当事件触发条件满足时,连边上的智能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而基于点的事件触发针对的是系统中的每个智能体,触发条件满足时智能体会与它所有的邻居进行信息交互,上述相关设计都是基于点的.在无向连通图G=(V,E)中,{i,j}ɪE代表智能体i和智能体j之间的通信连边,用 xij(k)表示智能体i在最新一次触发发送到智能体j的状态,其表达式如下:xij(k)=xi(k),xij(k-1),{(9)当k属于触发时间集合时,智能体i通过连边向智能体j传递它此时的状态,否则智能体j保持上一时刻智能体i对其传输的状态,事件触发条件如下: xi(k)- xij(k) ɤeij(k),(10)其中eij(k)是可调节的阈值.阈值和事件触发的次数相关,阈值越小,触发次数越多,意味着智能体之间的通信越频繁.文献[20]研究基于边的事件触发机制下的网络系统的协调问题.对于一般线性MASs的编队控制问题,文献[21]提出了四种基于边的事件触发控制协议,且每种协议都不存在Zeno行为.1 3㊀自触发控制由于事件触发需要专门的硬件设施去实时监测系统的状态,当系统的状态误差满足触发条件时,事件发生.正常的操作系统中,事件触发机制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在一些大规模或者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使用事件触发机制可能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与事件触发相比,自触发是主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可以提前根据上一触发时刻的数据计算得到下一个触发时刻,其原理如图3所示.图3㊀自触发控制Fig 3㊀Self⁃triggeredcontrol图3自触发控制通过当前的采样值和采样时刻来决定下一时刻的触发,通过这种机制直接进行采样状态的传输.基于自触发机制,下一个触发时刻通过下述公式确定:245张凯杰,等.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综述.ZHANGKaijie,etal.Anoverviewofdistributedevent⁃triggeredcontrolformulti⁃agentsystems.tk+1=tk+τk,(11)其中τk=Γ(x(tk)),Γ是x(t)在tk时刻的函数.自触发控制是Velasco等在实时系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22],它和事件触发控制有着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通信方式上,具体详细阐述可参考文献[23⁃24].由于自触发控制只需要当前智能体的信息状态就能够确定下一个触发时刻,因此它在分布式控制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文献[25]分析了自触发控制在具有一致目标的MASs中的应用.文献[26]抛弃了传统反馈控制律上的周期性的假设,通过自触发机制利用被测对象的当前状态来决定下一个被测状态㊁计算控制律和更新执行器的时刻.文献[27]基于自触发提出了一种协调算法,分析了在同步和异步情况下算法的正确性.1 4㊀动态事件触发静态事件触发的触发条件中只有智能体的状态项和误差项,为了更好地对Zeno行为进行分析,同时减少触发次数,通过引入动态变量η,文献[28]提出了如下动态事件触发机制:tik+1=maxrȡtik{r:θiLiie2i(t)-σi2qi(t)æèçöø÷ɤ㊀㊀ηi(t),∀tɪ[tik,r]},(12)其中qi(t)=-12ðnj=1Lij(xj(t)-xi(t))2ȡ0,σiɪ[0,1),ηi(t)是内部动态变量表达式如下:̇ηi(t)=-βiηi(t)+ξi(σi2qi(t)-Liie2i(t)),(13)其中βi>0,ξiɪ[0,1],内部动态变量的初值ηi(0)>0.需要注意的是,触发条件中的θi是后期待定的参数,当θi趋于无穷时,式(12)就对应于静态事件触发条件,静态事件触发实质上是动态事件触发的特例.文献[29]通过引入动态变量证得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文献[30]的动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同时保证了干扰到输出的有限Lp增益和事件触发时间的严格正的下界.1 5㊀异步事件触发事件触发根据每个智能体是否同时触发还可以分为同步事件触发和异步事件触发.在控制系统中,如果事件触发条件是针对所有的智能体,当满足触发条件时,所有的智能体都进行信息的传输和策略的更新,这种触发控制称为同步事件触发,对于每个智能体而言该触发通信是同步的.但是在一些实际情况中,同步更新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它需要用到系统中所有智能体的状态信息来判断触发条件是否满足,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时需要对智能体单独设计事件触发条件,使得智能体的更新并不是同步的,即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事件触发时刻序列,此为异步事件触发.在具有完全状态反馈的非线性系统中,文献[31]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异步事件触发方法,利用局部信息来确定从传感器到中央控制器的传输时间,所提出的方法不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也使得采样的时间具有正下界,排除了Zeno现象.文献[32]针对一组不在同一位置的传感器,设计了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器,其中传感器不需要同步测量的采样方式.在输出测量和控制输入受到噪声干扰的系统中,文献[33]根据控制器和被控系统的动态输出分别设计了事件触发条件.2㊀事件触发的应用事件触发控制在保证了底层需要的同时,减少了智能体之间的通信频率.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分析了它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比如在解决滤波问题[34]㊁网络电力系统[35]以及在时延控制系统[36]中.下面简要分析事件触发在MASs一致性㊁分布式优化以及博弈方面的应用.2 1㊀MASs一致性问题在MASs控制中,一致性是实现协同控制的关键问题.主要是设计一致性协议,使智能体通过邻居之间的信息交互使其状态达到一致.对于智能体的动态方程̇xi=ui(t),通常设计一致性算法ui(t)=ðjɪNiaij(xj(t)-xi(t)).对于二阶动态方程而言,较为成熟的一致性控制输入算法为ui(t)=-ðnj=1aij[(xi(t)-xj(t))+γ(vi(t)-vj(t))],这在上述连续事件触发通信介绍部分已经给出.而在实际情况中,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前提下,应当尽量降低系统的通信成本.由于事件驱动控制在节约线上资源方面的优势,其已被广大学者应用到MASs一致性研究中.文献[37]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事件触发算法来解决多智能体平均一致性问题.在一致性协议上引入事件触发通信不仅能够使智能体达到目标状态,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信.对于一类由N个智能体所组成的线性系统,通过设置事件触发机制:fi(ei(t))ɤΔi(zi(t)),(14)345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2(5):540⁃548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0,12(5):540⁃548其中ei(t)=xi(tik)-xi(t),zi(t)=ðjɪNiwij(xi(t)-xj(t)),Δi是阈值函数,若阈值和智能体的状态有关,称为状态依赖阈值,否则称为状态独立阈值.当智能体的状态不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智能体与其邻居之间进行通信,引发控制一致性协议更新,最终在事件触发一致性控制下达到协同状态.在一般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上,文献[38]利用事件触发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输出反馈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策略.对于具有时变通信延迟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一致性问题,文献[39]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器去解决.上述研究是针对线性系统下的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控制,其中单积分器和双积分器可以当作它的特殊情况.文献[40]对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一致性控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上述多数研究内容中,在确定系统相关参数时往往需要知道系统的全局信息,如系统通信拓扑结构的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值或其范数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完全分布式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就结合自适应控制,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协议,如文献[41]中的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协议是完全分布的和可扩展的,它不依赖于网络图的任何全局信息,解决了无领导和领导⁃追随者一致性问题.文献[42]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策略,对于任意连通的无向通信图,在完全分布的情况下都能解决一致性问题.针对具有通信时延和无通信时延的单积分器和双积分器网络情况,文献[43]提出的事件触发控制策略能保证智能体的行为平均一致收敛或者一致收敛到状态平均值的邻域范围内.文献[44]在无向图上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的一致性协议,该协议中的每个智能体都实现了与邻居的解耦.2 2㊀分布式优化问题优化与事件触发结合主要体现在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研究较多的是凸优化问题.文献[45]针对二次凸优化问题:min㊀ðni=1fi(xi(t))s.t.㊀ðni=1xi(t)=XD,(15)其中fi(xi(t))=aix2i(t)+bixi(t)+ci,ai,bi,ci是二次函数fi(xi(t))的系数,XD是一个常数用来约束加和项ðni=1xi(t).为了解决式(15)的凸优化问题,基于事件触发机制提出了分布式优化算法:̇ξi(t)=-kiðjɪNiaij(ξi(tik)-ξj(tjk)),xi(t)=ξi(t)-bi2ai,(16)ki是一个常数,通过上述策略进行智能体状态的更新,最终得到优化的目的.该算法是在无向连通图的通信拓扑下进行更新的,它也可以推广到有向图和切换拓扑中.对于类似的分布式凸优化问题,文献[46]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零梯度和的算法,该算法的通信过程是由节点监控的触发条件所驱动的,在连续时间下基于采样进行监控,离散时间下则使用所提出的算法,并且证明了此算法是指数收敛的.文献[47]基于事件触发通信,给出了一种步长恒定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并且利用小增益定理证明了收敛性.文献[48]通过异步事件触发方案,解决了多个智能体最优化自身的目标函数的问题,并且在忽略通信延迟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系统的收敛性.对于带有约束的优化问题,文献[49]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通信的分布式次梯度方法,在该方法中,所有代理的状态在步长递减和可加性条件以及触发条件的阈值下渐近收敛于一个最优解.在连续时间动力学系统中,文献[50]通过对系统设置事件触发条件使得智能体的状态渐近收敛到全局的最优解.在二阶多智能体的凸优化问题中,文献[51]将事件触发和时间触发算法相结合,使智能体协同收敛于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同样在二阶连续时间系统中,文献[52]通过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完全分布式优化算法,证明了该系统的指数收敛性.2 3㊀博弈问题在一场博弈中,每个智能体都趋于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将事件触发机制引入到博弈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应用.在N个智能体下的聚合博弈中[53],每个博弈者i的目标是解决如下的优化问题:minxi㊀Ci(xi,x-i)s.t.㊀xiɪχi,(17)其中Ci(xi,x-i):χңR表示智能体i的代价函数,它不仅依赖自己的策略,而且依赖于其他博弈者的策略,且有Ci(xi,x-i)=Ji(xi, x),其中 x=ðNi=1xi表示所445张凯杰,等.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综述.ZHANGKaijie,etal.Anoverviewofdistributedevent⁃triggeredcontrolformulti⁃agentsystems.有博弈者决策的聚合.χi是智能体i的局部策略集合.针对上述优化问题,设置了事件触发条件 vk-1ij-vki >Ekij,当满足触发条件时智能体i向智能体j发送vki.对于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下的非零和博弈,文献[54]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自适应控制方案.3㊀稳定性分析稳定性一直是系统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能够保证智能体的状态是收敛的,这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事件触发控制中,触发条件的设计必须保证系统的稳定性.3 1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在现代控制理论中,一般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Lyapunovstability)去判断该系统的特性.在事件触发通信过程中,依旧可以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候选函数,根据稳定性定理证得智能体的状态是收敛的.对于带有时滞的控制系统[55],需要构造Lyapunov泛函去证明系统的稳定性.3 2㊀输入状态稳定性可以利用输入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stability)去分析系统的性能.文献[56]研究了具有有界扰动的事件触发控制系统,给出了具有观测器输出反馈的输入状态稳定性的结果.4㊀Zeno行为分析Zeno行为是指在事件触发控制中,在有限时间内发生无限次触发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物理上是不可实现的,在现实中也是不合理的.Zeno行为存在与否与事件触发条件的设置有关,通常事件触发条件的设置会保证两次触发的间隔有一个正的下界.对于周期事件触发而言,由于其采样的数据是周期性的,这种采样是离散的,任意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会大于一个正值,所以已经避免了Zeno行为,但是对于其他方式的触发,需要分析Zeno行为是否存在.目前Zeno行为的分析没有特定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方法如下.4 1㊀正下界法如果任意两次触发间隔都大于一个正的下界,那么这样就可以排除Zeno行为.在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中,文献[57]的引理4通过证明得到智能体i的触发间隔τik=βi qi(tik) /2ζi(1+βi)V(tik)为正值,从而说明不存在Zeno行为.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对于文献[58]所提的触发条件tik+1=max{τȡtik:|xi(tik)-xi(t)|ɤδi(t),∀tɪ[tik,τ]},通过利用智能体状态的有界性等条件得到正的下界1/((M/φi)eαiT)+αi.4 2㊀反证法反证法首先假设存在Zeno行为,根据Zeno行为的实际意义可知必存在一个具有聚点的时间序列ti0,ti1,ti2, ,tik, ,当触发次数趋于无穷时,此时的时间点为一个固定的时间值.然后根据稳定性分析以及智能体的状态等条件得到矛盾,从而说明不存在Zeno行为.文献[24]中对于静态和动态事件触发Zeno行为的分析使用的都是反证法.5㊀总结与展望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由于它自身具有很多优良的特点,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节省成本,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事件触发控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时间方面分析了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下的事件触发机制,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事件触发控制,例如自触发控制㊁基于边的事件触发控制㊁动态事件触发控制以及异步事件触发控制.然后分析了其在MASs一致性问题㊁分布式优化以及博弈问题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虽然,关于事件触发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本文对于事件触发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如下展望:1)目前分析Zeno行为的方法较少,没有一套成熟的㊁可普遍适用的理论框架.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任意两次触发之间间隔的正下界性和反证法,对于其他的证明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究.2)对于误差状态小于阈值的触发条件来说,阈值的大小决定了事件触发的频率,阈值越大,触发次数越少,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通信频率,但系统的收敛速率就会相对较慢.所以如何更好地设计误差触发条件,在保证收敛性能的同时使得通信频率也较少,这一问题值得更深层次的研究.3)现阶段的事件触发分析是基于控制器已经设定好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事件触发条件和控制器结合起来的控制机制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4)在离散时间下,设计事件触发条件时如何使545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2(5):540⁃548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0,12(5):540⁃5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卡尔曼滤波的迭代特性,上式可化为,:
这也是滤波器的输出等式。
基于模型的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
状态等式:
上述代表一个线性模型,可以用线性滤波器获得原始系统的状态矩阵的参数估计。 线性时变卡尔曼滤波器(LTV-KF)对于确定性系统是一个全局渐进的观测器,对 于上述系统考虑有噪声时:
最终系统状态响应: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4. 事件触发控制的渐进稳定性 基于模型的控制器: 系统模型和静态增益,模型提供状态估计,增益控制器 提供系统输入。 ISS 李雅普洛夫函数 , 当满足:
就说系统是 ISS(输入状态稳定)。 P是一个对称正定矩阵,且是闭环模型离散时间李雅普洛夫等式的解。
定理:假定系统初始状态是一个高斯分布的随机噪声 ,基于模型的随机网 络控制系统带有基于误差事件 的反馈的状态有有限的均值和协方差,如 果 所有特征值严格在一个单位圆内。
总结
a) 研究了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线性系统的参数估计以及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自 适应稳定性 。 b) 运用卡尔曼滤波,可以克服参数估计问题上的两个束缚:状态空间的参数估计 以一种一般的形式;成功的参数估计不再一定需要输入信号的持续激励。 c) 事件触发控制的方法能够减少网络的通信流量,只要模型被更新以及提供一个 更精确的系统的状态估计。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1. 基于误差事件的稳定性 系统状态方程: 定理:系统初始状态有界 的系统有一个有界的状态,只要
,对于有状态反馈更新触发 的所有特征值严格在一个单位圆里。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2. 间歇性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测量更新不是对于一个时刻,而是持续一段时间(系统工作在闭环模式)
不确定系统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的基于模 型控制中的参数估计
汇报人: 陈 瑞 日 期:2015-10-13
主要内容
1 2 3 4 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模型的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参数估计 基于模型的随机网络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稳定性 总结
课背景及目的
I. 网络控制系统是通过一个共享的通信网络的反馈控制系统,带来便利 (如减少通信线路、增加通信可靠性等),也引入不期望的情形(如 网络时延、数据丢包等)。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① 利用一个明确的但很多时候不精确的系统设备的模型,这个模型是加到控制器 节点,目的是在一个时间间隔内(系统工作在开环状态)计算基于模型状态的 控制输入而不是设备状态,系统反馈不能得到,直到传感器传送测量更新而控 制器接收执行反馈。
网络控制系统互联
MB-NCS:执行器/控制器节点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② 系统设备和模型动态方程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结构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③ 时间触发:以周期h(常量)的形式进行状态测量,传感器发送系统状态更新 模型的状态来执行反馈,其他时间用模型进行开环控制,此时网络是不通的 (周期h)。
④ 事件触发:设备和模型的状态误差大于或等于某个预先设定的阈值作为一个事 件,只有在必要的时候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才会发送状态,如状态误差大于阈值 时。 事件触发更新模型状态的形式有延长时间间隔(系统工作在开环状态)的优点。
控制输入可以表示为:
间歇性反馈:开环和闭环时间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3. 周期性更新稳定性 定理: 对于带有周期性状态反馈的网络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如果 的所有特征值严格在单位圆里。 输入序列:
状态等式: 更新周期后,系统状态: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定理:对于带有周期间歇性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如果 的所有特征值严格在单位圆里。 在闭环时间间隔内:
网络控制系统
课题背景及目的
II. 网络控制系统的一种形式: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MB-NCSs)。 目标:减少网络的通信流量,引入控制系统的一个明确模型和使系统在延长 的时间间隔内工作在开环状态直到传感器传送测量更新而控制器接收执行反 馈。 III. 目的:在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背景下,运用参数估计算法来估计系 统参数。
这也可以看做是卡尔曼滤波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基于模型的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
动态线性卡尔曼滤波方程:
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基于模型的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
基于模型的随机网络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稳定性
考虑随机系统:
系统的模型
,由于只测量系统的输出,误差可表示为
上述随机系统运用线性系统可表示为:
定义:
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
引理:对于有控制输入 当满足 和基于误差事件产生的反馈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李雅普洛夫函数最终转化为 推论: 系统参数准确的估计会使得 和 值越小,也使得能够获得更大的阈 值 ,从而能够获得更长的更新间隔和重要的网络通信流量的减少。
确定性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