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数学三班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

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乐观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

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育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进展,生生互动,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对“未来”、重在进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怀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帮助与关怀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取成功。

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应该从欣赏每一个孩子,鼓舞每个孩子做起。

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舞,学生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舞,鼓舞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

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样几个方面重整教材。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普通计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

以此为起点,在导入时,我创设了通过看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钟面,让学生猜测我此时可能在干什么。

有的猜老师可能在吃午饭,有的猜老师可能在睡觉,多种答案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刻,怎样表示才能清楚不造成误会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在12时前加上“晚上”、“中午”等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准确地区分了。

思考:加上时间词多麻烦呀!能不能不用时间词也能把时刻清楚地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不加时间词表示时刻的方法。

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手机上、电子表上、电脑小票、电视机、营业时间等地方曾出示的时间,顺理成章地引出即将学习的24时计时法。

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中把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

二、探究新知,系统构建24时计时法,突破难点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而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验的引导,让大家误以为天亮了就是一天开始了。

因此我设计了“20xx年新年钟声敲响的视频”,通过主持人的播报理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是从大家甜甜的睡梦中开始的。

随着时针的脚步,在钟面上走过2圈后,0时——24时浮出水面,其中13时——24时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

学生会习惯性的数数,对13时的来历却颇为费解。

《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5篇《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1】每个人教新教材都有同样的感受:例题的难度大。

在我们大多数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跨度大。

新教材例题后的练习题很少有对例题类似的基础练习,可以说是一练一变,真可谓是举一反三。

基于现状,我们只能从自己的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

教材的例3是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知道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第一,题中的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记时法,这一点是需要学生注意的。

第二,求经过时间学生也是接触过的,但是在三年级的上册,离现在也有一段时间,同学对一些知识有所遗忘,需要帮助学生回忆一下。

教学时,我先出示题一: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下午5时45分到达石家庄站。

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这是一道热身题,学生已学过。

目的在于让学生回忆起计算经过时间时用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

然后出示题二:我们是上午11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6时15分到达阳泉站。

坐火车从北京到阳泉要用多长时间?这道题是对原例题进行了一下修改。

首先让同学们默读题,发现这道题和题一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这道题中两个时刻的记时法不同。

我引导:“你觉得在做这道题是应该注意什么?”同学们:“先把记时法统一了。

”有的说:“都统一成普通记时法。

”有的说:“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

”我让学生自己做做看。

学生做完,班里汇报。

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开始时刻是上午,到达时刻是下午。

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比较简便。

否则必须先求出上午经过时间,再加下午经过时间,才能求出。

这一环节也为计算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不在同一天的经过时间奠定了基础。

针对我们的学生,对例题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有兴趣。

24时记时法,是在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在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教师往往会教授24时计时法,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计算。

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方面:1. 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24时计时法进行数学计算。

2.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这一技能。

二、教学过程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1. 首先,给学生介绍了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2. 接着,通过举例讲解24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性。

3.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大力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并且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

4. 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以便他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方面:1.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一些学生并不太关注这个知识点,导致他们的掌握程度不够好。

2. 教学步骤不够清晰。

在某些情况下,我的教学步骤不够清晰,导致学生有些不太理解。

3. 时间管理不够充分。

在课程时间管理上,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时间效率问题,有时候会导致后面进度拖慢。

但是,我也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加以改进。

例如,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同时,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审视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等问题,更加高效率地授课。

总之,教学24时计时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学生必须要掌握。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这个技能。

数学24时计时法教材分析与反思

数学24时计时法教材分析与反思

教案数学24时计时法教材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在实际情境中应用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

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

教学准备:教材时钟模型实际案例材料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活动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是如何被计量的。

2. 实际活动过程:展示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时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时间的特点。

第二阶段:基本概念讲解1. 活动内容:介绍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

2. 实际活动过程:使用时钟模型,讲解24小时制的构成,强调0点和12点的区别。

第三阶段:实例分析1. 活动内容:分析不同时间场景下的24时计时法应用。

2. 实际活动过程:分发案例材料(如火车时刻表、电视节目表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释24时计时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阶段:小组活动1. 活动内容:小组内练习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2. 实际活动过程: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时钟模型,进行计时法的转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了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应用。

在实例分析和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在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上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也有所提升,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教案探索分数的奥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24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创造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 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一节课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上 课伊始,我就播放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曲,并让他 们说出播出时间, 使学生一下子投入到了愉快地学习活动中。

然后又 出示中央台一套的节目预报表。

让学生看到《大风车》的播出时间和 我们说的不一样,这一疑问的产生使学生出自内心的感到“ 24 计时 法”产生的必要性,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水道渠成的引入新课。

此外,我又通过春节晚会零时钟声敲响的节目片段,让他们在生动、 具体地情景中理解和掌握了零时这一特殊的时刻。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 会,在探索中求知。

24 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 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

对学生来说, 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 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 握,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利 用多媒体课件来加强直观教学: 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 并在第二圈时,钟面外圈出现了和内圈对应的时间,展示了一昼夜共有 个小时,初步感知 24 是记时法;并通过钟面上内外圈对应的数字对 比环节和比较黑板上两种计时法的不同,更加深了对 24 时记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容易掌握。

这样,在平等、宽松、和谐地氛围中引导学生发现特征,得出互化规律,不仅锻炼学生观察、思考、概括能力,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3、有针对性练习,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中突破,并让每个孩子不用程度地感受成功与喜悦。

三年级数学下册《24小时计时法》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24小时计时法》教案及反思

《24小时计时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24时记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经过的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时间。

1.播放视频(飞机场)师:他们为什么不能上飞机?(PPT2)追问:对呀,看错时间了,可见学习时间多重要。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一天的时间知识【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探索新知(一)分析一天的时间1.汇报预习情况: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并拿出预习单把小红一天在做的事情与同桌说一说。

2.指名学生汇报3.学生活动一: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小红一天要做的事情了,现在请请出我们的好朋友——钟表学具,拨一拨。

师:看活动要求:(学生读活动要求)教师巡视,快速投学习单,学生不用上去(用红色笔批改,对的学生做手势)3.汇报及时表扬(表现这么好把掌声送给自己)师:一天有.........生:24小时每天的开始师:那你们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预设生:从12时开始生:从0开始师:晚上的12时,也可以叫做0时,一天时钟的时针转动几圈师:我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转动了几圈?生:2圈(教师拿出教用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拨一拨,再用课件验证,充分让学生理解晚上12时,就是凌晨О时,知道一天有24小时,并且让学生初步体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1.探究1天时间的数法。

《24时计时法》反思

《24时计时法》反思

《24时计时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容量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很多,特别是例题比较难,这就更需要体现课改的精神,多放手,给学生参与、讨论、思考的机会。

在这节课后,我觉得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在课堂上的语言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在教学例1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当时教师的语言没有启发到位,如果我对学生说:“你们想想办法,比如:看一看,算一算,或者播一播闹钟”。

我想这样的启发语言一定会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2、教学环节的设计,还需要更新。

在教学“下午1时”的时候,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其实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完成,可以不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写法时,有些过与牵强,教师不必讲,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完成。

体现独立思考并且动手练习的过程。

3、小组活动应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提出的一个新的学习方式。

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所以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24时计时法》课后反思
洪晓霞
阿城市建设小学。

全省优质课一等奖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全省优质课一等奖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已有这一方面的经验,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时、分、秒,并在生活中积累了时间方面的感性经验。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和“时、分、秒”以及生活中已有一些这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难点:能进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准备】钟表模型、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赛场像个盘,三人跑得欢。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生:钟表。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表,(拨出10时)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生1:上午10:00,我在上课。

生2:晚上10:00,我在睡觉。

师:那到底谁说得对呢?原来一天中有两个10:00,一个是上午10:00,一个是晚上10:00。

(板书:上午10时、晚上10时)像这样,在10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请同学们举一个同样的例子并说说你在干什么?生:……师:同学们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掌握了。

24小时计时备课教案及反思

24小时计时备课教案及反思

24小时计时备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24小时计时备课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24小时制的时间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和解决与24小时制时间有关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活动和练习,熟练掌握24小时制时间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重点:1. 理解24小时制时间的概念。

2. 学会将24小时制时间转换为常规时间(AM/PM)。

3. 运用24小时制时间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钟表、白板、马克笔、教学PPT。

2. 学生:学习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钟表,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24小时制的时间?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24小时制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24小时制时间的优势和实际应用场景。

三、转换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常规时间(AM/PM)的示例,要求学生将其转换为24小时制时间。

2. 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并与同桌讨论答案。

四、计算与解决问题(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24小时制时间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要求学生运用24小时制时间进行描述和解决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展示他们的答案和思路。

六、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提出自己的反思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24小时制时间表、编写时间故事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可以运用24小时制时间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教师检查学生在练习和解答问题时的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样几个方面重整教材。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普通计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

以此为起点,在导入时,我创设了通过看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钟面,让学生猜测我此时可能在干什么。

有的猜老师可能在吃午饭,有的猜老师可能在睡觉,多种答案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刻,怎样表示才能清楚不造成误会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在12时前加上“晚上”、“中午”等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准确地区分了。

思考:加上时间词多麻烦呀!能不能不用时间词也能把时刻清楚地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不加时间词表示时刻的方法。

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手机上、电子表上、电脑小票、电视机、营业时间等地方曾出示的时间,顺理成章地引出即将学习的24时计时法。

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中把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

二、探究新知,系统构建24时计时法,突破难点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而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验的引导,让大家误以为天亮了就是一天开始了。

因此我设计了“20xx年新年钟声敲响的视频”,通过主持人的播报理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是从大家甜甜的睡梦中开始的。

随着时针的脚步,在钟面上走过2圈后,0时——24时浮出水面,其中13时——24时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

学生会习惯性的数数,对13时的来历却颇为费解。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下面是《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网络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看新闻联播画面说说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由直观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分析进而得到结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适时板书,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板书,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都能清楚地表示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网上操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初探出两种计时法的记时特点,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把数学知识网络化,使知识在信息学习中升华。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24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1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要考考我们三五班的同学:小明和小刚约好了明天8:00去看电影,早上小明来了,而小刚却还在呼呼地睡大觉呢?他们为什么没有见到面呢?师:为什么小刚来错了?生1:他们说的时间不对,应该是晚上8:00。

师:对,他说的的时间不清楚。

师:那么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

生2:20时。

师:那么,这几个同学改得对吗?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中央电视台有一档非常著名的节目,老师只播放音乐,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节目吗?生:能师:播放新闻联播音乐。

生:新闻联播生:新闻30分师:究竟是什么节目?生:新闻联播。

师:那谁来说说新闻联播什么时候开始?生:7:00师:什么时候的7:00?早上还是晚上?生:晚上7:00师:晚上7:00吗?我们来看电视画面是这样写的。

师:播放新闻联播节目画面.师:为什么电视上没有显示晚上两个字,为什么电视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是19:00呢?生:19:00就是晚上7时。

师:噢,原来同学们都知道19:00就是晚上7时。

原来晚上7:00还可以这样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有多少小时?钟表上时针走了几圈?生1:一天有24时生2:钟表上时针走了两圈。

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第二圈呢?下面我们用钟表一起来演示一下一天的时间。

师:深夜12时,我们在干什么?生:睡觉。

师:凌晨6时,我们在干什么?生:准备起床。

……2、探索规律师介绍:深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代表新一天的开始。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24时记时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学习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在平常交流中很少用到24时记时法,造成学生对24时记时法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上完这一节课后,结合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和练习的效果,我对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本课时,通过讲故事导入本课,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都按时到达了,却没有见面,指出他们没说清楚是上午8时还是晚上8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及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本课重点是要求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用活动的钟面,将24时的形成这个难点突破,激发学生发言乐趣。

课堂中,课件的使用特别是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并辅以多媒体设备教学,让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交通标志上的时间等,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24时记时法,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再把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做自身生活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利用巧设联系,巩固新知练习部分巧妙的设计了和老师对口令、同桌对口令、判断对错、小小播报员等有层次的习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时刻,在具体的交流情境活动中感受24时记时法的方便性与及准确性。

激发学生乐学乐做乐说,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联系掌握知识。

一段鲁迅爷爷的话,告诉孩子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创新作业布置,加深认识通过寻找生活中的24时记时法、和家人玩对口令游戏、用24 记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会用数学的眼观察世界,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4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 是计时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时间知识,但是由于 24 时计时法在平常生活中很少用上,农村的孩子接触得就更少了,再加上平常中的普通计时法的负影响,所以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份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去年上这节课时,把两个例题放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时把时间的计算当成了教学的难点,结果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节课下来之后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中除了时间计算方法没掌握外连两种计时法的转化方法也没掌握。

所以今年再次上这节课时调整了一下,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两个知识点, 1、理解 1 天=24 时, 2、掌握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为了把这两个知识点落实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感觉并认识到 1天=24 时,我采用了春晚上接近 12 点时的倒数计时来引入,让学生知道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天是从 0 时开始计时,接着通过数的方法与学生一起经历了 24 时,意图是通过数与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如凌晨 2 时,中午 12 时等,这样学生通过把时间与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1 / 3在第二个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如课本上哪样有两圈数字的钟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24 时计时法。

接着我让学生对两圈数字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外圈数比内圈数多 12,在下午或晚上时要加上 12。

因为对内、外圈数字的特点的认识是总结出方法的基础,所以教学中我把这部分做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看,比较、交流最后才总结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时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12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

以此为起点,在课开始时通过课前三分钟《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故事引出早上7时、晚上7时,然后联系生活学生说出19时就是晚上7时,让学生初步感知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所分别表示的时间概念,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

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二、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时针转两圈
在学生了解了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后,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引出半夜12时又叫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

……这样让学生演示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个小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12时计时法。

,为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通过观察、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知24时计时法,在交通、邮局、商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并把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

师生互动拨钟盘,利用课件和时间尺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的互化,最后,设计一些12时计时法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的练习,巩固新知,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习惯,并通过最后一道懒洋洋的周末计划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最大的难点是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同一时刻可以用两种计时法转换,转换的方法是需要学生探讨的。

但我在处理两种计时法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处理得较快,导致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问题。

当然前提是先要把这种计时法分清楚,这部分的知识点我也处理得太快了,没有及时让学生巩固。

三、设计有情景的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完成82页的情景图,用两种计时法表示钟面的时刻,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自身的需要。

通过本节课我发现有以下不足:
1.重复啰嗦。

一个提问,颠来倒去可以提出二、三遍,我的初衷是好的,想以此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候讲一个问题重复两三遍,当时我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强调再强调。

在本节课中,由于多煤体的影响,学生看不清,所以重复啰嗦的现象就更为严重了。

2.知识点过渡不够自然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

生硬的语言在我的设计中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

3.激励性评价太少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具有激励性、幽默,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沁入学生的心田, 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
知识一起带进去。

看来在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数学语言,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近期应该不断加强的。

4.课堂超时
环节设计不够合理,导致超时。

今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