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规划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对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解决在地下空间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求在老师指导下,结合相应的课本及相关资料,遵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和规定,按进度独立完成规划设计,并绘制出相应的平面图。

具体内容包括:进行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坡度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剖面图;地下街的平面布置,绘制地下街平面布置图;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一)课程设计要求(1)任务书要求课程设计资料包括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相应图纸。

查阅图书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培养独立思考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对所指定的规划区域进行有关调查,熟悉并了解该地区的地面空间构成情况,分析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所需要的地下空间数量,并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地下空间特性和地下空间资源特点等因素,规划地铁车站区域地下空间的城市职能、内部构成和外在形态,绘制地下空间规划图;然后根据规划初步结果进行安全防灾减灾设计和工程量估算,给出有关规划结果和评价指标值。

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专项空间规划设计说明书,其中要清楚的显示本次调查分析、规划决策的全过程以及定性、定量计算分析的结果,并附有区域地下空间分层规划图和地面红线图,和地下空间资源红线图。

提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晰、数据齐全、计算正确、图文并茂;规划图要求图面整洁、尺寸齐全、表达规范。

注意培养自己对现场调查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应针对所考查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都要来自指定区域的调查和文献检索。

(2)课程设计数据1、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课程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规划设计

课程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规划设计

目录❖综述--------------------------------------------------------4 ➢总规划设计目的-------------------------------------------4 ➢总设计资料-----------------------------------------------4 ➢主要设计内容说明-----------------------------------------4 ❖工程概况----------------------------------------------------5 ➢规划内容-------------------------------------------------5 ➢汽车西站现状---------------------------------------------5 ➢地面及地下现有状况分析-----------------------------------7 ➢地面及地下交通布置图-------------------------------------8 ➢工程地质基本资料-----------------------------------------9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10 ➢设计原则------------------------------------------------10 ➢四至界限的确定------------------------------------------10 ➢地下车库空间布置----------------------------------------11 ➢地下商场空间布置----------------------------------------1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立面图----------------------------------12 ➢地面广场设计--------------------------------------------12 ➢地下人形通道设计----------------------------------------14 ➢地下商业街设计------------------------------------------14 ❖地下商场设计-----------------------------------------------15 ➢地下商场设计总图纸--------------------------------------15 ➢地下商业街设计实例分析----------------------------------16 ➢地下商业街开发的现状趋势问题和出路----------------------18 ➢地下商业街的选址----------------------------------------24 ➢地下商业街的入口设计------------------------------------24 ➢地下商业街的空间流线设计--------------------------------25 ➢地下商业街的中庭设计------------------------------------26 ➢地下商业街的结构设计------------------------------------27 ➢地下商业街的招商策划------------------------------------27 ❖地下停车场设计---------------------------------------------28 ➢国内外地下停车场的现状----------------------------------28 ➢地下停车场设计的总体布局--------------------------------29 ➢地下停车场的车位排列设计--------------------------------32➢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设计----------------------------------33 ➢地下停车场的车库结构形式和网柱选择----------------------34 ➢地下停车场的选址----------------------------------------33 ➢地下停车场的车库坡道设计--------------------------------34 ➢车库通道线路设计及车库通道线路--------------------------36 ➢地下停车场的车位尺寸设计--------------------------------37 ➢设计规范------------------------------------------------37 ❖地面广场设计-----------------------------------------------39 ➢汽车西站现状分析----------------------------------------39 ➢地面广场现有状况分析------------------------------------40 ➢地面广场内部设计----------------------------------------43 ➢图城市广场的分类----------------------------------------44 ➢城市广场大小的确定--------------------------------------46 ➢城市广场主题的确定--------------------------------------47 ➢城市广场内部的布置及周边建筑----------------------------49 ❖排水通风消防设计-------------------------------------------53 ➢通风设计------------------------------------------------53 ➢消防防火设计--------------------------------------------55 ➢排水设计------------------------------------------------56 ➢辅助设施及未来幻想--------------------------------------58 ❖设计总结---------------------------------------------------63 ❖文献资料---------------------------------------------------64(一)、综述1.总规划设计目的了解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和规划原则。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三、设计依据: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 2012年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1、工程概况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2、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运至工地,三大建材由建设单位提供,运距10-15千米,地方性材料(砖砂石等)就地取材,可按计划运到现场。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完成一栋多层框架结构以及一栋单层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施工图纸的基本内容和绘图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制图的能力。

成绩评定设计计算书40%,图纸60%,按等级评定。

(一)门式刚架工业厂房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实践,全面掌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选型、柱网布置、荷载计算、结构分析、构件和节点设计、绘制门式刚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1.熟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相关条文;2.运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和求解结构;3.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施工图表达方法;4.掌握计算书的书写格式和制图标准;5.计算书应计算正确,条理清楚,施工图绘制应规范准确。

三、设计内容1.方案设计(包括厂房平面布置、剖面设计和结构构件选型)与材料(包括连接材料)选择;2.刚架设计(截面估算、刚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变形分析、荷载及内力组合、构件及连接节点设计),包括梁柱截面、节点、柱脚节点(考虑抗震)。

3.柱下独立基础设计4.柱间支撑设计5.檩条设计6.绘制施工图。

四、设计资料车间长度90m,两等跨,柱距、跨度和檐高见下表。

屋面坡度1:10。

梁柱采用Q345-B 钢材;屋面采用单层彩色钢板或夹芯板(自选);墙面单层彩色钢板或夹芯板(自选);天沟采用彩板天沟或钢板天沟(自选)。

控制指标:柱顶水平位移H/60;横梁挠度L/240。

厂房所在地为成都,基本风压w0=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组合值系数ψc=0.6;基本雪压S0=0.1kN/m2,组合值系数ψc=0.6。

五、进度安排(12天)1.下达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0.5天2.设计计算及整理计算书9.5天3.绘制施工图2天六、设计成果1.结构设计计算书;2.结构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包括结构平、立面布置图,结构详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构的总体知识,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掌握一般结构的基本原理。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①进行一般混凝土构件的选型与计算并绘制施工图;②进行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及计算;③能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结构问题。

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时,需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规格、施工条件以及经济合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合理的好方案。

(2)应逐步掌握和提高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为正确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要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切勿盲目乱用。

(4)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找出薄弱环节,巩固本课程理论教学成果。

(5)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

二、主要内容1.基本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 x 400mm,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其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50mm、370mm。

(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 kg/m3水泥砂浆容重: 20 kg/m3石灰砂浆容重: 17 kg/m3分项系数:ґG =1.2 。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KN/m3, 分项系数ґ2=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钢筋:梁受力纵筋采用Ⅱ级钢筋其他钢筋一律用Ⅰ级钢筋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主梁、次梁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平面结构布置图。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地下建筑施工课程设计是在《地下建筑施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可对《地下建筑施工》及相关课程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有关施工标准和规范等基本技能。

同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应独立完成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为主,编制铁路、公路或地铁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编制方法。

2.巩固和掌握隧道掘进与支护的基本方法、施工工艺和设备,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较为正确地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

3.了解隧道施工辅助工作的内容、常用设备类型,熟悉隧道施工的规范和质量标准。

4.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环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2 编制原则1.3 编制范围2. 工程概况1. 1工程环境条件地理位置、通过的地区、洞口的位置与地形地貌、地方材料供应、交通运输条件、气温、气候等。

1.2 工程设计线路起讫点、总长度、线路数目、线路直度与坡度、线路等级等有关总体设计情况。

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隧道通过的主要地层名称、埋深与长度;岩石强度及稳定性;断层、含水层等情况。

3. 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2.1 施工组织机构2.2 施工任务划分贯通方式、工作面挖掘方案(全断面、分断面、导洞法、台阶法)、挖掘手段(掘进机、钻爆法或二者混合)、作业方式、机械化配套方案等。

4. 施工方案及方法4.1 总体施工方案4.2 隧道开挖方法及施工工序4.3 隧道支护(衬砌)施工4.4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措施5. 施工辅助工作地下工程压缩空气供应、通风与防尘、防排水与供水、测量、出渣运输等。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建筑基本概念,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构造及建筑材料。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建筑绘图技巧,完成简单的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建筑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2.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沟通、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建筑启蒙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创造。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建筑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建筑基础知识:- 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建筑风格:古代、近代、现代及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特点- 建筑材料: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2. 建筑设计技巧:-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外观设计-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3. 建筑实践与评价:- 建筑现场观察与记录- 建筑案例分析:优秀建筑作品鉴赏与评价- 小组合作完成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建筑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建筑风格及材料学习第三课时:建筑绘图技巧训练第四课时: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上)第五课时: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下)第六课时:建筑实践与评价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建筑艺术”章节相关,涉及教材中第3章“建筑的风格与特点”、第4章“建筑的材料与构造”及第5章“建筑绘图与模型制作”的相关内容。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施工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建筑施工中进行项目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和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遵守职业道德。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施工中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基本概念:包括建筑施工的定义、分类、施工过程及施工组织与管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施工概述2. 建筑施工工艺流程:讲解施工工艺的各个环节,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施工工艺流程3. 建筑施工方法:介绍常用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现浇、预制、装配式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筑施工方法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5.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质量验收与评定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6.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介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噪声、粉尘、废水处理等。

建筑结构实训任务书

建筑结构实训任务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班级:工程管理2010级课程性质:实践教学课开课系部:建筑工程系任务时间:2012年6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一、实训目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设计工作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为期2周的实践环节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内容和程序,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2、进一步了解混凝土楼盖的布置及传力途径以及主要构件计算简图的确定;3、掌握楼盖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罗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掌握现浇楼板的构造要求,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5、掌握现浇楼板的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掌握板式楼梯的结构构造和内力计算方法,并学会绘制板式楼梯的施工图。

二、基本要求1、编写设计计算时,应一丝不苟,多次计算,要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按照最新规范执行计算过程)2、以班为单位在实训教室进行课程设计,严格遵守上课秩序,服从指导老师安排,严禁迟到、早退。

3、每个同学需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允许讨论,不能互相抄袭和代为完成。

4、填写课程设计个人总结,并自评。

三、任务与作业1、设计资料(1)、某工业仓库楼盖,平面轴线尺寸如图1示。

其中纵向尺寸为5×A,横向尺寸为3×B;(见下列组合)楼盖尺寸A、B由指导教师给定;外围墙体为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其中纵墙厚度为370mm,横墙厚度为240mm;轴线通过各墙体截面中心线。

楼梯间设在该平面之外。

A1=5100;A2=5400;A3=5700;A4=6000;A5=6300;A6=6600;A7=6900;A8=7200;B1=5700;B2=6000;B3=6300;B4=6600;B5=6900;B6=7200;B7=7500;B8=7800。

隧道设计计算书.docx

隧道设计计算书.docx

《地下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姓名:李俊学号:11231214班级:土木1108班指导教师:贺少辉、孙晓静目录一.设计任务 (3)1.1 工程地质条件 (3)1.2 其他条件 (3)二.设计过程 (5)2.1 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 (5)2.2 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 (5)2.2.1永久荷载 (5)2.2.2可变荷载 (7)2.3 进行荷载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7)2.4 绘出结构受力图 (8)2.5 利用midas程序计算结构内力 (8)2.5.1 midas程序建模过程 92.5.2 绘制内力分析图 11三. 结构配筋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基本条件 11 3.1 顶板配筋计算 (15)3.2 侧板配筋计算 (18)3.3 底板配筋计算 (20)四.最终配筋: (23)五.参考资料22六、设计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对某区间隧道进行结构检算,求出内力,并进行配筋计算。

具体设计基本资料如下:1.1 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垂直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轴部,第四纪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粘土、卵石土。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

2.熟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二、设计资料1.某工业厂房结构安全级别为二级,楼盖使用活荷载为7KN/M2.2.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厚面层),自重为0.7KN/M2,梁天花板抹灰为混合砂浆(15mm厚),自重0.257KN/M2。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二级(fy=300N/mm2),其他钢筋采用一级(fy=210N/mm2)。

三、设计要求和成果1.结构布置及梁、板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350mm*350mm,为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柱对梁的约束作用忽略)。

2.板得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3.次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4.主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5.提供计算书一份;6.手绘三号施工图2张(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与楼板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弯矩叠合图、配筋图)。

四、参考资料(一).选用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50000-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GB50010-2002).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tandard for structuredrawings(GB/T50105-2001).(二).其他1.《混凝土结构》及教材2.相关参考资料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1、设计要求1. 某工业厂房结构安全级别为二级,楼盖使用活荷载为7KN/M2.2.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厚面层),自重为0.7KN/M2,梁天花板抹灰为混合砂浆(15mm厚),自重0.257KN/M2。

3.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二级(fy=300N/mm2),其他钢筋采用一级(fy=210N/mm2)。

直墙拱结构的设计计算步骤及实例-原稿讲解

直墙拱结构的设计计算步骤及实例-原稿讲解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学号02120714班级12级土木8班姓名肖浩汉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通过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相关的工具书及查找资料。

完成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书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一、设计题目某整体式直墙拱形衬砌的计算。

二、设计资料某隧道埋深85m,围岩为Ⅲ级围岩,RQD=85%,R c=57.4MPa,容重γ0=25 kN/m3,弹性抗力系数51.410K=⨯kPa。

采用整体式直墙拱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30。

顶拱是变厚度的单心圆拱,拱的净矢高f0=3.7m,净跨l0=11.3m。

墙净高按 3.5米算。

初步拟定拱顶厚度0250d x=+mm,拱脚厚度n 300d y=+mm,边墙的厚度为c n 200d d=+mm,墙底厚度增加d 200d=mm。

试进行衬砌内力计算与截面校核。

若截面校核不通过,请重新设计衬砌厚度并进行计算与校核。

变量x和y根据个人学号确定,具体方法为:设学号后三位为abc,则max(,)y ab bc=,min(,)x ab bc=。

例如:abc=123,则23y=,12x=。

三、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资料、掌握技术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同学必须认真设计、独立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设计资料,编写设计计算书;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直墙拱的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地下结构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结构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不过,别被这个名字吓到,咱们一步步聊,别急。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让你设计和思考地下建筑结构的课程。

地下建筑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毕竟在地下干活儿,可不是天天晒太阳,风吹草动。

它可得能抗得住大风大浪,稳得住,才行!这不仅是对你专业知识的挑战,也是对你创造力的考验。

想象一下,地下的环境要比地面复杂得多,空气不流通,温度潮湿,施工条件差,要是设计不合理,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这个任务书其实就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发挥大脑中的那些“独门绝技”,去设计一个既能确保安全,又能高效使用的地下空间。

一开始,你得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基本构造。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很多地下结构设计都会用到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这些有点儿“牛”的东西,哎,别慌,你也不是做梦,弄清楚这些东西,你就能搞明白结构设计的根本。

比如说,地下车库的设计,不单是为了让车子有地方停,还得考虑到怎么分配空间,避免地下水渗漏,防止地基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个个“定时炸弹”,得早早地想清楚,否则就得“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记住了,地下结构可不能瞎设计,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要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然后,任务书里可能会让你分析地下结构的荷载问题。

哎,说到荷载,你可能会想:这个荷载是什么鬼?其实荷载就是指地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的各种压力。

比如说,车库的上面是地面,下面是地下,所以地面上的车流、人流,地下的湿气、地下水等都会对结构产生压力。

荷载有很多种,有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光听这些名字,就有点儿头疼是不是?不用怕,咱们就是要分析它们的大小、作用点,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让整个地下建筑能经得起考验。

说到这里,你得开始考虑地下结构的施工工艺了。

你想,地下空间可是有限的,而且施工条件非常复杂,要是工期紧,工人多,周围环境还不稳定,这可真是一项大工程。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想要做出一个好结构,光有好设计可不够,还得有精湛的施工工艺。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习单位工程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设计计算步骤和方式,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初步分析和解决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二、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设计原始资料●工程概况某金工车间如下图,该车间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0米,跨度18.0米,车间平面、剖面如下图,要紧繁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杯型基础、工字型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形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T形吊车梁、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施工条件距离厂址三千米处有预制厂,要紧构件:柱、预应力混凝土拱形屋架为现场预制,其他构件如T形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连系梁等用汽车运入摆放,柱的杯型基础已经施工完毕,并回填至-标高。

本地机械化公司有各类运输机械设备知足施工中各类构件的运输和吊装要求。

安装工期:30天二、设计内容●工程概况●厂房结构安装方案的选择1)结构安装方式的确信2)起重机型号的选择和台数的确信3)现场预制构件的平面布置和吊装前的构件堆放说明4)起重机的开行线路及位置●要紧构件吊装验算●施工进度打算的横道图及网络图●预应力构件平面布置图●质量、平安方法●经济指标3、设计要求及工作量●设计说明书必需有施工方案选择的理由,进度打算编制和构件平面布置设计说明,并附以简图。

●绘制结构安装构件布置图两张(预制时期和吊装时期),要求用比例绘制在2#图上,内容包括:屋架现场叠浇预制的位置,吊装前扶直就位和吊装屋架时起重机开行线路;预制柱吊装前就位的平面布置和起重机开行线路;现场构件布置图要注明与柱网的关系、叠置时构件编号;柱、屋架摆放图要标明安装时停机位置及起重半径。

要紧构件一览表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某金工车间如上图所示,该车间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0米,跨度18.0米。

车间平面、剖面如上图所示,要紧繁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杯型基础、工字型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形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T形吊车梁、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地下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解析与实例

地下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解析与实例

【知识与技能点】 7.1设计解析
7.2设计实例 思考题
7.1.1桩基础分类 7.1.2桩基础设计原则 7.1.3桩基础平面布置 7.1.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7.1.5桩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7.1.6群桩沉降验算 7.1.7桩身结构设计 7.1.8桩基础承台计算 7.1.9施工图绘制及施工说明
5.2.1设计资料 5.2.2支护方案确定 5.2.3地下连续墙土压力计算 5.2.4地下连续墙墙体内力计算 5.2.5基坑底部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5.2.6基坑底土突涌稳定性验算 5.2.7地下连续墙截面配筋计算 5.2.8钢支撑设计验算
【知识与技 能点】
6.1设计解析
6.2设计实例
思考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与技能点】 4.1设计解析
4.2设计实例 思考题
4.1.1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 4.1.2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内容 4.1.3土钉墙支护设计概述 4.1.4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 4.1.5土钉墙内部稳定性验算 4.1.6土钉墙外部稳定性验算 4.1.7土钉墙的变形分析 4.1.8土钉墙面层设计 4.1.9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作者介绍
这是《地下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解析与实例》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地下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解析与实例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专业
支护
地下建筑
实例
土木工程
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
设计 设计
管片
内力
第章
工程
隧道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框架结构,一层地下室,基础采用砼钻孔灌注桩基础。

基础开挖深度为5.3米,基坑南面采用Φ800@800钻孔灌注桩围护,其它三面采用Φ48×3.0 @1100×1000(水平),L=9000土钉墙支护,土钉墙共设五排,开挖坡度为1:0.3。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组成情况为:
①杂填土①-1
杂色,松散,组成成分较复杂,由粉粒、砂、碎石、建筑垃圾组成,夹杂块石。

主要分布鱼塘四周。

层厚0.90~ 2.70m。

②淤泥①-2
灰色,流塑,夹杂大量有机质,有臭味,全场分布,层厚0.30~1.20m。

③粉质粘土②
黄色,硬可塑状,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夹杂白色团块,全场分布,层厚
1.20~5.60m。

④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较塑,含有较多腐植物,中间夹粉土、细砂透镜体。

主要分布在拟建东楼区域,西楼区3-3剖线也有分布。

层厚0.70-3.20m。

上述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
三、设计内容
(一)施工组织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2.人员及机具配备
(二)施工要求
(三)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四)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五)施工工期安排
(六)监测及应急措施。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上部结构资料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 2,F1=724kN ,F2=1424kN ,F3=2024kN 。

(二)地质资料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

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F2F1F2F3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1、选择持力层设基础埋深d=2.5m ,这时地基持力层为粉土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根据标贯击数N=12查表得:kPa f ak 156)140180(10151012140=-⨯--+=因为埋深d=2m>0.5m ,故还需对ak f 进行修正设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3m 。

查表得修正系数ηb =0.5,ηd =2.0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 =f ak + ηd γm (d-0.5)=156+2×20.2×(2.5-0.5)=236.8kPa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基础埋深d=2m ,分析该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可知,柱子受三种不同荷载,把受荷载为724KN 的基础作第一类基础,受荷载为1424KN 的基础为第二类基础,受荷载为2024KN 的基础为第三类基础 (1)、第一类基础,其轴心荷载F1=7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69.15.2208.23674.072411=⨯-⨯=-≥γ取1b =1.7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2)、第二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F2=14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38.25.2208.23674.0142422=⨯-⨯=-≥γ取2b =2.4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3)、第三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20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83.25.2208.23674.0202433=⨯-⨯=-≥γ取3b =2.9m ,因b<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4、验算软弱层强度和沉降量(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1)第一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G F k k 26.6805.2207.174.07242=⨯⨯+⨯=+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38.2357.126.6802=<==+=(可以) 2)、第二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 G F k k 76.13415.2204.274.014242=⨯⨯+⨯=+ 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94.2324.276.13412=<==+=(可以)3)、第三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 G F k k 26.19185.2209.274.020242=⨯⨯+⨯=+ 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09.2289.226.19182=<==+=(可以)(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第一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47.17.1/5.2/>==b z 查表得︒=47.21θ393.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78.39)393.05.227.1()5.22.2038.235(7.1)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 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78.14010178.39σσ(可以)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2)第二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04.14.2/5.2/>==b z 查表得︒=04.21θ385.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18.56)385.05.224.2()5.22.2094.232(4.2)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18.15710118.56σσ(可以)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 3)第三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86.09.2/5.2/>==b z 查表得︒=86.20θ381.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69.64)381.05.229.2()5.22.2009.228(9.2)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 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69.16510169.64σσ(可以)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3)、验算沉降量分析柱网布置图可得,只须验算四个基础的沉降量即可,分别设为a 、b 、c 、d ,如下图所示:1)、计算基础a 的沉降kN mm l E r a aa/0544.088.07.184.011202=⨯⨯-=-=ωμδkN mm r E ab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ad/00557.06814.34.011202=⨯⨯-=-=πμδ mmF F F s ad ab aa a 25.55142400557.0142400557.07240544.0221=⨯+⨯+⨯=⋅+⋅+⋅=δδδ 2)、计算基础b 的沉降kN mm l E r b bb /0385.088.04.284.011202=⨯⨯-=-=ωμδkN mm r E ba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bc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be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s be bc ab bb b 06.78142400557.020*******.072400557.014240385.02312=⨯+⨯+⨯+⨯=⋅+⋅+⋅+⋅=δδδδ 3)、计算基础c 的沉降kN mm l E r c cc /0319.088.09.284.011202=⨯⨯-=-=ωμδkN mm r E cb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ch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cf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mm r E cd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F s cd cf ch cb cc c 55.99142400557.0142400557.020*******.0142400557.020240319.022323=⨯+⨯+⨯+⨯+⨯=⋅+⋅+⋅+⋅+⋅=δδδδδ 4)、计算基础d 的沉降kN mm l E r b dd/0385.088.04.284.011202=⨯⨯-=-=ωμδ kN mm r E dg/00557.06814.34.011202=⨯⨯-=-=πμδ kN mm r E dc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da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s da dc dg dd d 23.7472400557.020*******.072400557.014240385.01312=⨯+⨯+⨯+⨯=⋅+⋅+⋅+⋅=δδδδ 5)、a 、b 两基础的沉降差mm s s a b ab 81.2225.5506.78=-=-=∆根据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可知:[∆]=mm l 120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通过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相关的工具书及查找资料。

完成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书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一、设计题目
某地下洞室工程的整体式直墙拱形衬砌的计算。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设有某地下洞室工程所处地层的围岩类型介于丙Ⅰ和丙Ⅱ之间,时有地下水活动影响。

地层容重γ0=2.5×103kg/m 3,抗力系数k=0.3×108 kg/m 2,k d =0.4×108 kg/m 2。

衬砌材料:拱圈边墙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γ=2.4×103kg /m 3,E=2.6×109 kg/m 2。

平均超挖每边0.1m ,衬砌断面及尺寸如图所示。

2、使用要求:
内净跨l 0/2=4.45m ,内净高7.8m 。

根据净空高度及结构要求选定d 0=0.6m ,d c =1.0m ,d n =0.9m ,R 0=4.68m ,边墙底部展宽0.2m ,厚0.6m 。

3、建议:
23090.3)2
(202000=--=l R R f m 荷载计算:321q q q q ++=,侧压系数δ=0.1。

三、本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资料、掌握技术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同学必须认真设计、独立完成,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设计资料,编写设计计算书;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直墙拱的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