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点到平面距离》教案
点到平面距离教案
学生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已知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求点A1到面 AB1C的距离。 §9.8 课题 例题讲解 小结
板书设计 :
课后回顾
2
教学课题 课堂类型 教 学 目 的 习题课
点到平面的距离 授课班级 教者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 寻找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深刻体会求空间距离的基本思想——化归思想,体会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养成用向量求距离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学生自身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 思考善于发现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分配 教学设备
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
点到平面垂线段的求作方法,向量法求距离。 1 课时 多媒休课件,投影仪
教
教师活动 教
Hale Waihona Puke 学学过 程
内 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1.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3. 什么叫点到平面的距离 高考过程中立体几何有四大重点:平行、垂直、角和 距离,求距离问题又包含:点到面的距离;直线到与 它平行平面的距离; 两平行平面距离和两异面直线间 的距离。其中点到面的距离是重中之重,那么本节课 我们来重点研究如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1
学生思考作答
新课导入
点明本节重点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例题: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AC,BD交于 O点,E、 F分别是AB、 AD的中点, GC 平面ABCD, 且GC=2,求点O到平面EFG的距离.
学生活动
G
新课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 总结思路方法
《点到平面的距离》 讲义
《点到平面的距离》讲义在空间几何中,点到平面的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许多几何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点到平面的距离。
一、点到平面距离的定义点到平面的距离,简单来说,就是指空间中的一个点到一个平面的最短距离。
这个距离是垂直于平面的,并且是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中最短的那一条。
想象一下,有一个平面就像一张无限延展的纸,而有一个点在空间中。
从这个点向平面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
二、点到平面距离的求解方法1、向量法如果我们知道平面的法向量以及点的坐标,就可以使用向量法来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
假设平面的方程为 Ax + By + Cz + D = 0,其法向量为 n =(A, B, C),点 P 的坐标为(x₀, y₀, z₀)。
那么点 P 到平面的距离 d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 =|Ax₀+ By₀+ Cz₀+ D| /√(A²+ B²+ C²)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来逐步分析。
首先,Ax₀+ By₀+ Cz₀+ D 表示点 P 到平面的有向距离。
如果这个值是正的,说明点在平面的一侧;如果是负的,说明点在平面的另一侧。
而√(A²+ B²+ C²) 是法向量的模长,将前面的有向距离除以法向量的模长,就得到了点到平面的距离。
2、等体积法当已知几何体的体积以及相关的面积或长度时,可以通过等体积法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如,对于一个三棱锥,如果知道它的体积以及底面积,就可以通过体积公式 V =(1/3)Sh (其中 S 是底面积,h 是高,也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
3、坐标法在建立了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后,通过求出点和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然后利用距离公式来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
假设平面上一点 Q 的坐标为(x₁, y₁, z₁),点 P 的坐标为(x₀, y₀, z₀),则点 P 到点 Q 所在平面的距离 d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 =√(x₀ x₁)²+(y₀ y₁)²+(z₀ z₁)²|(PQ · n)|/|n|其中,PQ 是点 P 到点 Q 的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
高中数学“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
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1 背景05年11月,笔者受浙江省教研室、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的委托,到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中学送教,在该校高三(1)班上了一节立体几何复习课,参加活动的有丽水市各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师代表,课题是空间距离的求法,笔者以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文史类)的第17题(第一个解答题)的第(II)问为例题,与学生对这个题目进行了的深入的研究、讨论、探索.通过这堂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求点到平面距离的一些常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数学发现的快乐.2 点击各样距离,聚焦点面距离.教师:我来自千里之外的宁波北仑,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缘----”学生:“有缘千是里来相会”,教师:对! 相聚确实是一种缘分,今天我和大家能相聚在这里,也是一种缘分,但愿我们能愉快地度过这45分钟.且彼此都留下美好的印象.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求距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那此距离?学生: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线的距离、点到面的距离、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还有平面到平面的距离等等.教师:在空间中特有的距离有哪几种?学生: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教师:即“四大距离”相当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都是很重要的,这里有个问题,我今天讲课题是点到平面距离,为什么不是其它距离呢?好像我只对点面距离情有独钟,你能说出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靠什么“什么魅力”把吴老师深深的吸引?你能明白我的心吗?学生:点面距离最重要!教师:难道其它距离就不重要了吗?还是让我们先设法弄清楚这四大家族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点面距离是最重要的,先看一看面面距离是如何定义的?学生:两平行平面公垂线段的长即为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用讲台桌面和一书本作为模型).教师:你是如何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学生:只要求出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即可.教师:即要求面面距离只须求---学生:只须求点面距离.教师:即面面距离可化归为点面距离.让我们再瞧一瞧线面距离(用教鞭及讲台桌面作为模型)线面距离是如何定义的?学生:直线和平面平行时,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教师:即线面距离必须化归为点面距离.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作出图形)学生: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即为异面直线的距离.教师:照理说要求异面直线的距离必须画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但要画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图b ,a 是异面直线,AB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过点B 作a 的平行线1a ,则直线b ,a 1确定的平面和a 的关系如何?学生:平行!教师:AB 和平面M 的关系如何? 学生:垂直.教师:AB 的长即为A 到平面M 的距离,即为直线a 到平面M 的距离.所以异面直线的距离也可以化归为线面 距离,最终可化归为点面距离,由此可知,这四个距离中家族中,起决定作用的法人代表是谁?学生:是点面距离.3 给出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教师:毫无凝问,点面距离是众多距离中决定作用的法人代表,是众多距离中的最耀眼的明星,老师也是追星 族,对点面距离情有独钟一点也不奇怪了.下面我们设法把这个法人代表搞定.今天我们用一节课时间就做一个题目,请大家看手头中的讲义,先请大家试着做一做 (:学生各自解答讲义中的例题,教师在黑板上画好基本图形)例题(由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改变)已知:正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21=AA ,1AB =,点E 为1CC 的中点. 求:点1D 到平面BDE 的距离.教师: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所求的点称为“目标点”,如本题中的目标点为1D ,所涉及的平面称为目标平面,如本问题的目标平面为平面BDE .下面请各位同学试着做一做!4 展示各种解法,总结思想方法. (大约六、七分钟后)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解法,这种机会是很难得,哪位同学先勇敢地站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解 法?好的,请你先说一说总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我是用体积法做的. 教师:哪就是说没有画出垂线段!学生:因为BDE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其面积为23,接下去求出三棱锥1DED B -的体积 教师:其体积是如何算?学生:DE D 1∆的面积为1,高BC 也为1,所以其体积为31,点1D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332教师:大家听清楚了吗? 学生:清楚了. 教师:他说得好不好? 学生:好!教师:大家鼓励一下. 学生:(掌声.)教师: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学生:运用体积法.教师:运用体积法的解题程序如何.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学生:先看中一个四面体,再求它的体积,再求出所求点对面的哪个面的面积. (板书:运用体积法 图形→体积→面积→结论)A1A1C教师:这是最简捷的解法,也是最美的解法,如果是考试时解题,我们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考试解题一题一解 即可,且最好能把你的绝活亮出来,越简捷越好,是以拿到分数为目的.而平时做题则不同,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我认为要高考数学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政策和对策的问题,即所的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求点面距离这个政策,你还有哪些其它对策呢?今天,不管是漂亮的方法,还是丑陋的方法,都给以亮相的机会,下面接着展示学生:我是用坐标法做的. 教师:你是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学生:以D 为原点,用右手坐标系(教师作图) 可经得到:()0,0,0D ,()()()1,1,0,0,1,1,2,0,01E B D教师:请问你其它点的坐标为何不写了? 学生:写了也白写!教师:对写了也白写还不如不写.下面干什么事情?学生:求出平面DBE 的一个法向量,设法向量为()z y x n ,,=→,而()0,1,1=DB ,()1,1,0=DE 由n DB ⊥且n DE ⊥,可得法向量为()1,1,1-=→n 教师:法向量求出以后干什么用呢?学生:可以求出距离了,()2,0,01=DD ,1DD 的长以及它和法向量的夹角都可以知道,由此可得∴点1D 到 平面BDE 的距离d =332,cos 11>=<→DD n DD 教师:我们也给这种解法取个名字, 学生:坐标法教师:对,空间坐标法,用空间坐标法的解题程序又如何呢?学生: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关点用坐标表示之,求出目标平面的法向量,再找一条过目标点的斜线段,由内积公式求出它和法向量所成的角,最后终得距离.(板书:空间坐标法 建坐标→坐标化→法向量→斜线段→算夹角→求距离)教师:前面两位同学的都比较狡猾,没有按照点面距离的定义,画出点到线的距离,画出距离可不可以呢? 学生:设正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两底面的中心分别1,O O ; 则只须求出点1O 到平面BDE 的距离. 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11B D ∥平面DBE .教师:你为什么要把所求的点转移到点1O学生:因为点1D 不好商量,过1D 作平面DBE 的垂线画出来, 教师:所以我们要让这个点跑到面的里面,下面说一说你是如何作辅助线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画,如果我是电脑,那么你是鼠标.学生:先证明平面OE O 1与平面DBE 垂直,交线为OE ,再作OE H O ⊥1于H,则⊥H O 1平面DBE.则H O 1即 为 点1O 到平面BDE 的距离.A 1B 1D 1C 1CD EO 1O教师:下面问题即化归到求等腰三角形OE O 1一腰上的高的问题,这里这不放慢镜头了.这种招式也是求点面 距离的常用招式,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怎么样? 学生:-----教师:这种解法的要点是先逃跑,后作垂线,先实行战略转移,再作距离, 学生:逃跑转移法教师:不够文明,还是叫平行转移法吧!平行转移法的解题的主要步骤如何?学生:第一步,先找一条直线,使目标点可以在这条直线上跑,第二步,找一个好位置再作目标平面的垂线, 教师:怎样才算好位置呢? 学生:能画出垂线的位置教师:“足”是什么,足就是脚,就是要使其有“立足之地”,什么情况下保证有立足之地呢?这里有一个基 本的套路,我介绍一下,当两个平面垂直时,有何重要性质? 学生: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教师:即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过某一点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用模型),则这条直线与 另一个平面垂直了,刚在为什么我们看上点1O 呢?因为1O 生长在平面OE O 1中,且平面OE O 1和基本平面是垂直的.(板书:平行转移法 找线→找点→画垂线→算距离)教师:用平行转移法的前提是能找到一条过目标点且与目标平面平行的直线,即为目标点设计一条逃跑的通道,且在这条通道上能找到一个好的点,若不具备这些条件,这种法显然不灵了.是否还有其实它方法?学生:线段1BD 的中点为Q , Q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h ,则点1D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2h . 教师:所以只须求出Q 点到平面BDE 的距离,用的方法还是转移法.作图方法如何?学生:由平行转移法可知,平面BDE 和平面QOE 垂直,且交线为OE , 作PQ OE ⊥于P ,则⊥QP 平面BDE .只须求PQ 的长即可.教师:其解题的基本步骤如何? 学生:与平行转移法差不多.教师:还是找线→找点→画垂线→算距离,但找的线不是平行线,而是过目标 点的作目标平面的一条斜线段.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教师作图)学生:理论根据是相似比,如图A 、B 两点到平面的距离之比等于OA 与OB 的长度之比.教师:所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 学生:比例转移法.(板书:比例转移法 找线→找点→画垂线→算距离)教师:平行转法也好,比例转移法也罢,执行的都是逃跑主义路线,难道这个1D 点真的有怎么臭吗?过点1D 作平面BDE 的垂线难道真的很难吗?现在我要求大家安慰一下这颗受伤的心,即坚定不移地过点1D 作平面BDE 的垂线,学生:-------教师:垂线段不好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D 的腿没地方去伸了,教师:刚在我们用转移法时,把目标盯在哪个点上,其实也可以换一个角度,也可以 让基本平面有所表示,画大一点不就得了A1C学生:延长BE 和11C B 交于点G ,连接1,GD GD .∵E C 1∥1BB 且1121BB E C =. ∴2===ED EB GE .∴090=∠BDG 即DG BD ⊥.∵DG BD ⊥ ∴⊥BD 平面G DD 1.∴平面⊥BDG 平面G DD 1且交线为DG . 作DG K D ⊥1于K,则⊥K D 1平面BDG ,即⊥K D 1平面BDE .∴K D 1即为1D 到平面BDE 的距离.教师:这种方法可能是比较傻的方法了,它好象是排球比赛中的高点强攻,我们也给一个名字,叫做“直 接构作法”,你认为直接构作法的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能过找到一个过目标点,且与目标平面垂直的平面, 教师:找到了又怎样呢?学生:找到后,只须过目标点,作这个平面和目标平的交线的垂线即可. 教师:对,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板书: 直接构作法 找垂面→作垂线→算距离) 5 类比二维问题,猜想距离公式.教师:在三维空间中的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相当于在二维空间中的什么问题? 学生:相当于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我们是已经彻底解决了的,既可以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若点P 的坐标为()00y ,x P ,直线l 的方程为:0C By Ax :l =++则点P 到l 的距离为多少?学生:2200BA CBy Ax d +++=,教师:在平面点的坐标可以用两个量表示,在空间点的坐标可以用三个量表示,如()000z ,y ,x P ,在平面中, 直线的方程是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可以写成形如0C By Ax :l =++的模样,那么,在空间,你认为平面的方程应该长啥模样?学生:猜想平面的方程也是一个关于z y x ,,的三元一次方程, 教师: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写成形如0D Cz By Ax :=+++α的形式.教师:如果点()000z ,y ,x P ,平面0D Cz By Ax :=+++α,则点P 到α的距离是多少,是否也有类似的 公式?请大家大胆猜想.学生: 222000CB A DCz By Ax d +++++=,教师:事实上这个公式也可以给出证明,其证明的思想方法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公式的证明方法类似,有兴 趣的同学不妨去试一试.若这个公式可能拿来用,则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还有第六种方法,即运用公式法.下面大家运用这个公式再计算一下本题.学生:由空间坐标法的解法可知()2,0,01D ,平面BDE 的方程式为:0=+-z y x所以其距离为()()332111121010222=+-+⋅+-⋅+⋅=d . 教师:你认为用公式法求点到平面距离的解题的操作过程式如何?学生:先建立坐标系,再求出目标点的坐标,再求出目标平面的方程,代入公式即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板书:应用公式法 建坐标→定坐标→定方程→代公式→得结论) 6 再析原题风采,让其原形毕露.教师:现在还有几分钟时间,让我们再回首,再欣赏一下原题,看了这个图形,我们是否有似曾相识感觉? 学生:————教师:我们平时做题,在各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最多的图形是正方体, 学生:它是由两个正方体组合面成的,教师:只要过点E 把它“一刀两断”,即分解为两个单位正方体了.所以本题的原型仍是正方体.根据“比 例转移法”,问题也可化归为求1DD 的中点到平面BDE 的距离,即化归为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到某一平面的距离.本题事实上是这样的问题,给定一个正四棱柱,求其中的某一个特定的点到一个特定平面的距离.这样的题目同学们自己也能编,下面请每位同学自己编拟一个类似例题的问题. 7 进行课堂总结,点评各种方法教师:到现在为至,我们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已有几种招式? 学生:六招教师:有时招式太多,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在应试中将面临方法的选择,有时选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六选一”哪就好好痛苦了,所以最后还是把它搞简单一点为好,我认为求点到平面距离,只要二选一就可以了,要么画距离,要么不画距离,若画距离,你有哪几招?学生:直接构作法、平行转移法、比例转移法. 教师:若不画距离,你又有哪几招?学生:空间坐标法,运用体积法,应用公式法.教师板书:⎪⎪⎪⎪⎩⎪⎪⎪⎪⎨⎧⎪⎩⎪⎨⎧⎪⎩⎪⎨⎧应用公式法运用体积法空间坐标法不画距离比例转移法平行转移法直接构作法画出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教师: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是画出距离好?还是不画距离好?你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教师:其实,我这个问题是难为大家了,这两类方法,好比是少林拳和武当剑,你说少林拳和武当剑哪个好? 学生:各有千秋,教师:对,我们应该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把少林拳和武当剑溶为一体,这样才能无敌于天下. 8 体验牛刀小试,破解高考试题.运用上述各种解题对策,解答部分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点到平面的距离的问题(详见课后练习)9 总结与反思:本案例中选择的例题非常具有典型性,通过对这个例题的一题多解,能涵盖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所有思想方法, 达到一串数珠的效果;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学习数学有两个过程:其一是由薄到厚,其二是由厚到薄,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应是由厚到薄的过程;本案例基本达到这样的要求.一代科学巨匠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上的重大发现离不开大胆的猜想, 本案中的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的形成不失为是类比推理的一个成功的案例.注意讲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机结合,由于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升学压力等条件的限制,每堂课都搞探究式,在现有的条件下不太可能,但整节课全用“满堂灌”式的方法显然是我们所反对的,因此每节课中一两小段的探究还是要坚持的.本案例基本能做到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大,课堂上各种解法均没有给出完整、规范的解答过程,课后由学生对照阅读材料自己完成.对于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的证明,在课堂上也没有给出证明,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的材料,本案例中也是以阅读材料的方式解决,其实在我自己的教学班中的教学中另外再用一课时加以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9.1本设计的几点说明:设计意图:空间距离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多数空间距离问题最终可化归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本课试图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各种解法的探讨,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掌握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一些常用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炼,使学生的解题经验内化为方法和思想.设计框架:合理化归⇒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类比发现⇒归纳总结合理化归----探讨各种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说明求空间距离的关键是如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适时提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解法.合作交流----师生交流各自的解法并加以点评,总结各种解法的解题程序.类比发现----与二维空间中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类比,发现三维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及其操作程序.9.2 设计特色:1.注意例题选择的典型性.如何提高高考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是每一个高三教师关心的重大课题.通过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教学手段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径.本课选择一道典型的、入口面较宽的高考题,融一题多解与思想方法于一体.2.注意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
高中数学距离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距离公式教案
教学重点:掌握点到点、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辅资料。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距离公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距离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二、点到点的距离(10分钟)
1. 教师讲解点到点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方法。
2. 带领学生通过例题进行练习和巩固。
三、点到直线的距离(15分钟)
1. 教师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方法。
2. 带领学生通过例题进行练习和巩固。
四、点到平面的距离(15分钟)
1. 教师讲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方法。
2. 带领学生通过例题进行练习和巩固。
五、应用实例(10分钟)
1. 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决思路。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数学距离公式的拓展提出建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和思考题,加深对距离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距离公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高二数学点到平面的距离
【思路点拨】 因为直线A1B1 ∥平面ABE,所 以A1B1 到平面ABE的距离等于点A1 到平面ABE的 距离,从而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解.
【解】 如图,以D为原点,分别以DA、DC、 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则 A1(1,0,2)、A(1,0,0)、E(0, 3,1)、C(0, 3, 0), 过 C 作 AB 的垂线交 AB 于 F, 易得 BF= 3, ∴B(1,2 3,0), → → ∴A B =(0,2 3,0),B E =(-1,- 3,1). 设平面 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n· →=0, AB 2 3y=0, 则由 得 -x- 3y+z=0, n· →=0, BE
(1)在直线 l 上取一点 A, 同时确定直线 l 的方向 n 向量 n,并求 n0= . |n| → (2)计算直线上点 A 与已知点 P 对应的向量|AP|. → → (3)计算AP在 n0 上的投影AP·0. n →2 → 2 (4)由公式 d= |AP| -|AP·0| 求距离. n
AD=1,点F,G分别是AB,CC1的中点,求点D1 到直线GF的距离.
空间中各种距离一般都可以转化为点点距、点线
距、点面距,其中点点距、点线距最终都可用空间 向量的模来求解,而点面距则可由平面的法向量来
求解.
→
→
【名师点评】 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 离,关键是找到平面的法向量.
求线面距和面面距
若直线a∥平面α,则直线a上的任意一点到平面
的距离都相等;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上任
意一点到平面β的距离也都相等.因此直线到平
面的距离以及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可转化为点
到平面的距离解决.
高中数学同步讲义(人教A版必修二)立体几何中空间角的问题和点到平面距离问题(教师版)
A .217B .27C .22121D .421【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知当平面ABC 平面ADC 时四面体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AD CD ,2AD CD ,当平面ABC 平面ADC 时,取线段AC 中点E ,则点E 连接BE ,则易知BE 平面所以四面体B ACD 外接球球心在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四面体B ACD 外接球球心即为【答案】217【详解】因为1,AB BC 1A A 平面ABC ,又1A 所以平面11ACC A 平面面11ACC A ,易得22A B AB AA则1OO 平面ABC ,而正ABC 因PA 平面ABC ,则三棱锥显然过线段PA 中点垂直于线段(1)证明:EF 平面PBC;(2)求点P到平面CEF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17【详解】(1)∵平面PAC平面ABC,PC∵平面ABC,AB【答案】33/13【详解】设点C 到平面因为1AB BC ,所以DE BE DB 所以12S(1)求证:平面EMN∥平面PQH;(2)求点D到平面PQH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33)分别是DM,DE的中点,QHEMN,ME 平面EMN,PN,AF,AE的中点,PN,DM EF,)如图,取ME的中点O,连接易知四边形DEFM是边长为2平面ADM 平面DEFM,平面 平面DEFM,是AE的中点,1;(1)求证:AD SB因为平面SAD 平面ABCD ,平面所以BO 平面SAD .所以OSB 即为直线SB 与平面因为tan 1OSB 45OSB 又∵四边形ABCD 是菱形,SAD【典例2】(2021下·上海松江DC=b,60o,ADB.【答案】46 3【详解】ACD边长为4,则中线长为点B到平面ACD的距离为【变式2】(2022下·福建泉州边长为2,512FBA.将ABD 【答案】6【详解】ABD 绕AB 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交平面ECBF 于GH .D 的轨迹在平面的正下方点P 位置时,到平面中,π5ππ21212PHQ,HP πsin 12PQ HP 5π2tan 12 ππππsinsin sin cos题型【典例1】(2024上·辽宁沈阳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A .45B .45【答案】A【详解】连接11,AC BC 因为11//,AB C D AB 所以11//AD BC ,所以异面直线又因为122AA AB【典例2】(2024·全国若D为PC的中点,EA.113570C.34【答案】A【详解】如图,取CO的中点则//DG PO,且12 DG PO易知PO 平面BOC,所以因为2π3BOC,OG OE【答案】10 5【详解】如图,取OA的中点则AD AEAP AB,则DE PB∥,可知因为60APB,即APB△不妨取4AB ,连接OC,则过点C作CF OB于点F,则连接CE,则 22CE过点D作DM AO,垂足为因为11//CC BB ,所以1BB O 在直角三角形1OBB 中,cos 故选:D【变式2】(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长方体A .55B .EF 平面在线段1 的中点.(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所成的角,102,【变式3】(2024上·上海徐汇形,且2AB ,14AA ,经过顶点者与平面11ABB A 交于2l ,则异面直线【答案】1010A .100,10B .210,14C .30,243D .60,246【答案】B【详解】设ABC ,ACB ,1AB ,3BC ,设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 ,cos AH HB CD AB CDAB CD AB CD又因为,AH CDcos AH HB CD AB CD HB CD AB CD AB CD AB CD,由此可知HB CD越大,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越大;(1)求证:1A M 平面ABN;的体积的最大值;(2)求三棱锥B MDN(3)点P在平面ABCD内运动(含边界),当【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4依题意1A E ∥1BD ,则1EA P 为直线设,02AP t t ,则2111,3,A P t A E PE AE 所以2211111cos 2A E A P PE EA P A E A P222312231t t t A .31010故选:A.【变式2】(多选)(2023上·安徽黄山12BC CD CC,111B C ,若的余弦值可能是()A.316B.336【答案】ABC【详解】如图,分别取,,CB CD由三棱台的性质知11//B C 又,E H 为11,CC B G 的中点,所以又,A F 为,BD CD 的中点,所以//HE AF ,HE AF 所以四边形AFEH 为平行四边形,因为,E F 为1,CC CD 的中点,所以【典例2】(2023上·上海普陀·,AC BD 的中点,若异面直线AB 【答案】3或33【详解】取AD 中点为E ,连接因为,,M N E 分别是,AC DB 所以,//ME CD ,//NE AB【典例3】(2023下·广东广州2,AB BC E是AC的中点,【答案】83/223因为E是AC的中点,则令BD a,而,,AB BC BD在等腰BEF△中,BE显然AB 平面BCD,所以四面体的体积为【详解】中点H ,连接EH ,FH ,,F 分别为PA ,BC 的中点,HF ∥,HE PC ∥,HF 所以异面直线PC 与AB 所成角与直线60 时,根据余弦定理得,因为,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所以111,22EG AD FG BC //,//,EG AD FG BC 故EGF 为直线AD 与BC(1)求证:BC 平面CDP;(2)若直线AD与BP所成的角大小为【答案】(1)证明见解析(2)32DP .【答案】3/60 【详解】因为O ,D 分别是AB ,所以OD 平面1O OD ,AC 平面AC 平面1O AC ,平面1O AC 平面【典例2】(2023上·浙江·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在PC 上任取一点D 并作DO 过点O 作OE PA ,OF PB ∵DO 平面APB ,,PA PB 因为,,DO OE O DO OE 所以PA 面DOE ,PB 面又DE 面DOE ,DF 面DOF【答案】2【详解】因为PA 底面ABC 由90ACB ,所以BC 又因为PA AC A ∩,且PA 且AD 平面PBC ,则BC 因为AC PA ,可得AD 且BC PC C ,,BC PC 则AMD ∠即为AM 与平面由2AC BC PA ,可得AMD取11A B 的中点G ,连接C ∵111A B C △是等边三角形,∵111ABC A B C -是正三棱柱,∴1AA 平面111A B C ,又∵∴11AA C G ,又∵AA A B A ∩,AA 【答案】6525【详解】作111C E B D 于点E ,连接BE ,1BC ,1111ABCD A B C D 为长方体,所以平面BB 11B D ,平面11BB D D 平面1111A B C D 平面11BB D D ,BE 为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角,则CDH 为CD 与平面 所成角,同理又DH 平面CDH ,则CH 由题意可得CAH CBH 在Rt CDH △中,sin CDHA .1,2B .【答案】D【详解】连接EF 、BF ,设其交点为当O 点在线段GF 上(可在G 点,不可在有2222112B O B G GO x当O 点在线段BG 上(不在两端)时,则22221122B O B G GO因为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对直三棱柱11SB C ABC ,其外接球球心在故在1Rt OO A 中,因为4,OA OO 则22224r ,解得23r ;在ABC 中,因为23BAC ,且过C 作1//CM AB ,交11D C 延长线于所以1CM AB ,故1AB MC 为平行四边形,则所以△1CMB 为等腰三角形,过M 综上,1M C B 绕1CB 旋转过程中,图(1)图(2)【变式2】(2023下·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已知正(位于平面 的同侧),且在平面 上的射影分别为【详解】B C 的中点为E ,连接,,DE AD AE DAE 即为直线AD 与平面 所成的角边长为2,则3AD ,设BB 22AA BB a b,2AB AB B【典例1】(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内(含边界)的动点,且AB则tan ()A.3B.13所以4PMA,因为2AP ,所以2AM ,所以点M 位于矩形ABCD 内的以点A 为圆心,2则点M 的轨迹为圆弧EF .连接AF ,则2AF ,因为1AB ,3AD ,所以6AFB FAE ,则弧EF 的长度263,所以tan 3 .故选:C.【典例2】(2023下·江苏无锡·高一辅仁高中校考期末)四棱台形,若28EF AB ,且每条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均为.因为四棱台ABCD EFGH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且每条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均相等,所以12O O 底面EFGH,又所以CGQ是四棱台ABCD因为28EF AB,所以EG【答案】192/1192【详解】如图,自C点引平面 的垂线,垂足为则,A B两点在以CO为高,以,CA CB为母线的圆锥的底面圆周上,【变式2】(2023下·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尔滨三中校考期中)已知长方体6 BC ,若1A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 .27π2B .27π【答案】B【详解】连1BC ,因为AB 平面1BCC B 所以1116cos 3BC AC B ACÐ,所以1AC 设1CC x ,则222BC BC CC ,即BC【变式3】(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正方体动点,设直线AE 与平面A 【答案】π【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AC 平面A 所以AEO = .由25sin 5可得tan 2 在四面体1A A BD 中,BD 所以四面体1A A BD 为正三棱锥,如图所示:又因为2AOEO,A .32B .【答案】C【详解】如图所示:O 是BD AB AD ,则AO BD ;AO 平面ABCD ,1A O 平面故1AOA 是二面角1A BD 故选:CA.15B.14C.13【答案】A【详解】如图所示:E为AC中点,连接DE,BE 平面ACD∩平面ACB AC,且DE 平面ACD,故DEB为二面角B AC D的平面角,在ABE中,22AC ,DE在BDE△中,10 cos DEC故选:A因为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πCM MN OM取AB的中点M,连接,,CM MN都与AB垂直,所以,所以NMG的平面角, 是二面角S AB C3CM MGMN 33,由4,AD BD AB AC 因此COD 是二面角C AB 在COD △中,2,OC OD 由余弦定理得cos COD 【答案】45 /4【详解】由于11//AB D C ,所以而四边形11ABB A 是正方形,所以连接BD 交AC 于O ,则AC 由于11AB B C ,O 是AC 的中点,所以【变式3】(2024上·安徽合肥为正三角形,M N、分别是PB 的余弦值为.【答案】6 6【详解】取MN和BC M∵,N分别是PB,//MN BC,PE MN由于PA PB PC且,, PC PB PA PA AC。
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2.1.5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2.1.5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运用距离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掌握中点坐标公式,能运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从特殊问题开始研究逐步过渡到研究一般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运用,中点坐标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教学难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中点坐标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引例.已知(1,3),(3,-2),(6,-1),(2,4)A B C D -,四边形ABCD 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问题(1):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用什么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3方法○1:54AB CDk k AB CD ==-⇒P ,13AD BC k k AD BC ==⇒P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问题(2):已知两点坐标如何求线段的长?方法○2:过点()1,3A -向x 轴作垂线,过点()3,2B -向y 轴作垂线,两条垂线交于点()1,2P --,且()325PA =--=, ()314PB =--=,所以在Rt PAB ∆中,AB ==CD =,则AB =由方法○1得AB CD P ,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地,设两点111222(,),(,)P x y P x y ,求12PP 的距离.如果12,12x x y y ≠≠,过12,P P 分别向y 轴、x 轴作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21,Q x y . 因为121221||,||PQ x x P Q y y =-=-,所以在12Rt PP Q ∆2222212122121()()PP PQ P Q x x y y =+=-+- (*) 当12x x =时,1221||PP y y =-,当12y y =时, 1221||PP x x =-,均满足(*)式. 结论: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之间的距离公式 为 12PP =3.中点坐标公式问题(3):要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只需要证明对角线AC 和BD 的中点相同,如何证明呢? 方法○3:设线段AC 的中点为M (,)x y ,过点,,A M C 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111,,A M C ,则111,,A M C 的横坐标分别为1,,6x -, 由1111A M M C =得(1)6x x --=-,解得16522x -+==,同理得3(1)12y --==, 所以线段AC 的中点M 的坐标为5(,1)2,同理可得线段BD 的中点坐标也为5(,1)2,因此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在点M 处互相平分,故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一般地,对于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线段12PP 的中点是00(,)M x y ,则121200,22x x y yx y ++==.证明方法分析:(1)可仿照例题的方法而得;(2)第一步:由12MP MP k k =证明12,,P M P 在同一直线上;第二步:有距离公式证明12MP MP =,所以M 为12PP 的中点.(参考教材91P ) 4.例题讲解例1.(教材89P 例1)(1)求()()1,3,2,5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2)已知()()0,10,,5A Ba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7,求实数a 的值. 解:(1)AB ==. (2)178AB a =⇒=±.例2.(教材91P 例2)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为(1,5),(2,A B --AM 的长和AM 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如图,设BC 中点(,)M x y ,则24171,322xy -+-+====,即(1,3)M ,则AM ==31:5311AM y x l --=---,即40x y +-=. 例3.(教材92P 例3)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BC 的中点为M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证明:12AM BC =. 证:如图,以Rt ABC ∆的直角边,AB AC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A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设()(),0,0,B b C c ,M Q 是BC的中点, (,)22b c M ∴, 因为BC==AM ==所以,12AM BC =.例4.已知点(0,3),(-1,0),(3,0)A B C ,试求D 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分析:要使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则需他的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而另一组对边相等. 解:设(,)D x y ,由AB CD =及AD BC P ,得3y =⎧=解得23x y =⎧⎨=⎩或4x =⎧再由BC AD =及AB CD P ,得030301y x --⎧=⎪-+=解得16535x y ⎧=⎪⎪⎨⎪=⎪⎩或43x y =⎧⎨=⎩(不合题意,舍去).∴所求D 点的坐标为(2,3)或163(,)55.例5. 已知直线1:12l y x =-,(1)求点(3,4)P 关于l 对称的点Q ;(2)求l 关于点(2,3)对称的直线方程.分析:由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可设,有垂直关系及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出点;而关于点对称的直线必平行,因此可求出对称的直线方程.解.(1)设00(,)Q x y ,由于PQ l ⊥,且PQ 中点在l 上,有00004234311222y x y x -⎧=-⎪-⎪⎨++⎪=⋅-⎪⎩,解得0029585x y ⎧=⎪⎪⎨⎪=-⎪⎩ ∴Q 298(,)55- (2)在l 上任取一点,如(0,1)M -,则M 关于点(2,3)对称的点为(4,7)N .∵所求直线过点N 且与l 平行,∴方程为17(4)2y x -=-,即2100x y -+=.例6.一条光线经过点(2,3)P 射在直线10x y ++=上,反射后,经过点(1,1)A ,求光线的入射线和反射线所在的直线方程.分析: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都经过反射点,反射直线所在直线经过点关于直线10x y ++=的对称点.解:入射线所在的直线和反射线所在的直线关于直线10x y ++=对称,设P 点关于直线10x y ++=对称点的坐标为00(,)Q x y ,因此PQ 的中点在直线10x y ++=上,且PQ 所在直线与直线10x y ++=垂直,所以00003(1)12231022y x x y -⎧⨯-=-⎪-⎪⎨++⎪++=⎪⎩,解得(4,3)Q --.反射光线经过,A Q 两点, ∴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510x y -+=.由10,4510,x y x y ++=⎧⎨-+=⎩得反射点21(,)33R --.入射光线经过,P R ∴入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145=+-y x .例7.已知定点(2,2),(8,4),,A B x R -∈解:设(),0P xPAPB =+, 如图显然,PA PB A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则minAB ==变式1.已知定点(2,2),(8,4),A B x 解:设(),0P x如图显然,PB PA AB +≤(则变式2.已知定点(2,2),(8,4),A B x 解:设(),0P x PA =+设()2,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则()2,2A '-, 如图PA PA '=Q ,PA PB PA PB A B ''∴+=+≥, 则minA B '==.变式3(思考题) .已知定点()3,1A ,在直线y x =和0y =的周长最短,并求出最短周长.简解:2112AM MN MA A M MN A M A A ++=++≥,55,33M ⎛⎫ ⎪⎝⎭,5,02N ⎛⎫⎪⎝⎭,周长min 12A A == 5.课堂小结(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掌握中点坐标公式。
立体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导学案
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学案专题汇编(经典问题附详解)选修2-1导学案立体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 班级: 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 理解立体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的 概念.(2) 掌握各种距离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点到直线、点到平面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把空间距离转化为向量知识求解. 【学法指导】空间距离包括:点到点、点到线、点到面、线到线、线 到面、面到面之间的距离.其中以点到面的距离最为重要, 设I 是过点P 平行于向量s 的直线,A 是直线I 外定点.作AA '丄I ,垂足为A ',则点A 到直线I 的距离彳占d 等于线段AA '的长度,而向量PA 在 s 上的投 /1P影的大小|PA S o l 等于线段RA 的长度,所以根 据勾股定理有点A 到直线I 的距离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设n 是过点P 垂直于向量n 的平面,A 是平面n 外一定 点.作AA'丄n 垂足为A ;则点A 到平面n /A 的距离d 等于线段AA 的长度,而向量PA 在. ;n 上的投影的大小|PA n o |等于线段AA 的长 ’ ——- 度,所以点A 到平面n 的距离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距离,如线到面、面到面的距离均可转化为点到面的距 离,用向量法来求解。
【预习感知】1. 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设 a = (a i , a 2, a 3),则|a |= _____________ ,若 A(x i , y i , 乙),B (X 2 , y 2, Z 2),贝S d AB= |AB| = ______________ .选修2-1导学案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学案专题汇编(经典问题附详解)2. 点到直线距离的求法【预习检测】1.已知直线I过定点A(2,3,1),且方向向量为n = (0,1,1),则点P(4,3,2)到I的距离为()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学案专题汇编(经典问题附详解)选修2-i 导学案第3页A.2;'3 2.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 — A i B i C i D i 的棱长为1, O是底面A i B i C i D i 的中心,则0到平面ABC i D i 的距离是() C.22变式训练 已知直线I 过定点A(2,3,i),且方向向量为n =(0,i,i),则点P(4,3,2)到I 的距离为(3. 已知长方体 ABCD — A i B i C i D i 中,AB = 6, BC = 4, BB i = 3,则点B i 到平面A i BC i 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长方体 ABCD — A'B'C'D ; AB =★点面距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 E 、F 分别是AB 、AD 的 中点,GC 丄平面ABCD ,且|GC|= 2,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学案专题汇编(经典问题附详解)选修2-i导学案第4页【课堂检测】(见课堂多媒体,随堂检测)【课后训练】i0.已知三棱柱ABC—A i B i C i的各条棱长均为a,侧棱变式训练如图,正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的棱长为1, O是底面A i B i C i D i的中心,则点0的平面ABC i D i的距离为B. 42C. 22D- 23A.A H 垂直于底面, 为何值时,点。
高中数学 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说课稿
高中数学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说
课稿
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我把说课内容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在“棱锥的体积”这节的第二课时,该节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心是由棱柱的体积公式导出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把三棱锥补成三棱柱,再将此棱柱割成三个等积的三棱锥从而导出公式。
这中间一方面运用了割补的求积思想,另一方面在分析三个三棱锥的等积性时充分利用三棱锥的特点,灵活转换它的顶点求体积。
本节课的教学从内容上看是棱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从方法上看也是上节课所用方法的进一步运用,因而本课时的教学是上节课教学的巩固、引伸和发展。
同时,这节课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掌握通过利用割补法及转换三棱锥的顶点求体积的思想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教案点到平面的距离
教案:点到平面的距离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新高考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是拿立体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来研究,那研究距离,也不外乎要从点、线、面这三者入手。
在教学内容上,点到平面的距离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平面几何中点点距离、点线距离、线线距离的延伸,更是后面学习线面距离和面面距离的基础。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点,点到面距离的概念是距离概念一种形成过程。
2、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的基本思路教学难点: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和求颠倒平面的距离教学关键:本节课通过探索问题,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距离的概念来理解点到面距离的概念(2)会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求点到面的距离。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点到面距离的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图形)美。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和“距离”有关的问题,那“距离”又是如何定义的?(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对解析几何中“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之间距离”和“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回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问题2:是否可以将距离问题拓展到空间中呢?如果在空间中,有哪些距离呢?(引导学生说出“点到平面的距离”、“线到平面的距离”和“面面之间的距离”。
可稍作引导,只有线面平行时,有线面之间的距离,只有面面平行时,会有面面之间的距离)问题3:一个点P,一个平面α,P∉α,怎样找到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引导学生根据解析几何中的线面距离,学会给出点面之间的距离)问题4:过点P的垂线时都只有一条?(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问题5:如何确定所作的直线即为平面的垂线?(引导学生复习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证明)一、预习导学点到平面的距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边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F 分别是线段AB,AD 的中点,寻找以下距离题组1:点到平面的距离(1)点A 到平面BB 1C 1C 的距离(2)点A 到平面BB 1D 1D 的距离题组2:线到平面的距离(1)直线A 1B 1到平面ABCD 的距离(2)直线EF 到平面BB 1D 1D 的距离题组3:平面到平面的距离(1)平面ABCD 到平面A 1B 1C 1D 1的距离(2)平面EFF1E 1到平面BB 1D 1D 的距离【总结】空间中虽有点面距离、线面距离和面面距离,但是归根到底,求的是点到平面的距离。
向量法求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教案
向量法求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空间点到平面的定义和距离的概念;2.掌握使用向量法求解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数学课本;2.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a.你们见过或听说过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吗?b.你们对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有什么理解和想法?2.请几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老师进行总结,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空间点到平面的定义和距离的概念,给出数学定义和几何解释,并通过图例进行说明。
2.通过讲解和解释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和掌握空间点和平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三、知识点讲解(20分钟)1.教师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向量法求解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师详细讲解向量法求解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步骤和原理:a.给定空间内的一点P(x0,y0,z0),平面的方程为Ax+By+Cz+D=0;b.过点P作平面的垂线PT,设垂足为T(x1,y1,z1);c.则P点到平面的距离d为向量PT的模长,即d=,PT;d.向量PT的方向为向量n=(A,B,C);e.推出向量PT的坐标表示为PT=(x1-x0,y1-y0,z1-z0);f.由于向量PT与向量n垂直,所以向量PT与向量n的点积为0;g.即(A,B,C)·(x1-x0,y1-y0,z1-z0)=0;h.由此可以求得x1、y1、z1,并代入向量PT的代数表达式,进而得到向量PT的模长,PT;i.则P点到平面的距离d即为,PT。
3.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向量法求解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步骤和方法。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教师设计几个实际应用的例题,让学生运用向量法求解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并进行计算。
高中数学距离的计算教案
高中数学距离的计算教案教学内容:距离的计算教学目标:1. 了解距离的定义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2. 掌握计算点到点、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2. 电子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马克笔3. 教学PPT或课件4. 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什么是距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提到距离,那么在数学中,距离是如何定义的?距离有哪些应用呢?二、讲解距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15分钟)1. 点到点的距离公式:设两点A(x1,y1)和B(x2,y2),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2-x1)² + (y2-y1)²]。
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为d=|Ax0+By0+C| /√(A²+B²)。
3.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点P(x0,y0,z0)到平面Ax+By+Cz+D=0的距离为d=|Ax0+By0+Cz0+D| / √(A²+B²+C²)。
三、示例演练(20分钟)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展示点到点、点到直线、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四、练习及讨论(15分钟)学生针对练习题进行练习,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并进行答疑。
五、小结及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距离计算的掌握,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了距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通过讲解、示例演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距离的计算方法,并提高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2.1.4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分析:根据直线.方程设点P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解题.
答案:P(2,4)或 ,利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得直线PM的方程为
注意:距离问题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出现多解!
变:在直线 上求一点P,使得它到点M(-2,-4),N(4,6)的距离相等.
分析:利用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答案:P(-1.5,2.5)
选例:函数 的最小值及相应x值
提示: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灵活应用。如果用常规方法,会出现四次方,太繁。如果把 转化成两点间距离,再利用两点间线段最短解题。
答案:最小值 ,相应的x的值为2
四、回顾反思:
1、两点间距离公式
2、两点的中点坐标公式
教学重点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和两点的中点公式
教学难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问题1:在必修四中,我们已经用向量的角度阐述了平面中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现在在学完直线方程部分的知识后,能否用新的知识推导出这个公式呢?(通过建立坐标系,用特殊到一般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推出结论)
问题2:让学生自主讨论两点 的中点坐标,并帮助他们酌情给出论证。
问题3: 的重心坐标的推导(通过求两条中线的交点,就可求得三角形重心坐标)。
二、数学理论:
1、两点 间距离为
2、两点 中点坐标为M .
3、 的重心坐标为G .
三、数学应用:
1、P87例1:熟悉公式即可
2、P89例2:
分析:先求出M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
3、P89例3:
分析:对于建立直角坐标系,充分利用已知两个直角边,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证明即可。
《点到平面距离的几种求法》教学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各种方法去解。师生通过投影仪共同讨论学生的练习结果。最后用课件出示各种解法。
学生练习巩固。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点到面距离的各种求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结
教师小结
归纳。并用课件出示小结。
学生回忆,整理知识。
教学后记:
本节课按直观演示法的基本教学规律和理念,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敏捷,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点到面距离求法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点到平面距离的各种求法
教学关键
本节课通过探讨问题,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对空间各种距离的概念都比较熟悉,空间距离的求法有简单的了解,通过复习对本节课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点到面距离的求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结合启发、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寻找求点面距离的方法)
别是AB、AD的中点,GC垂直于ABCD所在
平面,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多媒体出示例题
学生读题思考
解法1直接作出所求之距离求之
为了作出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延长FE交CB的延长线于M,连结GM,作BN⊥BC,交GM于N,则有BN∥CG,BN⊥平面ABCD.作BP⊥EM,交EM于P,易证平面BPN⊥平面EFG.作BQ⊥PN,垂足为Q,则BQ⊥平面EFG.于是BQ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易知BN= ,BP= ,PZ= ,由BQ·PN=PB·BN,得BQ= .
学习方法
观摩,合作探究,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去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高中数学课件 点到平面的距离
归纳总结
⑴、直接法: 一作、二证、三计算
⑵、间接法: 向量法:利用法向量与点到面的距 离关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 题。还有等体积法,转移法待续。
例1:如图9-75,已知 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6㎝,点D到三角形ABC 各顶点的距离都是4㎝, 求点D到这三角形所在 平面的距离。
H E
小结:求距离的三步:一作,二证,三计算 找垂足的方法:
练习
如 图 9-76 在 四 棱 锥
P-ABCD中底面ABC
H
D是边长为1的菱形,
∠ABC=600,
P A⊥ 平 面 A B C D ,
PA=1.求 O 到 面 P AD 的 距
离.
例2 :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点E是棱AD的中点, 求A1到平面BD1E的距离.
D1
C1
A1
B1
ED A
C B
练习:
z S
A
D
y
B
C
x
2. 直线到它平行平面的距离
定义:直线上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 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由定义可知,求直线到它平行平面的距离 的问题可由点到平面距离的知识来解决。
3. 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个 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部分, 叫做这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 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都相等,公垂线段长 小于或等于任一条夹在这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 长。 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 行平面的距离。 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只要求一个平面上一 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也就是求点到平面 的距离。
例3 :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1的正方形, 四边形AA' B' B是矩形, 平面AA' B' B ABCD, 若AA' 1,求直线AB面DA'C的距离.
原创1:1.2.5 第二课时 点到平面、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2)求点坐标:写出(求出)相关点的坐标.
(3)求向量:求出相关向量的坐标( AP ,α内两不共线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n).
(4)求距离d=
| n PA |
n
.
新知探索
思考
怎样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就是这条直线上任一
2
∠ABC=90°,PA=AB=BC=2,AD=1,则AD到平面PBC的距离为________.
则 ൜ ∙ = 0
∙ = 0
,
2 − 2 = 0
即 ቄ
,
=0
取a=1,得n=(1 , 0 , 1),又 = =(2 , 0 , 0),
所以d=
∙
= 2.
课堂小结
1.知识清单:
EF (2, 2,0), EG ( 2, ,2),
x
设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x , y , z ) ,
2 x 2 y 0
2 x 4 y 2 z 0
| n BE |
n
答: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A
2 11
.
11
2 11
.
11
C
F
1 1
(1)点到平面的距离.
(2)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与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转化法.
3.常见误区:对距离公式理解不到位,在使用时生硬套用.对公式推导过程的
理解是应用的基础.
本
课
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022年《点到平面的距离》参考优秀教案
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目标1. 进一步熟练求平面法向量的方法;2. 掌握向量运算在几何中如何求距离的计算方法;3. 熟练掌握向量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复习1:,试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复习2:什么是点到平面的距离?什么是两个平面间距离?二、新课导学探究任务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问题:如图A空间一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且与不共线,能否用与表示?分析:过作⊥于O,连结OA,那么d=||=∵⊥,∴∥.∴cos∠APO=|cos|∴D. =|||cos|==新知:用向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设A空间一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那么D. =试试: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反思:当点到平面的距离不能直接求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法向量的方法求解.典型例题例1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平面ABCD,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变式:如图,是矩形,平面,,,分别是的中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小结: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步骤: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坐标;2.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的坐标;3.找出平面外的点与平面内任意一点连接向量的坐标;⑷代入公式求出距离.探究任务二: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的求法例2直三棱柱的侧棱,底面中, ,且,是的中点,求异面直线与的距离.小结:用向量方法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以先找到它们的公垂线方向的一个向量,再在两条直线上分别取一点,那么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求解.注: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或空间其他距离问题传统求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主要是找到或作出公垂线段,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如果我们利用向量把垂直转化为内积运算,把找公垂线段转化为求坐标,问题可得以更顺利的解决。
例: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求DA 1与AC 的距离。
高一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上两点间距离教案
1,32-+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9 8距离 (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掌握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距离的概念,并能进行相互转化,通过解三角形知识求出它们的距离
2.培养学生辩证观,简单与复杂之间的转化,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转化1.了解距离的定义;
3.弄清点到平面、平行直线到平面、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3.了解以上三种距离的关系和相互转化,并会求这三种距离
教学重点:点到平面、直线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的求法
教学难点:点到平面、直线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的求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和计算 这一节要求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和向量代数方法计算有关的距离了解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和计算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向量工具的基础上,可用向量工具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较难的问题,一方面可进一步显示向量工具的威力,另外也为解决空间的度量问题找到了通法,减少学生学习度量问题的困难过去学生解这类问题,主要方法是构造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图形进行平移、投影等转化技能,而且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技巧实践证明,没有向量工具,学生求解这类问题比较困难有了向量运算工具,很多较难的空间计算问题,就有了统一的方法求解、但如果全用向量处理夹角相距离问题,虽有通法,但有时在解决一些较难问题时,运算量较大并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同样会有困难所以在教材具体编写时,不是都用向量计算方法,有些直接使用勾股定理和三角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再使用向量方法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两个图形1F 与2F 之间距离的概念:
图形1F 内的任一点与图形2F 内的任一点间的距离中的最小值叫做图形1F 与2F 之间距离
如:一直线和一平面相交,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等于多少?
两个相交平面的距离是多少?
二、讲解新课:
1.点到平面的距离:
已知点P 是平面α外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PA α⊥,垂足为A ,则PA 唯一,则PA 是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 即:一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叫做这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
结论:连结平面α外一点P 与α内一点所得的线段中,垂线段PA 最短
2.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上的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
如果一条直线l 平行与平面α,则直线l 上的各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相等,即各点到α的距离相等;垂线段小于或等于l 上任意一点与平面α内任一点间的距离;
3.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
(1)两个平面的公垂线: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两个平面的公垂线
(2)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的部分,叫做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
(3)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都相等
(4)公垂线段小于或等于任一条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长
4.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三、讲解范例:
例1 在正方体1AC 中找出表示下列距离的垂线段:
(1)点A 到面1B C 的距离 ;
(2)11B D 到面AC 的距离 ;
(3)点A 到面1BD 的距离 .
αB A P D C B A l α
例2.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形为6cm ,点D 到ABC ∆各顶点的距离都是4cm ,求点D 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
解:设H 为点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延长AH ,交BC 于E ,
DA DB DC ==,∴HA HB HC ==,
∴即H 是ABC ∆的中心,AE 是边BC 上的垂直平分线,
在Rt BHE ∆中,132BE BC ==
,2cos30
BE BH =
=
2()DH cm ===,
即点D 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是2cm .
例3.如图已知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GC 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且2GC =,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解法一:连接,AC BD 交点为O ,
∵,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EF BD , EF 与AC 的交点为H ,则H 为AO 的中点, AC BD ⊥,∴AC EF ⊥, 连结GH ,∵GC ⊥平面ABCD , ∴GC EF ⊥,∴EF ⊥平面GCH ,
∴平面EFG ⊥平面HCG ,HG 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作OK HG ⊥交HG 于K ,∴OK ⊥平面HCG ,
∴线段OK 的长就是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2GC
=, ∴
AC =
HO =
HC =
∴HG ==
HKO HCG ∆∆,
∴HO GC OK HG ⋅===,即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11. 解法二:以C 为原点,,,CD CB CG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4,4,0)A ,(0,4,0)B ,(0,0,0)C ,(4,0,0)D ,(2,4,0)E ,(4,2,0)F ,(0,0,2)G
K O H C B
A F E
D G
C
B
设点B 在面GEF 内的射影为(,,)M x y z ,
则GM GE GF λμ=+(2,4,2)(4,2,2)λμ=-+-,
即(,,2)(24,42,22)x y z λμλμλμ-=++--,
∴24x λμ=+,42y λμ=+,222z λμ=--+,
∴(24,424,222)BM λμλμλμ=++---+,
而(2,2,0)EF =-,(2,4,2)GE =-,
∵,BM EF BM GE ⊥⊥,∴0,0BM EF BM GE ⋅=⋅=, 解得:157,1111λμ==-,∴226(,,)111111
BM =
,∴11BM =. 另法:∵(0,4,0)B , (2,4,0)E ,(4,2,0)F ,(0,0,2)G
设EFG 的方程为:0Ax By Cz D +++= 则240420,6220A B D D D A B D A B C C D ++=⎧⎪++=⇒==-=-⎨⎪+=⎩
取D =-6,则A=B=1,C=3
所以EFG 的方程为:360x y z ++-=,
所以点(0,4,0)B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
11d ===. 四、课堂练习: 1已知Rt ABC ∆,斜边BC //平面α,,A α∈,AB AC 分别与平面α成30和45的角,已知6BC =,试求BC 到平面α的距离
解:作1BB α⊥于1B ,1CC α⊥于1C ,则由//BC α,得
11BB CC =,且1CC 就是BC 到平面α的距离,
设1CC x =,连结11,AB AC ,则1130,45BAB CAC ∠=∠=,
∴,2AC AB x ==,在Rt ABC ∆中,6,90BC BAC =∠=,
∴223624x x =+,∴x =BC 到平面α.
2.已知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M 、N 分别是B 1C 1和C 1D 1的中点. ⑴求证:B 1D 1//平面CMN .
⑵求点B 1到平面CMN 的距离.
分析:显然有B 1D 1//MN ,所以B 1D 1//平面CMN .
∴ 点B 1到平面CMN 的距离就是直线B 1D 1到平面CMN 的距离.
∴ 可以考虑求B 1D 1的中点O 到平面CMN 的距离.
解:⑴∵ M 、N 分别是B 1C 1和C 1D 1的中点,∴ MN //B 1D 1.
而 MN ⊂平面CMN ,B
1D 1⊄平面CMN ,∴ B 1D 1//平面CMN .
⑵连接AC 、A 1C 1,A 1C 1交B 1D 1于O ,交MN 于E ,则E 是MN 的中
点,且MN ⊥A 1C 1.
∵ AA 1⊥平面A 1B 1C 1D 1,MN ⊂平面CMN ,
∴ AA 1⊥MN .
∴ MN ⊥平面A 1ACC 1.
∴ 平面CMN ⊥平面A 1ACC 1.
在平面A 1ACC 1内作OH 垂直于平面CMN 和平面A 1ACC 1的交线CE
于H ,则OH ⊥平面CMN .
∴ OH 的长就是点O 到平面CMN 的距离.
由⑴知,OH 的长就是点B 1到平面CMN 的距离.
由Rt △OHE ∽Rt △CC 1E 可得,CE
OE CC OH =1. ∵ a CC =1,a C A E C OE 4241111==
=, a E C CC CE 4
232121=+=,
∴ a OH 3
1 . ∴ 点B 1到平面CMN 的距离等于a 31
.
说明:①由于点B 1在平面CMN 内的射影不易作出,所以我们就把点B 1平移到点O ,作出点O 在平面CMN 内的射影H ,从而求出点B 1到平面CMN 的距离,这是处理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的常用手段.
②对于直线到平面的距离问题,一般取直线上的特殊点向平面上做垂线.
五、小结 :点到面的距离的概念及求法;直线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的概念及求法面面距离的概念及求法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