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语文一轮顶层设计正确使用词语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 E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1 2 3 4 5 答题感受
1.(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
(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答题感受
4.(2014·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
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 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分B 立相持的局面。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答题感受
年份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整体评价
答题情况(请在下面表格对应处填上 “对”或“错”,及“难”或“中”或“易”) 近义词辨析题 成语使用题
1 2 3 4 5 答题感受
难A 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义词。用于D项使用不当。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答题感受
3.(2014·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 关闭 (围1)之反应广:,①机体受到之体强内烈或,体出外乎的意刺料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事情 所(2)引有起关的领意导见在、会态议度上或行强动调。,要反重映视:①秋比冬喻季把森客林观事防物火的工实作质,一表旦现发出来现; ②火把情情,就况要、及意时见处等置告诉,严上防级火或势有关部门。此。处应选用“反应”。(2)曼延: 连(3)绵这不几断年。虽蔓然延很:像艰蔓难草,一但样我向的周付围出扩展。二者没都是有动白词费,都,经有过“扩刻展苦”的的 意学思习。和此长处期用的于实“火践势,我”,应练选就用了“比蔓较延”过。硬(3的)总本算领: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A.反映 曼延 总算 或B.经反过应一番蔓努延力以总后算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 现C.某反种映情况蔓(延多用终于希于望达到的结果)。依据句中“这几年虽然很艰难”,应 关闭 选DB.用反“应总算曼”。延 终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含解析)
专题1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语言手法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语言手法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实词【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草木凋凌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声音..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2019高三语文一轮顶层设计成语专题专题测试
专题测试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45分钟。
分值:75分。
学生用书P321 1.(2018·广东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对于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对此一直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看法也会不同。
③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宁波商帮见微知著....,迅速停止了传统的沙船贩运业,转而经营轮船运输业,甚至组成了航运集团。
④生活的智慧离不开细心的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以小见大....,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
⑤《红楼梦》表面看来写的是寻常的生活琐事,却能够一叶知秋....,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表现整个封建王朝的兴衰。
⑥对于怎样的人才算是优秀的企业人才,与会者各抒己见....,但有一点儿得到公认,即优秀的企业人才必须具备领导、谈判和全球思维三大能力。
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解析①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自己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使用正确。
②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正确。
③见微知著:指见到微小处就能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不合语境。
④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看出大节或通过小部分看出整体。
不合语境。
⑤一叶知秋:指只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向。
不合语境。
⑥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使用正确。
答案 B2.(2018·辽宁省鞍山市第一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朝鲜进行第五次核试验,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敦促朝鲜一言九...鼎.,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恶化局势的行动。
②此次去南京,山长水阔....,你一路上要听刘大叔的话,跟紧刘大叔,不要乱跑,到南京后记得给家里写封信。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时达标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①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________,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死。
崇祯十四年柳如是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②有________的合伙人是创业成功的基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是建立团队的重要一环,是创业的原动力。
③夫妻二人在表演中________,一个生动活泼,形象传神,一个琴艺超群,托腔保调,两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A.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珠联璧合B.珠联璧合志同道合情投意合C.情投意合珠联璧合志同道合D.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珠联璧合解析情投意合: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强调“情”和“意”相投合。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思想相同。
强调志趣相投合。
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①状常物,即描写日常所见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庭院建筑、环境布置等等,________,形态各异,写起来自然别有乐趣。
②网络自媒体时代,人人急于表达,“语出惊人才能吸引眼球,回归常识却无人喝彩”的情形________,“表态先于判断,判断先于思考”的表达态势越来越严重。
③什么叫作美?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________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A.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B.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C.触目皆是俯拾即是比比皆是D.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解析触目皆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形容多而易见。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①句说“日常所见”即多而易见,应填“触目皆是”。
②句说的是该情形很常见,应填“比比皆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5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专题提升练15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40分钟分值:36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时尚领域,服饰文化是一种极具流行感的文化体系,具有很强的________。
时尚践行者的努力让人间处处存在和谐的色彩交响,每个人都是演奏者,都是一个________的声部元素。
人们通过创造、变革服饰来表现个性的解放和自由的愿望,表现对美的追求。
现代着装观和服饰形象清晰体现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生活观念的解放过程中,人们相信多元化的服饰会使社会变得更加活跃,也让思想观念更加解放。
改革开放让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范围________扩大化,让服饰时尚的历史洪流强劲流淌。
这个色彩历史的滚滚长河,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由单调到多彩的心路________,同时也展现了由中国色彩引领的中国新风尚。
A.传播性无可挑剔更加里程B.直观性不可或缺更加里程C.传播性不可或缺日益历程D.直观性无可挑剔日益历程C[传播性:强调传递、扩散的特点。
直观性:强调直接接触获得的感性认识。
依据前面的“流行感”和后面的“让人间处处存在”推知,应选“传播性”。
无可挑剔: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形容十分完美。
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语境中“每个人都是”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应选“不可或缺”。
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
语境中“改革开放”的影响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扩大的,应选“日益”。
里程:路程或发展的过程。
历程:经历的过程。
“里程”与“心路”不搭配,应选“历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相融共生。
规范和德性都是道德教育中________的核心内容,规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性,培养德性的手段是规范教育。
如果抛开规范教育只谈德性教育,教育将会由于缺乏切入点和基础而________落入空谈;如果抛开德性教育只谈规范教育,就容易使教育变成说教,因流于形式而失去________。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语文(人教版)课件:板块三+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答案:“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这里属望 文生义。
5.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 ,不与相关 .... 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 况。 [分析]
C.③④⑥
D.①④⑤
解析:①方寸之地:指人的内心。 《列子· 仲尼》 :“吾见子之心 矣:方寸之地虚矣。”这里用来指很小的砚台,属望文生义。 ②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 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牍片上的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用于此处正确。③不赞一词:是说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 添一句话;也可用为“一言不发”之意。此处使用正确。④登 高自卑:要登高山必须从底下开始。自,从;卑,低处。语出 《礼记 · 中庸》 “ 君子之道 , 辟如行远必自迩 , 辟如登高必自 卑”, 又作“行远必自迩, 登高必自卑”, 也单用“行远自迩”
板块三
语言文字应用
考向一
成语使用辨误
在高考中,对正确使用成语能力的考查,往往会就成语误用频 率较高的几种情况设置干扰。成语的误用,常见的有以下 10 种情况: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谦敬错位、重复累 赘、轻重不分、搭配不当、自相矛盾、形近混用、顾此失彼。 命题者往往将这些误用的情况作为“题点”来设计答题陷阱。 下面分角度举例分析。
或“登高自卑”。这里属于望文生义。⑤细大不捐:小的大的 都不抛弃。捐,抛弃。此处望文生义,句中要表达的是“为了 抗议……而不想捐款”。 ⑥差强人意: 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符合语境。
答案:D
请熟记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1)不足为训 (法则) . (3)久假 不归(借) . (2)不刊 之论(更改) . (4)危 言正色(正直)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更是,其国际影响与意义。
一年来,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就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巨大努力, ,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途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
这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一个的建设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A.摩拳擦掌略见一斑以点带面鉴往知来B.蠢蠢欲动可见一斑以偏概全高瞻远瞩C.摩拳擦掌可见一斑以点带面高瞻远瞩D.蠢蠢欲动略见一斑以偏概全鉴往知来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
B.爱丽舍轿车上市6个月,销售突破5万辆;次年,销售突破10万辆。
这样的销售成绩使爱丽舍无疑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车型。
C.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保胎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
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D.近年来,一些官员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最终因贪腐罪行曝光而丢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1930年最后一条野生袋狼被杀于墨本纳,……袋狼这个曾经繁盛的物种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B.舞阳县姜店乡连寺小学的独臂女老师周凤莲,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心系全体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
C.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獾是一种灰色野生动物,极其机敏,警惕性甚高,在扑食猎物前常常做好准备,故每一次出击都无往不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山中的天气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风和日丽,一会儿又风雨如晦....,令人防不胜防。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编练题3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人教)一轮选编练题(3)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B.他们缓缓地迈着步子走上大街,离开摩肩接踵的市场。
C.圣雄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风野火,迅即传遍了印度,耸人听闻。
D.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国庆期间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参考答案】答案: C解析:“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甘地被刺的消息是真实的,没有夸大或捏造,“耸人听闻”一词使用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对年味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怀旧的情绪与传统的大旗下,扫房、写春联、办年货、放鞭炮、拜财神……这些仪式都被归到了年味儿的范畴。
B.根据调查显示,今年的红包大战在参与人群的结构上显现出新的特征:最爱发红包的居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城市。
网络红包在地域上,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蔓延。
C.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但在实际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这多少与领导干部责任缺失有关。
D.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义务,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现危险,是否不以民为本?是否不以生命至上关乎着政府的公信力。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改为“根据调查”或“调查显示”;C项,成分残缺,“实现”缺少宾语“要求”;D项,否定失当,去掉两个“是否不”中的“不”。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游子①作客他乡之情怀,佳节思亲之愁绪,②可谓穷形尽相。
古代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③所以又叫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④用它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⑤,逐风邪的作用,且能消积食⑥,治寒热。
高中语文-专题练习 高考作业3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第17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语文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
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 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 理性与善良。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答案 B
第14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语文
7.(2019·贵州省贵阳市期中考试)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关联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__①__ 未必等于不幸福。__②__,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__③__要树立自己的 雄心,__④__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A.奔涌 到底 消逝 B.奔腾 到底 消亡 C.奔腾 究竟 消逝 D.奔涌 究竟 消亡
第3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语文
解析 ①奔腾:跳跃着奔跑,如骏马奔腾,黄河奔腾而来;奔涌:急 速地涌出,如大江奔涌。第一处,根据前文“银帘”来判定,只能用“奔 涌”。②究竟:含义与“到底”接近,多用于书面语,表示追究事情的真 相,也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到底”,表示深究,口语化。第二处,根据 文义,应使用书面语,选“究竟”。③消逝:消失,有一个慢慢远去的意 味,一般指时光、声音或事物,多指抽象事物;消亡:消失,灭亡。第三 处,根据文章内容,这里是指水,应该选“消亡”。故选 D。
答案 C
第6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语文
3.(2019·浙江省诸暨阶段性考试)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 分)( )
他们这个文化采风小组在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布条坪 村、达力寨村、梁家潭村和芭蕉坪村,重点__①__了最具原生态风貌的跳香 舞及音乐作品。通过实地__②__、采集标本,泸溪县文化局将聘请相关专家 学者和艺人,对这些民间音乐文化作品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丰富,__ ③__成文化精品,以全新的形式在舞台上充分展示给广大观众。
2019版高考语文金榜一轮全国精选新题:专题十 正确使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专项突破演练34 词语专项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我们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自豪,但我们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②黄勇和其他社区干部都有管见所及....,在居民管理中建立微信群,完善电脑大数据,用更便捷的方式来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③球队在格兰特的梳理下,以119∶107轻松战胜了对手。
赛后,霍伊伯格花了足足2分钟的时间来表扬临危授命....的格兰特。
④要进一步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⑤每当出土简牍材料,中国学者往往只关心内容本身,日本、欧美学者却能从中国学者习焉不察....的角度切入,把它转化成学术问题。
⑥散落在胡同里的名人轶事更是擢发难数....。
张亚群说:“有文字记载的是少数,有很多故事、信息是口口相传传下来的,我们借这次机会一一去印证。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 ②⑤⑥【解析】选B。
①沾沾自喜: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②管见所及:指自己的见识不广,看法未尽正确。
用作谦辞。
使用错误。
③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使用错误。
④革故鼎新:革除旧弊,创立新制。
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等。
⑤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⑥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使用错误。
2.(2018·大庆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谈到曼联成功的原因,担任过队长的阿什利·扬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穆里尼奥太会做人,他带来了一种良性竞争,才成功激活了曼联。
②她因为全神贯注....在总机上,忽然听到脚步声,暗自吃了一惊,以为有个什么人来打电话……③这个命令从孙传庭口中轻声地说出来,却被传令官大声传了出去,而帐外一呼百应....地向远处传去,真是威风凛凛,杀气森森。
2019版高考语文金榜一轮全国精选新题:专题十 正确使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专项突破演练38 词语专项练·正确运用虚词1.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亚投行成立后,新任行长宣布亚投行的主要结算货币将是美元的做法非常好,__①__更有益于亚投行的运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__②__新任行长没有把亚投行当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__③__反而会给人民币带来更多益处,__④__把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能使其他国家与中国打交道时更有信心,__⑤__对中国充满信心,无形中会使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赖有所提升,__⑥__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解析】选D。
①与前文的关系是一种顺承关系,可以不填写虚词;也可以认为是倒装的因果关系复句,填写“因为”“因而”等。
②③之间是转折关系复句,可以填写“虽然……但是”;但不能认为是假设关系,因为前文已经确定了亚投行以美元结算。
④⑤句是因果关系。
⑥与前文是递进关系,可以填写选项给出的三个词语。
再根据排除法,可以得到答案。
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__①__在于创新能力。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__②__需要勇气与自信,__③__需要在办学理念与制度建设上锐意创新,让每一所高校__④__规模大小都可以轻装上阵,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办学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__⑤__激发每一个细胞的创新原动力。
实现这样的目标,松绑减负、破除枷锁,是__⑥__做在前头的工作。
【解析】选C。
①“就”,表示加强肯定。
②③应为递进关系。
④“无论”“不管”都表示条件关系,“无论”书面语色彩更浓,更为正式。
⑤“从而”,因此就,因果关系更浓。
此处应用表递进关系的“进而”。
⑥“必须”,一定要;“必然”,事理上的确定不移,和“偶然”相对。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经典的探索,为什么在当世不容易得到认可?这是因为每一个时期的阅读都有其时尚性,__①__受个人阅读的局限,__②__受时代的局限,所以精神产品必须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周朝建朝之前,天下部落毁之;周 朝建朝之后,天下诸侯共之;周朝既衰之时,天下文人从之;周朝既灭之 后,历朝历代颂之。这样的成功,后来________(从来/几乎)没有一个朝代 能超过它。[2018· 江苏省东台中学模拟试卷· 4①]
几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________(往往/常常)是因为放不下面子 来做人。[2018·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 19②]
往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只 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故 “往往”符合。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成语题”稳中有变,“虚词题”轮空
第二节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微镜头·大讲堂 微诊断·大能量
微镜头 • 大讲堂
见学生用书P026
微点1
正确使用虚词
专题微评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 意义比较抽象, 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包括介词、连词、副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后三种考查较少,不 做一一介绍) 1.介词(1、2 题) 介词指用于名词或代词短语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 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
3.副词(5、6题) 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 定、语气等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副词看成实词。但是高考试题 中,常把副词和其他虚词放在一起考查。所以我们在平时复习中,把它归 到虚词类里来分析。 常见误区有: (1)不明词义,该用甲副词而用了乙副词。 (2)区别意义相近的副词和形容词。 (3)注意时态,正确选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
基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
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2.世界幸福报告的作者认为,社会支持、信任、感知自由和慷慨都压 制了美国的幸福。__________(因为/为了)从经济上抵消这种阻力,作者认 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必须从约53 000美元上升到133 000美元。[2018· 福建 省福州市质量检测]
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介宾搭配恰当。介词不单独运用,一般组成介宾短语,大多作 状语。注意不要用错介词。 (2)要求介宾短语完整,不要残缺介词。 (3)该用甲介词的用成了乙介词。 (4)要求语言简洁顺畅,不滥用介词,避免全句无主语。
2.连词(3、4题) 连词指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表达词语概念之间、上下句子之间的关系。 (2)抓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不要违背它们的搭配习惯。关联词 的使用往往是配套的,因此,有必要记住复句中一些常见的搭配关系。 (3)注意语序,关联词语的摆放不要错位。
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当定义中出现了“和”关系,表示定义中所叙述的多个条件必 须同时满足,才符合定义的要求。即“和”关系,缺一不可。当定义中出 现了“或”关系,表示定义中的多个条件满足一个,就符合定义的要求。 即“或”关系,有一就行。
为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这种阻力”的具体内容在上句,是对前面“社会支持、信
任、感知自由和慷慨都压制了美国的幸福”的概括,应使用一个表示目的 的关联词,故使用“为了”。
3.自私使某些人变得鼠目寸光,________(进而/从而)看不到国家利 益。[2018· 河北省第一次质量检测· 12①]
从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连词,重在 表递进关系。
4.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________(或/和)多年不遇的 大旱,庄稼也能保收。[2018· 天津市第三次联考· 6③]
① A. B. C. /
②
③
④
⑤
⑥
才 因此 然而 不只是 而且是 不是 不是 而是 而是
恰好 也 因此 所以 / 也 但是 因此
D. 恰好 才,因为前文说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
并不是这一面” ,是“另一面”,③前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该用 “但是”,④句后面的文字是对前文的解释,应该用“因为”,⑤⑥两 处,“对政治的退避”和“对社会的退避”都是苏轼诗文中“隐退”心绪 的内容,二者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只是”“而且是”。 答案 D
分析 从来,指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 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几乎,指将近于;接近于。
1.(2018· 安徽省重点中学联考)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3分)( )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 物。但要注意的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__①__是 他的另一面。这一面__②__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 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__③__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 之感,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 沉重。__④__,苏轼诗文中所表达的“退隐”心绪,已__⑤__对政治的退 避,__⑥__种对社会的退避。
小题微练 选择恰当虚词,并说明理由。 1.清华大学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正是________(鉴于/基于) 这样的校歌所沉淀的历史和传统,九十周年校庆之际,老校歌被整理成简 谱再次发表,在师生员工中传唱。[2018· 浙江省杭州二中第一次考试· 3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