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件(35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件(35张)

外交制度 国际法
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①_国__际__法__的应用范围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 等其他许多地方;②各国之间签订许多国际公约,制 定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③西方 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 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
(3)评价。 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规定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后必须向国王汇报
思考:①(1)根积据史极料一性并结合:所这学知些识,分具析建有立国国际联际盟的法目的性。 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
1.20世纪初期国际法发展:
背景 表现
(1)_第__一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2)十月革命后, 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 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1)战胜国建立了_凡__尔__赛__—__华__盛__顿__体__系__;(2)成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_国__际__联__盟__; (3)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二、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1.消极影响: (1)维也纳会议的主宰国逆历史潮流而动,扶植法、葡、西班牙等封建国家复 辟,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镇压革命运动,是历史的倒退。 (2)四大国坐地分赃,践踏弱小民族国家利益是历史的反动。 2.积极影响: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使 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主题 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 【素养探究】 1.产生 史料一 第123条中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 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第124条“同本协议有关的每一方都必须 站在受害者的一方,向他提供意见和武力,协助他还击侵害者”。

高一(人教)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高一(人教)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战后所签订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联系列强侵华史实,认识历次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受朝鲜请求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中方主力尚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知识点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美等借口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进攻受阻:义和团和爱国官兵在廊坊附近和天津打击侵略者,联军退回天津。

(3)攻陷北京: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司令部设在北京紫禁城内。

3.结果: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达标1.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B2.(2013·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

”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B3.(2014·北京西城区期中考)“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A.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4.(2014·漳州质检)记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说道:“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这“国耻”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从材料“20世纪的第一年……太和殿”可以判断是指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城,故D项正确。

答案:D5.下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能力。

解读图片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故C项正确。

答案:C6.光绪帝诗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

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此诗反映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信息“致远深沉”可知黄海大战中致远号沉没,这一史实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故选C项。

答案:C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

3、结果和影响
(1)结果:中国战败,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中国战败,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年签订 (2)影响 大大加深,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4、战争中各阶层的表现
(1)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避战 清政府:腐败无能, (2)爱国军民英勇抵抗 左宝贵、 左宝贵、邓世昌 反割台斗争
关税自主权
鸦片战争的影响
消极影响 (1)社会性质变化 (2)主要矛盾变化 (3)革命任务变化 积极影响 (1)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促 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 开始注目世界, 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中国 人口 3.6亿 3.6亿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0.75便士 人均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例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14600人
从这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从这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英国棉纺织品市场滞销 假设你是一名市场调查人员, 假设你是一名市场调查人员,请你分析一下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2) 农民贫穷购买能力有限; ) 农民贫穷购买能力有限; (3)开放的通商口岸还太少 )
腐朽的清王朝
官僚百龄出京赴广东巡抚任时, 官僚百龄出京赴广东巡抚任时,向人借钱作 盘费。几年以后,他升任两江总督, 盘费。几年以后,他升任两江总督,动用夫役两 千多人搬运个人财物。此外,他还购置房产六处, 千多人搬运个人财物。此外,他还购置房产六处, 良田三百三十多公顷。 良田三百三十多公顷。 清朝统治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清朝统治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中 英交战两年,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 英交战两年,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 人审问英俘,提出这样的问题: 人审问英俘,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 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 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 ”“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标落实课程标准课标细化课标分解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1.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学会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

3. 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民斗争的主要事迹。

二、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1. 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 学情分析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中国近代史又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堂堂泱泱大国一次次地承受着西方侵略所带来的侮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竟然败给了“蕞尔小国”小日本。

这可以说是对东方大国最后一点体面的摧毁。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打出第1张幻灯片(一)预习案◆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1、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单选题1. 史学家孟森说: “外使之来, 苟非崩角稽首, 而与为姑容, 其耻甚于亡国。

宁以社稷为殉, 不使虏夷踪迹相浼(沾染)。

得正而毙, 虽败犹荣。

此当时之舆论然也。

”材料中的“当时”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天津条约》签订之后C.《北京条约》签订之后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2. 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3.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 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 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 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 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 缺乏充分准备B.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C. 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 贻误战机D. 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4.一位学者回忆幼年的时光: “有人从上海带来几盒洋火柴, 当时叫自来火。

虽然有了时钟, 但是在灯下并无大用, 早两三个小时, 晚两三个小时, 又有什么关系?火柴其实也是奢侈品, 至于煤油, 那可又另当别论;煤油灯可以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

国际上也发生了不少事。

”从文中所述背景推测, 当时国际上最有可能发生的大事应该是()A. 法国大革命B. 瓦特改良蒸汽机C. 美国独立战争D. 日本占领台湾5.近代某位皇帝在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 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 “总之, 进京一事, 万不能允, 内江通商, 必须消弭;其余两事, 亦当设法妥办。

”据此推测, 这位皇帝和这个不平等条约应是()A. 道光帝《南京条约》B. 咸丰帝《天津条约》C. 咸丰帝《北京条约》D. 光绪帝《马关条约》6.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法火烧圆明园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联合清政府镇压义和团7. 瑞澄(1863—1912), 满洲正黄旗人, 在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一场事件: “各国洋兵已满九城, 火光冲天者三日夜, 地安门桥以南烧尽, 西四至西单烧尽 , 朝阳门楼、前门楼均烧化为乌有。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反侵 略求民主的 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21张 )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反侵 略求民主的 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21张 )
——李鸿章
●中国何以战败?
——两种改革
明治维新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 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中国何以战败?
——两种改革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 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 在此乎?
日本对清宣战诏书
惟朕即位以来……求文明 之化于平和之治……朝鲜乃帝 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 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 邦,干涉其内政。于其内乱, 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 鲜。朕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 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 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清 国……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 舰于韩海,亦不得不公然宣 战……
——摘编自《盛世之毁》
●中国何以战败?
——两种准备
日本准备 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 ,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 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吉田松阴(1855年)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计划武力攻取中国沿海 地区并划归日本版图,然后进一步肢解中国,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的方案。 1893年决定成立战时大本营,完成了侵略中、朝的 战争准备。
●中日因何而战?
从中国的棉花输入,从1887年82万元增长到600万元, 急剧增长了7.5倍。为了节约棉花的输入费,1887年,第 一银行的涉泽荣一,计划在上海设立加工厂,但被清朝 官员拒绝。后来三井物产只能与英美系商会合资在上海 设厂,没有支配权。 从1887年开始的5年间日本的纺织业,生产规模增长 5倍,生产量提高9倍,成本大幅下降,比印度棉丝有价 格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有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如固定关税等,日本棉丝在上海市场上反而处于不 利的地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9张PPT)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 蓄谋侵略中国。(根本)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日本趁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 战争。(直接)
经过: ①丰岛海战:1894年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挑起战端。 ②黄海大战:李鸿章保船避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日本在旅顺大屠杀。 ④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 各是什么?
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 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
①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 堪负担,更难发展; ②在 远东的地位一落千丈; 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
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堂设问 《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
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使台中国湾的及领土附和属主权岛进屿一步、遭受严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政策,设立深圳、 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 近代中国的开放和现代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近代的开放是被迫开放,导致中国日益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现代的开放是主动开放,引进了大量的外 资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发展。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 4、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
中国近代史开端。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 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 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 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对清政府的影响: ① 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② 洋务运动兴起
为什么史学界认为第
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 的继续和扩大?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根本原因 续 和目的
战争性质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 发动战争者 大
侵略时间
英国 两年
英法 四年
侵略范围 开放口岸 主权遭破坏
社会性质发 生变化
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5口
11口
领土司法领海关税遭 主权进一步丧失
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进一步加深
看两个世界的碰撞明背景
皇上, 居住在这样 的国家多安
全啊!
清朝水师旧式船只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装小备农落经后济
封建道君光主皇专帝制制度
维多资“利本M亚i英义n主o女国ta经义u王的r”君早济(三期《“主的角铁马权立甲贸发那利宪舰易杜展法示”制案意)图》
清闭军关的男简锁耕陋女国装织备
对船英外坚国扩棉炮张纺利织厂
看两个世界的碰撞明背景
鸦片战争前夕的两种文明的对比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期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小论文,深入分析战争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2.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思考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学生深刻感受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危亡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3.通过对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民族英雄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懂得珍惜和维护国家和平,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5.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代入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境体验、问题驱动、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资源上,我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民族苦难,激发爱国情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战况
中日两国正式 宣战
平壤失守 战火至国内 丧失黄海制海
权 占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重要人 物
左宝贵 邓世昌 林永升
丁汝昌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 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 袭击中国运兵船。8月清 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 称“甲午中日战争” 。
平壤战役
1894年7月 ,日 军围攻平壤,清军贻 误战机,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逃走,平壤失 守。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军军费 两亿两白银;
在《马巨额关赔条款约,》大的大刺加激重下, 列强争了中相国在人中民国的划负分担“。 势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放沙市、重庆、 范围”新,通掀商起口岸瓜的分开中辟国,的狂 苏州、杭州为商埠;潮。中使国列半强殖侵略民势地力化深的程度
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支援
朝这鲜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中是国什
(么东?学党起义) 求 助
2、概况:
阶段 战场
开始
丰岛海 面
朝鲜半 第一阶段 岛 (1894.7-9) 黄海海

第二阶段 (1894.101895.4)
辽东地 区
山东半 岛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
加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 的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往 中国内地免收内 地税。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 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名称 背景 目的 交战 双方
中国 与 英国
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南京 条约》及其 附件
影响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鸦片 欧美资本主 为了夺取 战争 义国家正进 商品市场 行工业革命, 和原料产 英国已完成 地,变中 工业革命; 国为其殖 清政府封建 民地 统治腐朽落 后 第二 工业革命进 次鸦 一步扩展 片战 争 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 场,扩大 侵华权益
中日甲午战争的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结果:清朝战 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慈禧:哪管 明治天皇:以饿 国家兴亡 , 肚皮的精神,一 生日非过不 天只吃一餐饭, 可。“万寿 鼓动着他的臣民 无疆 普天 为战舰捐出口袋 1895 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同庆 ;年 三军败 里的最后一个铜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板。 绩 割地求 和。”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借口:镇压 义和团 运动 2、经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中国军民英勇抗击
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时,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 兵在 廊坊 附近顽强阻击, 迫使八国联军退回 天津
义和团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 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 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 主义的脚印,汹汹地破门而来。其扩张主 义一开始就诉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 传教开路,显示了更多的急迫和无情。
中国 与英 法联 军
中国战败, 签订《天津 条约》《北 京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1)李的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奋发图 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2分)评: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侵 略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 略要求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3分)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 步向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 4分,答出两点即可)
公使驻京 经商游历
天津
开设 工厂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巨 对中国 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另一种:使中国在20世纪初几乎遭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 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 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程。你的看法是?
探究: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容 《南京
条约》
《天津 条约》
《马关 条约》 条约》
《北京 九龙司地 辽台澎及 附属岛屿 方一区
不同点 增多 增加 深入 内地 新增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 银元 巨额 赔款
巨额 赔款
二亿两 白银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开埠
其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3.影响: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 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感想?
颐台 和湾 园岛 又已 搭割 天日 棚本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战败 →败因?(合作探究)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为什么课本上说《马关条约》是继 ①对日本:得到巨额赔款促进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便利对远东的争夺。 《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不平等条约呢?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清政府军事改革,资产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 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黄海海战
1894.9.15
1894.11.12 1895.2 1894.7.25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 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 的实际反帝效果如何?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企图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必修一历史第12课

必修一历史第12课

开放沙市、重庆 外国侵略势力深 、苏州、杭州为 入中国内地 商埠 日本可在通商口 资本输出 ,严重 岸开设工厂,免 阻碍民族工业发 征内地税 展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的美梦。 2、过程 1)爆发 A 时间:1900年 B 参与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2)经过 廊坊 天津 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项目 内容 割地 割辽、台、澎
影响和危害
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加重人民负担;便于列强加 强控制; 侵略势力入内地; 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赔款 赔银2亿两 开埠 开口岸 其他 设工厂,免征内 地税
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 上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南京条约 割 地 赔 款
马关条约
对比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 割辽东半岛、台 中国领土主权进 国 湾、澎湖列岛给 一步遭到破坏 日本 赔款是2100万 赔银2亿两 数额更大,人民 元 负担更重
开 五处通商口岸 埠 都在东南沿海 地区 其 协定关税 他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 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第一次鸦 片 战 争 《南京条 约》 甲午中日战 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 约》
《马关条约》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 大加深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答: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的历史现实;
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的情感; 也可以反映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广图存,甚至 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课堂小结: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 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开始了 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都以不同形 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但社会制度的落后, 导致中国一败再败。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实行 新政,它说明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将向何处去?在下一节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 行探究。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设厂,产品运销内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 地免收内地税
主义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894---1895 )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条 约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半 市场 封建社会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使中国社会半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 《天津条约》 殖民半封建的 的市场 《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绝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 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半封 建的社会
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1895年1月,日 军在荣成湾登 陆
1897年,德国在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这表明当时(A)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解析]材料反映美国报纸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认为日本的作为代表亚洲的进步,说明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故A项正确;报纸的报道不能说明美国政府的支持,故B项错误;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是否开展舆论宣传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马鞍山高一检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B)①黄海大战②平壤战役③威海卫战役④辽东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解析]黄海大战、平壤战役、威海卫战役和辽东战役分别发生在1894年9月17日、1894年9月15日、1895年春和1894年10月,故正确答案是B项。

3.(2018·湖北学业水平模拟)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未规定开放新商埠B.割地的内容全部落实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列强开始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解析]《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强的冲击。

4.(2018·四平高一联考)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

而黄海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功。

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郭离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这反映出(C)A.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功”“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

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 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5.(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之一,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的。

6.(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

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C)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其他条约与台湾无关。

7.(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社论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

社论所指的“铁拳政策”指的是(C)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英法武力威胁“修约”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D.八国联军悍然侵华[解析]结合时间1900年和“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可知,反映的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考查的是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故选C项,其他选项与时间不符。

8.(2018·天津学业水平模拟)“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某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D)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注意款项的用途“拆除山海关炮台”“拆除大沽南炮台”“拆除大沽北炮台”,这些体现了《辛丑条约》中“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一条款。

9.(2018·松原高一期末)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且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

后殿陈列的当年所用的传单和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的神牌,显系效法梁山好汉。

这表明(C)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的农民起义B.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解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从这个角度看,A项不正确;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中“宋江”“梁山好汉”因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而揭竿起义,最后被“招安”,被政府利用,而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其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难逃被扼杀的命运,C项正确。

10.(2018·阳江高一检测)《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

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

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A.义和团痛恨西方列强侵略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C.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D.农民阶级展开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解析]从材料可知体现的是义和团认为西方国家残忍,因而痛恨并加以反抗,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故B项错误;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故C项错误;义和团没有反封建,故D项错误。

11.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B)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④中外反动势力矛盾业已根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但是由于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帝国主义列强不得不改变统治中国的策略,即“以华制华”,继续扶植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实行间接的半殖民地统治,更能保证其在华侵略权益的实现。

12.(2018·银川高一检测)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D)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汇流,集中指向了清朝统治,故①④正确;《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鸦片战争后中国没有出现过被一国独霸的局面,故②③与题干不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湘潭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材料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

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

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又相违背,但事态的特殊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

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1894年8月12日英国《每日新闻报》材料三1898年7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撤离威海卫,三囡子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仅一天,英国海军就向清朝强行租借)。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材料四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废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

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

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每仿形,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1)分析材料一、二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

指出西方的预测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以及材料二“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以及洋务运动角度思考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清政府希望西方列强干预角度回答。

[答案]预测:中国实力优于日本,会取得战争胜利。

原因: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军事实力有所提高。

影响:清政府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不进行战争准备。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解析]依据图片以及材料从中国社会性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等方面变化回答。

[答案]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政治:暴露清政府腐朽,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经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客现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思想: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思想发展;出现赴日留学热潮,有识之士积极学习,寻求救国之路。

14.阅读下列材料: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

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

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

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一、英国须将新界、九龙交还中国。

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请回答:(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条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答案]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