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
《地貌学》高教版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1.地貌学概念: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2.内营力(内力):指地球内部放射能等引起的作用力;3.外营力(内力):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等活动所起的作用。
4.地貌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在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量是同事出现,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变盈流谦”观点:请初孙兰(1638-1705年)在《柳庭舆地偶说》说中,对地貌的生成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堆积会使地貌由低变高(即“变盈”),侵蚀会使高地夷平(即“流谦”)第二章构造地貌章前:按照地貌规模分为三级:1.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世界上最宏伟构造地貌就是大陆与洋底。
2.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指大路上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以及洋底内部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3.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指由山脉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造成的地貌。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一、地球的形状:近扁率1:298的旋转椭球体。
二、大陆与洋底1.洋底是指水深一般超过3000m大洋底部。
2.大陆边缘是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成带状围绕在大陆四周。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1.世界上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活动构造地貌带:○1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从美洲和南美洲西海岸的沿岸山脉,接亚洲东部边缘的许多群岛,北部从阿留申群岛开始,经千岛群岛、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客里尼亚岛,直到新西兰。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山脉带:包括地中海和阿尔卑斯山脉在内,往东经土耳其、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再延伸接马拉西亚半岛直至印度尼西亚。
○3洋脊裂谷带:世界各大洋洋脊及其轴顶的裂谷带是地球上绵延最长、宽度极大和构造运动活跃的洋底山脉。
2.勒比雄(1968年)将世界分为六大板块:○1太平洋板块○2欧亚板块○3印度洋板块○4非洲板块○5美洲板块○6南极洲板块。
四、内、外营力作用的关系(略)第二节:海底的构造地貌一、洋底构造地貌1.海底地貌:(1)洋底:○1大洋中脊○2大洋盆地(2)大陆边缘●大陆边缘构造地貌大洋盆地由:○1海岭○2深海平原○3海沟组成二、大陆与洋底三、大陆边缘构造地貌1.大陆边缘: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2.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比较典型,所以也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3.活动大陆边缘:在太平洋周围广泛分布着活动大陆边缘,所以也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分为:○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2东亚型大陆边缘第三节:陆地的构造地貌一、陆地够傲地貌分区●根据新生代板块的特点,陆地上的大型构造地貌可分为板块边界活动带、板块内部构造构造活动带和板块内部稳定区三个区域的构造地貌1.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1新生代褶皱山带:欧亚板块与南侧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主题1 全球构造地貌
B.温哥华日期为1月16日
C.悉尼处于正午
√D.纽约的日期为1月14日
1234567
北京时间1月15日12时10分,洛杉矶(西八区)是1月14日20:10,A错误; 温哥华(西八区)也是1月14日20:10,B错误; 悉尼(东十区)是1月15日14:10,C错误; 纽约(西五区)是1月14日23:10,故选D
C.可减弱次年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使我国夏 季雨带偏北
D.受岛弧链及大陆架的保护,其引发的海啸对我国影响较小
1234567
(2022·江苏南通开学考试)华南大陆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显生宙以来发生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右图为“华南大
陆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读图完成
4~5题。
4.推测图中①处的地貌可能是
岩层中的金矿石先被外力作用挟 带到河水中,再经流水磨蚀、沉 积形成沙金。
12345
答案 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 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 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12345
读材料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 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 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 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 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 石出露概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 露的空间范围较大。
1234567
6.(2022·新疆昌吉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留申群岛由超过300个细小的岛屿组成,长1 900 km,总面积为
17 666 km2。19世纪后期,人们在阿留申群岛发现金矿。阿留申群岛多 地震,但历年地震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岛上无树,植被以草甸、苔藓 为主。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位置。
构造地貌
大地构造地貌
固体地球表面随高度的分布
陆地
高出海平面的地球表面部分,起伏很大。 最高为:喜马拉雅山:8844.43米; 最低为:死海— --399米; 高差:9243.43米。
死海
东非大裂谷的北端, 低于海平面约416米。
死 海 的 盐
海拔 -416 m 面积 1050 km2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 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 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当地幔物 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 谷。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 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 底年龄越老。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 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特点 根据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
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 的相对稳定区。 1.构造活动带 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 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③洋脊裂谷带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 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 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第二节 海底构造地貌
一、洋底构造地貌 (一)大洋中脊(洋脊) 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
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在大 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 连通。其上水深约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 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 不连续的段落。
(二)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 陆边缘相接。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 程中形成的。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 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其中主要地 貌类型有: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特征、地貌的起因、地貌的演化过程、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各方面。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意义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内力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2-1构造地貌
大陆漂移说随之受到重视。
2016/6/14 32
② 60 年代美国地质学家 H.H. 赫斯和 R.S. 迪茨 提出了得到海底磁异常研究支持的 海底 扩张说 ,论述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并获得 深海钻探的验证。
2016/6/14
33
③ 1965 年加拿大学者 J.T. 威尔逊 建立了 转换断层概念并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 将 地 球 表 层 划 分 为 若 干 刚 性 板 块 。 1967 ~ 1968 年法国人 X. 勒比雄 、美国人 D.P. 麦肯齐
2016/6/14
57
红海裂谷—— 高角度正断层围限的裂谷,以及清晰可见的尼罗河。
2016/6/14 58
再后,海底不断扩张,海洋扩大成为广
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
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
2016/6/14
34
大陆漂移说
有关地壳运动的一种假说。 1912 年由德国
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 A.Wegener )
根据任何地球仪上或世界地图上都可看到南北
美洲和非洲、欧洲的边缘相吻合的现象而提出。
2016/6/14
16
整个大洋,从大陆边缘至洋底可连成一条 下凹形的起伏曲线,它基本上反映了大洋的轮 廓。洋底的起伏也很大,最深的海沟(马里亚 纳海沟 11034m)与最高的海底山脉(夏威夷 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m)相比,高差达 15000多m。大洋平均深度为3800m。
2016/6/14
17
2016/6/14
•
0至200m平原
24.85 %
2016/6/14
8
大陆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山地、丘岭、平原和洼地。其中以山地面积最大。
2-构造地貌
天山山脉与山前平原
2、断块山与断陷谷
古生代板内稳定区——新生代断块运动形成断块 山与断陷谷,如 断块山——太行山、贺兰山、泰山等 断陷谷——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
汾河谷地 泰山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大地构造地貌
新生代发生大面积拱起和拗陷。 大面积拱起——高原;大面积拗陷——盆地
青藏高原上的铁路
沱沱河畔的长江源碑
此外,欧洲莱茵河 谷也是大陆裂谷。
莱茵地堑剖面(据A. 格拉切夫)
(二)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地貌
现在的板块内部某些地带曾经是板块边界,至 今仍然比较活跃,在地貌上有一定的表现,主要为:
1、皱块断山脉
形成过程:古生代板内活动区形成的褶皱山脉—— 中生代后期和新生代的块断运动形成褶皱块断山脉, 如天山山脉
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
(一)大洋中脊
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中脊,在太平洋又称中隆, 发育中央裂谷。过去认为太平洋中隆不发育中央裂谷, 但是据研究(Raymond Siever),也有中央裂谷。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长条状隆 起、有中央 裂谷、有转 换断层、浅 源地震、火 山喷发
Photograph from: Raymond Siever
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水深度0-3公里。 陆壳性质,包括大陆架和大陆斜坡。
(一)稳定大陆边缘
以大西洋两侧为典型,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特点是三无:无海沟、无火山、无地震,宽度大。
大西洋中脊
Photograph from: Raymond Siev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活动大陆边缘
特点是三有(海沟、 火山、地震),又分为: 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狭窄的大陆架和大 陆斜坡,分布在南美洲 西部安第斯山脉以西太 平洋边缘。
2、全球大地构造地貌11
海底扩张与板块运动
全球板块移动历史
消亡型边界
增长型边界
平错型边界
(二) 地壳均衡学说
地壳位于岩石圈的表层,因构造不同而分为陆壳和洋壳。
属性
物质组成 厚度 km 密度 g/cm3 年龄
陆壳
Si~Al层(花岗岩层) + Si~Mg层(玄武岩)
25~70(35)(厚)
洋壳
Si~Mg层(玄武岩)
5~15(8)(薄)
冰川、水和堆积均衡作用与地表升降
第二节 巨地貌
海洋巨地貌
大陆边缘巨地貌
陆地巨地貌
一、 海洋巨地貌
(一) 大洋中脊 和 中央裂谷
大洋中脊——是洋底由海底扩张形成的重要地形,是位于大 洋中间、纵横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地球上延展最长 的山脉。(全长80000km,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增长型 边界)
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发生大规模的升降运动。断层活动以逆
断层和逆掩断层为主,伴随强烈的挤压褶皱推覆。 有大规 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 全球两条巨大的构造山系: •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 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
2、大陆边缘
• 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米的海底,成带状围绕在大陆的 周围,其地壳具有过渡性。
3、洋底
洋底为水深超过3000米的大洋底部,起伏比陆地大,最深 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1034m)至最高的海底山脉(夏 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m),高差约15000m。 在世界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北冰洋面积最小最
密度均衡面厚度冰川水和堆积均衡作用与地表升降海洋巨地貌海洋巨地貌大陆边缘巨地貌大陆边缘巨地貌陆地巨地貌陆地巨地貌大洋中脊大洋中脊dem大洋中脊地貌剖面高出洋面的大洋中脊冰岛是洋底由海底扩张形成的重要地形是位于大洋中间纵横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地球上延展最长的山脉
第二章 构造地貌
两种理论:
• 普拉特(Pratt):认为地壳下部存在一均衡面,均衡面以下 的物质密度较大而均一,均衡面之上物质密度不均,为了保 持均衡,密度低的地方地势升高,密度高的地方地势降低, 所以高山高原地区的地壳密度小于平原和低地。
• 艾利(Airy):认为均衡面以上的地壳物质密度相同,但均 衡深度不等,所以均衡面不是普拉特所说的如一水平面,而 是深度不等的起伏面。为了保持均衡,需要进行均衡补偿, 即地壳表面上高起的部位底部沉降较深。地壳上部的高山巍 然耸立,而其地面以下部分沉降较深,形成所谓“山根”。 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重力测量的结果,反映高山高 原区属重力负异常,表明质量不足,而平原低地则属于重力 重力正异常,表明质量有余。
并不在大洋的中央,而是在它的边缘,紧接着大陆或者毗连 着列岛,也就是说(?)并不贴近海岭。
• 由此可见,海洋中央为隆起区,边缘为凹陷,大陆中央为低 地,而边缘为隆起,整个地壳就好像是巨大褶皱,有隆起地
• 带与凹陷地带交互更替所组成。
• 大家在地质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大陆地壳主要有上部的 花岗岩层和下部的玄武岩质层组成,在花岗岩层之上,还广泛 分布着沉积岩层和火山岩等,地壳上层岩类的主要成分是硅和 铝
在5000m深度的峰与海洋盆地相对应。山区与海沟只表面很小的一部分。 • 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级地形阶梯。
• 第一级 1000m~ -200m;第二级 -3000m~-6000m。
• 第一级是大陆,其中一部分是陆棚,陆棚是大陆边缘的浅水地带, 是大陆由于沉降或海蚀而被水淹没的部分,第二级大部分是洋底。
1.大陆与洋底的形态特征
• 划分大陆与大洋的海岸线,并非真正是大洋与大陆的界线,因为海岸线 受潮汐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同样如果气候发生变化,海岸线也会发生迁 移.陆地上观察到的岩层与构造往往海下延伸,我们通常所说的大陆架 即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它实际上是大陆的一部分,我们平常 见到的海岸线则往往很少与地质界线吻合.
地貌学
(一)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上的构造地貌 1、新生代褶皱山带 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 2、大陆裂谷带 位于非洲东部高原的大陆裂谷代表着陆壳拉张作 用正在发展为新的板块的边界构造活动带。
(二)板块内部相对构造活动带上的构造地貌 1、褶皱断块山脉 陆地上许多巨大的山系常常属于褶皱构造地貌,如 天山、秦岭、祁连山、乌拉尔山、阿帕拉契亚山脉等。 这些山脉曾经是古生代的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因为板 块碰撞遭受到强烈的挤压褶皱运动;中生代后期,特别 是新生代后期又成为板块内部以断块运动为主的伴有褶 皱的强烈构造活动带,形成现代山脉。 由于这些山脉经历了古生代的以褶皱为主的板块碰 撞阶段,新生代的板块内部块断活动阶段,故称为褶皱 块断山脉。 2、断块山和断陷谷 在古生代的板块内部稳定区,由于新生代的块断运 动,形成有些以断块山为主,有些以断陷谷为主的块断 构造地貌。 断块山地:华北太行山、贺兰山、鲁西山地、江西 庐山等。 断陷谷地:汾渭盆地等。
2、背斜、向斜地貌 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负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3、穹隆山地地貌 是指地下岩浆和塑性岩盐向上挤入盖层,以 及其他原因使得盖层拱起而成的穹隆构造与短轴 背斜构造上发育的地貌形态。 (三)火山熔岩地貌 1、火山口 2、火山锥 3、火山熔岩丘 熔岩垄岗 4、熔岩台地和高原
(二)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的大陆边缘 在太平洋周围广泛分布着活动大陆边缘,它 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是世界上地震震,还有中浅源地震。 太平洋型的大陆边缘又可以分为二类:一是 由海沟和陆源山脉组成的安第斯型的大陆边缘, 另一是由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组成的东亚 型的。
构造地貌
• 4.盆地:低于周围山地的相对负地形。是和周围山 地形成的差异性升降的产物。 • 成因: • (1)差异性升降,并接受沉积;如四川盆地。 • (2)断裂形成地堑,并接受沉积。
•
第四节
地质构造地貌
• 地质构造地貌:由于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
差异抗蚀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即岩层产状的变化 所形成的地貌。
• 洋脊裂谷带:
• 世界各大洋洋脊及其轴顶的裂谷带是地 球上绵延最长、宽度极大和构造运动活跃的样 地山脉。洋底火山和岩浆彭发频率高,伴有浅 源地震。
•
根据新生代 构造活动带的格局,可把全球化 分为若干板块,勒比雄( x.LePichon 1968)将 全球化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版板 块。洋脊裂谷带反应了两侧洋壳板块的分离,环 太平洋边缘反应洋壳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汇聚,地 中海—喜马拉雅山边界突出两侧陆壳板块的碰撞。
• 地质构造地貌第三级构造地貌。
•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褶皱构造、断
裂构造等,对具体岩层而言。
• 一、断层地貌:岩石受力发生断裂并发生错位而形 成的地貌。 • 1.断层崖;断层一侧的地盘抬升后沿断层线延伸的 陡崖(图14、华山)。 • 2.断层线崖 :断层稳定相当一段时间时,由于断 层两盘抗侵蚀能力的差异,造成上盘低下盘高的倒 置地貌,称为断层线崖(图15)。 • 3.断层谷:沿断层破碎带发育的河谷,一般谷坡两 侧高低不对称(图16)。 • 4.掀斜山:指断层上升盘翘起所形成的山体。
第二节 海底构造地貌
• 一、洋底构造地貌 • 1.大洋中脊(洋脊) • 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底
山系(图6) 。大洋中脊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 洋都有分布,并且相互连通(图8),仅在冰岛露出 海面出露。扩张速度1-2cm/a。洋脊是最新的海底。 • 大洋中脊有一系列的裂谷叫洋脊裂谷。洋脊 裂谷由不连续的转换断层组成(图7)
第二章 构造地貌(修)
• 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 地貌特征: 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由海沟
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 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 成因: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
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 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臵较低,遇到大陆板块 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 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或岛链。
–
– –
– 2、事实:动态均衡理论——地壳厚度是不一的,密度也是
不均一的(根据W.汉斯克的意见,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 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 任何部分发生比重上或体积 上的改变,则会造成地壳均衡的调整,既地壳均衡异常。地壳由 老的均衡向新的均衡不断发展。这种均衡运动的根本动因是地球 内部的物质运动,它就是大洋与大陆形成的根本原因。
北、中、南,中间有吐鲁番、哈密,艾比湖等盆地
• 山体断裂升降活动剧烈。如天山升降幅度达11000-15000米。
2.断块山与断陷谷
• A、成因:在古生代的板块内部稳定区,由于新生代强烈 的断块运动,岩层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山地称为断块山,相 对下降的称为断陷谷,二者往往伴生。
• B、地貌特点: • 断块山山坡一般为急陡的断层崖,山形呈地垒式或掀斜 式。P20 图。如我国的太行山、吕梁山、恒山、贺兰山、 庐山、泰山 • 断陷谷横剖面呈地堑形或簸箕形,有很厚的堆积层。如
我国的汾河和渭河谷地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 • 该区长期以来构造宁静,新生代构造运动 大多表现为大面积的拱起和拗陷。 • 1、高原 • 2、盆地 • 3、平原
• 1、高原:
• A、成因:是板块内部大面积的拱起区后受外力微弱侵蚀 切割的结果。如非洲、巴西、青藏、蒙古等高原。 • B、地貌特点: • 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相对高度500m以上,形态单一, 起伏不大的广大地面; • 边缘为受到强烈侵蚀的陡坡或起伏显著的山地; • 坡麓往往有来自高原边缘的粗大碎屑物
《地貌学》第二章 第一节 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陆地构造地貌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 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三、学习目标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全球和区域地貌的 形成和分布; 2、分析地质构造、岩性和外营力对地质构造 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
1、陆地构造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2、地质构造地貌的特征和形成。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第二章 构造地貌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导学 一、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构造地貌的类型、 分布和结构,地貌与构造的关系, 构造地貌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构 造地貌过程所揭示的地球内部构造 动力过程。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
第二章 构造地貌
东亚型大陆边缘——陆缘弧
第二,边缘弧
边缘弧的弧后盆地具有洋壳性质 ,而火山弧的基底具有陆壳性质。
东 亚 型 大 陆 边 缘 边 缘 弧
——
第三,洋内弧 包括弧后盆地和火山岛弧在内
的整个基底都由洋壳组成。如马 里亚纳群岛及以西海域。
洋 内 弧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稳定大陆边缘是大陆裂谷和洋 底扩张造成的。
稳 定 的 大 陆 边 缘
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
A:拱起阶段
B:大陆裂谷阶段
C:大洋盆地阶段
二、活动大陆边缘
(一)分布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因此也称为太平
洋型大陆边缘。 (二)构造特征
活动大陆边缘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块与大洋板块强烈碰撞的地带。
(三)活动大陆边缘的类型 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安第斯山的山坡与海沟直接相接, 大陆架和海岸平原非常窄。
第三章大地构造地貌文字
第三章大地构造地貌文字第三章大地构造地貌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在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的地貌,它的作用力主要是内力、故又称为内力地貌。
构造地貌按规模大小可分为3级: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一、大洋和大陆1、大陆特征大陆面积1.49亿平方公里。
基本地貌单元是构造山系-构造上升区,平原、盆地--构造下沉区。
2、大洋特征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
海洋地貌单元从大洋中脊向外依次分布有大洋盆地、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大陆坡、大陆架。
二、大陆和大洋的成因1、地壳均衡说(1)陆壳特点:厚而轻,上层—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层—花岗岩;下层—玄武岩(具有连续分布的特点)。
(2)洋壳特点:薄而重,单一玄武岩层,(3)假设和成因普拉特模式、艾里模式、实际模式。
2、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大陆和大洋演变的六阶段:胚胎期——东非大列谷;幼年期——红海成年期——大西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缝合期——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有大量的蛇绿岩套。
3、大陆漂移与海陆分布4、板块构造与地貌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每个板块又可分为若干小板块;大地构造地貌与板块构造作用有关。
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活跃的地方,两个板块相撞、缝合后,形成高大的构造山系;海盆地的地幔岩浆溢流形成大洋中脊;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缘地带,形成年轻的构造山系或火山喷发构成的大陆边缘火山链(岛弧);大陆板块分裂后形成大陆裂谷。
第二节大地构造地貌一、大陆区1、构造山系(1)全球构造山系分布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山系:如阿拉斯加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②略成东西走向横贯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如阿特拉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苏门答腊岛上的山脉等;(2)全球构造山系特征①多个构造期形成,规模大,地势高;②地貌复杂,褶皱断裂强烈,有岩浆侵入;③山地呈断块抬升,改变地形、水系,地貌变形,发育夷平面;④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⑤构造山系都有很厚的地壳-存在所谓山根。
《构造地貌的形成》解读大地构造
《构造地貌的形成》解读大地构造当我们漫步在山川之间,或是眺望广袤的平原与起伏的丘陵,我们所见的这些地貌并非偶然形成,而是受到地球内部力量的塑造。
这其中,构造地貌的形成就是大地构造作用的精彩展现。
要理解构造地貌的形成,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构造地貌。
简单来说,构造地貌是由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这些内力作用犹如大自然的巧手,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壳运动是构造地貌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分。
水平运动使地壳受到挤压、拉伸或剪切,从而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
比如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水平挤压,岩层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而垂直运动则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或下降,形成高原、盆地等地貌。
像我国的青藏高原,就是在长期的地壳上升运动中逐渐隆起成为“世界屋脊”的。
岩浆活动也在构造地貌的形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升,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喷发时,岩浆、火山灰和气体的喷出会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火山锥。
如果火山多次喷发,还会形成火山群和火山链。
比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典型的圆锥形火山。
而岩浆如果在地下冷却凝固,会形成侵入岩,有时也会使地表隆起,形成穹窿状的地形。
变质作用虽然不像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那样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但它通过改变岩石的性质和结构,也会间接地影响构造地貌的形成。
在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岩石的性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强度和脆性,这决定了它们在受到内力作用时的变形方式。
比如,较软的沉积岩在挤压作用下容易发生褶皱,而坚硬的花岗岩则更可能形成断裂。
板块运动是全球构造地貌形成的宏观背景。
地球的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板块的碰撞、俯冲、张裂等都会导致大规模的构造地貌形成。
例如,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俯冲,造就了美洲西海岸的山脉和海沟;而大西洋中部的洋中脊则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
地貌学教学大纲
地貌学教学大纲《地貌学》教学大纲学时:42学时学分:2。
5理论学时:42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大纲执笔人:程久苗胡春生大纲审定人:一、说明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系统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直接培养学生地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地貌分析的基本能力。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貌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地貌类型,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掌握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学习相关地理专业课程和讲授中学地理课打下必要的基础.3。
课程教学改革①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断进行专业教学计划及地貌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时增加课程前沿内容。
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将课堂讲授课、自学和讨论交流、模型及航卫片判读、观看音像资料、野外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地貌学多媒体课件,实施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实验。
④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实施教改项目:组织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从而增强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二、本文(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地貌学教学大纲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学时:2学时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1。
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2。
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二)岩性和地质构造(三)内外力作用时间(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1.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2。
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表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表述一:据傅承义
(二)成因
大陆洋底的形态与地壳性质差异,可根据阿 基米德均衡原理来说明。 美国的普拉特(J.H.Pratt.1855)提出 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由于地下物质从某个深度 (补偿深度)起向上膨胀而形成的,山脉越高, 密度越小,但是补偿深度以上的同截面的岩石拄 状体的总质量不变。
普拉特模式是将地形所增加的质量均匀地取 偿于补偿密度以上的柱体(海面与补偿深度之 间),使柱体的密度相应的减小,因为地形高低 不同,柱体的密度在模的方向上也不同。 艾里模式则是将上面增加的质量取偿于下面 的山根,因为后者的密度比其周围的介质要小。 (山根的作用是借助浮力来抵消高山的质量)。
以上两种模式是地壳真实情况的两种极端场 合。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是有起伏的, 同时地壳物质又不是均一的。根据W.A. 赫斯凯恩 的意见,地壳均衡平衡的63%是艾里的深部原 理来完成的,而37%则是由普拉特的密度差来 补偿的。
大地水准面偏离椭球面
4)长期以来,人们把大洋表面看作是一个平缓 的稳定的旋转椭球面。人造卫星提供的信息使人 们获得关于对大地水准面的崭新认识。其实,地 球洋面上至少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区和凹陷区。
三大隆起区: 1、澳大利亚东北的洋面
2、大西洋的南伊斯兰附近洋面
3、非洲东南洋面
分别隆起76.68米和48米;
同年,法国的艾里(C.B.Airy) 又提出另一 个假设。他认为山脉是较轻的岩石巨块浮在较重 的介质之上,仿佛冰川浮在水面上一样,山越高, 它的下部伸入介质中的深度也越大,也就是说, 山是有山根的。
上述两种模式都出于这样一个概念:从地下 某一深度起,相同的面积(面积要足够大)所承 载的质量趋于相等,这个概念叫做地壳均衡。根 据这个概念,地面上大面积的质量增减必然在地 下有所补偿。
构造地貌 ppt课件
岛弧海沟型:洋壳与陆壳相接触时,两板块作相向运动,洋
壳俯冲入陆壳之下消亡。此边界有强烈的地震、岩浆活动;
俯冲的洋壳常形成深海沟,抬升的陆壳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
脉。
挤压型边界 安地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地缝合线型:两大陆板块汇聚时相碰,发生强烈的大规模的水 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但大陆漂移学说由于种种缺陷一直没有被 接受,到20世纪中叶,由于深海钻探的发 展,大洋研究的深入,发现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由于地幔温度不均匀导致密度不均匀,引起软流 圈甚至整个地幔热对流而形成环流。
地幔环流的上升流处形成洋脊,来自深处的岩浆反 复从洋脊的裂谷处涌出冷凝后形成新洋壳,洋壳驮 在软流圈上随环流向两侧漂移。因此新洋壳在洋脊 处不断生长,向两侧扩张,越老的洋壳距洋脊越远。
方山与桌状台地
• 当构造高原或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后,往往 被切割成面积较小的方山。其特点是顶平坡 陡,远望如城堡和山寨,如粤北仁化县的丹 霞山,是典型的方山地貌。
方山与桌状台地
方山
桌山
南非开普敦
丹霞山
丹崖赤壁
赤壁
• 如果方山再被流水分割,则形成面积更小、 形态高尖的石峰、石柱、石针和狭长的石 岭、石墙。它们往往成群分布,故又称为 峰林地貌。景观奇特,是很好的地貌旅游 资源。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岸的古生物、地层、构造等方 面的也都存在密切联系。
--
非 洲 南 美 地 形 吻 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 出现,1965年,英 国地球物理学家布 拉德用计算机以数 学模拟的精确方法, 对两岸地形拼接。 拼接结果两岸吻合 误差<1°。
如此好的吻合关系完全证实了两岸陆地曾经联为一体的设想。
构 造 地 貌
地貌
地貌
地貌
地貌
地貌
3、中国大陆地貌特征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向东形成明显 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为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 平均在4000m以上,其东界在东经100º附近。 第二级阶梯由青藏高原以东的高原和盆地 构成,其东界在东经110º附近。 第三级阶梯为太行山至雪峰山一线以东至 黄海之间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
>25 ° 10~25 5~10
地区
喜山 大别山 华蓥山
沿海 黄土 成都 华北 吐鲁番
地貌
( 2 ) 平原。陆地上起伏很小、与高地 毗连或由高地围限的广阔平地,称为平原。
平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积平原,主 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 中下游两岸地区。世界著名的冲积平原有我 国的华北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美国的中 央大平原等。另一类是侵蚀平原,主要由外 动力地质作用剥蚀、切割而成。
地貌
地貌
地貌
大陆地貌形态
山地 平原
高山 中山 低山 丘陵 高原 高平原 低平原 洼地
大陆地貌形态类型
绝对高度/m
>3500 3500~1000 1000~500
<500 >600 >200 0~200 - 154
相对高度/m
>1000 1000~500 500~200
<200 >200
平均坡度/ (°)
地貌
地貌
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
地貌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占全国陆地面积/% 33 26 19 12 10
地貌
三、地质构造地貌 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异抗蚀力 而表现出来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地貌。常见 的地质构造地貌有褶皱山、单斜山、断块山、 桌状山等。 ( 1 )褶皱山。是指由褶皱构造形成的山 地。其特点是背斜为山,向斜为谷。但在长 期剥蚀作用下,可出现背斜成为谷地,向斜 成为山地的地形倒置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由地球重力决定) 2、地球的形状接近旋转的椭球体。(由地 球的旋转速度和密度决定) 3、椭球体曲面与大地水准面存在差异。大 地水准面不同程度偏离椭球体。 4、大地水准面偏离椭球体曲面的原因是地 球的物质的差异。 5、大地水准面是陆地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实际上正如马格尼茨基所指出的,上述两个假说正是 地壳真实情况的两种极端场合。现在,一般认为地壳均衡 是既依赖于地壳根部的埋藏深度,也依赖于地壳各区域的 密度不同。 而地壳本身,依靠于静压平衡“浮”在地幔之上。当 地表上的物质发生转移时,也就是说,当高山受到侵蚀, 山峰变低时,“山根”会相应地浮上来一些;而低洼地区 沉积起巨厚的沉积层时,地壳会相应地沉下去一些,进行 一种复杂的均衡调整,并随同产生塑性的、弹塑性的或刚 性的地壳构造形变。这时地幔物质会被沉下去的地壳部分 基础,发生“越流”,补充到上升的大陆“根部”下面。 因此,在地壳的历史时期内,地壳总的来说是是处于 均衡状态,不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太大的质量亏损,而另一 些地区发生太大的质量增加。
三个基本地貌阶梯情况表
(据茂木昭夫1978)
名 称 地 貌 海 拔(米) 面积 (106K M²) 占全球面 积(%)
上部阶梯 中部阶梯 下部阶梯
山地范围内之 高而平缓的面 大陆台地与海 岸浅滩 深水的大洋底 部
+1000 +1000到 -200 -3000到 -6000
30 136 274
6 27 54
板 块 俯 冲 示 意 图
A
B
C
D
E
三、全球构造地貌特点与成因 (一)特点 将地球表面分为活动带和相对稳定区, 且带、区相间分布。
1、构造活动带(活动构造地貌带) 世界上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活动构造地 貌带: 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洋脊裂谷带。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地形起伏大,新生代岩层变形错位显著,岩层 变化显著 2、地震活动频繁 3、大山与岩浆活动强烈
均衡调整的表现有:上升、下降、地震等等。
表述二:
(二)成因 大陆洋底的形态与地壳性质差异,可根据阿 基米德均衡原理来说明。 普拉特(1855年)认为地壳浮在壳下基底上 就像一排密度各不相同的木柱浮在水面上一样, 它们基底的深度是一样的,但由于这些木块的密 度不同,所以露出各面的高度也不一样;因此, 地壳各部分的不同密度正是使它露出的高度参差 不齐的原因,这时地壳的基底都是齐一的。这个 基底的深度一般被称为补偿深度,根据普拉特之 说,在补偿深度以上,各个岩石柱体,只要截面 积相同,则不论其高低如何,他们的质量都是相 同的。
普拉特模式是将地形所增加的质量均匀地取 偿于补偿密度以上的柱体(海面与补偿深度之 间),使柱体的密度相应的减小,因为地形高低 不同,柱体的密度在模的方向上也不同。 艾里模式则是将上面增加的质量取偿于下面 的山根,因为后者的密度比其周围的介质要小。 (山根的作用是借助浮力来抵消高山的质量)。
以上两种模式是地壳真实情况的两种极端场 合。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是有起伏的, 同时地壳物质又不是均一的。根据W.A. 赫斯凯恩 的意见,地壳均衡平衡的63%是艾里的深部原 理来完成的,而37%则是由普拉特的密度差来 补偿的。
Tectonic
landforms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 的地貌。 构造地貌分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 貌和地质构造地貌三级。 上述三级构造地貌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
一、地球的形状
?
关于地球形状的两个概念:
1)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2)旋转的椭球体
1)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大陆上有高山,海底下 有深沟,因此地球表面的真实形状是非常不规则 的。为了便于计算,大地测量学中所谓的地球形 状是指由平均海面所定义的一个封闭曲面的形状。 海面在重力作用下是一个等位面,即是说这个面 上的重力位各处都是相等的。把这个等位面延伸 通过陆地(它与地面不重合,但位置相差不多), 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曲面,称做大地水准面。 地球的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二、大陆与洋底 (一)特征(指形态特征和地壳结构特征) 1、形态特征
(1)洋底(包括大陆边缘)的面积占有明显的优势,占全球 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9.2%。
29.2
(2)大陆与洋底之间为一过度区--大陆边缘。 (3)地球总面积的80%为三个基本地形阶梯,其 余的20%的地面是陡坡地形,亦即高山,水下 大陆坡与深水大洋盆地。
总
计
442
87
2、地壳结构特征:
(1)洋底地壳(洋壳):厚度一般为5-10千 米。玄武岩质。表面覆盖着薄层的深海沉积物, 一般只有几百米,很少超过千米。 (2)大陆地壳(陆壳):平原地区厚35千米左 右,大型山脉区厚达60-70千米。陆壳基础 是花岗岩质的,近地表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大山 岩。 (3)大陆边缘地壳:厚度一般不足30千米。是 过度性质,大部分接近陆壳。
三大凹陷区: 1、印度洋半岛以南海面
2、加勒比海地区 3、加利福尼亚以西海面
分别凹进112.64和56米。这些凹陷区直径都 在3000-5000米之间。 隆起区和凹陷区的存在使大西洋面发生倾斜, 因而成为一个复杂的面。
5)大地水准面偏离椭球面的原因,是地球各部 分的物质质量存在着差异,而大地水准面微微起 伏特征,可能是地幔内部物质差异的表现,或是 地球内部对流运动导致密度差异的表现。
2)如果地球是一个均匀的流体,则在自转时为了 保持平衡,它的形状应是一个旋转椭球体。然而, 地球实际上并不是均匀的,也未必全部都熔融过。 尽管如此,300多亿年的时椭球体相差 不多。
地球椭球体的扁率为1:298.25 (e=a-b/a)
3)虽然椭球体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地球的形状,但 是椭球体曲面与大地水准面仍然有一些微小的差 异。大地水准面以海平面为基准,在大陆部分, 它因重力减小而上升,在海洋部分又因重力增大 而下降。所以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不规则的 起伏表面。在南北半球,大地水准面不同程度的 偏离椭球体,但以两极的偏离幅度最大。
这两种理论都采用了地壳以下物质可 以自由流动的概念,并且认为地壳之停留 在基底的物质之上,是由于静压平衡的关 系。
地球均衡概念是怎样的呢?
均衡面不是一 个平面 地壳各部分密 度不一致
现代从地球物理学的探测知道,地壳“根部” 的埋藏情况大致和艾里的设想相同,由地震反射 测量查明的莫霍界面(地壳下界)在大陆上,特 别是在山区,是位于较深的地方,而在大洋底下 则位于较浅处。但另一方面,重力测量和地震波 折射测量也证明了地壳各部分的密度是不一致的, 大陆隆起区域密度较小(硅铝层δ =1.8-2.7), 洋 底洼陷部分地壳密度较大(硅镁层δ =2.9), 大 体上相似与普拉特假说推论的情况。
艾里(1855年)则认为地壳浮在壳下基底上, 就像冰块浮在水面上是一样的,在水面上隆得越 高的冰块,它沉没在水面以下部分也越长,符合 阿基米德定律;也就是说,大陆隆得越高的部分 (山区),它埋在壳下基底中的“山根”也越深。 随着地表物质的转移,例如,山区受到侵蚀, 高度减少了,而低洼的地区受到沉积物的填充, 地壳层厚度逐渐增大等等,地壳“根部”的埋藏 深度也要发生改变。正如浮在水上的冰块逐渐溶 解时,不仅露出水面的部分高度减少,而且沉没 在水中的部分逐渐缩短。
大陆型与大洋型地壳厚度比较表
地壳均衡示意图
地壳均衡论是建立在地球静态应力基础上的 质量均衡理论。事实上,地球各部分的物质经常 处于运动之中,地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以及地表覆冰、覆水的变化都是地表物质质量转 移现象;地下岩浆活动和地幔对流也引起质量转 移,这些也都破坏着地壳的静态均衡,成为均衡 异常和均衡调整运动的原因。
上部阶梯 80%三个基本地形阶梯 中部阶梯 下部阶梯 高 山 20% 陡坡地形 水下大陆坡 深水大洋盆地
地球表面
三个基本地形阶梯:
上部阶梯:是山地范围内之高而平缓的面,海拔+ 10000公尺,面积为3千万平方千米,为全 球面积的6%。 中部阶梯:是大陆台地与海岸浅滩,海拔+100 00公尺到-200公尺之间,面积为9500 万平方千米,为全球面积的19%。 下部阶梯:是深水的大洋底部,海拔从-2430 公尺到-5750公尺之间,面积为2亿3千4 万平方千米,为全球面积的55.7%。
2、相对稳定区
位于活动构造地貌带之间。例如,深海平原, 大陆上古老地质构成的高原和平原。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地形起伏较缓 新生岩层形变错位不强 新生代大山岩浆活动很少,地震活动弱
(二)成因
上述两大类地貌,其成因可用板块构造学说 说明。 1、活动构造地貌属于版块边界地貌,其形成与 版块边界活动有关。其中,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是版块汇集的结果, 洋脊裂谷带是版块分离所致。 2、相对稳定区属版块内部地貌。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表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表述一:据傅承义
(二)成因
大陆洋底的形态与地壳性质差异,可根据阿 基米德均衡原理来说明。 美国的普拉特(J.H.Pratt.1855)提出 一个假设,认为山脉是由于地下物质从某个深度 (补偿深度)起向上膨胀而形成的,山脉越高, 密度越小,但是补偿深度以上的同截面的岩石拄 状体的总质量不变。
同年,法国的艾里(C.B.Airy) 又提出另一 个假设。他认为山脉是较轻的岩石巨块浮在较重 的介质之上,仿佛冰川浮在水面上一样,山越高, 它的下部伸入介质中的深度也越大,也就是说, 山是有山根的。
上述两种模式都出于这样一个概念:从地下 某一深度起,相同的面积(面积要足够大)所承 载的质量趋于相等,这个概念叫做地壳均衡。根 据这个概念,地面上大面积的质量增减必然在地 下有所补偿。
大地水准面偏离椭球面
4)长期以来,人们把大洋表面看作是一个平缓 的稳定的旋转椭球面。人造卫星提供的信息使人 们获得关于对大地水准面的崭新认识。其实,地 球洋面上至少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区和凹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