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构造_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合集下载

酒泉盆地鸭西地区白垩系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酒泉盆地鸭西地区白垩系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李 涛 , 克 荣 , 小松 , 杨 韩 蒋永 祥
( 中国石油玉 门油田分公 司勘 探 开发研 究院) 摘 要 : 西地 区白垩 系陡岸带发 育扇三 角洲 沉积 体 系, 鸭 为岩 性油藏 的形成提供 了良好条件 。通过 对典型
油 藏 解 剖 发 现 , 区 岩 性 油 藏 包括 2种 类 型 , 别 分 布 在 鸭 西 鼻 状 构 造 高 部 位 和低 部 位 。 综 合 分 析 认 为 , 该 分
构造 的倾 末 部位 扇 三角 洲前 缘亚 相进 行 了研 究 , 认
为该亚 相具 备较 好 的成藏 条件 。2 0 - 2 0 0 5 0 6年 , 鸭
西 1 、 井 鸭西 2井 、 鸭西 l2井 等 相继 钻探 成 功 , l 并 在 下 白垩 统下 沟组 钻 遇油 层 , 开拓 了鸭西 地 区岩 性
山带 的结合 部 位 , 主要 经历 了古生 代 褶皱 基底 一 中 生代 裂谷 断陷一 新生 代前 陆坳 陷的演化 过程 。其过
程 中 , 、 生 代 主 要 经 历 了早 白垩 世 拉 张 断 陷期 中 新
和古 近 纪挤 压坳 陷期 2个 构造旋 回 , 积盖 层 具有 沉
断 、 叠置 的双层 结构 特点 n。 坳 ] 早 白垩世 是 盆地 发 展 的主要 时期 . 时 期在 右 该 旋 扭动环 境下受 局部 张应力 作用 , 成一 系列北 东 、 形 北 北东 张扭 性断 裂及 断 陷湖盆 [。在 断陷湖 盆 内沉 2 】
积 了 巨厚 的 白垩 系 暗色 泥岩地 层 , 些地 层 构成 了 这
盆 地 的主要 烃 源 岩系 。 同时 , 沿控 边 断层 走 向发 育
了一 系列 扇三角洲沉积 , 面上呈带状展布 , 平 岩性粗 、 分异 较差 、 布较 广 , 向上 多期 扇体 叠加 聆。在 鸭 分 纵 ]

酒泉西部含油气盆地

酒泉西部含油气盆地

目标-2009年--产量达100万吨
矗立于玉门市“油城公园”的孙健初纪念碑
酒泉--油田基地

2002年甩开预探的“窿8”井,实施酸化作业后,获 日产201立方米、天然气32000立方米的高产油气流, 首次在“下沟组”发现砂岩油气层,拓展了“青西” 油田工业性储层新领域,该项成果被列为集团公司 “十五”期间油气六大重要发现之一。 • 酒东坳陷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长沙岭”含油 气构造,钻探的“长101”井、“长102”井获得油气流, 其中“长101”井侧钻井试油获日产105立方米的油 气流;在“营尔凹陷”南部祁连山前新发现了金佛寺 逆掩推覆构造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鸭老南”构造带勘探见到了好苗头。“鸭南1”井、 “庙南1”井相继获油流。 • “花海坳陷”油气勘探取得新发现。“墩1”井试油 获日产5.46立方米的油气流.
四、生、储、盖层特征及含油组合
1 生油层系
主要:K1 新民堡群
上下部分各由一套砾岩-泥岩的正旋回组成 早期- 在东高西低的总趋势下,受两组基底断裂的控制—北 东向的凸起与凹陷—分割湖盆中开始沉积----持续下沉,湖 盆范围变大—全盛时期, 水下潜山. 半-深水湖泊相泥岩分布广泛,厚度为500m以上,保存条件好, 转化程度高—主要生油层 晚期-盆地抬升 河流相的紫红色砂砾岩与杂色泥岩互层
山前坳陷沉积 巨厚。储盖层、 主要运移期
红 柳 峡
普遍下沉,接 受沉积-生油 岩
海西-海水全部 退出-陆相
海槽-碳酸盐岩、 碎屑岩
三、区域构造特征及盆地内构造分区
1 区域构造特征 为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北缘典型的山前拗陷盆地, 具有形成早、多期活动、继承性强的特点。 (1)多期活动的基底断裂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控制盆地形成发展,沉积盖层、后期褶皱、断裂 变形-油气运移、聚集 北西西向断裂;形成早、多期活动 老君庙背斜北翼断裂 白南断裂 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晚 K同生断裂 3-5条

中国中西部酒泉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简要分析

中国中西部酒泉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简要分析
性 捕
1烃源岩条件
通过 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卜 印的 子 汕 勘探 及6 开 究表 明 ,
3圈闭条件分析
中 国中西部 洒 泉 : 地l j 1 前冲断 带 构造运 动和 变形 强烈 ,根据 『 内 已知油 减圈 闭类 型 分析 , 分布 具有较 强 的规律 性 ,住 平面 l -
¨ 『 I t LI h
分布最 上 要的 生储 盖组 合。
圈 成带状 展 ,许集 中化 …前冲 断带 L。 可 归结 为裂缝 、断 背斜 、背斜 、断 冉 、断块 等 闭类 型。
4已知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中 国 小 部 酒 泉 盆 地 南 缘 发 现 笔 君 庙 、鸭 / L d 吹、 H 山 沟 、青 两 等油 田 ,另外任 营尔[ t q 陷 k沙岭 构 造 带 多 I J 外获 低 产 。 下 面对 内雨点 油 田或油藏 成 减条 件作 简要 分 析。 4 . 1 拦君 庙油 … 老君 油 田的 原油j | 要求f 1 肯 陷的 占南 次 凹 1 白 统烃 源 。 1 第 系 f 1 杨河组 ( 1 b )沉 积 稳 定 , 具 有 良 好 的 储 盖组 合 , #要 的 问 泉 段 ( E b ‘ ) 内的 L、M 为 南 f l 起 第 三 系汕减的 I - 油 层 段 ,发 育 柯 f 中 扇 、辫 : l 定 i I l I 、二 角 洲 等 多种 类 型 的沉 积体 ,砂 发 育 ,砂 层 累 计 厚度 5 0 m ~7 5 m ,孔 隙 度 1 O % ~2 7 %,渗 透 牢5 ~8 4 5 X l 0 u m , 储层条f , I : 好 , 油沟 段 ( E b ) 厚 7 0 m ~8 0 f n ,岩性 为 棕红 包 泥 央 膏 平 I l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摘要】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2(017)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构造带;构造样式;复式油气藏;中国西北部【作者】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研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中国西北部以塔里木盆地及其演化类型为代表,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地台发育、持续沉降、拉张翘倾、挤压坳陷及断陷推覆等构造发育阶段[1]。

与中国东部一样,中国西北部也表现为拉张与挤压交互出现的手风琴式多旋回演化史[2],两者突出的差别在于晚喜马拉雅期中国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强烈挤压的逆掩推覆构造,而中国东部地区只形成坳陷式的沉积盆地,这样在构造样式发育的强度上,西北部地区要大得多和复杂得多。

本文试图对中国西北部各类构造带及其相关的复式油气藏(田)(以下省略“田”,油气藏也含指油气田)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三章第四节油气藏类型

第三章第四节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油气藏
沉积作用(相变)藏:
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储集层四周被非渗透性岩层所
限或渗透性变差而构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和透镜体油气藏特征:
1)常成群成组出现; 2)圈闭形成早,生油层在周围,有优先捕获油气
2、发育地区:三角洲地区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
缘亚相发育的同生正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一侧。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滚动背斜 油气藏
3、油气藏特点:
(1)背斜一般较平缓;
(2)背斜范围较小,一般多为宽缓的不对称短轴背斜; (3)常发育在同生正断层的下降盘,靠近断层一翼陡, 远离 断层一翼平缓;
1、圈闭的成因:地层受侧向应力挤压
上隆弯曲形成圈闭。
2、圈闭的分布:褶皱区及其前缘带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例如:天山褶皱带
龙门山褶皱带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陡,且不对称; (2)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 (3)常被断层复杂化; (4)构造走向与盆地边缘褶皱方向一致; (5)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现。
• 已提出的分类依据:
圈闭成因
油气藏形态
储集层岩性 流体性质 评论:只有根据圈闭成因对油气藏进行分类,才能充 分地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 条件,充分展示各 种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目前在勘探上常采用基 于圈闭成因的油气藏分类方案
提问:

1、什么是圈闭?
2、什么是油气藏? 适于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油气藏
4、典型实例
中国渤海湾盆地(多)黄骅坳陷 大港油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层状油气藏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层状油气藏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油水分布 河流相 废弃河道 单一成因砂体 储层构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高频重建 酒泉盆地 热流体 湖相热水沉积岩 基函数 井震匹配 下白垩统 sr同位素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速度频散 衰减 弹性波 孔隙流体流动 介观尺度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鹰山组 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气分布规律 成藏条件 塔中北斜坡东部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长兴组 海水胶结物 四川盆地东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1年 科研热词 铜矿床 钙离子 表面张力 胶束溶液 结构模型 矿床成因 相移法 白垩系营城组 界面张力 火山地层学 澳大利亚 波阻抗反演 波动方程 沉积岩容矿 沉淀 松辽盆地 数值模拟 布朗斯 sdbs avo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科研热词 酒泉盆地 连通性 裂步双均方根 羌塘盆地 碳氧同位素 砂糖状白云岩 白垩系 热水沉积 灯影组三段 深埋藏白云岩化 流体包裹体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沉积朵体 杨坝剖面 最小二乘偏移 断陷湖泊 成像分辨率 岩石特征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 原生含铁白云岩 南江地区 内部结构 共轭梯度 中侏罗统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分布特征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分布特征

含量 , 统 计 了不 同层 位 不 同沉 积 相 暗色 泥岩 中烃 源 岩 的达标 率 ( 表1 ) 。营 尔 凹陷半 深 湖 和深 湖相 有 机 质丰富 , 烃源岩达标率在 7 5 %以上 ; 滨 浅 湖 和 浊 积 扇水体较浅 , 保存条件稍差 , 烃 源 岩 达 标 率 为
5 0 % ~7 5 %; 而 水 动 力 较强 的扇 三角 洲 和 辫 状 河 三
留烃 和 排 出烃 2 部分组成 , 当生 成 的烃 类 满 足 其 自 身 的 吸 附溶 解 、 孔 隙充 填 后 才 具 有 排 烃 的能 力 ,
通 常烃 源 岩 的排 烃 能 力 主 要 与 岩性 结 构 、 厚度 、 埋 深、 剩 余 压力 和有 机质 的赋 存方 式有 关 ¨ 。 , ’ 营尔 凹
0 . 9 , 是 发 育 暗 色 泥岩 的 主要 相 带 ; 滨 浅 湖相 和前 扇
准确反映烃源岩 的分布 , 张振英等提 出达标率的概 念, 即泥 岩样 品 中达 到烃 源 岩 标 准 的样 品 含 量 ¨ 。
为弥 补 泥岩 样 品采 集 的不 完备 和 录井 存 在 的误 差 ,
营 尔 凹 陷下 白垩统 为 典 型 的断 陷沉 积 , 水 进水
退频繁 , 泥 岩颜 色 变化 大 , 其 中, 黑 色泥 页 岩 、 深 灰
色 泥岩 生 烃 潜 力 大 , 为 主要 烃 源岩 , 其 次 为 白云 质
泥岩、 含 钙 泥 岩 和 灰 色 泥灰 岩 , 而 灰 绿 色 泥 岩 和 紫 红 色 泥岩丰 度低 , 不 划归 到暗 色泥岩 范 围 。
异较 大 。
3 . 2 烃源岩 发 育特征
3 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和厚度预测
以往 对 烃 源 岩 的分 析 通 常按 岩 性 地 层 单 元 以 平 均 值或 分 布 范 围给 出评 价 , 难 以反 映其在 地 质 空 间上 的展 布 , 而在 层序 格 架 中利 用 地球 化 学方 法 揭 示 不 同体 系域 中烃 源 岩 的分 布规 律 与 生烃 潜 力 , 结 合 剖 面 和平 面体 系域 的分 布 能 更 准 确 描 述 烃 源 岩 的空 间分布 特 征 。 以此 为依 据 , 首先 统 计 已钻 井 中不 同体 系域 沉 积相 与 暗 色泥 地 比( 暗色 泥 岩厚 度 与 地 层 厚度 的 比值 ) 的关 系 , 将 有效 烃 源 岩 的达 标 率作 为 约束 条 件 , 预 测 了 营尔 凹陷下 沟组 和 赤金 堡 组 有效 烃 源 岩 的分 布 , 而 中沟 组烃 源 岩形 成 的 沉积 环境单一 , 以深 湖一 半 深 湖 相 为 主 , 主要 分 布在 北

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1g13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预测

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1g13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预测

第29卷第3期2017年6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29No.3Jun.2017收稿日期:2016-06-11;修回日期:2016-09-08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酒泉盆地精细勘探技术研究及目标优选”(编号:2013E-3301)资助作者简介:苑伯超(1987-),男,硕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735019)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飞天路5号。

Email :yuanbochao.ok@ 。

文章编号:1673-8926(2017)03-0052-1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7.03.007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 1g 13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预测苑伯超,肖文华,魏浩元,韦德强(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19)摘要: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沟一3亚段(K 1g 13)是酒泉盆地的主要产油层段之一,但对其沉积相、有利储层影响因素与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以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 1g 13为研究对象,分析岩心、测井及室内测试等资料,探讨其沉积相类型及有利储层分布。

结果表明,鸭儿峡地区下沟组K 1g 13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及近岸水下扇—湖泊两大沉积体系,可进一步识别出8种亚相、16种微相;有利储层分布受沉积相带及溶蚀带展布的双重控制。

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沙坝均是主要的有利储层沉积相带,次生溶蚀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其发育主要受长石含量、岩屑及杂基含量、埋深等因素的控制;叠合优势沉积微相、溶蚀带分布及埋深图等,预测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 1g 13有利储层分布区东以鸭西1-1—鸭西116井为界,西以鸭西115—柳10井为界,南至鸭西5井,北至鸭西112井。

关键词:沉积相;溶蚀带;有利储层;白垩系下沟组;鸭儿峡地区中图分类号:TE122.2文献标志码:A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vorable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Cretaceous XiagouFormation K 1g 13in Ya ’erxia area ,Jiuquan Basin YUAN Bochao ,XIAO Wenhua ,WEI Haoyuan ,WEI Deqiang(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Yumen Oilfield Company ,Jiuquan 735019,Gansu ,China )Abstract :The submember of the first member of Cretaceous Xiagou Formation (K 1g 13)is one of the main oil-producing intervals in Ya ’erxia area ,Jiuquan Basin.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sedimentary fac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reservoirs are unclear.Based on the data of core ,well logging ,oilproduction test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vorabl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of K 1g 13in Ya ’erxia area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an delta-lacustrine and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lacustrine sedimentary systemsare mainly developed in K 1g 13,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eight types of subfacies and 16types of microfa-cies ,and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and dissolution zone.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mouth bar are the main favorable sedimentary facies belts.The secondary dissolved por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ontent of feld-spar ,debris and matrix ,and burial depth.By superposing the dissolution zone and favorable microfacies on thestructural map ,the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reservoirs of K 1g 13was predicted :east to well Yaxi 1-1and well Yaxi 116,west to well Yaxi 115and well Liu 10,south to well Yaxi 5,and north to well Yaxi 112.2017年苑伯超等: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1g13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预测53 Key words:sedimentary facies;dissolution zone;favorable reservoirs;Cretaceous Xiagou Formatio n;Ya’erxia area引用:苑伯超,肖文华,魏浩元,等.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K1g13沉积相及有利储层预测.岩性油气藏,2017,29(3):52-65.Cite:YUAN B C,XIAO W H,WEI H Y,et al.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vorable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Cretaceous Xiagou Forma-tion K1g13in Ya’erxia area,Jiuquan Basin.Lithologic Reservoirs,2017,29(3):52-65.0引言下沟组沟一3亚段(K1g13)是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主要产油层段之一,目前油藏采出程度低,潜力大。

石油地质学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 (2)通道作用
• 断层另一种作用是破坏原生油气藏,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其结果是 油气运移至浅处,若遇圈闭可形成次生油气藏;若无遮挡油气逸散至地 面而散失。
• 图为柴达木盆地的油砂山油田,本来为一完整的背斜油藏,后因垂直构 造轴线发生一条大断距的断层,将东侧油层抬升暴露于地面,油藏则全
大 构造圈闭 类
1.背斜圈 闭
亚 2.断层圈 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
1.岩性圈 闭
2.不整合 圈闭
1.构造鼻和阶 地型水动力圈 闭
2.单斜型水动 力圈闭
复合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 圈闭
2.水动力-构造复 合圈闭
类 3.裂缝性 背斜圈闭
4.刺穿圈 闭
5.多因素 构造圈闭
3.礁型圈 闭
4.沥青封 闭圈闭
• 其特点是:直接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曲较显著,有时还可遇到 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裂,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 消失;两翼地层倾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此类背斜常成带 分布,组成长垣或大隆起。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syncline
• 滚动背斜的成因解释有两 种,一种是认为同生断层 下降盘靠近断层面的岩层 因重力下跌使地层下垂弯 曲而形成,另一种是认为 同生断层下降盘尤其靠近 断面处岩层厚度较大,促 使地层在断面附近向着断 层面“回倾”而形成。
(4)背斜圈闭的另一个特点是圈闭向下往往垂直延伸穿 过厚度相当大的沉积岩层。
①中间地层垂距变化
②重复褶皱;
③平行褶皱;
④不协调褶皱;
⑤刺穿和隐刺穿褶皱;
⑥不对称褶皱;
⑦礁和沉积差异压实;
⑧多种假构造(溶蚀、坍塌造 成的);
⑨不整合前的变形; ⑩逆掩断层(或推覆体)下 的背斜

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P nLagu , i J li,i n j Z egMegi。 a i y n' X e i a L gi ,h n n l n _ e Mi e n
( . o eeo a hSi csC i n e i Goc ne, ua , ue 4 07 , i ; 2 Gohs a eerhIs u . 1 C lg l fE a c ne ,hn U i rt o ese s W h n H bi 3 0 4 C n e a v syf i c h a . e yi l sac t t p c R ni e t
中 图分 类 号 :E 1. T l1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Cr t c o s—Ce o o c r g o a e t n c e ou i n i e a e u - n z i e i n lt co i v l to n
Ju u n b sn a d p toe m x lr t n i q a ai n er lu e po ai o
d fr t n,teC ea e u — e oocrgo a co i v lt ni iq a a i a edvd d it tg s eomai o h rtc o s C n zi e in lt tnce ou o Ju u n b snc n b iie o3 s e e i n n a
BG , u z o t b i 7 7 1, i ; 3 E p o a i n& Prd ci n R e c n t u e S NOP P Zh o h u, e e 2 5 C n . x lr t t 0 h a o o u t e a hI i t ,I o s r s t EC, Bi ̄ ei j

i e.t e Eal ea e u x e so a f-f u tn tg . h r y Cr tc o s e tn in rt a li g sa e,L t Crt c o s l i ae ea e u —Pae e n o l o e e c mpr s in p itn e so a u lf g l i sa e,a d Eo e e tg n c n —Olg c ne d wn r n d Ne g n o r s i g s g .The Eal e c o x e so a i o e o wapi g a o e e c mp e sn t e n a ry Cr t e us e tn i n a l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世界第二大油田(主要含油 层为中白垩统瓦拉砂岩及布尔 干砂岩,孔隙度25%~30%, 单井平均日产油量达1350t,可 采储量90亿吨 )。
此外,在北美墨西哥湾、
原苏联恩巴地区、西非部分地
区的许多背斜油气藏,也都属
于这类。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4、披覆背斜油气藏 圈闭成因:古地形突起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 圈闭的分布:地台区 油气藏特点:
统; 2)钻井中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现象; 3)室内实测岩芯渗透率与试井测定结果相差极大; 4)单井初产量高,递减快,井间产量相差悬殊;高产井、低
产井、干井交叉出现; 5)井间干扰明显。 6)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2、构造裂缝油气藏类型 根据储层岩性划分
1)圈闭核部为坚硬的块状岩石突起; 2)背斜形状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反映古突起形状 ; 3)圈闭的闭合度向上逐渐减少; 4)两翼倾角向下逐渐变陡。 如: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孤岛油田 基底:奥陶系石灰岩或白云岩 翼部:下第三系
顶部:上第三系馆陶组及明化镇组
形成较大规模的披石盖油地构质学造—油。气藏类型分析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3、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如:江汉盆地 王场油田 走向北西,两翼近对称,隆起幅度高达800m。在剖面上,地层倾角
上缓下陡,上部仅200,下部达60—700。地下核部为盐岩隆起。
石油地质学—油气藏类型分析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3、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中东地区科威特布尔干油田
1)两翼地层倾角平缓; 2)圈闭的闭合高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3)断层较少且以张性断层为主; 4)油气藏连片、成带,形成大型 隆起或长垣; 5)圈闭形成时间早。 是聚集油气、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的地区。 如: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莎尔图油田

酒泉盆地窟窿山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

酒泉盆地窟窿山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

酒泉盆地窟窿山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
酒泉盆地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临渭河盆地,西界陇南地区,长轴约140公里,宽
轴约200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20%。

酒泉盆地主要受四川安岳地堑及陇西西段的修新-志留纪隆起影响而形成,分布构造形态上有早期褶皱形态、费托褶皱形态、自南上及加速
平盆形态。

酒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十分复杂,构造体系有河流海子山系、西戈壁构造带、阿克塞
北构造带、临洮河—庆阳构造带及五台山—河口山构造带。

主要的火山地层发育在庆阳构
造带,各构造带剖面都属断层分界,断裂发育较为活跃,共有红刻现断裂及复现断裂,特
别是断裂凹陷的重要性是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性因素。

酒泉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也十分复杂,主要受构造带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河流海子山
亚盆高洼凹形折蠕变及拉支夸宾机构,结构体上断裂凹陷发育,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西戈壁构造带多种构造类型,多种断裂形态,有利于油气成藏;阿克塞北构造带以断
层拢夹块体且大部分以断层捕捉为主,构造条件下有利于油气富集;庆阳构造带属折蠕变
凹褶形态,断裂間的油气富集规律很强;五台山-河口山构造带以现生折蠕变形式发育,
在断裂系统中形成较多的断裂凹陷构造,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酒泉盆地构造演化及影响极其复杂,不仅受多构造带及构造类型的影响,断裂
构造更是影响油气成藏规律的重要因素。

综合说来,酒泉盆地油气成藏规律是复杂难析的。

一方面,构造复杂,存在大量断裂构造,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另一方面,多构造类型及断
裂系统也进一步丰富了油气成藏的规律。

只有综合分析构造特征,与地质特征结合,才能
准确判断酒泉盆地油气成藏具体规律。

【石油地质】习题五 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1

【石油地质】习题五  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1

二、作业内容
(1)确定主要生油层系和主要生油凹陷并进行 评价
➢根据烃源岩类型、地化指标及油源对比分析确定主要生油层系
➢根据各凹陷中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烃源岩体积确定主要生 油凹陷
(2)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根据氯仿沥青A/有机碳比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有机质 的热演化阶段;
(3)确定烃源岩主要生烃期和初次运移的主要 时期
习题五 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
一、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石油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通过实际资料的阅读、分析、编图、报告 的编写和讨论,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地质问题 的能力
知识回顾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油气成藏要素
生、储、盖、圈、运、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油气成藏要素的合理配置
时间、空间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 充足的油气来源 ➢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 有效的圈闭 ➢ 良好的保存条件
二、作业内容
6、圈闭有效性分析
(1)圈闭的时间有效性
分析前山背斜带构造发展史,研究圈闭 的形成时间,与烃源岩主要生烃期配合,分 析圈闭的时间有效性。 (2)圈闭距油源区的距离
(3)圈闭位置与油气运移优势方向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
7、保存条件分析
(1)区域性盖层条件 (2)构造条件 (3)水动力环境
三、作业要求
酒西盆地构造单元及油气田分布图
二、作业内容
1、了解酒西盆地的区域地质概况
(1)盆地区域构造位置 (2)盆地的构造分区、各构造单元的特征 (3)盆地演化特征 (4)地层发育特征
二、作业内容
2、掌握盆地的含油气情况
(1)油田的分布 (2)各油田的主要含油气层的层位及其产能 (3)油气藏类型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中 山 大学 研究 生 学 刊 ( 自然 科学 、 医 学 版 ) 第 3 卷 第 2期 J U N LO H R D A E V L 3 N 2 1 O R A FT E G A U T S O 1 o
2 1 S N Y T S N U I E ST ( A U A C E C S 0 0 U A —E N V R IY N T R L S I N E 、ME I I E D CN ) 2 1 00
相 当一部分 盆地 岩性地 层油气 藏 已成 为今年储 量增 长的主 体 。 12 岩性地层 油气藏 年探 明储 量逐年增 加 .
从 中国陆上近 年来 岩性一地 层油气 藏探 明储 量规模 来看 ,已经从 2 纪 9 代初 0世 0年 的 2 %逐 步上升 到 目前 的 6 %左 右 ,初 步显示 出岩性一 地 层 油气 藏 在 增储 上 产 方 面 的 0 5 巨大潜力 [- 。从具 体盆地 来看 :在松 辽 、鄂尔 多斯 、渤海 湾等 盆 地年 增储 规模 均 在亿 J8 】 吨 以上 ;在准 噶尔 、塔 里木 、 四川等盆地其 增储 地位 日显重要 ;在 二 连 、海 拉 尔 、柴 达 .
二 。一 。年第 二 期
探加 快的需要 。而岩性地 层油气 藏 的勘 探却取得 了越来 越 多的重 大突 破 ,其 探 明储量 所
占 比重越来越 大 ,现在 已经成 为我 国油气 勘探 的重要方 向,是 直接 推进 我 国油 气勘探 进
程 的关 键 。 近 几年综合 评价研 究表 明 ,我 国石油 每 年探 明石 油地 质 储 量 4 3×1 . . 0—4 6×1 , 0t
其 中岩性 地层油 藏 占 5% 以上 。岩性 地 层油 气 藏 已经 成 为今 后 相 当 长一 个 时期 内我 国 0 陆上最现 实 、最 有潜力 、最有 普遍性 的油气 勘探领域 l 。 目前我 国正处 在勘 探 目标 战 略 4 ] 转型的 时期 ,由以往 的构造勘 探 为主 转型 为构 造 和岩 性地 层 油气 藏 勘 探并 重 的新 阶段 ,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叠置的结构特征。推覆体由上、中、下3 盘组成。推覆 体上盘指庙北Ⅰ号断层上部冲断席,是老君庙逆冲推 覆带主体部分,主要发育老君庙背斜、石油沟背斜、庙 西背斜、庙西断块和 134 断块等局部构造(图 4),在 老君庙背斜和石油沟背斜已分别发现了老君庙、石油 沟油田。
中盘为庙北Ⅰ、Ⅱ号断层所夹持的逆冲断片,发育 一系列北西西向次级逆冲断层和北东向调节断层,将 该逆冲断片切割为一系列小断块,构造形态总体为一 北倾断鼻(图 4)。在老君庙油田北侧,已发现了庙北 断块第三系油藏。
石油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构造特征 及油气勘探方向
尹崇军 1 曾佐勋 1 潘良云 1,2 孙庭斌 2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河北省涿州市 072751)
摘 要:老君庙构造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老君庙油田所处的构造带,位于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前陆冲断带,叠置 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南部隆起和石大凹陷之上。综合地震、非地震及地面露头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老君庙构造带经 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演化;在剖面上具有多层冲断席推覆叠置的结构特征;由于发育多条北北东向的调节断层, 平面上的构造变形具有东西分段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西弱东强的变形趋势。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 探讨,研究表明其勘探目的层主要为古近系白杨河组间泉子段河流相砂岩层,油气主要来自青南次凹下白垩统烃源岩。 通过对构造区块的剖析及对相应区带与圈闭的评价,指出134断块、庙西断块、庙西背斜以及中盘逆冲断片为下步油气 勘探方向。
关键词:老君庙构造带;构造演化;构造特征;油气富集规律;油气勘探 中图分类号:TE111.2 文献标识码:A

含油气盆地重要勘探领域——基岩油气藏

含油气盆地重要勘探领域——基岩油气藏

含油气盆地重要勘探领域——基岩油气藏陈文玲;周文【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rvoir characters, accumulation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of basement reservoir and concludes that basement is formed before basin and distributed in any platforms. There is one basement in simple basin. In superimposed basins there must be a long hiatus or tectonic movement so that they can have both new and old basements. Basement hydrocarbon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reservoir on top of buried hills and the reservoir inside buried hills. The reservoirs are composed of granite and eruptive rocks, and have particular effective reservoir spaces and have strong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include that they are early oil generation and late reservoir, early accumulation period and early trap generation. They have various of trap types and migration modes, and have complex inside composition and translocation systems. The world's largest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re located in depression basin, and most Chinese reservoirs distributes in eastern fault basin and in northern flexural basin and old basement of superimposed basins.%通过对国内外基岩油气藏储层特征、成藏要素、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基岩是盆地形成前的地层,任何时期的地台均有分布.简单盆地只有一个基岩,叠合盆地必需有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有过大的构造运动才能有新、老基岩之分.基岩油气藏可以分为潜山顶部基岩油气藏和潜山内幕型基岩油气藏.储集岩以花岗岩和火成岩为主,具有特殊的有效储集空间,非均质性强.基岩油气藏储层具有新生古储、成藏期早、圈闭形成早且类型多、内幕结构复杂、疏导体系复杂、运移方式多等特征.世界大型基岩油气藏多分布在拗陷盆地,中国基岩油气藏重点分布在东部断陷盆地基底和北部褶皱盆地基底以及叠合盆地的老基底中.【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8页(P17-24)【关键词】基岩油气藏;潜山;油气藏类型;成藏特征;分布特征【作者】陈文玲;周文【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陈文玲,周文.含油气盆地重要勘探领域基岩油气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5):17–24.Chen Wenling,Zhou Wen.Important Exploration Areas in Petaliferous BasinsThe Basement Hydrocarbon Reservoir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Edition,2012,34(5):17–24.对于沉积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国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始于1994年之后[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二)——从盆地风格看盆地油气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二)——从盆地风格看盆地油气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二)——从盆地风格看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孙肇才【摘要】鄂尔多斯(陕甘宁)盆地是中国近代找油最早的地区之一.因长期不认识前陆盆地结构特点,加之主要勘探目标层三叠系延长组超低孔渗,因而油气勘探工作长期处于"孔孔见油,孔孔不流"的苦恼中.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压裂技术及三角洲认识的开辟,前陆找油气相继在中国西部几个大盆地中都取得了进展.不过中国对前陆盆地的研究尚处于中早期阶段,应从前陆共性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国西部前陆油气勘探进一步繁荣是理所当然的趋势.【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0(016)003【总页数】9页(P237-245)【关键词】盆地风格;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勘探;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孙肇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从历史上看,在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结构上容易发生分歧,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如:地球物理学家容易从盆地引人瞩目的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带出发,一下钻到“基底”里去,并提出寻找大庆式的长垣①1961年第三普查大队建队于延安,主攻目标就是“志丹—麒麟沟长垣”。

;而地质人员,如果仅仅从中生界的盖层去处理问题,那么在盆地除边缘以外的广大地区就只能看到一个“简单的、呆板的和平缓的西倾大单斜”。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决定一个地区的工作方针,是所有地质家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根据笔者对鄂尔多斯盆地资料的反复理解,这个“实际”,就是鄂尔多斯盆地以其本身的结构和历史演化所铸成的以下8项风格。

继“从鄂尔多斯漫长找油气历史看李四光1968年底谈话的历史意义”一文[1]后,本文再从盆地风格看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对一个盆地地质结构的整体认识,并由此对它进行正确的地质结构分区,是涉及对它进行正确选区部署的大事。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类型

根据断层线与储层构造等高线的组合关系,可分为下列几种 :

披覆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A
A
断鼻油气藏
A
A
断 孤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A
A
A
A
A
A

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A
A

复杂断层断块油气藏
第七章 油气藏类型
1.断鼻构造油气藏
在区域倾斜的背景上,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封闭,在
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这类油气藏。
4)断层倾角在塑性地层缓、脆性地层陡,所以在塑性地层中 封闭性好。
第七章 油气藏类型
从横向上看,断层封闭与否取决于断距大小以及断层两侧对置 的岩性组合。其基本原则是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和非渗透性岩层 不直接接触,就可以起封闭作用,反之不起封闭作用。以这个原则 看,由大段泥岩夹砂岩的剖面,断距小于泥岩厚度时,封闭性好; 反之则差。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开启的断层可成为连接源岩与圈闭之 间的良好通道,也可与储层、不整合面一起成为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的通道。油气藏形成后,开启的断层可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 上部地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造成散失破坏。
图为柴达木盆地的油砂山 油田,本来为一完整的背斜油 藏,后因垂直构造轴线发生一 条大断距的断层,将东侧油层 抬升暴露于地面,油藏则全部 遭到破坏。西侧油层下降,被 断层封闭仍保留了工业性油藏。
第七章 油气藏类型
图为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背斜 带构造和剖面示意图。
大庆油田构造和剖面示意图
第七章 油气藏类型
(三)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 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 流动,使上覆地层弯曲形成的背斜圈闭。 地下塑性地层常见的有 盐岩和泥岩类,其中尤以盐岩占主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第41卷 增刊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072751本文于2006年3月5日收到。

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孙庭斌* 潘良云 张宏伟 赵建儒(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马国福 刘永昌(玉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摘 要孙庭斌,潘良云,张宏伟,赵建儒,马国福,刘永昌.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增刊):37~41 酒泉盆地中生代为拉张断陷盆地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 N E 向东断西超的早白垩世次级凹陷,表现为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特征,具备形成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背景。

以往的油气勘探主要针对构造油气藏,虽获得一些重大发现,但近年勘探效果并不理想。

文中针对该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品质差的特点,充分利用钻井资料,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水平切片、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层序地层学等技术对青西、营尔两个凹陷的构造—地层油气藏进行了勘探、研究。

通过精细的断块构造解释和沉积相、储层预测,发现了一批构造—地层圈闭,分别在青西凹陷、营尔凹陷优选出YX1、C3两口区域探井,经钻探均获商业油流,使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

关键词 构造—地层圈闭 勘探领域 勘探效果 富油凹陷 断陷盆地 酒泉盆地1 研究区概况酒泉盆地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北缘西部,属走廊盆地群,面积约为20800km 2。

中生代盆地经历拉张断陷发展阶段,在近EW 向区域拉张构造应力背景下,发育一系列NN E 向早白垩世东断西超箕状次级凹陷[1](图1),在次级凹陷内沉积了一套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由下往上可划分为赤金堡组(K 1c )、下沟组(K 1g )和中沟组(K 1z ),这套地层是酒泉盆地的生油岩和主要储集层,是盆地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

图1 酒泉盆地酒西拗陷东西向(中生代)盆地结构剖面 利用地震、钻井资料结合盆地周缘地面露头资料及南缘山前带平衡地质剖面,对酒泉盆地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表明,早白垩世以嘉峪关隆起为界,酒泉盆地发育两大断陷区,即酒西断陷区与酒东断陷区。

在两大断陷区内受NNE 向控凹边界断层控制,形成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发育11个次级凹陷DOI 牶牨牥牣牨牫牳牨牥牤j 牣cn ki 牣issn 牣牨牥牥牥牠牱牪牨牥牣牪牥牥牰牣s 牨牣牥牥牴 3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 和围绕凹陷周缘分布的低凸起(图2)。

其中青西凹陷、石大凹陷、花海凹陷和营尔凹陷4个次级凹陷下白垩统分布广、厚度大,是酒泉盆地主要生油凹陷和油气勘探对象[2,3]。

以往酒泉盆地油气勘探主要围绕上述4个富油凹陷展开,在青西凹陷周缘发现了青西白垩系油田、老君庙第三系油田、鸭儿峡多层系复式油田,在石大凹陷发现单北、白杨河第三系油田,这些油田均受新生代构造控制,是较典型的构造油气藏。

但随勘探程度增高和勘探范围限制,近年对构造油气藏的油气勘探效果并不理想,而营尔、花海两个凹陷针对构造油气藏勘探未获实质性突破。

通过对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分析,认为酒泉盆地具有东部断陷湖盆的特征,具备形成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背景。

从2004年起,着力进行构造—地层油气藏的勘探。

两年来,通过对青西、营尔两个凹陷地震三维区的断块构造进行精细解释和沉积相、储层预测,发现了一批构造—地层圈闭。

2005年分别在青西凹陷、营尔凹陷优选出YX1、C3两口区域探井,经钻探均获商业油流,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勘探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

图2 酒泉盆地K 1g 层构造格局(1)为青西凹陷,(2)为石大凹陷,(3)为花海凹陷,(4)为营尔凹陷2 勘探、研究难点及技术措施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勘探经验表明[4,7],对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进行勘探、研究的关键是构造—地层(岩性)圈闭的落实和综合评价。

围绕构造—地层圈闭,在青西凹陷、营尔凹陷进行了三维地震精细断块构造解释和层序地层体系域格架内的沉积相、储层研究。

与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相比,对酒泉盆地中生代断陷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进行勘探、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难点。

2.1 勘探、研究难点酒泉盆地中生代断陷经历了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强烈改造,叠加了后期的挤压变形,构造较为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从而给构造精细解释尤其是小断层的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断块构造的落实精度,同时影响了沉积相、储层预测精度。

酒泉盆地中生代断陷次级凹陷规模小,如青西凹陷面积不足200km 2,其岩相、岩性变化大,有利储集体的横向预测难度较大,储层的非均质性强。

2.2 技术措施针对上述勘探、研究难点,在青西凹陷、营尔凹陷构造—地层圈闭研究方面采取了以下针对性技术 第41卷 增刊 孙庭斌等: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39措施。

(1)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识别控制次级凹陷大断层的位置困难,充分利用钻井资料,确定断层的剖面位置,然后再结合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确定其空间展布,以准确落实次级凹陷的边界。

如对青西凹陷东部的543、527、509三条NNE向控凹断层的确定就充分利用了该区钻井资料。

(2)对于小断层、小断块的识别,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水平切片等联合解释技术,结合钻井资料的分析等,以确保断层的识别和平面组合趋于合理。

(3)利用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准确标定小断层的剖面位置。

(4)在沉积和储层研究方面,一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次级凹陷层序地层研究,在体系域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和有利储集体的预测;二是利用该区井多的优势,在井约束下进行地震资料反演,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开展沉积相研究,求出砂地比,以查明扇体分布,从而进行储层预测。

3 勘探、研究效果3.1 营尔凹陷构造—地层油气藏研究及勘探效果营尔凹陷位于酒泉盆地东部,面积约为1920 km2,是酒泉盆地最大的一个次级凹陷,下白垩统最大厚度达4400m。

构造圈闭发育,共发现落实构造圈闭13个,总面积达125km2。

以往针对构造圈闭钻探了13口探井,其中5口探井不同程度地获得油气流,但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勘探突破,主要原因是未钻遇到好的储集体,不能形成产能。

分析认为,对营尔凹陷勘探、研究的关键是转变以往单一的寻找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建立以寻找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勘探研究思路,从而寻找勘探新层序和好的储集体。

(1)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8,13],发现一套新层系。

通过单井层序划分、连井对比和地震层序研究,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划分为五个三级层序(K1c 和K1g各为两个层序,K1z一个层序),在层序内部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体序域[14]。

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发现第II层序(K1c上段)高位域体系为以前未钻遇的新层系,该套地层仅分布于C2井以东,东厚西薄,由东往西剥蚀尖灭,厚度最大达700m,面积约为图3 营尔凹陷K1c高位域地层厚度图(等值线单位:m) 320km2(图3)。

(2)在体系域格架内,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地震反演(图4)和属性分析等技术开展沉积相和有利储集体的预测。

研究认为,K1c上段高位域体系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相,由东往西可能依次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是有利储集体,是一套新的勘探目的层系。

(3)该套储集体往西上倾尖灭,以长沙岭鼻状构造为背景,可形成大型构造—地层圈闭,圈闭面积为47km2,由多个断块—地层圈闭组成。

2005年在长3号断块—地层圈闭部署的C3井,在K1c上段高位域体系获高产商业油流。

沉积相和岩性及油层的预测与钻探基本吻合,研究及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

(4)C3井钻探成功,打破了20年来营尔凹陷的勘探僵局,为酒东油气勘探获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表明,营尔凹陷东部陡坡带还发育多个构造—地层圈闭,是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营尔凹陷可望形成较大的勘探场面。

3.2 青西凹陷鸭西地区构造—地层油气藏研究及勘探效果青西凹陷位于酒泉盆地西部,面积约为170km2,是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厚度最大的一个次级凹陷,下白垩统最大厚度超过6000m。

该凹陷是酒泉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凹陷,在其南缘已发现了亿吨级的青西白垩系油田,东缘发现了鸭儿峡多层系复式油田和老君庙第三系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亿t。

上述油田均属构造油藏,并且都 4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 位于凹陷周缘。

对凹陷内部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

2004年以来,重点加强了青西凹陷内鸭西地区沉积、储层研究工作,加大了对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1)通过地震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及沉积相研图4 营尔凹陷东西向地震波阻抗反演剖面1扇三角洲前缘亚相;2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图5 青西凹陷K 1g 1段砂岩厚度图(单位:m )由地震波阻抗反演求出,反映扇体分布 第41卷 增刊 孙庭斌等: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41 究,发现了依附于青西凹陷东部、北部控凹边界断层在多套层序、多个体系域内发育的多个扇体,其中K 1g 1段高位域发育一个由东部物源控制的大型扇体(图5),K 1g 0段低位域发育由东部和西北部物源控制的两个扇体。

(2)综合评价认为,分布于鸭西地区的K 1g 1段高位域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岩性为砂岩,是较有利的储集相带,分布面积达50km 2。

(3)构造解释表明,鸭西构造为一向西倾没的鼻状构造,该套储集体处于下倾尖灭处。

地震构造解释结果反映鸭西地区发育NW 向和NE 向两组断层,将鸭西鼻状构造切割为多个断块。

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体靠断层封挡具备成藏条件,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与断块叠合可形成多个断块—地层圈闭(图6)。

图6 青西凹陷K 1g 1底构造图与沉积相图叠合图(单位:m )1,2,3,4,5代表断块编号 (4)2005年在鸭西2号断块—地层圈闭部署的YX1井在上述储集体获得商业油流,从而打开了青西凹陷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局面。

其余的4个断块—地层圈闭是下步青西凹陷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4 结束语(1)C3井和YX1井的钻探证实,酒泉盆地富油凹陷内的构造—地层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目前勘探、研究程度较低,建议借鉴东部断陷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思路,进一步加大勘探、研究力度。

(2)建议进一步总结、完善一套适合于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技术。

本文为2005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新领域综合研究项目和玉门油田分公司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夏义平、袁秉衡、徐礼贵、李明杰和玉门油田分公司陈建军、范铭涛等先生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加项目研究的还有孙星、王泽全、孙学栋、闫群、曾亚、白军、段新红等,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1] 潘良云等.酒泉盆地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62~69[2] 赵应成.酒西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石油实验地质,1998,20(4):362~367[3] 陈建平等.酒西盆地油气形成与勘探方向新认识(一)———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及生油潜力.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1):19~22[4] 杜金虎等.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中国石油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5] 常亮等.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Ⅱ构造隐蔽油藏的发现.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60~62[6] 李宏伟等.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预测与成藏机制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1):44~46[7] 李群.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6):770~774[8] 李建雄等.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解释与隐蔽油气藏勘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5):607~613[9] 李强等.层序地层学在松辽盆地他拉哈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现代地质,2005,19:203~206[10] 刘招君.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1] 薛良清.湖相盆地中的层序、体系域与隐蔽油气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2):115~120[12] 蒲仁海.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的几点进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4):410~413[13] 沈守文等.层序地层学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原理和方法.地球学报,2000,21(3):300~305[14] 娄占伟等.营尔凹陷层序地层研究.现代地质,2005,19(4)563~569(本文编辑:刘勇) 2006年9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第41卷 增刊 作者简介王贺林 高级工程师,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现在大港油田滩海勘探开发公司从事油藏评价与油气田开发工作,同时为成都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