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语文八下】13《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设计模拟讲演、小组辩论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历史背景的理解,教师可提供补充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情况?”(如参加演讲比赛、班级讨论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讲演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课文背景,掌握讲演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领悟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讲演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讲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讲演中运用修辞手法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演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组织讲演内容和表达个人观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讲演的基本概念。讲演是一种口头表达形式,通过有序的组织和有力的论证,向听众传达观点和情感。它是沟通、表达和影响他人观点的重要手段。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1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引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色彩鲜明的优秀散文,是散文中的佳品。

它通过对最后一次讲演的记叙,表达了奇伦皮特高中毕业生对世界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最后的确定性的深刻感受。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教学本篇文章以及教学中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理解散文的方法。

(2)理解散文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理解文章,认识世界上的不同文化。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2)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3)能够理解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由、寻求和平和幸福的情感。

(2)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方法,掌握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化信息。

(2)运用关键词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1)利用PPT进行教学,对散文的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

(2)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探讨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如“自由”这个核心词汇。

2.互动式教学(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个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和交流。

(2)让学生读散文,并分析文章中的词汇,难点和复杂的句式。

(3)数学家板书,出示文本。

逐步指导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关闭手机、电子产品,让学生走出教室。

在走廊上粘贴一些与自由有关的海报,如“自由平等”像南非,美国各州七头蛇标志,亚利桑那州孤儿院场景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等。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演讲》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向听众传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演讲的基本结构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演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演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撰写自己的演讲稿。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学生展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和问题引导的相关材料。

2.学生准备课文阅读和相关练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哪些要素?”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课文,向学生呈现课文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例如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定一篇课文进行模拟演讲。

学生通过模拟演讲,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演讲经历,撰写一篇自己的演讲稿。

学生通过撰写演讲稿,巩固课文中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演讲经验和心得。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与反思
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闻一多先生演讲中的激情与豪情,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4.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了解闻一多先生的革命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与理解:准确把握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背景、内容和情感,理解其历史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演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演讲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需要时,像闻一多先生一样,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演讲。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课文难点时,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能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导致部分同学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此外,对于革命精神的教育,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虽然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但我感觉同学们对此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革命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集会或课堂上,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发表震撼人心的演讲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3.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深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品味课文中独特的语言艺术,学会欣赏和创作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掌握:如“殉国”、“忍辱负重”、“昂首挺胸”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在口语、书面语中的应用。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牺牲精神。
2.教学难点
-对讲演语气和情感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讨论,把握讲演中的情感变化,理解演讲者的激情和决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讲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讲演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1.理解课文背景,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其贡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讲演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习作者使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掌握重点词汇和成语,如:“殉国”、“生提出疑问,发现他们对于讲演技巧的掌握还有待提高。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如撰写简短的讲演稿、模拟讲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docx

第四单元第 13 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目】1.学一多先生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会本文表达点明的特色。

3.体会口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烈的言。

【教学重点】1.明确句式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中的重要作用;能初步掌握演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2.在演言的学中学生迅速、准确地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化、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能力、口表达能力。

【教学点】在演言的学中学生迅速、准确地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化、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能力、口表达能力。

【情境入】“你可知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 , 母⋯⋯”相信多同学都听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 ?是著名的国学者一多先生我当受尽苦的祖国所写的歌。

面列 , 他高声疾呼 , 只醒国人。

而面反派 , 他也同无所畏惧、大凛然 , 用腔忱、用血和生命写着自己的国歌。

今天 , 就我一起走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 , 共同学他不屈的国精神吧。

【新解】一、整体感知——理清次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 给这篇讲演词划分结构层次。

学生读文 , 明确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3 段): 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 , 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 揭露了其虚伪的本质。

第二部分 (4 、5 段): 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 指出人民必胜 , 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 (6 ~12 段): 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 坚持斗争 , 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思考本文讲演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 , 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伪本质 , 赞颂革命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 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3.教师小结 :二、合作探究——理解内容1.闻一多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 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行径 , 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最终牺牲的感人事迹。

本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于叙事作文和议论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讨论和演讲,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英勇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英勇牺牲精神,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演讲法:教师学生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内容、历史背景、人物事迹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3.教师准备演讲题目和评分标准,以便在演讲环节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1.教学重点
-文章背景及主旨: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及其最后一次演讲的背景,理解其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重点讲解闻一多先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言行举止,以及其演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强调这些技巧在增强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中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演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自己坚定信念的情况?”(如参加辩论赛、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立场等)这个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在演讲中表达自己的信念和爱国情怀的。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与表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并感受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是一大难点。学生需要跨越时代背景的差异,体验演讲者的情感。
-逻辑推理与论证: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中的复杂逻辑关系和论证方法,如何从事实和道理上支撑论点。
-词汇、句子的深入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以及典型的句子结构,可能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用法。
3.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民族气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7.课堂讨论与实践: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展开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8.课后作业布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演讲稿。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激情,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感受他的精神风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他们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生平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同时,学生可能对演讲稿这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帮助他们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行知先生的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感受他的精神风貌。

2.辅助难点: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阐述他的教育理念。

2.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理解演讲稿的特点和结构。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得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

13、《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及字词2.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课(2分)在进行新课之前,先为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视频)同学们对刚才视频中所演绎的历史事件有了解吗?谁能说一说?(请学生说一说,师补充)同学们知道,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想要夺取胜利的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大肆暗杀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7 月 15 号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演讲,结果在当天晚上回家途中惨遭杀害。

于是这篇演讲就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珍贵的最后一次演讲。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阅读课前导读部分。

(板书标题、作者)从导读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与以往所学文章有所不同,这是一篇演讲词,那什么是演讲词呢?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课件呈现,板书关键词三、预学反馈(10分)1.请同学们给划线字注音,然后请读一读。

(见课件)卑劣( liè)污蔑( miè)卑鄙( bǐ)蛮横( hèng)赋予( yǔ)挑拨离间( ji àn)2.重要词语释义诬蔑:卑劣:赋予:蛮横:发扬:代价:卑鄙无耻:挑拨离间:3.说说你认识是作者四、读课文析内容(30分)活动一:倾听爱国心请学生先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重音、停顿、语速和语气等问题,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然后展示读给大家听。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思考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依据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4、5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体会演讲语言爱憎分明的特点。

2.熟读课文,梳理本次演讲的思路、结构,把握情感起伏的脉络。

3.明确句式变化、修辞等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并运用文中表情达意的技巧。

4.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2.反复朗读,.感受演讲强大的艺术魅力,体会爱憎,领会前辈们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1.把握讲演词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领会闻先生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说过:“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

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闻一多先生这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

《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阅读策略,理解短文大意以及文中的细节信息。

2、了解主人公愤怒的原因,理解文章传达的思想。

3、通过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对难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语境词汇意义的理解能力。

2、学生熟练掌握短文中的每个细节信息,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以及文章传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1、学生认识和理解有挑战性的单词与句子,提高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

2、准确的对比英语的语法现象,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体系结构的认知,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口语出版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具体情境。

2、通过组织朗读和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敏感度。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其思维深度,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1.导入1)T.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last speech or performance they’ve ever done.2) T. Show the video of the best speech ever andenjoy the speech together.Step2. Skimming1) T. Ask students to skim the passage quickly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what the article is about.2)Check each group’s results and praise.Step3.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1) 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some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pairs.2) Check the answers, ask for their reasons and give feedback.Step4. Vocabulary1)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and then write them down.2) Ask them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using the context.3) Check the answers and give examples.第二课时:Step5. Detailed Reading1)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gain and find out the emotional changes of the hero.2)T. Ask students to infer the reasons and effects of the hero’s emotional changes.Step6. Critical Thinking1) T.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in groups and then summarize their opinions2)T. Lead a class discussion about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by encouraging critical thinking.Step7. Homework1)Giv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and ask them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to share with the whole class.2)T.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lass.教学反思:在这次精品教案的设计中,我试图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并同时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活跃,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1(1)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1(1)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教案1(1)《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及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2、学习演讲词的基本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

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

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分层理解内容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3.每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讲演者感情的浪涛又是怎样向前推进的?明确:这篇讲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点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事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时代背景的理解:闻一多的讲演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学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可能不够了解,需要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讲演的历史意义。
-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对讲演中所蕴含的情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教师需设计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等,引导学生体验并表达情感。
-创作与实践: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讲演稿时可能会遇到无从下笔的难题,教师应提供指导,如选题、构思、表达等,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讲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讲演激发听众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演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语音、语调等表达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讲演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然而,我也意识到在难点解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仍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把握讲演的整体框架。
-掌握词汇与短语: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口语表达技巧:培养学生通过语音、语调、节奏和表情来传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创作出自己的讲演。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通过对比“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和“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民族,因为这是我们的自信心的源泉!”两句,让学生感受设问和强调在表达上的差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5.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学习闻一多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正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讲演词的特点与结构:通过分析《最后一次讲演》,让学生掌握讲演词的开头、主体、结尾等结构特点,以及其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
-词汇与语法:重点学习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和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二)新先,我们要了解讲演词的基本概念。讲演词是一种公开场合下表达观点、情感和思想的口语文稿。它是沟通、说服和鼓动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这个案例展示了讲演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立场和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讲演词的结构和语言感染力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文章主旨与情感表达:理解闻一多在讲演中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把握其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口语表达与写作技巧:学会模仿闻一多的口语表达风格,掌握讲演词的写作技巧,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讲演稿。
举例:
-讲演词结构的识别,如文章开头是如何吸引听众注意力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展开论点并举例论证的,结尾是如何总结并激发情感的。
3.语法点: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
4.文化背景:了解闻一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5.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讲演者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培养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6.口语表达:学习闻一多讲演的语气、语调,模仿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新人教版】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新人教版】

13《最后一次讲演》一、教学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2.在朗读中体会本文演讲语言犀利有力的语体特色。

3.在赏析中体会对比,反问,反复,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

2.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将本文慷慨昻的朗读出来,表现出本演讲词的语体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忆往昔,巧引入:抗日战争在1945取得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国民党反动派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众人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板书课题:最后一次讲演)(二)说事迹,悼英烈。

1.介绍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

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

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他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政策,以及学术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既有学术性,又有政论性,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有益读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历史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

但同时,他们对于一些专业的学术术语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可能还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观点和立场,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闻一多先生观点的理解和分析。

3.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风格。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闻一多先生的语气和表情。

4.巩固(20分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a.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后一次讲演?b.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政策有何批评?c.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界的一些现象有何看法?5.拓展(15分钟)学生查找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进一步认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 创新教案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  创新教案

13 最后一次讲演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2.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1.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

一、新课导入我们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时候,是否想到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到1946年,缅怀为争取和平民主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用心去感受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反对独裁而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二、检查预习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李公朴、闻一多及本文背景知识。

生交流,师最后明确2.生字词卑劣诬蔑卑鄙挑拨离间蛮横赋予3.生交流演讲词一般特点三、朗读,整体感知1.看视频资料,听读,注意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2.生大声朗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思考: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小组讨论一分钟。

明确:(1)揭露国民党的卑劣无耻,高度颂扬李公朴先生;(2)表达了对和平民主的坚定信心及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3)揭穿国民党的虚弱本性,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四、朗读、品味1.小组进行朗读竞赛并由学生点评。

2.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的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3.这篇演讲词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感染力。

请同学们思考,本文取得这种表达效果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交流,明确: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了对比、反复等修辞,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3 最后一次演讲预习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重点:1、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扎实掌握2、本文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难点:1、结合本文理解演讲的特色2、演讲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卑劣.()诬蔑.()卑鄙.()离间.()蛮横.()赋予.()2、解释下列词语:(4分)(1)卑劣:(2)毒手:(3)诬蔑:(4)蛮横:3、文学常识填空:(1分)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湖北省浠水县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3分)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略2、(1)卑鄙恶劣(2)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3)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4)(态度)粗暴而不讲理3、民主战士二、1、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导学案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设想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四、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重点解题;教师范读;课堂讨论。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1、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回答。

2、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献身四化,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四、预习心得:(归纳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请大家对照板书,归纳本文的中心。

(指名归纳,教师小结,完善板书)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五、布置作业:完成“理解·分析”一。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研讨本文的写作特色;朗读练习。

学习内容与步骤研讨写作特色:上一堂课,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通过朗读课文,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讨论提示: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汉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找出几个感叹句并改为陈述句。

比较表达效果。

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找出几个设问句。

3.在讲演中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三、朗读课文(先让学生练习,后指名读)请着重读本文第1、2段,体会一下它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明确: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

四、布置作业: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达标检测案(满分30分)1.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6分)光明正大()偷偷摸摸()悲愤痛恨()挑拨离间()制造恐怖()卑鄙无耻()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8分)(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句式:表达效果:(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句式:表达效果:(3) 你们完了,快完了!句式:表达效果:(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句式:表达效果:3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文中“你们”指的是,“我们”指的是。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分)(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分)【测试答案与提示】1. 褒义,贬义,中性,贬义,贬义,贬义2.(1)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 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 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 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3、(1)对比(2)反问(3)比喻(4)反复4、(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

反问句。

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