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 (1)
色素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薄层色谱法(TLC)在色素分离中的应用。
2. 熟悉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以及其在薄层色谱上的分离原理。
3. 观察并分析叶绿体中主要色素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主要的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
在薄层色谱中,固定相为薄层板,流动相为有机溶剂,不同色素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硅胶G薄层板、毛细管、培养皿、滴管、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研钵、漏斗、烘箱、酒精灯、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体色素:将新鲜菠菜叶洗净,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充分后,静置片刻,取上清液待用。
2. 制备薄层板:将硅胶G薄层板置于烘箱中,预热至100℃左右,取出后均匀涂布一层薄层硅胶G,待其干燥后,放入烘箱中活化30分钟。
3. 点样:用毛细管吸取少量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薄层板的一端点样,点样时注意不要重叠,点样量不宜过多。
4. 展开色谱:将点样的薄层板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层析液,使层析液高度不超过点样线。
待层析液前沿上升至距薄层板顶部1cm左右时,取出薄层板,晾干。
5. 观察与分析:将分离后的薄层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色素的Rf值(即移动距离与展开距离的比值),并分析各色素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素分离结果:经过薄层色谱分离,叶绿体色素主要分为四种,从上至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 Rf值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胡萝卜素的Rf值为0.4,叶黄素的Rf值为0.6,叶绿素a的Rf值为0.8,叶绿素b的Rf值为0.9。
3. 结果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在薄层色谱上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这表明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从而实现了分离。
色素的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薄层色谱法(TLC)在色素分离中的应用。
2. 探究植物叶片中不同色素的组成及其分离效果。
3. 了解色素的溶解性、极性和吸附性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植物叶片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等。
这些色素在植物体内起着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由于不同色素的溶解性、极性和吸附性等性质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性质将它们分离。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色素分离。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分离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丙酮、无水乙醇、硅胶G、层析板、毛细管、剪刀、镊子、研钵、漏斗、烧杯、培养皿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紫外灯、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色素提取:将新鲜菠菜叶洗净、晾干,剪成小块,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和无水乙醇,研磨至充分溶解,收集滤液。
2. 制备薄层板:将硅胶G与适量丙酮混合,倒入层析板中,使其均匀铺展,晾干。
3. 点样:用毛细管吸取提取液,滴在层析板上,形成直径约2mm的滤液斑。
4. 展开与分离:将层析板放入盛有适量丙酮的烧杯中,使丙酮沿层析板向上移动,待溶剂前沿到达距板顶约1cm处时取出,晾干。
5. 观察与鉴定:将层析板放入紫外灯下观察,根据不同色素在紫外灯下的荧光特性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素分离效果:通过实验,成功地将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等色素分离。
2. 色素鉴定:根据不同色素在紫外灯下的荧光特性,鉴定出以下色素:- 叶绿素:蓝绿色荧光;- 类胡萝卜素:橙黄色荧光;- 黄酮类:黄色荧光。
3. 实验结果分析:- 色素在层析板上的分离效果与各色素的极性、溶解性及吸附性有关。
极性小的色素在流动相中移动速度快,极性大的色素在固定相中移动速度快。
- 丙酮作为流动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有利于色素的分离。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实验报告生物学导论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一、提取与分离1、实验目的学习应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提取:叶绿体色素为有机酯类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常用有机溶剂提取。
如酒精、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等。
分离:薄层层析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抹在玻璃板上形成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作为固定相,把待测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作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由下而上逐渐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成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脱吸附、再吸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能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些,儿媳妇能力弱的物质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3、实验材料与试剂(1)新鲜的菠菜叶;(2)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3)钵体、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本、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
4、实验步骤(1)色素提取液的制备取叶4~5片新鲜叶片,洗净,擦干叶表面,去中脉剪碎,放入钵体中。
加入少量碳酸钙,加2~3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入10ml乙醇,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0ml乙醇冲洗过滤。
(2)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点样毛细管取上述提取液,平行于硅胶板的短边,距下边缘1cm处用毛细管划线,风干,重复操作3~4次;在干燥的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高度0.5cm,将硅胶预制板带有色素一端放入,使其下端浸入展开剂中;当色素较好分离,展开剂前沿接近硅胶预制板的上端边缘时,取出,画线。
Rf=斑点中心到原点距离/溶剂前沿到原点距离5、实验结果与分析从上至下为胡萝卜素(橙色):Rf=6.95/7.35=0.946叶绿素a(蓝绿色):Rf=5.35/7.35=0.728叶绿素b(黄绿色):Rf=4.95/7.35=0.673叶黄素(黄色):Rf=4.10/7.350.558可知,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极性依次增大,与硅胶吸附能力依次增强。
薄层色素分离实验报告
薄层色素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薄层色素分离实验,掌握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了解不同色素的迁移行为和染料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对于溶液中的某些物质进行初步分离和鉴定的实验方法。
它利用薄层类似于吸收性固体的涂层(如硅胶、氧化铝等)作为固定相,涂层上的液滴溶液在各种溶剂的作用下,其成分迁移速率不同,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好薄层色谱板,并标出起点线。
2. 首先制备待分离的色素溶液。
3. 将待分离的色素溶液滴于起点线上,并保持板面平衡。
4. 将色相溶液的涂层板直立放在色相槽中,使溶液与涂层充分接触。
5. 当溶液接近色相板顶端时,立即取出,并迅速用铅笔圈出色素斑点位置。
6. 用热风枪迅速干燥板面。
7. 将干燥的色谱板放入显色槽中,并使其与显色液充分接触。
8. 观察色谱板上的色素斑点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9. 根据实验结果,对色素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
四、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红色食用色素溶液作为待分离的物质。
经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观察到了不同色素分离出的斑点,并记录了其位置和颜色变化。
我们发现红色食用色素溶液由于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在薄层色谱板上呈现出不同的色素斑点。
通过对色素斑点的鉴定,我们初步确定了红色食用色素溶液中的主要成分。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利用薄层色谱法将红色食用色素溶液进行了初步分离和鉴定。
通过对色素斑点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色素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然而,本实验中的色素鉴定还不够准确和全面。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色素溶液进行分离实验,并对色素斑点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色素的含量比例。
同时,还可以添加更多的显色试剂,以增强色素斑点的显色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薄层色素分离实验,我们了解了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掌握了薄层色谱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实验七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鉴定
2011-11-24
8
3. 展开
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使 溶剂蒸气迅速达到平衡,可在展开槽内衬一滤纸。 在层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开溶剂,使其高度不超 过1cm。将点好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点 样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盖好瓶盖,观察展 开剂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尽快在板上标 上展开剂前沿位置。晾干,观察斑点位置,计算 Rf值。
2011-11-24
2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 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 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间进行分 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 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 目的。
2011-11-24
10
四、实验关键步骤
1、载玻片应干净且不被手污染,吸附剂在玻片上应 均匀平整。 2、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1.5cm, 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 3、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 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 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置。
倾斜上行展开
2011-11-24
垂直上行展开
9
4. 显色
被分离物质如果是有色组分,展开后薄层色谱板 上即呈现出有色斑点。 如果化合物本身无色,则可用碘蒸气熏的方法显 色。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 和浓磷酸等。 对于含有荧光剂的薄层板在紫外光下观察,展开 后的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背景上呈暗色斑点。 本实验样品本身具有颜色,不必在荧光灯下观察。
2011-11-24
7
2. 点样
实验七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
实验五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7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其结构如下:叶绿素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α或-、β-和γ-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β-体的含量多达90%。
β-体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的。
在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即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体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 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故本实验采用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提取以上三种色素。
薄层色谱又称为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当流动相(展开剂)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溶解——解吸而向前移动。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
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
在给定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厚度及均匀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前沿移动的距离之比值(Rf 值)是给定化合物特有的常数。
即:沿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溶剂前心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斑点中 Rf影响Rf 值的因素很多,如样品的结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性质、温度以及薄层板的质量等。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薄层色谱分离
实验四天然色素的提取与薄层色谱分离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分析原理和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用适合的萃取液提取天然物质,再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是色谱分析的一种方法,和柱色谱一样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附或分配的不同,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通过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毛细管、薄层色谱板试剂:番茄酱3g、丙酮20mL、石油醚20mL、饱和食盐水50mL、蒸馏水40mL、薄层色谱板、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仪器及装置图五、试验流程萃取(丙酮、石油醚)干燥(无水硫酸钠)蒸馏放入层析液中六、实验步骤和现象1.萃取:去3g番茄酱放入锥形瓶中,加入10mL丙酮,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然后将萃取液用滤纸小心的过滤到分液漏斗中,再用10mL丙酮萃取,萃取液同上操作,再用2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将混合的萃取液都倒入分液漏斗中。
2.洗涤:将混合萃取液用5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放出丙酮;再用40mL蒸馏水分两次洗涤。
3.干燥:将有机层放入锥形瓶中用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
4.蒸馏:将干燥后的有机层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进行蒸馏,蒸到圆底烧瓶中还剩2到3mL液体时,停止蒸馏。
5.点样:用毛细管吸取圆底烧瓶中的液体,点在画好线的薄层色谱板上,点样5-6次。
6.层析:将点好样的板放入层析液中,等3到5分钟后即可在紫外光下观察运动轨迹。
七、实验结果讨论第一次点样效果较好;第二次由于点样时,多点了数滴,导致液体较多,分离时没能保证在同一条线上,未能得到较好的试验效果。
实验七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实验七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方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
2.复习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红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色的色素则是 -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可以通过色谱法加以分离。
本实验以二氯甲烷作萃取剂,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R再经柱色谱分离,分段接收并蒸除溶剂,即素。
然后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确定各组分的f可获得各个单组分。
三.实验装置R值示意图所示。
回流装置,图2-18计算f四.实验试剂与器材试剂:干燥红辣椒、二氯甲烷、硅胶G(200~300目)、沸石。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吸滤瓶、广口瓶、3cm*8cm薄板、点样毛细管、色谱柱、锥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1g干燥并研碎的红辣椒和2粒沸石,加入10ml二氯甲烷,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20min。
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漏斗棉花过滤,除去不溶物,蒸发滤液至干,2mL二氯甲烷溶解色素混合物。
裁滤纸,2cm宽,10cm长,毛细管点样,样斑小于0.5cm,晾干。
烧杯为色谱槽、二氯甲烷水为作展开剂(4:1)。
展开至7 cm。
测量。
计算各种色R值。
素的f(以200ml广口瓶作薄板色谱槽、二氯甲烷作展开剂。
取极少量色素粗品置于小烧杯中,滴入2~3滴二氯甲烷使之溶解,并在一块硅胶G薄板上点样(铺板、活化、R值。
点样、色谱分离参见2.3.6一节),然后置入色谱槽进行色谱分离。
计算各种色素的f 在1.5cm的色谱柱中,装入硅胶G吸附剂(参加2.3.6一节),用二氯甲烷作洗脱剂,将色素粗品进行柱色谱,收集各组分流出液,浓缩各组分,得到各组分产品。
)六、注意事项1.红辣椒要干且研细。
2.硅胶G薄板要铺得均匀,使用前活化充分。
3.色谱柱要装结实,不能有断层。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R值,再通过柱色谱,分段浓缩可得到不同的组分。
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四、实验步骤
3. 柱色谱分离色素:
(1) 用10g中性氧化铝和石油醚装层析柱。
(2) 将菠菜色素浓溶液用滴管小心加到层析柱顶部。 加完后打开下部活塞,让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左 右关闭活塞。加入数滴石油醚,重新打开活塞使液 面下降,重复几次使有色物质全部进入柱体内。
(3) 依次用不同洗脱剂进行洗脱,收集各色带。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各洗脱剂对应的色带
石油醚-丙酮(9:1体积比)混合液 胡萝卜素(橙黄色)
石油醚-丙酮(7:3体积比)混合液 叶黄素(黄色) 丁醇-乙醚-水(3:1:1体积比)混合液 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五、注意事项
1. 甲醇有毒,请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洗脱剂
柱色谱原理:
混合物上页 下页 返回 源自出吸附剂常用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等。 吸附剂对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的极性有 关,极性越强,吸附能力越大,分子中含有 极性较大的基团,其吸附能力也越强。
氧化铝对下列化合物的吸附性: 酸、碱>醇、胺、硫醇>酯、醛、酮> 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物、醚>烯烃>饱和烃
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 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通过柱色谱(层析)和薄层色谱(层析)对菠菜 叶中的上述几种色素进行分离。
提问
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极性 次序为何?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R
N Mg N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三、试剂及仪器
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但由于色素的化学特性和来源不同,其测定方法和原理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1. 分光光度法:人工合成色素通常具有特定的吸光特性,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情况,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色素的测定。
2. 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色素物质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波长可编程检测器检测其吸收峰,从而实现色素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准确性高,分离效果好。
3. 电化学法:通过将样品与电极接触,测定其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测定颜色产生的电流信号,进而实现色素的测定。
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及原理1. 高效液相色谱法:天然色素通常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色素物质进行分离,并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吸收峰,实现色素的定量分析。
2. 薄层色谱法:将样品中的色素沿着薄层色谱板上升,根据各色素成分在薄层色谱板上的相对迁移距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不易挥发的色素成分,通过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将样品中的色素分离,并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总结: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要求来确定。
无论是人工合成色素还是天然色素,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测定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鉴别和测定色素的原理和方法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对用户健康的保障。
以下将继续扩展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扩展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分析物质中,特别是不同种类色素混合体系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验七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鉴定
2011-11-24
10
四、实验关键步骤
1、载玻片应干净且不被手污染,吸附剂在玻片上应 均匀平整。 2、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1.5cm, 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 3、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 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 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置。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及薄 层色谱鉴定
Extraction of pigment from red pepper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dentification
一、实验目的
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 学习利用薄层色谱鉴定未知化合物2011-11-246三、实验步骤
1.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
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1g干燥并研细的红辣椒和2粒
沸石,加入10mL二氯甲烷,装上回流冷凝管,加入回 流20min。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 蒸馏回收二氯甲烷,得到浓缩的粗色素黏稠液。 以200mL广口瓶作薄层析槽,二氯甲烷做展开剂。取极 少量色素粗品置于小试管中,滴入2~3滴二氯甲烷使 之溶解,并在一块3×8cm的薄层板上点样,然后置入层 析槽进行层析,展开后板上出现三个斑点,计算每种 色素的Rf值。
倾斜上行展开
2011-11-24
垂直上行展开
9
4. 显色
被分离物质如果是有色组分,展开后薄层色谱板 上即呈现出有色斑点。 如果化合物本身无色,则可用碘蒸气熏的方法显 色。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 和浓磷酸等。 对于含有荧光剂的薄层板在紫外光下观察,展开 后的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背景上呈暗色斑点。 本实验样品本身具有颜色,不必在荧光灯下观察。
实验7天然色素的分离及红外光谱法鉴定
三. 参照文件
Article Information
FT-IR Study of Some Carotenoids Helvetica Chimica Acta Volume 8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ssue 6, Date: June 2023, Pages: 1691-1697 Tamás Lóránd, József Deli, Péter Molnár, Gyula Tóth Abstract | References | Full Text: PDF (103K)
THE END
二.试验内容
1. 从红辣椒中萃取红色素
乙酸乙酯,水浴回流。共提取两次。减压旋转蒸发浓缩。
2. 红辣椒色素旳TLC试验
用不同旳溶剂进行薄层层析试验,从中找出具有最佳分离效果旳 展开剂,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旳柱层析洗脱剂选择旳根据。
红色素为低极性成份,做TLC时考虑选用不同百分比旳石油醚-乙酸乙酯, 石油醚-氯仿,石油醚-丙酮等展开。 展开效果能够直接观察和用I2显色。
3. 柱层析分离红色素
拌样;装柱(湿法);洗脱;薄层层析检验、合并
要求:1,拌样要均匀,溶剂要挥干。 2,以石油醚为溶剂湿法装柱,要均匀,无气泡。 3,按照选好旳溶剂进行梯度洗脱。
四. 红色素旳红外光谱鉴定
统计红色素纯样品在KBr盐片上旳红外光谱。将你统 计旳图谱与红色素旳原则红外图谱相比较,并解释辣 椒红色素旳红外光谱旳主要吸收峰。
CH3
二氢辣椒辣素(dihydrocasaicin)
从辣椒中分出旳辣味成份都是混合物,主要含辣椒素(capsaicin)和二氢 辣椒辣素(dihydrocasaicin). 能够用于消炎,镇痛,麻醉,戒毒,健胃 消食剂和天然防腐剂 。国外高纯度辣椒碱一公斤价格可达几万美元。
天然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天然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实验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能力目标:探究该实验的最佳实验材料,滤液划线,分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乐于思考与创新的精神。
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具有多种光合色素,这些色素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扩散得慢,这样就可以用纸层析法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实验器材、药品天平量筒烧杯药匙漏斗滤纸玻璃棒毛细吸管滴管剪刀试管培养皿丝袜棉塞研钵绿叶caco3 sio2 无水乙醇层析液实验改进措施基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划滤液细线时毛细吸管容易断,滤液细线容易没及层析液,滤纸条容易在层析装置中翘起等问题,我进行了如下4方面改进(1)实验材料的改进:教材用的菠菜,可以根据季节随机选取绿色叶片。
如韭菜、葱、爬山虎叶、树叶、杂草等均可。
色素不明显的问题我的改进措施是减少无水乙醇的量,并根据选取的叶片的种类适量增减无水乙醇。
(2)过滤装置的改进:将教材中尼龙布改为丝袜,过滤的速度明显加快。
(3)滤纸制备改进毛细吸管划线容易断,在滤纸条上不容易画直。
我的改进措施是改用圆形滤纸,在正中间嵌入棉线,直接用滴管将少量滤液滴入滤纸正中间,利用棉线吸水的特性吸引层析液进入滤纸正中心将色素分离。
既省去了划线步骤也避免色素没及层析液和滤纸条容易在层析装置中翘起等问题。
(4)层析装置的改进将小烧杯换成培养皿更有利于圆形滤纸的层析和观察。
实验过程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乙两组分离菠菜中的色素。
丙丁两组分离爬山虎叶中的色素。
甲丙用传统的滤纸条层析法,乙丁用改进后的圆形滤纸层析,比较实验结果。
改进后的实验步骤如下(1).提取色素称取3g绿叶剪碎放入研钵,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5ml无水乙醇研磨充分。
实验七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
实验五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7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其结构如下:叶绿素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α或-、β-和γ-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β-体的含量多达90%。
β-体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的。
在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即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体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 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故本实验采用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提取以上三种色素。
薄层色谱又称为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当流动相(展开剂)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溶解——解吸而向前移动。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
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
在给定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厚度及均匀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前沿移动的距离之比值(Rf 值)是给定化合物特有的常数。
即:沿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溶剂前心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斑点中 Rf影响Rf 值的因素很多,如样品的结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性质、温度以及薄层板的质量等。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薄层色谱分离
实验四天然色素的提取与薄层色谱分离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分析原理和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用适合的萃取液提取天然物质,再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是色谱分析的一种方法,和柱色谱一样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附或分配的不同,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通过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毛细管、薄层色谱板试剂:番茄酱3g、丙酮20mL、石油醚20mL、饱和食盐水50mL、蒸馏水40mL、薄层色谱板、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仪器及装置图五、试验流程萃取(丙酮、石油醚)干燥(无水硫酸钠)蒸馏放入层析液中六、实验步骤和现象1.萃取:去3g番茄酱放入锥形瓶中,加入10mL丙酮,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然后将萃取液用滤纸小心的过滤到分液漏斗中,再用10mL丙酮萃取,萃取液同上操作,再用2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将混合的萃取液都倒入分液漏斗中。
2.洗涤:将混合萃取液用5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放出丙酮;再用40mL蒸馏水分两次洗涤。
3.干燥:将有机层放入锥形瓶中用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
4.蒸馏:将干燥后的有机层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进行蒸馏,蒸到圆底烧瓶中还剩2到3mL液体时,停止蒸馏。
5.点样:用毛细管吸取圆底烧瓶中的液体,点在画好线的薄层色谱板上,点样5-6次。
6.层析:将点好样的板放入层析液中,等3到5分钟后即可在紫外光下观察运动轨迹。
七、实验结果讨论第一次点样效果较好;第二次由于点样时,多点了数滴,导致液体较多,分离时没能保证在同一条线上,未能得到较好的试验效果。
薄层色谱法分离菠菜中天然色素的研究
薄层色谱法分离菠菜中天然色素的研究张倩茹;佟玲;田冬;余国东【摘要】采用自制的薄层色谱分离了菠菜中的天然色素成分,在110℃、30 min的活化条件下,以石油醚-甲醇(3:2)为提取剂,探究了石油醚-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和正己烷-乙酸乙酯等多种混合展开溶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石油醚-丙酮混合展开剂时,其比例为8:2时分离效果最好.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和正己烷-乙酸乙酯作为展开剂时,其比例为6:4时,分离效果最好.【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6)006【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薄层色谱法;活化时间;展开剂;天然色素【作者】张倩茹;佟玲;田冬;余国东【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南燃料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淮南师范学院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南燃料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淮南师范学院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南燃料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淮南师范学院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淮南燃料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2.6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作为色谱法的一个分支常用于物质的微量分离,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操作方便等优点[1-3],并且在一般实验室中都可进行,一般不需要配备现代化的检测观察设备,被用于许多有机物的分离、富集和制备等,也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凝胶电泳等现代色谱技术的样品预分离和前处理[4-5]。
蒋银燕等用薄层色谱法分离了苏丹Ⅲ、二甲基黄和固绿三种燃料,并研究了不同展开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6];宋传君、常俊标等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了实验室制备的不对称合成有机化合物[7];冯振刚等将TLC和FID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8];袁黎明团队发展了手性薄层色谱方法及其应用[9];另外TLC技术在中药、医药或有机中间体的富集、分离和鉴别方面也被广泛使用[10-12]。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7番茄色素的提取与色谱分离
2021年4月26日
26
改性硅胶:
键合相色谱(BPC)
其他
HO
手性层
C H2
H2
C
H2
CC
Si O
H2 Si
O
Si
CH3
(C8)
O
CH3
Si
H2
H2 C
CH3
O Si
H2 C CC
C
H2
C H2
C H2
H2 C
C
H2 C
C
O Si
Si
O H2 Si
C CH2
H2N
H2
H2 O
Si
H2C
O
O
Si Si O
2021年4月26日
1
一、番茄色素的结构性质和提取工艺
2021年4月26日
2
一、番茄色素的结构性质和提取工艺
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各种方法均可应用
过滤 萃取 蒸馏 升华 重结晶 沉淀 色谱 电泳 本实验:萃取、干燥、色谱
2021年4月26日
3
一、番茄色素的结构性质和提取工艺
原料:番茄酱 目标物:番茄色素 溶剂:①乙醇一次
U V
TL C-S
原子 吸收
氮测 定法
挥发 油测 定法
滴定
鞣 质
重量 法
品种 数 850 51 17 29 2 11 4 27 1 3
项目 数 956 52 17 29 2 11 4 27 1 3
新增 709 24 8 12 1 9 1 9 1 0
2021年4月26日
1313
各种分析技术发表论文的统计数据
1906年,他将该实验更系统的 研究论文发表在德国《植物学 杂志》上,并首次提出 Chromatography—色谱法。
实验7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色素分离
实验7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色素分离 (6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原理和操作 二、反应原理绿色植物如菠菜含有多种天然色素,其中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和b 等以极性逐渐增加:CH 3CH 3CH 3OHCH 3CH 3CH 3HOCH 3CH 3CH 3CH 3-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R=CH 3)叶绿素b (R= )OC HCH 3CH 3CH 3HCH 3CH 3CH 3HCH 3CH 3CH 3CH 3N NNN CHCH 2CH 3CH 2C OOCH 3COOCH 3CH 2CH 2CH 3RO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Mg在薄层层析时,上述化合物的展开速度不同;在柱层析时,流出速度有差异,可被极性不同的溶剂洗脱。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甲醇、石油醚(60~90ºC)、无水硫酸钠、丙酮、乙酸乙酯、滴管剪刀、布氏漏斗、抽滤瓶、分液漏斗、量筒、三角瓶、圆底烧瓶、常压蒸馏装置、硅胶薄层层析板、薄层层析缸、150~160目中性氧化铝四、实验步骤1、菠菜色素的提取用分液漏斗洗涤时,旋荡要轻,以防乳化。
2、薄层层析点样于距离下边缘约1cm 处; 点样要轻,以免刺破硅胶层; 薄层板在展开剂展开后,测量并记录溶剂前沿和每个斑点中心与原点中心的距离。
按公式f R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计算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的R f 值 3、柱层析可用滴管代替滴液漏斗滴加洗脱剂4、最好结果的薄层板、柱层析的所有单独接收组分上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提取与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应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叶绿体a(C55H72O5N4Mg)、叶绿素b(C55H72O6N4Mg)、胡萝卜素(C40H56)和叶黄素(C40H56O2)与类囊体膜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这些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可用薄层色谱法加以分离与鉴别。
薄层色谱分析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在玻璃板上成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做固定相,把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做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由下而上的逐渐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脱附、再吸附、再脱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些,而吸附力弱的则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新鲜的菠菜叶片2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石油醚:丙酮:苯=7:5:1,体积比)3 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四实验步骤(一)色素提取液的制备1 取新鲜叶片4至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叶表面,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 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加2至3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至15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上清液用漏斗过滤,残渣再用10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冲洗一次,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即制成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提取液应避光保存。
(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 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点样毛细管吸取上述提取液,平行于硅胶板的短边,距下边缘约1cm处用毛细管划线,风干后再划第二次,重复操作3至4次。
2 在干洁的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高度约0.5cm,将硅胶预制板带有色素的一端放下,使其浸入展开剂中(但不要使待测样品浸入展开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7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其结构如下:
叶绿素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α或-、β-和γ-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β-体的含量多达90%。
β-体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的。
在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即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体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故本实验采用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提取以上三种色素。
薄层色谱又称为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当流动相(展开剂)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溶解——解吸而向前移动。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
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
在给定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厚度及均匀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前沿移动的距离之比值(Rf值)是给定化合物特有的常数。
即:影响Rf值的因素很多,如样品的结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性质、温度以及薄层板的质量等。
当这些条件都固定时,化合物的比移值R f是一个特性常数。
但由于实验条件容易改变而不易固定,因此在鉴定一个具体化合物时,经常采用与已知标准样品对照的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及鉴定工作,在灵敏、快连、准确方面比纸色谱优越。
薄层色谱的特点是:(1)设备简单,操作容易;(2)分离时间短,只需数分钟到几小时即可得到结果,因而常用来跟踪有机反应监测有机反应完成的程度;(3)分离能小虽,斑点集中,特别适用于挥发性小,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离的物质;(4)可采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且可在较高温度下显色;(5)不仅适用于小量样品(几毫克)的分离,也适用于较大量样品的精制(可达500毫克)。
应该指出,薄层色谱是否成功,与样品、使用的吸附剂、展开剂以及薄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三、试剂及器材
1.器材:剪刀、研钵、布氏漏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层析缸、玻棒、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2.5 cm×7.5 cm,6块)。
2.试剂: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中性氧化铝(150~160目)、甲醇、
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菠菜叶。
四、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称分子量性状
折光率比重
熔
点℃
沸
点℃
溶解度:克/100ml溶剂
水醇醚
乙醇46.07 liq
1.3600 0.7893 -144 78
∞∞∞
丙酮58.07 liq 1.3588 0.7899 -94 56.2 ∞∞∞
未完,请自己查
五、实验内容与基本操作
1.薄层色谱
(1)吸附剂与展开剂:
吸附剂(固定相):用于与样品发生吸附作用的固定不动的物质。
在混合物样品流经吸附剂(固定相)的过程中,由于各组分与吸附剂(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就产生了速度的差异,从而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开。
一般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
硅胶可分为硅胶H(不含黏合剂)、硅胶G(含黏合剂)和硅胶HF(含荧光物质,可在紫外光下观察)等。
氧化铝同样也可分为以上几种类型。
展开剂(流动相):也称洗脱剂,在色谱过程中起到将吸附在固定相上的样品洗脱的作用。
选择展开剂时应考虑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
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解吸附(洗脱)能力就越大,即R f值就越大。
如选用一种溶剂(展开剂)后发现其样品成分的R f值都比较大,则可换用一种极性较小
的展开剂,也可在原展开剂中加入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
展开剂的洗脱能力按下列次序递增:已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
(2)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是通过制浆、涂片、点样、展开及显色来完成的。
①制浆浆液的制备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是将选好的硅胶G慢慢倒入溶剂中调成糊状备用。
湿法是将水和硅胶G按1:4的比例在搅拌下将硅胶G慢慢地倒入水中调成糊状,不要反过来加,防止形成团块。
湿法制浆要在使用前调制,否则浆料容易凝固结块。
②涂片大量使用可用涂布器涂布。
简单的涂布方法是将两片载玻片用肥皂水和水洗涤干净,再用碎滤纸吸干玻片上的水分,然后将其重叠在一起,用手夹住片的上端,慢慢浸入已调好的浆液浸涂2s左右(上端留一些不浸涂),然后缓慢地将载玻片从浆液中取出,要求版面均匀平滑,载片边缘上的浆料用抹布轻轻地擦去,小心将两片分开,放在磁盘中。
待浆料自然干燥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活化,约30min就制成了薄层板,取出来进行点样。
③点样在活化好的薄层板下约1cm处的边上轻轻地用铅笔点一个标记作为起始线。
用一根内径约一毫米的毛细管吸取制备好的试样。
吸取的试样不要太多,防止样点扩散。
在起始线的中央轻轻地接触薄层板,点样要迅速,接触即刻移开。
待样点溶剂挥发后再重复点样约3~4次。
样点直径不要超过2mm,太大会出现拖尾现象。
如果在一块薄层板上点两个以上的样点要分开距离。
样点点好后就可以展开。
④展开将展开剂倒入展开瓶或合适的广口瓶中,使液面在样点的下方,不
要接触到样点,否则样点会被溶入展开剂中无法进行展开。
将薄层板小心斜放在展开瓶中盖好盖,观察展开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沿板上行。
此时溶剂上行很快,必须留心观察。
当展开剂上行至距离涂层顶端约5mm 时,将板小心取出,用铅笔做好溶剂前沿的位置记号。
样点各组分随展开剂上行同时被展开在各个部位而形成各个有色斑点,取斑点的中心位置做好记号。
如果斑点没有颜色就用显色法使斑点显示出来。
一种是在色谱缸中或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几粒碘,把展开后的薄层板放入,待斑点明显时取出做好记号。
另一种是带有荧光的硅胶可用紫外灯照射观察斑点。
2.菠菜叶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菠菜色素的提取
将菠菜叶洗净,甩去叶面上的水珠,摊在通风橱中抽风干燥至叶面无水迹。
称取20g,用剪刀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20mL甲醇,研磨5分钟,转入布氏漏斗中抽滤,保留滤液。
将布氏漏斗中的糊状物放回研钵,加入体积比为3:2的石油醚一甲醇混合液20 mL,研磨,抽滤。
用另一份20mL混合液重复操作,抽干。
合并两次的滤液,转入分液漏斗,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弃去水一醇层,将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滤入蒸馏瓶中,水浴加热蒸馏至剩约1mL残液。
(2)薄层层析
铺制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胶板6块,点样,用体积比为8:2的石油醚-丙酮混合液作展开剂,展开后计算各样点的R f值,观察各色带样点是否单一,以认定柱中分离是否完全。
建议按下表次序点样。
薄板序号一二三四五六
样点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补
点样物质 原提取液 原提取液 原提取液 第一色带 原提取液 第二色带 原提取液 第三色带 原提取液 第四
色带
各样点的R f 值因薄层厚度及活化程度不同而略有差异。
大致次序为,第一色带β-胡萝卜素(橙黄色,R f ≈ 0.75);第二色带叶黄素(黄色,R f ≈ 0.7)[3];第三色带叶绿素a(蓝绿色,R f ≈ 0.67);第四色带叶绿素b(黄绿色,R f ≈ 0.50)。
在原提取液(浓缩)的薄层板上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未知色素的斑点(R f ≈ 0.20)。
六、注意事项
七、成功关键
八、思考题
1.试比较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三种色素的极性,为什么胡萝卜素在薄层板上移动最快?
2.如何利用R f 值来鉴定化合物?
3.展开剂的高度超过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