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2.2(1)
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
![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34c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1. 引言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汽车文化教学,引导幼儿了解世界汽车发展史,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品味。
本文将从全面评估的角度出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探讨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2. 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2.1 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在进行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的深入探讨时,首先需了解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
古代人类是如何满足移动和交通需求的?有哪些早期的交通工具对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学习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幼儿可以了解到汽车的发展是从何而来的,这对他们形成整体性的认识非常重要。
2.2 工业革命和汽车的诞生工业革命是汽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汽车的诞生也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
在汽车发展史教案中,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工业革命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以及汽车是如何从最初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
2.3 世界各国的汽车发展历程在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中,可以涵盖世界各国的汽车发展历程,介绍不同国家对汽车的贡献和影响。
幼儿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汽车发展史,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从而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的认知。
3. 总结和回顾通过深入探讨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我们不仅可以使幼儿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还能培养其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形成对汽车文化的浓厚兴趣。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应该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通过深入了解汽车发展史,幼儿可以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培养对世界文化、科技进步的理解和认知。
汽车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幼儿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和综合素养。
5.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以及对幼儿的意义和作用。
汽车行业的文化与社会影响
![汽车行业的文化与社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5e940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b.png)
汽车行业的文化与社会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和社会影响。
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不仅在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互动。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所引发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影响。
一、汽车文化的形成1.1 汽车的历史与发展汽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从蒸汽车、内燃机车到电动车等多个阶段,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开创了现代汽车工业。
1.2 汽车文化的形成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汽车文化包括汽车设计、品牌文化、汽车音乐、汽车电影等方方面面。
例如,一些汽车品牌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品牌形象来传递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汽车音乐和电影则通过音乐和视觉的表现形式来展现汽车的魅力。
二、汽车行业对社会的影响2.1 经济影响汽车行业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汽车产业链涵盖了制造业、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渠道等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汽车的生产、销售和维修等环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2.2 城市发展与交通汽车的普及也对城市发展和交通方式带来了诸多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街道和道路的设计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
同时,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促进了公共交通和可持续出行方式的发展。
2.3 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动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动模式。
汽车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推动了城市和农村的革命,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同时,汽车的拥有也成为了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2.4 环境和能源方面的挑战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和能源方面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对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压力。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bd6a4214791711cd791706.png)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选课课程性质:选修总学时:16 理论学时:16学分:1.0适用专业:对汽车感兴趣所有专业开课院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1章汽车发展简史 1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由来【教学内容】1.1车之由来1.2汽车的出现1.3内燃机发明史1.4内燃机汽车的发明1.5内燃机汽车车身的发展1.6未来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车之由来,内燃机的发明史难点:1、内燃机汽车的发明第2章欧洲著名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2.1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2.2菲亚特汽车公司2.3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2.4雷诺·日产联盟2.6宝马汽车集团2.7荷兰世爵汽车公司2.8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3章美国及亚洲主要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3.1福特汽车公司3.2通用汽车有限公司3.3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4丰田汽车公司3.5本田汽车公司3.6现代汽车公司3.7印度塔塔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4章中国主要汽车厂商 3课时课程内容:4.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2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4.3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6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7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8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9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4.10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5章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课时课程内容:5.1汽车心脏——发动机5.2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5.3汽车仪表【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本章难点: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6章汽车选购 3课时课程内容:6.1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6.2汽车选型6.3新车选购6.4购车付款6.5汽车上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选购技巧本章难点:汽车的选购第7章汽车油料的选用与汽车维护 1课时课程内容:7.1汽车油料7.2汽车磨合7.3汽车维护【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维护本章难点:汽车的维护第8章汽车展览与竞赛 1课时课程内容:8.1汽车展览8.2汽车竞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本章难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选修课,是汽车基本知识课,只有对汽车感兴趣,那么在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汽车文化论文(奔驰)
![汽车文化论文(奔驰)](https://img.taocdn.com/s3/m/b67af5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3.png)
汽车标志与企业文化内容:奔驰汽车文化系别:08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电(2)班姓名:***学号: **********上课班级:周四班摘要:通过奔驰车标及其文化引出德国悠久而独特的汽车文化,汽车是当代社会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德国的汽车文化充分的展示了德国民族智慧的结晶,百年打造的德国汽车工业无比辉煌;百年积累的德国汽车文化独具魅力。
德国汽车文化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人一丝不苟、追求每一个螺钉都完美的认真性格,以及德国人对品质、对性能永无止境的执著追求造就了德国汽车,使其成为高品质、高技术的代名词。
透过德国的汽车文化我们从中看到了许多值得我国和别国所学习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奔驰车标及其文化前言:改革开放以后,德国是第一个进入我国汽车领域并进行合作的西方国家。
中国人对德国的汽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已不陌生。
德国汽车文化是中国人在与德国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比较容易沟通的方面。
本文以奔驰车标作为切入点着重的介绍了德国悠久而独特的汽车文化,那么德国的汽车文化究竟独特在哪里?真的只是一个民族的风情而已吗!1.独一无二的奔驰车标1.1车标的由来1873年,担任dentz发动机技术部主任的哥特里布·戴姆勒,在给妻子寄去的明信片上,信手画上了一颗三叉星以代表他当时的住处,并特别声明:总有一天,这颗吉祥之星会照耀我毕生的工作。
1886年,戴姆勒和卡尔·本茨同时各自发明了汽车,本茨为自己的汽车设计了一个标志——高贵的月桂枝围绕着“benz”字样的圆形图徽,戴姆勒则在数年后创办公司时采用了自己早年钟情的三叉星标志。
他建议戴姆斯公司生产的汽车都用“梅塞德斯”命名,戴姆勒欣然同意。
经过数次改动,“mercedes”与三叉星这两个标志合成了一个新的商标:圆圈内4颗小星环绕在1颗大星的上方,下面标注着“mercedes”字样。
1926年,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合并,合并后生产的汽车被叫作“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各自的商标也被结合起来重新设计成为新的标志:benz的月桂枝围绕着三叉星,“benz”的字样在下面,“mercedes”的字样在上面。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987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a.png)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姜十万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姜十万](https://img.taocdn.com/s3/m/8ef8c560b9f3f90f77c61ba8.png)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姜十万————————————————————————————————作者:————————————————————————————————日期:《汽车文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代码:101001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4 计划学时:64 实践课时比例:0%主要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先修课程:无1.概述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可以初步掌握汽车、汽车类型;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史;能够描述汽车的组成和各主要部件的功用;能够知道汽车节能与环保的发展趋势,能够知道汽车的污染与危害,知道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能够欣赏赛车运动、汽车的外形与色彩;能够了解汽车展览、汽车标志与国内外汽车品牌的含义。
能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提高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促进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按照项目分工的方法来实施。
1.3课程开发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作为一门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着重点是与实际紧密结合。
汽车文化(汽车发展简史)
![汽车文化(汽车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b22d764458f5f61fb636664e.png)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漫长的 一百多年,汽车的发展历史表明:汽车 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 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
第1章 世界汽车发展史
1.1汽车的诞生
1.1.1汽车的起源 车,就是用轮子在地面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汽车最早的发展首先要追溯车轮的发展。车轮
针对鱼型车的这一缺点,人们想了许多方法
加以克服,例如人们在鱼型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
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升力,这便是“鱼
型鸭尾”式车型。
有“鸭尾形”尾翼的汽车
7.楔形汽车
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已接近于理想的造型。
1.2.2汽车发动机的发展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是汽车上的重 要装置,没有发动机汽车便无从谈起, 因此发动机的发展对汽车的发展起着致 关重要的作用。
3.流线型汽车
林肯·和风牌轿车
4.甲壳虫汽车
1938年的大众甲壳虫汽车
新甲壳虫汽车
5.船型汽车
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6.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 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也较小。
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汽车
鱼型汽车存在的缺点:后窗玻璃倾斜太甚,面积 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缺陷。鱼型 车还有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向风的不 稳定性。鱼型车发动机前置,车身重心相对前移, 一般来讲横向风的风压中心和车身重心接近。但 由于鱼型车的造型关系,在高速时会产生一种升 力,使车轮附着力减小,从而抵挡不住横向风的 吹袭,有发生偏离的危险。
的发展,是由滑动(移动)变为滚动的飞跃。 随着车轮的发明,逐渐开始出现用马来拉带轮
子的车。17世纪,四轮马车一度承担几乎所 有的长途客运任务。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158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f.png)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文化》教材的第二章“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第三章“汽车结构与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汽车的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到现代汽车的设计与制造。
2. 汽车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认识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历程的掌握,汽车基本结构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模型、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汽车发展历程:讲解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的发展变化,强调汽车对社会的影响。
(2)汽车结构与原理:以汽车模型为例,详细讲解汽车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汽车发展历程:1.1 第一辆汽车诞生1.2 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2. 汽车结构与原理:2.1 动力系统2.2 传动系统2.3 制动系统2.4 悬挂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汽车发展历程。
(2)说明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汽车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2)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协同工作,使汽车得以正常运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d47cfdb4daa58da1114acc.png)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汽车文化》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
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与配件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2、了解世界经典名车;3、认识世界著名汽车公司车标;4、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5、了解汽车运动;6、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7、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二)能力目标1、能讲解汽车工业的发展史;2、识别汽车的品牌与车标含义;3、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4、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外界知识的了解;2、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初步认识;3、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提高;三、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1.课程单元与教学目标四、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单元一汽车的诞生与发展1)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汽车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b7bc20453610661ed9f4a1.png)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汽车文化(2700063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分:2总学时:36考核方式:考试课程定位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汽车、汽车类型;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汽车发展史;能够描述汽车的组成与各部件的功用;能够知道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能够知道汽车的污染与危害,知道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能够欣赏赛车运动、汽车外形与色彩;能够了解汽车展览、汽车标志与国内外汽车品牌的含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汽车,了解汽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包括:1.通过汽车史话与趣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名人轶事、名车、车标等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2.通过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识汽车、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3.通过汽车色彩、造型以及汽车与网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职业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形成认真、谨慎、团结合作、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作为一门理论的专业选修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着重点是与实践紧密结合。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着力点在学生小组的工作任务及团队合作,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6四、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安排1.课程单元与教学目标课程单元\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以完成工作任务、获取职业知识或提高职业素质的形式描述)\学时3课程单元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时课题1认识汽车文化 3任务1.1汽车文化的含义: 理解定义任务1.2和谐汽车文化: 怎样做到和谐任务1.3学习汽车文化: 为何学习汽车文化课2汽车简史 4任务2.1古代陆地交通工具的发展会描述古代交通工具任务2.2汽车的诞生了解汽车诞生过程任务2.3技术革新成果了解汽车技术革新课题3汽车的外形与色彩 4任务3.1汽车的外形了解汽车外形发展任务3.2 汽车的颜色了解汽车颜色搭配课题4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 4任务4.1介绍各公司了解主要公司的商标及发展课题5法规习俗对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促进 3 任务5.1法律法规对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了解各主要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任务5.2习俗对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了解汽车命名和译名课题6赛场风云 4 任务6.1早期汽车赛事了解赛车发展任务6.2著名汽车赛事了解主要汽车赛事任务6.3赛场风云人物了解赛车风云人物课题7在发展中逐步改善的汽车 3 任务7.1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性了解汽车安全措施任务7.2讲述交通堵塞与智能导航了解如何疏导交通任务7.3能源消耗与汽车节能减排了解汽车如何减排课题8汽车工业的发展 3 任务8.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简史了解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fa51c9fd0d233d4b14e694c.png)
③1859年法国勒努瓦,用煤气和空气取代往复式蒸气机的蒸 气,通过火花点火爆发燃烧制成二冲程煤气内燃机。 ④1861年法国人德· 罗夏,提出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 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方式。
⑤1866年德国人尼古拉斯· 奥托成功研制出史上划时代意义 的立式四冲程内燃机。
⑥1876年又试制了一台使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单缸功率为2.9kw,压缩比为2.5,转速为250r/min,所 以四冲程循环又称“奥托循环”。
居纽发明的蒸汽汽车
试车时撞到般圣奴兵工厂墙上,被认为世界上第一起 机动车事故
②1825年,英国人斯瓦底,发明了蒸汽公交车,18座, 19km/h,最早的公交车运营。
斯瓦底发明的18座蒸汽公交车
内燃机 ①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可 燃混合气以供燃烧的我设想。 ②1801年法国人勒努瓦,提出了煤气及原理。
柴油机的诞生 ①1879年德国鲁道夫· 迪塞尔成功试制了第一台采油机,柴 油机从设想变为现实经历了20年的时间。 ②柴油机比汽油机省油,动力大,污染小,为了纪念他就把 采油机称为“迪塞尔柴油机”。
鲁道夫· 迪塞尔
迪塞尔发明的第一台柴油机
内燃机车的诞生 ①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三轮车)由德国人卡尔· 本茨研制成 功,奠定了汽车的设计基础,即使现代汽车也跳不出这个 框框。 ②本茨1886.1.29向德国专利局申请了汽车发明的专利,11.2 得以批准,因此,1886.1.29倍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③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之相关的许多发明(蓄电池、 点火装置、实心轮胎、弹簧悬架)就 已经出现,所以汽车 是许多发明和技术的综合运用。
瓦特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蒸汽汽车
①1769年,法国人居纽,发明了蒸汽驱动三轮车,称“卡布 奥雷”。 车长:7.32m,车高:2.2m,前轮D:1.28m,后轮D: 1.5m。 前轮控制方向,前进12~15min需停车加热15min,行驶速 度3.5~3.9km/h。车架上放着一个像梨一样的锅炉。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851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e.png)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基本构成汽车的工作原理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观看汽车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对汽车的认识。
学生小组讨论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教师演示汽车的工作原理。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汽车构成的填空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短文。
第二章:汽车的类型与品牌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
让学生掌握各大汽车品牌的起源和发展。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各大汽车品牌的起源和发展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
学生观看各大汽车品牌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起源和发展。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汽车销售员向顾客介绍汽车品牌。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类型的选择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汽车品牌的短文。
第三章:汽车的设计与制造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让学生掌握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
3.2 教学内容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学生小组讨论汽车设计的创新点。
教师演示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设计的填空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制造工艺的短文。
第四章:汽车的使用与维护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
4.2 教学内容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观看汽车维护的视频,了解维护的基本知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汽车维护的经验。
4.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关于汽车使用的选择题。
学生写一篇关于汽车维护的短文。
第五章:汽车的安全与环境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
汽车文化与知识(二)——汽车发展史
![汽车文化与知识(二)——汽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7e27dcbf90f76c661371a6a.png)
2.3 汽车车身的发展
六、楔型汽车
●为了较好地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又开始了艰难 的探索,后来出现了楔型造型的汽车。
●车身前部向下方倾斜,后行李舱明显高于前发动机舱,而 车尾平直,可以形成良好的风压,防止车轮发飘,该车型 尾部如刀削般平直,整体形状如楔子。
●最早的楔型汽车是1963年美国 司蒂贝克汽车公司设计出来, 现代轿车基本上都朝这个方向 发展。
2.3 汽车车身的发展
四、船型汽车时代
●最早的船型车身是美国福特公司在1949年中推出的具有历 史意义的新型的福特V8型汽车。
●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 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 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 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 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 车称为“船型汽车”。
● 1937年,米其林公司又研制出了子午线轮胎,极大地改善了轮胎行驶 方向的稳定性。
● 1948年美国古德奇公司制成了汽车无内胎轮胎。 ● 1981年,英国邓洛普公司又发明了一种新型轮胎,在穿孔的情况下汽
车仍可继续行驶。
目前,为提高轮胎使用寿命,降低油耗,适应汽车行驶速度高、安全性 和舒适性的要求,如今汽车轮胎发展趋势是子午线、无内胎化和扁平化
2.2 汽车动力源的发展
(五)汽车轮胎的发展
早先汽车使用的是木制或铁制车轮,现代汽车均使用橡胶轮 胎车轮。 1886年本茨和戴姆勒发明的汽车是实心橡胶轮胎。 1888年英国一位兽医邓洛普发明了自行车用充气轮胎,这种 充气轮胎才开始应用到汽车上。
2.2 汽车动力源的发展
(五)汽车轮胎的发展
● 1908年,米其林公司研制出了双式车轮,有效地解决了重型汽车的轮 胎负荷问题。
汽车文化欣赏复习总纲
![汽车文化欣赏复习总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b7c6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6.png)
汽车文化欣赏复习总纲汽车文化是指以汽车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和活动,涵盖了汽车设计、制造、使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汽车文化欣赏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人们对汽车文化的关注和欣赏能力,提升对汽车艺术、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认识。
一、汽车的设计与审美汽车设计是汽车工业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关乎汽车的外观美感,还关乎汽车的驾驶体验和功能性。
在汽车文化欣赏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美汽车设计。
1.1外观设计:欣赏汽车的整体造型,包括车身线条、轮毂设计、车灯样式等。
1.2内饰设计:欣赏汽车内部空间的布局和材质,以及仪表盘、座椅等细节设计。
1.3车标设计:欣赏汽车品牌的标识,解读其寓意和设计理念。
1.4颜色设计:欣赏汽车外观和内饰的颜色搭配,了解不同颜色在汽车设计中的象征意义。
二、汽车的历史与文化汽车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工业产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汽车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可以了解汽车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1汽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汽车的起源、发明者以及早期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2.2汽车的社会影响:探讨汽车对城市规划、交通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3汽车与文化符号:分析汽车在电影、音乐、广告等文化媒介中的象征意义和形象塑造。
三、汽车与生活方式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欣赏汽车与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了解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3.1汽车旅行:欣赏汽车旅行的魅力,探索不同地域和文化。
3.3汽车与社交活动:欣赏汽车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方式,如车展、车迷聚会等。
3.4汽车与潮流文化:观察汽车在时尚、音乐和艺术等潮流文化中的表现与影响。
四、汽车产业与环保意识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通过欣赏汽车产业与环保意识,我们可以了解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创新。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31c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7.png)
汽车文化教案汽车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特色。
4. 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1.1 汽车的起源1.2 汽车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的分类和功能2. 汽车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1 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2 汽车文化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3.1 美国的汽车文化3.2 德国的汽车文化3.3 日本的汽车文化3.4 中国的汽车文化4. 汽车文化的影响和意义4.1 汽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2 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3 汽车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5. 汽车文化的欣赏与体验5.1 汽车博物馆参观和展览5.2 汽车文化节和赛事观摩5.3 汽车文化创作和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引发学生对汽车文化的思考。
2. 讲授(20分钟)讲解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汽车文化进行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文化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4. 教师点评(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小组研究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5. 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博物馆,观摩汽车文化节或赛事,或者进行汽车文化相关的创作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文化,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激发学生总结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汽车文化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对汽车文化拓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创造能力。
宝马的企业文化
![宝马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71c3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3.png)
宝马的企业文化引言概述:宝马(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作为一家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其成功不仅仅源于其卓越的技术和高品质的汽车,还得益于其独特而强大的企业文化。
宝马的企业文化贯穿于公司的各个方面,从员工的价值观到产品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了宝马独特的品牌精神和价值观。
正文内容:1. 客户至上:1.1 客户需求的尊重:宝马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期望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期待。
1.2 产品质量的追求:宝马以卓越的品质闻名于世,公司始终追求卓越的品质标准,确保每一辆汽车都符合最高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客户对品质的追求。
2. 创新精神:2.1 科技创新:宝马在汽车技术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推出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和创新产品,如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
2.2 设计创新:宝马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优雅的外观而闻名,公司注重细节和创新,致力于打造引领时代潮流的设计,以满足客户对美感的追求。
3. 团队合作:3.1 开放的沟通和合作:宝马鼓励员工之间的积极沟通和合作,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跨部门的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3.2 共同成长和学习:宝马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员工发挥潜力,共同成长。
4. 可持续发展:4.1 环保意识:宝马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减少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2 社会责任:宝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项目,回馈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5. 员工关怀:5.1 员工发展和福利:宝马重视员工的发展和福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5.2 工作环境和文化:宝马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和表现,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总结:综上所述,宝马的企业文化以客户至上、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可持续发展和员工关怀为核心价值观。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5f6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4.png)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1.2 汽车的发明与发展1.3 汽车的基本构造1.4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历史2.1 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及其历史2.2 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2.3 汽车历史的演变2.4 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汽车驾驶技术与安全3.1 驾驶基本操作3.2 交通规则与法规3.3 驾驶技巧与礼仪3.4 汽车安全知识第四章:汽车维修与保养4.1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4.2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4.3 定期保养项目与周期4.4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汽车时尚与流行5.1 汽车设计潮流5.2 汽车改装文化5.3 汽车用品市场5.4 汽车时尚杂志与媒体第六章: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未来6.1 汽车产业的全球布局6.2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6.3 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6.4 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展望第七章:汽车环保技术7.1 汽车尾气排放与控制7.2 汽车节能技术7.3 新能源汽车与环保7.4 汽车环保政策的演变与影响第八章:新能源汽车8.1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特点8.2 电动汽车的技术与发展8.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8.4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挑战第九章:汽车营销策略9.1 汽车市场营销概述9.2 汽车销售与服务策略9.3 汽车网络营销与数字化营销9.4 汽车品牌形象与忠诚度建设第十章:汽车文化的传播与影响10.1 汽车文化的社会影响10.2 汽车赛事与文化活动10.3 汽车媒体与传播渠道10.4 汽车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的融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汽车的基本构造解析:汽车的基本构造是理解整个汽车文化的基础,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等四大组成部分,需要重点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重点环节2:汽车品牌与历史解析:汽车品牌与历史紧密相连,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需要深入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以及汽车历史的演变。
汽车文化第二版教学设计
![汽车文化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4457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f.png)
汽车文化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背景汽车文化是一门涉及国家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汽车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开设汽车文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汽车文化第二版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了解汽车的起源、发展、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与汽车文化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汽车文化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车文化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理解和应用汽车文化知识。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文化概述•第二章:汽车造型艺术•第三章:汽车历史沿革•第四章:汽车市场营销•第五章:汽车技术开发•第六章: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第七章:汽车文化与社会影响3.2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教师授课、讲解来介绍汽车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和分享思想,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实践法:通过课堂实践或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汽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法:为学生构建汽车文化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来加深对汽车文化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和音响设备•实物模型和画册•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五、教学评价5.1 测验评价通过汽车文化相关的测试和测验,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的汽车文化知识和能力。
5.2 课程作业评价结合汽车文化的实践和创新,对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作业评价。
5.3 参与评价对学生在讨论、实践、观察等方面的参与评价。
六、教学进度第一周:学习第一章汽车文化概述第二周:学习第二章汽车造型艺术第三周:学习第三章汽车历史沿革第四周:学习第四章汽车市场营销第五周:学习第五章汽车技术开发第六周:学习第六章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第七周:学习第七章汽车文化与社会影响七、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设计的实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 学 后 记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例
授说明本次课程的重要性(5 分钟) 一辆汽车用数以万计的零件装配而成。但无论什么类型的汽车,其
主要组成结构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 及其附件,这四个部分具体又是什么样的?汽车又是如何得以向前运 动的呢?学习了本节之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导入课程(10 分钟)
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汽车文化
单 元 2.2(1)
年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班级
授课项目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基本构造(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的方法、汽车产品参数的具体意义;
单 元 总 体 能力目标:熟悉汽车牌照的含义和设置规则;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基本的 教 学 目 标 行驶原理,汽车的各种使用性能。;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及其附件 4 个部分组成。 三、课程设计过程(50 分钟) 详见课本主要内容
四、教师指导,总结(10 分钟)
经过以上的讲解,总结并重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要会的知识
点
五、课后任务布置(5 分钟)
1.网上查找关于汽车组成结构的小动画,并自行观看。 2.预习下节课内容。
素质目标:深刻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汽车常识;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熟悉汽车的基本构造; 本次授课 教 学 目 标 能力目标: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组成;
素质目标:能够叙述汽车的组成结构;
重点 难点
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 难点:汽车的基本构造;
教学地点
普通教室□ 实验室 □
一体化教室□ 企业现场□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实训室□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常规教学□ 启发式教学 现场教学□ 案例教学□ 问题教学□ 项目教学□ 多媒体教学 演示教学□ 其他
一、复习或者说明本次课程的重要性 一辆汽车用数以万计的零件装配而成。但无论什么类型的汽车,其主
要组成结构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及其附件, 这四个部分具体又是什么样的?汽车又是如何得以向前运动的呢?学习了 本节之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课程导入: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及其附件 4 个部分组成。 三、课程设计过程
知识点名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应的学生活动(表格形式)
知识点名称 汽车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教 学 学生动作 手段
启 发 诱 导 提问 思考后看书
汽车基本构造
教学 多媒体
演示 听讲解的同时随时举手提 问
四、教师指导,总结 (经过以上的讲解,总结并重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和学生要会的知识点) 五、课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