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 (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 (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 (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 (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 (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

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

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⑷标准化管理⑸实行管理职能分工⑹例外管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 。

⑴三种组织权力的类型:①传统权力,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②神授权力,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③法定权力,对应的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

(★最合理的)⑵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体制”或称为“科层体制”。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⑴霍桑实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现象和管理行为的学科,它以管理和组织为研究对象,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管理的思想和理论、管理的技能和工具等内容。

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广泛,涉及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各种组织形式。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和范畴、管理的特点和功能、管理的过程、管理的环境和态势、管理的文化和特点等。

在管理学的研究中,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深入了解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和要点。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指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关注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

在管理学中,整体观念的应用包括组织整体观、系统整体观、环境整体观等。

管理者需要运用整体观念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预测和创新等。

2. 人本观念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将人作为核心,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员工的需求和潜力。

管理者需要运用人本观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3. 沟通观念沟通观念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沟通,以便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沟通。

管理者需要运用沟通观念来促进信息的流通和知识的共享,以便协调和决策等。

三、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规划方法规划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便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

规划方法包括战略规划、经营规划、项目规划等。

在管理学中,管理者需要运用规划方法来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以便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发展和活动。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分工,以便协调和管理组织的各项活动。

组织方法包括组织设计、部门设置、工作流程等。

在管理学中,管理者需要运用组织方法来建立组织的结构和机制,以便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协调性。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正确的领导和管理方案,以便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是一种社会科学,是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各种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管理的学科。

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规律。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1.3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现代管理时代。

主要理论流派包括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理论。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2.1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逻辑基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企业目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它们是管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2.2 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对管理学的影响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在管理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为管理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3 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包括绩效考核、效率和效益、可持续性发展、员工参与和激励机制等。

方法包括标准化、流程控制、信息化和自动化等。

三、管理者的基本技能3.1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2 领导者的类型和领导者选择的原则领导者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

领导者选择的原则包括适时、适人、适材、适地和适事等原则。

3.3 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和有效沟通方法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释、反馈和澄清等。

有效沟通方法包括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等。

四、组织管理4.1 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协作和协调的活动,它具有目标、结构和效率等特点。

组织的功能包括实现目标、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等。

4.2 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关系,包括机构设置、层次关系和决策程序等。

《管理学》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重难点笔记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管理活动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而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有五种: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①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⑤创新职能,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表现出来。

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2)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1)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如图1-2所示。

(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①代表人角色。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六章简答5W1H:1 WHAT 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2 WHY 为什么做原因。

3 WHO 谁去做人员。

4 WHERE 在哪做地点。

5 WHEN 何时做时间。

6 HOW 怎样做方式与方法。

计划与决策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组织在活动内容、方向与方式上的选择。

2.计划是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行动安排。

3.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4.决策与计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秩序性5.效率性计划的作用:1.为管理者提供了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为管理者提供了减少未来冲击的手段。

3.为管理者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工具。

4.为管理者提供了鼓舞士气的利器。

5.为组织提供了检查与控制的依据。

6.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计划的层次体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准确的预测并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

5.选择拟定可行性计划。

6.制定可行性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实施PESNT分析法:pesnt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五个方面。

五力分析法:1.根据波特的研究,每个行业都有五种基本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会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企业间的研究。

3.入侵者的研究。

4.替代品生产商的研究。

5.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6.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分析的经典方法。

SWOT分析法内容:1.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字母缩写。

2.用优势抓住机会组合成so战略对策。

3.用优势客服劣势组合成st战略对策。

4.用机会弥补劣势组合成wo战略对策。

5.克服劣势避免威胁组合成wt战略对策。

价值链分析法:1.每个企业都有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起辅助作用的多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管理的性质: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2组织职能(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企业文化3领导职能(靠什么)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

(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2行政管理者3财务管理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一,人际关系角色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二、信息传递角色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三、决策制定角色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传播者最不重要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8·管理者技能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2人际技能高中基同等重要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9·管理学特点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10·管理学研究对象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

2014北京工商大学802管理学真题知识点

2014北京工商大学802管理学真题知识点

2014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考点一、简答1、控制过程(与预算相关)一、确定控制标准(一)控制标准的分类(1)以标准的明确程度划分数量与质量标准数量标准包括经验标准、统计标准和技术标准(2)以管理职能的具体特点划分1实物标准,或物理标准2费用标准,或成本标准3资金标准,或资本标准4收入标准,或收益标准5计划标准,或程序标准6无形标准(二)控制关键点与控制标准的匹配常用的控制标准有:时间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和成本标准。

(三)确定控制水平的原则1计划目标导向原则2先进合理性原则3适度柔性原则(四)控制标准要达到的效果1操作性2针对性3一致性二、衡量绩效与发现偏差(一)衡量的步骤: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二)衡量的方法:1个人观察2统计报告3口头汇报4书面报告(三)衡量的内容:1可量化的指标2工作目标3主管内容(四)发现偏差三、纠正偏差(一)分析偏差的原因(二)纠正偏差:1改进实际工作2修改标准四、管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类型:市场、官僚、小集团2、新的管理领域问题一、全球化环境与能力要求(一)理解全球化环境:1区域性贸易联盟2不同类型的全球组织(二)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阶段一,被动反应阶段二,明显的主动进入阶段三,建立国际型公司二、全球化中的管理职能(一)法律、政治环境中的挑战和指导(二)经济环境中的挑战和指导(三)文化环境中的挑战和指导3、古典管理理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近代“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发展概况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所奠定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管理经验,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里革命。

泰罗从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六项科学管理原理1.科学作业原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4职能组织原理5例外管理原理6人事管理原理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理论是一个由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构成的体系,是经过检验、得到证明的体系,并且得到普遍承认的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复习提纲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复习提纲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展有效的方案、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到达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内涵主体:是实施活动的出发者,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

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展有效的整合与利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

本质:活动与过程职能:获得信息、决策、方案、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核心:协调人际关系3.管理者层级高层——决策层中层——执行层基层——作业层4.十种管理角色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人际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视者、传播者、发言者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5.管理者技能与素质技术技能〔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的理解与熟练{基层}〕人事技能〔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中层}〕思想技能〔总揽全局{中、高层}〕设计技能〔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找出某一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的能力{中、高层}〕6.管理的科学及艺术之争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这一系列根本的客观规律,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技巧与诀窍。

7.管理的根本职能方案、组织、领导、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沟通8.正式组织存在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与信息联系9.PDCA循环P-plan 方案D-do 执行C-check 检查A-action 行动它有两个特点:1、大环带小环〔一级一级带动〕2、阶梯式上升〔每通过一次循环上升〕10.管理思想开展史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目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历管理,实行心理革命科学作业原理、计件付酬原理、方案及作业别离原理、职能组织原理、例外管理原理、人事管理原理(2)法约尔——管理职能与一般管理六种经营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平安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五大管理职能〔方案、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条管理原那么(3)马克思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权力的类型:传统的、超凡的、法理型的权力形式传统的权力形式,是以古老传统的依据,超凡的权力形式,是对某种特有非凡的神圣性与事迹等为依据,而法理型的权力形式,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制度与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上。

大学管理学考试重点

大学管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总结1、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

3、一般管理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权变理论学派、4、目标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目标和内容。

5、管理理念是关于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必然性和知识,或者说,是管理者所拥有的一般性的从事管理活动的观念。

换言之,管理理念是人类通过长期管理实践并进行思考总结而得出的能够对管理行为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理性认识。

6、合作在管理中的意义:⑴合作是人类社会一切管理活动中的普遍现象⑵合作贯穿于管理全过程⑶合作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⑷合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⑸合作促进管理系统的优化7、效率是管理的生命:⑴效率是管理活动所追求的重要目标⑵效率是检验和衡量管理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标准⑶在我国,管理效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8、公平是管理的目的:⑴凡是有人群且存在得奖分配的地方,便会产生公平问题,管理者能否秉承公平理念,主持公平、维护正义,这是组织成员最为关注的.⑵公平理念在管理中具有激励功能⑶公平是构成一个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因素⑷公平为管理白日做梦了一种稳定机制,这一点在宏观意义上更加突出9、管理原则就是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为达到组织的基本目标,在处理人、财、物、信息等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时所遵循和依据的准绳。

10、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11、管理环境是指环绕一不定期管理活动并与该管理活动发生一定关系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影响着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管理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环境主要在于影响管理的运行过程本身,强组织的设计、决策、沟通与协调的方式。

12、管理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13、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管理学复习重点(原创)汇总

管理学复习重点(原创)汇总

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社会组织内管理者通过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达成组织的预期目标的实践活动。

2、管理的要素:(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划分并非绝对的)管理主体:由谁管(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有机组成)、(特点:阶层性、部门性、全员性)管理客体:管什么(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目的:为何而管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管理的目标: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4、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些职能实际上是一个持续、循环的整体。

管理过程如此循环不息,把组织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从而进一步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5、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生产力性质):是指管理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所共同劳动引起的必然结果,具有客观必然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生产关系性质):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维护和巩固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手段。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活动的实践应有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者1、定义:管理者是指拥有组织赋予的合法权利并以此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2、管理者的类型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划分: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按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划分: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3、管理者的素质:知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4、管理者角色决策角色:指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都会参与组织的决策工作。

(4种角色)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信息角色:指管理者都会从组织外部环境接收和收集信息。

(3种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管理者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来源于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正式权利。

管理学全部知识点重点北京工商大学教材重点期末考试内容_百度.

管理学全部知识点重点北京工商大学教材重点期末考试内容_百度.

第一章管理概述管理: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内涵: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管理的对象:一切可利用的软件,硬件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管理的任务:1.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2是工作负有成效,病史工作有所成就;3管理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发挥组织的效能(效率和效果,效率和效果是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两个指标效率:指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你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就提高了效率。

效果:涉及到的是活动的结果。

实现预定的目标,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是有效果的。

管理工作的性质的差异体现在层次: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管理者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2.人事技能。

(中层管理者3.思想技能。

4.设计技能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

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

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管理学的基本内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组织的基本器官认为有效组织的特征是:实现目标、适应环境、内部协调、自我完善组织本质上是由两个人以上构成的写作系统。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1、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特征: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6、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 科学管理的出发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的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2)传统的权力3)超凡的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9.2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9.2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9.2《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9.1【答案提示】:1、B 2、C 3、ABCD4、是较为直接、具体的管理工作。

是管理者运用权力和影响力引导和影响下属按照企业目标要求努力工作的过程。

第2节领导的权力与影响一. 领导权力领导权力指领导者有目的地影响下属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权力是领导的基础,也是领导者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

企业组织中,各级领导者之所以能对下级员工施加影响,率领和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相应的领导权力。

企业内部的领导权力有五种表现形式:(一)法定权这是企业内各等级领导职位所具有的正式权力,通常由企业组织按照一定程序和形式赋予领导者。

法定权力的作用基础是职权的权威性,凡是处于某一职位上的领导者都拥有一定的法定权力,可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运用有关权力。

被领导者亦必须服从领导者依权发布的指示、命令。

但是,法定权力不一定必须由领导者本人来实施,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也可达到行使法定权力的目的。

(二)奖励权这是决定给予还是取消奖励、报酬的权力。

奖酬的范围包括增加工资和奖金、提升职务,表扬、提供培训机会、分配理想工作、改善工作条件等。

奖励权建立在利益性遵从的基础上。

当下属认识到服从领导者的意愿能带来更多的物质或非物质利益的满足时,就会自觉受其领导,领导者也因此享有相应的权力。

在企业组织中,领导者对奖酬的控制力越大,他对下属人员的奖酬方面拥有的权力就越大。

(三)强制权这是一种对下属在精神或物质上进行威胁,强迫其服从的权力。

这种权力建立在俱怕惩罚的基础上,实质上是一种惩罚性权力。

在企业环境中,当下属人员意识到违背上级的指示或意愿会导致某种惩罚,如降薪、扣发奖金、分配不称心的工作、降低待遇、免职等,就会被动地遵从其领导。

但是研究表明,领导者对下属采用的强制性权力越大,强制性措施越严厉,下属人员对他的不满和敌意会越强烈。

(四)统御权这是因领导者的特殊品格、个性或个人魅力而形成的权力。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8.1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8.1

《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8.1《工商管理》学科--《管理学》知识点汇总7.3【答案提示】:1、ABDE2、在日常管理实践中锻炼是培养管理人员的基本途径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1)有计划的提升。

2)职务轮换。

3)委以助手职务。

4)临时提升。

第8章激励企业组织的发展需要每一个成员长期的协作努力,如何激发、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是组织管理的一个基本课题。

从大的方面着眼,激发、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行为有两大途径。

一是针对个体的需要、动机,提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满足个体的需要,以调动其积极性;二是设法影响和改变个体行为的动机。

两种途径各有不同作用,实践中必须结合考虑。

激励主要是通过第一种途径改变个体行为的方法。

第1节激励的作用机制一. 激励的实质和功能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管理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和促使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作出贡献。

然而,员工加入企业的个人目的往往与企业目标不尽一致,工作的努力程度也经常与企业的预期要求有所差距。

如何才能使员工把企业的任务目标变成自己的任务目标?怎样使他们为实现这种目标作出最大限度的努力?这就需要研究员工的工作动机。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励。

激励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不具有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形态。

但是,由于激励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因此,通过行为的表现及效果可以对激励的程度加以推断和测定。

例如,两个技能水平相同的员工,前者完成的工作定额大大超过后者,则可以推测这个员工受到了激励。

激励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激励过程总是与人的行为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在行为过程中发生和进行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或水平;激励水平越高,行为表现越积极,行为效果也就越大。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试知识点全覆盖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试知识点全覆盖

2020《管理学》教学(考试)大纲第1章管理导论管理的含义:集中人的体力和脑力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哲学)管理的概念(定义):在特定环境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的主体:有关组织和人员(掌握企业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管理的目标:根本任务是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管理的任务:1.实现组织特定的目标和使命2.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有成就感3.处理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组织:为实现目标和计划,设计和维持一种分配好责权利关系的职务结构,以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领导:对组织成员或下属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控制:按照既定目标,对组织活动进行监察,发现偏差并且纠正,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管理者的角色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某一个特殊活动的理解和熟练人际技能:为完成组织目标应具备的领导、激励和沟通能力概念技能:管理者对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职业素质: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2.重视贡献和工作绩效3.善于发挥人之所长4.集中精力于少数领域5.有效的决策道德要求:管理是要改善他人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一时的荣光第2章管理思想的演进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三个基本出发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作为提高效率重要手段科学管理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经营和管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经营: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去向一个目标,有六类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一种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条管理原则:统一指挥、等级制度(决定法约尔管理理论实质)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领导、员工报酬、集权原则、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队合作(十四条管理原则具体内容不要求)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理想)三种权力类型:传统的权力形式,超凡的权力形式,法理型的权力形式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定义: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位和职务来管理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实习地位来管理的。

北工商管理学精华复习资料

北工商管理学精华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者十种角色:人际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职能扩展:决策是核心;创新是灵魂;协调是本质要求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心理革命六项原理:科学作业;计件付酬;计划与作业分离;职能组织;例外管理;人事管理法约尔:管理职能与一般管理六种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权力类型:传统、超凡、法理型近代: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工人是社会人;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度行为科学理论:需要,动机,激励;人性问题;非正式组织人与人的关系;领导方式问题当代:管理丛林:决策理论、管理过程、权变管理、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新思潮:业务流程再造(再思考,再设计,彻底变革)学习型组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知识管理第二章计划类型:功能分类:战略、商业、职能、作业;时间分类:长/中/短or 长期/短期因素分析法:PEST(趋势分析;竞争对手分析) SWOT ;五力(替代品威胁,新竞争对手,竞争强度,顾客还价能力,供方还价能力)战略计划构成要素:战略环境分析,企业使命,战略目标(作用;系统;管理),实施策略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战略:增长战略(现行业务战略;纵向集成;多元化经营),稳定战略,紧缩战略业务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第三章管理决策:受外界因素影响;明确指向性;择优;活动过程决策模式:理性;有限理性;直觉程与非程区别:基层高层比重;发生频率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对象;时间;影响追踪决策:回溯分析;非0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确定型:一对一;风险性不确定型;一对多决策过程: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选择方案;方案实施控制决策影响因素:环境;决策者素质;组织文化;过去的决策;时间调整备选方案决策方法:头脑风暴;德尔菲;名义小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大中取大;等可能;乐观系数;最大最小值后悔第四章正式组织: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组织难辨;自由进出;自发形成;自然领袖;内聚力强组织工作:提供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能说明书;岗位职责说明书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系统图;职务说明书组织设计原则:任务目标;分工协作;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执行与监督分离;精简与效率组织变革内容:结构;技术;成员组织变革因素:成员态度行为;原组织结构规范;变革本身因素集权分权标志:决策数目;重要性及影响面;审批手续简繁影响集权分权因素:组织规模;决策重要性;管理人员能力与数量;控制技术与手段;环境影响管理幅度影响因素;人员素质能力;工作内容性质;工作条件环境职权划分:直线型;参谋型;职能型组织设计权变因素:技术;规模;人员;组织发展阶段;战略;环境授权遵循原则:明确目的;职权责利相当;不越级;因事设人;加强监督;相互信赖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人力资源计划活动;人员招聘和甄选;人员安置与上岗培训;薪酬与员工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工作分析的方法:观察;访谈;问卷;工作日记;工作参与;关键事件法人员招聘:内部(晋升;转岗)、外部(广告招聘、主动求职者、员工推荐)甄选流程:申请书分析;标准化观测表;面试;工样样本测试;评价中的技术入职引导:新员工培训、部内介绍会、导师制、定期沟通培训的步骤:培训需求评估;明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评价职业生涯阶段::职业探索;确立;成熟霍兰德:ACEIRS绩效评估方法::书面;关键事件;图表量表;检核表;行为定位量;工作标准绩效评估中易易犯错误:晕轮;优先;对照;中心化倾向;评估者偏见员工薪酬管理基本原则: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效益第六章影响力权力基础:权力型(奖赏权、惩罚权、合法权);非权力性(专长权、模范权)领导行为理论:勒温(专制、民主-在群众、放任-在个人);利克特(专制、协商、仁慈、参与);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3、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费德勒模型基于需要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奥尔佛德ERG(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权利、成就、归属);赫茨伯格双因素(保健、激励)激励的作用:提高组织竞争力、调动不同层次人的积极性、吸引所需人才长期工作、使员工发挥其才能、激发员工创造革新精神,提高工作绩效第七章正式沟通:单线;流言;几率;集束非正式沟通:链;轮;环;全通道;Y式沟通障碍:个人因素;人际;结构;技术改善沟通:改进准则;状况检查;聆听;改进书面沟通建议;口头沟通重要性:组织与环境相适应;成员团结一致的手段;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基本途径第八章控制必要性:环境变化复杂性;保证竞争优势的需要;管理者工作能力的差异性;计划的原则性;环境的变化性)控制与计划的关系:一致性;两面;不可分确定控制水平原则:计划目标导向;先进合理性;适度柔性控制有效性原则:重点例外;科学合理;简单灵活;及时经济获得绩效信息:观察法;报表法;会议法;调查法绩效信息质量要求:及时性;可靠性;适用性管理控制系统分类:正式的、非正式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1.选择:A管理概念: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B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C.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指标:效率,效果D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

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

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E.系统组织是(开放式)的F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消极被动的或者积极主动的适应。

组织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____.一般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____任务环境,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和特定环境。

G管理职能的拓展:1.决策是各项管理职能的核心2.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H. pdca循环:提出者:美国戴明。

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pdca循环特点:1.大环带小环。

2.阶梯式上升I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三个基本出发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J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员工报酬(8)集权原则(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合作实质:统一指挥和等级制度2.简答.A管理的六大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

B按组织中所处层级,将管理者划分为: 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C管理者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D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2.人事技能。

(中层管理者)3.概念技能(1思想技能。

2设计技能)E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2)近代的“人际关系”——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试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行为科学”(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罗德3孔茨管理丛林,西蒙决策理论。

法约尔管理过程权变管理,德鲁克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F:泰罗具体方法:1.科学作业管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

4.职能组织原理。

5例外管理原理。

6.人事管理原则G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H韦伯,组织权力的类型:@@@ 传统的权力形式(效率最低)@@@超凡的权力形式(对某人所持有的非凡性的热爱)@@@ 法理性的权力形式(最理想)J行为科学理论的四个问题:(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

(2)企业管理中的“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

K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观点(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2)提出许多决策原理或主张(3)促进人们对决策上的“双元素”的综合重视。

@.管理过程学派法约尔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权变管理学派(1)组织及其工作都是开放的(2)否认存在着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权变学派最重要的思想)(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诸职能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也要持有权变的观点。

@经验管理学派:以大企业成功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经验借鉴,重视案例分析,强调行为过程中的学习和提高的一个流派。

@数量管理学派: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L管理新思潮1.业务流程再造。

,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

业务流程再造所提倡的是一种革命式变革,是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是彻底的重新设计。

2.学习型组织:美国彼得圣吉《第五次修炼》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含义为面临变化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五项要素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体学习5.系统思考3知识型组织:美国彼得德鲁克。

二.计划1选择:A计划的内涵:计划的四个关键要素: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实施阶段、目标的控制手段。

B目的:设定目标,制定策略,简历标准与考核机制,协调关系C战略本身就是计划的一种类型,战略指的就是战略计划D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以Y理论为基础2简答:A计划的类型@按功能分类:1.战略计划(重点放在企业长久发展目标上,提出并解决重大问题,它对企业其他计划产生决定性影响)商业计划:以企业主营业务为对象,从设定目标,资金筹措、组织建设、规划市场。

开展营销,到经营结果的综合测评,覆盖主营业务全程。

2职能计划:在以各职能部门依据企业战略计划以及商业计划,从本部门情况出发细分战略计划与商业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对本部门资源的配置,策略的选择实施步骤及效果检测考评等重要事项作出规划。

3作业计划:企业业务实施过程中最基层的工作计划,是一种工作现场的计划,它涉及许多十分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与要素。

4项目计划:项目一般是指某项具有临时特性的业务,项目计划是针对这些临时性业务而制定的专业计划。

@按照时间分类:1.长期计划2.短期计划。

B因素分析方法:@@@1. 背景分析PEST: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技术和人口环境(t)@@@2.SWOT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3五力分析:替代品威胁,新竞争对手进入威胁,竞争强度,顾客还价能力,供方还价能力。

C战略计划的构成要素:(一)战略环境分析企业面临的消费者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供应商市场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经济形式和法律环境(二)企业使命(三)战略目标。

目标作用,系统,管理(四)实施策略。

政策、战术,预算。

D企业的战略选择:@@@3个层次:1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地位及发展方2业务战略,企业主营业务的反战方向及对策选择;3“职能战略”,对企业主要资源作出战略性安排。

@@@企业战略包括:1.增长战略。

(1)现行业务战略(2)集成战略(3)多元化经营2.稳定战略3.紧缩性战略以退为进战略@@@业务战略包括:1.总成本领先战略低价格2.差异化战略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1选择A概念: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据此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

B决策的本质是择优。

西蒙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满意标准。

直觉决策模式:有效决策制定平衡三要素是逻辑,直觉,经验。

C程序化决策。

也称常规性决策,是针对日常工作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

@非程序化程序决策:是指针对过去不曾发生的,具有唯一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问题的决策。

这类决策问题是新颖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模糊的和不完整的,被称为结构不良问题。

D战略决策:由高级管理者做出的关于组织发展方向和远景的决策。

干什么。

@@@战术决策:是由中层或基层决策管理者做出的关于组织局部问题的决策。

怎样干。

E初始决策:是指对即将开展的某一组织活动,或要着手的该活动的行动方案所进行的首次抉择;@@追踪决策:是指通过原有决策是指通过原有决策的实施后,发现原先确定决策目标有问题或不能得以实现,而对原定的目标或方案做根本性的调整。

F确定性决策自然状态完全确定。

风险决定发生可能性概率可估。

不确定型决策发生可能性不可估。

G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1.个人决策。

优点:反应快速、效率高和责任明确缺点:信息不完整,备选方案少,正确率低2.群体决策。

优点: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增加产生更多的比较方案,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增加对决策方案可实施性。

提高合法性。

缺点:用时较多,少数人控制,从众现象,责任不清。

H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选择:(1)决策问题的性质。

首先是决策的时间限制,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决策方案则以个人决策方案为宜,反之就选择呢群体决策方案。

(2)决策者能力。

主要领导者的能力,如果领导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那应当趋向于个人决策的方法;而如果领导者的能力不能满足个人决策的需要,那就需要争取其他人的参与,一群体决策的方式解决问题。

I确定行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法:波士顿矩阵图法、政策指导矩阵法等。

(一)波士顿矩阵法,纵坐标销售增长率,横坐标市场份额,@吉星(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及合资经营,)@问题(高增长率,低市场份额),@金牛(低增长率和高市场份额),@瘦狗(双低)2简答A追踪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回溯分析2.非0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B决策过程:1.确定决策目标2.拟定备选方案3.评价和选择方案方案4.方案的实施及控制。

@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的标准。

(1)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时最优的决策标准。

(2)满意标准,最满意的决策并不是最优的决策。

2.方案评价和选择的方法。

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3.方案评价和选择。

(1)过程(2)防范分析C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二)决策者的素质和风格(三)组织文化(四)过去的决策(五)时间(二)命令型风格的决策者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低程度的模糊承受力,重视效率和逻辑性,关注决策的短期结果。

,分析风格的决策者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高程度的模糊承受力,这样的决策者希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概念型风格的决策者具有宽泛的思维广度,乐于接受更多的备选方案甚至很多天马行空的方案,这样的决策者关注决策的长期影响。

@@@行为型风格的决策者关注他人的建议,并从中选择有助于决策有效执行的部分。

(三)组织文化.团结、和谐、平等的组织文化会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组织决策,涣散、压抑、等级森严的组织文化则容易使人们对组织的事情漠不关心,不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参与决策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