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诗鉴赏常识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一、分析关键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二、看语句表达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三、古诗划定类型基本提问方式: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5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D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②人生志向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③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D告慰平生的喜悦④思乡怀人A羁旅愁思B思亲念友C边关思乡D闺中怀人⑤长亭送别A依依不舍的留恋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六、古典诗歌中经常塑造的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概括诗歌的公式: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形象。
七、语言特色类——主要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主要问法: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常见语言特色方面术语集释1、语言风格类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语言-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浙江专用)
考点14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中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预计2018年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①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②明。
【注】①崔道融:晚唐诗人。
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②晚照:夕阳的余晖。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咏夏雨,既无任何寓意,也非作者心境的写照,但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一会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会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写出了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
D.以从容“坐看”云起着笔,而用“忽惊”“却是”跌宕转折,直接描写出夏雨的急骤。
2.试分析“坐看黑云衔猛雨”中“衔”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D2.“衔”字将黑云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雨从云生的景象。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
D项,理解不正确,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
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精炼 古诗词曲鉴赏 14 使至塞上
14. 使至塞上(唐·王维)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12课;◎语文九上第17课;◎苏教七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全诗重在写景,情景结合,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描写塞上的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的景象。
这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了该诗慷慨豁达的艺术特色。
D. 第四联写使者在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写诗人王维以使者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单车”写出了形单影只的情状以及行程中内心的孤寂。
B. 颔联叙事兼写景。
写诗人自觉如“征蓬”般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进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写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的内心感受。
C. 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 尾联“都护在燕然”一句与首联“属国过居延”一句遥相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萧关的侦察兵却骑马来报:“都护正在前线作战。
”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梳理第1首关雎【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主旨】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2首蒹葭(2016年)【文学常识】《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爱情诗。
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
此外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
【主旨】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
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
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第3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文学常识】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不仅能诗,且擅骈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写作背景】本诗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姓杜的少府(县尉的通称)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主旨】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4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8、2012)【文学常识】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古诗鉴赏基本常识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古典诗歌的内容纷繁复杂,现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二、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1、修辞方法: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1)锦(红)衣(2)春游(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意对即可)【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古诗词鉴赏 读懂诗歌 知识讲解
高考解决方案读懂诗歌读懂诗歌高考考什么(7)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8)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怎样读懂古诗词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2.2012年北京卷《柳堤》,题目中可显露出信息,作者在种满柳树的长堤观景而发感慨,即为借景抒情。
所以读诗歌时,先抓住景色特点,再细分析诗人传达的情感。
3.2011年北京卷《示秬秸》,“示”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通过下文注释可知道“秬”“秸”是作者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可知作者写作的目的是给两个儿子指出一些人生道理,以作警语。
并且通过诗歌的小序也能得到本诗的写作目的,所以在阅读时,注重读出示警的内容。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
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
河南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曲阅读鉴赏 第14首 使至塞上 唐王维
续表
原文呈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修辞:比喻。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诗
出行的人像飘飞的蓬草一 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
征蓬出汉塞, 样飞出边塞,像振翅北归
塞,又恰似振翅北飞的“归雁”一般进入胡
归雁入胡天。
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被排
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
挤出朝廷时的孤寂、落寞与漂泊无定的内
2022版 突唯《一战通关》 河南中考总复习
2022
语文
第14首
使至塞上 唐·王维
讲解通பைடு நூலகம் 当堂通关
【近10年未考,2022热度:★★★★★】
原文呈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 单车欲问边,
军,使者(我)来到了 属国过居延。
辽远的边塞地区。
炼字:“单车”说明此次出使随从少,轻车 简从,流露出诗人的失意情绪。“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属国”,是诗人自称;实际诗人并不需要经 过居延,这样写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烘托孤寂的心情。
2. 请从线条美和意境美两个角度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 ①线条美。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诗中有 画的特色。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展现出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②意境美。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 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描绘了塞 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答案]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 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的 抑郁激愤之情。
专题14 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评价-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4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评价(解析版)考点穿透【考向阐释】鉴赏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方法探究】分析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类题目的解题思路: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
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鉴赏诗歌时,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的作者的感情。
诗歌创作讲求含蓄、凝练,因而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人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裕,这是切合题目的,下阕却写到北伐失败、扬州烽火神鸦社鼓、顺尚能饭否等四件互不关联的事,抒发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叹。
4.抓住注释,提取暗示内容。
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做一表格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典例在线【一、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共5分)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之情。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最新2020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古诗词曲鉴赏14:使至塞上_含答案
14. 使至塞上(唐·王维)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12课;◎语文九上第17课;◎苏教七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全诗重在写景,情景结合,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描写塞上的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的景象。
这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了该诗慷慨豁达的艺术特色。
D. 第四联写使者在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写诗人王维以使者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单车”写出了形单影只的情状以及行程中内心的孤寂。
B. 颔联叙事兼写景。
写诗人自觉如“征蓬”般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进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写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的内心感受。
C. 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 尾联“都护在燕然”一句与首联“属国过居延”一句遥相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萧关的侦察兵却骑马来报:“都护正在前线作战。
”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明酬答之意,表达了对友人 的感谢之情和共勉之意的句子是:_今__日__听__君__歌__一__曲___,__暂__凭__杯__酒__长__精__神__。
欲渡黄河冰塞川,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文王赏识,
忽复乘舟梦日边。
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诗
词
译
文
译
文
行路难,行路难, 人生的道路多么艰巨!多么艰巨!
多歧路,今安在?
眼前有那么多的岔路,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人已逝,物是人非,恍若隔世,内心无限悲痛怅惘的句子是:
_怀__旧__空__吟__闻__笛__赋___,_到__乡__翻__似__烂__柯__人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
句子是:__沉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过__,_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_。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_像_姜__尚__垂__钓__碧__溪__,__得__遇__周__文__王__赏__识__;__又__像__伊__尹__乘__舟__梦__日__,__受__聘__于__商__ _汤_。__诗__人__借__用__吕__尚__和__伊__尹__的__典__故__,__表__达__了__希__望__得__到__统__治__阶__级__的__重__视__ _和_任__用__,__得__以__施__展__才__华__和__抱__负__的__思__想__感情。
朗(希望)——彷徨——乐观”等情感体验,也正是这复杂的心理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专题14《渔家傲》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宋词是中国几千年古典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积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首宋词,不过要请大家根据画面内容猜一猜。
(展示图画)请大家告诉老师画面展示了哪一首词的哪几句内容?没错,这幅画面所展示的就是《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的词意。
(展示课件)它的作者是我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展示课件)《如梦令》是易安居士的一首婉约词,而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唯一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
二、目标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重点:感受浪漫的意境;探究词人思想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难点:抓住词中意象,发挥想象,感受浪漫的意境。
三、原文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四、注释《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渔家傲:词牌名。
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
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恳切。
天语:天帝的话语。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谩:同“漫”,空、徒然。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举:高飞。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五、词意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被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
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很多诗人以笛声入诗,以表情达意。
你听,《折杨柳》已吹起,正勾起李白的诗情。
现在,跟着老师去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二、目标1、了解作者李白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抓取,分析领会诗人情感。
3、通过找组诗中共同的意象——笛声,明确诗人用笛抒发的情感。
三、原文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
玉笛:笛子的美称。
洛城:即洛阳。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五、诗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幽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又能不萌生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六、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这里“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满”字从“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衬托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
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整体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14首 观沧海
第14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碣石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长得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巨大 的波涛不断涌起。 表现手法:①动静结合。“树木”“百草”是静景,“洪波”是动景。一静一动, 有力地刻画出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②采用写实手法,分别描 写山岛景色和大海景色。 炼字:“涌”字生动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14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译文:幸运得很,好极了,写一首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吧。
第14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阅读本诗,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
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答案】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 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 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不禁 会生出壮美的感觉。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
知识
第14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
《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题《观沧海》为后人所加。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触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其博大的胸襟,抒发了其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就给大家介绍如何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x'x)特点,表现了(突出了)(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二、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技巧: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鉴赏技巧: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4)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四、诗歌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没有人没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主要是根据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深入的体会赏析其中的含义。
你还会做古诗词鉴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语词: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憨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仕途失意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告慰平生的喜悦。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坦陈心志的告白。
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一)风格1. 激越高亢如苏轼《念奴娇》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 清婉(新)秀丽如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
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古诗词鉴赏备考知识点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
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对仗 • 对仗是一种句法(字数相等,词性相 同,平仄相反[尾字仄起平收]) •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夜发清 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三 四句道出诗旨) •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 城。(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句道出诗旨)
• 律诗的结构特征: • 一二七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 这四句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①今夜鄜州月,②闺中只独看。 • ③遥怜小儿女,④未解忆长安。 • ⑤香雾云鬟湿,⑥清辉玉臂寒。 • ⑦何时依虚幌,⑧双照泪痕干。
• 3、结构 • 结构即章法。古人写近体诗讲究章法,全 诗分四层(绝句每句为一层,律诗每联为 一层),依次称为 “起”“承”“转”“合”。 • 起:紧扣诗题,提携全诗。 • 承:直承上文,多为较细致的描写。 • 转:推开一层,多为由写景转入写人。 • 合:点出主旨,收束全文,抒发情感。
绝句的结构特征: • 一二句完题(扣题,要带描述性), 第三句抛出(立意),第四句接住, 即三四句道出诗旨。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劝君更 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四 句道出诗旨)。面191
• 近体诗(唐以后诗歌) • (一)从体裁上 • (1)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2)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二)从内容题材上 • (1)送别留别诗(送别) • (2)山水田园诗(写景) • (3)托物言志诗(咏物)
• (4)怀古咏史诗(咏史) • (5)即事感怀诗(感怀)
• (6)边塞征战诗(边塞) 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这 四句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登岳阳楼 • ①昔闻洞庭水,②今上岳阳楼。 • 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 • ⑤亲朋无一字,⑥老病有孤舟。 • ⑦戎马关山北,⑧凭轩涕泗流。
• 律诗的结构特征: • 一二七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这四句 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旅夜书怀 • ①细草微风岸, ②危樯独夜舟。 • ③星垂平野阔, ④月涌大江流。 • ⑤名岂文章著, ⑥官因老病休。 • ⑦飘飘何所似, ⑧天地一沙鸥。 • 面191
• 古诗词的鉴赏(6~9分题) • 大纲解读: • 考查要点:(1)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2 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 理解;(3)对修辞手法和技巧的辨识、理 解;(4)对意境、艺术形象、主旨的把握; (5)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6) 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 “考纲”考查重点: •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常识
基本常识 1、体制 2、对仗 3、结构
• 1、体制: • 古体诗:四言、五古、七古、杂言、乐府 歌行 近体诗(格律诗):五律、七律、五绝、 七绝、排律(五排、七排) 古诗:押韵宽泛,字数不限,句式自由。 • 律诗:押韵严格,字句固定,平仄分明, 对仗工整。 • 词和曲的知识略
• 附录: •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 • (1)古诗四言、五言、 七言、杂言等 •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 (2)楚辞:六言为主 开起浪漫主义先河 •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 诗歌以五言、七言的为主的基础 • 注: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 →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 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