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资料整理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ll Biology:广泛采用现代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应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细胞的整体活动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观点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期最终阐明生命的基本规律。
脂筏(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叶。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skeleton 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的热运动可以使分子从膜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另一侧,其结果是分子沿着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转运。因无需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故名。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小分子物质沿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运动,是由膜转运蛋白“协助”完成的。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侧到高浓度侧转运,需要供给能量。ATP 直接供能、间接供能、光能。
协同运输(cotransport):由离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利用跨膜的离子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使特定离子的顺梯度运动与被转运分子或离子的逆梯度运输相偶联。直接动力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梯度。
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大分子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的顺序相反,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它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外膜(outer membrane):单位膜结构,厚约6nm。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直径
2-3nm 的亲水通道,10KD 以下的分子包括小型蛋白质可自由通过。
内膜(inner membrane):厚约6-8nm。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宽约6-8nm。其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matrix):内膜之内侧,类似胶状物,含有很多Pr.和脂类。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都在其中。另外还有线粒体DNA、核糖体、tRNA、rRNA、DNA 聚合酶、AA 活化酶等。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外被(outerenvelop):双层膜,每层厚6~8nm,膜间隙为10~20nm。外膜通透性大,细胞质中大多数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内膜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比外膜强,其上有特殊载体称为转运体,可运载物质过膜。
类囊体(Thylakoid):在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所形成的封闭扁平小囊。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质膜系统(cytoplasmic membrane system):是指细胞内那些在生物发生上与质膜相关的细胞器,显然不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因为这几种细胞器的膜是逐步长大的,而不直接利用质膜。
膜结合细胞器(membrane-bound organelles)或膜结合区室(membrane-bound compartments):指细胞质中所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分泌泡、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由于它们都是封闭的膜结构,内部都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又称为膜结合区室。
溶酶体(lysosome):是单层膜包围的,含有各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信号肽(signal peptide):是引导新合成肽链转移到内质网上的一段多肽,位于新合成肽链的N端,一般16~26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疏水核心区、信号肽的C 端和N 端。由于信号肽又是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的一段序列,又称开始转移序列(start transfer sequence)。
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蛋白质通过跨膜通道进入目的地。如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在信号序列的引导下,进入ER;进入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都是通过膜上的蛋白质转运体(转位因子),以解折叠的线性分子进入。
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包装成运输小泡,定向转运到靶细胞器。转运小泡从一个区室的内部间隙(或称“腔”)装载蛋白质,从膜上长出并离开。这些小泡然后通过膜融合把所装的蛋白质卸到第二个区室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膜脂和膜蛋白也从第一区室转到第二区室。如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输,高尔基体分泌形成溶酶体,细胞摄入某些营养物质或激素。
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如核孔可以选择性的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和RNP复合体,并且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有人认为通过植物细胞胞间连丝的蛋白也属于这类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使靶细胞产生相应
反应的过程。
内分泌(endocrine):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循环输至全身,作用于靶细胞。
旁分泌(paracrine):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包括:①各类细胞因子;②气体信号分子(如NO)
自分泌(autocrine):与上述三类不同的是,信号发放细胞和靶细胞为同类或同一细胞,常见于癌变细胞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多细胞生物的不同细胞间及细胞与外部环境间发生信息交流的生物分子。包括各类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等。
受体(receptor):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启动一系列
生理生化反应。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一般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小分子称为第二信使。其浓度变化应答于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行使功能。5 个最重要的第二信使是:cAMP、cGMP、IP3、DG、Ca2+。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使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能在正、负反馈两个方面得到精确控制的分子机制。
G 蛋白耦联受体: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要通过与G 蛋白耦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
微丝(microfilament,MF)是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直径约7nm的纤维。微丝和它的结合蛋白以及肌球蛋白(myosin)三者构成化学机械系统,利用化学能产生机械运动。
在兔肌肉中占cell 总Pr.19%,血小板(人)10%;阿米巴14%。
微管(microtubule,MT)平均外径24nm,内径15nm 的管状纤维。
由α和β管蛋白和少量微管结合蛋白(MAPs)的聚合作用而形成。α和β管蛋白联成二聚体(dimers),螺旋盘绕装配成
微管的壁。
单管:由13 根原纤维组成,是细胞质中常见的形式,其结构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而降解二联管:由A,B 两根单管
组成,A 管由13 根原纤维,B 管有10 根原纤维,与A 管共用3 根原纤维,主要分布于纤毛、鞭毛内。
三联管:由A,B,C 三根单管组成,A 管有13 根原纤维,B、C 各有10 根原纤维,主要分布于中心粒及鞭毛和纤毛
的基体中。
桥微管的外面常有一层物质包围着,在管壁的一定间隔伸出“臂”状突起,称为桥。桥的直径约2.5nm,长5-40nm,其功能是①稳定微管;②构成微管间的连接,使微管成一定的排列;③把微管跨接到其它结构上(如质膜、内质网、核膜或与它靠近的小泡);④产生力、纤毛、鞭毛的运动等。
中心体(centrosome)是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主要结构是 1 对中心粒。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IF 是构成细胞质骨架的三种主要纤维之一。在电镜下呈8-11nm 的中空管状。
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两层平行的单位膜,每层厚约7.5nm。两层膜之间有宽20~40nm 的透明腔,称核周间隙或核周池。外膜靠细胞质侧常附有大量的核糖体颗粒;内膜平滑,在紧贴其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即核纤层。
核孔(nuclear pore):在内外核膜的融合之处形成环状开口,称核孔(nuclear pore)。在核孔上镶嵌着复杂的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镶嵌在内外核膜彼此融合形成的核孔上,直径120-150nm,呈八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