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解剖透视学(上篇)

合集下载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
骨盆的性差
女性骨盆外形短而宽, 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 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 下角较大,女性耻骨下 角可达90°~100 °, 男性则为70°~75°
.
男女骨盆的倾斜角度
.
男女骨盆的区别
男骨盆 骨盆窄而高
骶骨窄, 两边髋骨之间距离小 耻骨下角为70°~75°
轴线近于垂直
女骨盆 骨盆短而宽
骶骨宽, 两边髋骨之间间距大 耻骨下角可达90°~100
.
解剖学术语
解剖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双脚合拢, 足尖向前, 两手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
人体的轴与面
轴: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面: 冠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
.
上 正中线


内内
内 外外
侧侧
侧侧
.
动作术语
屈与伸
.
外展 内收
.
环转
.
第二章 躯干、四肢的骨骼
.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相互辅助
.
准达 图芬
奇 手 稿






.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 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 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腊 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
达 芬 奇 手 稿
轴线下端向后方倾斜
.
肱骨小头 肱骨滑车 鹰嘴窝 内上髁 外上髁
肱骨头
桡 神 经 沟
外上髁
内上髁

第一章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

第一章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 脸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 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 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达 芬 奇 手 稿
达 芬 奇 手 稿
达 芬 奇 手 稿
达 芬 奇 手 稿
拉 菲 尔 习 作
拉菲尔习作
圣 米 母 开 怜 朗 子 琪 罗 名 作
当人体成为艺术塑造的中心内容后,真正的
艺术家都将解剖学作为认识人体、塑造人物 形象的最基础的工具之一
安 格 尔 人 体 习 作
达 芬 奇 手 稿
达 芬 奇 手 稿
达 芬 奇 手 稿
米 开 朗 琪 罗 手 稿
拉 斐 尔 男 人 体 习 作
丢 勒 女 子 平 面 结 构 图
实践证明:“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指导艺术
工作者认识人的形象和塑造人的形象方面起 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只有熟知人体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描绘人体,
恰当地塑造人物形象。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美术家应该知道他所画的,可是他 要画他所见的”。

——达、芬奇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贯彻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学习与课内外作业 创作相结合。阅读教材、描绘解剖图、对照 模型与观察分析人体相结合的方法。
艺用人体 解剖学
——孟金花
2013年3月
目 录






第 六 章 人 体 动 态
第 五 章 四 肢 部
第 四 章 躯 干 部
第 三 章 头 部
第 二 章 人 体 概 论
第 一 章 绪 论
绪论
什么是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内容 学习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意义 学习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解剖学的历史

艺用解剖学

艺用解剖学

艺用解剖学艺用解剖学是一门以艺术形象为目标,使用解剖学知识和技巧来分析和复制运动和形状的学科。

它是人类认识自身身体布局结构的一门科学,藉此来比较传统认知地关节功能,增强运动及其状态的概念。

艺用解剖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期间,当时聪明的人们已经学会如何用真实的关节结构和动画,在雕塑和肖像中表达真实的空间结构。

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开始加强以科学地解剖学研究来完善关节运动和身体布局的技术。

艺术家们用解剖学全面揭示身体构造,进而探究身体空间结构和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

据此,艺用解剖学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以有效的方式传达身体结构的丰富性。

例如,对头脑的描述可以更有效地表达表情,对肌肉的描述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动作,对骨骼的描述可以更有效地表达运动及其姿势。

此外,艺用解剖学还可以提供有关身体空间结构和运动之间关系的见解,有助于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有鉴于此,艺用解剖学的学习受到了艺术家们的青睐。

艺用解剖学有助于艺术家们深入分析和理解关节的运动性,并且可以使其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艺用解剖学,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参加特设的实验室研究,以及使用专业艺术工具来学习解剖学知识。

由于艺用解剖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艺术家们积极使用它来创作艺术品。

例如,许多艺术家喜欢在雕塑作品中充分运用解剖学,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另外,艺用解剖学还在电影和动画中受到青睐,以提升观赏效果和完善艺术形象。

总的来说,艺用解剖学是一门可以帮助艺术家们创作艺术品的学科,它可以有效地揭示关节运动和身体布局,使艺术家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把握身体结构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以此来创作艺术作品,表现情感和场景的空间结构。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 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 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形是希腊 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达芬奇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 ,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 体动态等与造型有关的人体结构的一门学 科。
艺用人体解剖学
学习内容:
解剖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骼 肌肉 运动形态
艺用人体解剖学
拉 斐 尔 人 体 习 作
艺用人体解剖学

达 芬 奇 手 稿
人 体 比 例 标 准 图
艺用人体解剖学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艺用人体解剖学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 尾骨1 胸骨 肋骨 盆骨
艺用人体解剖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
动作术语
屈与伸
艺用人体解剖学
外展 内收
艺用人体解剖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pdf牛津艺术人体解剖学一、上呼吸道结构1. 口腔和鼻腔:口部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上颌、下颌和舌;鼻腔由外部开口到空气进入气道的管道;2. 鼻中隔:位于鼻腔的正中央,分割正确的两个鼻孔;3. 鼻腔:每个鼻穴都有一个鼻腔。

鼻腔从鼻孔入口长度延伸,贯穿到口腔。

4. 鼻甲:鼻中隔两侧有两个小而坚硬的加长型骨头,用来准确地分割鼻腔;5.活动腭:活动腭可以打开和关闭并形成一道空气隔离的门。

二、下呼吸道结构:1. 喉部结构:喉部是从口腔延伸到气管的管道,分为两部分,可分别作为它们各自上下两个连接部位;2. 气管:气管从喉部入口延伸,贯穿到肺部口。

在气管两侧有气管支气管,将空气向每一肺叶分散。

3. 肺管:肺管可分为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腔和肺汇。

肺汇或肺胞腔遍布在肺部,是气体交换的最重要地点;4. 食道:食道延伸至胃的管道。

食道的弯曲曲线段为扩大胃的空间而设计;5. 胸廊:胸廊由胸腔和腹腔构成,像一片“网”,由多个细支围绕着心脏、肺和腹腔构成;6. 胸膜:组成胸廊的外层薄膜,将多个脏器紧密包裹在其中。

三、心脏结构1.心脏:心脏的大体结构由胸骨内的心脏膜完成约束;2. 心包:心脏的外部包绕物,由三层组织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心脏;3. 心房:心脏的两个穹窿,分别是右心房和左心房;4.心室:心脏左右分别有两个心室,分别是右心室和左心室,它们是心跳的结束和开始点;5. 心脏管:管道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来把血液从心腔带出,然后通向身体各个部位;6. 动脉管:动脉管用来将氧持久血液入血液,从心脏带到身体各个部位;7. 静脉管:通过静脉管回流血液,从身体各部位回流到心脏;8. 肝脏管:肝脏管用来将聪血液排出,将产物排到肠道中去。

艺用解剖1

艺用解剖1

解剖学
• 解剖学:有关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学科。相 当于人体绘画创作的词汇。 • 意义:正确的表现机体结构及其运动方式, 以及食物在二维画面中的成像原理,有利 于作品的有效传达。
一,人体的组成:
• 运动系统由肌肉、
骨骼和筋键构成。
• 肌肉、骨骼以
及连接两者的
筋健构成了我 们脊椎动物躯
体运动的主要机
• 3,你认为在现在的那些艺术中充分使用了这
种技能。你准备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学科
学习目标)
构。
二,肌体的结构和活 动
• 学科要求:
• 了解骨骼的结构
• 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图形
的绘制方法,进行练习。
• 会运用骨骼和肌肉结构
组成想要的运动形式。
表情与肌肉
模块化的处理
• 将物体的造型进行
归纳,从而得到一
个有关物体动态的
造型的形象的方法。
思考:
• 1,解剖学与我们要表达的作品之间是什么关 系?(学科意义) • 2,解剖学能否帮助我们在画面中进行对现实 世界的掌握?(学科应用)
体会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
人类描绘表现自身的历史
•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
• 黑非洲雕刻
亚述
古埃及
古希腊 海神波塞冬
文艺复兴
• 乔托 • 圣母逃往 埃及
卡拉奇学院 古典绘画
巴洛克时期 伦勃朗
席勒 奥地利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
• 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聚 落之一,约旦的杰利科 发现了放在墓穴上的雕 塑。距今约一万年前。 • 这个雕塑是以人的头骨 为内部结构,用上色的 灰泥塑成人物脸部的肌 肉,眼睛由贝壳镶嵌而 成,塑造激发非常娴熟, 显示出创作者对人的肌 肉和骨骼非常了解。

《艺用透视学》教案

《艺用透视学》教案
《艺用透视学》教案
• 透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艺用透视学基础知识 • 艺用透视学在绘画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雕塑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艺用透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目录
01
透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透视学定义及作用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的科学。
游戏场景设计中的透视运用
游戏场景布局
利用透视原理,合理规划游戏场景的布局,营造 出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游戏环境。
角色与场景互动
通过透视技术,实现角色与场景的互动,增加游 戏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游戏视觉风格塑造
运用透视原理,创造出独特的游戏视觉风格,如 写实、卡通等。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透视原理
虚拟场景构建
光影效果
分析光源方向、强度对物 体明暗、色彩的影响,运 用光影塑造形体和空间感 。
色调统一
保持画面色调和谐统一, 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质感表现与细节处理
质感表现
通过笔触、色彩、光影等手段表现不 同物体的质感特征,如光滑、粗糙、 柔软等。
细节处理
虚实结合
运用虚实对比手法,突出画面主体, 增强空间层次感。
油画中的透视处理
焦点透视
通过明确的焦点和中心构图,将 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深处,增强
空间感。
色彩透视
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 变化表现空间关系,如近处色彩
鲜艳、远处色彩模糊等。
质感透视
通过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水彩画中的透视表现
湿画法透视
01
利用水彩画的湿润特性,在湿纸上作画以表现柔和的边缘和朦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

艺用解剖透视学(上篇)

艺用解剖透视学(上篇)

返回
第一章
第二节 基本术语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人体是对称的,分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 (1)正中线:位于身体正中的垂线。 (2)前面和后面:身体面部的一面为前面,身 体背面的一面为后面。 (3)内侧和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 正中线的为外侧。 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伸、屈、外展、内收。 (1)伸:肢体两部分渐相远。 (2)屈:肢体两部分渐相近。 (3)外展:肢体远离正中线的动作。 (4)内收:肢体靠拢正中线的动作。
头部
第 二 章 头 部
第二章
第三节 五官
五官由眼、眉、口、鼻、耳组成。 一、 眼 部 眼部由眼眶、眼睑、眼球组成。上 睑包着眼球,可以上下活动。其可以概 括成三个面:第一个面与眼窝鼻根相连, 第二个面位于眼球正上方,第三个面向 眉弓骨和颧骨的相连处与眼外角连成一 线。下眼睑基本上处于平静状态,只有 当眼睛张开时它才微微地向后收缩。眼 球呈球形,透明,上眼睑的厚度和睫毛 往往会使眼睛上部呈现在淡黑的阴影里。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虽然浓黑,但不死 板,因而要画得透气。眼睛的瞳孔黑浓, 虹膜(俗称眼球)围绕在瞳孔四周,有 黑、青、棕色等区别。巩膜(俗称眼白) 为白色,年长者约显黄色。
第二章
第二节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
(5)当视点处于头部左右摆动的中心垂线 上时,不论视平线高低,五条辅助线都会 向左右地点消失。 (6)当视点处于头部左右摆动的侧边垂线 上时,不论视平线高低,五条辅助线都会 向左右天点消失。 (7)当头部前俯后仰时,五条辅助线和脸 部转折线(即方砖头的垂线)也都会产生 斜面透视现象。 (8)头部做前俯运动时,脸部转折线会向 地点消失,五条辅助线从发际线到下颏线 会产生近宽远窄的变化。 (9)头部做后仰运动时,脸部转折线会向 天点消失,五条辅助线的间隔距离从下颏 线到发际线会产生近宽远窄的变化。

艺用解剖第一章绪论

艺用解剖第一章绪论
状骨,钩状骨), 手骨(掌骨,指骨) 下肢部:骨盆(髂骨,趾骨坐骨) 大腿骨(股骨) 髌骨 小腿骨(胫骨,腓骨) 足骨(跗骨:距骨,跟骨,足舟骨,股骨,3块契骨),跖骨,趾骨
单击添加大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 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 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 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 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 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 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 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 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 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 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 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 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
单击添加大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 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 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 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 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 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 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 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 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 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 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 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 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

艺用人体解剖第一章人体概况

艺用人体解剖第一章人体概况

• 5.
男 女 体 型 的 差 别
》 • 米开朗基罗《大卫
• 《米洛的维纳斯》

上这三者无论手
臂是曲还是伸都

会产生明显的体

表标志。
部 (
• 曲肘时该三点表 现为三角形,显 示出肘部的力量;

伸肘时该三点基 本在一条直线上,

他们形成的窝点

与突点,显示了 丰富的肘部变化。

• 2、人体的主要关节。
• (1)、关节是人体运动 的枢纽。由骨端、韧 带和关节囊等构成的 组织。
4、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大致:
(1)、躯干: 3个头长
▪ (颏→乳下弧线(乳迹线(2)脐孔→耻
骨。)
上肢: 3个头长 上臂1(1/3) • 个,前臂1个,手2/3个。 • 下肢: 4个头长 大腿2个 小腿2
个(3)人体的1/2处约在耻 骨联 合处。 (2)、男性肩宽;2头长,两髂前上棘间1 头长,髋部宽1(1/2)。上肢向外平 伸,指尖至人体的中线,约等于人 体全长的1/2。 (3)、人体坐在椅子上的高度约5(1/2) 头长,席地坐约4头长。儿童体形特 点: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 10岁左右→身长约6个, 5岁左右→ 约5个。幼儿身长约4个头。
第一章、人体概况
• 1、人体的骨骼。 • 骨骼在人体中起支撑的作用,在外形上
决定着人体比例,体型及各肢体的生长形 状。共有206块。 • 骨骼的形状大体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 骨、不规则骨四类。P6
• 蒂姆波顿 导演《僵尸新娘》
上 肢
• 肘关节作为主要 结构点来说,显 尺 骨鹰突,在造型
• (2)、人体的主要关节 有:
• 肩关节、肘关节、 桡腕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

[医学]艺用人体解剖1

[医学]艺用人体解剖1

形象2:人类的祖先——魔法形象
时期:新石器时代,欧亚、美洲流传,至今仍有。
背景:人类希望借助魔法的形象来战胜灾难支配财 富和获取恩惠。
属性:新石器时代古人形象是一种仪式形象,超自 然的力量,正统严肃,倾向于简单化而非真实的 造型——没有任何幽默感,即便是有,也是可怕 的幽默,即由于冒犯神灵而遭受的惩罚。
艺用人体解剖1
第一章 绪言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艺术形象
形象1:人类的生存——人类需要的形象 时期:约公元前20000—10000年 背景:为解决日常生活而萌发的创作,生活在充满
敌意的环境下。 属性:洞穴艺术是原始魔法形象的先驱
旧石器时代,西欧 奥瑞纳文化时期
母神,(维纳斯)石雕, 奥地利维林多夫。
野牛。西班牙阿尔泰米拉洞。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头骨骨点
纮骨
桡骨总是位 于拇指侧
• 骨骼对人体其余部 位的影响虽然难以 股骨 捉摸,但仍然是支 配生的。脖子的圆 柱基础就在第一对 肋骨的圆环上 外低内高
锁骨全部 外露
剑突 髌骨
• 本质上讲,人体这 部机器是由承受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的骨骼和具有拉 力的肌肉组成的
• 骨盆的左腿上轻微下 落。再注意看一下伸 向头颅的脊椎的曲线 是很微妙的。尽管如 此,这毕竟是一幅骨 架的图像,不是真正 的骨头,所以你不可 能准确说清这条脊椎 的曲线距你到底是怎 样的远近关系。十二 根肋骨的实际形状究 竟是什么样的?你不 可能从这幅画上知道 答案。
练习:仔细研究人体动 态的规律和人体各部位 间的关系。
形象5:普通的人类——个性的形象
时期:公元前500-1600年,人文主义时期,文艺复 兴时期。
背景:在基督教广泛传播时,学究哲学提出人文主 义信仰:为了改善人类,信仰与科学可共存,文 艺复兴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艺用解剖

艺用解剖

第一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第一章 人体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骨骼 人体的肌肉 人体的比例 男女体型的差别
第二章
第一节 头部骨骼
头部
第二节 头部肌肉
第三章
第一节 躯干部分的骨骼 第二节 躯干部分的骨肉
躯干
第四章 上肢
第一节 上肢骨骼 第二节 上肢肌肉
第五章 下肢
第一节 下肢骨骼 第二节 下肢肌肉
第二部分 透视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三要素及相互关系 透视的相关术语 透视的基本规律 直线的视觉分类和透视变化
第二章 平行透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平行透割与延伸 平行透视的应用图例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形成和状态 成角透视的特征 成角透视的基本画法 成角透视的运用图例
第四章 倾斜透视
第一节 平视中的倾斜透视 第二节 俯仰视中的倾斜透视 第三节 图例运用
第五章 中国画透视
第一节 中国画透视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画透视的特点 第三节 关于“三远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透视
第一部分
艺用人体解剖
第 第 第 第 第 五 四 三 二 一 章 章 章 章 章 下 上 躯 头 人 肢 肢 干 部 体 概 况
第二部分 透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中国画透视

第一讲 艺用透视学的含义与基本概念

第一讲 艺用透视学的含义与基本概念

第一讲艺用透视学的含义与基本概念1.1 什么是透视?什么是透视学?有一种现象,由于我们从小就己经习惯了,也就从不觉得奇怪,那就是:同样规格的电线杆本来是一样高的,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高远低;同样型号的汽车本应是一样大小的,但在路上看起来却近大远小;所有的茶杯、水桶底本来都是平的,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不同的弧线;火车的两条路轨本来都是一样宽的, 但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两条路轨向前延伸时,会越来越窄乃至合拢成一点等。

这种视觉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与人类眼睛的构造有关。

正是这种错觉,使我们能有效地判断距离,而不至于天天碰壁。

由此看来,所谓透视现象,就是现实世界在我们的视觉中,发生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清楚远模糊等等变化,产生了压缩与变形。

而我们如果想要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这种变化,表现出如我们视觉所反映出的、富有立体空间感的景物,简单的办法就是:固定你的眼睛位置,隔着透明玻璃窗将你所见的景物的形状依样描在玻璃上,这描下来的图形就会较准确地反映这种现象,就存在着客观的透视规律。

因此,“透视”的含义就是:透过(假设的)透明平面去观察景物,研究物体在立体空间中的形态变化,即“透而视之”,用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在只有两度空间的透明平面上录画出具有三度空间特征的景物图形。

这个图形叫透视图,最早研究透视的画家,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做的,这也是发现透视学原理的开始。

所以,我们便将研究各种透视现象,在平面上如何来表现它的规律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1.2 什么是艺用透视学?我们学习的目的?在科学透视学中,透视的数学根据愈益精密,物体的大小,比例,结构以及在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等等,通过一个严格固定的视点,可以极其精确地描绘在图纸上,工人和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识图方法,不仅可以看出物体的立体效果,而且可据以施工,制作产品,修建房屋和桥梁。

这种高度严谨的透视学成了工程学特别是建筑学的必修课之一。

而艺术表现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与工程制图和建筑设计大相径庭。

艺用人体解剖学-上肢、下肢共61页文档

艺用人体解剖学-上肢、下肢共61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艺用人体解剖学பைடு நூலகம்上肢、下肢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艺术人体解剖学

艺术人体解剖学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人体造型
➢ 人体结构线 ➢ 人体骨骼结构 ➢ 人体体块结构 ➢ 人体动态与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躯干结构
➢ 整体比例 ➢ 躯干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躯干肌肉 ➢ 躯干运动规律 ➢ 躯干形体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头部解剖结构(二)
➢ 头部肌肉的表情作用 ➢ 五官的结构特征 ➢ 头部动态结构与素描分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手足部➢ 骨骼的联结和运动 ➢ 肌肉组织和运动功能 ➢ 手足形体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上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上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上肢肌肉 ➢ 上肢运动规律 ➢ 上肢形体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肢结构
➢ 整体比例 ➢ 下肢骨骼(构成、显露点、关节) ➢ 下肢肌肉 ➢ 下肢外形、解剖、形体对比 ➢ 下肢形体结构
精品课件
几个名词
➢形 ➢体 ➢ 结构 ➢ 解剖结构 ➢ 形体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向大师学习 二、向自然学习 三、向艺术境界学习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四、向社会需求学习
国外大师油画作品
返回
第一章
第二节 基本术语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人体是一架精密的仪器, 其由各个部件连接而成。骨 骼是这架仪器的硬件,关节 是仪器的铰链,韧带是仪器 各部件伸屈的软管,肌肉是 仪器扩张和压缩的变形(载 体)软件。骨骼起着支撑全 身的作用;韧带可以保持骨 骼运动的平衡;肌肉的收缩 会产生动作,可以隆起和膨 胀,放松时则处于扁平和柔 软状态。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第二章
第一节 头部概述
头部
第 二 章 头 部
头部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首要部位,分为脑颅和颜面两部分。在结构上,头盖骨为拱 形,前缓后急,由两边的颞骨夹住嵌入颧骨中;眉弓骨支撑着额骨,很紧凑地架在三角 形的颧骨上,两边颧骨撑出脸部的最宽处;鼻梁骨连接左右两面,鼻骨、鼻头像火车头 一样冲在面部最前面;下颌骨微微翘出面部的下端,中部有一个頦结节。 头部的骨点是面部隆起的内在要素,抓住了骨点,也就掌握了面部塑造的关键。各 骨点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透视、虚实、方圆)才能使面部凹凸有致。各骨点的朝向面 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产生的边缘线美妙绝伦。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比例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二、男女人体的差异 男肩宽,女肩窄; 男躯干短,女躯干长; 男臀部窄,女臀部宽; 男胸部厚实,女胸部双 乳突出;男腿长,女腿 短。
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比例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各年龄阶段人体比例图
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比例
三、人体的四大部分 (1)头部。 (2)躯干:颈、胸、腹、背。 (3)上肢。 (4)下肢。
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比例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以人的头部为量度单位,在一般情况 下,中国人约为七个半头长,西欧人 为七个半至八个头长。“立七、坐五、 盘三半”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 口诀。
返回
第一章
第三节 人体比例
一、 人体具体比例 (1)人的上身自头顶至耻骨线约 为4个头长:头顶至下颏骨为一个 头长,下颏骨至乳头为一个头长, 乳头至肚脐眼为1个头长,肚脐眼 至耻骨线为1个头长。 (2)人的下身为4个头长:从髂 嵴至膝关节为2个头长,从膝关节 至脚跟2个头长,髂嵴比耻骨线高 约半个头长,所以全身长约为7个 半头长。 (3)手臂为3个头长:上臂(肩 峰至肘关节上部)为1个头长,前 臂(肘关节上部至腕关节上一点) 为1个头长、手(腕关节上一点至 中指尖)为1个头长,肩宽为2个 头长(以胸锁骨窝为中线一边1个 头长)。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四、人体的形体结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一般将人体各局部以立方体、球体、柱体、多面体、曲面体来表现。 这样有助于我们概括、记忆、把握住复杂的人体结构,使其绘画性更强。 五、三大体块 头部、胸部、臀部,这是人体不变的三大体块。脊柱把它们连接起来,随着脊柱而上下、 左右、前后运动。
第一章
返回
第一章
第二节 基本术语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人体是对称的,分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 (1)正中线:位于身体正中的垂线。 (2)前面和后面:身体面部的一面为前面,身 体背面的一面为后面。 (3)内侧和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 正中线的为外侧。 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伸、屈、外展、内收。 (1)伸:肢体两部分渐相远。 (2)屈:肢体两部分渐相近。 (3)外展:肢体远离正中线的动作。 (4)内收:肢体靠拢正中线的动作。
第六章 人体运动的规律
第一节 人体运动概述 第三节 光与影
第二节 人体运动的韵律与节奏 第四节 着装衣纹的处理
第七章 常用的简易透视画法
第一节 求透视中点,引透视中线法 第二节 透视长度定法 第三节 作等间隔的行列透视图 第四节 作两种等间隔 的行列透视图 第五节 规定范围内的做等分线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艺用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艺用解剖透视学(上篇)
上篇
第一章 总论
艺用解剖
下篇
第一章 透视概述 第二章 平行透视及运用
透视
第三节 透视规律
第一节 学习艺用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基本术语 第三节 人体比例
第一节 透视的定义 第二节 基本术语 第一节 平行透视原理及画法
第二章 头部
第一节 头部概述 第三节 五官 情
第二节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 第四节 头部的类型 第五节 面部表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运用范例 第二节 成角透视的运用 第二节 斜面透视的运用
第三章 成角透视及其运用
第一节 成角透视原理及画法
第三章 躯干
第一节 躯干概述 第三节 脊柱和颈部
第二节 躯干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第四节 男女躯干的区别 第二节 上肢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第四节 手 第二节 下肢的解剖结构二节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
第一节 斜面透视原理及画法
第四章 上肢
第五章 曲线形体透视
第一节 上肢的比例 第三节 上肢的关节
第一节 曲线形体透视定义及画法 第二节 平面曲线透视画法 第三节 曲面体透视画法 第四节 曲面透视的运用
第五章 下肢
第六章 阴影、倒影透视
第一节 下肢的比例及基本形
第一节 阴影及倒影的定义 第二节 阴影画法 第三节 反影及倒影的透视画法 第四节 镜面反影透视画法
第三节 人体比例
总论
第 一 章 总 论
六、四肢 四肢可以支撑身体和产生行走、伸屈、推 拿等运动,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也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特别是在行走、跑步、担负器物,以 及协调身体重心转移时起着支撑作用。
第一章
作业: 1. 反复阅读人体解剖 图,牢牢记住三大体块的运 动规律。 2. 用简单几何形作一组 人体结构分析图。 3. 画出前仰、后翻、左 右扭动等基本动态。
返回
第二章
第二节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
头部
第 二 章 头 部
一、头部的比例
三庭五眼(面部的比例标准) (1)三庭:眼睛位于头部的二分 之一处,发际线至眉骨线为一庭, 眉骨线至鼻底线为一庭,鼻底线 至颏底线为一庭。 (2)五眼:右眼,左眼,两眼中 间距约一个眼睛宽,右外耳孔至 右眼外角占面部右边进深距离平 面化1个眼睛宽度,左外耳孔至左 眼外角占面部左边进深距离平面 化1个眼睛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