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一、集合问题1. 已知集合A={x|x^25x+6=0},求集合A的元素。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将这些值组成集合A。

2.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3.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二、函数问题1.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零点。

解答思路: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x的值。

因此,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这些值即为函数f(x)的零点。

2.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解答思路: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否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减。

3.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极值。

解答思路: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和二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和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极值。

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小值;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大值。

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为3,底面边长为6,过A向它所对侧面SBC作垂线,垂足为O′,在AO′上取一点P,使AP︰PO′=8,求经过P点且平行底面的截面的面积.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过P平行于底的截面到顶点的距离与底面到顶点的距离之比.解答:如图10.13,因S-ABC是正三棱锥,所以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结AO延工交BC于D,则D是BC的中点,故BC⊥AD,BC⊥SD,因而BC⊥平面SAD,从而平面ASD⊥平面SBC.又AO′⊥平面SBC,故SO′在平面SAD内,因而O′在SD上,于是由设过P作平行于底的平面与SD的交点为O1,则于是故所求截面面积2、设正三棱锥P—ABC的高为PO,M为PO的中点,过AM作与棱BC平行的平面,将正三棱锥截成上、下两部分,试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分析:设过AM且平行BC的平面交平面PBC于EF(E∈PB,F∈PC),要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只要求VP—ABC=S△PEF︰S△PBC.解答:如图10.14,过设AM且平行BC的平面与棱PB、PC分别交于E、F.则EF//BC.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连结PD交EF于G,则因A 到平面PEF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ABC的距离,所以在△PAD中,过O作PD的平行线,交AG于N.因为M为PO的中点,故|ON|=|PG|,,故,因而,故所求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为3、四面体ABCD被平面α所截,对棱AB,CD都与α平行且与α等距,设α截得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棱AB与CD的距离为h,求这个四面体ABCD的体积.分析: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的体积相等”将四面体添加几个等体积的四面体,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来计算.解答:过四面体ABCD的各棱分别作与其对棱平行的平面,六个平面相交得一平行六面体AC1BD1-A1CB1D(如图10.15).此时VABCD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减去四个彼此等积的三棱锥的体积,这四个三棱锥分别是A-A1CD,B-B1DC,C-C1AB,D-D1AB.因为这四个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平行六面体底面积的,其高与平行六面体的高相等,故每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于是由于AB,CD与截面α等距,如图10.15可知K,L,M,N分别是AA1,CC1,BB1,DD1的中点,易知,而h就是平面AC1BD1与平面A1CB1D的距离,所以说明:利用“等积”进行割补,是解决多面体体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例1、已知x、y∈R+,求证:证明:∵∴这三者可视为如图中AB、BC、CD三条线段的长度.显然|AB|+|BC|+|CD|≥|AD|=.所以.评述:二次根式内是一个二次式,常构造图形,利用余弦定理证明.同法可证:例3、函数f (x)在[0,1]上有定义,f (0)= f (1) .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1,x2∈[0,1],都有|f (x1)-f (x2)|<|x1-x2|.求证:对于任意明:不妨设0≤x1≤x2≤1.(1)若,则.命题成立.(2)若,根据条件f (0)= f (1)得|f (x2)-f(x1)|=|f (1)-f (x2)+f (x1)-f (0)|≤| f (1)-f (x2)|+| f (x1)-f (0)| <1-x2+x1-0=1-(x2-x1)<.命题同样得证.综上命题成立.例5、已知n≥2,证明:.证明:(1)显然是n的增函数.∴.(2)思路分析:易猜出时,,A、B、C中任两者不等时,.证明:我们先假定C是常量,于是A+B=π-C也是常量..显然,当A=B时,上式达到最大值.因此,只要A、B、C中任意两个不等,表达式sin A+sin B+sin C就没有达到最大值.因而,当时,sin A+sin B+sin C取到最大值,不等式得证.评述:不等式中含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往往固定其中部分变量,求其他变量变化时,相应表达式的最值.类似可证:△ABC中,锐角△ABC中,tan A+tan B+tan C≤3.。

解析高中数学中的常见难点

解析高中数学中的常见难点

解析高中数学中的常见难点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难点不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更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一些常见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函数与方程的理解与运用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与理解困难的部分。

函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方程则是等式的表示形式。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将函数与方程混为一谈,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函数与方程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当我们说“y等于x的平方”时,这是一个函数的表达方式,表示了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而当我们说“x的平方等于4”时,这是一个方程的表达方式,表示了一个等式关系。

在运用函数与方程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函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列表或者函数的性质来解决;而对于方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化简或者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

二、平面向量的运算与几何应用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又一难点,学生们常常对于向量的运算与几何应用感到困惑。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等运算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几何问题中。

在进行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向量的方向和大小。

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无论向量的顺序如何,结果都是相同的;而向量的减法则可以通过加上负向量来实现。

在进行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运算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

数量积可以用来求夹角、判断垂直与平行关系等问题;而向量积则可以用来求面积、判断共线与共面关系等问题。

三、立体几何的空间思维与证明方法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们常常对于空间思维和证明方法感到困惑。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证明方法。

在进行立体几何的空间思维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剖析和旋转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常用问题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常用问题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常用问题总结归纳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

本文将总结归纳高中数学常见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困难。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一、代数运算问题高中代数运算问题主要包括整式的运算、方程的解法等。

在解决整式的运算问题时,常常会碰到因式分解和配方法的困扰。

在解决方程的解法时,方程的分解、配方法及根的求解是常见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则,熟练掌握因式分解和配方法,并且灵活运用这些规则和方法。

二、函数与图像问题函数与图像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

常见问题包括函数的性质、图像的变换和对称性等。

在解决函数的性质问题时,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奇偶性等基本概念。

在解决图像的变换问题时,了解平移、伸缩、翻转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式进行图像的变换。

此外,对称性是函数与图像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判定方法。

三、几何问题高中几何问题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方面。

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常见的问题包括直线与圆的性质、相交定理、相似三角形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需要掌握立体图形的性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多画图、多列方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四、概率与统计问题概率与统计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在解决概率问题时,常见的问题包括事件的概率计算、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统计问题时,需要了解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同时,也需要掌握频率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等统计图形的绘制和解读。

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充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灵活运用它们,就能够解决大多数的困难。

高中数学难题解析及应用

高中数学难题解析及应用

高中数学难题解析及应用在高中数学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各种难题,有些甚至会让他们无从下手。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就能轻松应对这些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分析几种高中数学难题,并提供一些有用的解题技巧和应用。

一、三角函数难题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它涉及到很多理论和计算。

而在三角函数中,求解三角函数方程通常是一个难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以下几个步骤:1、将三角函数方程变形,使其变为单个三角函数的形式;2、将该单个三角函数变为代数式;3、将代数式转变为二次方程的形式;4、求解二次方程。

这个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需要一些实践和经验积累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方程的求解过程,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例1:求解方程sin(3x)+sin(5x)=0。

解:首先,把式子变形,变为单个三角函数的形式,即sin(3x)= -sin(5x)。

然后,将其转变为代数式,即3sin(x)cos^2(x) = -5sin(x)cos^4(x)。

将代数式转变成二次方程的形式,得到5cos^4(x) - 3cos^2(x) - 1 = 0。

最后,求解二次方程,解得cos(x) = ±1/√5 或±1/√2。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能解决这个三角函数方程了。

二、概率难题在高中数学的概率部分,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事件概率的难题。

例如求解多个事件的概率,或是根据概率求事件的相关参数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解题技巧:1、画出树形图来求解多个事件的概率;2、利用公式计算概率,例如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等;3、利用概率图解法求解问题,该方法侧重于图像分析与计算。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这些技巧:例2:在10张牌中,抽取4张,其中3张为红桃,一张为黑桃,求所抽取牌的组合方式数目。

解: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组合数公式求解。

设4张牌为红桃,6张牌为非红桃,则抽取四张牌一定是从红桃牌中抽取3张牌,再从非红桃牌中抽取一张牌。

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为3,底面边长为6,过A向它所对侧面SBC作垂线,垂足为O′,在AO′上取一点P,使AP︰PO′=8,求经过P点且平行底面的截面的面积.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过P平行于底的截面到顶点的距离与底面到顶点的距离之比.解答:如图10.13,因S-ABC是正三棱锥,所以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结AO延工交BC于D,则D是BC的中点,故BC⊥AD,BC⊥SD,因而BC⊥平面SAD,从而平面ASD⊥平面SBC.又AO′⊥平面SBC,故SO′在平面SAD内,因而O′在SD上,于是由设过P作平行于底的平面与SD的交点为O1,则于是故所求截面面积2、设正三棱锥P—ABC的高为PO,M为PO的中点,过AM作与棱BC平行的平面,将正三棱锥截成上、下两部分,试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分析:设过AM且平行BC的平面交平面PBC于EF(E∈PB,F∈PC),要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只要求VP—ABC=S△PEF︰S△PBC.解答:如图10.14,过设AM且平行BC的平面与棱PB、PC分别交于E、F.则EF//BC.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连结PD交EF于G,则因A 到平面PEF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ABC的距离,所以在△PAD中,过O作PD的平行线,交AG于N.因为M为PO的中点,故|ON|=|PG|,,故,因而,故所求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为3、四面体ABCD被平面α所截,对棱AB,CD都与α平行且与α等距,设α截得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棱AB与CD的距离为h,求这个四面体ABCD的体积.分析: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的体积相等”将四面体添加几个等体积的四面体,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来计算.解答:过四面体ABCD的各棱分别作与其对棱平行的平面,六个平面相交得一平行六面体AC1BD1-A1CB1D(如图10.15).此时VABCD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减去四个彼此等积的三棱锥的体积,这四个三棱锥分别是A-A1CD,B-B1DC,C-C1AB,D-D1AB.因为这四个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平行六面体底面积的,其高与平行六面体的高相等,故每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于是由于AB,CD与截面α等距,如图10.15可知K,L,M,N分别是AA1,CC1,BB1,DD1的中点,易知,而h就是平面AC1BD1与平面A1CB1D的距离,所以说明:利用“等积”进行割补,是解决多面体体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例1、已知x、y∈R+,求证:证明:∵∴这三者可视为如图中AB、BC、CD三条线段的长度.显然|AB|+|BC|+|CD|≥|AD|=.所以.评述:二次根式内是一个二次式,常构造图形,利用余弦定理证明.同法可证:例3、函数f (x)在[0,1]上有定义,f (0)= f (1) .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1,x2∈[0,1],都有|f (x1)-f (x2)|<|x1-x2|.求证:对于任意明:不妨设0≤x1≤x2≤1.(1)若,则.命题成立.(2)若,根据条件f (0)= f (1)得|f (x2)-f(x1)|=|f (1)-f (x2)+f (x1)-f (0)|≤| f (1)-f (x2)|+| f (x1)-f (0)| <1-x2+x1-0=1-(x2-x1)<.命题同样得证.综上命题成立.例5、已知n≥2,证明:.证明:(1)显然是n的增函数.∴.(2)思路分析:易猜出时,,A、B、C中任两者不等时,.证明:我们先假定C是常量,于是A+B=π-C也是常量..显然,当A=B时,上式达到最大值.因此,只要A、B、C中任意两个不等,表达式sin A+sin B+sin C就没有达到最大值.因而,当时,sin A+sin B+sin C取到最大值,不等式得证.评述:不等式中含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往往固定其中部分变量,求其他变量变化时,相应表达式的最值.类似可证:△ABC中,锐角△ABC中,tan A+tan B+tan C≤3.。

世界最难的10道数学题加答案高中

世界最难的10道数学题加答案高中

世界最难的10道数学题加答案高中1.求三角形三边a,b,c。

将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加和求出:a²+b²=c²答案:即求三角形三边关系式,即勾股定理。

2.如果x的平方减2的平方等于4,求x的值?解:x²-2²=4x²=8x=√8答案:√83.如果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求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解:Sn=a[(1-rⁿ)÷(1-r)]a=首项,r=公比,n=项数答案:Sₙ=a[(1-rⁿ)÷(1-r)]4.以x,y,z三个变量来表示三条边,用何种等式表示三角形的充要条件?解:x+y > z, y+z > x, z+x > y答案:三角形充要条件等式为:x+y > z, y+z > x, z+x > y5.已知函数f(x)=2x⁴+5,求f(2)的值解:f(x)=2x⁴+5f(2)=2*2⁴+5f(2)=2⁵+5f(2)=33答案:f(2)=336.给定四边形ABCD的两个对角线,如何求出此四边形的周长?解:周长=AB+BC+CD+DA答案:先计算四边形各边的长度,然后求和即可求出四边形的周长。

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x₁和x₂,若其系数b处以解公式中的Δ,求ax²-2bx+2c=0的解?解:ax²-2bx+2c=0ax²-2bx+2c=0即可化为2x²-2(b/Δ)x+2c/Δ=0x₁= b/Δ+√(b²-4ac/Δ)/2x₂= b/Δ-√(b²-4ac/Δ)/2答案:x₁= b/Δ+√(b²-4ac/Δ)/2x₂= b/Δ-√(b²-4ac/Δ)/28.已知正太分布的数据有n个,求该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解:平均数:X¯=Σ(Xᵢ)/n标准差:σ=√((Σ(Xᵢ²)-nX¯²)/(n-1))答案:平均数X¯=Σ(Xᵢ)/n;标准差σ=√((Σ(Xᵢ²)-nX¯²)/(n-1))9.如果f(x)=4x²+2x+1,求函数f(x)的极值?解:f'(x)=8x+2f'(x)=0 -> 8x+2=0 ->x=-1/4在x=-1/4处取得极值,再代入f(x)求值f(-1/4)=4(-1/4)²+2(-1/4)+1f(-1/4)=1/2答案:f(x)在x=-1/4处取得极值,值为f(-1/4)=1/210.三角形有三条边,求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p(p-a)(p-b)(p-c))其中p=(a+b+c)/2,a、b、c为三边答案: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p(p-a)(p-b)(p-c)),其中p=(a+b+c)/2,a、b、c为三边。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问题一: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晰解决方法: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应该多进行思考和实际运用。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数学讲座或和同学进行讨论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此外,做一些数学实践题目,如应用题和推理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问题二:解题思路不清晰,不知道从何下手解决方法: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题目要求,并进行分析。

其次,可以尝试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逐步解决每个部分,最后将各个部分的解决方法整合起来得出答案。

此外,可以尝试将问题与已经学过的类似问题进行对比,借鉴解决方法。

问题三:计算错误率高解决方法:计算错误率高可能是由于粗心导致的。

为了避免粗心带来的错误,学生可以养成以下习惯。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数值和符号,并在计算过程中反复核对。

其次,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如计算器)进行计算,避免粗心导致的计算错误。

问题四:理解题目困难解决方法:理解题目困难可能是因为题目表达不清晰或难以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多读几遍题目,仔细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题目内容。

其次,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向他们请教题目的意思和解题思路。

此外,可以尝试通过构造模型、绘制图形等方式,将题目用更直观的形式呈现,有助于理解问题。

问题五:记忆数学公式困难解决方法:记忆数学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

首先,要坚持进行数学公式的复习,尤其是对于常用和基础的公式。

其次,可以将公式分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

此外,可以通过应用题目进行实践,将公式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加深记忆。

问题六:数学题做不完或时间不够用解决方法:对于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难题

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难题

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难题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常见难题,这些难题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和挫败感。

然而,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些难题是可以克服的。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高中数学学习难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

一、理解概念困难高中数学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定义,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概念可能是一项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寻求帮助: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让他们帮助解释和澄清概念的含义。

2.多角度学习:通过不同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视频教程等,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概念,以帮助加深理解。

3.举例说明:找到相关的实际例子,将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以帮助理解其意义和应用。

二、解题思路不清晰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分析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步骤,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2.查找相关知识: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寻找可以应用到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公式。

3.练习解题: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转换能力。

三、计算错误频繁高中数学涉及大量的计算,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

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1.仔细审题:在进行计算之前,务必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所给信息。

2.检查计算过程:在完成计算后,反复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尤其要注意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精确性。

3.反思错误原因:对于经常出现的计算错误,学生可以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模式,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四、数学应用困难数学的应用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理解实际问题:仔细阅读问题描述,理解实际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与具体情境相联系。

2.分析相关信息: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步骤,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难题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难题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难题
1、小张家住在二楼,他每次回家走楼梯时都是一步走二级或三级台阶,已知相邻楼层之间有16级台阶,那么小明从一层到二层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答案:设小明从一层到二层走二级台阶走了x步,走三级台阶走了y步,于是有:
2x+3y=16
1)x=2,y=4
2)x=5,y=2
3)x=8,y=0
∴小明从一层到二层不同的走法有:
N=C6(2)+C7(5)+C8(8)
=15+21+1
=37种。

2、“六个人,他们每人有一个帽子,但他们每个人都被要求戴别人的帽子,请问有多少种戴法?”
答案:这是错位问题记住通项公式An=(n-1)(A(n-1)+A(n-
2))A1=0A2=1A3=2A4=9A5=44A6=265
3、安排7个同学去5个运动项目,要求甲乙两同学不能参加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人参加,每人只参加一个,求方案书?
答案:(C73-C51+C72*C52/2-C52)*P55
思路:先分堆,再全排列,分堆方法有2种,
第一种:31111,把其中甲乙在一起的排除掉第二种:22111,把其中甲乙在一起的排除掉。

最新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最新高中数学常见难题

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为3,底面边长为6,过A向它所对侧面SBC作垂线,垂足为O′,在AO′上取一点P,使AP︰PO′=8,求经过P点且平行底面的截面的面积.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过P平行于底的截面到顶点的距离与底面到顶点的距离之比.解答:如图10.13,因S-ABC是正三棱锥,所以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结AO延工交BC于D,则D是BC的中点,故BC⊥AD,BC⊥SD,因而BC⊥平面SAD,从而平面ASD⊥平面SBC.又AO′⊥平面SBC,故SO′在平面SAD内,因而O′在SD上,于是由设过P作平行于底的平面与SD的交点为O1,则于是故所求截面面积2、设正三棱锥P—ABC的高为PO,M为PO的中点,过AM作与棱BC平行的平面,将正三棱锥截成上、下两部分,试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分析:设过AM且平行BC的平面交平面PBC于EF(E∈PB,F∈PC),要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只要求VP—ABC=S△PEF︰S△PBC.解答:如图10.14,过设AM且平行BC的平面与棱PB、PC分别交于E、F.则EF//BC.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连结PD交EF于G,则因A到平面PEF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ABC的距离,所以在△PAD中,过O作PD的平行线,交AG于N.因为M为PO的中点,故|ON|=|PG|,,故,因而,故所求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为3、四面体ABCD被平面α所截,对棱AB,CD都与α平行且与α等距,设α截得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棱AB与CD的距离为h,求这个四面体ABCD的体积.分析: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的体积相等”将四面体添加几个等体积的四面体,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来计算.解答:过四面体ABCD的各棱分别作与其对棱平行的平面,六个平面相交得一平行六面体AC1BD1-A1CB1D(如图10.15).此时VABCD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减去四个彼此等积的三棱锥的体积,这四个三棱锥分别是A-A1CD,B-B1DC,C-C1AB,D-D1AB.因为这四个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平行六面体底面积的,其高与平行六面体的高相等,故每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于是由于AB,CD与截面α等距,如图10.15可知K,L,M,N分别是AA1,CC1,BB1,DD1的中点,易知,而h就是平面AC1BD1与平面A1CB1D的距离,所以说明:利用“等积”进行割补,是解决多面体体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例1、已知x、y∈R+,求证:证明:∵∴这三者可视为如图中AB、BC、CD三条线段的长度.显然|AB|+|BC|+|CD|≥|AD|=.所以.评述:二次根式内是一个二次式,常构造图形,利用余弦定理证明.同法可证:例3、函数f (x)在[0,1]上有定义,f (0)= f (1) .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1,x2∈[0,1],都有|f (x1)-f (x2)|<|x1-x2|.求证:对于任意明:不妨设0≤x1≤x2≤1.(1)若,则.命题成立.(2)若,根据条件f (0)= f (1)得|f (x2)-f(x1)|=|f (1)-f (x2)+f (x1)-f (0)|≤| f (1)-f (x2)|+| f (x1)-f (0)| <1-x2+x1-0=1-(x2-x1)<.命题同样得证.综上命题成立.例5、已知n≥2,证明:.证明:(1)显然是n的增函数.∴.(2)思路分析:易猜出时,,A、B、C中任两者不等时,.证明:我们先假定C是常量,于是A+B=π-C也是常量..显然,当A=B时,上式达到最大值.因此,只要A、B、C中任意两个不等,表达式sin A+sin B+sin C就没有达到最大值.因而,当时,sin A+sin B+sin C取到最大值,不等式得证.评述:不等式中含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往往固定其中部分变量,求其他变量变化时,相应表达式的最值.类似可证:△ABC中,锐角△ABC中,tan A+tan B+tan C≤3.。

高中数学难题

高中数学难题

高中数学难题难题一:三角函数题目: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和8,求斜边的长度。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和8,求斜边的长度。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和8,求斜边的长度。

解题思路: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解题。

勾股定理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得到::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解题。

勾股定理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得到::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解题。

勾股定理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得到:斜边的平方 = 6的平方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斜边的长度为10。

因此,答案是10。

难题二:函数与方程题目:已知函数 f(x) = 2x^2 + 3x - 5,求 f(x) 的零点。

:已知函数 f(x) = 2x^2 + 3x - 5,求 f(x) 的零点。

:已知函数 f(x) = 2x^2 + 3x - 5,求 f(x) 的零点。

解题思路: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取值为0的点。

要求函数 f(x) 的零点,我们可以将函数设置为0,然后解方程。

对于这个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取值为0的点。

要求函数 f(x) 的零点,我们可以将函数设置为0,然后解方程。

对于这个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取值为0的点。

要求函数 f(x) 的零点,我们可以将函数设置为0,然后解方程。

对于这个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2x^2 + 3x - 5 = 0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解。

因此,函数 f(x) 的零点为两个解的横坐标。

难题三:概率统计题目:一批产品的尺寸在正常范围内的概率为0.8,如果从中随机抽取5个产品,其中有3个尺寸在正常范围内,求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一批产品的尺寸在正常范围内的概率为0.8,如果从中随机抽取5个产品,其中有3个尺寸在正常范围内,求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数学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概率与统计的难点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做题目,并理解相关的概念。

可以通过参加辅导班、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或者向老师请教来加深对概率与统计的理解。

问题二:函数的图像绘制在函数的图像绘制方面,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熟练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练习多种类型的图像绘制题目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此外,可以使用数学软件来辅助绘制函数的图像,帮助理解和记忆。

问题三:解方程的困惑解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但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熟悉各种解方程的方法,并多加练习。

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寻找相关的练习题来提升解方程的能力。

此外,也可以参加学校或者辅导班的解题讲座,学习更多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问题四:几何证明的挑战几何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较为困难的一部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理解几何定理和性质的证明思路,并多加练习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目。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社团、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互相学习分享来提高几何证明的能力。

问题五:应用题的挑战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理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并多做相关的应用习题。

可以通过购买习题集、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应用题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问题六:数学证明的困扰数学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扰。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理解证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多加练习各种类型的数学证明题目。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互相学习来提高数学证明的能力。

带你了解高中数学中最难的十个题目

带你了解高中数学中最难的十个题目

带你了解高中数学中最难的十个题目高中数学是很多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因为其中存在一些非常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难题。

这些难题需要学生在数学领域有很强的基础和对逻辑思维的熟练掌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你了解高中数学中最难的十个题目,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启发和提高。

一、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是众所周知的难题。

虽然勾股定理是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是几何证明需要具备很高的逻辑思维和几何直觉。

证明勾股定理需要找到合适的形状和角度,从而说明相邻三角形的对应边平方和相等。

二、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无理数的存在性证明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它需要建立在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之上。

无理数的定义是指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实数,而它们不存在分数或小数位,需要用到更高级的代数和三角函数来展示它们的存在。

三、圆周率的计算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它的近似值可以用几个小数位来表示,但是计算圆周率的精确值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圆周率的计算需要使用无限级数和数值积分等数学工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连分数逼近方法,通过有理近似逐渐逼近圆周率精确值。

四、非欧几何学非欧几何学是一种比欧几何学更加有意思的几何学分支,它的最初由来是对于欧氏几何学中的平行公理做出了质疑。

非欧几何学对于空间和维度的抽象化描述需要更高的几何直觉和数学逻辑思维。

五、初等绝对值方程初等绝对值方程是一类高中数学中的难题,它们需要通过数学逻辑和方程求解的方法来解决。

初等绝对值方程是指只包含绝对值函数的一次方程系统,需要解决的难点是对于不同的绝对值定义区间有不同的解法和限制,而求解过程需要有强大的数学基础支持。

六、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的统计学分支,它需要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整体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参数。

统计推断需要通过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方法来推断数据是否符合某种分布或规律,需要对数据分布特点和参数分布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七、复杂矩阵运算复杂矩阵运算是一种高级的线性代数运算,它需要掌握矩阵乘法、逆矩阵、行列式和特征值等基本概念,以及线性代数的一些高级理论和工具。

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

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

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经常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少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一、概率与排列组合问题在高中数学中,概率与排列组合问题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难题。

这涉及到对概率和组合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计算某种特定排列或组合的可能性,以及解决涉及概率的问题等。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和推导过程。

对于排列组合问题,了解组合公式和排列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要善于利用辅助工具和思维技巧,如树形图、数轴和列举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二、函数与方程的求解另一个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是函数与方程的求解。

学生们常常遇到需要解决各种类型的方程,包括线性方程、二次方程和无理方程等。

此外,理解和应用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需要掌握各种方程的解法和函数的性质。

例如,对于二次方程,学生们可以运用配方法、因式分解或使用求根公式进行求解。

在函数方面,掌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和函数性质的应用是关键。

三、几何问题与证明高中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与证明也是一个挑战。

这涉及到认识和理解各类几何图形、角度和平行线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证明和推理。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学生们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此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准确图形的技巧以及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探索,学生们可以逐渐提高在几何问题和证明方面的能力。

四、微积分问题微积分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大难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导数、积分和微分方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为了攻克微积分难题,学生们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充分的训练。

通过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掌握运算技巧和问题转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微积分问题。

总结起来,挑战高中数学的难题主要包括概率与排列组合、函数与方程、几何问题与证明以及微积分等。

要应对这些难题,学生们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掌握相关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并培养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

(完整)高中数学难题

(完整)高中数学难题

(完整)高中数学难题高中数学难题概述随着高中数学教育的深入,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数学难题。

这些难题旨在考察我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中的难题,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难题一: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描述:已知函数$f(x) = \sin(x) + \cos(x)$,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图像特征。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三角函数的求和问题,且两个三角函数系数相同。

由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幅值都在-1和1之间,因此它们的和的最大值应为2,最小值应为-2。

因此,函数$f(x)$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难题二:平面几何的证明问题描述:在平面内,有一个正方形ABCD,E是正方形内的一个点,连接AE、BE、CE和DE,证明四边形ABED是一个菱形。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定义是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我们可以通过欧几里得几何的定理以及垂直定理来证明这个结论。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四边形ABE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然后,我们用欧几里得几何的定理证明四个边长相等,由此可得四边形ABED是一个菱形。

难题三:概率与统计中的组合问题问题描述:班里有8个男生和6个女生,从中抽选出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必须至少有1个男生和1个女生。

求组成小组的方法数。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组合问题,要求我们从12个学生中抽选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

我们可以分别考虑从男生和女生中选取人数的不同情况。

若选取一个男生和三个女生,组合方法数为${8 \choose 1} \times {6 \choose 3}$;若选取两个男生和两个女生,组合方法数为${8 \choose 2} \times {6 \choose 2}$;若选取三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组合方法数为${8 \choose 3} \times {6 \choose 1}$。

高二数学练习题难题

高二数学练习题难题

高二数学练习题难题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数学练习题中的难题。

一. 空间几何难题1. 设立五点 A、B、C、D、E,它们不共面,且满足AB=AC=AD=AE=BC=BD=BE=CD=CE=DE,求证:A、B、C、D、E 五点共面。

2. 已知棱长为 a 的三棱直角棱柱的高为 h,若将此棱柱切割得到四棱锥,使四棱锥的底面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求四棱锥的体积 V。

二. 解析几何难题1. 设直线 L1 经过点 P(1,2,3),且与 L2: x=3t, y=4t, z=7t 平行,求 L1 与 L2 的距离 d。

2. 已知圆锥顶角α为锐角,其顶点是 O,底面圆的半径为 r。

一段长度为 L(0<L<2r)的线段 AB,其中 A在底面圆上,B在轴上,且AB=L,求直线 OB 与底面圆的交点 P 到 AB 的距离 h。

三. 复数难题1. 已知复数 z=1+i,求复数 z^6 的实部与虚部。

2. 设复数 z=3+4i,求复数 (1+z)/(1-z) 的实部与虚部。

四. 排列组合难题1. 某学校举行篮球比赛,共有 A、B、C、D、E 五个班级,每个班级只能派一个队伍参赛。

若要求 A、B 两个班级不能同时参赛,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派队伍的方案?2. 在一个排列中,字母 A、B、C、D、E 在前五位的概率为 1/5,求这五个字母的排列数。

通过解答以上难题,我们可以巩固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解题能力。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积极面对难题,勇于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思考,我们一定可以攻克这些高二数学练习题中的难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为3,底面边长为6,过A向它所对侧面
SBC作垂线,垂足为O′,在AO′上取一点P,使AP︰PO′=8,求经过P
点且平行底面的截面的面积.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过P平行于底的截面到顶点的距离与底面到顶点的距
离之比.
解答:如图10.13,因S-ABC是正三棱锥,所以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
结AO延工交BC于D,则D是BC的中点,故BC⊥AD,BC⊥SD,因而BC⊥平面SAD,
从而平面ASD⊥平面SBC.又AO′⊥平面SBC,故SO′在平面SAD内,因而O′在SD上,于是

设过P作平行于底的平面与SD的交点为O1,则
于是
故所求截面面积
2、设正三棱锥P—ABC的高为PO,M为PO的中
点,过AM作与棱BC平行的平面,将正三棱锥
截成上、下两部分,试求两部分体积之比.
分析:设过AM且平行BC的平面交平面PBC于EF(E
∈PB,F∈PC),要求两部分体积之比,只要求VP
—ABC=S△PEF︰S△PBC.
解答:如图10.14,过设AM且平行BC的平面与棱PB、PC分别交于E、F.则EF//BC.连
结AO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连结PD交EF于G,则因A 到平面PEF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ABC的距离,所以在△PAD中,过O作PD的平行线,交AG于N.因为M为PO的中点,故|ON|=|PG|,,故,因而,故所求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为
3、四面体ABCD被平面α所截,对棱AB,CD都与α平行且与α等距,设α截得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棱AB与CD的距离为h,求这个四面体ABCD的体积.分析: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四面体的体积相等”将四面体添加几个等体积的四面体,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来计算.
解答:过四面体ABCD的各棱分别作与其对棱平行的平面,六个平面相交得一平行六面体AC1BD1-A1CB1D(如图10.15).此时VABCD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减去四个彼此等积的三棱锥的体积,这四个三棱锥分别是A-A1CD,B-B1DC,C-C1AB,D-D1AB.因为这四个三棱锥的底面积为
平行六面体底面积的,其高与平行六面体的高相等,故每一个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于是
由于AB,CD与截面α等距,如图10.15可知K,L,M,N分别是AA1,CC1,BB1,DD1的中点,易知,而h就是平面AC1BD1与平面A1CB1D的距离,所以
说明:利用“等积”进行割补,是解决多面体体积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例1、已知x、y∈R+,求证:
证明:∵
∴这三者可视为如图中AB、BC、CD三条线段的长度.
显然|AB|+|BC|+|CD|≥|AD|=.所以

评述:二次根式内是一个二次式,常构造图形,利用余弦定理证明.同法可证:
例3、函数f (x)在[0,1]上有定义,f (0)= f (1) .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x1,x2∈[0,1],都有|f (x
1)
-f (x
2)|<|x1-x2|.
求证:对于任意
明:不妨设0≤x1≤x2≤1.
(1)若,则.
命题成立.
(2)若,根据条件f (0)= f (1)得
|f (x2)-f(x1)|=|f (1)-f (x2)+f (x1)-f (0)|≤| f (1)-f (x2)|+| f (x1)-f (0)| <1-x2+x1-0=1-(x2-x1)<.
命题同样得证.
综上命题成立.
例5、已知n≥2,证明:.
证明:(1)显然是n的增函数.
∴.
(2)
思路分析:易猜出时,,A、B、C中任两者不等时,

证明:我们先假定C是常量,于是A+B=π-C也是常量.

显然,当A=B时,上式达到最大值.因此,只要A、B、C中任意两个不等,表达式sin A+sin B
+sin C就没有达到最大值.因而,当时,sin A+sin B+sin C取到最大值,不等式得证.
评述:不等式中含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往往固定其中部分变量,求其他变量变化时,相应表达式的最值.类似可证:△ABC中,
锐角△ABC中,tan A+tan B+tan 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