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二物理必修三册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时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二物理 十三章 第4节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分层作业)(原卷版+解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二物理 十三章 第4节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分层作业)(原卷版+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254c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5.png)
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的发现1.(2022·高二课时练习)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不但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赫兹不但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赫兹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多选)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会在空中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A.是由于电荷运动产生的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D.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8310m/s3.(2022·高二课时练习)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正确说法是()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C.电磁波传播速度总是3×108 m/s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四种磁场变化情况,能产生如图所示电场的是()A.B.C.D.5.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这些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
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B.磁场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C.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不均匀变化的电场D.麦克斯韦推算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二、电磁波的应用与能量6.(2022秋·上海徐汇·高二上海中学期中)以下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A.手机通信B.微波炉加热食物C.雷达侦查D.听诊器诊察病情7.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B.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C.医院用X射线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最强的D.利用紫外线灭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8.电磁波谱家族有众多的成员。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及答案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67f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4.png)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及答案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电磁波的性质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电场:麦克斯韦提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激发出一种电场,不管有无闭合电路,变化的磁场激发的电场总是存在的,如图所示:(2)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磁场:麦克斯韦从场的观点得出,即使没有电流存在,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3)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2.电磁波的性质:(1)电磁波是横波,在传播方向上,任意一点的E和B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E和B彼此垂直,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如图(2)电磁场中储存电磁能,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就是辐射能量的过程。
(3)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即c=3.0×108 m/s,电磁波传播虽然不需要介质,但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4)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才能形成电磁波。
(5)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c相同。
【思考·讨论】(1)观察上面两幅图,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和以前所学静电场的电场线有区别吗? (科学思维)提示: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而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
(2)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吗?为什么? (科学思维)提示:不一定,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果变化的磁场能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能产生变化的磁场,才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典例示范】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场的空间一定存在磁场,有磁场的空间也一定能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物理观念)【解题探究】(1)恒定电场(磁场)能产生磁场(电场)吗?提示:不能。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3.4_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2024年同步练习卷(8)+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3.4_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2024年同步练习卷(8)+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838d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7.png)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2024年同步练习卷(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
1.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B.奥斯特C.赫兹D.麦克斯韦2.关于电磁场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B.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着,形成一个统一体,即电磁场C.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不变的磁场3.电磁场理论预言了什么()A.预言了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B.预言了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产生磁场C.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D.预言了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够产生电4.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5.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B.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C.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可设计防伪措施D.射线波长比X射线波长短6.2024年4月25日,搭载叶光富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与天宫空间站顺利对接。
飞船在升空过程中,航天员能与地面工作人员保持实时联络,直播画面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地面。
下列关于无线电波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B.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短C.要有效发射无线电波,振荡电路要有较低的振荡频率D.太空中航天员讲话时画面与声音同步,说明无线电波与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7.现代生活中人类与电磁波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电磁波下列陈述中符合事实的是()A.麦克斯韦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C.空间有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存在,不一定能形成电磁波D.把手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盒中,拨打该手机号码,手机由于接收不到电磁波信号而无法接通8.某闭合电路的电流或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是()A. B. C. D.9.据科学家预测,太阳风暴的破坏力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风暴辐射中()A.波长较短的紫外线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C.波长较短的可见光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新教材同步培优练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教师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新教材同步培优练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7d868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9.png)
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单选题1.电磁波给人类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
长期使用如图所示的通信装置,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是( )A.手摇电话机B.手拨电话机C.移动电话机D.按键电话机【答案】C【解析】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手摇电话机,手拨电话机,按键电话机,都是通过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信息传播,没有电磁波的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故选C。
2.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法拉第创造性地用“场线”形象地描述“场”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变化的电场D.多普勒发现波源与观察者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A错误;B.法拉第创造性地用“电场线”“磁感线”来形象的描述电场和磁场,B 正确;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电场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C错误;D.多普勒发现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或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而若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接收到的频率不变,比如观察者绕着波源做匀速圆周运动,接受到的频率不变,D错误。
故选B。
3.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法拉第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并用场线描述电场和磁场C.卢瑟福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A【解析】A.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A错误;B.根据物理学史可知,法拉第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并用场线描述电场和磁场,B正确;C.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在190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正确;D.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正确。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后作业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解析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后作业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c4173271fe910ef02df858.png)
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课后作业第十三章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选择题1.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开拓了广泛的现代技术应用空间,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建立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D.麦克斯韦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B.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3.人们为了纪念德国科学家赫兹对人类的贡献,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
赫兹对人类的突出贡献是()A.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通过实验发现了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D.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的规律4.(多选)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会在空中产生电磁波。
该电磁波()A.是由于电荷运动产生的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D.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5.(多选)下列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会产生电磁波C.电磁波由真空中进入某种介质传播时,波长会变短D.电磁波是一种波,声波也是一种波,理论上它们是同种性质的波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四种磁场变化情况,能产生如图所示电场的是()7.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变化情况,能发射电磁波的是()8.(多选)甲、乙两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甲能够产生电场B.磁场甲能够产生电磁波C.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最大时产生的电场最强D.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时产生的电场最强9.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判断,如图所示的4组电场产生的磁场(或磁场产生的电场)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中,错误的是()10.下列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A.红外线B.γ射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11.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可见光等都属于电磁波,则下列选项中,按照波长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可见光B.红外线、可见光、γ射线、无线电波C.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γ射线D.γ射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12.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B.工业上利用γ射线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裂缝C.刑侦上用紫外线拍摄指纹照片D.卫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云图照片13.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有一个广播电台的频率为90 MHz,这个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约为()A.2.70 mB.3 mC.3.33 mD.270 m14.如图所示为手机信号屏蔽器。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同步课时作业: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同步课时作业: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76a550ec3a87c24128c454.png)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同步课时作业(26)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和磁感应强度方向均垂直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2.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B.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C.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 4.根据图的电磁波谱,可以判断下列波中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A .消毒用的紫外线B .透视用的X 射线C .教室里的读书声D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5.用一自感系数为L 的线圈和一电容器构成一半导体的调谐电路,要使该调谐电路能接收到波长为λ的无线电波,则电容器的电容应为(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 ) A.2Lc λπ B. 2Lc λπ C. 222Lc λπ D. 22Lc λ24π6.关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7.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信息传递,最先应用的是( )A.电视B.雷达C.无线电广播D.无线电报8.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至1000MHz的范围内。
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9.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描述正确的是( )A.车站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包进行检测B.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C.电视机的遥控利用的是紫外线D.紫外线可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10.下列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B.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小C.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进行调制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1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量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B.微波炉不能辐射电磁波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的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B.只要空间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C.电磁波必须依赖于介质传播D.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8310m/s ⨯,与频率无关,选项A 正确;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选项B 正确;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且相互垂直,形成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均垂直,选项C 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光缆传输,选项D 错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第十三章 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第十三章 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fc6e03d1711cc7930b71610.png)
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多选)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C.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但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是稳定的磁场。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B、D正确。
2.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快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各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在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B.紫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D.X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γ射线更强,故A错误;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故B错误;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热辐射的电磁波包括红外线,故C正确;X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γ射线弱,故D错误。
4.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空调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控制电视机、空调的工作状态。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故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红外线能很方便地遥控家用电器,故D正确。
5.(多选)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B.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C.紫外线比紫光波长长,可以用来消毒D.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穿透力最强,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故选项A正确;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故选项B正确;在电磁波谱中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逐渐减小,频率逐渐增大,紫外线比紫光波长短,C错误;γ射线穿透力最强,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D 错误。
高二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讲义含答案人教版(2019)
![高二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讲义含答案人教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e1cd5b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8.png)
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一节:磁场磁感线(1、磁现象)(2、电流的磁效应)(3、磁场)(4、磁感线)(5、电流的磁感线分布:安培定则)(6、地磁场的分布特点)(7、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第二节:磁感应强度磁通量(1、探究磁场的强弱及方向)(2、磁感应强度)(3、磁通量)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第四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1、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2、电磁场和电磁波)(3、电磁波谱及应用)(4、电磁波的能量)第五节:能量量子化(1、热辐射现象)(2、黑体与黑体辐射)(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4、能量子--超越牛顿的发现)(5、能级和能级跃迁)第一节 磁场 磁感线一、磁现象1、磁性:吸引铁钴镍等铁质物体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区域。
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使无磁性物体变为磁性物体,可通过接触或摩擦磁化。
6、退磁:使磁性物体变为无磁性物体,可通过猛烈撞击或高温消磁。
7、磁性材料:①软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如电磁铁。
②硬磁性材料:磁化后不易去磁的材料,如永久磁体。
二、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①装置:②现象: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③注意:导线应南北放置。
④结论:通电导线对磁体有力的作用。
2、磁体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 3、电流和电流具有力的作用:(图略)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三、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磁体磁场磁体⇔⇔2、磁体的扩展: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电荷通电导线电流磁铁磁体⇒⎪⎩⎪⎨⎧⎩⎨⎧ 3、磁场的基本性质:会对放入其中的电流、运动电荷或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4、注意: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物质。
②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③磁场的方向:将小磁针放入磁场中,小磁针静止后北(N )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N )极的受力方向。
高中物理 必修三(2019)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提高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三(2019)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提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ceb7f26c175f0e7dd13723.png)
13.CD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故选项A错误;
B.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只能产生恒定的磁场或电场,不会产生电磁波,故选项B错误;
C.电磁波最早由麦克斯韦预测,由赫兹通过实验证实,故选项C正确;
D.电磁波产生可以由振荡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发出,故选项D正确。
故选C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要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
7.下列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
C.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可知,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其中c为光速),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其质量接近于无穷大,比静止时的大,C正确;
D.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在它周围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D正确;
【点睛】
本题关键要明确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传播特点,要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8.AC
【详解】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A正确;
B.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变化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故B错误;
C.麦克斯韦从场的角度总结电与磁的联系,预言了电磁波,故C正确;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现象,B错误;
C.交流电的产生是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两次,每经过一次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C正确;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检测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f0f29e243323968001c92c8.png)
第3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选择题1.北斗系统在航海中有重要的应用,轮船上的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卫星的信息,进而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该设备接收信息主要利用了( )A.电磁波B.声波C.太阳能D.电磁场【解析】选A。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越易沿地面传播B.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可以传播到无限远处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波长恒定D.为了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需要利用卫星传播无线电波,它传播的是超短波或微波【解析】选D。
沿地面传播的电磁波应该为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电磁波,所以A错;发射出去的电磁波随着距离的增大,能量不断损失,所以B错;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波长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C错;由于电视信号属微波段,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需要利用卫星传播无线电波,卫星传播的是超短波或微波,故D正确。
3.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B.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紫外线C.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D.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红外线【解析】选A。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广,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所以,选项A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4.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当它的频率增大时,它的传播速度及其波长( )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C.速度减小,波长增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解析】选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始终为3×108m/s,与频率无关;由c=λf,波速不变,频率增大,波长减小,故选项B、C、D错误而A正确。
二、非选择题(10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5.“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您不要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这句提醒警示语是乘坐过飞机的游客都听到过的一句话。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三册作业课件: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三册作业课件: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e1a9a631b765ce040814ca.png)
解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 场(或电场),A 正确;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或 电场),在恒定的电场(或磁场)周围不存在磁场(或电场).故 B、C、D 均错误.
3.甲坐在人民大会堂台前 60 m 处听报告,乙坐在家里离电视机 5 m 处听电视转播,已知乙所在处与人民大会堂相距 1 000 km,不考虑 其他因素,则(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 B )
7.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很多地方高考时在考场使用手机 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 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 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以 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等现象.由 以上信息可知( D )
A.甲先听到声音 B.乙先听到声音 C.甲、乙同时听到 D.不能确定
解析:声音传到甲所需时间为 t1=34600 mm/s=0.176 s,传到乙所需
时间为
t2=3010
000 000
kkmm/s+3450
mm/s=0.018
s.
4.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B )
A.都是横波
B.都能传输能量
7.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当产生的 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时,可能是( AC )
A.向上方向的磁场在增强 B.向上方向的磁场在减弱 C.向上方向的磁场先增强,然后反向减弱 D.向上方向的磁场先减弱,然后反向增强
解析:若向上方向的磁场在增强,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 的增强而方向向下,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中 E 的 方向所示,A 正确,B 错误;同理,当磁场向下且减弱时,也会得到 如图中 E 的方向,C 正确,D 错误.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同步练习 2024-2025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同步练习 2024-2025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412f7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b.png)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单选题1.春季是流行病高发季,某肺炎病人拍摄的CT胸片如图所示,病毒感染处的密度与其它部分不同,片中显示为白斑。
拍摄CT胸片时使用下列哪种电磁波( )A.γ射线B.X射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2.医生用来诊断病情的胸透胶片如图所示,拍摄该胶片利用电磁波中( )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无线电波3.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射线可用于广播B.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C.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低D.长波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4.在烤箱中能看见一种淡红色的光,下列关于这种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B.是电热丝发出的红光C.主要是利用这种光为食物加热D.给食物加热是利用比这种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5.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它有两种方法:一是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幅;二是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频。
下面四幅图中调频波是( )A. B.C. D.6.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机上网购物、玩游戏、刷抖音、查资料等等,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欢乐。
有关移动电话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B.移动电话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C.移动电话不仅能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也能传递图像D.在加油站一般禁止利用移动电话打电话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B.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的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互相平行C.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D.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的波长依次变短,速度依次变小8.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5G信号一般采用3300MHz~5000MHz频段,网络的的无线电波,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频段范围是1880MHz~2635MHz5G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bps,是4G网络的50~100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909b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5.png)
13.4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贡献,错误..的是()A.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能够解释一些磁现象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某种联系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D.洛仑兹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2.电磁波和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 B.都能够传输能量C.传播都需要介质 D.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与波的频率有关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B.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短D.电磁波能传播信息,但不能传播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体温计是依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来测体温的B.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C.炎炎夏日,我们在树下看到茂密的树叶间有彩色的光环,这是全反射现象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5.据报道:截止12月我国5G基站建设累积71.8万个,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中国将进入全面5C时代,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自动驾驶技术等将一一变为现实。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频段,相比于现有的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880-2635MHz频段)技术而言,具有极大的带宽、极大的容量和极低的时延。
5G信号与4G信号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B.5G信号是横波,4G信号是纵波C.5G信号频率增大,不再发生衍射现象和偏振现象时D.5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6.家用微波炉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它的波长是多少?7.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电磁场,它会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它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它传播的速度是多少?8.电焊作业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焊弧光。
【同步】高中物理人教2019版必修三:13.4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习题
![【同步】高中物理人教2019版必修三:13.4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b2c8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3.png)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达标练1.(多选)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能产生电磁波B.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最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依赖于介质才能传播D.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是伴随着能量向外传递的2.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 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A.激光B.电磁波C.红外线D.紫外线3.(多选)在电磁波中,波长按从长到短排列的是()A.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B.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C.红光、黄光、绿光D.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4.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X 射线都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C.电磁波频率最大的是γ射线,医学上常用它进行人体透视检查D.紫外线和X 射线都可以使感光底片感光5.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 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声波一样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只传递信息不传递能量6.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H 2O)、二氧化碳(CO 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如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A.2.5~3.5μm B.4~4.5μmC.5~7μm D.8~13μm素养综合练7.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系统地总结了人类直至19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但其英年早逝,并没有看到科学实验对电磁场理论的证实.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通过实验成功“捕捉”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如图所示为赫兹“捕捉”电磁波的实验,实验中,当感应线圈的两个金属球间有火花跳过时,导线环的两个金属小球间也跳过电火花.(1)当感应线圈的两个金属球间有火花跳过时,为什么导线环的两个金属小球间也跳过电火花?(2)该实验在真空中效果更明显,为什么?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1.解析:要想产生电磁波,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磁场(或电场)必须是周期性变化的,A错误;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最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B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错误;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能量的传播过程,D正确.答案:BD2.解析: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选项B正确.答案:B3.解析:电磁波谱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顺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由此可知B、C、D选项正确.答案:BCD4.解析:X射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红外线没有,A错误;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皮肤有害,B错误;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是γ射线,但其频率太高,辐射太强,不适于进行人体透视检查,C错误,D正确.答案:D5.解析:根据c=λf得f=cλ,故波长越长,频率越低,A错误;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错误;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C正确;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既传播信息也传递能量,D错误.答案:C6.解析:由题图可知8~13μm波段的电磁波,水和二氧化碳几乎均不吸收,故D选项正确.答案:D7.解析:(1)当感应线圈使得与它相连的两个金属球间产生电火花时,空间出现了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在电磁波到达导线环时,它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得导线环的空隙处也产生了火花.(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是具有能量的,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把部分能量传递给了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时,没有转移能量的载体,所以不会损耗,实验效果更明显.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3课时作业1: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3课时作业1: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cfc7f7ccbff121dc368339.png)
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过关1.(多选)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解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对此理论全面正确理解为:不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也可产生不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规律与上相似,由此可知,选项B、D正确,A、C错误。
『答案』BD2.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磁场情况中能产生恒定的电场的是()『解析』A中磁场不变,则不会产生电场,故A错误;B中磁场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则不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B错误;C中磁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则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C正确;D中磁场随时间做非均匀变化,则会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故D错误。
『答案』C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太阳光把地面晒得发热是因为可见光的热效应在各种电磁波中是最弱的B.医院里用X射线进行人体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本领最大的C.科学家关注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它将使气候恶化D.在热学中所说的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解析』热效应最强的是红外线,热辐射即红外线辐射,A错误,D正确;穿透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B错误;臭氧层可吸收、阻挡过强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动植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另外臭氧层空洞可引起气候恶化,C正确。
『答案』CD4.(多选)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B.声波不能传递信息C.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D.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不相同『解析』声波、电磁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A项正确,B项错误;在手机通话过程中,既涉及电磁波又涉及声波,C项正确;可见光属于电磁波,B超中的超声波是声波,波速不同,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一、选择题
1.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
B.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C.恒定的电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磁场
D.恒定的磁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电场
2.(2020·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紫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长,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或磁场方向)一致
3.电磁波给人类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
长期使用如图所示的通信装置,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是()
4.手机A的号码为12345670002,手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手机A拨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A的号码为12345670002。
若手机A置于一透明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
A.发出响声,并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
B.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
C.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2
D.即不发出响声,也不显示号码
5.(2020·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6.(2020·安徽省蚌埠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按频率由小到大,电磁波谱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B.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D.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X射线
7. (2020·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有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面呈现的是圆形黑影,在黑影中放一支温度计,可发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明显上升,则由此可判定()
A.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可见光是透明的
B.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紫外线是不透明的
C.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红外线是透明的
D.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红外线是不透明的
8.(2020·浙江绍兴一中月考)(多选)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采用1 800 MHz~2 635 MHz 频段的无线电波;2020年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采用3 300 MHz~5 000 MHz频段的无线电波。
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是4G网络的50~100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G信号和4G信号都是电磁波
B.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信号传播速度大
C.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信号的波长小
D.5G信号和4G信号在空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
9.(多选)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能产生持续电磁波的是()
二、非选择题
10.微波炉的工作应用了一种电磁波——微波(微波的频率为2.45×109 Hz)。
食物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加剧了热运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食物增加的能量是微波给它的。
下表是某微波炉的部分技术参数,问:
微波炉
MG-5021MW
额定电压:220 V
微波额定功率:1 100 W
微波输出功率:700 W
内腔容积:20 L
振荡频率:2 450 MHz
(1)该微波炉内磁控管产生的微波波长是多少?
(2)该微波炉在使用微波挡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多少?
(3)如果做一道菜,使用微波挡需要正常工作30 min,则做这道菜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
1.A
解析: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但均匀变化的磁场只产生恒定电场,A正确,B错误;恒定的电(磁)场,不能产生磁(电)场,C、D错误。
2.C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所以电磁波不是只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而不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紫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长,它具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故D错误。
3.C
解析:手机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装置,会产生电磁污染,有线电话机不会辐射电磁波。
4.B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传播则需要介质,当手机B拨打手机A时(A置于一透明真空罩中),A能显示B的号码,不能发出响声,即B正确。
5.B
解析:A项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也能传递信息,由此判断A错误;B项中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B项正确;C项中,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的传播速度,C项错误;D项中,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大于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故D项错误。
6.A
解析:根据电磁波谱,按频率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选项A。
7. C
解析:地面呈现的圆形黑影,说明该溶液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温度计示数明显上升,由于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所以说明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红外线是透明的,故选项C 正确,ABD错误。
8.AC
解析:5G和4G信号都是电磁波,A正确;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光速,故5G信号和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错误;根据题意,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 信号的频率大,结合c=λf可知,5G信号比4G信号的波长小,C正确;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磁)场只能产生恒定不变的磁(电)场,不能形成电磁波,故5G信号和4G信号在空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不是均匀变化的,D错误。
9.BD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A图的磁场是恒定的,不能产生电场,更不能产生电磁波;B图的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可以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因而可以产生持续的电磁波;C图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能产生恒定的电场,而恒定的电场不能再产生磁场,因此不能产生持续的电磁波;D图的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能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故能产生持续的电磁波。
10
答案:(1)0.12 m(2)5 A(3)1.98×106 J
解析:(1)波长λ=c
f=
3×108
2 450×106
m≈0.12 m;
(2)额定电流I=P
U=1 100
220A=5 A;
(3)消耗的电能ΔE=W=Pt=1 100×30×60 J=1.98×106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