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上.
阿尔都塞的思想总结
阿尔都塞的思想总结阿尔都塞(Al-Kindi)是一位阿拉伯哲学家和科学家,活动于9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
他不仅在科学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阿尔都塞的思想总结如下:首先,阿尔都塞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他认为,理性和信仰不应该被看作是互相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他认为,透过理性我们能够认识到上帝的存在和真理,而信仰则是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他强调,通过理性的使用,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世界的奥秘,而信仰则是指引我们寻找最高真理的指南针。
其次,阿尔都塞提出了宇宙论的观点。
他认为,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是一种有序的系统。
他强调宇宙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并且通过透过观察和理性的运用,我们可以揭示出宇宙的结构和运行规律。
他的宇宙观认为,所有的物质和力量都服从于上帝的旨意,并符合一定的规则。
此外,阿尔都塞也对知识的获取和教育发展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研究和学习来获取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其他人。
他倡导对知识的开放和分享,认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的关键。
他的观点在其中透露出一种对普及教育的强调,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此外,阿尔都塞还对哲学和科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科学应该以实证和观察为基础,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证据来获取真知。
他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依靠思考和质疑来推动知识的进步。
他的方法论对后来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阿尔都塞对伦理和道德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指导,而且是所有行为的基础。
他强调人类的道德责任,认为我们应该根据伦理原则来行动,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的观点提醒人们应该金的角度看待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总之,阿尔都塞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思想对伊斯兰文明和整个人类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理性和信仰的统一、宇宙论、知识获取和教育、科学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哲学深度和科学严谨性的思想体系。
阿尔都塞的伦理学哲学思想评析
阿尔都塞的伦理学哲学思想评析阿尔都塞(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是20世纪最著名的伦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伦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评析阿尔都塞的伦理学哲学思想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他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还需要对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进行综合评价。
阿尔都塞的伦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包括“实践理性”、“传统”、“美德”和“社区”。
他认为,伦理学的基础在于实践理性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人们通过实践来发展出道德判断力,并在社区生活中形成和传承各种道德价值观。
阿尔都塞反对现代道德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主张恢复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将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联系起来。
在《习惯的美德》一书中,阿尔都塞详细探讨了传统对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传统不仅是一个社会的历史遗产,更是一种对过往经验的精神继承和承诺。
通过学习和继承传统,人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道德和美德。
这种对传统的重视和习惯的培养对于构建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阿尔都塞还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通过实践和社会互动而培养的道德品质,如正直、仁爱、诚实等。
美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区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阿尔都塞主张,通过培养美德,人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准则,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在伦理学的范畴中,阿尔都塞提出了“个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之间的对立。
他认为,现代伦理学的流变主要源于个人主义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而共同体主义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阿尔都塞认为,要解决这种对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道德与社会整体的统一。
综上所述,阿尔都塞的伦理学哲学思想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实践理性、传统、美德和社区的重要性。
他主张恢复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将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紧密联系起来,以实现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阿尔都塞的“难题性”概念及其哲学实践方案
国外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难题性”概念及其哲学实践方案*唐瑭/文提要:阿尔都塞“断裂说”的研究存在两种解读模式,这两种解读模式既与意识形态向科学转变的问题相关,又与阿尔都塞对传统哲学实践的批判有关。
阿尔都塞针对传统哲学实践的批判,发现了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变不仅是基于“问题式”的变化,它更是与哲学实践中的“难题性”相关。
“难题性”是哲学家无意识行为状态的表现,它反映了哲学实践与哲学外部难题之间有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哲学实践者希望在哲学中改造难题,却在哲学实践中被难题驾驭。
消除一切意识形态担保的哲学实践看似能解决这一难题,却将哲学实践推向激进化的争议中。
阿尔都塞基于“难题性”概念对哲学实践的反思,给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共产主义实践提供了重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哲学实践方案。
关键词:断裂说;难题性;阿尔都塞;哲学实践;历史科学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18CZX005)的阶段性成果。
①参见林青:《激进政治理论的“相遇”问题———从马克思、阿尔都塞到当代生命政治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②参见邹诗鹏:《阿尔都塞对斯宾诺莎的回溯》,《世界哲学》2017年第3期;冯波:《早期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主义———以意识形态批判为中心》,《哲学研究》2018年第11期;王雨辰、张星萍:《斯宾诺莎对阿尔都塞理论探索的影响及其当代效应》,《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王春明:《阿尔都塞双重意识形态界说的“斯宾诺莎迂回”及其理性主义内核》,《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近年来,建构阿尔都塞晚期理论与当代激进政治理论的关联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①,阿尔都塞被当作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导向左翼激进主义的关键人物。
在其作品中,阿尔都塞针对其早年理论主义的自我批评成为与当代激进理论建构理论关联的重要理论证据。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阿尔都塞理论是美国学者J. David Bolter提出的一种新传媒理论,他认为印刷技术的发明是一种文化进程,它使得人与信息的交流从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书写和阅读,从而产生了一种线性、单向的传播模式,即阅读者接受书写者的信息,但无法直接反馈或互动。
而电子技术的发明则将之反转回来,通过交互式的传媒技术,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交流和互动。
阿尔都塞理论强调了新媒体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知识、学习、娱乐、沟通及社交等方面的认知。
首先,阿尔都塞理论认为新媒体打破了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单向关系。
在传统媒体中,媒体是主动的、受众是被动的。
传媒不受受众影响,而受众只能接受传媒的信息。
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地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受众开始成为媒体内容的共同创作者。
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受众能够直接参与制作、分享和传播文化和知识。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生活事件,互动并影响其他人。
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菜单式媒体模式被破坏了,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体化的需求。
其次,阿尔都塞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育主要是线性、单向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课堂外没有太多的机会反馈和构建知识。
而现在,互动式的媒体技术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接触和创建信息,且不必考虑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更加智能地吸收、探索和分享新的知识,在互动学习中构建真正的学术社区。
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网络辅导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新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教育的边界,使得学生能够在某些领域寻求更广泛的知识和指导。
再次,阿尔都塞理论也突出了新媒体在社交生活中的作用。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社交网络,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与他人联系、交流和分享。
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社交的态度。
社交媒体使得人们感觉更加亲近和自由,可以倾听和分享其他人的故事和想法,找到共鸣和支持。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阿尔都塞(L. Althusser)是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哲学和政治中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尔都塞提出了关键的意识形态理论,称之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它旨在揭示意识形态对于统治阶级的支配和维持非常重要。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是,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形式,它本身不是虚假的或附庸的,而是一种支持统治阶级利益的支配性的意识形态。
在阿尔都塞的观点中,意识形态不仅存在于社会中,而且被社会经验塑造。
据阿尔都塞,一种好的意识形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它必须具有一个用于解释世界的统一框架,该框架将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组合成一种整体来解决各种问题。
其次,这种框架必须包含符合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概念,以便为人们提供行为方向。
基于这些条件,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对于维持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组织结构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探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五个例子,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例子。
例子一:教育制度是意识形态的工具阿尔都塞认为,教育制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用于保存和传递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
在阿尔都塞的观点中,教育制度是一种由统治阶级设计和管理的机制,目的是维护它们的统治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各个政权都在实施教育改革,而这些改革只是为了支持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利益。
例子二: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工具类似地,阿尔都塞认为,媒体是在统治阶级手中的意识形态工具之一。
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通过各类媒体形式,比如新闻、电影、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统治阶级能够塑造大众的思想和价值观,甚至通过推动某些话题来影响政治议程。
例子三:国家机构是意识形态的体现作为一种强大的现象,国家机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组成部分,还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的体现。
阿尔都塞认为,国家机构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至关重要。
由于国家机构过于庞大和复杂,因此许多行为和决策是无法理解的。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型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型摘要:在阿尔都塞中期的思想体系中,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对立面出现。
而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社会动荡之后,阿尔都塞渐渐转向在现实政治领域探讨对意识形态的超越,着重于对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自身结构的学理化解析。
在意识形态断裂的前后不同阶段,作者对意识形态遮蔽性的批判和在此基础上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始终处于辩证矛盾的关系中,具有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意识形态;认识论断裂;理论化;政治化;理论转型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阿尔都塞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作为巴黎高师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他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做的最为警觉和最为现代的再阐释”(德里达),而他一生的荣辱起伏在那个思想激荡的历史时期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与其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阿尔都塞理所当然地作为“对象”出现在文本的解读中。
在阿尔都塞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的理论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认识论的转型,他将这一转型称为“认识论的断裂”。
这一点在他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著作《保卫马克思》中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并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思想建构中。
而在作者自身的理论体系里,我们可以发现同构式的“认识论断裂”,就像在阐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提出的那样,阿尔都塞在理论上的转型同样是隐蔽的。
“意识形态”在后期的理论中以“旧概念”的形式出现,成为“既看不见又看得见,既没有出现又现实存在的关键性概念”。
这一转型不仅仅是个别概念的内涵变动,而且是理论结构层次上的重新定位,是总问题的转换。
对于理论结构来说,“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会在某些特定的表述形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论述中显现为某些理论结果,而这一显现往往是“沉默”的过程。
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们将对这一“沉默”的转型做出具体的说明和解释。
一阿尔都塞断裂前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论》的哲学解读来实现的。
对著作的“哲学解读”是提出著作及其对象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就提出了著者所论述的对象的特殊性问题。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评析阿尔都塞理论是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旨在研究人们的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意识形态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框架,并观察在不同情境下它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本文将对阿尔都塞理论进行评析,并举出五个例子来支持我们的分析。
首先,阿尔都塞理论认为人们的意识形态是深层次的,与其他方面的认知和行为相关联。
例如,在一个国家中,政治权威结构如果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权威,这便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日常生活。
例如,女性在塔利班政权下受到的歧视和迫害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
阿尔都塞理论认为,国民只有通过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来思考他们所接受的意识形态,才能摆脱这种影响。
其次,阿尔都塞理论介绍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论方法,将意识形态与经济和社会中的权力结构联系起来。
例如,美国的奴隶制度就是一种以剥夺黑人人权为核心的权力结构。
阿尔都塞理论认为这种权力结构中的意识形态是被用来合理化奴隶制度的,并掩盖真相。
此外,它还影响到那些优先想要保留这种制度的人的思想。
因此,通过阿尔都塞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们自身的思想如何被这种意识形态所影响,以及它是如何带来社会不平等的。
第三,阿尔都塞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和现在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把塔利班政权时期对女性的迫害作为一个特定的案例来研究。
该政权依靠了一种极端的伊斯兰教义,并通过援助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它规定女性必须要穿着传统的布条遮盖住全身,并不给她们教育的机会。
这种政策是极具意识形态性质的,是为了官方的合法性和社会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同时阿尔都塞理论也能揭示出它对于官僚政治和本国政治家如何维系自己的权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阿尔都塞理论可以同时分析心理学和社会学,从而深入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行为。
例如,阿尔都塞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儿童在教育体系中的学习方式。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实践论》关于认识和实践的思考为了及时纠正1931年到1934年中共党内发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总结中央根据地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于1937年发表了著名的《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曾经以此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做过演讲,重点揭露了看清实践的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观点,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关于认识论的学说。
毛泽东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科学艺术活动和阶级斗争,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此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讨论认识对于生产与阶级斗争的依赖。
认识的过程需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只是把握到了事物的外部联系,只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上升至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识的深化和飞跃需要获取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还是直接经验),而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世界得到感觉经验。
毛泽东在此文中强烈反对缺乏现实经验的抽象理论,这表现在他对唯理论哲学的批判中。
同时,他还认为认识的发展历程经过从感性到论理的变化只是完成了认识的一半任务,更为重要的在于通过实践来检验伦理的正确性,不断修正、补充、调整,从而才能够初步完成认识的循环。
实践发现的只是相对真理,相对真理的总和才是全部真理。
实践没有穷尽的时候,认识没有终结的时候。
因此,要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有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与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总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认识的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能动飞跃中。
阿尔都塞的“理论实践”思想及其特点
2014年4月阴山学刊Apr.2014第27卷第2期Y I N S HA N AC A DE MI C JOURNAL V01.27No.2阿尔都塞的“理论实践"思想及其特点刘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阿尔都塞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活动都属于“实践”,实践因此被划分为生产实践、政治实践和理论实践。
生产实践、政治实践只能产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主体主义和一元决定的,黑格尔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都属于意识形态,而理论实践则是与意识形态决裂而产生科学的过程,它完全以自身为标准,完全在思维中进行,这个过程是与黑格尔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决裂的过程,所产生的是无主体的、以多元决定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为了保卫马克思,引入了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从而彻底颠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
关键词:阿尔都塞;实践;理论实践;保卫马克思中图分类号: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一1869(2014)02—0106—07二战之后,以青年卢卡奇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根据这一定义,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活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共产党理论中的复活,他都可以称之为“实践”,阿尔都塞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们疯狂地热衷于“人的本质”、“主体”、“异化和人性类: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理论创造活动。
这个分类的复归”,这种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从抽象的、有着可以分别对应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
那么,实预设本质的个人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塑造成脱离现践也可以分为三类:生产实践、政治实践和理论实实的、抽象的、思辨的伦理批判.以此取代马克思对践。
“理论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15引。
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剖析,从而将马克思青年马阿尔都塞认为,某个“特定社会中存在的”伸15引三克思化甚至黑格尔化。
面对这种形势,法国哲学家类实践共同构成“社会实践”这个复杂的统一体。
路易·阿尔都塞(L0uis A1thusser)高呼“保卫马克这里的“特定”一词和上述实践一般定义中所用到思”,努力和这两种路线彻底划清界限。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阿尔都塞理论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佐塞·杜迪(Alfred Adler)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生活目标,个体的社会性以及对生活经验的解释方式。
阿尔都塞理论强调个体的生活目标对其行为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个人的生活目标是指个体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愿望,决定了个体在生活中追求的方向。
阿尔都塞认为,个体的生活目标主要来自童年时期的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可能渴望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这可能是因为他在童年时期对商人的崇拜和来自家庭的期望。
通过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个体可以获得满足感和自尊。
阿尔都塞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性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核心。
他认为,个体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认可和赞扬可能会增加他的自信和满足感,而孤立和排斥可能会导致他的自尊心受损。
阿尔都塞理论强调个体对生活经验的解释方式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行为。
个体对生活经验的解释和态度会影响他们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方式。
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一个人可能会把失败看作挫折和打击,而另一个人可能会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这种解释方式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阿尔都塞理论指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关键在于个体的社会利益和社会贡献。
个体的社会利益是指个体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做出的贡献,例如关心他人、社会责任和公益行动。
阿尔都塞认为,通过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参与社会活动,个体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个体的社会贡献也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健康和积极的社会关系,增加生活的意义和目标感。
阿尔都塞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框架,强调个体的生活目标、社会性、对生活经验的解释方式以及社会利益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性。
这些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并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阿尔都塞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都塞提出的一种人格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五个基本的人格因素: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和外倾性。
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的基本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
本文将就该理论展开几点思考。
首先,阿尔都塞理论提出了五个基本的人格因素。
这对于我们了解人类个性和个性差异非常重要。
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劣之处都可以通过这五个因素得出。
比如一个人的开放性高,说明该人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思想开明。
相反,一个人的神经质为高,则表明该人往往易受到情绪和压力的影响,较为敏感。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因素并好好利用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帮助他人。
其次,阿尔都塞理论可以用于职业选择和发展。
研究表明,人格因素与职业的匹配度直接关系到职业表现和员工的幸福感。
比如,一个更拥有更高的尽责性的人适合从事需要高度责任感、勤奋和精确性的职业,如会计师、管理人员等。
另一方面,外向性人格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与人沟通、合作的职业,如销售员、教师等。
因此,考虑到一个人的人格因素,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意义重大。
第三,阿尔都塞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
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表现出奇怪行为或者有难以处理的性格的人,此时我们可以思考他们的人格因素。
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神经质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可能会比较敏感,并避免刺激他们。
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个性和人格时,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他们去沟通和相处。
最后,阿尔都塞理论提出了人的人格是可以改变的。
虽然每个人的人格因素是天生的,但是它们还是可以在后天发展和改变的。
这是因为人格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原因。
比如关闭性和尽责性,尽管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人格因素,但是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一个人提高尽责性,从而影响到其他人格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去培养和改变我们的人格因素,以获得更好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阿尔都塞理论是一个深刻和有用的理论。
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个性和个性差异,为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相处,以及培养人格因素的能力。
阿尔都塞的思想总结
阿尔都塞的思想总结阿尔都塞(Albert Camus)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作家,以其存在主义哲学和伦理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的思想深受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意义的追寻所驱使,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由和人道主义等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对于阿尔都塞的思想进行的总结。
首先,阿尔都塞的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类的存在本身。
他认为人生是没有先验意义和目的的,人的存在是一个孤独而荒谬的过程。
他批判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存在前于本质的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人应该直面人生的困境和不确定性,通过自我认识和自主选择来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其次,阿尔都塞关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虚无主义和自杀主义,认为人应该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困境。
他主张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对他人的关怀来获得生命的价值。
他认为,尽管生活中存在着苦难和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珍贵性来超越这些困境。
只有在面对困难时,人们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此外,阿尔都塞的思想中还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他提出了悲剧的伦理学,认为人应该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和关心来反抗困境和荒谬。
他主张个人的自由应该与集体的责任相结合,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支持来共同应对生活的挑战。
他强调了社会正义和人权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最后,阿尔都塞对于政治和反抗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批判了极权主义和压迫,主张个体的独立和反抗。
他提出了荒谬反抗的概念,即尽管人类存在的本质是荒谬的,但人们仍然应该通过反抗来展示他们的自由和尊严。
他还强调了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反抗困境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
总之,阿尔都塞的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责任和尊严。
他主张积极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荒谬,通过自我认识和自主选择来展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他提倡关心他人和反抗困境,强调了社会正义和人权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人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和追求个人自由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阿尔都塞于1960年提出的,该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这方面,阿尔都塞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思考点。
阿尔都塞强调了社会现象的多面性。
他认为,社会现象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存在,还包括了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等多个方面。
他认为,社会现象的多面性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需要综合多种角度来进行分析。
阿尔都塞关注社会结构的核心问题。
他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现象的根本,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
他提出了“统一-中介-对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团体和机构等元素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结构的本质和变动规律。
阿尔都塞对权力和冲突的研究也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社会结构中的权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冲突。
阿尔都塞通过对权力和冲突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为理解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分配和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
阿尔都塞还对社会学方法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社会学应该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关注经验数据和理论构建,还应该关注社会实际和社会意义的反思。
他提倡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综合方法,通过对个体和社会整体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结构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个思考点包括社会现象的多面性、社会结构的核心问题、权力和冲突的研究、社会变迁的动力和机制以及社会学方法的问题。
这些思考点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推动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
阿尔都塞理论的几点思考阿尔都塞理论是对人力资本的一个经济学理论框架,它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被投资的资源,它的投资可以带来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为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以下是几点对阿尔都塞理论的思考。
首先,阿尔都塞理论强调了教育在提高人力资本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接受教育,人可以获得技能、知识和经验,从而增加劳动力的重要性和生产力的提升。
因此,教育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和高薪职位,同时也能够对整个经济产生利益,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吸引全球商业投资。
其次,阿尔都塞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自我投资,即个人通过自我培训、学习和提高自己,增加其人力资本值。
这种投资对职业发展和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使个人具有灵活性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并有助于保持职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在这种观点下,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开发员工,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整体价值,在全球商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其三,阿尔都塞理论认为个人和企业投资于人力资本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报酬。
例如,企业投资于培训和发展员工,可能存在员工流失和技能流失的风险,但如果企业获得了技能和知识,它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优势。
同样地,个人投资于教育和职业发展,可能会面临大量借贷和商业风险,但如果他们成功地获得了高新技术和技能,将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水平和职业机会。
最后,阿尔都塞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它将能够吸引全球商业投资,并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此外,符合良好教育和培训奖励的政策,有助于扩大经济机会,降低贫困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阿尔都塞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教育和自我投资的关键作用,以及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和报酬。
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本,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整个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推荐)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关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下)_政治理论论文_3.doc
(推荐)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关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下)_政治理论论文;在论述“理论实践”的必要性时,阿尔都塞指出“很久以来,我们的理论问题的解答已经以实践状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存在着”[258],这说明,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
在“哲学实践”中,他也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问题。
而阿尔都塞的任务正是通过“理论实践”来弥补这些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的“距离”,通过“新的哲学实践”来跟上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步伐。
在这里,阿尔都塞并非要用理论实践、哲学实践来代替革命实践或生产实践,正如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他对理论实践、哲学实践的关注,不仅仅是要在法国“造就理论大师的理论学派”或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主要是为了充分认识到马克思、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成果,以便为“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认识论。
结语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结构与主体”、“历史与结构”和“哲学与实践”的讨论,大致可以呈现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面貌。
阿尔都塞对于这些问题的反思,并非如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施密特在《历史与结构》中所批评的那样简单。
在其“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理论上反历史主义”、“认识论断裂”、“多元决定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已经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教条化的论述背后,遮蔽掉的是阿尔都塞更大的抱负和企图,他要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理论革命”,他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身份来完成“一百年来与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实践相提并论”的“理论实践”。
相比其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更为关注马克思(而不仅仅是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实践怀有更多地敬意,并用“理论实践”或“新的哲学实践”来回应这种革命实践的成果,这为我们在“历史终结论”[259]的叙述下反思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份难得的遗产。
阿尔都塞理论反人道主义研究及现实思考-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
阿尔都塞理论反人道主义研究及现实思考: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摘要】阿尔都塞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其解读马克思模式理论反人道主义引起学界的巨大争议,可谓毁誉参半。
文章分析了理论反人道主义的理论背景,梳理其理论内涵,以及对国内学者对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做了三方面的现实思考:评价理论反人道主义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对争论的最好回应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实践,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中要厘清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界线。
【关键词】阿尔都塞;理论反人道主义;以人为本阿尔都塞是当代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以提出“保卫马克思”而著称,其著作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目的,以其马克思理论反人道主义的论题与当时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思潮进行了立场鲜明的斗争,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关注。
在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现实背景下,弄清楚阿尔都塞“理论反人道主义”的理论内涵并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实现“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反人道主义(一)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历史背景1956年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并且把所有的政策错误都推到斯大林身上,由此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
正像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序言中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怎么样了?它在理论上是否能站得住?”人们并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斯大林,而是在反斯大林主义中滑向了人道主义泛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潮。
为了寻找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理论依据,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青年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认为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思想的高峰,成熟时期马克思在思想上产生了倒退,这样就极大的抬高了青年马克思而贬低了成熟时期马克思。
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针锋相对的提出马克思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鲜明观点,扛起保卫马克思的旗帜。
阿尔都塞_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_刘莘
三、超越性、中立性:不同于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理论 实践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而不受历史变迁的影响;理 论实践由自身的内在需要,而非理论需求之外的利益(社会 的或阶级的利益)所驱动。
四、非主体性:实践作为嵌于结构之中的生产性活动,不 包含任何主体性的意味,它不是指主体的行为,而是行为的 规则。在这个意义上,“主体”只是理论实践的载体。“思想”既 不是先验主体的绝对意识,也不是心理学主体的能力,而是 历史地构成的“思想器官系统”,既定的思维主体不过是其代 理人,人的思维活动受到“理论实践条件系统”的严格限制, 特定的个人只能“思考”实际上或潜在地已提出的“问题”[3]41。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0- 2987(201 1)01 - 0079- 05
一
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但按 照阿尔都塞著名的“断裂论”,人类意图和历史结局之间的分 裂乃具有本体论的性质。这就意味着,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间,在理论与体验之间存在着一道难 以逾越的鸿沟。我们不可能用任何语言来真实而透彻地表达 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换言之,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 着“认识论上的断裂”,意识形态总是对科学的遮蔽。因此,科 学理论必须与意识形态决裂。
但是,“生产知识”的“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运动是以概 念到概念的形式展开的,其目的是构成反映客观对象及其规 律的概念系统。因此,它虽然是远离经验事实与实践领域的 概念在思维中的运动,但其客观性质和内容最终却是由经验 事实规定的。理论思维的生产性不能没有自己的客观基础, 它所赖以构成思维内容的材料也不能没有客观来源。正是有 鉴于此,马克思不仅强调“从抽象到具体”,而且指出“具体 精神的”东西本质上是“现实的再现”。因此,说理论是“自生 的”、自我验证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研究
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研究在现代伦理学和人文主义思潮中,反人道主义是被普遍认为对人类存在和价值体系的否定。
然而,在阿尔都塞文学中,存在一种被称之为“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的思想。
这种反人道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人文主义概念的批判和颠覆基础上的一种思考方式。
本文将探讨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思想,并以五个例子来呈现其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定义和反人道主义的思想。
在他的著作《叛逆的人类》中,阿尔都塞认为,“人道主义与自由之间有着必然的矛盾。
人道主义是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肯定,而自由则是对人的不确定和变化的承认。
”因此,对于阿尔都塞来说,人道主义是一种对人的具体描述,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价值体系。
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了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思想,即认为人道主义并不是一种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是一种与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相关的哲学思想。
其次,我们可以从五个具体例子中了解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思想。
1. 走向死亡的反抗者在阿尔都塞的小说《鼠疫》中,反抗者让自己走向死亡以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
尽管他们的行为深受人们的赞同,但阿尔都塞却质疑这种反人道主义的行动:这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并不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人类价值的真正意义。
2. 无价值的消费主义在阿尔都塞的小说《局外人》中,男主角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举止冷漠,几乎没有情感波动。
他的生活充满了消费主义的乐趣,但却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
通过这个形象,阿尔都塞质疑人们的消费主义行为是否真正符合人类价值体系。
消费主义的追求是一种表象,背后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
3. 叛逆与社会规范在阿尔都塞的小说《叛逆的人类》中,主角梅尔索一直在挑战社会规范并寻求自我认同。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中缺少真正的价值体系。
通过这个形象,阿尔都塞试图探讨社会规范如何控制个体,并阐释这些规范如何剥夺个体寻找真正意义的能力。
4. 真理、骗局和人性在阿尔都塞的文学作品中,真理和骗局之间的界限常常很模糊。
最新-(推荐)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关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下) 精品
(推荐)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关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下)第四章历史与结构阿尔都塞被命名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对其最主要的批评,就是指责他用结构替代了历史,尤其是其提出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主义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结构可以转化为结构主义的概念历时共时的关系[175]。
按照杰姆逊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事物之间有一种紧张关系,一种是从事件发生的先后角度来看问题,另一种则是从结构出发,二种方法之间有某种张力。
我认为这种抗衡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也无法摆脱,这也许是历时与共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76]。
具体地说,历时就是将生产方式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历史的序列,这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共时则是把每一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的共时系统来考察,即马克思对上层建筑和基础的划分。
施密特在《历史与结构》一书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结构分析的方法与历史发生的方法同时并用[177],对阿尔都塞把《资本论》解读为无历史的结构提出了批评,但是,阿尔都塞并非要在历史结构的二元结构中做出选择,而是在他看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机体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案中具有优先性。
第一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案马克思在《序言》中追溯了自己的研究心路,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178],进而,马克思把这种研究的体会上升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二元结构,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出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上
2008-01-20
摘要
阿尔都塞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中期通过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批评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潮,而且复活了一些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回应了苏共二十大以后马克思主义所遭遇的普遍危机的挑战。
我把阿尔都塞放置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脉络中来讨论,通过对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述和法兰克福第二代理论家施密特对阿尔都塞的评述,引出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二是:结构与主体;三是:历史与结构;四是:哲学与实践。
论文就把这四个主题作为问题意识,以讨论阿尔都塞对这四个问题的叙述为内容,来展现阿尔都塞处理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
在具体方法论上,尽量从阿尔都塞的内在视野来处理他所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对阿尔都塞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
本文共分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简略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由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认同”到“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叙述,指出80初期借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试图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改造教条化的马列主义,其中异化、主体论、人道主义是其讨论的`核心,这些问题也是阿尔都塞的理论命题,从而为讨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提供一份现实的语境。
论文主体共分五章。
第一章“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中的位置”是对阿尔都塞的两种历史在场方式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
第一节分析了佩里・安德森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方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叙述,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二节论述了安德森从“结构与主体”的角度和施密特从“历史与结构”的角度对阿尔都塞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第三节在总结阿尔都塞两种历史在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第二章“理论与实践”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具体所指,以回应安德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叙述。
第一节分析了阿尔都塞由对“实践一般”的界定到推论出“理论实践”的过程;第二节分析了“认识的生产”的概念和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的区分;第三节具体阐述马克思理论革命的成果,即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认为这一过程发生了“认识论断裂”,指出马克思并非“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根本性的“断裂”。
第三章“结构与主体”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主体、异化、人道主义的反思。
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神话的批判,并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原因;第二节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叙述,在阿尔都塞看来,主体由异化到去异化的过程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说明在这一过程背后有历史目的论的逻辑,还假设了主体在异化之前和去异化之后的透明自足的状态,而阿尔都塞更强调主体受理论实践条件的制约;第三节分别讨论了意识形态在“科学/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