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简介

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简介

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简介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由于网络时代的影响和教育的急功近利,诵读诗词的传统已经逐渐消失。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学校开始开展诗词诵读校本课程。

二、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2. 课程内容(1)初中:1)古诗词欣赏2)古诗词鉴赏与背诵3)古诗词联想创作(2)高中:1)唐诗宋词选读2)现代诗歌欣赏与朗诵3)文学名篇选读3. 课程特色(1)突出情感教育:在学习中,强化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2)培养文化素养: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逐渐提升其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

(3)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学生在诵读诗词的同时,可以逐渐培养咬字清晰、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的口才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课程实施本课程拟以每周2节课的形式,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开课。

初中生同时进行古诗词学习和现代诗歌欣赏,高中生則簇集重点诗词进行深度讲解。

三、总结通过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充分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信在这样的课程实施下,中国传统文化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校本课程设计案例

校本课程设计案例

校本课程设计案例校本课程设计案例:1. 课程名称:创业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际创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2. 课程名称:科技创新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科技创新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4. 课程名称:创意设计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创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

5. 课程名称:音乐表演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学习音乐表演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6. 课程名称:体育运动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实践和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7. 课程名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素质。

8. 课程名称:职业规划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实践,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并进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9. 课程名称:社团管理与实践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学习社团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社团组织的运作和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校本课程简介

校本课程简介

1、《数码摄影》课程名称:数码摄影课程类型:目标主导模式开设时间:高一第三学段开课教师:张衡学习时限:每周1学时,共18周,总学时数18学时课程简介:为了提升你的摄影水平,拉近你与摄影家的距离,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

本课程共计18学时,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共计15学时,主要内容包括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2个课时)、数码相机常用术语(2课时)、摄影构图(5课时)、摄影用光(1课时)、人像摄影(2课时)、摄影应注意事项(1课时)、摄影作品评价与欣赏(2课时)等七部分内容;实践部分为3学时,主要是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最后达到掌握摄影技巧的目的。

2、《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名称: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类型:目标主导开设教师:郭元志开设时间:高一第三学段规模预设:班额在50人左右学习时限:十八课左右课程简介: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流畅,通经活络。

它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兼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

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

是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对于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同学们对练习太极拳的浓厚兴趣,在实践中不断强调太极拳要领,感受到太极拳魅力之所在。

3、课程名称:《心舞飞扬》课程名称:心舞飞扬课程类型:目标主导开设教师:王燕来开设时间:高一第三学段规模预设:班额在50人左右学习时限:十八课左右课程简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人际交往篇,学习方法篇,情绪管理篇,生涯规划篇。

通过学习来提高同学们的人际交往水平、管理情绪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尝试科学记忆的意识、生涯规划的意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学生心理的潜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 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 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 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 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 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 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 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 是单个教师。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 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①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 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 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②课程价值观。在教 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 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 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 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③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 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 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 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④课程开发观。

语文校本课程(1)

语文校本课程(1)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名称:阅读•写作
二、课程简介
1.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欣赏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

2.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细心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积极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奥秘。

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晓写作事理,促成学生成功地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

四、课程内容
最有料的阅读、最有趣的阅读、最有用的阅读。

热读、悦读、博览、品读、个性化写作
1、经典诵读:以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

3、指导阅读:相比大阅读而言,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

指导他们读书方法和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

4、写作指导:指导练笔,掌握片段写法;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学会段落划分,写出一篇篇有主题的文章。

5、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五、课程开设对象:七——九年级学生
六、具体安排。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设计、制定、实施、评估的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为依托,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由学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过程而设计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层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

首先,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贴近学校实际,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二是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强调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四是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灵活调整。

其次,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然后,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

最后,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再次,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声誉。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校本课程还可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校本课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校本课程的与社会的结合,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三是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注重协同育人,鼓励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发展。

齐文化校本课程简介

齐文化校本课程简介

齐文化校本课程是一种以齐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

该课程通常由学校教师设计和实施,内容涉及齐国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齐国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齐文化校本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齐国历史文化:介绍齐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包括齐国的兴衰历程、重要人物和事件等。

2. 齐国文化传统:探讨齐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包括礼仪、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传统文化。

3. 齐国哲学思想:介绍齐国的哲学思想,包括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以及齐国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 齐国文学艺术:介绍齐国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方面的文学艺术,以及齐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5. 齐国文化遗产:介绍齐国的文化遗产,包括齐国古器物、古建筑、古地图等方面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齐国文化的历史传承。

通过开设齐文化校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齐国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该课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文档

校本课程文档

校本课程简介校本课程是指在基础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之上,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

校本课程旨在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相结合,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实施步骤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定义校本课程是依托于教育国家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由学校和教师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

它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并不是要替代国家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

它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关怀,旨在提供更贴近学生需求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实施步骤实施校本课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课程需求调研学校和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愿,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

这样可以获取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和需求,为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课程设计与开发根据学生需求的调研结果,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考虑将跨学科内容融入其中,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和个性化学习机会。

同时,教师还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 实施课程教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评价与反思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展示和写作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优势校本课程相较于传统课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武进区厚余小学本课程由蔡良、孟洪民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于2006年9月,在全校1——6年级开始实施。

一、课程目标1、初步了解国内外足球运动的发展。

2、初步掌握足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以及比赛规则、足球运动保健常识。

3、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足球运动健身的热情。

4.初步树立健康第一、终身健身的意识。

5、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课程内容1、构建小足球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以身心健康为宗旨”的足球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

2.建立三级足球活动网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具有巨大创造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人士特别是我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所以我们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的立体足球活动网络。

班级是足球教学的基础训练队伍。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益于足球教学的班队活动和课外活动,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间足球比赛。

年级团队是以年级为基础,通过选拔组建班级团队成员而形成的。

学校足球队以足球活动中涌现出的有前途的青少年为主体,自觉参与。

校队每天都参加训练,他们训练很努力,很认真。

多次参加市、区比赛,成绩优异。

建立的三级一体化足球立体活动网络,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足球教学阵地,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我校成为足球特色学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教学与比赛相结合。

教学与比赛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普及教学与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切实实行四结合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实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战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长期坚持与临战集训相结合。

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比赛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足球联赛,平时还安排运球跑、颠球、射门、一对一对抗等小型多样化比赛活动,以普及和提高师生足球水平。

三、课程实施(一)校本课程管理成立校本课程评价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评价工作。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简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设计的一种独特的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发展背景、开发与研究的过程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和社会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自主设计和改进的一种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课程。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二、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教育改革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需要更多具有个性化、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2. 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在迅速发展,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3. 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传统课程缺乏深度和广度,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包括以下过程:1. 需求分析:学校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需求和期望,为开发定位提供依据。

2. 课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策略,并确定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3. 实施与评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实施和开展校本课程,通过评估和反思来改进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4. 研究与分享: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式,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促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四、开发与研究中的挑战与机遇开发与研究校本课程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培养、课程资源、评估方法等。

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如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等。

教育部等相关机构也提供了多种支持和指导,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 适应学生需求: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促进创新能力: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校本课程教案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校本课程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校本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校本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学会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校本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3. 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讲解校本课程实施的要点、策略和方法。

4. 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介绍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原则、方法和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校本课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相关的校本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投影仪和白板: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顺利展示PPT和板书。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按照教案内容,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3.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布置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问和讨论情况,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计入课程成绩。

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初中校本课程课程性质:校本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校历史与文化1. 学校的历史沿革2. 学校的办学理念3. 学校的特色文化第二节:学校规章制度1. 学校的组织架构2.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3. 学校的管理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规章制度等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学校的文化、规章制度等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场所,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试,检验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规章制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学校历史与文化第二周:学校规章制度第三周:学校组织架构第四周: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周:学校管理等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周:学校设施与资源1. 参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重要场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硬件资源。

2. 介绍学校的教育资源,如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社区服务等。

3. 讨论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升个人发展。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七周: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1. 讨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方式,如家长会议、家校联系册等。

2. 探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如学校的社会责任、社区参与等。

3. 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作对学长的重要性。

八、教学活动设计第八周:学校安全教育1. 讲解学校的基本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卫生等。

2. 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如地震逃生、火灾逃生等。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九、教学活动设计第九周:学校环保教育1. 介绍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讨论学校的环保措施,如绿色校园建设、环保活动等。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校本课程简介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生命教育”是八十中学的办学特色。

生命教育不是生命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育需要生命、生命需要教育”的融合。

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其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我校树立“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的思想,依据课程开发理念,遵循“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纬度,根据《校本课程标准》开发了一套生命教育教材,并编写三级课程指导下的大连市第八十中学《课程指南》。

《课程指南》是纲领性文件,清晰地确定了各年级的目标要求,从认识生命本体到追求生命的价值。

教材从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训练生存技能等方面渗透生命教育内涵,各单元之间逻辑严密,遵循认知规律,由生命到个体,由抽象到具体,由自我推至他人和社会,由内而外,由知到行,循序渐进。

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中学实行“双线并行”的校本课程,即生命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生自选的21门选修课程同时进行,张扬了个性和活力,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生命教育让学生们认识生命,活在理性的世界里;敬畏生命,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激活生命,活在个性的世界里;发展生命,活在成长的过程里;实现生命,活在幸福的体验里。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校校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研究需求。

该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能够:1.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4.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将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将涵盖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

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创意与创新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各种启发式的创意活动、项目设计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社会实践与体验本课程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将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等,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文化与人文课程将引导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探究历史文化、艺术品鉴、文学作品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提升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2. 问题导向研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与体验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和亲身参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4. 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工具,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五、评价与考核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考试、项目作品的评估、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等。

评价将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考察,以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校本课程教学内容1. 简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自主设计和开设的课程。

它与统一的课程标准相辅相成,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发展特长。

2. 设计原则- 与学生的研究需求密切相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能够贯穿课程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提供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机会。

- 强调实践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价过程,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 教学内容设置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设置:3.1 本地文化教育- 通过研究本地传统文化、民俗惯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 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本地的历史和文化。

3.2 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 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和问题,培养社会观察和分析能力。

3.3 创新能力培养- 设置创意设计、科技制作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提供项目驱动的研究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

3.4 综合实践项目- 制定综合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实践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调研、撰写报告、展示和评价等。

4. 教学评价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应与课程设计和目标相一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方法:- 学生项目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项目作品,评价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

-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和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 学业成绩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5. 教师角色与支持教师在校本课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应具备以下能力和支持:- 相关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 跟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 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简介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简介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简介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而校园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任务,更是社会的责任。

而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方案,对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2. 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和维护学校环境的安全。

4. 通过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1. 安全常识教育(1)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存在和其严重性。

(2)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护知识。

(3)学习水上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自我保护技能培训(1)制定防范溺水和溺水救护知识。

(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如何逃生和自救。

(3)学会安全自救的一些基本技巧。

3. 校园安全管理(1)学校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制度。

(2)学校的安全疏散演练。

(3)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安全管理。

4. 个人健康教育(1)学生营养饮食和饮食安全。

(2)防止学生挑食、过量进食或者偏食。

(3)学习适量运动、保持人体健康。

四、课程实施1. 课程设置每周至少1-2节安全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可以作为其他课程的延伸或者集中讲授。

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故事剧讲解、实际演练等形式进行。

2. 教学方法以教师授课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采用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可以结合校园实际,进行一些现场教学和演练活动。

3. 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器材,如模型、图表、实物、多媒体教学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五、课程评价1. 课程评价方法(1)平时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表现等。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简介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简介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简介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中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促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
解和传承。

这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传统
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性。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的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美食等。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技艺,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样,既包括理论教学,也包括
实践操作。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取老师的讲解,还可以亲自动
手体验非遗项目,比如学习剪纸、刺绣、书法、民间乐器演奏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
且有机会亲自参与到传承活动中去。

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学习非遗传承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学习非遗传承课程可以促进学生
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非遗传承校本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热爱和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开展情况简介

校本课程开展情况简介

校本课程开展情况简介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和学生需求等因素,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组织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标准化课程相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展情况概述自2015年起,我校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并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校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一系列创新型、实践型的校本课程。

1. 核心科目与专业选修在核心科目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我们组织了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核心班级,并配备了优秀教师团队。

此外,我们还开设了一些特色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积极推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

每年,我们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并为获奖的学生提供奖励和荣誉。

此外,在校本课程中,我们还开设了一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课程,如电子电路设计、3D打印等。

3. 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项目。

例如,在暑假期间,我们组织了社会调研团队前往农村地区开展调研活动,并结合校本课程进行深入研究。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1. 教师培训不足在推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们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

2. 评价体系不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其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我校在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校本课程简介【范本模板】

校本课程简介【范本模板】

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开设了魅力课堂。

创建七彩虹画园、心灵手巧、能说会道等11个社团。

每门课程学习周期是一个学期,学生自主选择,一年可以选修两门课程。

每周五下午,学生自主走班,开展丰富有趣,形式新颖的社团活动,促使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志趣飞扬。

七彩虹画园社团的每位同学都在画的世界找到了乐趣,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小小的彩笔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也绘出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教师精心组织每一堂课,学校举办了多次画展。

他们多彩绚丽的作品在我校艺术贸易节上受到家长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真希望这多彩的画笔能成就孩子多彩的梦想,幸福的人生!心灵手巧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学习剪纸和折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Sunny English Club阳光英语班在轻松愉快的英语歌曲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使学生在学唱歌曲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儿歌中幸福的学英语。

爱上English,爱上Sing songs!笔尖智慧书法班书法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学习书法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习书法就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是正心、正性、正行的过程。

让学生打好良好的书法基础,在不断练习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感受写字的快乐,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神机妙算速算班速算结合了心算、口算、笔算的特点,与小学课程紧密衔接,是目前唯一一种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运算的课程,速算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多位数加减乘除的口算技能,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想象中体会计算的乐趣.小小科学家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校本课程开辟第二课堂创建特色学校----X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2017年秋学期,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发展教师,助力课堂,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打造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我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以“质量立校,全面育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建设装备了第二课堂活动教室XXX学校创建于200X年,是XX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3600人。

学校中小学建设了48个第二课堂社团,包括:简笔画、水粉画、工笔画、素描、书法、绢花、手工(剪纸、十字绣、泥塑、塑胶+其它)、烙画、声乐、合唱、乒乓球、篮球、足球、摄影、棋类、花样跳绳、电脑制作、武术、生化探索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地理大课堂、演讲与主持、时事论坛、摄影、科学实验室、地理大课堂等。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常态化、制度化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组为主体,制定初中3年的总体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年龄特征的课程计划,形成了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主任→辅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抓“三落实”:一是课时落实到课表;二是任课教师落实到人;三是检查落实到位;同时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组负责制,即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使得“校本课程”常态化、制度化。

校本课程实施有如下7个特点:1.课时进课表;2.培训促提高;3.教学有场地;4.过程有督查;5.上课有教材;7.学生有收获。

三、开发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充分考虑到本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从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学生兴趣爱好等出发来考虑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共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学科活动类,主要包括:早读英语10分钟听力训练;课前10分钟古诗文诵读;中午5分钟《中华经典》诵读;晚自习前30分钟百家讲坛节目展播等活动。

第二类是社团活动类,主要包括:梦想艺术团(合唱和舞蹈)、润心书画社(素描、工笔画和书法)、创新工作室(科技制作和手工制作)、生化探索实验室(化学魔术和生物探索)、地理大课堂、演讲与主持、时事论坛等16个学生活动社团。

第三类是文体大课堂活动,主要是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由音体美教师牵头,其他教师参与组织的跳皮筋、跳绳、篮球、足球、抖空竹和广场舞等六项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既延伸了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紧贴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挖掘整合资源,编写第二课堂校本教材为了满足学生校本课程的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个学科组的教师在充分挖掘学校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查找书籍、上网搜寻等多种渠道精心设计,精心筛选,编写出了106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且能体现学生能力的第二课堂校本教材,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资料素材和课程资源。

凸现学校办学特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构建和完善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加强了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合理性与多样性,强化了办学特色。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有的学生字迹端正秀气了,有的学会器乐演奏,有的学会了手工,有的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等等,学生的综合素养正在不断的提高。

许多家长欣喜地发现,孩子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后性格变得开朗大气了,对课外视野更加关注感兴趣了,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

这些特色活动真正改变了学生,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1.古诗文诵读活动。

每天课前10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是我校坚持了多年的特色活动。

当一首首、一篇篇经典诗文在老师的示范下,被孩子们浅唱低吟时,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促进了同学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朗朗书声浸润心灵,萃萃华章陶冶性情。

诗的优雅,诵的悠扬,无不给人沁人心脾的快感。

2.雅言经典诵读活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我校一直坚持“倡导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语文学科组定计划、出方案,按周次组织安排,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教师范读、解读、领读,声情并茂;学生仿读、品读、诵读,乐此不疲。

在师生互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味古典诗歌的韵味。

我们把雅言经典诵读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活动抓好抓实,每年的六月学校都要举办读书节,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雅言经典诵读活动。

当同学们展示从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所读书目的读书心得,用语言交流体会时,浓浓的书香飘荡在文明的校园,馨香四溢。

3.时事论坛社团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组织开展了时事论坛活动。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气,弘扬正能量。

4.演讲与主持社团活动。

为了培养自信乐观、能说会道、善于表达的新时代人才,我校开设了演讲与主持学生社团。

社团开设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主题演讲、经典朗诵、班会主持、会议主持、活动主持等活动,通过这些培训活动,学生的表达、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了提供有用素材,便于学生学习训练,语文学科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编写了以理想、感恩、爱国、环保、读书、助人等为主题的演讲稿以及《经典绕口令》、《励志故事》、《现代美文精选》、《唐诗精选》等十多本校本教材。

同时,学校还购买了与此相关的各类书籍,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以致用,学校的所有的集体活动都由学生主持。

这个社团的学生先后主持了省、市、区级的12项创建活动的启动仪式和验收工作的解说任务。

除此以外,还承担了校园文化建设各大版块的解说任务、日常升旗仪式及各种活动的主持。

学生主持、解说效果良好,受到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5.生化探索实验室。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为载体,从我校校园内的植物入手,采集和整理花草树木138种,制作并悬挂了花草树木名片,让全校师生了解校园植物;在活动展室设置了花草树木展示专柜,把校园所有的花草树木介绍呈现给全校师生;制作了花草树木标本260余件,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中体会了大自然的奇妙。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开发出《走进微生物王国》《制服微生物》《生活中的化学》《趣味生物》等生物、化学校本教材20多本。

小组成员还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围绕环保、节能、化学小常识等多个专题创办了大量的手抄报,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在办报过程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6.地理大课堂。

本着“活用地理知识,享受地理乐趣”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开展趣味活动和社会地理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逐步提高学生学地理、用地理的能力。

自2017年8月成立以来,地理大课堂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方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从地理知识入手,从河流、山脉、气候、矿产、地形、地貌等方面,分别采用绘制地图、创办地理小报、制作中国及各省市的行政区划拼图、实物征集、制作地形地貌模型等方式把地理知识全面的呈现出来,引导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到现在为止,地理大课堂的学生已经绘制地图册19本,创办环保小报60余份,制作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地形等200多个地图模型,30多个自制地球仪和19个等高线地形图等作品,地理教师还深入研究并编写地理校本教材20多本。

7.创新工作室。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物理学科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习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物理课外活动。

三年来,创新工作室利用现有的和网购的器材,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小实验,制作了许多应急小台灯、简易双头路灯等科技创新作品,并开发出《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等专题物理校本教材20多本。

围绕家庭电路,开展照明电路连接与应用课题实践活动,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会连接照明电路,制作出了几十件家庭小台灯开关和家庭电路连接展板,以后还要学习配电箱的组装等内容。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了基础。

8.手工制作室。

主要培养学生的折纸、剪纸、十字绣以及木艺、纸艺制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废旧玩具、挂历、木板、纸盒等加工制作风筝、船模、机器模具、玩具,变废为宝,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动手实践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9.XX书画社创建于2016年,现有学员60人,分工笔画、素描和书法三个兴趣小组。

开设科目有:国画、工笔画、速写、水粉、素描、书法等。

我们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学生艺术潜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宗旨,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年来共有236名同学参加了书画社的活动。

10.梦想艺术团。

本着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爱好,从舞蹈、腰鼓、电子琴方面加以培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其中腰鼓社团秉承“团结协作,自豪奔放。

”的宗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社团活动,在社团成员的刻苦学习与努力下,掌握了常用的鼓点、指挥、腰鼓的基本打法以及队列队形的变化。

三年来,腰鼓社团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锻炼的舞台,更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自由天空,更加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文体大课堂活动.为了使全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我校音体美学科组开辟了文体大课堂活动。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报名参加的人数,主要开展了跳皮筋、跳绳、篮球、足球、抖空竹和广场舞等六项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校操场变成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天堂,张扬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天性。

六、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硕果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