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探幽

合集下载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古诗词中出现的杨柳意象,常常被赞美为“千年杨柳色,万里杨柳堤”,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

杨柳是驰名中外的树种,具有文化、生态、经济和审美等多重意义。

杨柳这一常见的自然景物,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汉韵唐风、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本文拟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杨柳形态杨柳绿叶海棠红,除了形态的鲜明外,它所赋予的一种意境,也令不少古诗词作者为其所倾倒。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杨柳被称为“柳絮王”、“绿衣柳”,一般生长于江南、南方一带水边。

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春季初发新芽,将葱翠的新叶旋即伸展,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古代诗词中经常以杨柳为主要描写对象,充分展现了杨柳的生命力与青春美丽。

二、杨柳意蕴杨柳的意蕴丰富,代表着古代诗词中一种自然美的修辞手法,将自然与情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1、清朝诗人袁枚《世说新语·讽刺篇》中有句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柳絮之隙,碍于蚊鸣。

”将蚊虫的细微以及杨柳的柔软细密比作社会世间偏激之人,可见杨柳与蚊虫结合,代表了社会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和融合。

2、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有句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两情相悦的凄婉之情。

其中的杨柳,是倾诉出诗人的心声,也成为了情感的象征。

将杨柳与离别、怀念等情感诉之于诗,可见古诗中杨柳不仅具有藤蔓的美感,更是流露出蕴含深思的内核。

3、《木兰诗》中诗人写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中蕴含了两种事物之间的虚实和相同之处。

杨柳既是自然景物,同时也是情感表达的符号,其内涵深厚,具有深层次的意蕴。

三、杨柳的文学表现1、唐代诗人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客行静宜城,孤馆寒潭影。

雪断谷云垂,松禽鸟绿香。

霜梅庭径冷,雪柳帘栊香。

”将杨柳与雪花、香气相对应,展现出了杨柳在诗词中的重要性。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柳,是我国古典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一)以柳写景,摹春光无限。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民间云:“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于是,人们把春风称为“柳风”,春信称为“柳信”。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气盎然的春景图。

元稹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同样,我们从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中,读到的也是满怀的对春光的期待。

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东风有信无人见,微露意,柳际花边。

”春寒料峭之时,柳梢上已露出丝丝绿意,显现点点春光。

敏感的诗人正是从柳芽萌发中捕捉到来临的信息。

元代诗人刘因《探春》:“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

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

”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困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

在这一幅对比的画面中,柳丝悄悄地向人们传达着春的希望。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二))以柳喻情,抒世间真情。

1.写离别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惜别、相思之情。

唐代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能把“郎”的船儿系住,留他下来,永不分离。

宋代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

几时归?柳枝。

”连用六个“柳枝”(“留之”),将离别之痛写得真切感人。

另外,柳树易栽易活,以“柳”赠友,寄予着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无论友人漂泊何方都能像“柳”一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杨柳》节选阅读答案-《杨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杨柳》节选阅读答案-《杨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杨柳》节选阅读答案|《杨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杨柳》节选阅读答案|《杨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阅读答案】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

白居易《杨柳枝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杨柳枝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杨柳枝词》阅读答案及赏析白居易《杨柳枝词》阅读答案及赏析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⑦。

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①学不成。

【注】①饿损纤腰:暗含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

②阿谁:何人。

(l)白居易的《杨柳枝词》描绘了垂柳怎样的迷人之景?请结合白诗的前两句简要赏析。

(4分)(2)两首诗都写到了“柳”,你认为诗人借“柳”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参考答案(1)一是抓住首句“柳树、春风、柳枝”等意象,描绘出柳枝随风起舞的动人之态,表现出垂柳的勃勃生机(2分);二是抓住次句“柳枝”的颜色和形态,描绘出柳枝的婀娜多姿,表现出柳枝的`秀色照人(2分)。

(2)白诗借“柳”抒发了对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愤慨(2分);唐诗借“柳”把矛头指向帝王及官僚集团,抒发了诗人愤世嫉俗的情怀(2分)。

(白诗主要从人才埋没的角度来看,唐诗主要从帝王,统治阶级角度说,能区分两诗的这一不同,也可给分)赏析白诗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

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

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

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

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

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唐诗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集锦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集锦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集锦(一)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哀怨、悲伤、凄凉。

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鱼——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指代书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高洁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_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杨柳》习题答案

《杨柳》习题答案

《杨柳》习题答案《杨柳》习题答案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习题是一种常见的辅助学习方式。

而对于《杨柳》这篇经典的诗歌作品来说,习题更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杨柳》的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1. 诗中的“杨柳”是什么象征?答:诗中的“杨柳”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青春和生命的脆弱。

杨柳的枝条柔软婆娑,随风摇曳,正如人们年轻时的活力和朝气。

然而,杨柳的枝条很容易折断,也象征着青春易逝,生命脆弱的一面。

2. 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的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答: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的柔软和婆娑,表达了对青春和生命的珍惜和感慨。

他意识到青春的美好和短暂,因此对生命充满了珍惜和敬畏之情。

3. 诗中的“绿丝”和“黄金”分别指代什么?答:诗中的“绿丝”指的是杨柳的嫩绿色枝条,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美好。

而“黄金”则代表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4. 诗中的“东篱菊”和“南园梨”有何寓意?答:诗中的“东篱菊”和“南园梨”是与杨柳并列的两种植物。

它们分别象征了秋季和冬季。

通过与杨柳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青春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5. 诗中的“萧萧”二字表达了什么情感?答:诗中的“萧萧”是形容杨柳的声音。

它表达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情感,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忧伤和沉思的氛围。

6. 诗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什么意境?答:诗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生命的追求和向往。

白鹭飞翔在青天之上,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高远的向往。

7. 诗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什么意思?答:诗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是描写杨柳的花朵盛开的景象。

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感叹。

通过以上的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杨柳》这首诗。

诗人通过描绘杨柳的形象和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珍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杨柳(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杨柳(含答案)全国通用

杨柳给文章加标点: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及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细而黑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答案见第2 页)答案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

花中结实,细而黑。

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原文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

花中结实,细而黑。

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拓展阅读(一)关于杨柳的诗1. 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 裴说【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3. 柳氏【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4. 岑参【送怀州吴别驾】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5.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 刘禹锡【别苏州二首】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7.戎昱【征人归乡】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8.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9.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0.张籍【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拓展阅读(二)“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较早的当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完整版)文言文古诗文中意象

(完整版)文言文古诗文中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形象,变无情为有情。

意象的构思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的重点。

1、“柳”(1)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以折柳表惜别。

2、“燕”(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3、“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下面以唐宋诗词中的名句为例,略谈杨柳在古典诗歌中的具体意象。

一、生意盎然、绿阴萋萋的早春意象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所以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来作为报春的使者,从而约定而成杨柳的早春意象。

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诗中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与春雨洗过的粉红色的桃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阳春三月生气盎然的景象。

再如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温庭筠《更漏子》中“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等,诗中袅袅柳丝,嫩绿柔长,惹人喜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温和明丽的春景图,在这幅图中,如缺少了杨柳的意象,则一切将变得黯然无光。

二、哀婉凄切、恋恋不舍的别离意象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从而形成杨柳的别离意象。

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却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江淹在《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这里虽将别情写到了极至,然写得稍嫌抽象,将它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里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句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刻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韶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岁月意象杨柳固然袅娜妩媚,但蒲柳(水杨)又是最先凋零之物,敏感的闺中之人常所以而生发联想,特别是暮春之时,柳绵(也称柳絮,柳树长出的像有棉絮一样茸毛的种子)飞舞,都能给人以韶华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

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来见到杨柳发青正是一年春光来临的大好季节,可转眼间冬去春来又一年,主人公想到蒲柳先衰,感叹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生怕丈夫看不上自己的伤感之意便油不过生。

《杨柳》阅读答案10篇

《杨柳》阅读答案10篇

《杨柳》阅读答案10篇《杨柳》阅读答案10篇在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柳》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柳》阅读答案1和练秀才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

和练秀才杨柳翻译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1)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2)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是。

(3)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感情。

4、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和练秀才杨柳参考答案:1.行者对送者而言2.杨柳枝春风3.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由春风拂柳的景象引发联想和幻觉,化无情物“春风”为有情物,新奇地表达出友人对自己“殷勤”关怀的形象和“最相惜”的真挚情怀。

4、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和练秀才杨柳赏析:《和练秀才杨柳》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

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

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

全诗意境优美,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一、从二OO二年高考说起二OO二年高考题第17题诗词鉴赏题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目要求是: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二OO二年高考诗词鉴赏与前几年相比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题目位置由卷Ⅰ改至卷Ⅱ,二是题目形式由选择题改为表述题。

这种变化更有利于考察考生的鉴赏能力,从高考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看,今年的考题很好地体现了古典诗词鉴赏的规律,并且和课文内容相关联,教材中有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词中就有“杨柳”意象,并用杨柳渲染别愁离恨,考生由此可以作出对“折柳”含义的概括。

考题提供的答案是:“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从答案看,这道高考题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问句中的“关键”,诗的主题是“思乡”,主题由诗中典型意象“折柳”引起,而诗歌主题通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本题恰好考察了考生对诗歌鉴赏的“关键”。

二是对“折柳”意象作概括的要求更是提醒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抓住考察的“关键”,鉴赏的“关键”。

二、从杨柳意象的原型说起原型又称为原始意象,按荣格的说法就是集体无意识,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后积淀,浓缩了的先民的典型经验,充满了象征隐喻意味。

从原型出发去研究古典诗歌,会比较接近地解释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深邃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森林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作为森林组成部分的树木曾受到先民的崇拜,许多被奉为木神,是生命树的象征。

在中国,松、柏、梓、槐曾作为古代王室祭奠的树木。

《白虎通社稷》引《尚书》佚文云:“太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北社唯槐。

”至于桑、桃、李、杏、杨、柳则更多植于普通民众的房前屋后。

柳的意象

柳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柳”意象(作者:罗明月)(2010-03-04 16:39:43)转载标签:分类:读书文化摘要:“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关键词:古典诗词;书㈠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二十四诗品·缜密》:“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明人王廷相认为:“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黏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

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而诗歌创作者们对“柳”却情有独钟。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较早的当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本文对最常见的“柳”意象进行解读,以期人们对古典诗词中的这一重要意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表示离愁别恨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柳”与“留”、“丝”与“思”相谐,长期以往就产生了以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亲人或友朋离别,折柳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

(一)挽留与祝愿以柳赠别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之意,如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

有诗名。

工乐府,极有情致。

《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

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

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

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

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

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白居易《杨柳枝》阅读答案附赏析

白居易《杨柳枝》阅读答案附赏析

白居易《杨柳枝》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乐府•杨柳枝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注]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诗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第一、二两句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杨柳的?请进行简要分析。

(2)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首句写杨柳之形,枝条之盛,舞姿之美。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

次句写杨柳的颜色和质感。

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

(2):对比:一、二两句写柳之繁茂、柔嫩多姿与后两句中杨柳的荒凉处境、孤独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

托物言志:借杨柳抒发了对永丰柳的惋惜之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

【问题】(1)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参考答案】:(1)叠词(1分)。

好处: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性(1分),写出了柳条婀娜多姿、茂密青翠的特点。

(2分)(2)诗中第三句描绘了柳絮洁白轻盈,洒满大地的景象(2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怜爱(喜爱)之情。

(2分)【赏析】:此诗极写杨柳之绰约风姿,细细品味,犹觉次句“勾引”二字之妙。

想那柳条必定是细的、长的、轻的、柔的,若是粗的、短的、重的、刚的,纵使春风柔情万种,料也是勾他不动。

想那春风必定是温的、和的、酥的、润的,若是冷的、烈的、干的、涩的,料必只作摧折之势,而不成勾引之态。

白居易一个“勾引”,便把杨柳之细之长之轻之柔,与春风之温之和之酥之润写尽,不得不令人叹服。

“勾引春风无限情”句实在教人惊煞、喜煞、怜煞、爱煞,于是情不自禁,脱化而成《眼儿媚》小令一首:眉眼谁偷杏花红?无语笑东风。

柳条勾引,春情无限,燕子呢哝。

郎君若解春情意,折个与君同。

相思已在,杏花枝上,杨柳阴中。

“勾引”二字用之于人,也是含蓄的,委婉的,风流的,蕴藉的。

杨柳意象与拙政园柳阴路曲

杨柳意象与拙政园柳阴路曲

杨柳意象与拙政园柳阴路曲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因其柔婉的形态和轻盈的风姿而备受推崇。

杨柳与拙政园柳阴路曲这两者都是中国文化中深深扎根的元素,它们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卷。

杨柳意象象征着轻柔和变幻莫测的美。

杨柳的叶子柔软垂蔓,像丝绸一般飘舞在风中。

这种柔软的形态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温暖感,也表达出杨柳柔韧不屈、顽强生存的品格。

而拙政园中的柳阴路曲则借用了杨柳的形态,将其作为景观的构件。

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杨柳挺拔而婉约地倚在路边,像一位优雅的舞者,给整个园区增添了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杨柳意象还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杨柳往往在春天绽放、发芽,给人一种希望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杨柳的长势旺盛,枝条向四面八方延展,好像在迎接新的一天。

而在拙政园柳阴路曲中,杨柳沿途的枝叶繁茂,树梢上的细小枝条在轻风中摆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种气息不仅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也给人带来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杨柳意象还与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密切关联。

杨柳的柔婉风姿常常会激发人们内心的柔情和浪漫。

在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将喜爱之情寄托在杨柳上,比如“杨柳依依”,形容心中的柔情似水,如行云流水一般。

而柳阴路曲则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悠扬的歌声和清脆的琴音在柳阴之间回荡,让人们的思绪尽情飘荡。

这种境界让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激之情。

杨柳意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有关。

中国文化中常将谦虚、含蓄、婉约等品德与杨柳相联系。

在佛教文化中,杨柳还被视为一种具有超脱尘世的精神象征,表达了“淡泊明志”的心态。

而柳阴路曲中的杨柳也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喜欢将自然景观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杨柳意象以及拙政园柳阴路曲所体现的元素丰富多样,既可以从杨柳的形态、生命力和情感表达中寻找灵感,也可以从杨柳与人的心灵的互动和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联系中获得启迪。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杨柳和柳阴路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1)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1)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在“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得高妙,试简要分析。

【答案】(1)阴阴;又(2)“逐”字,化虚为实,将无形的乡梦、春风化作了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杨柳阴阴细雨晴”的意思是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

其中的“阴阴”一词表现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又”表示这是梦境的再次出现。

据此可作答。

(2)“又逐春风到洛城”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作者把无形的乡梦写成有形可感之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阴阴;又;⑵“逐”字,化虚为实,将无形的乡梦、春风化作了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这句诗把无形的乡梦写成有形可感之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词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2)“路转溪桥忽见”写的是哪里的景象?(用词中的一句调整语序后问答)(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中的景物描写都反映了夜行人怎样的心情?【答案】(1)夏季。

部编版初二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意象意境

部编版初二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意象意境

部编版初二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意象意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答:柳条、藤蔓、黄莺。

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爱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差不多概念把握情形准确分析题目,把握答题技巧完全能够差不多能够无法做到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如何样的情形?2、诗人喜爱菊花的缘故是什么?这首诗寄予诗人如何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答:表现作者迷恋、流连忘返的情形。

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予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观赏。

)采桑子晏殊时刻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

(2分)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缘故有哪些?(2分)答案:1.小令婉约2.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1、诗歌常见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爽潇洒、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爽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悠闲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探幽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

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

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

”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

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

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江上”并非“江岸”)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

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敦煌曲子词》)以杨柳自比,直抒胸臆,其身遭遗弃的痛苦和怨愤,求爱不得的无奈和悲哀,怎不令人潸然泪下,感慨系之?!
四、借杨柳揭示生活哲理
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非常丰富,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借杨柳来表达生活哲理的。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等等,蕴藉典雅,内涵丰富,耐人寻味,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句,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