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合集下载

中草药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总表

中草药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总表

解表药
清热药
3清热解毒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2利尿通淋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1养心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1补气药
收涩药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2发散风热药
清热药
泻下药
1润下药


祛风湿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温经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
3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
1补阳药
收涩药

3固精缩尿止带药。

中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

中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

中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一、消化系统类1. 健脾益胃类•人参:益气养阴、健脾益胃。

•党参:益气养阴、健脾益胃、增强免疫力。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草果:激发胃液分泌、健脾消胀、解酒毒。

2. 调理胃肠功能类•莲子心:健脾开胃、益气养阴。

•粳米:养胃、健脾、益气。

•薏苡仁:清热化湿、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决明子:润肠通便、明目降压。

二、呼吸系统类1. 清热化痰类•杏仁:润肺止咳、祛痰化瘀。

•桔梗: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菊花: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杏仁:润肺止咳、祛痰化瘀。

2. 止咳平喘类•款冬花: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海参:滋阴养肺、止咳平喘。

•麦冬:滋阴清肺、止咳平喘。

•百合:养阴润肺、生津止咳。

三、心脑血管类1. 补血安神类•天麻:滋阴养血、安神。

•当归:补血养颜、活血调经。

•人参:滋阴补气、安神补血。

•酸枣仁:养心安神、补肝明目。

2. 温经活血类•川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肉桂: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红花: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斑蝥:活血消肿、祛风止痛。

四、泌尿系统类1. 利水通淋类•木贼:利尿通淋、消肿解毒。

•牛皮消: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菊花: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大青叶:清热利水、消肿解毒。

2. 滋阴壮阳类•熟地黄:益肾滋阴、补精壮阳。

•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海狗肾:温肾壮阳、补肾益精。

•仙茅:补肾壮阳、止血利尿。

五、皮肤系统类1. 清热解毒类•孑蔻:清热解毒、消肿生肌。

•黄连: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白薇: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地鳖虫:清热解毒、解毒消肿。

2. 滋养皮肤类•蜂蜜:润肺益胃、滋阴润燥。

•葡萄籽:强化皮肤弹性、抗氧化。

•玫瑰花:滋养皮肤、美容养颜。

•甘草:调和药性、滋养皮肤。

以上是中药的功能主治大全表格,总结了中药在不同系统的功能及其主治。

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同时也应注意合理用药的原则。

中药虽然非常有益,但也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解表药是一类能够促进人体发汗的药物,能够使侵犯肌表的邪气通过汗液排出,治疗表证。

其中,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

部分药物还具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等症状。

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用于治疗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部分药物还具有清肺止咳、利头目咽喉、透疹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症状。

清热药则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

其中,清热泻火药清热作用较强,用于治疗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实等症状。

还可分别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清热燥湿药则以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为主,用于治疗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泄泻痢疾、黄疸尿赤、湿疹湿疮、带下黄稠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和疮疡肿毒等病证。

清热凉血药有清解营、血分热邪,凉血消斑及滋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以及热入血分而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证。

清热解毒药则更长于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肺痈肠痈、虫蛇咬伤、水火烫伤、部分癌肿及其它急性热病等。

清虚热药则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耗伤之夜热早凉等症。

菊花、薄荷、牛蒡子、葛根、柴胡等药物均属于清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

其中,菊花辛甘苦微寒,可以清热解毒、散风止痛;薄荷辛凉,可以清热解毒、散风利咽;牛蒡子苦寒,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葛根甘凉,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柴胡苦辛微寒,可以疏肝解郁、解表退热。

药名枳壳青皮XXX香附厚朴木香白芷性味苦寒苦平苦微温XXXXXXXXX辛微温相同点行气消胀解郁止痛顺气宽胸降逆止呕平喘相异点治疮毒肿痛祛风湿,活血化瘀调中理气温中散寒温中解毒理气化痰祛风解表理气药可用于多种病症,如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

中药功效大全表格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功效大全表格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功效大全表格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 中药功效大全(表格版)中药名称主要功效适应症人参补气养血,益气生津脾虚乏力,气短心悸,体虚乏力,乏力咳嗽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经痛,产后血虚,虚寒血瘀黄芪补气养血,提升免疫具有久服不倦,益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药性冬虫夏草补肾壮阳,滋阴补肺肾虚阳痿,肺虚咳嗽,肾虚腰痛灵芝养心安神,抗氧化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当升益气生津,健脾益肾脾胃虚弱,体虚乏力,乏力咳嗽丹参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痛经白术健脾益胃,止泻食欲不振,腹泻,脾虚泄泻熟地黄补肾益气,滋阴血肾虚阳痿,体虚乏力,血虚头晕五味子补肾益精,涩肺定喘肾虚遗精,肺虚久咳,喘息以上是中药功效的大全表格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药的基本功效和适应症。

这些中药是经过世代的实践积累和验证,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请注意:在选择和使用中药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并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症等相关因素。

正确认识中药的作用与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示例2:中药功效大全(表格版)中药草药在中国历史悠久,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份中药功效的大全表格,详细介绍了多种常见中草药及其功效。

中药名称功效人参补气、提神、增强免疫系统、调节血压、预防疲劳丹参活血化瘀、降血脂、抗菌、抗氧化、舒张血管黄芪补气养血、增强体质、抗疲劳、改善免疫力、抗菌甘草祛湿解毒、舒缓咳嗽、保护胃黏膜、调节血糖、调节激素平衡西洋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改善认知功能、减轻疲劳、调节血糖人丹活血化瘀、降血脂、抗凝血、健脑、增强记忆力当归补血养血、调节月经、舒缓痛经、促进循环川芎活血化瘀、舒缓痛经、抗凝血、舒张血管、预防血栓形成麦冬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滋润肺燥、润喉止咳枸杞子补肾益精、明目、滋养肝肾、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当归补血养血、调节月经、舒缓痛经、促进循环枸杞子补肾益精、明目、滋养肝肾、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熟地黄补血、滋阴、益肾、调节血糖、调节血脂茯苓利水、祛湿、滋养脾肾、降血压白术补脾养胃、健脾益气、利湿止泻、降血糖白芍补血养血、舒缓痛经、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木瓜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清热解毒、消积食大枣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养血安神、抗氧化山楂消食化积、降脂、降压、祛湿荆芥散寒止痛、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当归补血养血、调节月经、舒缓痛经、促进循环甘草祛湿解毒、舒缓咳嗽、保护胃黏膜、调节血糖、调节激素平衡川芎活血化瘀、舒缓痛经、抗凝血、舒张血管、预防血栓形成黄芪补气养血、增强体质、抗疲劳、改善免疫力、抗菌柴胡疏肝解郁、解毒、退黄、止呕、治疗肝胆疾病延胡索活血消肿、调节心血管、改善循环、降压薄荷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理气止痛、舒缓头痛请注意,这只是中药功效的简单介绍。

史上最全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

史上最全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

史上最全中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来源:综合自《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基层医师公社(羽兮)常用的中草药图谱全集来了,最值得您收藏的干货!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图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

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

(前方大量图片,建议在WIFI下观看)解表类1、发散风寒药生姜别名:大肉姜、鲜生姜白芷别名:芳香、泽芬防风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苍耳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桂枝别名:柳桂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2、发散风热药牛蒡子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升麻别名: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柴胡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葛根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菊花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薄荷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泻火药1、清热泻火药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决明子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知母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栀子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莲子心别名:苦薏、莲薏、莲心夏枯草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2、清热燥湿药龙胆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白鲜皮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苦参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鸦胆子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柏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黄连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3、清热泻火药大青叶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山豆根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北豆根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白头翁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白蔹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连翘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鱼腥草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4、清热凉血药地黄别名:生地、生地黄赤芍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牡丹皮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5、清虚热药银柴胡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2、润下药火麻仁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郁李仁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3、峻下逐水药千金子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巴豆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甘遂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芫花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京大戟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商陆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祛风湿药1、祛风散寒药川乌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木瓜别名:木瓜实、铁脚梨草乌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独活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路路通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2、祛风湿清热药防己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马钱子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秦艽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桑枝别名:桑条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狗脊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桑寄生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化湿药广藿香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苍术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豆蔻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佩兰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草豆蔻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草果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厚朴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冬瓜皮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赤小豆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泽泻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茯苓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薏苡仁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2、利水通淋药川木通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车前草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石韦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灯心草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3、利湿退黄药垂盆草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金钱草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茵陈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虎杖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温里药丁香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八角茴香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小茴香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花椒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肉桂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干姜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吴茱萸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附子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高良姜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理气药刀豆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土木香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大腹皮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川楝子别名:金铃子、仁枣木香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乌药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佛手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陈皮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枳壳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枳实别名:鹅眼枳实香附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香橼别名:钩橼子、香橼柑薤白别名:薤根、薤白头消食药山楂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麦芽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莱菔子别名:萝卜子驱虫药苦楝皮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南鹤虱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使君子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槟榔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大蓟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地榆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侧柏叶别名:柏叶、丛柏叶槐花别名:槐蕊、槐米2、化瘀止血药三七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茜草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蒲黄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仙鹤草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3、收敛止血药白及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4、温经止血药艾叶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活血化瘀药1、活血止痛药川芎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延胡索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郁金别名:马莲、黄郁姜黄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乳香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泽兰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没药别名:末药2、活血调经药川牛膝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王不留行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丹参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桃仁别名:白桃、毛桃、红桃益母草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鸡血藤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3、活血疗伤药骨碎补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苏木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4、破血消癥马钱子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三棱别名:荆三棱、光三棱莪术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天南星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化橘红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白前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半夏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芥子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旋覆花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

常用中药分类功效表

常用中药分类功效表

涩,微 辛,凉
肺脾 胃
水牛角
咸苦寒
心肝 胃
湿疹,外伤出血症
清热解毒, 凉血,敛疮
(外用),下肢溃疡 (内服外敷),烧烫
15-30
伤(外用)
解毒,凉血, 杀虫,止痒, 通便
腮腺炎,功能性子 宫出血,湿疹,便 秘,肝炎,结膜炎, 扁桃体炎
6-12
消肿解毒, 肺结核,乳腺炎,
排脓,祛痰,带下,蛇咬伤,乳 15-45
野菊花
辛苦, 寒

疏消排风肿脓清解止热毒痛,,风喉鼻系,炎感热肠,染感胃宫,冒炎颈湿,,疹炎肺高,炎,血丹泌,压毒尿白,6-12
麻黄
龙沙,狗 辛苦


肺,膀 发汗,定 胱 喘,利水
风寒感冒,头痛鼻
塞不,利骨,节风疼疹痛,,咳小喘便,1.5-8
体虚而自汗盗 汗、气喘者忌服
浮肿
淡豆豉 香豉
苦寒
肺胃
解表,除 烦,解毒
中毒量为 15-30 克;体虚多汗、 咳嗽咯血及孕妇 忌服
苍耳子
牛虱子, 胡苍子
甘温, 有毒
肺肝
风寒头痛,鼻炎,鼻
散风止痛,息肉,下肢溃疡,腰 祛湿杀虫 腿痛,支气管炎,牙
5-10
痛,风寒湿痹
羌活 羌青
辛苦 温
膀胱, 肾
解表,祛风 湿,利关节
风寒感冒,风寒湿 痹,骨节酸痛,水肿,6-15 扁桃体炎
血虚痹痛者忌服
1.5-4
红血 大血藤 藤,五 苦平
花七
肝,大 肠
活血通络, 祛风,杀虫, 消肿
阑尾炎,疳积,跌打 损伤,月经不调
9-18
大青叶
苦寒
心肝 肾
解毒,凉血 风热感冒,肝炎,矽

808种中药功效总结,按用药部位分类

808种中药功效总结,按用药部位分类

808种中药功效总结,按用药部位分类按用药部位分类,以下是808种中药的功效总结:1. 头部及五官类:- 鼻腔:清热解毒、通窍止痛- 喉咙:润喉止咳、消炎利咽- 口腔:清热解毒、护齿健牙- 眼睛:明目、滋润眼球、防治眼疾- 耳朵:清热解毒、改善听力、止耳鸣2. 呼吸系统类:- 鼻炎:抗过敏、消炎、止痒、解毒- 咳嗽:化痰止咳、祛痰平喘、止咳定喘- 支气管炎:消炎止咳、宽胸下气、清热解毒- 哮喘:止咳平喘、温肺气、养阴降火3. 消化系统类:- 胃炎:消炎、护胃、止痛、消食- 肠炎:清热解毒、止泻、止痢、养肠- 便秘:润肠通便、滑肠保湿、润肠滑便- 肝炎:抗病毒、解毒、养肝、利胆4. 泌尿系统类:- 肾炎:消炎利尿、护肾健脏- 尿路感染:抗菌消炎、通淋利尿- 结石:溶石排石、清热利尿、化瘀止痛- 尿频尿急:安神利尿、调节尿频5. 心脑血管类:- 高血压:降压、舒张血管、稳定心律- 冠心病: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脏功能- 中风: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恢复神经功能- 心悸失眠:安神镇静、调节心跳、改善睡眠6. 骨骼关节类:- 关节炎:消炎止痛、温经通络、软化骨刺- 骨质疏松:滋阴养血、增强骨密度、强筋壮骨- 骨折骨裂:活血化瘀、生骨固骨、止痛消肿- 腰椎间盘突出:舒筋活血、祛风湿、止痛松塞7. 皮肤类:- 痤疮:清热解毒、祛湿毒、消炎抗菌- 银屑病:清热凉血、滋润养颜、调节免疫- 湿疹:清热解毒、祛湿燥、消炎止痒- 瘢痕疙瘩:消炎退疤、软化结节、排脓生肌8. 妇科类:- 月经不调:调经养血、活血化瘀、补气养阴- 子宫肌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抑制肌瘤生长- 乳腺增生:活血消瘤、软化结节、通乳导乳- 更年期综合症:调节内分泌、缓解症状、保护心脑这是其中一小部分中药的功效总结,每种中药具体的功效还需要根据药性和用法进行详细了解和应用。

(完整版)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完整版)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解表药能促进人体发汗,使侵犯肌表的邪气由汗出而解,治疗表证。

1•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

部分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等。

2•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用以治疗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

部分药兼具清肺止咳、利头目咽喉、透疹等作用,故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可选用。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

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热泻热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清热作用较强,用治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

还分别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主要用治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泄泻痢疾、黄疸尿赤、湿疹湿疮、带下黄稠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和疮疡肿毒等病证。

3•清热凉血药有清解营、血分热邪,凉血消斑及滋阴生津的作用。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热入血分而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证。

4. 清热解毒药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主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肺痈肠痈、虫蛇咬伤、水火烫伤、部分癌肿及其它急性热病等。

5. 清虚热药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耗伤之夜热早凉等症。

泻下药具有泻下通便,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或有攻逐水饮,消退水肿的作用。

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等里实证。

1•攻下药泻下作用较强,兼清热泻火,主治热结便秘、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病证。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适用于老年体虚,久病产后等所致的肠燥津亏便秘。

3•峻下逐水药药性峻猛有毒,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利尿作用,适用于全身水肿、腹水等正气未衰之证。

中药药性表格图解

中药药性表格图解
①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②风寒湿痹,寒血滞之月不调、痛、闭及癥瘕。
③阳虚水肿、痰饮证。
④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⑤虚寒腹痛。
3-10g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过多者慎用。
紫苏
辛,温
肺、脾
①发表散寒
②行气宽中
③安胎
④解鱼蟹毒
①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②脾胃气滞证。
③气滞胎动证。
④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5-10g
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①发汗解表②温中止呕
③温肺止咳
④解毒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③风寒客肺的咳嗽。
④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煎服或捣汁冲服。
3-10g
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3-10g。
本品苦寒燥泄,能生划生发之气,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黄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①清热燥湿②泻火解毒
①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②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③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④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之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煎汁拌炒则苦泻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3-10g。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龙胆草
苦寒
肝胆胃
①清热燥湿②泻肝胆火
①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13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3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3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1、蛤蚧【性味归经】咸,平。

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2、旱莲草【性味归经】甘酸,凉。

入肝、肾经。

【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3、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

归肝、心、肾经。

【功效】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4、核桃仁【性味归经】甘、平温、无毒。

入肺、肾、肝。

【功效】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

5、合欢皮【性味功用】甘,平。

①解郁安神:治忧郁不舒、失眠健忘。

②活血消肿:治疮痈、肺痈、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6、黑豆【性能】味甘,性平。

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7、黑芝麻【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8、红花【性味归经】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功效】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9、红参【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脾、肺、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10、红枣【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1、胡麻仁【性味归经】甘,平。

入肺、脾、肝、肾经。

【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

12、胡荽【性能】味辛、性温。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

13花椒【性味归经】辛,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14槐角【性味归经】苦,寒。

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15黄柏【性味归经】苦,寒。

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16黄精【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脾,肾经。

【功效】滋肾润脾,补脾益气。

17黄连【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8黄芪【性味归经】甘,温。

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19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常见中药大全 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 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经、发汗解表,与中化湿,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

归肺经。

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

与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中药学药物功效归纳表

中药学药物功效归纳表

中药学药物功效归纳表以下是中药学中一些药物的分类及其功效的归纳:1. 内科用药:风寒感冒类:-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初起。

- 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风热感冒类:- 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

-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 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

-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 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

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雍盛。

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

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囊炎。

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2. 咳喘类: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于肺气不宣。

本品含罂粟壳,不易过量或长久服用。

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

本品含罂粟壳。

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用于痰湿阻肺。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

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

用于痰浊阻肺。

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

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3. 其他药物:土木香: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机能紊乱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制成精油,起到镇静、杀菌的效果。

超全中药功效汇总(表格版)

超全中药功效汇总(表格版)

超全中药功效汇总(表格版)来源:药圈网全草类苦地丁清热解毒。

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甜地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体质虚寒者忌服)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石见穿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

寻骨风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阴虚内热者忌用)积雪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虚寒者不宜)泽兰活血,行水。

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无瘀血者慎服)佩兰清暑,辟秽,化湿,调经。

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阴虚、气虚者忌服)千里光清热,解毒,杀虫,明目。

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

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中寒泄泻者勿服)农吉利清热,利湿,解毒。

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

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瞿麦清热利水,破血通经。

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

(脾、肾气虚及孕妇忌服)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荆芥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

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

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芥穗解表散风,透疹。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表格版)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表格版)

白术 茯苓
补气 利水 固表燥湿 安胎 健脾利水渗湿 宁心安神
鹿茸
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疮毒
巴戟天
壮肾阳 强筋骨 祛寒湿
淫羊藿
壮肾阳 强筋骨 祛寒湿
仙茅
壮肾阳 强筋骨 祛寒湿
补骨脂
温肾固精 暖脾止泻纳气平喘偏 于肾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降压 安胎
续断
补肝肾 强筋骨行血 续筋
枸杞子 补肝肾 强筋骨明目 润肺
夏枯草 清热泻火 清肝明目 散结消肿
决明子
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 秦皮 苦参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清肝明 目
清热燥湿 杀虫利尿
白鲜皮
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
鱼腥草 大血藤 败酱草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祛风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大青叶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黄芪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 托 疮生肌
黄芪
补气 利水 固表升阳 托毒
款冬 枇杷叶 马兜铃 桑白皮
润肺下气 化痰止咳
清肺化痰止咳清胃热降胃气止 呕
清肺化痰止咳清肺热降肺气平 喘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泻肺火
葶苈子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泻肺水
白果
敛肺定喘 止带缩尿
十三、安神药
刺蒺藜 珍珠
(二)平肝息风药
平肝潜阳草属能疏肝祛风而明 目
穿心莲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凉血止痢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燥湿
常见中药的功效大全 一、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
羌活 白芷 细辛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祛风解表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 消 肿排脓

各类中草药药性大全

各类中草药药性大全

各类中草药药性大全很多中药,是大家常用的,很多人煲汤、代茶饮常常用到,但提醒您一定要了解这些中药的药性与功效,否则别自以为养生保健却伤身: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煎服,9~12g。

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注意事项】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

三七【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淮山【性味归经】平、甘、无毒。

入肺、脾、肾、胃。

【功效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

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注意事项】感冒、温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枸杞【性味】枸杞子:甘,平。

枸杞叶:苦、甘;性凉。

【功效】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

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

黄芪【性味】性温,味甘。

【功效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功效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注意事项】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功效主治】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南沙参【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

7.泻火:石膏、黄芩、粉、知母、栀子、夏枯草。

8.凉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热:柴胡、薄荷、蝉蜕、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湿:黄连、黄柏、龙胆草、胡黄连、苦参。

11.化湿:荤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渗湿:茯苓、蕈仁、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茵陈、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热痰:川贝、瓜蔓、双皮、浙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滕。

16.燥症: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玉竹、百合、龟板、篮甲、枸杞。

17.安神:柏子、远志、合欢、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朱砂。

18.咳喘:杏仁、紫菀、冬花、百部、前胡、桔梗、苏子、旋复、枇杷。

19.助阳: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肉从蓉、菟丝子、狗脊、鹿茸、骨碎补,仙茅、续断、益
智仁、淫羊藿,
20.平肝:钩藤、僵蚕、全蝎、天麻、蜈蚣、石决明、羚羊角。

21.止血:白芨、乌贼骨、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皮、地榆、槐花、蒲黄、茜草根。

22.收涩:赤石脂、芡实、石榴皮、乌梅、五倍子、五味子。

23.攻下:大黄、芒硝。

24.润下:火麻仁、郁李仁。

25.祛暑:青蒿、香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