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比一比2教学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比一比2
练一练
在 里填上“> ”或“< ”。
1074 > 846 398 < 982
5102 < 5184 6540 < 6550
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87
99
809
345
1725
4300
两位数 99
三位数
387 345
809
四位数 1725 4300
( 99 )<( 345 )<( 387)<( 809 ) <(1725)<( 4300)
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 )。 )。
383
494
88
571
997
699
1004
1. 哪些数在300和500之间 383 494
2. 哪些数比500大 571 997 699 1004
3. 哪些数与1000比较接近 997 1004
4. 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004 )>( 997 )>( 699 )>
( 571 )>( 494 )>( 383 )> ( 88 )
试一试
32 >325 5 7<523 706> 01
我的收获
1. 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2. 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3. 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的数,
• 都是四位数,我们就从最高位 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 就大。
恒山
华山
(海拔约2019米)
(海拔约2160米)
• 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
2019 < 2160 同,就比下一位,这样
依此比下去。
3660元
3620元
3660 > 362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二: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孩子的数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二: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孩子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比一比是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是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为数不多的跨年级知识点之一。
综合来看,比的含义包括:数量的大小、大小的关系、比的大小关系等。
比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也是数学中常见的比较的方式,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比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而比一比教案二: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孩子的数学知识,是一种老师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特点,将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片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通过操作实物、分类、比较、总结、归纳等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通过实物、图片的操作方式巩固对比较大小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掌握分数的最简分数的概念,初步应用中学阶段会用到的化简分数的方法进行分数化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操作实物进行数学教育,让孩子在比较中培养懂得尊重、团结协作、沟通清晰等素质,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数据比大小的趣味以及数据的意义性。
二、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的操作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孩子实践性地认识数学中的概念,同时通过操作实物来加深孩子的印象,促进孩子对数学的理解。
举例:根据比一比教案二的教学内容,以“比分数大小”为例,通过实物的操作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案中的实物内容包括:水杯、钢笔、铅笔、三角板和方形木块。
1.首先让孩子分析每一个实物的大小,给出相应的数字代表大小。
比如:将水杯设为1,钢笔设为2,铅笔设为3,三角板设为4,方形木块设为5。
2.老师根据比较大小的概念,以“比较水杯和三角板”为例,让孩子选择出两个实物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实物的大小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数字。
比如:孩子选择水杯和三角板进行比较,根据孩子的思考以及比较结果,将三角板设为2,水杯设为1,1<2,即三角板大于水杯。
3.接着,让孩子与同学合作,比较剩下的实物大小关系,记录下每一个实物对于其他实物的大小关系。
比如:孩子与同学合作,根据他们的思考以及比较结果,得出所有的实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_比一比》第二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量一量,比一比(凤阳小学)陈应彩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正确测量实物,掌握测量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能输入数据的统计表,学生分3人一组教学过程:一、选择测量工具1.认识各种尺,讲述: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提问: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尺子介绍给大家?指名让讲台介绍学生的尺、米尺、卷尺。
提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谈话:如果我们想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却没有带尺子,用什么办法能量出它大约多长呢?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量前交代学生可以自己量一拃的长,同学互相帮助量一步、一庹的长,并记录下来。
指名说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并要求学生最好记住自己一拃、一步、一庹你的长度,用他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二、进行实地测量1、量长方形的纸讲述:每人拿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学生尺量出四条边的长。
学生各自测量、填表提问:通过量,你发现了什么?讲述: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吗?学生各自折纸、测量,再指名回答讨论: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提问:把你量出的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长比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刚才你们量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是用什么尺量的?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由于这张长方形的纸的边长和折痕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
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案例北师大
《比一比》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27~29页“比一比”。
课前试探“比一比”是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中的内容。
在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熟悉了生活中的大数,把握了万之内数的组成、读写等大体知识和技术。
因此,本节学习探讨比较万之内数大小的方式,能够说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储蓄和体会基础,应该能够比较好地实现知识和方式的迁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探讨出个性化的比较方式。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形的深切了解和对本节内容的分析,教学中我将力求给学生更多独立尝试、试探和交流的机遇,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发觉、归纳比较万之内数大小的方式。
课堂写真活动一放手尝试——主探讨比较方式师:今天这节课教师要带大伙儿到咱们祖国的名山大川去看一看,那里的风光秀丽神奇,各有特色,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它们别离是哪座山?(播放黄山、香山、泰山、华山的风光片,引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酷爱之情。
)师:这是我国比较闻名的四座山(出示图片及名称),大伙儿把它们都认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它们的海拔别离是多少米?接下来教师将给出这四座山的高度,请你依照提示依次写出这些数。
(出示PPT)黄山(由1个千、8个百、6个十和5个一组成)香山(比600少25)泰山(千位上是1,百位上是5,十位和个位上都是3)华山(比2000多155)学生依照教师的提示信息写出四座山的海拔别离是1865米、575米、1533米、2155米,既巩固了对万之内数的熟悉,同时也对这些数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和判定。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给它们排一下名次?”热情地鼓舞学生:“那个可能有点难,但你们情愿自己先试一试吗?”学生期望独立探讨、发觉新知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纷纷嚷着要自己试一试。
这时我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先自己独立试探,然后与同伴相互说一说,交流你们各自是如何取得结果的。
”明确了要求,学生马上开始试探和尝试,一阵短暂的安静以后,开始了彼此之间烈火的讨论与交流。
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给出以下讨论主题:
1.举例说明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整数、小数的大小关系?
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比较大小?
学生分组讨论,我将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表观点。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如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的跳远比赛,引发他们对比较大小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跳远比赛中,是怎么知道自己跳得比其他同学远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一比》。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为主线,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3.思考:如何将比较方法运用到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教学案例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比较跳远比赛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比一比,学好数据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比一比,学好数据分析。
一、教材内容简介《比一比》教材介绍的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数据分析概念——比较大小。
教材包含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数字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例如:5比2大,10比13小等等。
2、图形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大小,判断它们大小关系,并且可以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3、字母的大小比较:学生可以通过字母的大小关系来理解不同字母的差异,并通过比较不同字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比一比》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习数字、图形、字母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分析、归纳等基础能力,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高度好奇心,激励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指导探究法: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利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编制算法、分析判断、建立模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将所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富有现实感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
教学策略:1、通过观察练习,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技巧。
2、通过游戏小活动,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通过讲解、解析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热身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好的接受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活动、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放松心情,主动参与。
2、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讲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技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比一比教案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引言比一比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一比的知识点是绕不过去的。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习中,比一比教案二是很重要的,它是从掌握比较大小方法这一方面来深入讲解比一比的知识,帮助学生搭建比一比知识点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地比较大小;(3)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比一比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教学难点: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比一比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学生复习并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2)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地比较大小;(4)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比一比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例题演示、学生操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学生作业、比一比的示例物品、示例图等;(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练习册等。
2.活动引入:(1)通过口头提问、简单的示例等方式,复习大于、小于、于的概念;(2)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示例物品和图形,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理解大小关系。
3.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1)教师通过课件、黑板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2)老师演示几个简单的例题,并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来解答问题。
4.练习和巩固:(1)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2)让学生自己出几个题目,向同桌请教,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5.教学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并将课堂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
四、课外拓展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自己找几个问题,将其转化成比较大小的形式,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比较大小的形式,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比例尺与比例值初步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案——比例尺与比例值初步认识比例尺与比例值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利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了解比例值的含义,掌握比例值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应用比例尺进行实践操作。
2.理解比例值,学会比例值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通过课堂展示、实操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比例尺与比例值的概念及应用。
2.课堂讲解法。
通过图示、实例讲解,并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加深对比例尺与比例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1.比例尺的介绍(10分钟)1.1.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及用途。
1.2.能够说出比例尺的定义。
2.练习与活动(25分钟)2.1.学生分组,每组三人。
教师给每组发两张周围地图,并分别告诉他们不同的比例尺(如1:1000和1:2000)。
让学生根据比例尺和地图上的实际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并标记在地图上。
2.2.回到课堂后,每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标记的地图,并介绍自己使用的比例尺及标记过程。
2.3.通过观察,讨论出不同比例尺相对应的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3.比例尺计算(15分钟)3.1.通过图示,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比例尺。
3.2.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自己计算出实际距离。
4.比例值的介绍(10分钟)4.1.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比例值的定义及应用。
4.2.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能够计算出常见的比例值。
5.练习与活动(20分钟)5.1.学生分组,每组三人。
教师给每组发两张商店促销广告,让学生把广告中的价格转换为比例值,并根据比例值计算出实际价格。
5.2.学生讨论各自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原因。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6.1.让学生总结与概括本课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与困惑。
6.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全班范围内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课堂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比例尺与比例值的概念及应用,并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一比》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习目标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猜数游戏”活动,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编写说明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本节引导学生讨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一般都是在两个数之间进行大小比较(极少有在三个数之间找最大最小的情况),所以,较多地借助如小方块等直观模型和数数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由于数字大、数位多,被比较的数的个数也增加了,所以小方块和数数的方法缺少可操作性。
因此,在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教科书呈现了多种学生可能会提出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当然,学生中不一定有人能很理性地通过数位顺序表来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借助数线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谁最矮?由给出的四座山的高度中找出最矮的。
当面对多个数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通过明显特征找出最小或最大的数往往是推动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节课的情境图中给出的四个数,有三个是四位数,有一个是三位数,所以学生会很明显看出香山最矮;有的学生会借助数位顺序表,把四座山的高度写在数位顺序表的下方,很容易看出结果;当然,也会有学生从其他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在四座山中,三座都比1000米高,只有香山低于1000米,所以,香山最矮”。
·谁最高?由三座山中找出最高的。
这三座山的高度都是四位数。
位数相同时怎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学生结合原有的经验和数位顺序表上的特征,会提出“位数相同时,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哪个数大,哪个数就大”;也可以用很生活化的语言,结合情境进行比较,如黄山和泰山都是一千多米,华山二千多米,所以华山最高。
·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在位数相同、最高位数字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座山的高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课件(共13张PPT)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用“柞”去量布的长 度,布长5拃。
用脚长去量竹竿的长度, 竹竿长约4个脚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有一条鳄(è)鱼身长6米,如果不用尺子, 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7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以庹长为测量标准,5名同学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以肩宽为测量标准,20名同学肩并肩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12节
量一量,比一比
难点名称:借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1
导入
目录
CONTENTS
知识 讲授
课堂 练习
小节
2
导入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问题: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教室的黑板大约有多长吗? 讲台大约有多高吗?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一块石头很大, 人们用“庹”去量 石头的宽度,石头 宽约2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以黑板长为测量标准,一个半黑板长和鳄鱼差不多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以讲桌长为测量标准,六个讲桌长和鳄鱼差不多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测量动物
鳄鱼
测量标准
庹长
肩宽
黑板长
讲桌长
……
测量结果
5个
20个
1.5个
6个
……
小结
回顾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新的收获呢?本来 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去解 决,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发现,生 活中处处都是数学,更需要发现的眼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一比》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一比》名师教案《比一比》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研究大数的必要性。
(2)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的意识。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学生有一定的圣后经历和大数的研究基础。
但学生要把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方法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进行抽象的语言描述,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结合情境先教学“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再教学“两个四位数的比较”,最后进行“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
由浅入深地探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学情分析联合情境先讲授“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再讲授“两个四位数的比较”,最后进行“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
由浅入深地探究万之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五、讲授难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六、教学准备课件七、讲授进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师:今天这节课啊,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去看一看,去领略那边奇丽神奇的风景。
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啊?学生齐答:想。
师:这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四座山(出示图片),你们晓得他们的海拔划分是多少米吗?想晓得吗?你们来猜一猜吧。
生1:黄山海拔约1865米。
生2:香山海拔约575米。
生3:泰山海拔约1533米。
生4:华山海拔约2155米。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数学信息来比一比数的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比一比
☆量一量,比一比课时内容教材第88~89页内容。
课时目标1.通过测量自己和身边物品的长度、高度等实际活动,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培养估测能力和数感。
3.在活动中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难点:对实际事物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能借助实物来描述其他实物的长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大家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情预设】厘米、米。
师:用手势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学生动手比画。
师:你知道自己的一拃有多长吗?一步呢?【学情预设】一拃约10厘米,一步约40厘米。
师: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想知道身边一些事物的长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
(板书课题:量一量,比一比)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激活学生的活动经验,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物体长度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实际测量,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1)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师:请向你所在小组的同伴们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认识学生尺、软尺、米尺、卷尺。
【学情预设】测量时要注意,尺子的刻度“0”通常与所测物体的一端重合。
测量身高时,人要站直,这样测量的高度才准确等。
(2)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师:图中的同学们在测量什么?【学情预设】图中的同学们在测量身高、肩宽、两臂伸开后两手之间(一庹)的长度、讲台的长度、课桌的高度、教室的长度等。
(3)以测量肩宽为例,体验测量的方法。
师: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好测量结果。
学生先估一估,再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选用的是什么测量工具,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指导学生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合理记录数据。
(板书:肩宽大约30厘米)(4)分组实践,积累直观经验,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比一比》课件
提升点 熟练掌握三个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5.比一比,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五.重的画“√”。 √
易错点:天平平衡时,一个梨和三个桃子一 样重,那么一个梨要比一个桃子重。
作业
知识点 1 比长短
1.长的画“√”。
知识点 2 比高矮
2.高的画“√”。
知识点 3 比轻重
3.重的画“√”,轻的画“○”。
○
○
○
易错辨析
4.最长的画“√”。
辨析:先数一数每个物体各占几格,再比较长短。
归纳总结:
1.比长短:把物体拉直,并把一端对齐,看另 一端的长短,另一端长的物体就长。
2.比高矮:把物体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端 对齐,看另一端,另一端高的物体就高。
3.比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借助工具 (如简易天平)来称量。
易错辨析 四.长的画“√”。
√
易错点:比长短时,应该将铅笔的一端对齐。
哪个人高?高
最高的画“√”,
的画“√”。
最矮的画“○”。
√
√○
5.杯里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
○
6.重的画“√”。
√
√
7.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
小试牛刀 一.在长的后面画“√”。
√ √
二.在高的下画“√”。
√
√
三.重的画“√”。
√
√
二 比一比
比一比
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动物,那种比较大?
探究点 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
长的画“√”。 √
高的画“√”。 √
重的画“√”。
你还能在图上再找一找、 比一比吗?
公开课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公开课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一节的内容是讲比较万以内的数大小。
比较两数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比较大小的基础。
本节课力求把以往所学的万以内的大数的比较分散、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有趣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 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方法教具的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好,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旅游。
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美景,希望大家旅途愉快!欢迎大家乘坐2年级的专列,随着专列一起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吧!(示出课件)二.探究新知1. 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你们看这是哪地方?黄山、香山、泰山、华山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海拔(高)约1865M;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的枫叶红似火,海拔约575M;泰山位于我国山东,被誉为天下第二山,海拔约1533M;华山位于我国华阴县,以险俊著称,海拔约2155M。
传说中当年宝莲灯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家都被沉香救母的故事所感动。
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倡导的“六知”感恩教育,大家今后一定要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啊!(1).提出问题: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小声读读,再想想这两个数谁更大?(板书:1865、575)生:1865更大,因为它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
师:其他学生还有想法吗?(指生回答并给予鼓励)师: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对吗?比如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你能举出其他例子吗?生:学生举例说明师:让同学们归纳发现一条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是什么?(板书: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2. 四位数与四位数的比较(2)师:刚才同学们在玩的同时又学习了新的知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谁能帮我比比黄山和泰山哪座高?指导学生看数字并读出,仔细观察两个数,发现什么?(1865、1533)生:都是四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新是农业大县,离黄石一百一十公里,指挥部接到的最新消息是,这里仅一个龙港镇就确诊了四十例患者。这里注定有一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坚战。李小民不辱使命,经过有效救治,阳新很快实现患者清零。
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的十余支医疗队,收治的全部是重症、危重症患者。3月15日,武汉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卫健委总结推广了“光谷经验”。
李小民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急诊学专家,今年春节,他有两件事做得最认真。一是向领导请战,这个时候一定要去武汉献一份力。二是把湖北地级以上城市的介绍,都认真看一遍。 2月11日下午,鲁翔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见到李小民,“老伙计,你来了!给你一所县级医院,你要拿下这个山头!”晚上10点,李小民被派到黄石阳新县。李小民二话不说,登上大巴车,12日午夜1点 赶到阳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