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业保护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论:农业,农业特点,农业保护政策介绍,农业支持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他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3,我国现行农业保护支持体系分析(A,十五,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比例,B,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必要性,C,现阶段具体问题)

4,构建我国农业保护体系

浅谈我国农业保护体系构建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看,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必然采取不同的农业政策。由于农业是具有弱质性、需要特殊保护的产业,因而对农业进行保护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在我国始终举足轻重。受国际市场和国内自然灾害因素影响,我国今年粮食价格出现异常波动。10月CPI同比涨4.4%,创28个月以来新高,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占74%。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业保护的含义、作用及其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农民收入,探讨在新时期下我国的农业保护的问题。

一、农业支持保护的内涵

(一)农业。农业生产是具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这是其固有特点。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与工业等其他产业比较,正是农业的这些固有特征决定了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这是农业支持和保护之所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二)农业基本特征。农业生产是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以动植物作为自己的产出,农业生产队自然环境存在明显的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这些特点使得农业成为一个弱势产业,也制约了农民收入和提高,因此,政府对农业就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三)农业支持保护。农业支持和保护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其核心是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基于农业产业的弱质型使得政府有必要为农业提供支持和保护。

二、他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农业保护是一种国际现象,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它或多或少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国家。

(一)美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整体上看,美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保护农业资源和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另一类是直接保护盒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护农业资源是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措施制止对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保护生存环境;促进科技发展是通过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及三者结合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农业劳动者,用先进的科技武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类政策是美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农业价格和收入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国内食物援助政策。

(二)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欧盟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就是“共同农业政策”,主要是通过操纵价格来实施。在欧盟内部市场,确定农业生产者可望得到的最高价格,即目标价格;当供过于求是,如果低于目标价格后继续下跌,到某一临界点的价格就是干预价格;对欧盟以外的农产品市场,则限定门槛价格和进出口补贴。门槛价格相当于国外农产品能够进入欧盟的最低价格。当世界市场价格低于门槛价格时,要征收不同的“差价税”。

(三)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日本政府保护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主要由价格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等组成。

首先,价格保护政策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管理价格。这项政策市针对稻米和烟草实行的。收购销售基本都由国家控制,价格由政府决定和管理。二是间接支持价格,即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价格进行支持保护。主要做法:对生丝、煮牛肉等采取限定上下限价格,超过或低于上下限价格时,将售出存货或购进市场超过需求的产品;对大豆油菜籽油、乳制品等规定基准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农民获得差价补贴;对甜菜麦类土豆、薯类、甘蔗等,只规定下限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时,政府全部买入;对蔬菜、仔猪、蛋类、水果等建立稳定的基金制度,低于一定水平的价格时,基金协会提供补助;对发展畜牧业的饲料,采取了抑制价格的做法,只规定上限,当超过上限时,政府扩大进口抑制饲料价格上涨。

其次,财政补贴政策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补贴;农业现代化设备补助;农业贷款利息补贴。

最后,金融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的“制度金融机构”和民间性的“组合系统金融机构”两种金融机构对农业发放扶持性贷款,达到对小农经济体制的保护和利用。

(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几乎都经历了一个由剥削农业到扶持农业的转变过程,即由负保护到正保护过度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国家通过财政、信贷等部门把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转而向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同时稳定粮食零售价格,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亚非拉第三世界多数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施扶持农业发展政策,普遍做法: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垦殖计划,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低息贷款,工具优惠;教育科研培训增多,提升技术含量;最后是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对农业实施一定保护。

(五)总结。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其支持保护体系逐渐完备并多元化;随着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收到内外双重因素制约;随着工业化得推进,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大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三、我国现行农业保护支持体系分析

1、十五到十一五期间的农民收入

从2001年到2010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十五”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2003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2009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到5.308亿吨。在2010年“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规划原定粮食总产量5亿吨指标已提前实现。“十一五”期间,调动了地方财政和广大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中央补贴政策带动和引导下,农民、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缓解了国外产品低价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了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此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2366.4元增加到2008年4760.62元;其中农业收入从2001年的833.93元增加到2008年的1426.96元,农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的36%下降到2008年的30%。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提高的角度来看,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仍然有必要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