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说课张祎娴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实验目的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验证、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并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实验要求
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运动特性,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机械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
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机构搭接
机构方案优化设计
03140502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2
验证性

了解渐开线齿廓范成原理
范成仪
03140503
齿轮参数测定
2
验证性

了解齿轮参数测定方法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箱
03140501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2
综合性

掌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仪
03140101
机械动平衡
2
综合性

加强理解动平衡原理在动平衡机上的应用
DPH-I型智能动平衡机
03140801
机电产品模型设计及控制
2
综合性、设计性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形式和使用条件,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运动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优化设计机械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编程能力。

适用专业: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
开课单位:机械基础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廖先菊
开课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应修实验学时
16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原理说课张祎娴

机械原理说课张祎娴

机械系统 动力学
机械系统设计
机构的组成要 素
平面机构运动 简图绘制
自由度计算和 结构分析
Ⅱ级机构运动分 析和力分析
机械中的摩擦、 自锁和效率
平面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齿轮机构 轮系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
单自由度机械 系统等效动力 学模型
机械系统运动 方程式
机械速度波动
飞轮转动惯量
刚性转子静平 衡、动平衡
平面机构平衡
教学思路:
紧扣“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的教 学理念,在以教师为主体讲透连杆机构的基本 理论之后,提出该环节的设计案例,此时转为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常规 的四杆机构设计。最后以机械设计大赛的案例 做为能力提升内容。
教学组织与进度:
1.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1学时)
2.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3学时)
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培养其良好 的思维习惯和创 新能力。
说课的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编排 重难点
课程资源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四4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二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择
以“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构建本课程 教学新体系,加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锻炼,积极培养应用 型本科人才。
二 课程内容
(四)课程资源
3、实训条件:机械原理实验室
4、拟定师资:
张祎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数控铣床技师,原模具教研
室主任,多年担任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精通计算机辅 助机械设计与制造,出版教材《UG CAD/CAM项目教程》。曾参与《机械设 计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指导的机械设计类毕 业设计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后续将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跟听课进修。)

1机械原理绪论

1机械原理绪论
两者之间有联系,机器是由几个机构组成的系统,最简单的 机器只有一个机构。
机器和机构最明显的区别是: 机器能作有用功,而机构不能,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二、研究内容
1、机构的分析 (1)机构的结构分析 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即机构组成的一般规律。 研究机构运动的可能性与确定性的条件。 (2)机构的运动分析 研究在给定原动件运动的条件下,机构各点的轨迹、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性。
这是最常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
这是步进电机,它可以按输入的电脉 冲数回转相应的角度。
这是伺服电动机,它可以精确的控制电动机的输出位移和转速。
液压原动机的形式是: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
液压马达输出回转运动,液压油缸输出往复直线运动。
液压马达
液压油缸
气动原动机的形式是:气动马达和气缸。
气动马达输出回转运动,气缸输出往复直线运动。
机器3:洗衣机——皮带传动、滚筒 机器4:自行车——链传动、棘轮机构、手闸机构
2、机构 (Mechanisms)
机构是机器中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械装置。 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即
1)它们是人为的实体的组合; 2)各个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常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需求 分析
确定 工艺方案
确定 工艺参数
机械方案 设计
机械方案 运动分析
机械 造型设计
机械结构 设计
机械工作 能力设计
机械方案 动力分析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
1.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 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2. 与一般的基础课比更接近 工程实际。 3. 与专业课比具有更宽的研 究面和更广的适应性。

机械原理课件54347

机械原理课件54347
F=3×3-(2×3+1)-1=1
凸轮机构三维实体图
图2-12
3. 虚约束 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带入的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上不起约束作 用,我们把这类约束称为虚约束。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将这类虚约束 除去。 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下列情况: 1) 在机构中如果两构件用转动副联接其联接点的运动轨迹重合,则该 联接将带入1个虚约束。如图2—14所示的机构简图。
图3-1
二、 机构中瞬心的数目 因为每两个构件就有一个瞬心,所以由N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 ,其总的瞬心数K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得:
三、机构中瞬心位置的确定 如上所述,机构中每两个构件之间就有一个瞬心,如果两个构件是通 过运动副直接联接在一起的,那末其瞬心的位置,根据瞬心的定义可以很 容易地加以确定。而一般情况下,两构件的瞬心则需藉助于所谓“三心定 理”来确定。现分别介绍如下。 1. 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 1) 以转动副相联接的两构件,如图3-2,a所示,转动副的中心即为其瞬 心P12。 2) 以移动副相联接的两构件,如图3-2,b所示,因两构件间任一重合 点的相对运动速度方向均平行于导路,故其瞬心P12必位于移动副导路的 垂直方向上的无穷远处。
• 第八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8-1 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8-2 齿轮的齿廓曲线 §8-3 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 §8-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8-5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 §8-6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8-7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 §8-8 变位齿轮概述 §8-9 变位齿轮传动
§2-2 机构的组成
1. 构件 构件(link)—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 2. 运动副 由两个构件组成的可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kinematics pair)。而把两构件 上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称为运动副元素。例如轴与轴衬的配合 (图2-1),滑块与导轨的接触(图2-2)。

《机械原理》绪论及第一章讲稿

《机械原理》绪论及第一章讲稿

机械原理讲 稿宋立权绪 论§0-1 机器的功能结构及机构一、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机器与机构实例: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动画二、基本概念(有关名词)1、机器特征: a)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 b)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能为人类作功或转换机械能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电能机器定义:特征a)+b)+c) 能进行能量转换、各部分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人为实物组合。

2.机构 定义:各部分(构件)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人为实物组合 机构:平面机构、空间机构3.机械 机构器与机构的总称4.构件与零件 构件-运动的单元1. 机架2.滑块3.进气阀4.排气阀5.连杆6.曲柄7.凸轮 8.从动杆9、10.齿轮一个工作循环内(四个阶段) 1.进汽, 2.压缩, 3.膨胀, 4.排汽2、5、6、1--曲柄滑块机构 9、10、1--齿轮机构,7、8、1--凸轮机构零件-加工制造的单元5.其他原动件(主动件)、从动件、原动机、工作机、机组§0-2机械总体方案设计的内容及机械原理课程的定位与任务一、机械总体方案设计1.功能原理设计牛头刨床:平面切削(不同的机构结构形式)方案1 方案2 方案3方案4 方案5 方案6 压缩机:介质压缩(往复式、旋叶式、涡旋式等)2.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根据机器的功能要求,确定机构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最终完成机构运动简图。

3.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1)型综合机构选型2)数综合定尺寸3)运动学动力学综合分析,与2)交替进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凸轮机构设计二、机械原理课程的定位与任务机构形式种类繁多,结构各不相同在对机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各类机构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并由此建立起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

以高等数学、物理、制图、理力为基础的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有紧密联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对于基础课,更接近于工程实际;相对于专业课,研究的是机械所具有的共性问题。

担负着培养机械工程师的重要任务§0-3 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一、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1.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学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可能性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

最新机械原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黄茂林 主编 秦伟副 主编 第四章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机械原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黄茂林 主编 秦伟副 主编 第四章教学讲义PPT课件

ha
齿厚——sk 齿槽宽—— ek
h hf
齿距 (周节)—— pk= sk +ek
法向齿距 (周节)—— pn = pb
分度圆——人为规定的计算基准圆
表示符号: d、r、s、e,p= s+e
p
s
e
齿顶高ha 齿根高 hf 齿全高 h= ha+hf 齿宽—— B
B pk
sk
ek pn
pb
rb
rf r ra
为了便于制造、检验和互换使用,国标GB1357-87规定了标准模数系 列。
标准模数系列表(GB1357-87)
0.1 0.12 0.15 0.2 0.25 0.5 0.4 0.5 0.6 0.8 第一系列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2
两轮中心连线也为定直线,故交 点P必为定点。
i12=ω1/ω2=O2P/ O1P=常数
工程意义:i12为常数可减少因速度变化所 产生的附加动载荷、振动和噪音,延长齿 轮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的工作精度。
O1
ω
1
rb
1N
1
K
K’
P C2 C1
rb
2
ω
2
O
2
2)、运动可分性 故传△ 动O1N比1P又≌可△写O2N成2P:
第四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齿廓曲线第三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设计计算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尺寸参数设计第五节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与变位原理第六节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第七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及几何设计第八节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第九节直齿锥齿轮机构第十节蜗杆蜗轮机构第一节概述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可以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机械原理(朱理主编)教案

机械原理(朱理主编)教案
副 的定义。
机构运动 简图的绘 制。 (1 学时)
通过分析机 器实例,引 出机构运动 简图的绘制 目的。
1.3
掌握机构 运动简图 的绘制方 法。
举例 分析
讲述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 3
一、授课章节 第 1 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5 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 1.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板书。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 设计思想 教学 模式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机构自由度 机构自由度: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数 目。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 作业及 小结
构件、运动 副的定义、 分类;运动 链的概念; 机构的组 成。 (1 学时)
结合动画实 例分析典型 机构,进而 引出本节各 个概念。
举例 分析
一、构件与零件 二、运动副及其分类(表2-1) 运动副:两构件通过直接接触组 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参与接触而 构成运动副的部分称为运动副元 素。 讲述、 1.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 学生 5 的运动副(回转副,移动副) 。 分钟 2.高副: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 练习 形成的运动副(齿轮副,凸轮副) 。 三、运动链与机构 1.运动链:由若干构件通过运动副 联接组成构件系统,称为运动链。 2.机构: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 作为机架,它的一个或几个构件作 给定的独立运动,则这种运动链称 为机构。 一、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定义:用简单的线 条和规定的运动副符号,按照一定 的比例尺所绘制的图形。 二、运动副与构件的常用表示方法 (表1.1) 三、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方法和步骤

机械原理课件

机械原理课件
1)研究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其组成对运动的影响, 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 机构的结构分类。 2)机构自由度计算、平面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的运 动分析 3)如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问题。机构中的摩擦效 率和自锁。 (2)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研究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 等)的类型、工作原理及运动特性分析和机构设计的基 本原理及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心
开放课程学习室和网络教学环境
机械原理
魏艳春
A3S---207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理论教学:3学分,其中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 实践教学:1.5学分——一周课程设计,理论课时 完成后,集中时间完成。 二、作业 每人准备2个作业本,每周交一次作业。(作业 本要保留好,备查) 三、考试 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70%,平时占 30%计入总成绩。 平时成绩由作业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机构分析 与设计将更为完善。 2.对机构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有新的进展和突 破。 3.机构学研究已渗透到生物学研究领域,仿生 机构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机械原理研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将对机械工程 领域的高新技术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机械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
初步建立工程观点
本课程要用到很多与工程有关的名词、符合、公式、标准及 参数和一些简化方法,如倒置、反转、转化、当量、等效、代换 等等。在机构分析与综合中,除解析法外还介绍图解法、实验法 以及试凑法等一些工程中实用的方法。 在学习时应注意: 对名词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对公式应着重于应用,而对方 法则着重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作法。 实际工程问题都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的问题,其求解可采用 多种方法,其解一般也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分析、 判断、决策的能力,要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和科 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MECHANISMS)二、课程负责人:胡昌军三、学时与学分:50学时 2.5学分四、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五、课程教材:邹慧君张春林李杞仪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六、参考教材:1. 黄锡铠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孙桓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七、开课单位:池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八、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是通过面向21世纪、及21世纪初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21世纪机械制图及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及《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构建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设计基础系列课程之一。

定位于机构及机械系统的运动学结构和尺寸设计,及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与运动方案设计。

是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创新奠定重要的基础。

掌握机构及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对基本常用机构的分析设计能力,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能力和对机械产品进行功能原理与结构方案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1.绪论。

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与要求;进一步认识机器的功能组成及从机械系统的全局认识、了解机构的功能、结构及常用典型机构。

2.机械的结构设计。

包括:运动链和机构的基本结构理论;构件、运动副与自由度和约束;运动链及机构的结构设计,结构组成与分类。

3.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了解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理解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本章重点: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物理概念。

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难点: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法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讲授)本章重点:三心定理及应用本章难点: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的条件、压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机构的死点等主要特性。

掌握用图解法对刚体导引机构、函数机构(包括按急回特性)的设计方法,了解函数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和用连杆图谱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本章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本章难点:按巳知运动规律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应用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了解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重点: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本章难点:求作凸轮压力角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掌握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无侧隙啮合条件和齿廓工作段。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根切现象、无根切现象的最少齿数。

掌握齿轮变位的原理、最小变位系数、无侧隙啮合方程和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华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华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华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华电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力学基础、简单机械、齿轮传动等;2. 学会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计算力的合成、分析机械效率等;3. 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2.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机械设备;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并遵循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础:包括力的合成、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的计算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力学基础2. 简单机械:涵盖杠杆、滑轮、螺旋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 简单机械3.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的分类、原理、计算和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齿轮传动4. 带传动与链传动:介绍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5. 轴承与联轴器:讲解轴承的类型、选择及应用,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轴承与联轴器6. 机械效率:分析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探讨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教材章节:第六章 机械效率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华电机械原理的核心知识点,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华电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系统地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西北工大版机械原理课件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西北工大版机械原理课件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B A
D
C
D
C
D= A + B + C 大小:√ √ √ √ 方向:√ √ ? ?
B
D= A + B + C 大小:√ ? √ √ 方向:√ √ ? √
B
A
D
C
A
D
C
2 理论力学运动合成原理
点的绝对运动是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
va ve vr
平面图形上任意点的速度,等于基点的速度与该 点相对于基点(平移系)的相对速度的矢量和。
v E v B v EB vC v E C
√ ? √ ?
⊥AB ⊥EB ∥xx ⊥EC
大小: ? 方向: ?
△bce 相似于△BCE , 叫做△BCE 的速度 影像,字母的顺序方向一致。
速度影像原理: 同一构件上若干点形成的几何 图形与其速度矢量多边形中对 p 极点 应点构成的多边形相似,其位 置为构件上的几何图形沿该构 件的方向转过90º 。
P13 1 ∞
4
3
2
P24 P23 P12 1
3 P34
P14
作者:潘存云教授
2
4
题1-14求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 P12 2 P24 1 3 P13 P14 4 1 2 ∞P34 P23
绝对瞬心:P14、 P24、 P34
4
3
相对瞬心:P13、 P23、 P12
举例:求图示六杆机构的速度瞬心。 解:瞬心数为:N=n(n-1)/2=15 n=6 1.作瞬心多边形圆
方法:
图解法-简单、直观、精度低、求系列位置时繁琐。 解析法-正好与以上相反。 实验法-试凑法,配合连杆曲线图册,用于解决 实现预定轨迹问题。

机械原理使用说明

机械原理使用说明

通讯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424信箱 邮编:150001 联系人:于红英 Email:mcadyhy@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使用说明一、 课件的组成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王知行、于红英研制的软件教材。

该软件教材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知行及邓宗全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二版)相配套。

软件教材除保留了文字教材中必要的文字、公式和图表外,将多种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把各种机构逼真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各种机构的感性认识,并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教师讲清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课件的运行环境1.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2000/ XP● 操作平台:IE5.0/6.02.硬件环境● 主机:PC-586以上● 内存:256M 以上● 硬盘:4G 以上的硬盘空间● 显卡:32M 以上显示内存,最佳分辨率1024×768,显示属性中设定为正常字体三、课件的安装为保证课件的正常运行,本课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Java 虚拟机的安装和课件安装程序的安装。

通讯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424信箱 邮编:150001 联系人:于红英 Email:mcadyhy@Java 虚拟机为IE 提供Java 支持,请用户自己下载Micorsoft VM 5.0以上版本msjavx86.exe (在IE 中键入“Microsoft java virual machine ”搜索,找到合适的版本即可)。

本课件中有大量的用VJ++制作的二维动画,因此必须安装Java 虚拟机以保证该类动画的运行。

安装过程如下:运行下载的“msjavx86.exe ”文件,出现如下对话框:点按钮后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按钮后开始进行Java 虚拟机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出现如下提示对话框: 点按钮完成Java 虚拟机的安装。

2.课件安装程序的安装本课件即可在光盘上运行,也可在硬盘上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 高专
学术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
不是“学问家”,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 当今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是时代转型和发展中各行业 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
一 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目标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 创新品质和发展能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 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 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原理 课程教学
基本教学: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机构分

析与设计的内容,以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本课程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提高教学: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内容,并

结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环节进行教学,以提高学 生机构综合应用的能力

创新教学:以机械创新设计为内容,结合机械创 新设计竞赛活动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Thank You!
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 终生受用无穷!
机构的选型、组 合方式、运动循 环图
机械系统运动方 案设计的基本过 程
机械系统运动方 案的评价准则
4课时
8课时
28课时
8课时
课设
二 课程内容
(三)重难点
确定依据:“必须”、“够用”的原则

重点1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重点2 典型机构的各种结构、运动形式和设计方法
重点3 重点4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一 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目标
机械原理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掌握关于机 构的结构、运动学 和机器动力学的某 些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并具有进行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设计的初步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认 识到设计机械系统 的过程.让学生初步 学会将所学知识用 于实际并且举一反 三的方法,从而学 会探究解决问题。
三 教学过程设计
常用机构 及其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8学时) 凸轮机构(6学时) 齿轮机构(8学时) 轮系机构(4学时)
间歇运动机构(2学时)
28学时
创新应用大作业: 玻璃窗启闭机构 创新设计
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以百分制记入。总评成 绩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作业成绩占15%; 2.对创新应用大作业进行课程答辩并由此给
教学思路:
紧扣“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的教 学理念,在以教师为主体讲透连杆机构的基本 理论之后,提出该环节的设计案例,此时转为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常规 的四杆机构设计。最后以机械设计大赛的案例 做为能力提升内容。
教学组织与进度:
1.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1学时)
2.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3学时)
多媒体演示 模型演示 小组讨论 机构测绘 自编教材
能力特点:
具有了一定的计 算机操作及网络 应用能力、且活 泼好动精力充沛、 富有一定的创新 精神,但理论学 习兴趣不高、学 习比较被动,且
缺乏自信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行业的基本技术,因此 教学要求有二:一是教学的创新设计要求;二是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等)的培养。
说课的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
教学思路
教学组织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进度 解决重点难点
课程考核
四4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课及程特手色段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三 教学过程设计
常用机构 及其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8学时) 凸轮机构(6学时) 齿轮机构(8学时) 轮系机构(4学时)
间歇运动机构(2学时)
28学时
二 课程内容
(四)课程资源
3、实训条件:机械原理实验室
4、拟定师资:
张祎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数控铣床技师,原模具教研
室主任,多年担任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精通计算机辅 助机械设计与制造,出版教材《UG CAD/CAM项目教程》。曾参与《机械设 计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指导的机械设计类毕 业设计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后续将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跟听课进修。)
说课的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四4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手段 学情
学法指导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学情分析
基于高职课程《机械设计应用基础》
学情 分析
知识储备:
已学过基础专 业课程,具备 了一定的机械 零件识图和绘 图能力,对机 械产品有一定 了解。
教 学 对 策
二 课程内容
(三)重难点
确定依据:“必须”、“够用”的原则
难点突破:可配合实践教学环节,

难点1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参观实验室等办法解决

难点突破:可通过多媒体
手段,同时选择一些例题
难点2 连杆机构设计中反转法的应用 进行讲解,加深理解和记忆。
难点3 齿轮啮合原理
难点突破:可通过实验课与多媒 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对范成加 工原理有较直观的认识。
专业基础课较之公共基础课更加接近工程实际,要理解和掌握本课程 的一些内容,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要进行创造性设计,单靠逻辑思维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注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做到举一反三
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大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将很 好地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机会。
机械原理:研究各种机械所具有的共性问题 各专业课:研究某一类机械所具有的特殊问题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机械制图》
先修课程
机械 原理
《机械设计》 后续课程 《数控维修与检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 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目标
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型 本科
应用型 本科
难点4
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难点突破:可通过多媒体 动画演示,使学生建立起转 换机构的概念,再配以相应 的例题讲解,加深理解。
二 课程内容
(四)课程资源
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 本书思路严谨,题目新颖,最新版本又增加了新 技术的内容,很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
2、教学课件:课件采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 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说课的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四4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五 课程建设展望
《机械原理》课程为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本课程在经过往后几年 的改革与建设之后,将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课 程综合设计三大模块,互为依托、独立设课、综合协 调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与系统、先进、精炼的教学内容 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三 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齿轮机构
轮系 机械速度波动调节 机械平衡 机械效率 机械方案设计(总体方案)
机械原理实验(应用型本科教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二、机构运动参数测定 实验三、机构动力参数测定
机械方案设计(执行方案)
二 课程内容
(二)课程内容编排
平面机构的 平面机构的 结构分析 运动分析
常用机构 及其设计
授课教师:张祎娴 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位、作用 课程分工
课程目标
二 课程内容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四4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一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明确指出:
三 教学过程设计
常用机构 及其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8学时) 凸轮机构(6学时) 齿轮机构(8学时) 轮系机构(4学时)
间歇运动机构(2学时)
28学时
教学重难点:
难点及突破: 1.四杆机构的演化 突破:转动副扩大,通过动画变化过程让学生 理解偏心圆盘和曲柄在运动学上的等价关系。 2.组合机构的急回特性 突破:加大课外练习力度,结合生活中实际应 用 3.四杆机构的设计 突破:图解法在介绍其基本原理后,应适当举 例;在介绍解析法时,应着重讲清思路,切忌 将数学方程作过细的推导。
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培养其良好 的思维习惯和创 新能力。
说课的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编排 重难点
课程资源
三3
教学过程设计
四4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4 课程建设展望
二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择
以“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构建本课程 教学新体系,加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锻炼,积极培养应用 型本科人才。
讲练 结合
现场 教学
启发式 教师主导 教学法 学生主体
教学 方法
计算机 辅助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手段
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行业的基本技术,因此 教学要求有二:一是教学的创新设计要求;二是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等)的培养。
教学 手段
局部多媒体辅 助教学
教具实物和现 场课多种手段 相结合
3.平面四杆机设计(3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