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_以长春市为例.

合集下载

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初探_以长春市为例

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初探_以长春市为例

收稿日期:2010-02-23;修订日期:2010-06-13基金项目:中欧城市与区域合作研究计划项目(FP7-230824ECURBS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506)和南京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陈曦(1987-),女,吉林省长春人,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E-mail :chenxi870613@163.com 通讯作者:翟国方,教授。

E-mail :guofang.zhai@gmail.com 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初探———以长春市为例陈曦,翟国方(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物联网”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基于对“物联网”概念、特点及应用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物联网”的发展将会对城市空间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在城市内部,“物联网”的发展会进一步强化集聚趋势和扩散趋势,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集聚趋势与扩散趋势并存的空间发展非均衡态势,并弱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强城市内部各区域的相互融合;在区域层面上,“物联网”的发展会使城镇体系格局由原有的等级结构逐步向平面化的网络体系结构迈进,并形成新的极化和“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长春市为例,将“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具体化,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外部空间结构重塑和城市发展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及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城市空间结构;长春市中图分类号:F49;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90(2010)04-0529-0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兴起,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就像上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重大变革一样,信息革命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1]。

物联网及传感器等具有突破意义的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摘要: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和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现状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以期为长春市及其他类似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调控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城市化进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对于各个地方领导和规划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对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调控进行研究,对于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

具体内容包括: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应调控对策。

第二章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2.1 历史演变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其区域空间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

早期,由于交通不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长春城内外发展不平衡。

随着交通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长春城外开始出现新兴工业园区和住宅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2.2 现状分析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区扩张、园区发展、交通网络建设等方面。

城区扩张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人口的集中。

园区发展方面,长春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代表的园区不断壮大,成为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的重要载体。

交通网络建设方面,长春市通过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

“十二五”期间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研究

“十二五”期间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研究
农村经济 发展 的总体水平 、 农村居 民的人均 纯 收入 在
投 资是 实现 产业结 构优化升 级 的重 要动力 之一 。 副省 级城市 中居 于靠后 的位置 , 农业 比较 劳动生产 率 由于 资金 投向的不同和数量的增减会对产业结构体 系 远低于工业 比较劳动 生产 率。这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
长春市委党校
J RN L O HEP T S t OL OU A FT AR Y ct O OFC CCH GC N MU 1 lALC MM r E P AN HU N CP O n'E
“ 二 期 间 十 五"
长春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 究 研
东北师范大学课题组
[ 摘 要]十一五” ‘ ‘ 时期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情况良好 , 也存在一些问题 。十二五” 间, 但 “ 期 预计长春市第一产业比 重将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 。要抓好着力点, 利用好友展环境 , 克服制
辆、 千万吨 玉米生化 等体 现长 春市支柱和 优势产 业 的 基地 建设 的带动 , 长春市 的产 业优势 与规模效 益结 使
其他行业 的发展。 5 资拉动的效应增强 . 投
3城 乡二元结构制约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
长春市城 乡二 元发展结 构仍然 存在 , 且在一 定 并
合 起来 , 力地带动 了围绕着 这些支柱 和优势 产业 的 有 程度 上 出现 了不断强化 的趋势 , 乡二元结构 的存在 城 严重制约着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的步伐 。长春市
长春市 规模 以上工业企 业不 断增加 , 在企业规 模 师人数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 ; 另一 方面 , 虽然长春市科研
不断扩大 的同时 , 产业规模也在逐渐放 大 , 规模 效益 凸 人 员的总量较多 , 但是理 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 , 与企业 现。通过汽车产业 园区、 畜产 品深加工、 百亿元轨道车 基础创新联 系并的转换 效率等 方面 。产业结 升 , 对 但第二产业 比重一直在国 民经济发展 中居于首位 , 构高度化与合理化 是相辅相成 的两个方面。

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

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

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作者:马瑞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8期马瑞【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长春市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东北地区一、相关研究回顾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各种产业之间的比例,这种比例也代表了各个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组成了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

在产业结构中主要包括三种主要产业,分别是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及除这两个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经济体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的变化亦可称为产业结构变动或变迁。

解海等(2017)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特征,也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方面。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试图去揭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分歧。

(一)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

郭金龙和张许颖(1998)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平衡供求总量关系,抑制经济波动,有效地避免因经济波动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生产结构主要指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范金等(2004)认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4个,即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生产结构。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2011)认为: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实现质量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作用尤其重要。

(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会由于产业结构演变而产生一些问题,例如经济波动等现象。

近代长春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近代长春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关 空 间要 素 之 间 的 关 系 。 关 键 词 : 市 ; 间 结 构 ; 会 变 迁 ; 春 ; 代 城 空 社 长 近 中 图 分 类 号 : 0 (3 ) K9 9 2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7 6 2 ( 0 O O 一 O 6 一 O 1O— 91 21) 1 O8 2
近代长 春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 构演变的 研究 影响
艾 凤 巍
( 伦 贝尔 学 院 , 呼 内蒙 古 海 拉 尔 0 10 ) 2 0 8 摘 要 : 章 运 用 历 史 学 、 会 学 、 理 学 等 多 学科 理 论 与 方 法 , 长 春 的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 程 等 进 文 社 地 对 过 行 了 考 察 与 分 析 , 在 此 基 础 上 探 讨 了 社 会 变 迁 与 长 春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消 长 、 间 形 态 、 能 布 局 和 相 并 空 功
中 东 铁 路 和 满 铁 的 修 建 , 方 文 化 和 思 潮 涌 入 西 长 春 , 本 土 文 化 造 成 巨大 冲击 , 于 日本 在 帝 国 主 对 由 义 争 夺 中 处 于 上 风 , 此 长 春 受 日本 文 化 的 影 响 更 因
大 。通 过 创 办 报业 、 化 研 究 机 构 , 进 了 信 息 流 动 文 促 和 科 学 研 究 的发 展 。 实 质 空 间形 态 上 , 在 日本 修 建 的 学 校 、 堂 、 版 机 构 以及 商 业 活 动 中心 成 为 近 代 城 教 出
济 中 心 , 面 是 传 统 封 建 经 济 中心 , 必 然 的 经 济 空 南 无
图 1 古 代 城 市 形 态 图 2 帝 俄 时 期 城 市 形态 流 民的涌人 对长 春 “ 闭 空 间” 成 了 冲击 , 封 造 使 长 春 人 口迅 速 增 加 , 片 土 地 得 到 开 垦 , 长 春 城 市 大 为 的 发 展 提 供 了条 件 。 1 2 “ 禁 ” 策 与 城 市 二 元 结 构 的 形 成 . 开 政 1 6 年 , 朝 统 治 者 认 识 到 移 民 实 边 的 重 要 80 清 性 , 布 废 除 禁 令 。 东 北 实 行 近 2 0年 的 封 禁 一 朝 宣 对 0 解 除 ,关 内 大 批 农 民 持 续 不 断 的 迁 入 长 春 各 沿 河 流 域 , 垦 耕 地 由过 去 的零 散 分 布 向 集 中 连 片 过 渡 。 9 农 1 世纪 6 O年 代 末 , 随 着 东 北 南 部 的 辽 河 航 运 和 北 部 伴 的 松 花 江 航 运 以 及 沟 通 两 大 水 系 、 经 长 春 市 区 的 流 伊 通 河 的 相 继 开 发 , 春 成 为 东 北 重 要 的 粮 食 集 散 长 地 。商 业 经 济 的初 步 繁 荣 给 长 春 城 市 的 外 部 空 间 结 构 带 来 新 变 化 , 以 伊 通 河 码 头 为 端 点 构 建 出 一 个 即 迥然 不 同于传 统农 业 文 明的扇 面形 商 业新 城 区 , 它 与 以 往 的农 业 居 民 聚 居 区相 衔 接 , 城 市 开 始 呈 现 使 出商业 、 业格局 并存 的复合式 二元结 构景观 。 农 2 帝 国 主 义 争 夺 时 期 社 会 变 迁 与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演

长春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实证研究

长春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实证研究

长春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实证研究车松虎;邵昱晔【摘要】Planning for Tumen Rive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aking Changchun-Jilin-Tumen as the Pilot Zone has integrated the overall planning with the opening up in borderareas,combined the cultivation of growth pole with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linked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with the changing of growth mode,and planned a new route fo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pilot zone as well.Changchun,a city ranked first for its total economic output in Jilin Province,should play the role of leading the who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zon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ngchu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ayou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a full play of the advantages of cluster economy in urban areas by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内外统筹与沿边开放创新战略、增长极培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产业优化与增长方式转换战略融为一体,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

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

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

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调研报告探索伪满时期到现在居住区空间结构摘要: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从伪满时期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变化才能让居住区更好的为长春市服务。

关键词居住区空间结构根本性伪满时期:初级建设时期伪国都的居住区建设在当时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

居住区拥有上水、下水、电气、煤气和采暖等现代化设施。

并在亚洲首先普及了抽水马桶,实现了煤气入户。

居住区按人口密度规划为四级。

其中一级区在今东西朝阳路、东西中华路及柳条路一带,是日伪高级官吏的居住区,人口密度规划为2000人每平方公里。

二级区基本分布在新区(今朝阳区)内,为日伪一般官吏、伪职员和普通日本人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借鉴了美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居住区规划模式。

以集团居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

各集团居住区都靠近环城地铁(未及修建)。

按冬季步行时间,距地铁最远处也仅为15至20分钟。

今天,在建设街一带仍可见到当年普通日本人居住的花园式洋房。

一栋小楼只住一两家,前后都有一片绿地,室内外宽敞舒适。

由此可见,规划者在居住区规划上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力求做到环境优美、出行便利。

但是,这种规划方式也为今日长春城市建设留下了一些问题。

例如,怎样改造遗留至今的密集的棋盘式道路网与行列式住宅,一直困扰着现代春城的规划者们。

1949年-1957年:稳步改造时期解放前长春市居民的居住水平较低。

1949年全市居民33.5万人,住房建筑面积367.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67平方米。

1949年-1952年,由于破旧房屋比例较大,占3时住宅面积的34.8%、长春市的主要工作是修复旧房。

1953年,全国幵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城市建设的方针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

1950年-1957年,这一阶段比较正确地处理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在大量投资建设工业的同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住宅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的比重平均每年达9.83%。

《2024年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范文

《2024年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范文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多个城市频发雾霾天气。

长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交通城市,其雾霾天气也愈发频繁且严重,严重威胁到居民的健康和城市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长春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易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地形地貌:长春市地处平原地区,周边缺乏高山阻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长春市工业发达,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

(2)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3)生活污染:燃煤、油烟等生活污染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

三、解决对策针对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 政策层面(1)加强法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减少高污染行业的比重。

(3)鼓励绿色出行:实施限行、限购等政策,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2. 技术层面(1)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和家庭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燃煤、燃油等污染物的排放。

(2)改进燃烧技术:对工业燃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

3. 社会层面(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2)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雾霾天气,实现区域协同治理。

四、结论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要有效解决雾霾天气问题,需要从政策、技术和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综合措施。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研究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研究

长 春 市城 市 空 间结构 的历史 演变 研 究
吕云 峰
( 长春 师范学 院 ,吉林 长春
[ 摘
10 3 ) 30 2
要]研究城市的演化及发展历程 ,可以了解城市发展 的背景 ,掌握 当前城 市发展 的相关 问题。本
文从时 间角度研究 长春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以期为其他典 Leabharlann 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12 自然环境 .. 图 1 长春市的地理位置
长春位 于东部低 山丘陵 向西 部 台地平 原的过 渡地带 。平原 面 积最 大 ,台地 略有起 伏 ,地 势平坦 ,便利 交通 。长 春地 区除东 部有小 面 积 的低 山丘 陵外 ,绝 大 部分 为 台地 , 第二松 花江 、饮马河 、伊通 河纵贯其 间 ,沿 河两岸则 为平坦 的 冲积平 原 。地 势平坦 ,方便 交通 。 四通八 达 的
春的行政 机构 也随之 上升 ,于 光绪 十 五年 (8 9 )改为 长 春府 。本 文 研究 的 时 间范 围 自 10 至 现 在 , 18 年 80年
跨 度 20多年 ,长春从 一个小 小 的厅 由于政 治 、经 济 、文化 、 自然 等 因素 的影 响变成 了现在一 个 偌大 的现 代 0
第2 9卷第 6期
VD . 9 No. 12 6
长 春师范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hncu o m n e i ( a l c ne orao aghnN m l i mt Nt i c } C U v y ma S e
21 00年 l 月 2
De 2 O c. O1
化 城市 。
122 空 问范 围 ..
区域 历史 的特征决 定 了城 市发展 的特殊 性 。城市 的每个 发展过程 都有 自己 的发 展形 态 ,也 就是它 的每个

长春城市变迁的调查报告(1)

长春城市变迁的调查报告(1)

长春资源利用率变化的调查报告导语社会在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不同的行业的兴衰交替,对目标市场了解、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而我们建国60余年不同的资源交替利用变化,有的消失有的发展,形成了历史的大潮。

一.以废物回收为例1.什么是废物回收废旧物资是指可以利用的、已被废弃的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重新利用的废旧物资范围越来越广,用途越来越大,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国家于2009年1月1日对废旧物资行业的税收政策再次进行了调整,新政策与原来的税收政策相比变化非常大,而且基本上是没有过渡甚至不相衔接的。

为什么一个行业的税收政策调整频率这么快、变化又是这么大,由于每一次税收政策的改变就是一次经济利益的调整,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利益分配有很大的影响,无疑新的废旧物资行业税收政策出台对税收管理将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考。

本文中,笔者结合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体会,对历年来的废旧物资行业税收政策粗略盘点,并就政策执行中已见或尚未可见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能对该行业税收政策的更趋合理与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2.以前的废物政策与行业特点脱节,没有遵循该行业的经营规律。

购销必须用台帐记清每天发生的每笔业务,要把销售方的地址、电话、身份证留下来以便税务部门核查,购销要通过银行结算等等;基层要进行大宗货物购进随时到现场查验,每月要进行评估和税负分析,出现问题税管员要承担责任等等;我们的措施要求过高甚至超出了常规,企业被逼进了死角无路可走,敢怒不敢言;基层整天神经紧张怕出问题而被拖的精疲力竭,谈“废”色变,没人愿意分管废旧物资企业。

政策没有充分体现出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

以矿粉和废旧物资相比较,二者虽然都是工业原材料,但行业特点是根本不同的。

矿粉属于天然状态的资源,没有经过流通和生产领域,其成本仅仅包括开采费用和资源税,在其第一道开采环节不用支付购买矿粉本身的价款,所以矿粉本身含有增值税很少,这也是矿粉经营者税负特高的主要原因;而废旧物资就不一样,它是整个社会循环中的一个链条,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旧物资都含有增值税,而且是17%的增值税。

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空间的结构和布局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和长白山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发展潜力,但是在产业空间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长春市的产业空间结构,探索优化产业布局的途径,为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析长春市现有的产业空间结构,探讨其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长春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探讨优化产业布局的途径和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1.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现状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长春市的产业数据,结合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分析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现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2.长春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结合长春市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提出长春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

分析长春市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在“新基建”、“新经济”等领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3.优化长春市的产业布局通过对长春市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提出优化长春市产业布局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建议如何引导新的产业聚集和提升支撑能力,推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长春市的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研究长春市的产业空间结构,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的具体途径和策略,有助于长春市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长春都市地域_点轴_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

长春都市地域_点轴_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

长春都市地域“点轴”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曹传新1,2,张 全2,李诚固3(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3.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通过长春市都市地域形成发展的资源支撑系统的分析诊断,系统地论述了长春市都市地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点轴”圈层化空间结构,科学地提出了长春市都市地域“点轴”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的具体策略和方向。

关 键 词:长春;都市地域;点轴;圈层化;整合调控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5)05-0556-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各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都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初期阶段;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整体城市化水平已突破40%,迈入了快速城市化的推进阶段[1]。

所以,各大城市产业的空间聚集形态也相应地从“点”增长极聚集阶段转型到“点-轴”增长极、产业带共同聚集扩散阶段。

当前,在产业空间聚集形态结构上,中国各特大城市、大城市已经出现了“点-轴”产业圈层化的空间结构演化态势[2]。

在城市化过程中,长春也迈进了快速城市化推进阶段,但是,产业聚集空间仍然以“摊大饼”的“点”增长极为主,轴向发展仍然显得较弱。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建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信息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之后的复兴,都使得长春都市地域的产业聚集空间形态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否则,目前“点”状产业聚集空间结构形态很难适应上述形势的发展要求。

因此,在21世纪长春市都市化过程中,应该以什么型式的产业聚集空间结构形态,来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系统的运作,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课题。

本文试从“点轴”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的发展型式,来探讨长春都市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1 长春都市地域形成发展的资源支撑系统1.1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区位资源作为吉林省省会的政治行政区位,作为具有全国意义的以汽车、客车为主导的交通运输产业基地的经济区位[1,2],作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文化教育基地的科教区位,作为以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交通形式组合的具有全国意义的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区位,作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区位,作为具有东北经济区乃至具有东北亚国际意义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区位,这些不同经济内涵的区位条件在长春市地域空间的组合,形成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区位资源,这将是长春都市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多个方面高度相关,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长春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其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基础、领导与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调控策略,包括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制等方面,为长春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长春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调控策略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highly related to urban economy, society,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king Changchu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ts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ncluding historical evolution, economic foundatio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planning. It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ies, including optimizing spatial layout,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 use control.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ngchun Cit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hangchu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control strategy1.引言长春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以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为重点10131711120 李春瑛关键词:长春市,产业空间分布,人口分布●长春市空间结构现状长春市是在规划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南北中心轴线为构图中心,方格网兼放射状的组合格局,结构严谨并富于变化。

目前,长春市的空间形态总体呈紧密团状,同时在近些年经济迅速发展和区域影响不断强化的作用下,城市形态开始呈现沿对外联系通道指状延蔓的趋势。

同时,长春市的单中心结构仍然非常明显,跟其他的大城市不同,长春市的主要城区都在西南地区的六区,长春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不管是交通还是人口迁移,产业上的发展都是西南到东北地区的迁移。

这是总体的大趋势。

这也对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单中心的吸引使城市向心交通特征明显,城市中心地区的道路路网面临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其次,城市中心地区不断涌现的高层建筑逐渐开始破坏了用地的高效利用,还可能会严重浪费土地用地,对特色建筑和历史街道的保护越来越苦难;再者,由于中心区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城市边缘地区公共设施的配建的动力不足,边缘地区土地价值很难提升,因此单中心的趋势不断强化。

长春市主要行政办公,文化和商业设施均分布在人民广场一带,城市中心区就业和居住人口高度密集,目前在中心地段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长春市31%的就业岗位和40%的居住人口。

而且城市中心区仍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

用地功能布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圈层式的特点。

居住生活用地主要布局在建成区中部,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城市外围。

●经济产业发展与分布1.工业产业布局空间特点和演变特征根据长春市中心城区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统计等方法,来研究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

长春市,吉林省省会,著名的汽车城,东北地区重要城市,政府对此的扶持也很多。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发展,长春也不例外,城市建设在生产性建设为主,以工业先导。

我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区域比较研究——以长春和沈阳为例

我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区域比较研究——以长春和沈阳为例
1 0 现 代 商 业 M ODER B 2 N USI S NE S
金需 求等方 面存 在严 重不 足 。地 方 政府 筹集 资金 的体制 不健 全, 中央政 府的扶持资金 又有 限 , 能提供有 效的资金支持 ;另 不 方面 , 阳地 区的高新 技术水平具有一定 的优 势和潜 力 , 沈 但是 应用于指导生 产实践的先进技术成果 却相对 较少 。多数企 业长 期处 于对先进 技术一 无所知 的状 态 , 自身 又缺乏产 业技术 改革 和创新的能力 。 近年来 , 国家和地方 政府对上述 问题进行 了大力 调整 , 市政 府先后与 中科院、清华大学 、浙江 大学等签署 了全 面科技合作 协议 , 利用高校 的先进 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 合 , 力地提升 了企 有 业 的科技创新 水平 。 目前 , 沈阳企业 已先后与 国 内外 数百 家院 所 、高校建立 了科技 合作关 系 , 很多单 位在相 关领域 的生产力 水平代表 了当今国 内乃至世界 的最 高水平 。沈阳市通过产学研 合作 , 在信息 、新材料 、 自动化等高新 技术领域 , 将一大批科技 成果 转化实施 成为实 际生产力 , 如新松 公司与 中科 院沈阳 自动 化所 合作的工业机器人项 目、东软集 团与东 北大学合作 的数字 化 医疗影像设备项 目、新 纪化学公 司与德 国美 因茨研 究所 合作 的微 反应器项 目等等 , 形成 了一大 批高新技术企业 , 这些企 业 已 成 为全市推进高新技术转 化成为实 际生 产力快速发展 的重 要力 量 和高新技术产业 的旗 帜。依靠产学研合 作项 目, 近年来 , 阳 沈 高新 技术 产业连续保持2 %以上 的增长率 。同时 , 0 产学研合作还 紧紧围绕解决装备制 造等传统产业 欠发展的关键 技术 问题。黎 明公司与清华大学 、 中科院热物理所 、上海交通大学 合作的重 型燃气 轮机 , 机床集 团与 中科院 沈阳计算所 、东北 大学合 作的 高精高速 高效和 成套数控 机床 , 沈阳装备 制造业 重新焕 发 了 使 生机 与活力。 3 、提 升第三 产业 的 比重 由于政 府的倾 向, 将过 多 的资源和 资金 投入 到重工业 的 发 展 , 于第 三产业 的发展存 在重大 的阻碍作 用 。在 第三产 业 的 对 发展过程 中, 技术含 量低 的生活性 第三产业 发展迅 速 。而 由于 技术投入 不充分 , 导致效 益 回收快 、技术含 量高 的产业 发展缓 慢 , 三产业 内部结 构的不协调 , 重制约 了第三 产业的整体发 第 严 展速 度 。此外 , 引导 第三 产业 的发展 方 向 , 单纯 依靠 市场 的力 量 , 业结构调整 中的偏差难 以得到保证 。因此 , 产 政府对第三产 业的支持和引导在产业结构调整 中起到重要作用 。 第 三产 业在 世 界经 济 中的 比重证 明了在 经济 发 展 中的地 位, 政府 由此 提 出发展 第三 产业 要重 视 四个层 次 : 第一 是要 优 先发展流通业 。第二要大力发展各 种为生产及生活 的服务 业 。 第 三要 发展 科教 业 。第 四是要按市 场经济的要求 发展 公共服务 业 。第三 产业 的提 高 同时也对 农 业和 工业 起到 更好 的推 动作 用 , :流通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输 出及进 出口量 。 如 4 积 极促 进 文化创 意产 业 文化 创意 产业是 科技产 业化 时代诞 生的 新型 文化产业 , 深 刻 显示 了传统 经济增长方 式 的转 变 , 代表 了社会进 步和未 来经 济 发展 的新动 向。文化 创意产业 作为第 三产业 的新兴 产业 , 具

大城市形态的优化——以长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大城市形态的优化——以长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大城市形态的优化——以长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居住和工作地,对城市形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城市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首都城市,人口、交通、资源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城市形态是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方面,不仅关乎城市的空间结构,也牵涉到区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同时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未来发展。

因此,对大城市形态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春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省会城市,近年来市区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人口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等。

如何对长春市的城市形态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城市形态优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具体的,对长春市的城市形态进行优化和改善,对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 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形态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具有元素特色的城市,增加城市的吸引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 优化交通体系:长春市的交通系统发展已经处于瓶颈期,优化城市形态有助于拓宽城市交通路网,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3. 保护环境资源:优化城市形态能够对城市利用资源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保障居民的健康。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选取了一个东北省会城市长春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春市的城市形态和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就长春市城市形态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设计工具,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绿色空间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为长春市城市形态的优化提出多种可能的方案建议,并进一步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 对长春市城市形态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交通体系、绿化系统等因素的详细分析和评估。

2. 在深入了解长春市城市形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城市形态优化方案,包括交通路网优化和绿色空间的加强等。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_韩刚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_韩刚

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
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
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
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
2 长春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 的确定
2.1 中心城市 都市圈按构成可分为单中心和多中心都市圈
两种,其中单中心都市圈又称作日常生活圈,所谓
日常生活圈是指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的日常通勤地 域,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 区域范围[9],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 结果。长春作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中 心城市的一般特点:① 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 实力强。长春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人口和企业, 形成了丰富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和互相关联, 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城市产业规模大,部门齐 全,生产力和竞争力强。② 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 较为合理。长春的生产能力强,社会分工细致,是 吉林省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最高的地区,能够通 过强大的扩散能力将协作分工延伸到经济所能影 响的区域[10]。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长春市第 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在国民经 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取代二次 产业成为长春市的主导产业。③ 科技创新能力 高。长春市是全国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研究的集 聚地,拥有数量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研制 中心,有规模庞大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 是吉林省重要的科技与创新中心。④ 基础设施 完善,文化活动活跃。长春市拥有较为便捷的内 外交通联系网络、良好的人居环境、方便高效的社 会生活服务。同时作为全省的政治文化集聚地, 是重要的行政中心,文化传播与产出中心。

长春市新型城镇化探析

长春市新型城镇化探析

产业与区域发展 | 华夏地理2016. NO. 08·5·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一)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秉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作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进城市现代化、群集化和生态化,完成农村城镇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做到统一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设施完善、生态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全方面、持续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抓手,实质上就是改变我们现有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镇化发展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集约高效、绿色智能”为准则。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市化区别和不同在于坚持循环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力、资源、生态、发展“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坚持实现乡村和城市的统筹发展,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以城乡之间与城际之间获取财富及共享财富的机遇为标志,渐渐达到缩减、解除城乡二元结构。

(二)新型城镇化主要特征1.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工业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是发展的源泉;第一产业的现代化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本;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有效载体,承载工业化及信息化的发展新空间,拉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加快速发展,起到独一无二的融合功能。

推动新型城镇化,务必要有效发挥工业化的促进与拉动功能、第一产业现代化的根本作用以及信息化的指导作用。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效互动、城镇化与第一产业现代化的合理配置。

推动城乡要素对等交易及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当代工农、城乡新。

2.人口、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依照“资源节约与生态友好”的原则,借助城镇资源及生态承载水平,集聚产业与人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节能减排,保护与改善生存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刘艳军,李诚固,徐一伟(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RESEARCH ON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SPATIAL STRUCTURE FORM EVOLVEMENT———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LIU Yan-jun,LI Cheng-gu,XU Yi-wei(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east 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Abstract:The"city-region"system theory considers that,with the rising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level,city has already become the core spatial support of modern regional economic element and indsuatrial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ity is restricted by urban economic function,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ity land structure and spatial form.At the same time,from the angle of supply factor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the upgrading and chang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pends on urbanization spatial support such as expanding urban spatial form,developing new urban areas and so on,which make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volvment of urban spatial form produce interaction mechanism.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major force which promots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structural form,and the adjustment course of modern urban space is the dynamic change course of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tinuously.The 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al form of urban space has important support,pulling the carrier effect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o it will be the city and region's inevitable trend coupling between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future development.Changchun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developed for200years,and the interac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form structure has been changing from weak to strong.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power pluralism of urban development,it will be enhanced constantly for the interaction intensity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of Changchun in the future.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spatial structural form;interaction;Changchun city 文章编号:1003-2398(200704-0041-05提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拓展的互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产业结构更新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机制,并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变化过程,提出了二者未来互动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形态;互动;长春市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城市-区域”系统理论认为,伴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要素及产业集聚与扩散的核心空间支撑[1],但其发展变化也受制于城市经济功能,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城市用地结构及空间形态产生重大影响[2]。

同时,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供给因素的视角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城市新区开发等城市化的空间支撑,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之间产生互动机制[3]。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产业结构快速转换,出现了城市职能结构以及城市化地域形态转变加快的2007年第4期总第96期人文地理趋势。

同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对长春市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已成为长春市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认为,弥补产业发展中的城市化不足,通过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有序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应该成为长春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2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互动机制2.1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将会带动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随着人口、工业向城市聚集,城市居住、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出现,促使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改变。

由于中心市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心市区原有传统工业企业、居住等行业逐渐被商业、服务业所取代,从而使土地利用的比例结构与空间结构也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中心市区工业、居住及仓储等城市职能用地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商业、交通、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此时土地利用集约度增强,市区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不断增大。

随着城市产业、人口由中心市区向外扩散,带来了城市郊区及周边农村地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农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了改变,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转变成城市工厂、商业用地以及交通用地等城市非农用地,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拓展。

2.2产业结构更新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产业结构的更新,是产业在城市地域空间内重新调整及职能专门化地域形态形成的过程。

随着中心市区“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使中心市区的传统工业企业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转移并集聚,在城市边缘区形成工业聚集区。

同时,城市边缘区以其低廉的价格、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低收入阶层改善居住条件的首选地域。

同时,由于教育办学土地需求与供给矛盾不断加剧。

因此,城市中心大学教育与科技功能的向外迁移并在地域上聚集是必然趋势。

工业、居住以及教育行政职能的“边缘化”,使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结构功能得到大幅度增强,高档次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向市中心聚集,不仅使传统商贸功能日益增强,而且信息、证券、咨询等现代高级服务业迅速发展,使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升级。

在促进了产业的调整与升级的同时,也强化了产业的聚集效益。

2.3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产业、要素与职能分布的地域投影及空间组织形式,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将会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随着区域城市化地域空间的迅速扩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受发展成本的制约,很容易造成城市的近域扩展过度,而“飞地”扩展不足,导致城市空间扩展陷入“摊大饼”的怪圈,使城市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处于单核发展阶段,城市产业、人口与职能在城市中心的过度聚集,城市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产业效益的提高,由于集聚不经济,将促使城市空间发展采取主核与多个副核相结合的多核空间发展模式。

通过城市副核的培育与壮大,增强城市分区核心的聚合能力,促进城市主核人口、产业与职能在城市各分区的重新组合,真正分流城市主核的要素、产业与职能,促使城市主核消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3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互动过程3.1城市产业发育与城市空间雏形形成阶段(1800—19301800年,清政府在长春堡(今新立城一带设立长春厅。

1825年迁至宽城子(今南关区一带,从此确立了城市的永久性历史位置。

这一时期,长春市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统治。

到1865年,形成了东至东门路、西至民康路、南至永安桥、北至二马路的长春市最早的城市空间雏形,占地8km2。

此后,受鸦片战争影响,长春分别由俄国、日本建设管理,使封建殖民经济的近代二、三产业开始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得到了提升。

图1长春市市区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Fig.1Changchun City Spatial Form Evolvement 在1931年前,长春市处于城市发展初期,建设分散,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初步形成以旧城、南满铁附属地、北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四块城区联结组成的空间格局,城市中心基本确立,并呈现带状分布的城市形态,同时,形成了站前商贸中心、大马路商贸中心等不同特点的初级经济空间结构形态,建成区面积达到20km2(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