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 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大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 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也起了促进作用。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 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大家知道,现在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
拔各种人才,考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公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 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 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 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七下历史思维导图2022

七下历史思维导图2022

● 隋唐时期一、识记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1.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开通大运河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③特点: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利用自然地形趋势开凿的。

④中心、起始点(三点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⑤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⑥四河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⑦连接五大水系(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⑧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⑨评价大运河:积极影响——大大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消极影响——大运河的开凿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诸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3.科举制度①正式确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②作用(意义):a.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b.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二、识记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理解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1.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①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提倡节俭,以民为本。

②治国措施(施政措施):政治上:a.完善三省六部制,整顿吏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b.虚心纳谏,重用魏征;选贤任能,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c.制定法律,减省刑罚;d.完善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意图:北朝(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国南朝(陈)隋唐时期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81年,定都长安,时间:589年(隋⽂帝时);历史作⽤:结束了⾃西晋以来⼆百七⼗多年战乱分裂的局⾯,时间:605年特点:纵贯南北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杭州)三点:起点涿郡,中⼼点洛阳,终点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历史作⽤:⼤⼤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利于巩固国家贵族李渊(唐⾼祖)起兵反隋,建⽴唐朝,建⽴时间:618年,定都长安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开明治国思想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⑴重视发展⽣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⑵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政策措施⑶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⑷⼤兴学校,发展科举⑸任⽤贤才、虚⼼纳谏(任命房⽞龄和杜如晦做宰相,⼈称"房谋杜断";重⽤的魏征是最著名的谏⾂)治世局⾯形成:国家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逐步增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她晚年称帝,把国号改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唐太宗发展农业⽣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宗励精为治:任⽤贤才(例如姚崇);重视地⽅吏治;注意节俭。

史称开元年间的政局为"开元之治"唐⽞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明显增加,唐朝进⼊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907年,唐朝灭亡。

①兴修⼤型⽔利⼯程;②农耕技术提⾼:⽔稻⼴泛采⽤育秧移植;农业③蔬菜引进许多新品种;④茶叶⽣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⑤⽣产⼯具的改进: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具筒车。

丝织业:花⾊品种多,技术⾼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瓷、唐三彩最为有名著名的⼤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城:城内实⾏“坊市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2024年中考备考】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大单元整合+考点清单+难点点拨)

【2024年中考备考】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大单元整合+考点清单+难点点拨)

【2024年中考备考】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大单元整合+考点清单+难点点拨)主题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大单元整合】【考点清单】考点一:隋朝的统治1.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时期国力强盛的原因:(1)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社会安定;(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值度量衡;(3)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4.大运河(1)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由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影响:积极:①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③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消极:加重了百姓劳役和赋税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

5.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2)创立:①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影响积极:①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土,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新思想的萌发。

6.隋朝的灭亡隋朝末年,徭役兵役沉重。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考点二:唐朝的统治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1)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通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开通 大运 河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开创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的 灭亡
灭亡 618年,隋朝灭亡
退 出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北朝:北魏



南朝:宋
西魏
东魏 齐
581年 北周
北齐 梁

5 8 9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陈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建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的 统一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 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 (1)各地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__6_1_8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2.灭亡: (1)各地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 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 隋炀帝 在位时期开通。 3.概况: (1)三点:北抵_涿__郡___,南至_余__杭___,中心是__洛__阳__ (2)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 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交流。
材料三: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 ,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 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二 隋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 学英国的。究其源头,英国的考试 制度,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
科: 分科考试 举: 选拨官吏 科举制: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
选拨官吏的制度
二 隋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文帝
三点 四段 五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师大版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 替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581年 西魏 北周 隋 5 8 9 年 北朝:北魏 东魏 南朝:宋 齐 北齐 梁
南 北 朝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唐朝的 建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建立
统一
隋的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通
开通 大运 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开创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作用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的 灭亡
灭亡 618者
唐朝 建立
长安
都城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⑤科技、文化成就显著;⑥中外交流加强。
辽 北宋
西夏
大蒙 蒙古 古国
西夏 蒙古 金
金 元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匡胤 (宋太祖)
赵构 (宋高宗)
金 辽 金 北宋 南宋
元 大都 南宋
统一 全国
成吉思汗
意义
(铁木真)
忽必烈 (元世祖)
岳飞抗金
蒙古 (1271建元)
文天祥、陆秀夫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要依据。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不断在开发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六、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元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商 ①商业城市的发展: 开封、杭州;经商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②纸币的出现: 北宋四川出现“交子”(世界最早), 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 1、著名大商港? 广州、泉州
外 贸
2、最远去到哪?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易 3、管理机构? 市舶司
货郎图 与唐都长安相比,宋朝商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经济: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主要
农田水利法
措施
军事:保甲法
①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军队素质有所提高。
失败 标志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败因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D )7.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 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B )8.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大量民工开凿大运河 C.灭陈统一全国 D.下令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 A )9.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 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 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脱脱《宋史》)
返回
正确答案: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 及所学知识,读懂材料的意思。古代科举制度是一视同仁的。无论 是功臣之后还是贫民子弟,想做官全凭科举考试。所以材料中的 “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 他提升自身的地位”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正义原则。A、B、D项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此题选择C。
( B )3.下列关于大运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B.隋文帝时期开凿 C.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A )4.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 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A.涿郡—洛阳—余杭 B.洛阳—涿郡—余杭 C.洛阳—余杭—涿郡 D.余杭—洛阳—涿郡
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特点:利用天然河道 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
(3)材料二、三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教材图片点拨+误区预警 (3份打包)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教材图片点拨+误区预警 (3份打包)

图片点拨
点拨
含嘉仓,隋代国家粮仓,位于河 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含嘉仓的修 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隋朝初年 社会经济的繁荣。
含嘉仓示意图
图片点拨
隋朝大运河
点拨
阅读示意图,我们可以了解隋朝大运河 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从北向南分 为四段,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即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以及钱塘江。通过示 意图,我们可以了解隋朝都城长安的位 置,以及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南北端点 余杭和涿郡的位置。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北朝:北魏



南朝:宋
西魏
东魏 齐
581年 北周
北齐 梁
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8 9 年 陈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建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的 统一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通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开通 大运 河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开创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误区分析:本题考查对隋朝历史中重大事件的记忆。其中 A、C、D三项都与隋朝的相关史实相符,隋朝的建立者是 隋文帝, B项不符合史实。

初中历史(全六册)思维导图便携可打印版

初中历史(全六册)思维导图便携可打印版

初中历史(全六册)思维导图便携可打印版初中人教版历史思维导图七年级(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第3课第4课第5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代的建立第11课元代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会和文明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明代的统治第15课明代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第18课第19课第20课第21课明朝的灭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的强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役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役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役与瓜分中国怒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反动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暗中统治第12课新文明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疆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疆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役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第26课教育文明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第5课三大革新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经济体系体例改革第9课对外开放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为完成中国梦而努力斗争第12课民族大团结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钢铁长城第16课独立自立的宁静外交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道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第7课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古代日本第12课阿拉伯帝国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中兴运动第15课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反动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反动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俄国的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第6课第7课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近代科学与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列宁与十月反动第10课《凡尔赛合同》和《九国合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罗斯福新政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冷战。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隋_清)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隋_清)

七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5张PPT

隋炀帝
《唐会要》卷七六《制科举》载:“炀 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举对象:除工商之人,九品以上在职官员,均可参加
分科选举:秀才、明经、进士等科
选举流程:
(以明清为例)
院试 — 乡试 — 会试 — 殿试 州府 省城 京都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州府 省城 京都
解元 会元 状元 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秦朝
魏晋南北朝
军功爵制 《书》曰:“天作 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九品中正制
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隋文帝
587年,令诸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589年,以志行修道,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宋史·河渠三》志第46卷
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1 隋文帝的统一再建之路 4 杨氏父子的伟大创举
举秀上才品,无不寒知门书,。下察品孝 无廉士,族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隋主命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远配;
权贵大族垄断官员的选拔权
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
沟通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河北、河东今年天族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材料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 杨氏父子的伟大创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大运河
时间 概况
从605年起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唐江五大水系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 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诞生
隋文帝进,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进程 意义
581年,北周外威杨坚夺权建隋,以长安建都,杨坚 即为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
隋朝的发展
措施 作用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纺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降雨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
意义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维持约1300年
隋朝的灭亡
原因 时间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被杀死,隋朝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