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高了》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我长高了》 (2)4篇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我长高了》 (2)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我长高了》 (2)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身高的重要性,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
2.培养学生关注自身身高的意识,并了解一些有助于身高生长的方法。
3.通过观察和比较自身身高和同龄人身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展示学生的身高线。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相应的教具:可测量身高的尺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问学生问题来导入话题。
老师:大家好!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长高了?长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可以变得更高、更强壮。
老师:对了!身高的变化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长高了》。
Step 2: 探究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并询问学生问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看到这张图片上有很多线,它们是什么线?学生:是身高线。
老师:那你们知道身高线是什么吗?学生:是标记出我们的身高变化的线。
老师:很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高线发生变化了呢?老师和学生一起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在纸上。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吧!请大家排队依次来测量。
Step 3: 分享老师让学生比较身高的变化,并分享自己和别人的身高变化情况。
老师:同学们,你们测量完身高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呢?学生们交流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并互相比较。
Step 4: 学习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身高生长的方法。
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身高的生长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注意饮食和运动,会加快我们的生长速度哦!你们知道哪些食物有助于身高的生长吗?学生:牛奶、鱼肉、鸡蛋等。
老师:很好!这些食物都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对我们的身高生长很有帮助。
此外,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体态,站直了背,才能让身高更显高大。
还有,适当的运动也能帮助我们长高哦!Step 5: 总结老师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并反思自己的身高变化。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长大了》中的第四章《我长高了》。
详细内容包括身高测量、成长记录、身体发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学会用工具测量身高。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身高变化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身体健康、成长发育的认识,激发他们关爱身体、健康成长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高测量方法、成长记录的制作。
教学重点:身高的概念、观察和记录身高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画笔、纸张、成长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学具:身高尺、画笔、纸张、成长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量身高”的活动,让幼儿相互测量身高,分享成长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身高尺,讲解身高测量的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成长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身高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身高测量,相互协作完成测量任务。
(2)幼儿制作成长记录表,记录自己的身高变化。
(1)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身高测量和成长记录的成果。
(2)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强调身高的概念和健康成长的意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身高测量方法3. 成长记录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本周自己的身高变化。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成长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身高测量和成长记录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身高测量和成长记录。
(2)组织幼儿参观医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了解身体发育的更多知识。
(3)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相互测量身高的活动组织。
2. 例题讲解中身高测量方法和成长记录表制作的步骤。
中班我长高了教案20篇
中班我长高了教案20篇这是中班我长高了教案20篇,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意图:幼儿美术教育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画正面人,表现出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蜡笔,白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长高了呢?”(引导幼儿说出。
)小结:二、观察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1、提问:请你们互相看看对方的胳膊、腿是怎么样的,再看看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看看对方的发型是怎么样的,长相如何。
2、共同确定头在画纸上的位置,在纸的上方画头部,把脸蛋画大。
3、教师示范。
按由上而下的顺序,由幼儿提示,教师逐一添加。
4、观察人物整体特征,说说还可以画什么。
提问:小结: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纸的上方画个大大的脸。
2、有顺序地画出身体各部分的特征。
3、添加某些细节,添加得越多表示自己观察越细致,手越灵巧。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把自己的作品和师生共同创作的人物画放在同一基底线上,比一比画中人物的高矮。
2、寻找作品中的细节,比一比谁画得更仔细。
3、教师总结:五、活动延伸1、游戏:我们会长高幼儿用作品一起玩我们会长高的游戏。
2、选择长度不同的长条纸画人,从矮到高排一排。
教学反思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应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快乐。
活动中孩子们大都能完成,只有个别幼儿将手画到了头上去,可能要求还不够明确吧。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教案5篇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我长高了》,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讲解身体生长发育的知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促进身高的增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认识到身高增长与饮食、运动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身高增长与饮食、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食物模型、运动器材。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身高尺,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
(2)学生分享自己身高的变化,引出本节课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身高增长与饮食、运动的关系。
(2)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促进身高增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
(2)学生根据记录表,分析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经验。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我长高了》2. 内容:(1)身高增长与饮食、运动的关系(2)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3)运动意识的增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记录自己一周的饮食和运动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人制定一份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2. 答案:(1)饮食记录表:日期:饮食情况:运动情况:2022年9月1日早餐:牛奶、面包;午餐:米饭、蔬菜、瘦肉;晚餐:面条、蔬菜、瘦肉早上:跑步;下午:跳绳(2)家庭饮食和运动计划:家庭成员:爸爸、妈妈、我饮食计划:早餐:牛奶、鸡蛋、面包午餐:米饭、蔬菜、瘦肉晚餐:面条、蔬菜、瘦肉运动计划:爸爸:每天下班后散步半小时妈妈:每周三次瑜伽课我:每天放学后跳绳、跑步各1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身高增长与饮食、运动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024年小班语言活动我长高了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活动我长高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二章第三节《我长高了》。
内容包括身高测量、比较、描述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身高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语言描述身高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表达。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比较、合作、分享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测量尺、挂图、卡片、故事书。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身高测量,让幼儿观察、比较,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身高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展示,讲解身高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身高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互相测量身高,用语言描述彼此的身高变化。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身高长得更快?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5.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身高变化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成长。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长高了》2. 板书内容:身高测量方法语言描述身高变化观察比较表达合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和好朋友的身高变化。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身高测量,共同记录幼儿的成长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4. 小组讨论的组织5.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我长高了》这节课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关键。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高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高了》教案一:我长高了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的变化并提高自我认知。
2.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本领以及感官认知技能。
3.培育幼儿的自我探究和检验方法的本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4.让幼儿通过学习更加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和个人本领提升。
教学过程:一、起始环节1.课堂热身老师与孩子们唱歌跳舞,活跃气氛。
2.自身介绍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本身,包括本身的身高,体重,衣裳鞋子的尺码,引导幼儿们也可以介绍本身。
3.讨论老师问“小伙伴们,你们是否感受到本身的身体正在不断变化呢?”引导幼儿们打开本身的心路历程。
二、正式环节1.老师说故事小鸟长大的故事。
通过叙述小鸟的成长过程,培育幼儿的古怪心和求知欲。
2.孩子们的个人认知讨论老师带领幼儿们通过呈现和描述,让孩子们讨论本身身高,体重,鞋子和衣裳的尺码,以及其他个人的数据。
3.测量身高老师引导幼儿们测量本身的身高,直到他们都测完本身的身高。
4.测量体重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什么是体重,并引导幼儿们测量本身的体重。
5.小组活动幼儿们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量某个物品的尺寸大小,例如绳子的长度,小球的直径等。
6.共享和讨论幼儿们共享和呈现本身与小组的工作成果,老师知道他们的想法和想法时,则引导孩子们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结束环节1.讨论老师与孩子们讨论他们从本节课所学习到的新学问。
2.总结老师总结课程,强调重点,让幼儿们进一步牢记课堂内容。
3.拓展活动老师引导幼儿们参加室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
评估方法:1.课堂表现评估孩子们的参加度,对课堂的反馈程度。
2.个人表现考虑个别孩子在自我认知、体感反馈和运动技能培育方面的表现。
3.作品表现评估幼儿们在测量身高、体重和其他物品的表现。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我长高了教案(四篇)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我长高了教案(四篇)在幼儿园中班的健康活动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身高。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关于“我长高了”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1.1 认识身体各部位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手臂、腿部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孩子们了解自己身体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也可以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身体部位,并解释原因。
二、1.2 测量身高体重我们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用数字来描述自己。
在测量之前,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不要担心自己的身高或体重是否达标,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三、2.1 分享成长经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去年还是班里的小矮子,但是今年已经长高了很多;有的孩子可能一直都很健康,但是最近开始注意饮食和运动,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通过这样的分享,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四、2.2 学习健康知识除了分享成长经历之外,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健康知识。
比如,要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持良好的姿势、如何合理饮食、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还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
五、3.1 制作身高记录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让他们制作一张身高记录表。
在表格中,他们可以写下自己每天的身高数据,并且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情绪状态(比如高兴可以用笑脸表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3.2 制定健康计划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制定一份健康计划。
这份计划可以包括他们每天的运动量、饮食习惯、休息时间等等。
幼儿园健康活动精品教案我长高了
幼儿园健康活动精品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材《我长高了》,主要围绕幼儿身体成长的话题,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认识身体”,第二节“我们的生长发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身体成长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成长过程,掌握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身体成长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成长的过程,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注自身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生长发育图、水果蔬菜模型、故事书《小熊拔萝卜》。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书《小熊拔萝卜》引入话题,让幼儿关注小熊的身体变化,引发幼儿对自身身体成长的兴趣。
2. 讲解:使用身高尺和生长发育图,向幼儿讲解身体成长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3. 实践: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水果蔬菜模型,观察并描述其特点,然后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身体成长的期待。
4. 例题讲解:以“小熊为什么会长高?”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身高,并与同伴比较,分享成长快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长高了2. 内容:身体成长过程发育规律健康成长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身高,并与家人分享成长故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真实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身体成长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开展相关活动,如共同制作身高墙,记录幼儿成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中班健康教案《我长高了》3篇
中班健康教案《我长高了》中班健康教案《我长高了》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我长高了适用年龄:中班(3-4岁)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班级室内外合适的空间。
2. 纸、铅笔、尺子等绘画工具。
3. 关于人体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或图书。
教学流程:课时一: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图片或图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问:“你们有长高过吗?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2. 活动(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高的测量和记录活动,具体步骤如下:a) 在教室一侧的墙上画一条垂直的线,代表身高标尺。
b) 教室中央放置一个大纸张,学生一个一个站在标尺前,教师用尺子测量学生的身高,并记录在纸上。
c) 学生用纸和铅笔绘制自己站立的简单轮廓,并在下方写下自己的名字。
d) 在纸上继续记录学生的身高,形成一个持续的生长记录。
3. 讨论与反思(10分钟):学生就自己的身高变化及记录结果进行讨论,教师提问:“你们中谁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身体变化的规律,并跟他们讨论可能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如健康饮食、锻炼等。
课时二:1. 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活动(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绘画活动,具体步骤如下: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5-6人。
b) 每组选出一位“模特”,其他组员负责站在标尺前测量模特的身高,并记录在纸上。
c) 所有组员共同绘制模特的身体轮廓,同时在纸上记录模特的名字和身高。
3. 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模特的身高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并给予肯定和赞赏。
4. 结束语和延伸活动(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在家中推荐给父母一起参与。
小班语言活动我长高了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我长高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详细讲述了一个关于小朋友身体成长的故事——《我长高了》。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身体成长的变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成长的过程,认识到成长中的变化是正常的。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身高尺、画笔、画纸。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身高尺,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引导学生关注身体成长的变化。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我长高了》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小朋友的心情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故事中的小朋友在长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趣事?”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趣事,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来。
5.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选代表展示作品,用语言描述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我长高了》2. 关键词:成长、变化、感受、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身高变化,并用语言描述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 答案示例:我在长高的过程中,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买菜,突然发现我可以够到柜台上的糖果了,我好开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量身高,记录成长过程,并与父母分享成长中的趣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
中班健康《我长高了》活动课教案
中班健康《我长高了》活动课教案中班健康《我长高了》活动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我长高了》活动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健康《我长高了》活动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
增进语文聆听能力。
活动准备宝贝学习单。
「你很快就会长高」绘本(三之三出版)、身高测量尺、体重计、身高纪录表、公分纸条。
活动过程1.事先向图书馆或家长蒐集「你很快就会长高」绘本。
2.取出绘本带领幼儿阅读,大纲如下:阿力个子很小,学校裡的同学都叫他「矮冬瓜。
」姊姊的同学喜欢拍拍他的头说:「海!小可爱。
」这使得他非常的不快乐,他好希望长高,长得像大树、长颈鹿、巨人一样的高,所以他到处寻找可以长高的方法。
妈妈教他补充蛋白质;爸爸要他多运动;姊姊说要多睡觉;老师则说要读很多书……,他一一尝试后,还是没有长高,他很不快乐。
后来,他去找高个子叔叔想办法,叔叔告诉阿力长太高遇到的麻烦:进门会撞到头、买不到合身的衣服……,叔叔告诉阿力:除了个子要长高,内心也要长大,最重要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从此,阿力每天开心的过生活……。
3.与幼儿讨论:阿力為了让自己长高做了哪些努力?阿力的叔叔因為长得太高,遇到了哪些麻烦?你也希望自己能赶快长高吗?為什麼?4.请幼儿观察放在成长相簿展示区的造型相簿,说说看,和以前比自己有长高吗?请幼儿想想,除了用目测外,还有什麼办法知道自己是否有长高呢5.拿出身高测量尺,请幼儿观察上面的公分数,并进行测量身高的活动:(1)先公布幼儿学期初的身高,再发给幼儿以10公分和1公分為单位的公分纸条,如:身高83公分,则将8张10公分和3张1公分的公分纸条,贴在身高纪录表〔附〕中标示「学期初」的栏位中。
(2)请幼儿依序站在身高测量尺前,测量出现在的身高,依测量结果,将公分纸条贴在标示「现在」的栏位中。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教案(5篇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健康成长》第三节《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身高测量、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如何促进身高增长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高的测量方法,掌握自己的身高数据。
2. 让学生了解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认识到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3.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作息来促进身高增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身高测量方法、促进身高增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健康教育挂图、食物模具、运动器材。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身高测量,让学生掌握自己的身高数据。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和作息来促进身高增长。
4.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挂图和实物,讲解如何科学搭配饮食、合理安排运动和作息。
5. 互动环节(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高测量方法2. 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3. 促进身高增长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记录一周的饮食、运动和作息,分析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利于身高增长。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生活习惯是否有利于身高增长,并提出改进建议。
2. 作业题目:请你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健康计划。
答案:根据学生的介绍,制定家庭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和作息方面的调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与健康成长相关的因素,如心理、遗传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身高与健康成长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教案(5篇
大班健康我长高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高增长的原因,了解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2. 学会正确测量身高的方法,能够自主记录身高变化。
3. 培养幼儿关注自身生长发育的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高增长的原因及正确测量身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教学挂图、磁性教具。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一比谁更高”的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身高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挂图和磁性教具,讲解身高增长的原因,介绍正确测量身高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身高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自己的身高长得更快?”引导幼儿讨论,分享生活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我长高了”2. 内容:身高增长的原因正确测量身高的方法关注生长发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记录在表格中,并分享身高变化的原因。
答案示例:妈妈:160cm,原因:注意饮食均衡,保持愉快的心情。
2. 课后实践: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生活计划,包括运动、饮食、作息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身高测量实践中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的困难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身高调查,了解家族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分组讨论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游戏安全,避免幼儿在比高过程中发生摔倒等意外。
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发现身高差异的原因。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例题讲解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教具,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身高增长的原因。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长大了》中的第四章《我长高了》。
详细内容包括身高测量、身高变化原因、成长快乐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变化的原因,认识到自己在成长。
2. 培养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幼儿对成长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身高的方法,了解身高变化的原因。
难点:培养幼儿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幼儿对成长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尺、故事书《我长高了》、成长记录册、小奖品。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互相测量身高,观察身高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书《我长高了》讲解身高变化的原因,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身高测量,合作完成成长记录册。
每组派代表分享测量过程和成长记录,教师点评并给予小奖品。
5. 成长快乐(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成长快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我长高了!2. 身高变化原因:营养、运动、睡眠。
3. 测量身高方法:直尺测量、身高尺测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测量身高,记录在成长记录册上。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和好朋友比身高的画。
答案:发挥幼儿想象力,画出自己和好朋友比身高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身高变化的认知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成长主题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成长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身高测量方法的掌握和身高变化原因的了解。
《我长高了》教案
《我长高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书写“长、高、身、子、站”等生字。
(2)能够理解课文《我长高了》的大意,感受主人公成长的喜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成长的关注。
(2)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成长的喜悦。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珍惜时间。
(2)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二、课文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开心?3.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长高了?有什么变化?4.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深入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珍惜时间的?3.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三、实践活动1.学生绘制自己的成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2.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树,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珍惜时间,自信、乐观地面对成长。
五、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孩子测量身高,记录成长数据。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分角色朗读、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成长的关注,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高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我长高了》是一节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身高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健康与发展》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身高的概念、认识身高测量工具、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以及探讨影响身高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身高的概念,了解自己的身高。
2. 培养幼儿合作测量身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高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身高概念的理解、测量方法的掌握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身高测量尺、教学课件、故事书《小兔子的身高》。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小兔子的身高》引起幼儿兴趣,讨论小兔子的身高变化,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高。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身高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意义。
(2)展示身高测量工具,讲解使用方法。
(3)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学习测量身高的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名幼儿作为模特,现场演示测量身高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身高测量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讨论(10分钟)(1)讨论测量身高的心得,分享成功经验。
(2)探讨影响身高的因素,如睡眠、饮食等。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2. 身高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3. 影响身高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答案: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实践操作环节较为成功。
但在讲解身高测量工具使用方法时,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身高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故事书《小兔子的身高》引起幼儿兴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长大了》,详细内容包括身高测量、成长记录、身体变化认知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学会用工具测量身高。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自己成长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高测量和成长记录的方法。
重点: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关注成长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成长记录表、画笔、纸张等。
2. 学具:每人一把小尺、一张成长记录表、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身高测量活动,让孩子们相互测量,观察彼此的身高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并讲解身高测量的方法。
(2)教师展示成长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在成长记录表上。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变化,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 身体变化认知(10分钟)(1)教师讲解身体各部位的生长规律,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变化。
6. 课后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的活动,并与家长共同记录成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长高了》2. 内容:(1)身高测量方法(2)成长记录表(3)身体变化认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自己的身高变化,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示例:幼儿姓名:小明测量时间:2024年X月X日身高:110厘米成长感言:我长高了,可以帮妈妈拿东西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方面,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成长记录,增进亲子关系。
【教育资料】《我长高了》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专用
《我长高了》说课教案教学设计《我长高了》说课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
在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猜测感知:通过猜一猜讲桌和窗的长度,感知厘米和米的和长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教师用统计表记录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4、自由测量:通过指导学生自由测量,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三、优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课时计划分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回忆。
2、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吗?通过大家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长高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长大了》中的“我长高了”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身高测量、认识身高单位、比较身高差异以及了解身高增长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测量并说出自己的身高。
2. 培养幼儿对身高单位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身高比较。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了解身高增长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高单位的认识与运用,身高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测量身高,进行身高比较,了解身高增长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教学挂图、测量工具(如尺子、软尺等)。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每人一张身高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排队测量身高,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发现同学们的身高有什么不同?”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身高尺,讲解身高单位(厘米),引导幼儿认识身高单位。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测量身高,并让幼儿互相测量,记录身高数据。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展示两个小朋友的身高比较,引导幼儿观察、思考:(1)哪个小朋友更高?(2)他们之间的身高差是多少?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
(2)小组内进行身高比较,讨论身高增长原因。
六、板书设计1. 身高测量方法2. 身高单位:厘米3. 身高比较4. 身高增长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的身高,记录在身高记录表上,并与同伴分享。
答案示例:爸爸:180厘米妈妈:165厘米弟弟:110厘米2. 拓展作业:观察家人身高差异,思考可能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身高测量、记录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身高现象,如植物生长、动物体型等,激发幼儿对身高问题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我长高了》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我长高了》说课教案教学设计《我长高了》说课教案教学设计《我长高了》说课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
在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渗透统计内容,建立感性认识。
1、谈话引入: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初步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长高了》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我长高了》说课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
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
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
在
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
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
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
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
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
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
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
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
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
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
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猜测感知:通过猜一猜讲桌和窗的长度,感知厘米
和米的和长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掌
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教师用统计表记录数据,使
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对统计初步知识的
感性认识。
4、自由测量:通过指导学生自由测量,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三、优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课时计划分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回忆。
2、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的长和窗户的
宽吗?通过大家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这时教
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
欲。
第二个环节:实际测量,掌握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讲桌的
长和窗户的宽,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
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
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
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
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
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渗透统计内容,建立感性认识。
1、谈话引入: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
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
习看统计表,初步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
息。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逐
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四个环节: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
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
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