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九级语文上册 第1课《白杨礼赞》预习课件 语文

学习目标: 一.理读课文; 二.品读美点; 三.写读佳句。
黄绿错综
白杨树的外形
笔 直 的 干 笔 直 的 枝
白杨树的外形
丫枝一律向上, 紧紧靠拢。 叶子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
白杨树的气质
倔强挺立 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 温和 坚强不屈,挺拔 句式美: 难道A 难道B 难道C 难道D 段式美: 抑 扬 情感美: 浅 深 象征美: 物 人 神
白 杨 礼 赞
关于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 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礼赞白杨
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过,难道…… 难道……难道……难道……
(2)我赞美莲花(菊花,梅花……), 就因为它不但…,尤其…
(3)让那些……人们去赞美……的牡丹, 去鄙视这……的莲花…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仿写扩展句: (1)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白杨礼赞》(共36张PPT)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白 杨 树
想一想:
白杨树”不平凡”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白杨树不平凡一
白杨树不平凡二
白杨树不平凡三,
读一读文中描写西北高原景色的语段, 说一说高原与白杨树有何内在联系?
生长环境:
雄 壮 伟 大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色彩)
坦荡如砥
(幅员) (地势)
——欲扬先抑 写法: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为
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 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 法。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 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同时使文章波澜起 伏,摇曳多姿。
后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四个反问,构成排比。 第一个是肯定反问,后三个是否定反问。
参天耸立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结语:
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幅 无形的画,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 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 内涵。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 愿你们能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 成长。
再 见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1、读准下列词语,并说出划线词语的含义。 大毡子 zhān 外壳 锤 ké chuí 炼 zǎi qiú dà i 主宰 suō 倦怠 虬枝 qí ná n 婆娑 楠木 秀颀 潜滋暗长 yí 旁逸斜出 dǐ n 无边无垠 yān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2、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礼赞”是崇敬和赞美的意思。
2016/12/1 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 29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 更不用说倒垂了。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讲解

1. 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出文章的抒情线索。
2. 找出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3.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4. 理解本文准确、凝练、变化多姿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 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个感性认识。
2. 释题:“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3. 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教师补充: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 3 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在 1938 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 年 3 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
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 设疑导学1. 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字音:坦荡如砥(di)恹(yān)恹欲睡虬(qiú)枝秀颀(qí)释义:视野锤炼主宰参天虬枝伟岸婆娑秀颀妙手偶得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旁逸斜出纵横决荡2.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找出来。
普通话考试朗读组品第1号《白杨礼赞》注音

朗读组品第1号《白杨礼赞》那n à是sh ì力l ì争zh ēn ɡ上sh àn ɡ游y óu的de 一y ì种zh òn ɡ树sh ù,笔b ǐ直zh í的de 干ɡàn,笔b ǐ直zh í的de 枝zh ī。
它t ā的de 干ɡàn呢ne ,通t ōn ɡ常ch án ɡ是sh ì丈zh àn ɡ把b ǎ高ɡāo ,像xi àn ɡ是sh ì加ji ā以y ǐ人r én工ɡōn ɡ似s ì的de ,一y ì丈zh àn ɡ以y ǐ内n èi,绝ju é无w ú旁p án ɡ枝zh ī;它t ā所su ǒ有y ǒu 的de 桠y ā枝zh ī呢ne ,一y í律l ǜ向xi àn ɡ上sh àn ɡ,而ér且qi ě紧j ǐn 紧j ǐn 靠k ào拢l ǒn ɡ,也y ě像xi àn ɡ是sh ì加ji ā以y ǐ人r én工ɡōn ɡ似s ì的de ,成ch én ɡ为w éi一y ì束sh ù,绝ju é无w ú横h én ɡ斜xi é逸y ì出ch ū;它t ā的de 宽ku ān 大d à的de 叶y è子z ǐ也y ě是sh ì片pi àn片pi àn向xi àn ɡ上sh àn ɡ,几j ī乎h ū没m éi有y ǒu 斜xi é生sh ēn ɡ的de ,更ɡèn ɡ不b ú用y òn ɡ说shu ō倒d ǎo 垂chu í了le ;它t ā的de 皮p í,光ɡu ān ɡ滑hu á而ér有y ǒu 银y ín色s è的de 晕y ūn 圈qu ān ,微w ēi 微w ēi 泛f àn出ch ū淡d àn青q īn ɡ色s è。
普通话考试朗读组品第1号《白杨礼赞》注音

朗读组品第1号《白杨礼赞》那n à是sh ì力l ì争zh ēn ɡ上sh àn ɡ游y óu 的de 一y ì种zh òn ɡ树sh ù,笔b ǐ直zh í的de 干ɡàn ,笔b ǐ直zh í的de 枝zh ī。
它t ā的de 干ɡàn 呢ne ,通t ōn ɡ常ch án ɡ是sh ì丈zh àn ɡ把b ǎ高ɡāo ,像xi àn ɡ是sh ì加ji ā以y ǐ人r én 工ɡōn ɡ似s ì的de ,一y ì丈zh àn ɡ以y ǐ内n èi ,绝ju é无w ú旁p án ɡ枝zh ī;它t ā所su ǒ有y ǒu 的de 桠y ā枝zh ī呢ne ,一y í律l ǜ向xi àn ɡ上sh àn ɡ,而ér 且qi ě紧j ǐn 紧j ǐn 靠k ào 拢l ǒn ɡ,也y ě像xi àn ɡ是sh ì加ji ā以y ǐ人r én 工ɡōn ɡ似s ì的de ,成ch én ɡ为w éi 一y ì束sh ù,绝ju é无w ú横h én ɡ斜xi é逸y ì出ch ū;它t ā的de 宽ku ān 大d à的de 叶y è子z ǐ也y ě是sh ì片pi àn 片pi àn 向xi àn ɡ上sh àn ɡ,几j ī乎h ū没m éi 有y ǒu 斜xi é生sh ēn ɡ的de ,更ɡèn ɡ不b ú用y òn ɡ说shu ō倒d ǎo 垂chu í了le ;它t ā的de 皮p í,光ɡu ān ɡ滑hu á而ér 有y ǒu 银y ín 色s è的de 晕y ūn 圈qu ān ,微w ēi 微w ēi 泛f àn 出ch ū淡d àn 青q īn ɡ色s è。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白杨礼赞知识点,包括原文、走近作者、重点字词、课文结构、课后练习五个部分,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白杨礼赞》说课稿10篇

《白杨礼赞》说课稿10篇《白杨礼赞》说课稿1一、教材的处置《白杨礼赞》是省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__。
本单元的要求是懂得散文中抒情和讨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利用这两种抒发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这一单元要求是第三册“散文中的记述和描写”的深入。
初中语文教学纲要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古代文除“能体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意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__思路”外、还应“具备必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拥有观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常”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唱了全部中华民族发奋向上的精神、同时严格叱责了一些贱视大众的固执分子。
爱憎明显、感情炽烈、有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它那纯朴的语言、新鲜巧妙的构思、胜利地运用象征、比方、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惊叹。
我的教学假想是、把__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朗读训练、品析语言充分感触作者的感情、初步懂得__内容及象征伎俩。
第二课时以探讨和对照浏览为主、充分理遣散文中的抒怀和谈论的特色及作用。
本说案只阐明第一课时。
据此、我把第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肯定为:第一、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懂得__所抒发的强烈感情。
第二、理解__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段。
第三、感触中华儿女朴质、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这篇__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__的思想内容。
但初中生还是第一次碰到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筹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非常强调情感对人的意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不人的情绪、就素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谛的寻求。
”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换是严密接洽在一起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干的情感与情感。
【帮课堂】《白杨礼赞》(解析版)

知识点04字词积累
1.字音:
开垦(kěn)主宰(zǎi)倦怠(dài)丫枝(yā)晕圈(yùn)倔强(jué jiàng)婆娑(suō)虬枝(qiú)宛然(wǎn) 秀颀(qí) 妙手偶得(ǒu)坦荡如砥(dǐ)潜滋暗长(qián)恹恹欲睡(yān) 旁逸斜出(yì) 不折不挠(náo)楠木(nán)锤炼(chuí)
【答案】C
【解析】“坦荡如砥”形容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本句用于形容待人接物不恰当。故选C。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茅盾全集》第十二卷。有改动。文章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

征了北方的农民?
全体男生: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
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故乡的哨兵?
全体合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
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 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在你我所处的现实生活中,面对普通又 不平凡的白杨树,你还能想到“白杨”的哪些象征意义呢? 请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说说自己的思考: 请用“由白杨 (外形、特点) 想到 (精神、品质) ”的 句式。
示例:由白杨笔直向上想到不攀权结贵的品质
由白杨树根的不择环境想到适者生存的力量
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 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
精神和意志。
北方的农民
哨兵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傲然挺立
精神、意志
团结坚强,力求上进
背景介绍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 国国民党固执派消极抗日,却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 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第二环节:析天地之“白杨”
1.请从文中找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具体表现在哪里?
第二环节:析天地之“白杨”
白杨树的不平凡具体表现在哪里?
①生长环境
黄土高原 雄浑伟大
②外形特点
由 干(笔直)、枝(向上) 形 叶(靠拢)、皮(淡青) 入
神
③精神品行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 和蔼、坚强不屈、挺拔
第三环节:品历史之“白杨”
排比反问句,由浅入深,由树及人,层层深入
1.白杨礼赞

茅盾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礼赞”是崇敬地赞美的意思。 “白杨礼赞”是倒装的动宾短语。
一、认识作者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 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创作 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 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 》三 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子夜》、短篇小说《春蚕》、《秋 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 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 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涌” 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 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 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 青色。
“泛” 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 旺盛的生命力。
九、写法特点总结
1.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 2.修辞方法: 排比、反问、拟人 3.语言: 准确、凝练、变化多姿
1.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 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生长环境不平凡(2-4) 外部形态不平凡(5) 内在性格不平凡(6)
三、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7-8) 四、以楠木对比,反衬白杨树不平凡,表达对 白杨树的赞美之情。(9)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茅盾原名沈德鸿,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白杨礼赞》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盾《白杨礼赞》原文,一起来看看吧!《白杨礼赞》原文: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的一句话概括内容

《白杨礼赞》的一句话概括内容一、引言《白杨礼赞》是一部描述白杨树生命力和坚韧的文学作品。
该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自强,以及它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力量。
本篇文档将通过对《白杨礼赞》进行概括,带领读者了解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和精神内涵。
1.1关键词白杨、生命力、坚韧、不屈不挠、精神力量二、正文2.1白杨的生命力白杨是一种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艰苦生存的树种。
它适应力强,能够在寒冷的冬季、干旱的夏季以及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白杨的树干笔直而高大,树枝茂密且灵活。
不论风雨雷电,白杨都能够屹立不倒,挺拔向上。
这种生命力和韧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要坚强不屈,永远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2.2白杨的坚韧精神白杨树以其坚韧的品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
无论是繁星点点的夜空、雷雨交加的暴风雨,还是寒冷的冰雪和炎热的夏天,白杨都能够顶住风雨不倒,始终挺立在大地上。
它的坚韧精神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3白杨的不屈不挠白杨树的根顽强地扎根于贫瘠的土地上,即使在孤独寂寞的环境中,它也能够存活下来。
白杨以其不屈不挠的品质给人们树立了榜样。
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2.4白杨的永恒之力白杨树的生命力长久不衰,可以经历岁月的洗礼而永恒存在。
白杨树的精神象征着坚持和希望,告诉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
正如白杨树在大自然中屹立不倒,我们也要坚信自己的内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三、结论通过对《白杨礼赞》的概括,我们了解到白杨树所具有的生命力、坚韧精神、不屈不挠和永恒之力。
这些品质使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无论我们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该从白杨树中汲取力量,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
《白杨礼赞》赏析

《白杨礼赞》赏析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
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
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
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景色。
高原是怎样的呢?“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描写成功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所以作者在这里很自然地点出一般人都会有的感受:雄壮或者伟大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然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
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积蓄了气势。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白杨树正式出场了。
“刹那间……猛抬头”,看到了前方像哨兵傲然耸立的几株树木,顿时使人的情绪从恹恹欲睡中惊醒过来。
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文章也由低潮转向高潮。
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渲染。
问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读者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接着,作者用一个简洁的过渡段,点出了白杨树,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
此处二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照应开头。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
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
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白杨礼赞》预习课件 语文

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 原…)走过,难道…… 难道……难道……难道……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92022/1/192022/1/191/19/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92022/1/19January 19,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92022/1/192022/1/192022/1/19
(2)我赞美莲花(菊花,梅花……), 就因为它不但…,尤其…
(3)让那些……人们去赞美……的牡丹, 去鄙视这……的莲花…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仿写扩展句:
(1)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 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学习目标:
一.理读课文; 二.品读美点; 三.写读佳句。
黄绿错综
笔笔 直直 的的 枝干
白杨树的外形
白杨树的外形
丫枝一律向上, 紧紧靠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杨礼赞
设计人:廖兴佳审核人:刘红吴建华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坦荡如砥、纵横决荡、恹恹、秀颀”等词语的音、形、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把握抒情线索的基础上,找出白杨树“不平凡”的具体表现。
3、弄清楚象征手法的含义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重点难点
白杨树象征意义的把握。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
抽测内容:
1、你以前学过哪些散文,请写出一些篇目﹙四篇以上﹚。
2、你能说出抒情散文的几种抒情方式?
评改者签名:
二、定向自学(教材2页~6页及相关资料)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识记﹚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写作背景﹙了解﹚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
离开延安到重庆。
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散文。
[温馨提示]
1、识记重点内容,如作者的主要特点(姓名、字、号、年代、成就)、代表作品和写作风格。
2、上课时交流识记的方法,请认真听讲解,在书本上做必要的标记和补充。
我还有补充:
(二)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
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
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B、结合语境(上下文);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解释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秀颀.﹙﹚:
(三)课文理解。
同学们,请开动脑筋,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说出全文的抒情线索吗?你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2、作者要赞美的是白杨树。
开头却用大量笔墨来描写高原景色,为什么呢,你能说说吗?
3、你能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白杨树形象的相关语句吗,它们又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精神品质呢?
三、归纳总结
[温馨提示]
请结合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及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归纳总结。
四、巩固提升
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内在精神“不平凡”:白杨树的精神品质是五、学习反思
[温馨提示]
通过一节课的自学,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吧,或许存在某些疑惑需要与同学探究及请教老师,详实地写写吧,让我们一起向深层次的知识面迈进!
第二课时
本节课学习重点:了解象征手法及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一、课前检测
一试身手: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白杨树“不平凡”的具体表现。
2、请你带着“礼赞”的情感背诵课文第五段,并请小组成员作出欣赏评价。
二、定向自学
﹙一﹚朗读课文第五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在精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
1、文章选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那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二﹚朗读课文第七段揣摩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温馨提示]
在精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
揣摩树与人的联系。
1、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请找出本段中的四个反问句,并说说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三、归纳总结
[温馨提示]
请结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四、巩固提升
(一)通过以上学习与探究说说“象征手法”的含义并写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
1.《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
2.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
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
3.《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的主线的。
()
4.《白杨礼赞》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选做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
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层意。
2.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
3.和“伟丈夫”形成对比的词语是“”。
这样对比的作用是:欲扬先抑,否定了“”,肯定了“”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不同。
4.简析四个反问排比句,是怎样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五、学习反思:
[温馨提示]
从学有所得方面或存在的疑惑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知识链接]
论茅盾早期散文中的象征手法
茅盾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大师,也是“五四”以来散文创作的名家。
无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还是议论散文,都有不少名篇佳作。
他早期的一些散文,如《雷雨前》、《沙滩上的脚迹》、《白杨礼赞》和《风景谈》等,就是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抒情散文。
这几篇散文,虽写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背景,采用不同的手法,但在写景状物之中赋予景物以鲜明的象征意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