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教材认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复习《哲学常识》教材认识论部分内容
【知识重点和难点】
(一)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第一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地形成的。

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作为实践的对象,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

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性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实践手段也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这是因为人是有思维有弹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

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第一,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不是在这一社会关系中进行,就是在那一社会关系中进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

可见,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第二,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

可见,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二)实践和认识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何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既承认实践决定认识,又承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三)现象和本质
1.任何事物都有其现象和本质,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2.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2)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表现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表现在:①二者反映的内容不同。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②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

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③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生动、具体的特点;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抽象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认识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中的辩证法。

3.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占用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

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主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4.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运动的结束。

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五)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逻辑构成的一定体系。

2.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其哲学理论根据在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

2.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甘客观世界的关系。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的地位。

在主观世界中,“三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

4.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人们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单项选择题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解析]:考查考生对认识论中现象与本质、真象与假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等知识的认识。

提高考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和方法:“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现象有两种可能:有可能是真象,也有可能是假象,因此B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例2.单项选择题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内存联系。

以提高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解决思路和方法:本题题干中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说明士大夫由于没有亲身参加实践,因而没有正确认识“钟声”产生的原因,其中蕴涵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正确;渔工水师虽知,知识却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而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故“不能言”,④正确。

仔细审题不难发现①③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相符。

答案:D
例3.单项选择题
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运动是这样的()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的多次反复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和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运动的正确理解。

解题思路和方法:A项只看到了认识运动的一个阶段;B项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它把一个认识运动等同于人类整个认识运动。

作为一个具体的认识运动来说是有限的,而人类整个认识运动是无限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所以C项把认识当成是同一层次上的简单反复,是错误的。

所以正确答案只有D 项。

答案:D
例4.不定项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中发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这段话的基本哲学内涵是: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过去,也要注重未来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材料的含义,通过对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才能掌握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解析]该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较高。

对材料既要分析也要综合。

通过分析掌握材料的含义,通过对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过去失败是因为超越现实,现在成功是根源于客观实际,故选ACD。

B选项的意思在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不选。

答案:ACD
例5.不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解析]根据材料的含义不难选出ABC,D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A、B、C
例6.辨析题
高尔基说过:“你如果读书就能知道一切。

”因此,实践并非是产生认识的惟一来源。

[解析]此题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放在一块,着重考查学生对认识的来源的理解。

在解题时,应首先论证题中的合理成分,即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接着论证题中观点的不合理因素,即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混为一谈。

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答案①高尔基的话指出了通过读书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学习科学理论是掌握间接经验,增加认识的途径。

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许多知识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是获得和发展认识的必要途径。

②书本知识对自己来说是间接经验,对别人来说,仍然是直接经验,是他人实践的结果。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产生科学认识的惟一来源,题中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混为淡,是错误的。

例7.简答题
人类利用和开发能源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解析]人类利用和开发能源,是一项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能取得有效成果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尊重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并利用规律,强化并发展认识,而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则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由此可以提炼出上述答案的几点哲学道理。

答案(1)体现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

例8.论述题
汇智中学的学生与解放军某连队官兵共同学习十五大文件,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战士甲:过去,我们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多年的大锅饭使我们始终未能摆脱贫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倡导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才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符合老百姓的心愿。

学生甲: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是这样。

邓小平总是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考虑问题。

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战士乙:的确如此。

当兵前,我搞个运运输赚了些钱,但总怕政策会变,因为那时个体经济只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学习了《邓小平文选》和十五大文件后,心里踏实多了。

学生乙:我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牛顿的科学发现是伟大的,但认识他的研究方法更重要。

学习邓小平理论也应如此……
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解题思路和方法:此题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小见大,涉及的问题是大的,但切入点又是具体的。

本题设置了学习讨论的情景,以战士和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畅谈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既生动又具体。

此题要求我们回答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重点应在方法论上。

解此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1)审题不清,此题要求回答“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不是“什么是科学理论?”“为什么要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为什么科学理论具有指导作用?”等。

(2)对题目中的四个人发言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3)对书本知识简单搬家,不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若能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科学理论的错误态度进行评析也可酌情加分。

参考答案:
(1)要掌握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

战士甲的家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战士乙在学习了《邓小平文选》和十五大文件后消除思想顾虑的经历,都说明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

学生甲则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掌握理论重在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生乙说牛顿的研究方法比牛顿的发现更重要,正是为了说明掌握邓小平理论要着眼于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学生甲强调邓小平总是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从道理上指出了这点。

战士甲的家乡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生的变化则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来运用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

学生甲强调邓小平总是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考虑问题,是对这一问题的很好说明。

战士乙的发言则体现了党的十五在根据新的实际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2.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列维九号慧星与木星相撞。

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B.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
3.“改革开放胆子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这段话()
A.主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在于主观世界
B.认为胆子大,就能办成一切事情
C.主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D.肯定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4.“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体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在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中,才能表现出来。

”这说明()
①价值有真象,也有假象
②现象相同本质就相同
③本质相同现象就相同
④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⑤本质和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A.①④B.②③C.③⑤D.④⑤
5.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6.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政府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生产实践需要决定的D.和平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7.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B.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所讲的实践是指()
A.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B.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
C.人们改造社会关系的一切活动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
9.1998年我国取得抗洪斗争胜利后,一场洪水使人们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开始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下决心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森林植被,保证大江大河的安全。

135个重点森工企业和长江、黄河上游重点地区地方森工企业近百万职工转产。

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客观规律所惩罚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它必须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10.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由于()
A.抓住了本质,就抓住了可靠的东西
B.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的感觉到它
C.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D.感性认识的现象材料在认识中可有可无,无关紧要
11.“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这表明()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D.理论有时也决定实践
12.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

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为灯丝。

”从上述材料中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A.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
C.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三.辨析题
13.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亲自参加实践,一个是学习间接经验。

四,简单题
14.有人认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用它来检验我们的认识正确与否。

为什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
15.材料一:几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对照表:
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韩国印度
分值100 89.3 72..12 69.35 58.57 50.57 49.82
名次 1 2 3 4 13 28 29
材料二: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搞科技发达计划的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注重知识和技术创新,为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特别是美国近年来,保持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能力。

现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各国都调整了本国的发展战略。

西欧在1985年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尤里卡计划》,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朱镕基总理说:“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

材料三: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并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要培养创新精神,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三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哲学知识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
(3)青年学生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B 6.C 7.D 8.D
二.不定项选择题
9.ABD 10.ABC 11.AC 12.ABCD
三.辨析题
13.(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认识的过程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头脑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个人亲自参加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叫直接经验。

他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自己来说叫间接经验。

所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自实践,人的认识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实践。

(2)一个人的认识的获得,一方面要亲自参加实践来获得认识,另一方面要学习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即学习间接经验,从认识的发展来说,也必须学习他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才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认识。

所以,一个人要获得认识,不仅要通过实践获得,也必须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得。

(3)题中观点把认识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混淆起来,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4.(1)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要发挥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性,因而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理论,包括科学理论都不具有这一特征。

邓小平理论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理论,但它不能作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它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题中观点把邓小平理论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看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
15.(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共识。

促进科技产业化是各科技大国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重要措施。

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综合国力的竞争进入了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培训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它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积极促进新事物成长。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它要求我们培养创新精神,自觉地应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3)①首要任务是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把继承前人的成果与培养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②青年学生既要有历史使命感,紧迫感,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