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之网络计划技术
管理学计划实施的方法
管理学计划实施的方法一、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可有意思啦。
就是大家先一起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得是具体的、可衡量的、能达到的、相关的,还有时间限制的,这就是SMART原则哦。
比如说,咱们要在一个月内把销售额提高20%。
然后呢,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分给不同的部门或者个人。
就像把蛋糕切成小块,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吃哪一块。
大家朝着自己的小目标努力,最后汇总起来就实现大目标啦。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和目标的联系,会更有动力呢。
二、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就像滚雪球一样。
它不是一次性把计划都定死的。
比如说,咱们先制定一个一年的计划,但是呢,每过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就根据实际情况对后面的计划进行调整。
就像你走路,走一段看看周围的环境,再决定下一步往哪走更合适。
这样的好处是计划能适应变化,不会因为一开始计划得太死,到后面情况变了就没法执行了。
而且它还能让我们一直关注近期的计划,同时也不忘记长远的目标。
三、网络计划技术。
这个网络计划技术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也不难理解。
它就像是一张大网,把各个工作环节都连接起来。
我们要找出哪些工作是关键的,哪些可以稍微缓一缓。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肯定是关键工作,得先做好。
然后其他砌墙啊、装修啊就可以按照顺序来。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合理安排资源,知道什么时候该把人力、物力投到哪个环节,这样就能提高整个计划实施的效率啦。
四、PDCA循环。
PDCA循环就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先制定计划,这个不用多说啦。
然后就去执行这个计划,执行的时候就像开着车朝着目的地走。
执行完了呢,要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按照计划走的,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就像到了一个休息站,检查一下车子有没有故障。
最后呢,根据检查的结果,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改进,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样不断地循环,计划实施就会越来越完善,就像汽车越开越顺溜。
管理学里这些计划实施的方法都很实用呢,就看咱们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和运用啦。
东北财经考研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管理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有机整体,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是在组织中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只能的人。
操作者:操作者是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作业工作的人,这些人处于组织中的最基层,被称为作业层,不具有监督指挥他人的职责。
领导者:领导者是指能够实现领导过程的人,其在组织中能够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以其职务、权力和责任以及自己的威望来引导和影响别人来完成组织目标。
管理职能:管理的只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即通常所说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
人际关系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并与他人共事及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具体是指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个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是否有劣势和内在风险的能力。
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和具体安排,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作业计划、制定决策程序等。
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和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
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运用影响力、激励和沟通等。
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计划目标和控制标准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
管理学 网络图
管理学笔记网络图一、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利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一项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经过计算分析,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并按照一定目标使网络计划不断完善,以选择最优方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力求以较小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什么是网络图?⏹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网络图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种形式,由一条箭线与其前后两个节点来表示一项工作的网络图称为双代号网络图;而由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顺序的网络图称为单代号网络图。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由箭线、节点、节点编号、虚箭线、线路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对于每一项工作而言,其基本形式如下图。
工作(工序)名称i j持续时间开始节点完成节点节点编号图12-1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形式1、箭线⏹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又称工序、作业或活动)⏹一项工程是由若干个表示工序的箭杆和节点(圆圈)所组成的网络图形,其中某个工序可以某箭杆代表也可以某箭杆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来代表。
⏹箭线的尾端表示该项工作的开始,箭头端则表示该项工作的结束。
2、节点⏹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代表一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常用圆圈表示。
箭线尾部的节点称为该箭线所示工作的开始节点(或网络始点),箭头端的节点称为该工作的完成节点(或网络终点)。
⏹网络图必须有且只有一个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事项。
3、节点编号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可以用其箭线两端节点内的号码来表示,以方便网络图的检查、计算与使用。
对一个网络图中的所有节点应进行统一编号,不得有缺编和重号现象。
对于每一项工作而言,其箭头节点的号码应大于箭尾节点的号码,即顺箭线方向由小到大,4、虚箭线⏹虚箭线又称虚工作,它表示一项虚拟的工作,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
⏹其工作持续时间必须用“0”标出。
虚工作的特点是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领导管理学名词解释
领导管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计划: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预测,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西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或者说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组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形成的群体。
是确保人们社会活动正常协调进行,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集合体。
领导:指对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或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或者说是指挥、引导、带领和鼓励部下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控制:指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将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实施监督,以使工作能够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已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控制。
管理: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者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职能: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既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是管理者在执行其事务时应该尽到的哪些职责。
任何管理者的工作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者: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或与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进行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企业管理道德:指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
就是规定管理者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的总和,是建立在一般道德基础上的一个特殊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经济和法律所要求的义务。
《管理学》PERT网络计划
PERT网络分析PERT网络分析(或称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最初是在50年代末开发潜艇系统中为协调3000多个承包商和研究机构而开发的。
PERT 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
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构造PERT图,需要明确三个概念:事件、活动和关键路线。
事件(Events)表示主要活动结束的那一点;活动(Activities)表示从一个时间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的过程;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是PERT网络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事件和活动的序列。
开发一个PERT网络要求管理者确定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关键活动,按照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排列它们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及估计完成每项活动的时间。
这些工作可以归纳为5个步骤。
1. 确定完成项目必须进行的每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完成每项活动都产生事件或结果2. 确定活动完成的先后次序3. 绘制活动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图形,明确表示出每项活动及其它活动的关系,用圆圈表示事件,用箭线表示活动,结果得到一幅箭线流程图,我们称之为PERT网络4. 估计和计算每项活动的完成时间5. 借助包含活动时间估计的网络图,管理者能够制定出包括每项活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全部项目的日程计划。
在关键路线上没有松弛时间,沿关键路线的任何延迟都直接延迟整个项目的完成期限。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定你要负责一座办公楼的施工过程,你必须决定建这座办公楼需要多长时间。
下表概括了主要事件和你对完成每项活动所需时间的估计。
建筑办公楼的PERT网络下面画出了基于表的数据的PERT网络。
完成这栋办公楼将需要50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通过追踪网络的关键路线计算出来的。
管理学-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法
畅销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150 180 250
一般
100 80 50
滞销
50 25 10
10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网络图绘制的规则 箭线:表示一项作业、活动。 实箭线:表示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虚箭线:只表明作业间的相互关系,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结点:表示一项作业的结束和另一项作业的开始。
线路:由起始结点开始延着箭线方向一直到终点,中间由
一系列首尾相连的结点和箭线所组成的通道。一个网络图 有多条线路,其中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
6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绘制网络图
作业 A B C D E F G H
紧前作业
—
—
—
A
B
C
B、D
E、F
2 A 1 C 4 B 3
D 6 G 7 E 5 F12H7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例:某飞机发动机维修项目,包括以下作业
A. 拆卸,5天; C. 机械零件检查,10天; E. 机械零件维修,15天; G. 组装,6天;
计划方法
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结合起来,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 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的方法。 编制计划存在的准确性问题,一般说来,近期容易编制 的准确,而远期编制准确较为困难。而滚动计划较好的 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 “近细、远粗,一年编一次,一次编几年”.比如,一次编三 年,一年编一次.第三年的计划作为发展规划,第一年计划 作为年度执行计划,第二年计划作为过度计划.当然也可以” 一次编三月,一月编一月”,作为短期计划的滚动方法.
作业 紧前作业 A — B A C A D C
管理学名词解释(必背!)
名词解释管理: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p11)自然属性: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所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
(p17)社会属性:实质是“为谁管理”的问题,是为国家当局、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p17)人际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p24)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p25)等级链: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连成的等级机构。
(p62)正式组织:是指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担当着明确职能的机构。
(p69)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p69)程序性决策:即按即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
对于经常发生的需要决策的问题,往往可指定一个例行程序,凡遇到这一类问题,就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的决策。
(p81)非程序性决策:问题涉及面广、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程序可以遵循,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决策。
(p82)原理: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
(p107)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
(p107)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p111)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p127)效果:是指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p127)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关系。
(p127)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赋予相关情境的内涵而成为管理决策的依据知识。
(p132)信息化:是一种过程,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成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所达成的新状态或状态。
管理学计划章节网络图绘制
2.最低成本日程:
最低成本日程指使工程费用最低的完工时间。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需费用大致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 费用两部分。
(1)直接费用:指直接用来完成工程任务的费用。如:工人工资、 材料费、设备费等。直接费用直接分摊到每一项活动,一般直接费用 与生产时间成线性关系时,两者成反比例关系,即,随作业时间的延 长,直接费用分摊到活动中的数额越少,需要活动时间缩短,则需采 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相应增加一部分直接费用(如:投入人力、 物力、设备等)。
S(i,j) = Tlf(i,j) - Tes(i,j) - t(i,j) = Tls(i,j) - Tes(i,j) = Tlf(i,j) - Tef(i,j)
* 注意: a. S(i,j) > 0,说明活动存在时差,活动(i,j)有可利用 的机动时间,这个机动时间是可利用的最大时间潜力。 有时差的活动称为非关键活动。 b. S(i,j) = 0,活动无时差,说明活动(i,j)无可利用的 机动时间,活动在最早开始时间开始,加上活动本身 占用的时间,活动结束时,恰好等于活动最迟结束时间。 时差为零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c. 一般S(i,j)标注在箭线上方中间部位。
* 注意: a.若有多个紧后节点和紧后作业,则分别计算后取极小值。 Tl(i) = min{ Tl(j) - t(i,j)} b.从网络终点(右) 始点(左)顺序计算 c.以“△ ”表示标注在各节点右上方。 d.终点最迟结束时间 = 终点最早开始时间。
(2)作业(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 ① 作业最早可能开工时间:Tes(i,j) 等于该作业箭尾节点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 Tes(i,j) = Te(i)
(3)线路:
指从网络的始点事件开始,顺着箭线所指方向, 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的结点和箭线到达终点事件所 形成的一条通路。在一个网络中往往不止一个通路, 也就是说不止一条线路。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管理: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管理目标: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各自为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代表人角色: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领导者角色: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指挥和协调作用。
联络者角色:管理者为了建立和协调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所起的联络作用。
信息角色: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信息。
决策角色: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正式组织:具有一定结构,同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
非正式组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行程的以情感,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是规定的群体。
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秀规划和决策。
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权变理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管理学名词解释[1]
管理学名词解释1、常规性技术:多变性较小可分析性较大,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都较高的部门技术。
如汽车装配、银行出纳。
2、工艺型技术:多变性和可分析性都较小,如服装设计、烹饪3、工程型技术:多变性和可分析性都较大,如工程设计4、非常规型技术:多变性大可分析性小,需要运用综合性、创造性方法解决,如战略设计。
5、指挥链:指挥链是指从组织上层到下层主管之间形成的一条权力线。
6、Y理论:1)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2)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3)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但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性;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认为这又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7、平衡积分卡: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企业内部因素,还有赖于外部环境,企业不仅要注重短期目标,而且应注重长期发展的需要。
平衡积分卡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
平衡积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欧诺该股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
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
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的,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平衡积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
平衡积分卡将企业战略臵于核心地位。
8、管理: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获得,合理分配资源,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9、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1)只有为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3)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8决策方法与网络计划技术
8决策方法与网络计划技术决策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是管理学和项目管理领域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决策方法是指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决策环境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做出决策的过程和过程中的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通过构建项目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网络图,以及根据该网络图进行优化和资源调度的技术。
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主要包括SWOT分析、决策树、一致性矩阵和场景分析等。
SWOT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内外环境的决策工具,用于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决策树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通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决策节点和概率节点,从而得出最终的决策结论。
一致性矩阵是用于评估决策矩阵是否一致和合理的工具,它通过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来评估决策的一致性程度。
场景分析是一种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同情景,并分析每种情景的潜在风险和机会的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规划、多属性决策、效用理论和模拟等。
线性规划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来优化决策的方法,它通过将决策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和一系列线性约束条件的问题,从而寻找最优解。
多属性决策是一种通过评估决策对象在多个属性上的表现,并应用加权和排序的方法来做出决策的方法。
效用理论是一种基于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决策选择的效用值来做出决策。
模拟是一种通过建立概率模型,并进行复杂系统的仿真实验来研究不同决策选择的风险和效果的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主要包括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和程序评价与审查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关键路径法是一种通过构建项目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网络图,来确定项目最短工期和关键路径的方法。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工期。
程序评价与审查技术是一种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通过对活动完成时间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来确定项目工期和风险的方法。
专升本《管理学》第四章考点总结
外部一般环境
行业环境
竞争对手
企业自身
顾客(目标市场)
迈克尔。
波特;发明了价值链模型; 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输入物流、生产作
业、输出物流、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辅助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
采购)
记忆技巧:输入物流、服务、生产,输出物流、服务销售,人源(人力资源)、采购、基础设施、搞技
术开发;
天一教材P104
总体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五个方面;
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
竞争战略计划迈克尔。
波特提出;竞争战略有三个: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成本集中
战略、差异化集中战略)
企业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天一教材P108)
外部分析
内部分析
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管理学之网络计划技术
工期优化
网络优化一般包括 工期费用优化
工期资源优化
(一)网络计划调整与优化内容
一项好的计划,必须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工期的 前提下,不仅能使项目总的费用支出及资源使用 不超出规定的范围,并尽可能节约,而且在项目 的各个阶段,都能使实际进度、费用资源得到有 效的保障和控制。
所以网络计划的调整和优化在项目管理中十分重 要,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般来说,网 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工作包括时间分析、费用分 析和资源分析三方面的工作。
式中赶工时间是指谋活动的作业时间从正常状 态慢慢加以缩短,知道无法再缩短为止的时间, 该时间所需的费用为赶工时间。
例3、某项工程共有七项活动,其作业时间、费 用及费用变化率如表所示,该计划的简介费用 为每天10 000元,求直接费用之和最低的工期
时间费用优化表
活动 紧后 作业时间 费用(千元) 代号 活动 正常 赶工 正常 赶工
它是指该项作业最迟在什么时间结束,其大
小等于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头结点的最迟结 束时间。
即:T ijLF=TLj
4)作它业是的指最该迟项开作始业时最间迟(T应ij在LS)什么时间开始,其
大小等于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头结点的最迟 结束时间减去该项作业本身的作业时间。
计算公式为:T ijLS=TLj-Tij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iE) 其计算公式为:TjE=max{TiE+Tij}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iE) 计算公式为:TJE=max{TiE+Tij} 一般假定起始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其余节点最 早可能开始的时间按下式计算:
ET(j)={ET(i ) +t(i,,j )}
管理学 第8章 计划的实施
4.
5.
目标的性质
层次性
伴随信息反馈性
目标网络
·
多样性 可考核性
挑战性 可接受性
目标的层次性
• • • • • • •
企业存在 的原因和 理由
组织的远景(vission)和使命(mission) 组织的战略目标 对企业的前景和 发展方向的高度 组织的中期目标 概括,包括核心 理念和未来展望。 组织的短期目标 组织的销售目标 人力资源目标 ……
组织的远景(愿景)
• 愿景就是企业的梦想,是对企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的高度 概括。解决“企业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基本问题”。 •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集中起 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愿景,即企业愿景需要回答以下三个 问题: 1、我们要到哪里去? 2、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3、目标是什么?
网络图
• 网络图:
– “→”表示工序 – “○”表示事项 – 路线:网络图中由始点事项出发,沿箭线方向前进, 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如: ①→ ②→③→⑦→⑩→○→○
3 7
1
2
4
6
9
10
11
12
5
8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容
(2)时间参数 。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
程中,人、事、物的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 化为时间参数来反映的。这些时间参数包 括:各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开工与完工的 时间、工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完成任务的 机动时间及工程范围和总工期等。
我要好好学习 我要在每个学期的考试中都要取得全班前 5名的考试成绩,并拿到一等奖学金。
关于管理学网络计划技术的知识介绍
关于管理学网络计划技术的知识介绍最近有网友想了解下管理学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知识,所以店铺就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大家参考参考管理学网络计划技术:一,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1,专业英语2,提高计算机专业英文文档阅读水平,自学能力基础课程3,C语言程序设计了解计算机内部的运作方式与基本运行规律基本数据处理方法4,操作系统与硬件维护了解计算机基本构成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与技巧5,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结构奠定扎实的网络概念为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打下基础6,计算机图像处理(Photoshop)提高计算机图形应用与设计能力打牢基础专业提高课程:1,VB程序设计了解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点进一步掌握计算机语言编程专业知识2,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健全的网络3,计算机应用色彩基础(色彩与平面构成)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为制作精美的网页与网络产品打牢基础4,FLASH为网页创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内容和互动特效增强网页的吸引力美化产品人机界面5,网页制作与设计(Dreamweaver)网页是互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网页是不可或缺的6,脚本语言与动态网页制作(ASP)“有了沟通,所以无限” 建设能实时与互联网用户进行动态交流的网站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手段7,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是开创个人事业的一个新的途径也是一个在蓬勃发展中的行业认证课程:1,职业素质培养(ATA)认真的工作态度专业的职业素质是人生成功的基石2,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TCSP)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健全的网络3,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70-228)大型商业数据库是网络应用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4,Windows Server 2003的管理(70-290)完善的结构,简便的管理方式,是我们选择Windows Server的重要理由要用好它,就要学好如何管理5,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和管理(70-291) 任何服务器系统都有其自身构建目的学习专业的网络服务构建方法,是作为网络管理员所必修的一门课程6,Windows XP的安装、配置与管理(70-270)建立完善安全的网络办公环境,离不开我们对系统的了解与熟悉,WindowsXP是现在最适合于办公的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二,专业特色1,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专业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与从业素质,重点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方面的应用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开发与管理网络产品的实际应用能力。
管理学中网络计划法的定义
管理学中网络计划法的定义Network planning in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detailed plan that outlines the sequence of tasks and activities required to achieve a specific goal within a set timeframe. This method involves breaking down a project into smaller, manageable tasks, assigning resources to each task, and establishing dependencies between tasks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can be completed efficiently.在管理学中,网络计划法指的是制定详细计划的过程,该计划概述了实现特定目标所需的任务和活动顺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
这种方法涉及将项目分解为较小的、可管理的任务,为每个任务分配资源,并确定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确保项目能够高效完成。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in network planning is the use of a network diagram, which visually depic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sks, their durations, and the overall flow of the project. By creating a network diagram, managers can identify critical paths, which are the sequence of tasks that must be completed on time to prevent delaysin the project. This allows for bette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helps in mitigat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project delays.网络计划法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使用网络图,这种图形化地描绘了任务之间的关系、它们的持续时间和项目的整体流程。
现代管理学(00107)第十章-系统分析、网络计划与精益管理-知识归纳
现代管理学(00107)-知识归纳第十章系统分析、网络计划与精益管理1、系统分析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到了80年代才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做出了全面的研究。
2、系统分析的内容:系统分析是一种复杂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切入点可进行不同内容的分析。
根据系统的组织情况和与外界的关系,可以对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等。
(1)整体分析。
整体分析是系统分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时才能看清其本质。
因此要追求对整体进行优化分析,达到目的的过程即是整体进行提高的过程。
(2)结构分析。
结构指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系统中的要素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排列,就会使系统整体产生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进行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研究结构,对各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达到系统功能优化的目的。
(3)层次分析。
系统既有结构又有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既可从“等级性”上考虑,又可从“侧面性”上考虑。
等级性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分成若干等级。
侧面性则指系统内的任何一个级别都可以分成若干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而部分又可以看成该级别内的下一个层次。
(4)相关分析。
系统中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同时,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系统的变化,系统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环境。
这种相关关系是可以测定并予以量化的,其结果就是找出相关系数。
(5)环境分析。
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实际上环境分析就是一种系统外部关系分析。
同时环境分析又与系统分析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
环境与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
3、系统分析的过程:(1)第一步,确定目标。
(2)第二步,拟订方案。
(3)第三步,选择可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网络图的优点: 1)能明确反映项目中各项工作的 进度安排,先后顺序和先后关系。 2)通过网络计划和网络分析,找出 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便 于进行重点管理。 3)通过网络计划的优化,求得资源 的合理利用。
二、 网络图时间的计算
1.作业时间 作业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一项 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为工序时间、工作时间。 作业时间的确定,有以下两种方法。 1)单一时间估计法 2)三点时间估计法 三点时间估计法,认为完成一项作业估计以 下3种时间: ① 最乐观时间(最短时间以a表示) ② 最保守时间(最长时间以b表示) ③ 最可能时间(正常时间以c表示)
1、采取技术措施,压缩关键线路上的 作业时间 2、利用时差,从非关键路线上抽调部 分人力、物力集中于关键线路上的某 些活动,缩短其作业时间。 3、对关键线路上的各关键活动进行分 解、组合、组织平行或交叉作业。
(二)时间-费用优化 时间费用优化是综合考虑工期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寻求以最低的工程总费用获得最佳工期的一种方 法。 工程总费用是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缩短工期会引起直接费用的增加、间接费用的减 少。相反,延长工期,通常可节省直接费用,而 增加间接费用。 假设缩短工程周期的天数与直接费用成线性关系, 每缩短单位时间所增加的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变 化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ET(j)=max{ET(i ) +t(i,j )}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TiL) 终点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iL=min{TjL-Tij} 网络终止节点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可以等于它的 最早开始时间。其余节点最迟必须结束时间可按 下式计算: LT(i)={LT(j)-t(i,j)}
H
I
-
-
2
4
1
1
20
20
40
50
20
10
4)作业的最迟开始时间(T ijLS) 它是指该项作业最迟应在什么时间开始,其 大小等于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头结点的最迟 结束时间减去该项作业本身的作业时间。 计算公式为:T ijLS=TLj-Tij
4.时差的计算 作业的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的条件下, 某些活动在开工时间安排上可以机动使用的时间,即宽裕时 间。作业的总时差等于作业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 之差,或者等于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之差。 计算公式为: R ij=T ijLS-T ijES 或 Rij=T ijLF-T ijEF
LT(i)=min{LT(j)-t(i,j)}
在网络图中,一般把结点最早开始时间用“□”表 示,把结点最迟结束时间用“△”表示。如图4-5所 示。 19 5 7 13 13
2 A
0
C 6
4
F 6
6
19 7 I 7
5 1 B 5 3
5 5
0
D8 E 6
7
G H 5
21 26
5
20
26
3.作业时间参数的计算 1)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T ijES) 它是指作业最早可以在什么时间开始,其大小等于 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尾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即: T ijES=TEi
一、网络图的绘制
1、箭线型网络图的构成
箭线 作业 始 虚箭线
时间
终
指一项工作的开始或完成
事项或结点
线路
从网络起点事项开始,顺箭线方向连续不断到达终点的一条线路。
2、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
2)、两个相邻的结点间只允许 有一条箭线。若多于一条, 要加结点将其分开。
3)、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结点,结点编号不能重复使 用。箭头结点编号必须大于箭尾结点编号。 4)、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二) 时间优化 由关键线路确定的项目完工工期(计算工期)和 由项目管理部门要求的完工工期(规定工期)之 间会有下列三种情况。 1、计算工期可以作为规定工期 2、计算工期短于规定工期 3、计算工期超过规定工期 上述第三种情况是网络计划调整工作面临的主要 问题。缩短工期的主要途径有:
时间费用优化表
活动 紧后 代号 活动 A B C D E F G
作业时间 正常 赶工 3 D、G 6 C 5 1 2 E、F 6 5 E、F 7 I 9 6 H I 6 5 4 1
费用(千元) 正常 赶工 40 52 30 50 40 70 40 100 30 60 30 60 60 110
费用变化率 (千元/每天) 4 5 7.5 30 10 15 12.5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iE) 其计算公式为:TjE=max{TiE+Tij}
2.结点时间参数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TiE) 计算公式为:TJE=max{TiE+Tij} 一般假定起始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其余节点最 早可能开始的时间按下式计算: ET(j)={ET(i ) +t(i,,j )}
2)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T ijEF) 它是指作业最早可以在什么时间结束,其大小等于 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尾结点的最开始时间加上该作 业时间。 计算公式表示为: T ijEF=T ijES+Tij
3)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T ijLF) 它是指该项作业最迟在什么时间结束,其大 小等于代表该项作业的箭线的箭头结点的最迟结 束时间。 即:T ijLF=TLj
网络计划技术(又称为计划评审技术和关 键线路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 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网络图的形式,反映 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 系,并通过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找 出影响全局的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以便 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安排,使工期、成本、 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预期目的。
三、 网络计划和优化
经过网络图的绘制与时间参数的计算, 确定了关键线路,就得到了一个初始网络 图计划方案,在对此方案进行一系列的调 整以后,最后得到一个较优的计划方案, 这个过程就是网络优化。
工期优化 工期与优化内容 一项好的计划,必须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工期的 前提下,不仅能使项目总的费用支出及资源使用 不超出规定的范围,并尽可能节约,而且在项目 的各个阶段,都能使实际进度、费用资源得到有 效的保障和控制。 所以网络计划的调整和优化在项目管理中十分重 要,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般来说,网 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工作包括时间分析、费用分 析和资源分析三方面的工作。
关键线路的确定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 1)周期比较法 它是指从网络图始点到终点有多条线路,而 延续时间周期最长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2)时差法 在网络图中,计算各项作业的时差时,若时 差为零的作业就是关键作业,而由这项时差为零 的关键作业组成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5.关键线路的确定
3)破圈法 从网络图的始点出发,沿着箭线方 向到达另一结点,若存在两条线路就 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即形成一个圈。 如果形成圈的两条线路的作业时间不 等,可以将其中作业时间较短的一条 线路删去,剩下作业时间较长的线路, 这个过程叫做破圈。破圈从始点开始, 一直到终点为止,最后剩下的就是关 键线路。
直接费用变化率=(赶工费用-正常费用)/(正 常时间-赶工时间) 式中赶工时间是指谋活动的作业时间从正常状 态慢慢加以缩短,知道无法再缩短为止的时间, 该时间所需的费用为赶工时间。 例3、某项工程共有七项活动,其作业时间、费 用及费用变化率如表所示,该计划的简介费用 为每天10 000元,求直接费用之和最低的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