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中的意象(建议收藏)
边塞诗及其意象
钥匙有了,而且不只一把,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起来也是很有讲究的。这就要灵活运用,对具体的诗题做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到能对锁的那把钥匙,自是不言而喻
显然是有意识地吸取了唐人边塞诗中常见的秋漠朔气、秦月汉关、刀雪落照的意象。
(唐人边塞诗开头,往往是一身建功立业的豪气,而结尾时又难藏思乡的“边愁”。毛泽东这首诗则以恍若塞上行一句顿住,不再承接古人“将军百战征夫泪”的余情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边塞诗词的创作形式大多为古风(考虑到高考命题使用长篇古风做材料的可能性不大,故本文不予涉及)和绝句,词的数量较少。中学生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如下几把打开通往凯旋门的钥匙。
边塞诗及其意象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1.唐代边塞诗大多与明月有关,明月蕴涵着边塞诗人的悲愁特质。如:“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悲怆郁愤;“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第二把钥匙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先拿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来说,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再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不妨先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道题做做,以巩固对这把钥匙的认识,题曰:“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分析出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出塞》中的壮志豪情与战争意象
出塞中的壮志豪情与战争意象一、简介《出塞》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创作的一篇长诗,描绘了边塞战争中的壮志豪情和战争意象。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战士们出征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对功名富贵的渴望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磨难。
二、壮志豪情1. 出征壮志诗中通过写实而有力地描绘出战士们在边塞上蓬勃向前的形象,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展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
例如,“汉家宫廷列上将,弓弩营犬千百旁;坐倚胡沙卧看尽,袖手星消几十场。
”这些语言形象地表达了战士们为国家冒死出征的决心和勇气。
2. 对功名富贵的渴望《出塞》中反复提到了“金帐雄师”、“马蹄如结组”的壮丽场面,体现了战士们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诗中描述了战士们在边塞上战斗,以期获得功勋和荣耀,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3. 对边塞生活的磨难边塞是一个严酷的环境,充满了恶劣的天气、艰苦的工作和持久的战争。
《出塞》中描绘了战士们在这种环境下艰辛奋斗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家园、对亲人思念之情。
例如,“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句诗语言简练地传达了战士眺望故乡时内心所感。
三、战争意象1. 铁血铮铮《出塞》中通过描写战争场面展示出一种浩大而铁血的氛围。
比如,“旌旗十万斩凶豪,累坐铜龙镇西州;山河咸共逢开济,精庐宝殿玉堂楼。
”这些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无畏无惧、杀敌致胜的英勇形象。
2. 兵戈家国情怀《出塞》以及边塞战争整体将兵戈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起来。
诗中反复出现的“回看”、“望断”等字眼,表达了战士们对家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这种情感与战争紧密相连,在战乱中变得更加珍贵和深刻。
3. 自然界的隐喻王昌龄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间接表达对战争的思考。
例如,“霜鬓明丝弄晓笳,岁星移斗北堂下;陇头未可雁南渡,客舍哀风秋夜早。
”诗中把寒冷的冬天、秋天和孤鸟南飞等景象与边塞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画面。
四、总结《出塞》中展现了壮志豪情与战争意象的交融。
诗中描绘的出征壮志、功名追求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磨难都凸显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
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和主要内容思想边塞诗指以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等为内容,展现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表现将士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思念家乡的情感的诗歌。
边塞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1. 战争中使用的物品。
如金鼓、旌旗、铁骑、烽火、羽书、角弓、胡马、征衣、铁衣、戍楼、戈、矛、剑、箭、戟、斧、钺、刀、铩等。
2. 边塞的地名。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玉门、凉州、天山、安西、幽、辽、陇等。
3. 边塞的民族。
胡、羌、羯、夷等。
4. 边塞的风光。
大漠、沙碛、瀚海、风霜、严寒、白草、枯蓬、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等。
5. 少数民族的乐器。
如羌笛、胡笳、琵琶、画角等。
6. 音乐。
梅花落、关山月、雨雪曲、杨柳曲、出(入)塞曲等。
边塞诗常见的思想内容有:1. 体现戍边将士的爱国激情。
诗歌通过描写边塞紧张的局势、戍边将士艰辛的生活状态、战争的惨烈场景等,表现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情感。
如: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诗歌描写了一个读书人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用“照”渲染紧急的气氛,用“自”表现爱国思想。
三、四句描写军队出师、到达边塞的情景。
“绕”体现出军队包围敌人的境况,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气氛。
五、六句写战斗情况,通过侧面烘托表现战争;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用象征军队的“旗”“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 表现边塞紧张的形势。
有些边塞诗通过描写烽火、军书传递等表现边塞紧张的局势。
如: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王维《陇西行》)诗歌一、二句用“一走马”“一扬鞭”表现边塞传递军书的急切;用“十里”“五里”渲染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
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指军营。
温庭筠《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送别诗:分类一般有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常见意象: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边塞诗的手法情感意象
边塞诗的手法情感意象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边塞诗常见意象》
整理课件
2
• 边塞诗常见意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 旌旗
• 2. 借指军士。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白 马金鞍从 武皇 ,旌旗十万宿 长杨 。” 陈毅 《梅 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 斩 阎罗 。”
整理课件
3
• 鼓、金
整理课件
4
•干
戈
整理课件
5
• 号角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常见的表达技巧:夸张整理、课件对比、衬托
16
二、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
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
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
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折杨柳》、《梅花落》古笛曲、《关山 月》古琴曲
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整理课件
14
• 与边塞有关的风物: • 大漠:雄浑适 岑参 王昌龄 知识小结:边塞军旅
边塞诗常见意象
边塞诗常见意象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常见的意象包括以下几种:
1. 关塞山河:在边塞诗中,关塞山河常作为壮丽的风景背景出现,代表了祖国的壮丽边疆。
如高适的《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中就写道:"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2. 大漠烽烟:大漠烽烟通常表示战争的气氛,充满了肃杀之气。
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白雪纷飞和将士们真挚的感情描绘了壮丽的雪景。
3. 将士戎马:在边塞诗中,将士戎马常作为战争的具体形象出现,代表了士兵们的勇猛和坚毅。
4. 长河落日:长河落日是边塞诗中最著名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壮美的大自然和诗人对家园的思念。
如《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 草木年华:边塞诗中也经常出现草木年华的意象,代表了士兵们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戍边战士的生活,也表现出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6. 雁鸿:雁鸿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被视为思乡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书的信使。
在边塞诗中,雁鸿常代表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例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用雁鸿传达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
边塞诗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 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 空回首。(高适)
边塞诗的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 戟、斧、钺、刀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 羌、羯、夷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意象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答:(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1分);军情紧急(1分)。作用:营造了萧杀 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 (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答:(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 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1分),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 的厌倦(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边塞诗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边塞诗边塞诗一、常见意象1、边塞诗中常见的用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2、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和民族名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5、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梅花落——曲调名。
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二、思想感情1、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2、抒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家中思妇的离愁别恨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4、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5、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6、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有关边塞诗的意象
有关边塞诗的意象有对边塞风景的描写,展现边塞独有的自然风貌,更为抒发将士边塞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烘托;也有对征战的描写,它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或边塞的风光。
抓住这些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边塞诗的意象,欢迎阅读!1.战具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战车、铁衣、铁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
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羽书、金鼓、战车、烽烟、羽书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
铁骑、旌旗饱含着军容整肃的自豪感。
2.地名和民族名碛、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阴山、天山、安西、单于、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阳关、金河、黑山头等。
碛: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
如岑参《碛中作》,就是指诗人在万里沙漠中所勃发的诗情。
碛西:是唐朝对西域的称呼。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里的碛西就是指安西都护府。
轮台: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句,就是指诗人即使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龟兹:又指龟兹国,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
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
例如“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夜郎:是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后来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原居地为今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
例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黑山头:古城名,该古城为辽代遗址,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尔封地。
3.景物大漠、烽烟、长河、烽火、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边塞诗常见意象
意象意义:在边塞诗中,地名意象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诗歌情感的载体和主题表达的符号。
象的边
第 五
乐塞 章
器诗
意中
羌笛、琵琶、胡笳、芦管、 角、鼓等极富地域色彩的 乐器 羌 笛 : 羌 族 传 统 乐 器 , 常 用 于 表 达 思 乡 之 情 。
情。
戍边将士的离情别绪
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乐器在边塞诗中的象征意义
乐器在边塞诗中的文化内涵
感 谢 观
汇
看报 人 :
XX
号角:传达号令,鼓舞 士气
金鼓:指挥军队,协调 行动
烽火:报警信号,传递 敌情
戈矛剑戟:武器装备, 杀敌致胜
雁飞鹰扬:象征自由, 寄托乡思
意象作用:让我们如亲临
边塞,目睹激烈的战争场
表达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 拼搏的精神
面。
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以 及对和平的渴望
描绘战争场景,展现激烈的 战斗场面
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展现边 塞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
物的边
第 二
意自塞草、长云、雨雪、
风沙等
雪山:代表边疆的壮丽和雄 伟,也暗示边疆生活的艰辛
枯草:暗示边疆生活的艰苦 和荒凉
黄河:代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也暗示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
雨雪:象征边疆的气候多变和恶 劣,也暗示将士们的艰苦生活
飞雪:象征边塞将士的豪情 壮志和艰苦生活
秋月:象征边疆将士的思乡 之情和孤独之感
风沙:象征边疆的风土人情和自 然环境,也暗示将士们的坚韧不
拔和豪情壮志
大漠:象征边疆的广阔和荒凉,
也暗示将士们的孤独和寂寞
边塞诗常见意象
边塞诗常见意象一、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独特的题材和艺术风格常常令人称道。
而其中,边塞诗常见意象更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二、马匹边塞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就是马匹。
作为边塞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军事力量的象征,马匹常常被用来表达边塞诗人们对边疆的热爱和对边疆生活的赞美。
马匹代表着勇气、力量和自由,同时也象征着边塞人民的无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落日在边塞诗中,落日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它常常被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边塞地区的日出日落景色壮丽而寂寥,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边塞风光常常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落日意象也常常与战争和离别相联系,抒发了边塞人民在战争中的辗转困扰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边塞风光边塞地区的特殊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得它有着独特的风光。
在边塞诗中,边塞风光常常出现,通过描绘草原、沙漠、群山和流水等景色,表现出边塞地区的壮美和特殊的生活气息。
边塞风光的描绘常常伴随着物产丰富和民风民俗的描述,给人一种亲近自然、宽广包容的感受。
五、战鼓作为边塞地区不可或缺的军事象征,战鼓在边塞诗中常常起到象征、映衬和渲染的作用。
战鼓的声音给人以勇气和壮志,它代表着战场上的硝烟和血腥,也承载着边塞人民对抗外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六、孤城边塞地区的城池常常被围绕在战争与火焰之中,这使得孤城成为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孤城象征着边塞人民在战乱中的孤独、坚守和忍耐,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对于边塞诗人们来说,孤城意象也常常承载着他们的悲凉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
七、火焰火焰是边塞诗中常见的象征之一,它代表了战争、荣耀和毁灭。
边塞地区常年战乱不断,火焰的燃烧成为了这一地区的特殊景象。
身处边塞的诗人们通过描绘火焰,抒发对战争的忧虑和痛苦,并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八、明月在边塞诗中,明月往往以孤独、明亮和神秘的形象出现。
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边塞诗的主要意象1. 边塞诗里那大漠呀,就像一个巨大的沙海,无情地吞噬着一切。
你看王昌龄写“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这大漠就是战争的背景板,风沙一起,紧张的气氛就烘托出来了,战士们就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出征。
2. 孤烟是边塞诗中独特的意象呢。
它就像一个孤独的舞者,在空旷的大漠上独自舞动。
王维说“大漠孤烟直”,那股孤烟直直地升起,在无边无际的大漠里,显得那么渺小又那么倔强,就像戍边战士,虽然孤独却坚守岗位。
3. 明月这个意象在边塞诗里可常见了。
它就像远方亲人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戍边的人儿。
李白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明月高悬在天山之上,照着戍边战士,战士看着明月,肯定满是思乡之情,感觉就像月亮在和战士对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
4. 说到边塞诗,那雁阵也是很重要的意象。
它们就像一群思乡的游子,排着队往南飞。
范仲淹写“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雁都飞走了,可战士们还得留在边塞,多让人心酸呀,战士们望着雁阵,心里估计在想,大雁都能回家,自己却回不了。
5. 烽火是边塞诗中充满紧张感的意象。
这烽火就像一个危险的信号弹,一旦点燃,就意味着战争来临。
杜甫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烽火一起,连烧几个月,战士们得多担心家人呀,而且家人也担心他们,这种烽火带来的不安感,真的很强烈。
6. 戍楼在边塞诗里可有着重要地位呢。
它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边塞。
王昌龄写“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戍楼和长城相连,战士们在戍楼上守望着,秋月照着,那股边愁就油然而生,就好像戍楼也在叹息战士们的苦。
7. 羌笛是边塞诗里很有韵味的意象。
它就像一个悲伤的诉说者,吹出的曲子满是哀怨。
王之涣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羌笛吹出的杨柳曲,在边塞听起来特别伤感,战士们听着,就像听到自己内心的思乡声音。
8. 胡马在边塞诗里常常出现。
这胡马就像边塞的精灵,跑来跑去。
王昌龄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胡马一旦越过阴山,就会带来战争和危险,这胡马象征着边塞的不稳定因素,战士们就得时刻提防着它们。
边塞诗中的意象(建议收藏)
边塞诗中的意象(建议收藏)边塞诗中的意象一、边塞诗中的意象1、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景物:秋月、雪山、塞草、大漠、孤城、落日、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碎石;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铁骑、斗兵、将军、征人、金鼓、旌旗、刁斗、羽书、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文档交流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及人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金山、天山、阴山、受降城、长城、玉门关、榆关、瀚海、雪海、狼山、蓟北、边庭、边城、沙场、车师、关山、关西、安西、阳关、萧关、凉州、青海、金河、居延、楼兰;单于;。
.。
.文档交流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二、意象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
.。
文档交流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文档交流三、意象作用1、分析典型意象,定位诗歌类型。
诗中若出现几个边塞诗中常见意象就可基本判断为边塞诗。
2、渲染氛围,描写景象,表达感情。
3、烘托人物。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出塞》中的边塞意象分析
《出塞》中的边塞意象分析《出塞》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抒发壮志雄心的咏史之作。
诗中通过对边塞战事的描写,展现了边塞守军的英勇悲壮、卓尔不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凸显了边塞战争的无穷苦难和荒凉景象。
边塞意象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起到了丰富诗歌情感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诗的前两节写的是边塞战事的背景,诗人通过描述黄云、白雪、边关等自然景物,描绘了边塞战争中的苦难和荒凉。
黄云和白雪分别代表了边塞战斗中的火焰和战斗中敌人的阴影,象征着战争给边塞人民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边关的寂寥和凄凉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边塞守军在战争中的孤寂和艰难。
整个战场上烽烟四起,疲惫的身躯和愁绪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混沌、悲壮的景象。
第三节至第六节,诗人叙述了守军们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精神。
边塞守军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甘愿与敌人拼死搏斗,守护边疆安宁。
他们不怕风雪、寒冷以及艰苦的环境,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家国。
诗中的壮歌和鏖战的场面以及年老的武士、弱小的战马的形象,都彰显了边塞守军的英勇和忠诚。
通过边塞战斗的描写和边塞人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边塞守军的敬仰和赞扬,展示了边塞守军坚守岗位、舍生忘死的精神,突显了忠诚和勇敢的品质。
这是一种鼓舞和励志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自己富有壮志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也代表着他对国家繁荣和安定的祈愿。
此外,边塞意象还具有包容和智慧的象征意义。
边塞地区不仅代表战争和苦难,还是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
历史上,边塞地区经常是各种民族和文化交融的场所,各种文化因素在边塞地区融合,产生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产物。
边塞意象不仅有壮丽的战斗场景,还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智慧的馈赠。
总之,《出塞》中的边塞意象通过描绘边关战事的艰苦、边塞守军的英勇和忠诚、以及边塞地区的宽广和文化交融,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内涵。
边塞意象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守军的英勇,更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安定的期盼,表达了追求和壮志的追求。
这种边塞意象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让读者能够体验到边塞守军的忠诚和勇敢,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出塞》中的边塞意象分析
《出塞》中的边塞意象分析引言边塞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出塞》是一首能够充分展现边塞意象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出塞》中的边塞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大漠苍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开头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大漠苍茫、风吹草低以及见牛羊等形象来突出边塞地区的广阔和贫瘠。
这种扑面而来的视觉景象给人一种荒凉与寂寥之感,同时也表达了那里艰难生活条件下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用黄沙百战穿金甲和楼兰来进一步加强对边塞地区的描绘。
黄沙百战穿金甲暗示着沙漠环境极度恶劣,并且强调了边塞地区的艰苦和残酷。
而楼兰则代表着西域文化与边塞文化的交融,在诗中别具象征意义。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彩凤双飞和灵犀一点通来表达人们在边塞环境中的孤独与交流。
身无彩凤双飞翼说明了边塞居民不能享受到华丽和奢侈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呼应了开头描写中的荒凉景象。
而心有灵犀一点通则反映了边塞地区人们之间默契和深厚的情感纽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足以傲这两句诗中提到了宣室求贤、贾生才调等内容,暗示了边塞地区虽然遭遇战乱与荒芜,但仍然孕育出许多才俊,并且他们因其卓越的才能而备受赞誉。
这部分描写展现了一个坚韧不拔、入木三分的边塞人民形象。
思患预防,犹是未央前送秋通过这句诗,作者表达了边塞地区对未知风险的思考、警觉和准备。
边塞地区常年与敌人交战,因此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危机。
这种深思熟虑和未雨绸缪的精神体现了边塞人民特有的智慧与非凡的勇气。
结论《出塞》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将边塞地区的特点和意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大漠苍茫、黄沙百战穿金甲、楼兰等形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领略到边界之地所具有的荒凉与艰难。
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和心有灵犀一点通描述了边境生活中闪耀出来的坚强和团结。
同时宣室求贤访逐臣以及思患预防又展示了边境居民在面临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与果断。
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
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第一篇: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诗歌鉴赏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指军营。
温庭筠《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送别诗:分类一般有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常见意象: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中的意象
一、边塞诗中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景物:秋月、雪山、塞草、大漠、孤城、落日、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碎石;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铁骑、斗兵、将军、征人、金鼓、旌旗、刁斗、羽书、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文档交流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及人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金山、天山、阴山、受降城、长城、玉门关、榆关、瀚海、雪海、狼山、蓟北、边庭、边城、沙场、车师、关山、关西、安西、阳关、萧关、凉州、青海、金河、居延、楼兰;单于;。
.。
.文档交流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二、意象特点: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
.。
文档交流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
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文档交流
三、意象作用
1、分析典型意象,定位诗歌类型。
诗中若出现几个边塞诗中常见意象就可基本判断为边塞诗。
2、渲染氛围,描写景象,表达感情。
3、烘托人物。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