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关于《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古诗《悯农》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悯农》。
2. 使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农耕文化,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 古诗文言文的解读。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古诗《悯农》全文。
2. 关于农耕文化的资料。
3. 农民辛勤劳动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付出。
2.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古诗《悯农》,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例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意为农民在五月农忙时节,更加忙碌。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描述了小麦成熟的情景。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展现了农民家庭的生活情景。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描绘了农民相互帮助的情景。
3. 背后的农耕文化:介绍农耕文化,让学生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4. 反思与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感谢农民?提供相关的古诗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观刈麦》、《农夫》等。
6. 课后作业:背诵古诗《悯农》,了解更多的农耕文化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古诗《悯农》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反思与讨论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农耕文化了解的拓展情况。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在理解古诗和认识农民劳动方面取得进步。
2. 在反思与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们的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
3. 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的批改,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古诗《悯农》以及相关的农耕文化知识。
《悯农》教学教案5篇
《悯农》教学教案5篇《悯农》教学教案1【教学设想】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会背诵课文。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看课文插图。
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
(出示课题《锄禾》)2.教学“锄禾”。
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
(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
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
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
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习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
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
(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悯农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首诗的精神传承下去,引导学生理解农民的艰辛,培养他们的悯农情怀。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悯农”这首诗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悯农”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和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背诵、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悯农情怀;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李绅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悯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理解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例如,通过分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通过分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让学生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4. 鉴赏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对比、拟人、排比等,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5.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悯农情怀”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农民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悯农情怀。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背诵诗歌、撰写感悟文章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讲述诗人故事、播放相关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作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古诗《悯农》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悯农》这首古诗。
1.2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李绅的思想感情。
1.3 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1.4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悯农》这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所表达的悯农情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反思。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古诗《悯农》的背景、诗意和作者情感。
3.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农民劳动的看法。
3.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培养悯农情怀。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绅及其《悯农》的创作背景。
4.2 讲解诗文: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4.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论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4.4 背诵诗文:指导学生正确背诵《悯农》,检查背诵效果。
4.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学习了《悯农》之后,自己在悯农情怀方面的变化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5.1 背诵并默写《悯农》。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悯农情怀的作文。
5.3 调查了解农民劳动的现状,思考如何关爱农民,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学生对《悯农》的背诵情况,检查记忆和发音的准确性。
6.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反思。
6.3 分析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对悯农情怀的理解和表达。
6.4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七、教学拓展7.1 推荐学生阅读李绅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7.2 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描写农民劳动的古诗,比较其与《悯农》的异同。
7.3 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或农场,亲身感受农民的劳动环境和过程。
7.4 邀请农民代表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劳动经历和生活现状。
八、教学资源8.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悯农》的文本、注释和背景资料。
《悯农》教案(精选15篇)
《悯农》教案《悯农》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悯农》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悯农》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认本课:“农、午、汗、粒、辛”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农夫劳动的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育同学敬重劳动、疼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具预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会认五个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古诗使同学体会农夫劳动的辛苦,初步培育同学敬重劳动,疼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爱好,通过这样一个同学饶有爱好的诗歌,引出课题,进而极大的诱发同学的学习动机。
2、深情范读,激发情感。
《悯农》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感情真挚朴实。
教学中,利用课件饱含深情的范读,使同学能在学习之前,有一个整体感知,受到熏陶、感染。
3、品读感悟,读有感情。
现在孩子过于娇惯,许多孩子挑食,饭菜不合胃口就大哭大闹,不想吃就扔掉,铺张现象日益严峻。
对于这首诗的把握,除了感受古诗的魅力,还应注意对同学的情感训练。
当然,这种训练不是生搬硬套地强加给同学,而是结合多媒体,引导同学细细品尝诗句,从饱含深情的朗读中去细细感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娓娓道来,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
1、师描述: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
想不想?(好)那咱们抓紧去听一听吧!(课件播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音乐。
)听了以后觉得怎么样?好不好听?2、好吧,今日老师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悯农》(贴上卡片)揭示课题,熟悉生字“农”,(出示“农”的带拼音生字卡片),强调读准后鼻音。
齐读课题。
二、范读古诗1、出示课件:(本首诗的插图)老师描述: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首诗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李绅写的。
《悯农》教学反思(通用6篇)
《悯农》教学反思(通用6篇)《悯农》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悯农》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悯农》教学反思1《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二、三岁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学这首古诗,对于中班幼儿要求背诵并不难,能作过多的要求。
于是,教学中关键重点引导小朋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
为此,我从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感受“辛苦”来展开教学活动。
1、让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儿教学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凭空开展,一定要在幼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我他们做弯腰姿势保持五分钟来感受“辛苦”,他们个个都觉得累。
这种亲身体验比凭空解释效果好。
另外,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粮食,特准备了水稻,让幼儿进行实物观察。
看到幼儿脸上摆出好奇和惊喜,我别提有多高兴。
我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到收获,再到稻谷变成米饭的漫长经历以及期间的农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2、看图了解“辛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早期阅读教学的自主化、个性化。
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时,我不作任何要求,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
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再让他们举手发言。
有个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
那就是蔡均易,他说:“我知道这是夏天,很热很热的,我外公去种田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有太阳的。
”这时,妞妞也说是夏天,我也要她说明理由。
她说:“那农民伯伯都流汗了。
”我便问:“农民伯伯这么热,还在干活。
那你们觉得怎样的太阳好一点?”这一问,激发了孩子热情,课堂就热闹了。
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比春天与夏天的太阳。
悯农的教学反思(四篇)
悯农的教学反思《悯农》是唐朝诗人李绅所作, 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描述了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农民们还在禾地里锄草,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中。
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呢!道出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这首诗告诉了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这首诗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背诵诗歌外,还要达到教育的目的,要让孩子认识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让他们同情辛勤劳动的农民,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表示愤慨。
我在教学《悯农》一课时,针对课文内容运用挂图引导学生说了两次话。
一开始我出示挂图(农民正在烈日下给禾苗锄草,汗水直往下滴),我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这一提问给了孩子很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既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得到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诗文做下了铺垫。
第二次是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说:“同学们对古诗的意思也理解了,请你们再看这张图,如果你们面对着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们有什么想对别人或者对自己说的吗?”因为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想对自己说要爱惜粮食;我想对同学说吃饭时不要掉饭粒;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如果浪费了粮食,农民伯伯的辛苦就白费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诗和乐一直是紧紧相伴的。
古代的诗是可以吟唱的,而古代的乐也总是带有许多诗意和想象。
因为古诗短小孩子们从小就听熟或背熟了,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她们能在自己熟悉的歌词中获得更多的体验。
同时,结合古诗句的特征、语气、语调,培养儿童对节奏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悯农的教学反思(二)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
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古诗悯农》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使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敬之情,使幼儿能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古诗《悯农》。
难点:让幼儿能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产生对农民的尊敬之情。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解、体验等方式,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敬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悯农》的图片、视频等材料。
2. 教学道具:农田、农民劳动的图片或实物。
3. 教学音频:古诗《悯农》的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农田和农民劳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内容:讲解古诗《悯农》的内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
3. 朗读练习:指导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4. 情感体验:让幼儿讨论农民的辛勤劳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培养对农民的尊敬之情。
5. 总结与拓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幼儿思考农民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表达对农民的尊敬之情。
六、教学步骤:1. 展示农田和农民劳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古诗《悯农》的内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
3. 朗读古诗《悯农》,指导幼儿正确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4. 分组讨论,让幼儿谈论农民的辛勤劳动,体会农民的辛苦。
5. 总结古诗《悯农》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农民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古诗《悯农》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的朗读能力,检查幼儿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古诗。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悯农》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悯农》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理解古诗《悯农》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掌握古诗《悯农》中的生字词汇,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古诗《悯农》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掌握古诗《悯农》中的生字词汇,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文(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农村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村庄中常见的农作物,然后向学生介绍古诗《悯农》。
教师讲解课文,带领学生朗读(10分钟)教师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朗读,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自读,理解课文(15分钟)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并标出生字词汇。
生字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图示、动态展示等形式,对生字词汇进行解释,让学生逐个认识和理解。
朗读和讨论(1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并就诗歌中的情感、意象、艺术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课文仿写(10分钟)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和内容,写一篇自己的小诗,反映自己对农村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课前情境引导、课堂讲解、学生自读、生字词汇学习、朗读和讨论、课文仿写等多种形式,本节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了古诗《悯农》,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提高了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由表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我也发现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和主题。
分析古诗《悯农》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会欣赏和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诗《悯农》的内容和主题的理解。
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难点:古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表达方式的解读。
对农民劳动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三、教学准备:准备古诗《悯农》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分析古诗内容。
准备讨论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提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古诗《悯农》,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排列和韵脚。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讨论古诗中的表达方式,如描绘、抒情等。
让学生分享对古诗中农民劳动的描绘的理解和感受。
4. 反思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反思自己对农民的态度和行为。
讨论如何关爱农民,提出具体的行为建议。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
强调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五、作业与延伸:让学生背诵古诗《悯农》,加强记忆和理解。
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农民劳动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的能力。
2. 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3. 学生对古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表达方式的解读。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准备:相关录像、配乐朗读录音带、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劳动吗?现在就让我们到田间看一看吧!(放录像:农民头顶烈日在给禾苗锄草)同学们,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吧!”2、“是啊,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绅站在田间看到此情此景时,同你们一样,心里很有感触,便写下了一首诗《悯农》。
(板书课题)这首诗广为传诵,你们想读一读吗?”(二)学习古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检查读的效果,易读错的字:谁、皆。
3、自己读古诗。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4、指名读古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质疑,答疑,师适明引导)5、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三)朗读古诗1、“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播放配乐朗诵)2、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读、诵读等)。
3、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4、再次呈现农民耕作画面。
“看哪,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汗水一滴滴落进泥土里,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吧!”(配乐读文)5、同学们闭上眼睛,吟诵出心中的感受吧!(配乐读文)(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古诗教学之《悯农》教学设计与反思》
《古诗教学之《悯农》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悯农》。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段农民劳作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农民劳作的图片,引出古诗《悯农》。
2.朗读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音和节奏。
3.理解诗意
(1)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农民劳作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
4.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粮食。
5.背诵古诗
(1)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6.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
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但在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次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珍惜粮食”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粮食的珍贵。
同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共同养成良好的习惯。
悯农的教案(优秀6篇)
悯农的教案(优秀6篇)《悯农》篇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让学生大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材说明这首诗是《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另一首《锄禾》第一册已经学过。
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种下一颗谷物,秋天会有许多收获。
尽管四海之内没有荒废的耕地,农民还是免不了活活饿死。
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
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二胡独奏曲《江河水》音乐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要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粒、饿”两个字,可以用熟字“立、我”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夫、颗”,可以用与熟字“天、棵”比较字形的方法识记;“死”,可以拆成“一、夕、匕”三个学过的部件来识记。
2写字教学。
要注意指导以下几个字。
粒:米字旁要写窄一些,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闲:门字框里边的“木”,“捺”要变成“点”。
犹:右边不要写成“龙”。
死:“匕”的笔顺是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三)词句教学结合字形让学生了解“粟”是谷物,“万颗子”是很多谷物,从中感受到“春种”到“秋收”,“一粒”到“万颗子”的变化。
结合插图(或投影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四海”,泛指到处;“无闲田”,就是没有空的田地;“犹饿死”,即还是饿死的意思。
从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悯”字的意思。
(四)朗读、背诵指导这课古诗押“i”韵。
要在读通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
然后结合插图或投影进行想象,经过反复朗读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古诗悯农》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能够流利地背诵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不浪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使其能够流利地背诵。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悯农》的文本,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农民劳作的场景。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轻松愉快的儿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讨论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2. 新课导入:介绍古诗《悯农》的背景和作者,展示农民劳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对古诗的内容有所了解。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古诗《悯农》,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解答幼儿的疑问。
4. 朗诵练习:指导幼儿正确地朗诵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让幼儿多次练习,逐渐熟练。
5. 背诵练习:在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诵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背诵练习,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出来。
6. 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评价幼儿对古诗《悯农》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诵和背诵的能力。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以及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培养。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六、教学延伸:1. 作品欣赏:展示其他有关农民题材的古诗或儿歌,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创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农民形象,或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家园共育:1. 家长教育指导: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建议家长在家鼓励幼儿朗诵和背诵古诗,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悯农-教学反思
悯农-教学反思悯农-教学反思一、引言《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浪费粮食行为的谴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种植、收割等,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农民劳作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诗歌:讲解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讨论诗歌: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种植、收割等,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6.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能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能够背诵并默写《悯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介绍:作者:李绅(唐代)背景:描写农民辛勤劳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主题。
分析课文的表达手法和意象。
2.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劳作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农民的关注和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主题,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4.2 学果评价:评估学生背诵和默写课文的准确性。
评估学生写作关于《悯农》的短文或反思的深度和质量。
五、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农民劳动的古诗,如《江南春·锄禾日当午》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5.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与农民互动,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对农民的尊重。
5.3 课堂反思:学生写一篇关于《悯农》的反思文章,思考农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己应该如何珍惜和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六、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2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悯农》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悯农》语⽂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悯农》是李绅的早期作品,诗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盾,表现了诗⼈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语⽂课⽂《悯农》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悯农》优秀教案篇⼀ 教学⽬标 1、能运⽤学过的识字⽅法,⾃主认识8个⽣字,会写4个⽣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知道粮⾷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民。
教学重点 1、运⽤学过的识字⽅法,⾃主认识8个⽣字,会写4个⽣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过程 ⼀、谈话导⼊,借助画⾯,引⼊课题 孩⼦们,我们今天吃的⼤⽶饭是怎么来的?(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
悯:哀怜。
悯农:同情农民。
⼆、教师范读,学⽣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 三、学⽣借助拼⾳,⾃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家帮帮忙(抽学⽣上台展⽰)。
2、觉得哪些字的读⾳要提醒⼩朋友们注意,教⼀教⼤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农”的读⾳。
4、你⽤什么好办法把这些⽣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励学⽣⽤联系⽣活实际和“合⼀合”的⽅法记忆⽣字。
5、这些⽣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拉⼿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个朋友组成词吗? ⽣⽣、师⽣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师听(跟录⾳带)。
五、借助画⾯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民伯伯在⼲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当午) 2、正在为⽲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滴⼀滴地往下流)可以⽤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下⼟) 3、孩⼦们,农民伯伯种粮⾷多么⾟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朗朗,我们碗⾥的每⼀粒饭都是农民⾟⾟苦苦种出来的,你⼀定要爱惜粮⾷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当/午,汗滴/⽲/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关于《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模式使得现在孩子不知种庄稼之辛苦,再加上有些家长勤俭观念淡薄,缺乏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意识。
因此,现在孩子浪费粮食的现象日益严重:教室垃圾筐里躺着只咬了一口的面包;餐桌下撒了一地的米饭……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现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通过开展珍惜粮食的活动来启迪学生感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感;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已刻不容缓。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
2.能初步诵读出五言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出题。
导入:小朋友,今天早晨我们吃的是什么?(幼:馒头) 馒头是从那里来的?(引出儿歌)。
在刚才念的儿歌里,我们觉得农民伯伯种地容易吗?(幼:不容易)小朋友想不想学一首古诗来表达农民伯伯种庄稼的不易呢?(幼:想)在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教学挂图)
二、指导幼儿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学挂图。
1.小朋友们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的太阳又红罩着大地又热?比如早晨、中午、下午?(幼:中午)
2.中午太阳最红最热的时候,小朋友看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幼:农民伯伯)
3.小朋友们看农民伯伯额上一滴一滴的是什么?(幼:汗水)
小结:哦,汗水一滴一滴的流着,都掉到泥土里去了。
现在,小朋友是不是更清楚,明白粮食来的不易呀!(幼:是的)
三、诵读古诗,体会诗意。
师:从前有个名叫李绅的老爷爷,他也看了这幅画立马写了一首古诗,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古诗是怎么写的?(幼:好想)这首古诗叫《悯农》,小朋友跟着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说的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太阳当空照,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他们很辛苦,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