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的相关概念

合集下载

线阵探测器的组成

线阵探测器的组成

线阵探测器的组成1.引言1.1 概述线阵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学和高能物理等领域。

它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像素元件组成,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高灵敏度探测和成像。

相比于其他传感器,线阵探测器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快的信号响应速度。

线阵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入射光转化为电荷信号,并通过电路放大和处理来获得有关光信号的信息。

当光线通过线阵探测器时,光子会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激发出载流子,并在电场的作用下将其收集。

然后,将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

线阵探测器的组成要素包括:感光元件、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

感光元件是线阵探测器的核心部件,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常用的感光元件包括硅基和铟镓砷化物(InGaAs)基的探测器。

硅基探测器适用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探测,而InGaAs探测器则适用于中红外光的探测。

放大电路负责将感光元件输出的微弱电荷信号放大,以增强信号的可探测性和分辨率。

控制电路则主要用于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控制和信号处理。

线阵探测器的组成使其能够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红外成像领域,线阵探测器可以用于夜视仪、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中,实现对热辐射的探测和成像。

在光学领域,线阵探测器可以应用于光谱仪、光学检测系统等,实现对光谱和光强的测量。

在高能物理领域,线阵探测器可以用于粒子物理实验中,实现对高能粒子的探测和性能评估。

综上所述,线阵探测器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等特点。

它的组成要素包括感光元件、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可以在红外、光学和高能物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线阵探测器有望在更多应用领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线阵探测器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作用。

其次,解释了文章的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目的。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安防2007-10-16 10:17:07 阅读888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被动红外探测器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

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

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

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探测器)PIR是Passive InfraRed的缩写,就是被动红外技术,PIR探测器的全称就是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被动红外探测,有时候被称为Passive Infrared Sensor,在安防行业探测器多被称为Detection)。

定义一: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红外光谱),而温度低于1725°C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定义二: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什么是深空探测器

什么是深空探测器

什么是深空探测器深空探测示意图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称为“深空探测器”,又称“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太阳探测器等。

探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的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了解太阳系的变化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

空间探测器实现了对月球和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探测,开创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内天体的新阶段。

探测器离开地球时必须获得足够大的速度才能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实现深空飞行。

探测器沿着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都相切的日心椭圆轨道运行,就可能与目标行星相遇,或者增大速度以改变飞行轨道,可以缩短飞抵目标行星的时间。

例如,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速度比双切轨道所要求的大0.2千米/秒,到达木星的时间就缩短了将近四分之一。

深空探测器除自身的结构、服务等分系统,也有为完成任务而装备的有效载荷。

深空探测器与人造卫星同属于无人航天器,在技术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在能源方面,由于它远离太阳,很难再依靠太阳能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因此多采用核能产生电能。

在通信方面,由于离地球距离更远,要求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更高。

在控制和导航方面,深空探测器飞离地球几十万到几亿千米,速度大小和方向稍有误差,到达目标行星时就会出现很大偏差。

因此就需要更加先进可靠的精确控制和导航系统。

有的探测器还具有自主姿态控制能力。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深空网目前,深空网(DSN)由位于美国加州戈尔德斯顿、澳大利亚堪培拉、西班牙马德里的三个深空通信设施(DSCC),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的控制中心,以及位于加州帕萨迪那附近和弗罗里达肯尼迪角的测试设施组成。

深空通信设施与帕萨迪那控制中心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

可对深空航天器提供近连续的覆盖。

三处设施中的每一处都具有1个70m天线、数个34m天线、1个26m天线、1个11m天线。

光电探测器综述(PD)讲解

光电探测器综述(PD)讲解

光电探测器综述摘要:近年来,围绕着光电系统开展了各种关键技术研究,以实现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及光电集成电路(OEIC)已成为新的重大挑战。

尤其是具有高响应速度,高量子效率和低暗电流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不仅是光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硅基光电集成的需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光电探测器在不同特性方向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对其的结构、相关工艺和制造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Si ,CMOSAbstrac t: In recent years, around the photoelectric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all kinds of key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realize high integration, highperformanc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of photoelectricdetector (Photodetector) and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 (OEIC) hasbecome a major new challenge. Especially high response speed ,highquantum efficiency, and low dark current high-performance photodetector,is not only the needs for development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but also realize the needs for silicon-based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has thevery high research value.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f photodetector for the past decade, and discusses thephotodetector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next few years,the study of highperformance photoelectric detector, the structure, and related technology,manufacturing,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 photodetector, Si ,CMOS一、光电探测器1.1概念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系统中实现将光转变成电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所谓的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金属探测器原理

金属探测器原理

金属探测器原理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金属探测器图解金属探测器特性和概念:金属探测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电磁发射器频率的稳定性,一般使用从80 to 800 k Hz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低,对铁的检测性能越好;工作频率越高,对高碳钢的检测性能越好;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检测范围的增大而降低,感应信号大小取决于金属粒子尺寸和导电性能;由于电流的脉动和电流滤波的原因,金属探测器对检测物品的输送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输送速度超过合理范围,检测器的灵敏度就会下降;为了确保灵敏度不下降,必须选择合适的金属探测器以适应相应的被检测产品;一般来说,检测范围尽可能控制在最小值,对于高频感应性好的产品,检测器通道大小应匹配于产品尺寸;检测灵敏度的调整要参考检测线圈的中心来确定,中心位置的感应最低;产品的检测值会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温度、产品尺寸、湿度等的变化,可通过控制功能作调整补偿球状物有重复性,最小的表面积,对金属探测器而言也最难检测;因此,球状物可作为检测灵敏度的参考样本;对于非球状的金属,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属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横断面积,检测效果也就不同;比如,纵向通过时,铁比较灵敏;而高碳钢和非铁就不太灵敏;横向通过时,铁不太灵敏,高碳钢和非铁则比较灵敏;在食品工业中,系统通常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对于如奶酪食品,由于其内在的高频感应性能好,会成比例地增加高频信号的响应;潮湿的脂肪或盐份物质,例如面包类、奶酪、香肠等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系统给出错误信号,必须调整补偿信号,降低感应灵敏度;金属探测器分类金属探测器分类1.按功能来划分:1全金属探测器:可以检测到铁、不锈钢、铜、铝等所有金属;检测精度和灵敏度都比较高,稳定可靠;2铁金属探测器:只能检测到铁质金属,俗称检针机;检测精度和灵敏度较低,容易干扰;通常称作“检针机”“验针机”“过针机”3铝箔金属探测器:也仅能检测到铁质金属,但是检测带铝箔包装的产品时,其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仍然较高;这款产品国内欧美,日本有,中国目前没有成熟产品;2.按用途来划分:1手持金属探测器;2地下金属探测器;3输送式金属探测器;4下落式金属探测器;5管道式金属探测器;6真空输送式金属探测器;7压力输送式金属探测器.8平板式金属探测器在考古学的重要作用金属探测器不仅能探测军火,还可以探测到硬币、锁匙及其他金属物品;在战地考古学中,大多数证物都是金属的,如火枪弹头、弹药筒、子弹、大炮和炮弹、榴散弹和刀剑等,具体是哪些证物取决于战役发生的历史时期;因此,战地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简单的金属探测器;几十年来,由于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盗墓者的“ 武器”,金属探测器一直饱受非议;直到1 983 年,理查德. 福克斯和后来的道格拉斯. 斯科特Douglas Scott 通过对小大角战场的分析证明,通过系统的金属探测调查,几十年的辛苦考古工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据他们估计,金属探测员在小大角战场发掘出来的5,000 件古器物中,用传统方式也许只能找到其中的10 件左右;如今,熟练的金属探测员与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者一道工作,在战地考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物保护者负责精确地记录发现器物的位置,并进行“ 封装、贴标以及作标记” ; 换句话说,每件古器物都被封装起来,贴上标签,放在挖它出来时所开凿的洞里,以便在将其移走用于以后研究之前查明它的精确位置并绘制成地图;金属探测器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协助表面穿透雷达SPR, Surface Penetrating Radar 及其它探地雷达系统工作;最初由英国Britain 开发出来、用于探测塑料地雷的SPR 系统能够定位地表30 米以下的异常物体;该系统还能提供一系列线索来帮助使用者识别尚未未挖出来的证物;但即使找到了金属古器物的位置,也仅仅是成功了一半;有时候,金属古器物只剩下一半原来的样子;90年代中期,在对曼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 的分析过程中,美国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表面斑驳的火枪弹头被压得像口香糖一样薄;为了测定原来的尺寸,一位名叫丹. 斯维理奇Dan Sivilich 、工程师出身的考古学家发明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将物理学和化学结合在一起,用来计算任何非球状火枪弹头的原始直径;它理所应当地被称为“ 斯维理奇公式” Sivilich Formula,如今在世界各处的战地考古中每天都会用到;一旦变形或不完整的火枪或炮弹头的原始尺寸被估算出来,弹道学专家就会加入进来,开始计算炮火的射程;人多——专业多——就好地下金属探测器是应用先进技术制作,它具有探测度广、定位准确、分辨力强、操作简易等特点;金属探测器主要是用探测和识别隐埋地下的金属物;它除了在军事上应用外,还广泛用于:安全检查、考古、探矿,寻找废旧金属.又称“探铁器”是废旧回收的好帮手.地下金属探测器采用声音报警及仪表显示,探测深度跟被探金属的面积、形状、重量都有很大的关地下金属探测器系,一般来说,面积越大,数量越多,相应的探测深度也越大;反之,面积越小,数量越少,相应的深度就越小;下表所列最大探测深度,是按产品的企业标准用一块60公分60公分0.5公分的铝板埋入干燥泥土之中实测的结果主要功能设有地平衡线路,能消除“矿化反应”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有效探测的深度及准确率;具有区别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功能;采用智能操作系统;采用高强度ABC材料封装,重量轻、寿命长;可通过耳机识别金属声音;金属埋在地下,透过厚厚的土层去探测,必然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地层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质,他们也会使金属探测产生信号,够写矿物的信号会掩盖掉金属的信号而造成假象;用过旧时金属探测器的人都有这种体会,随着探头靠近土堆、石块、砖头都会发出报警声,这种现象称为“矿化反应”;由于这个原因,旧式金属探测器只能探测到浅土中的金属,对深埋地下的金属目标无能为力;犬神地下金属探测器装有先进的地平衡系统,能排除“矿化反应”的干扰,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探测深度跟效果;手持金属探测器手持金属探测器被设计用来探测人或物体携带的金属物;它可以探测出人所携带或包裹、行李、信件、织物等内所带武器、炸药或小块金属物品;其敏感表面的特别外观令操作简便易行;优于环形传感器式手探;超高灵敏度,特殊应用;如监狱,芯片厂,考古研究医院等;技术特性-内置蜂鸣器手持金属探测器-灵敏度可调节-可供选择的收听报警用耳机-电源和报警指示灯-电池电压不足指示灯-电池可连续使用寿命:-镍-氢电池:50小时-碱性电池:150小时-操作温度:-15 - +70°C-相关湿度:0 - 95%-外壳为黑色防震设计ABS-重量:0.365kg 含电池输送式金属探测器输送式金属探测器输送式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产品特点:Ø 先进的DSP处理芯片,超高灵敏度;Ø 智能液晶显示功能,智能操作系统,功能更强大;Ø 较强的稳定性,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Ø 符合HACCP体系,QS体系和ISO体系相关技术指标;Ø 双路信号探测电路合并技术,准确探测铁与非铁金属杂质;Ø 双路信号显示功能;会根据金属大小显示不同的感应强度;输送式金属探测器Ø 输送带及托板采用符合美国“FDA”标准的白色无毒材料;Ø IP65的防水等级,适应于潮湿、高温及低温工作环境;Ø 采用无极调速马达,输送带速度随意调;Ø 简便的可拆卸式机架,方便清洗;Ø 可先剔除装置,方便快捷;Ø 全不锈钢材质,美观大方;金属探测器技术参数:Ø 探测方式:电感应Ø 探测面:250mm--1500mmØ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Ø 额定功率300WØ 金属探测器重量约200kgØ 输送带速度:定速或变速Ø 使用电源110V/220V/380VØ 感应度调节铁金属和非铁金属独立调节1-63Ø 探测灵敏度:Fe ≥φ0.5mm SUS ≥φ1.0mm输送带中心Ø 外型尺寸1620mmL×1000mmW ×1100mmH可量身订做Ø 颜色:纯白、奶黄、深兰可选注:因为客户产品大小,种类,性质,要求不同,我公司为满足不同厂商需求,客户可量身订做个性机器服务;金属探测器用途:Ø 专门用于肉类、菌类、糖果、饮料、粮食、果蔬、乳制品、水产品、保健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等食品中的铁金属以及非铁金属杂质的检测;Ø 用于化工原料、橡胶、塑胶、纺织品、皮革、化纤、玩具中的金属杂质检测Ø 用于医药、保健品、生物制品、化妆品、礼品、包装、纸品中的金属杂质检测下落式金属探测器下落式金属探测器下落式金属探测器一般都带有自动剔除装置,所以习惯称呼下落式金属探测器,或者金属探测器;下落式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对产品的包装要求是不能含有金属、但是考虑到密封性、避光性等较高的要求,必须采用金属复合膜进行包装;金属复合膜其本身就是金属,所以用通道式金属探测器的话,检测灵敏度就会有大的偏差,甚至无法检测;鉴于上述原因,可以选择在包装前进行检测;下落式金属探测器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被开发出来的,主要用于如药片、胶囊及颗粒状塑料粒子等、粉末状物品的检测;当这些物品下落通过下落式金属探测器时,一旦检测到金属杂质,系统即刻启动分离机构排除可疑物品;具有安装简单、灵敏度高、维修方便,效率高、稳定可靠等特点;管道式金属探测器管道式金属探测器管道式金属探测器一般的金属探测器都无法完整监控流体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比如火腿肠管道式金属探测器的肉酱、口香糖胶、口服液等,实时在线剔除金属杂质,确保产品安全输送到下道工序;一般情况下这些产品的都是以金属封装的,变成成品以后一般都无法用金属探测器来检测;另外,液态或粘稠状物品在罐装或封装前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真空输送式金属探测器真空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应用特性检测产品: 散料干燥, 流动性好,安装于: 压力输送真空输送风送使用行业: 塑料行业化学行业包装行业其他行业典型应用1 塑料处理:安装在注射铸造机械的真空进料器中以防止喷管阻塞真空输送式金属探测器2 在进料或装袋之前对物料进行检测产品描述金属分离系统从风送散料材料例如颗粒中除去磁性和非磁性的金属微粒钢,不锈钢,铝等等; 金属污染物由"迅速排除系统"排除,不会干扰材料流量,甚至在很高的流量.污染材料将被排除到一个容器,容器也会自动地被清理;金属分离系统主要用于卫生学标准没这么严格的工业, 它用于检查干的散料材料;产品优势1 可以进行产品效应补偿:部分材料的传导率如,湿气或者碳会自动被调和.2 密封式探测单元,如此流动率是不受空气的影响3 可以结合到管道中系统组成检测系统: 双通道金属探测圈圆形口径控制系统: 微处理机控制器分离系统: 剔除翻板Quick Flapp可选配件: 警报技术参数标准口径/宽度毫米: 40, 50, 60, 70防护等级: IP 54检测灵敏度:Fe ≥φ0.3mmSUS ≥φ0.5mm压力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压力输送式金属探测器产品描述金属分离系统用于检测风送散料如颗粒、粉末和面粉中的金属杂质钢,不锈钢,铝等等; “Q uick Flap System”能在物料高速流动的情况下,迅速将受污染的物料剔除到废料箱,不会干扰生产过程;废料箱可自动排空;压力输送式金属探测器金属分离系统系列主要用于食品、化工和医药行业用于控制质量; 所有系统的组成部分已根据严格的工业卫生标准而设计;产品优势能集成于平行,垂直或倾斜的真空和压力管道输送系统中.使用快速连接器和气密法兰,可方便地与现有的管道系统连接模块化设计,能适应不同的输送系统.卫生设计.系统组成检测系统: 双通道金属探测圈圆形口径控制系统: 微处理机控制器其他选项:多处理器智能控制器多频技术分离系统: 剔除翻板Quick Flapp其他选项: 带废料箱可选配件: 警报检测灵敏度:Fe ≥φ0.3mmSUS ≥φ0.5mm技术参数标准口径/宽度毫米: 40, 50, 70, 80, 100, 120, 150防护等级: IP 65平板式金属探测器平板式金属探测器通常用于检测厚度比较薄,但是宽度和长度比较大的产品,比如纺织布、挤出的片材;其首要目的是保护下游设备,比如切割刀具、压延系统等;同时,提高产品品质;特点:八个位置检测显示,指出铁针所在位置轻轴式按钮控制六级灵敏度显示最先进SMD表面贴片元件组装最新潮流线型外观,面板有无毒性透明保护罩平板式金属探测器独特设计开关电源,适应世界各国电压、耗电省、稳定性好优质磁性传感器,寿命长、灵敏度高性能:探测方式磁性感应探测感应度铁制大头针φL25mm在探测面上最大约80mm钢针φL33mm在探测面上最大约110mm感应度调节1-6级探测面160500mm报警方式蜂鸣器、发光管使用电源AC85-265V 45-65HZ消耗功率约10W外型尺寸400mmL680mmW70mmH重量约11Kg用途:适用于小件服装、皮革、袜子、拉链、玩具、食品和药品等;现功能上的提升现下的金属探测器除了基本的探测警报功能外, 一般都会提供许多各厂商精心研发的特殊功能,如:地表平衡的功能:以利机器正确比对是否发现金属物而非干扰选取功能:利用不同金属物体对磁场反应差异特性来遴选或排除不同类别之金属物件且警报提示深度的标示,可以告知所探测到的金属物体被埋藏的可能深度面积的标示:可以显示探测到的金属物体大小,提供操作人员研判是否符合开挖的需求语音的提示:可以立刻以语音提醒操作人员,比如灯光的照明-提供灯光以利于夜间运作食品行业用金属探测器在食品行业对金属杂质的检测主要就用到金属探测器,食品用的金属探测器分两种:皮带式和管道式;皮带式就是传送带,把食品放在皮带上经过探头如果含有金属杂质就会报警停机或排除;管道式主要就是自由落地式,食品自由下落,经过探头就会报警然后排出;目前食品用金属探测器数德国最好,在中国外国的产品主要是日本制造;日本人对食品金属要求方面很严格,他们在中国食品加工当中提出的标准,大多少国内的产品都达不到要求,一些特殊的食品就算是德国的产品也达不到要求,如:鲜肉类、咸菜类、罐头类;国内的一些让产品合格的做法属于商业秘密,不方便透露;金属探测器是电磁原理,很容易受干扰;试块的标准一般由厂家来定;金属探测器在其它行业的应用纺织品服装、服饰、玩具、鞋材检查断针专用名称为:、安全及防盗检查用专用名称为:金属探测门、、金属探测安检门测试及安装方法金属探测器地下金属探测器电路除了灵敏度调节电位器外,没有调整部分,只要焊接无误,电路就能正常工作;整机在静态,也就是扬声器不发声时,总电流约为10mA,探测到金属扬声器发出声音时,整机电流上升到20mA;一个新的积层电池可以工作20~30小时;新焊接的金属探测器地下金属探测器如果不能正常工作,首先要检查电路板上各元器件、接线焊接是否有误,再测量电池电压及供电回路是否正常,稳压二极管VD1稳定电压~之间,VD 2极性不要焊反;探测碟内振荡线圈初次级及首尾端不要焊错;金属探测器使用前,需要调整探测杆的长度,只要将黑胶通旋松,推拉胶通套管至适宜的长度,再旋转胶内通管,使电缆线绕紧,并使手柄尖端朝上,最后将黑胶通旋紧,锁住胶通套管;这样,手握探测器手柄时,大拇指正好紧挨灵敏度调节电位器;调整金属探测器灵敏度时,探测碟振荡线圈要远离金属,包括带铝箔的纸张,然后旋转灵敏度细调电位器旋钮FINE TUNING打开电源开关,并旋转到一半的位置,再调节粗调电位器旋钮TUNING,使扬声器音频叫声停止,最后再微调细调电位器,使扬声器叫声刚好停止,这时金属探测器的灵敏度最高;用金属探测器探测金属时,只要探测碟靠近任何金属,扬声器便会发出声音,远离到一定位置叫声自动停止;补充:各种金属探测器的实际用途补充:各种金属探测器的实际用途11.按功能市场分析:1全金属探测器:能检测到所有不同材质的金属杂质,所以这款产品目前在全球市场来说,占有率是最高的,也比较受到各种用户的喜爱;而且这款产品用途很广,主要用于A专门用于肉类、菌类、糖果、饮料、粮食、果蔬、乳制品、水产品、保健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等食品中的铁金属以及非铁金属杂质的检测;B 用于化工原料、橡胶、塑胶、纺织品、皮革、化纤、玩具中的金属杂质检测C. 用于医药、保健品、生物制品、化妆品、礼品、包装、纸品中的金属杂质2铁金属探测器,又叫“检针机”“验针机”“过针机”这类产品只能用于检测铁金属杂质,主要用于服装,纺织等缝制品行业,用于检测缝制品生产过程中遗留中产品中的断针;特别提醒:检针机不能应用于食品行业,因为检针机主要靠物理磁场和电磁场磁力检测,检针机的探测头里面是磁铁,检针机的灵敏度会随着磁铁的磁性减弱而降低,所以这款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再加上检针机只能检测铁金属,现在市场上面临淘汰的局面3铝箔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铝膜或者铝铂包装的产品;工来生产中的很多药品,食品都用铝膜或者铝铂包装,只能用这类设备来检测;目前这款产品技术水平比较高,价格比较昂贵;一般价格在三十万以上;2.按用途来划分:1手持金属探测器:A.最早应用于机场,车间,码头,传扬,场馆的公共安检,B.工业上主要用于防止企业含量有金属万分的产品流失,C.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也应用在各种考试当要,防止考生作弊;比如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2地下金属探测器:A.最早应用在军事中的扫雷,B.考古中探测文物,探险中的探宝;C.现在地下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探测,目前全国拥有一支使用地下金属探测器探测,挖掘废旧金属的探测大军;3输送式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体积比较小的产品,以及小型袋装,箱装工业产品,可以连接生产线,并实现联动;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一类产品;4下落式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粉状,小颗粒颗粒状产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胶行业5管道式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糊状,密封管道的流水线上;方便检测剔除管道中的金属杂质,主要用于如药片、胶囊及颗粒状塑料粒子等、粉末状物品的检测;6真空输送式金属探测器:生产要求比较高的真空生产线上;这类产品对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主要用于化工行业;7压力输送式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压力输送流水线,对污染要求比较高的产品.比如酱油,食用油的生产企业;液态或粘稠状物品在罐装或封装前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8平板式金属探测器:用于检测片状,丝状等比较薄的产品,价格比较便宜,合适小型企业使用切记,不对类型,不同原理的金属探测器适用于不同行业,用户购买时一定要根据自已的产品,公司使用环境来购买适合自己公司的产品;金属探测器原理及购买要点一.金属探测器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二.在考古学的重要作用金属探测器不仅能探测军火,还可以探测到硬币、锁匙及其他金属物品;在战地考古学中,大多数证物都是金属的,如火枪弹头、弹药筒、子弹、大炮和炮弹、榴散弹和/ 或刀剑等,具体是哪些证物取决于战役发生的历史时期;因此,它是战地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具;几十年来,由于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盗墓者的“武器”,金属探测仪一直饱受非议;直到1983 年,理查德. 福克斯和后来的道格拉斯. 斯科特Douglas Scott 通过对小大角战场的分析证明,通过系统的金属探测调查,几十年的辛苦考古工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据他们估计,金属探测员在小大角战场发掘出来的5,000 件古器物中,用传统方式也许只能找到其中的10 件左右;如今,熟练的金属探测员与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者一道工作,在战地考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物保护者负责精确地记录发现器物的位置,并进行“封装、贴标以及作标记”; 换句话说,每件古器物都被封装起来,贴上标签,放在挖它出来时所开凿的洞里,以便在将其移走用于以后研究之前查明它的精确位置并绘制成地图;金属探测仪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协助表面穿透雷达SPR, Surface Penetrating Radar 及其它探地雷达系统工作;最初由英国Britain 开发出来、用于探测塑料地雷的SPR 系统能够定位地表30 米以下的异常物体;该系统还能提供一系列线索来帮助使用者识别尚未未挖出来的证物;但即使找到了金属古器物的位置,也仅仅是成功了一半;有时候,金属古器物只剩下一半原来的样子;90年代中期,在对曼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 的分析过程中,美国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表面斑驳的火枪弹头被压得像口香糖一样薄;为了测定原来的尺寸,一位名叫丹. 斯维理奇Dan Sivilich 、工程师出身的考古学家发明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将物理学和化学结合在一起,用来计算任何非球状火枪弹头的原始直径;它理所应当地被称为“斯维理奇公式”Sivilich Formula,如今在世界各处的战地考古中每天都会用到; 三.地下金属探测器是应用先进技术制作,它具有探测度广、定位准确、分辨力强、操作简易等特点,主要是用探测和识别隐埋地下的金属物;它除了在军事上应用外,还广泛用于:安全检查、考古、探矿,寻找废旧金属.又称“探铁器”是废旧回收的好帮手.该探测器采用声音报警及仪表显示,探测深度跟被探金属的面积、形状、重量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面积越大,数量越多,相应的探测深度也越大;反之,面积越小,数量越少,相应的深度就越小;下表所列最大探测深度,是按产品的企业标准用一块60公分60公分0.5公分的铝板埋入干燥泥土之中实测的结果主要功能设有地平衡线路,能消除“矿化反应”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有效探测的深度及准确率;具有区别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功能;采用智能操作系统;采用高强度ABC材料封装,重量轻、寿命长;可通过耳机识别金属声音;四.手持金属探测器被设计用来探测人或物体携带的金属物;它可以探测出人所携带或包裹、行李、信件、织物等内所带武器、炸药或小块金属物品;其敏感表面的特别外观令操作简便易行;优于环形传感器式手探;超高灵敏度,特殊应用;如监狱,芯片厂,考古研究医院等;技术特性-内置蜂鸣器-灵敏度可调节-可供选择的收听报警用耳机-电源和报警指示灯。

红外线探测原理

红外线探测原理

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 度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左右的红外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卩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卩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件。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被动红外深测器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较好,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如何正确安装与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

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主要是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以下信息,对正确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根据说明书确定安装高度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直接影响到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动物的效果,一般壁挂型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为2.0-2.2 米处。

探测器原理大全范文

探测器原理大全范文

探测器原理大全范文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物质、能量或者现象的仪器。

它们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

不同的探测器使用不同的原理来感知目标,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探测器原理。

1.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

光线通过探测器产生的电流或电荷,可用于测量光的强度、频率、波长等。

常见的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光电子倍增管、光电导和光电子器件。

2.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利用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形状。

激光束发射出去后,通过测量激光束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通过改变激光束的角度,可以获取目标的形状和位置。

3.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物体辐射的红外辐射来探测目标的存在。

它可以检测热辐射源,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热成像、安防监控等领域。

4.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测量的探测器。

它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变化来检测目标物质的浓度、氧化还原状态等。

常见的电化学传感器包括pH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

5.声纳探测器声纳探测器是利用声波进行探测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位置。

声纳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水下探测、鱼群定位等领域。

6.微波雷达微波雷达是利用微波信号进行探测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

微波雷达广泛应用于航空、天气预报等领域。

7.粒子探测器粒子探测器是用于测量宇宙射线、粒子束等高能粒子的设备。

常见的粒子探测器包括电离室、时间投影室和多丝比例计。

8.化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化学物质浓度、化学反应等的设备。

它们使用特定的反应物质与目标物质发生反应,并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信号来检测目标物质。

常见的化学传感器包括气体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

9.磁传感器磁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的设备。

它们通过测量磁场对传感器产生的力或磁场对传感器产生的电磁感应来检测磁场。

侦察探测技术

侦察探测技术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一)基本概念
2、侦察探测的基本原理
(1)目标可以被探测的基 本依据 :在自然界中的任 何物体及其产生的现象总会 有一定的特征,并且与其所 处的背景有差异。目标与背 景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直 接由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技 术手段加以区别。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一)基本概念
2、侦察探测的基本原理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二)基础知识
2、物体的波谱特性
(3)物体的反射特性:同一物体对不同波长的 电磁波反射能力(或光谱反射能力)不同;不 同物体对同一波长的电磁波反射能力也不同。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二)基础知识
3、大气窗口
由于大气中的水汽(H2O)、二氧化 碳(CO2)、臭氧(O3)等气体分子 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不同程度的吸 收作用,造成有些波段的电磁波消弱, 有些波段甚至完全消失。电磁波能穿 透大气,且能量损失较小的波段,称 为“大气窗口”。
红外线波段
波无段线电波波段长(μm)
波长近段波红外
频率范围
3~30k0H.z76~3
中中波红外300~3000k3H~z6
中短远波红外3~30MH6z~20 微远波红外30M~30200G~H1z000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二)基础知识
1、电磁波
可见光波段
紫外线波段
波段 红光 橙光 黄光 绿光 青光 蓝光 紫光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二)基础知识
4、侦察探测技术的分类
(1)侦察探测技术按工作方式可分为:
有源探测和无源探测技术。
无源探测技术又称为被 动探测技术:是指利用 接收设备接收目标自身 发射或反射的能量波束 对目标进行侦察或探测 的技术。
一、侦察探测技术概述(二)基础知识

光电产品的概念

光电产品的概念

光电产品的概念光电产品是指利用光电技术实现某种功能或应用的产品。

光电技术是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涉及光线的发射、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

光电产品的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类别:1.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是用来检测光线的器件,可以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进行处理和解析。

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光纤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

2.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位置、速度、角度等信息。

光电传感器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车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

4.激光器:激光器是一种产生激光的装置,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等特点。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

5.红外线产品:红外线产品可以用来检测和识别物体,如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热像仪等。

红外线技术具有穿透烟雾、黑暗的能力,因此在军事、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6.LED照明产品:LED照明产品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照明方式,具有长寿命、低能耗、色彩丰富等特点。

LED照明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户外等领域。

7.光通信产品:光通信产品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

光通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航空等领域。

光电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以光线的发射、传输、接收和处理为基础,实现某种功能或应用。

光电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光学技术、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影响,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光电产品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

光电产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和网络:光电产品在通信和网络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光纤通信、光通信器件、网络监控等。

利用光电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提高了通信和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何谓被动红外探测器

何谓被动红外探测器

何谓被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

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特别是如何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是一个摆在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1.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在警戒范围内,为什么人在移动时被动红外探测器能够发生报警信号呢?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度)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一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2.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域感应模型分析任何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其出厂说明书上都有感应视区的模型图。

那么从这个模型上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呢?●探测器应该安装的高度●探测器下视区的角度应是多少●最远的警戒范围●最宽的警戒作用距离●警戒角度●可视感应带的方向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对被动红外探测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正确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平板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平板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2
DQE=
S out
N out
2
Sin N in
26
量子探测效率-DQE
– CCD
7
直接型-非晶态硒
典型结构: ①非晶硒层(a-Se)
光电导材料
②薄膜半导体阵列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TFT)
• 尺寸数十厘米
8
非晶硒型成像原理
• 向非晶硒层加正向偏置电 压(0-5kv),即预置初始 状态。
• X射线照射,非晶硒层产生电 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场下 产生电流,并在TFT层存储 电荷。
• 需要对细节要有较高的显像,对空间分辨 率的要求很高,因此宜采用非晶硒平板探 测器的DR,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24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 DQE --- 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量子探测效率
• SR --- Spatial Resolution 空间分辨率
• 相对于线阵探测器
– 提高图像的读出速度 – 减少X线曝光时间
线阵扫描探测器
平板探测器
3
平板探测器的应用
4
平板探测器的典型结构
5
典型的平板型DR组成
• X线高压发生器
– 产生高压(高压,灯丝,高压整流,交换闸)
• X线球管
– 产生X射线
• 准直器
– 减少散射线控制照射野
• 平板探测器
– 将X射线转换成已处理的电信号
15
间接型-闪烁体:碘化铯
• 用碘化铯 作为光电装换的介质
碘化铯(CsI:T1闪烁体)
连续排列、针状 直径约为6-7μm 厚度为500-600μm 外围用 铊包裹 减少漫射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光电探测器,它能够对红外辐射进行高效、高灵敏度的检测和测量。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红外辐射响应特性以及焦平面阵列的工作原理。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军事、安防、医疗、航空航天等。

它能够实现夜视、目标探测、温度测量等功能,在战争、反恐、火灾救援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将红外辐射转化成电信号。

通过光学系统将红外辐射聚焦到焦平面阵列上,每个像素都能够独立地检测和测量红外辐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得到目标的红外辐射分布情况和强度。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焦平面阵列,它由众多微小的探测单元组成。

这些探测单元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如硅基或砷化镓等。

它们具有很高的响应度和灵敏度,能够在较低的红外辐射强度下实现可靠的探测和测量。

随着红外焦平面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新的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使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的波段范围。

未来,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有望在军事侦察、航空航天探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原理展开论述,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将介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结构。

首先会对红外辐射的特性进行简要描述,为后续理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打下基础。

然后,将详细介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组成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红外感光器件等部分,以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要素。

第三部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会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整体概述,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等环节。

视频监控系统-报警探测器 KVM切换器的相关概念

视频监控系统-报警探测器 KVM切换器的相关概念

报警探测器(一)报警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

需要防范入侵的地方很多,可以是某些特定的点、线、面,甚至是整个空间。

探测器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在入侵探测器中传感器是探测器的核心,是一种物理量的转化装置,通常把压力、震动、声响、光强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信号处理器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转化的电量进行放大、滤波、整形处理,使它能成为一种能够在系统传输信道中顺利转送的信号。

报警探测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红外报警探测器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一般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

红外报警探测器又分为被动红外探测器和主动红外探测器。

(靠热源)被动红外探测器,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双向探头)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

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

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报警探测器(二)二、微波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种。

传感器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常识

传感器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常识

2. 正确度
正确度说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即示值有规则偏离真值的程 度。指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对应系统误差)。
3. 精确度
它含有精密度与正确度两者之和的意思,即测量的综合优良程度。 在最简单的场合下可取两者的代数和。通常精确度是以测量误差的相对 值来表示的。
.
20
• •
• •


• •
••
度就是它的静态特性的斜率,
如图 (a) 所示。即
Sn
y y0 x
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 一个变量,如图 (b) 所示,即 用 d y / d x 表示传感器在某一 工作点的灵敏度。
.
15
L2
L1
L0
L2
L1
L0
.
16
y
dy
y
x
dx
x
(a) 传 感 器 的 输 入 —输 出 特 性 曲 线
k tg y x
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量,它就同时兼为转换元件,因此, 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者合一的传感器是很多的。例如:压电晶体、 热电偶、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都是这种形式的传感器。
.
7
1. 敏感元件(预变换器):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
电量)并输出与之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非电量)的部分。
(在完成非电量到电量的变换时,并非所有的非电量都能利用现有 手段直接变换为电量,往往是将被测非电量预先变换为另一种易于变换 成电量的非电量,然后再变换为电量。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器件称为敏感 元件)。
Δmax —— 输出最大偏差; ΔT —— 温度变化范围
.
25
5、传感器的基体材料
45号钢
202、204不锈钢(铬-镍-锰 奥氏体不锈 钢30)4不锈钢(0Cr18Ni9) 316L不锈钢 ( 00Cr17Ni14Mo2 )

航天常识知识点总结

航天常识知识点总结

航天常识知识点总结航天探索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领域之一,人类通过航天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航天常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航天探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

1.航天的定义航天是指人类使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空间探索和利用的活动。

主要包括人造卫星的发射与运行、载人航天飞行、深空探测等。

2.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是指将人类送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或其他任务的活动。

目前,载人航天主要由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进行。

载人航天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太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未来深空探索做准备。

3.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送入地球轨道或其他行星轨道上的天体。

人造卫星主要用于通信、气象监测、导航、科学研究等方面。

目前,地球轨道上运行着大量的人造卫星,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4.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是航天探索的核心技术之一。

火箭是一种能够在无空气环境中推进自身运动的机械装置。

它通过喷射高速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自身向前运动。

火箭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克服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进行探索。

5.探测器探测器是指被送入太空进行科学探测任务的无人航天器。

探测器可以携带各种仪器和设备,对宇宙中的天体、太阳系、星系等进行观测和研究。

探测器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关于宇宙的重要信息。

6.火星探测火星探测是目前航天探索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类通过向火星发射探测器,探测火星的地质构造、大气环境和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等。

火星探测为人类将来可能的火星殖民和深空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经验。

7.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共同建设和使用的太空实验室。

它位于地球轨道上,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在太空中进行实验和观测的平台。

国际空间站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合作和航天技术的进步。

8.航天器再入航天器再入是指从太空返回地球的过程。

当航天器完成任务后,需要通过大气层再入地球。

再入过程中,航天器会经历巨大的热量和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安全返回。

什么是星际探测?

什么是星际探测?

什么是星际探测?想必大家都对宇宙充满了好奇,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宇宙探索的新闻,比如最近的天问一号探测火星,但除了探测行星,还有一项更加神秘高端的领域——星际探测。

一、星际探测的基本概念星际探测是人类利用科技手段,对宇宙中各种天体、星际空间等进行观测和研究的一种行为。

与普通探测不同的是,星际探测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了解我们所处的星球或附近地区,而是为了研究更加神秘的星际空间。

二、星际探测的意义星际探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星际空间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们对宇宙的起源、演化、结构等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星际探测可以帮助人类更加全面地认识宇宙,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自然科学和未来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进行星际探测星际探测一般需要使用太空探测器,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地球的重力送出太空探测器,让它从地球逃逸而发射到宇宙中;另一种则是放置于机载装置,使用大型飞船载着太空探测器进入到宇宙中。

四、现阶段星际探测的研究方向星际探测有很多的研究方向,比如对黑洞、射电星、脉冲星、超新星等天体的研究;对宇宙背景辐射、暗物质、暗能量、探测引力波等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一些探测计划,如“行星探测计划”、“星系探测计划”等。

五、未来星际探测的前景未来人类探索星际空间的发展是无限的,除了更深、更准确地研究现有太空中的天体和现象,更多的目光已经投注在了星系之外。

并且,现有的探测技术带给我们的探索也是空前强大的。

因此,未来星际探测的前景理应是光明无限的。

总结:正如我们身处的这颗星球,充满了无数的奥妙和谜团一样,宇宙同样也是这样的璀璨。

科学家们的努力、技术的更新换代都为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想象空间。

而星际探测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为我们展开一个更加神秘和奇妙的天地,让我们开拓眼界,更好地认识和发展我们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能射线穿过固态探测器时与介质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散射、光电吸收、康普顿散射以及附生电子-正电子对四种机制进行的。

其中,光电吸收和康普顿散射是较为主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入射光子的能量被介质材料中原子的外层电子所吸收,获得能量后的电子由满带跃迁到导带,在导带上产生额外的电子,在满带上留下空穴。

与此同时,该电子还通过康普顿效应与半导体晶格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传递给后者。

上述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电子一空穴对。

如果此时在介质晶体两端加上足够高的外电场,那么这些载流子将分别向两电极漂移,从而在探测器电极上形成一个脉冲电流。

该电流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后产生一个高度与探测器电流的时间积分成正比的输出电压脉冲。

此电压脉冲通过成形放大器转换为高斯脉冲,进一步放大成形,在过滤掉背景噪声后,使信一噪比达到最高,然后将其输入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由其记录在每个道数(道数表示脉冲的高度)上所测量到的脉冲数量并分别以数据和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

由于射线的能量与所产生的载流子数量成正比,而探测器内电流的时间积分又正比于载流子的数量,因此前置放大器产生的电压脉冲正比于入射射线的能量。

最后多道分析仪给出的数据和图谱就表示了射线的能谱。

(l) 原子序数高:提高辐射粒子与探测材料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

光电效应截面大小与γ射线能量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关。

粗略地讲,随光子能量增大而减小,随Z的增大而增大。

可由量子力学计算公式得到。

(2) 禁带宽度大:控制热生电流。

可探测到高能射线,提高高能射线分辨率。

并获得电阻高,漏电流低,从而降低探测器工作时的噪音(3)高电阻率:高的电阻率可以使得探测器在高电压下具有低的漏电流,这对于降低探测器工作噪声,提高能量分辨率。

(4)较高的本征μτ值(μ载流子迁移率,τ载流子寿命)。

载流子的漂移程是由载流子迁移率、载流子寿命以及应用电场的乘积所决定的。

载流子在被材料中的缺陷俘获中心俘获前的平均寿命与材料的不完整性密切相关。

而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则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光生载流子漂移程与介质材料厚度的比例大小。

理想情况下,载流子漂移程应该远远大于介质材料的厚度,这样方能保证对载流子有一个完全的收集。

(5)能够制备出大体积的高纯度、低缺陷均匀材料。

这是因为,大的探测体积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入射光子,这将显著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收集效率,缩短响应时间,从而提高探测效率。

而高的纯度,好的均匀性以及低的缺陷密度能够带来低的漏电流,优良的载流子传输特性,同时能够避免在探测器两极间产生短路。

(6)易于在材料表面制备无极化效应的欧姆接触或肖特基势垒接触电极。

满足该条件的探测器能耐承受高的反向偏压,漏电流小且正向电阻也小。

通常认为,Zn 的掺入量决定了本征Cd1-xZnxTe晶体的电阻率和禁带宽度,即Zn 的掺入量越高,晶体的电阻率越高,禁带宽度越大。

因此,前人一般倾向于选择高的x 值( x = 0.1-0.2) 来生长晶体,但是大的x 值会使晶体的熔点升高,加大了晶体生长的难度,影响了所获得的晶体的质量,晶体偏离了本征态。

在熔体法生长CdZnTe晶体时,随Zn含量的增加,熔点会提高,在熔点温度下,晶体内各组元,尤其是镉具有较高的平衡蒸汽压,一部分Cd从熔体中挥发,在晶体中产生大量的镉空位,并使富余的T碲析出形成碲沉淀相,破坏了晶体的化学计量比。

Cd空位具有受主特性,相当于在晶体中掺杂,因而显著提高晶体内载流子浓度,从而降低了电阻率。

沉淀的碲颗粒作为微观散射中心,对在晶体中转播的光有强的散射作用,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晶体的红外透过率。

要增加CZT晶体的电阻率,就必须对其中的Cd空位和Te反空位进行补偿。

一个有效的补偿办法就是向其中引入施主掺杂,通过复合Cd空位等受主能级来钉扎禁带中的Fermi能级,从而达到提高电阻率的目的。

由于CZT属于Ⅱ-Ⅵ族化合物,因此,ⅢA族的元素In、Al、Ga以及ⅦB族的Cl、Br、I等元素都是合适的施主掺杂元素,能够在填补晶体中空位的同时提供多余的电子。

但是,ⅦB族元素较为活泼,在CZT中不易长期稳定存在。

而ⅢA族中的Al和Ga原子量较小,容易在晶体中形成间隙原子,不利于发挥其补偿作用。

In的原子量与CZT中的主元素Cd和Te的原子量接近,能够以替位原子的形式在CZT中稳定存在。

在理想条件下向晶体中掺入In,能使得施主得到补偿,同时又不会降低该材料的其他关键性能,从而在提高晶体对γ射线敏感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电阻率。

铟作用有三:一是补偿晶体中的空位,二是对结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成为晶锭中的添加杂质。

制备方法主要有高压布里奇曼法(HPB), 垂直布里奇曼法(VB), 水平布里奇曼法(HB), 移动加热器法(THM), 热交换法(HEM), 垂直梯度凝固法(VGF)。

In是典型的IIIA族元素,5s5p型。

所以其在CdZnTe晶体中替代Cd位为施主缺陷,可能可以获得高阻材料,也可能获得n型低阻材料。

该实验选用低压垂直布里奇曼生长法(LPVB)制备化学计量比为0.1的碲锌镉(CZT)晶体试样。

为了准确的确定出从Zn初始含量为10%的CdZnTe晶体中的Zn含量变化对装置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各组实验内改变晶锭中铟的含量,来实现高阻区位置的变化。

主要目的,就是达到可以在Zn含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各组实验高阻区的位置,从而使整个实验的唯一变量成为Zn含量在晶锭径向的改变。

因锌的分凝系数大于1,故在晶锭的轴向存在一定的成分偏析。

在轴向上有一定的改变。

首先对CdZnTe晶体切片,在用溴-溴化氰-乙烯乙二醇溶液进行化学抛光。

再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碲锌镉晶片吸收波长进行测量。

将所得数据代入下面的Hirano等人推导出的锌浓度的等式中,其中λ是对应吸收系数α= 10 cm-1的波长,计算出锌的浓度。

图是同一碲锌镉晶锭上几个不同切片的FTIR曲线,最右侧的是一个碲化镉试样的FTIR曲线作为参比。

以一个已知禁带宽度为1.446eV的碲化镉试样为参考。

把从Hirano等人推导出的锌浓度的方程中计算出的锌的浓度列成表。

在可以看出,底部区域,即先凝固的部分的Zn浓度要比后凝固的部分,顶部区域的浓度要高。

因为k Zn>1,故先凝固部分中的含量有高于后凝固部分的趋势。

通过计算发现,当透过率为百分之五十时的对应波长计算出的锌浓度,在锌浓度越大,实际值与公式的符合度的越高。

然后利用一阶质量平衡方程进行计算(我理解的应该是计算熔体初始浓度)。

其中Mj为子体系j的质量,cj为元素i在子体系j中的浓度,ej为子体系j中元素i的同位素组成与原始体系的相对偏差值。

假设材料混合充分,分凝系数可由下面的方程中计算得出:Cs(x)是Zn在固相中的浓度,C0是Zn在初始熔体中的浓度,l是晶体的长度,x是已凝固部分占总体的比例,k是分凝系数。

把表1的数据代入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一系列分凝系数k,其值在1.25-1.42范围内。

上图展示了由实验中分凝系数计算方程计算所获得的不同k值的分布情况。

对应的分凝系数为1.34,这个结果相对比较好,大概处于测试结果的中间部分。

同时,也可以和其他测试出的分凝系数做一比较。

因为锌比镉有更大的固化趋势,所以初始固相中的锌镉比高于初始液相。

随着固相的增加,锌浓度开始逐渐降低。

可以看到当生长结束时,液相中Zn浓度降低了将近4%。

当初始浓度C0为9.5%时,曲线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得更好,这可能是由于在生长结束后,后长成的固相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发生了固态扩散。

因为铟的分凝系数在CZT中小于1,所以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液相中铟的浓度在不断增长。

铟的主要作用是填补镉的空位和碲的反空位。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初始铟的浓度,来改变碲锌镉晶锭内高阻区域的位置。

在本次试验的晶体样品内,铟的浓度被设定在1*1015cm-3 到5*1015 cm-3范围内渐变,从而使高阻区域的位置从晶锭的底端向顶端渐变。

上图所示为经优化后的从晶锭底部区域获得的一个典型57Co源光谱;左图所示为从另一个晶体试样的中间部分获得的光谱,那个是为了高阻而被优化的光谱。

右图所示为从一个晶体顶部获得的经电阻优化过的光谱。

使用经高电阻优化的底端部分晶体制作的探测器在122Kev处有一个的峰非常微弱,弱到几乎看不见。

从前面的锌分布的实验中,可以知道Zn在晶体的较低端处有着较高的浓度。

有文献报道,说高浓度锌制造的探测器会显示出较差的性能。

由于晶格常数的减小使碲反空位数量太少,以及后续的碲的反空位形成能的增加的结果。

因此,由于大量作为俘获中心的镉空位的存在,使探测器的性能,对高能射线的探测性能变得相当之差。

从右图可以看出由经高阻优化后的顶部晶体制成的探测器的性能特征,图中基本看不到任何来自57Co源的122KeV峰。

虽然顶部Zn含量比初始含量稍低那么一点点,但由于试样的其他性能都经过慎重考虑,这一点点的差异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应该还是极为有限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取自晶锭中部,经高阻优化的试样的57Co辐射光谱相当不错,图中室温下的122KeV峰呈现出5%的分辨率。

而对应于该中间区域的Zn浓度在8.5%到11.5%之间,其中间值与10%的初始值相当接近。

中间区域的下部,对应Zn浓度约为11%处的晶锭所对应的辐射光谱效果接近最佳。

上表所示为一篇较早的文献中关于增加晶体内过量Te的实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过量Te的量太大时,高能峰和小次生峰都很不明显。

含量太大的过量Te还会使Te大量沉淀或作为杂质存在于晶体内,这些Te将会成为晶内十分有效地电子空穴对俘获中心,导致制成的探测器的信号收集能力极差。

由晶锭顶部切取的CZT试样会因过量的沉淀Te吸收远红外区电磁波能量而使自身的红外透过率很低。

当控制压力低于晶体的平衡压力时CdZnTe晶片中的组元成分会分解,尤其Cd和Zn会进入气相,晶体中金属空位Cd和Zn浓度增大,学计量比偏离度增大,晶体呈P型,电阻率降低。

随着Cd和Zn分压的增加,逐步抑制Cd和Zn的分解,并补偿固体中的Cd和Zn空位,化学计量比偏离度变小,电阻率升高。

当Cd和Zn分压接近固体的平衡分压时,Cd和Zn进一步补偿固体中的金属空位,化学计量比偏离度最小,晶片的电阻率最高。

而控制压力高于固体的平衡压力,气相中的Cd和Zn会进入晶体中,化学计量比偏离度变大,有可能出现Cd和Zn间隙,故晶体呈N型。

退货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一路49号3栋1楼收件人:李永红电话:400-888-9528转8001或8003 邮编:430035 (麻烦2天内寄出,不接受到付和平邮)请一定在包裹内附上纸条注明您的网名(淘宝ID),姓名,联系电话,退换原因。

以便于我们收到包裹后查找您的交易记录,会及时为您处理,有问题会及时与您联系,谢谢O(∩_∩)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