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⑤、⑥中的非指称成分都表示性质,其中③b、④b中加下划线的名词表示主语名词的性质,⑤b、⑥b中加下划线的名词表示中心语名词的性质。王红旗(2005)对像①b和②b中这些表示名称的名词的句法表现和性质进行了描写和阐述,所以本文只讨论表示性质的非指称成分。
对于非指称成分,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名词基本的话语功能是指称实体以引入话语的参加者,但为什么有的名词性成分不具有这样的功能,而成为表示性质的非指称成分?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什么原因使名词不能用来指称,名词本身具有什么内在的条件可以使它不用来指称。
§1 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
1. 1 话语指称,也就是话语中的名词性成分与真实世界(语境)中或可能世界中的所指物建立了对应关系,在篇章中可以用这个名词性成分来代替所指物。实现了这样的对应关系的名词性成分是指称成分,否则就是非指称成分。并不是所有的名词性成分都可以成为非指称成分,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指量名”词组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指称成分,而光杆普通名词、“(一)量名”词组在有的句法和语境条件下是指称成分,而在另外的句法和语境条件下是非指称成分。因此,我们将在与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指量名”词组的对比中分析光杆普通名词、“(一)量名”词组成为非指称成分的原因,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2 名词性成分指称功能实现的层面
名词性成分都可以用来指称,但不同的名词性成分实现指称功能的层面是不同的。专有名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这三种名词性成分是在词的层面上实现其指称功能的,而光杆普通名词和“(一)量名”词组是在句子的层面上实现其指称功能的,这就决定了前者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指称成分,而后者只在某些条件下是指称成分,而在另外的条件下是非指称成分。
1. 2. 1 名词是人或事物的名称,凡是人们认为重要的人或事物,一个个体就要给一个名称,而认为不重要的事物,一类个体才给一个名称。前者是专名,后者是通名。因此,名词有专名和通名两种。从指称的角度来看,专有名词是在词的层面上就与真实世界(语境)中的所指物实现了对应,因此,不管在什么交际情景中,在什么情态的句子中,在什么句法位置上,专有名词②总是指称一个不变的个体,也就是说,即使脱离了语境,就一个个的专有名词而言,它仍然也与所指称的对象有这种对应关系。
1. 2. 2 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是代替交际的参与者以及其他言语过程涉及到的对象,即发话人、受话人以及交际双方以外的第三者。人称代词的所指物都是个体,同专有名词一样也是在词的层面上就具有了指称功能,只是指称的具体对象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落实,离开语境,这种替代作用依然存在。
1. 2. 3 指示代词的话语功能是给受话人指示言谈涉及到的对象的词,以发话人为参照点,离发话人近的为“这”,离发话人远的为“那”,同人称代词一样,指示代词的指称功能也是在词的层面上就具备的,但指称的具体对象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落实,在特定的言语交际情景中,说话人通过直指(deictic reference)把指示代词与所指物对应起来。由于指示代词在词的层面上就具有指称功能,所以指示代词构成的“指量名”词组也总是具有指称功能,其指称的所指物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落实。
同专有名词一样,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量名”词组的指称功能在任何情态的句子中、任何句法位置上都存在。
1. 2. 4 光杆普通名词,比如“孩子”、“狗”、“面包”、“学校”、“军人”、“上衣”、“领导”、“作家”等,脱离了语境,都指称一个任何可能的个体,而不能指称真实世界中的某个特定的个体。同样,“(一)量名”词组,比如“一个大学生”、
“一个处长”、“一块木头”,脱离语境可以指称任何可能符合该数量的个体,却不能用来指称真实世界的某个个体。这两类名词性成分的指称功能要在话语的层面上、在一定的交际情景或上下文语境中才能实现。
总之,本义上的专有名词、人称代词、“指量名”词组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指称成分,而普通名词、“(一)量名”词组要在句子层面上,而且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成为指称成分。
1. 3 句法位置对名词性成分的指称功能的制约作用
句法位置是名词实现指称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不同的句法位置对名词指称功能的实现起不同的作用。名词最基本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此外,还可以作谓语,下文将分析这些句法位置对光杆普通名词和“(一)量名”词组指称功能的实现所起的作用。
1. 3. 1 主语是表现动作、活动、变化、状态的主体的位置,宾语是表现动作、活动的客体的位置,光杆普通名词和“(一)量名”词组作这两种句法成分可以实现其指称功能。
经验、知识既是语言表达的内容,也是语言表达的背景。根据经验,真实世界存在一些实体,这些实体具有一定的性质、状态,与其他实体处在一定关系中,实体可以发出某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影响到其他的实体。人们说话时总是有关于真实世界的预设,如果没有上文的语境或特殊的交际目的,预设发出某个动作、具有某个状态、处于某种关系的实体用主语的位置来表现,预设受到影响的实体用宾语的位置来表现,这两个句法位置以表现指称成分为常。主语和宾语位置也可以出现非指称成分,但有严格的条件,下文将谈到。
1. 3. 1. 1 在不同情态的句子中,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指称不同的实体,具体地说有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实体和可能世界的实体两种。
句子的情态(modality)分叙实性的(factive)和非叙实性的(nonfactive)两种,叙实性的句子是表示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句子,非叙实性的句子表示否定、疑问、可能、意愿、未来、惯常等意义的句子。在叙实性的句子中,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都指称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实体,而在非叙实性的句子中,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都可以指称可能世界的实体。例如:
⑦孩子吃了一个大鸡腿。⑧一只鹰叼着一只兔子从天空中飞过。
⑨一个人也没有来领钱。⑩谁去交作业?
(11)你看见什么人啦?(12)他打算买点牛肉。
(13)我想去买份报纸。(14)老头儿每天早晨都买点豆浆、油条。
上面⑦、⑧两个句子的情态是叙实性的,句子的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都指称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实体;⑨至(14)6个句子都是非叙实性的,⑨是否定句,⑩、(11)是疑问句,(12)是表示未来的句子,(13)是表示意愿的句子,(14)是表示惯常意义的句子,这几个句子中划线的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都指称可能世界中的实体。
1. 3. 1. 2 名词是不是指称成分还与述语动词有关。判断词“是”的宾语名词可以是指称成分,也可以是非指称成分,光杆普通名词和“(一)量名”词组作“是”的宾语都是非指称成分,表示主语名词的性质。“当”(担任)、“干”(担任)、“做”(担任、充当)、“担任”、“兼任”、“做”(结成)、“等于”、“成”(成为、变成)、“冒充”、“装”(化装、假装)、“当成”、“看作”、“看成”、“推荐”、“升”、“选”、“选举”、“作为”、“像”等动词后的宾语名词也可以出现非指称成分,这些非指称成分表示人的职业、身份、官职等。例如:
当秘书/保镖/老师/领导/部长担任编辑/指挥/经理/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