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2014-11-26-11-29-00.11版

合集下载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要课程。

在学习管理学概论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经典案例和管理实践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特别整理了以下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的活动,其特点包括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指导性和控制性等。

2.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包括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控制者和协调者等,不同的角色对应着不同的管理行为。

3.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工原理、协调原理、权威原理和适应原理等,这些原理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员工的动机、沟通和领导等方面。

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量化管理学派等,这些理论对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经典案例1. 泰勒科学管理案例泰勒科学管理案例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来改进管理实践。

2. 霍桑实验案例霍桑实验案例是行为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对员工的激励和参与进行实验,揭示了员工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福特汽车公司案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实施流水线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方法,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四、管理学的管理实践1.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包括组织分工、权责关系、决策流程和沟通渠道等方面。

2. 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决策方法和领导行为等方面。

3. 绩效评价与激励绩效评价与激励是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包括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精)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精)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是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使用的教材是王绪君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央电大2001年版)。

由中央电大命题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20%)、判断并改错(20%)、名词(20%)、简答(30%)、计算(10%)(可参阅教材后面的综合练习题)。

按照中央电大的布置,期末复习重点如下所示(未列的问题请了解):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

3、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协调。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各管理学派的内容和特点(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决策理论学派(5)管理科学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

4、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企业战略(2)企业文化(3)学习型组织(4)企业再造第三章计划1、计划工作的含义2、计划工作的特征(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3、计划的种类宗旨;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4、编制计划的方法(1)滚动计划法;(2)网络计划技术;(3)线性规划第四章目标管理1、企业目标的含义2、确定目标的原则(1)现实性;(2)关键性;(3)定量化;(4)协调性;(5)权变原则3、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点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5、目标管理的作用(评价)(1)优点;(2)局限性第五章预测1、预测的含义2、预测的作用3、预测的方法第六章决策1、决策的含义2、决策的特点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3、决策的原则4、决策的程序5、决策的方法(1)定性方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2)定量方法:确定型(量本利分析);风险型(决策树);不确定型(冒险法、保守法、折中法)第七章组织概述1、组织的含义2、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3、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4、组织工作的原则第八章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2、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1)直线职能制(2)事业部制(3)矩阵制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4、集权与分权第九章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含义2、人员配备的原则3、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4、管理人员的来源(1)内部来源(2)外聘5、管理人员选聘标准6、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7、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8、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十章领导1、领导的含义2、领导的权限(领导的实质)(1)法定权力;(2)自身影响力3、领导理论(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2)管理系统理论;(3)管理方格理论;(4)权变理论4、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和要求5、领导艺术(1)决策的艺术;(2)合理用人的艺术(用人、激励人、治人);(3)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影响因素、方法);(4)利用时间的艺术(分配时间、节约时间)第十一章激励1、激励的含义2、激励的作用3、激励理论(1)内容型;(2)过程型;(3)行为改造理论4、激励手段和方法第十二章控制的基本理论1、控制的含义2、控制的地位和作用3、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4、控制的原则5、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6、控制的基本过程第十三章控制技术与方法1、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的含义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2、预算的含义、程序3、零基预算4、成本控制含义5、成本控制方法(程序)第十四章协调1、协调的含义、作用、原则2、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3、信息沟通的含义4、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5、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6、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组织统一考试。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王绪君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础》)、听面授辅导课、自学或讨论、做作业、上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和浙江电大校园网浏览来完成学业。

我们可以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四大块: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协调。

我们使用的教材的篇章就是以此为依据划分的。

全书分五篇:第一篇概论,讲管理、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篇讲计划与决策,第三篇讲组织与人事,第四篇讲领导与激励,第五篇讲控制与协调。

根据中央电大的布置,本学期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类型为:选择(20%)、判断(20%)、名词解释(16%)、简答(24%)和案例(10%)。

各章节学习重点如下所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三、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四、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和协调。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行为科学的含义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of the work is not high, struggling to cope, a mere formality. Corrective measures: (lead leader: Luo Mingjun, Rectification time: September 25th, 1), long-term adherence to strictly abide by the party's political discipline. Strictly abide by the constitution, the principle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political life standards, do not spread against the party's theory and policy advice, not published against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decision not to divulge the speech, party and state secrets, not not to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illegal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dissemination of political rumors and false information, not to publish lossy unity remarks does not undermine the unity of things. 2, consciously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Party firmly and consciously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Central Committee to keep the action, and resolutely safeguard the authority Kennedy. Must safeguard the centralism. Take the lea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strict party life,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party, the principle of life, fighting.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dure of ideas, adhere to the major issues and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Party members take the lead to a common Party member to participate in branch organizational life,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seven) safety supervision grassroots cadres is not enough. A fewleading cadres style floating love when peace officer in the office, to the grassroots, not willing to mining enterprises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in the specific work not burden, dare not touch, in the work of "Dragonfly" phenomenon, keen on Formalism, do not further, not specious writing, seek practical resul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not strong. Such as prod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heavy task, individual leading cadres to everyday things busy as an excuse, "urged not do" or "knock on the ring"Lack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各种管理思想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学派。

2014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期末复习

2014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期末复习

单选题(B.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C.书面沟通)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D.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D.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B.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C.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论与实践的热点。

(次要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书面沟通)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投资收益率)反应了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的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运营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总预算)是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包含了(密集型发展战略)的管理思想。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主管人员)的研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计划)的重要性。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西蒙)“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以(战略组织)为出发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纲:名词解释(5个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完整word版)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完整word版)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1.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答:首先,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其次,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再次,科学管理的精华是要求管理者和职工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2.何为例外原则?答: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该机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各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任免等。

3.何为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答: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度(Differential Piece-rate System),这是按照标准的工作定额,确定两种不同的工资率。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作率计件支付工资。

对完不成工作定额的工人,则用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与此同时,还发给一张黄色工票,以示警告,要求其改进工作,否则就要撤换工作。

4.古典管理理论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答:(1)用科学即系统化的知识来代替凭经验的方法;(2)在集体活动中取得协调一致以代替不一致;(3)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公司都取得最大的成就。

5.古典管理理论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人与生产及营运过程的研究;(2)也很少考虑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宏观高度上来研究经济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提升;(3)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即“社会人”的特点。

6. 古典管理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只运用了观察、试验等研究方法,而尚未使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原理与方法。

7.X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人天性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人大都明哲保身,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受人指挥;(3)人皆自私,对组织和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4)人本性不诚实,容易被愚弄;(5)人习惯于墨守成规,反对变革,不求进取。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与管理组织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组织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管理的概念、职能、层次和管理者的角色等。

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和角色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内部角色和外部角色,如决策者、人际关系和传播者等。

4.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特点,决策理论的主要模型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决策树、利益矩阵和期望值等。

5.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个体行为中的需求理论、动机理论和个人决策等。

6.领导与领导理论领导的概念、特点和领导力量的划分。

以及常见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7.组织设计和变革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如分工、协调和灵活性等。

组织变革的概念、类型和管理方法。

例如,SWOT分析、变革管理模型和沟通策略等。

8.绩效管理和激励绩效管理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反馈等。

激励理论和方法,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赫德博格双因素理论等。

9.团队管理团队建设的概念和步骤,如团队角色、团队发展阶段和团队决策等。

团队合作和冲突的管理方法。

10.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1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步骤,如环境分析、目标制定和战略选择等。

常见的战略模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

1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流程,如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和项目执行等。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甘特图和PERT/CPM网络等。

以上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如果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相信可以在管理学概论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备注:1、领导的权利:决策权、组织权、人事权、奖惩权2、协调冲突方法:回避——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强制解决、妥协——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树立更高目标——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合作——冲突各方开诚布公地讨论3、强化理论:正强化——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负强化(即惩罚)——也可产生上进,但要适度。

4、人员配备的原则:(一)因事择人原则,(二)因材起用原则,(三)用人所长原则,(四)动态平衡原则。

第一章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运用组织的各项资源,协调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而促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含义: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组织系统要素;管理对象包括组织资源、组织行为和组织关系;管理的绩效包括效率和效果;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管理的特性:目标性、二重性(自然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组织性、经济性、创新性管理的任务:引导组织成员共同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的作用:人际管理(人际角色)、信息管理(信息角色)、决策制定(决策角色)(最重要)、谈判者角色,高层主要是决策角色、基层主要是人际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绩效:管理工作的流程与活动最终累积结果,包括效率(资源利用程度、组织生产率)与效果(目标实现程度、组织有效性)管理绩效=管理效果×管理效率西蒙——管理就是决策!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taylor):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包括定额管理制、差别计件工资制、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工人培训制)、职能工长制、标准化作业(操作标准化和工具标准化)、例外管理制度一般管理(法约尔):经营活动概括为六大类(项):(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最重要、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行政组织管理(韦伯):“机械式组织”——1、概括管理组织的结构,2、归纳组织权利的类型,3、分析官僚制组织的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员工不单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满意度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讲管理与管理科学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理解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的粘合剂。

管理的决定性作用 管理既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存在状态 又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还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管理本身还能造成一种新的生产力——管理所形成的整体功能 1+1+1>3 系统论 欧洲展开的大讨论 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 可经济为何落在美国后面 讨论所形成的共识 欧洲与美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与其说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差距。

曼哈顿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奥本·海默 “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不是别的 而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 管理的基本涵义在字面上的涵义 管辖和处理在管理科学中的涵义 1、职能说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代表人物 法约尔2、人本说 管理就是指导别人、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

代 穆尼3、协调说 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 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代 周三多4、资源说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等环节 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 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代 徐国华5、决策说 决策就是管理的同义语。

代 西蒙张院对管理涵义的看法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发展的愿景 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 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促进其相互协调 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四个基本观点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进行的。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环境中输入必要资源 人、财、物、信息等 向社会输出一定的资源 劳务或产品 。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和发展愿景 除了要作出技术上的努力之外 还有作出管理上的努力。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纲:名词解释(5个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doc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doc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一、选择(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某企业老板决定公司在五年内将成为某产品的国内一流的生产厂商,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老板要求办公室主任在一个月内拟定一个发展战略,办公室主任于是责成职员小王拟就了一份报告,然后老板在中层领导会上宣布了该战略,并要求大家务必努力实现该战略目标。

但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老板总感觉公司目前的发展离战略目标越来越远了,于是他在会上批评了有关负责人,但情形依然没有改观。

请分析公司在战略问题上出现了什么问题?()A.对于那些工作不力的下属,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心慈手软B.对下属的工作不力,在批评时要讲究工作方法和技巧,不能公开批评指责C.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上下沟通,建立信任和共识关系D.老板决定五年内将成为某产品的国内一流的生产厂商的目标不切合实际2.对于企业一些重要经营项目的决策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是基本的要求。

在对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思路上,张经理认为可行性分析要从项目的不可行性分析入手;王经理则认为可行性分析的大部分工作应是分析其可行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初期阶段千万不能引导大家思考项目的不可行性。

你认为以下四种判断中哪一种判断是正确的?()A.张经理主持分析论证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风险一定会更小些B.张经理和王经理的工作思路存在着差异,但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异C.对重大决策应采用张经理的工作思路,对一般性决策则应采用王经理的工作思路D.王经理的工作思路不符合科学的决策过程要求3.许多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通常采用的是直线制形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所具有的最大优点是:( )A.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B.加强了横向联系,能够提高专业人才与专用设备的利用率C.每个下级能够得到多个上级的工作指导,管理工作深入细致D.命令统一,指挥灵活,决策迅速,管理效率较高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 计划D.沟通角色5.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的表现是()A.治理污染B.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员工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D.开发新产品6.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同时事件重大,双方不能采取妥协时,采取()A.回避B.迁就C.强制D.合作7.“政策管制集权化,业务运作分权化,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集中力量来制定公司的总目标和各项政策,下属部门在不违背公司总目标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处理日常事务。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适用于09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营销与策划)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是指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与起源:
-知识社会背景下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管理主体与对象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功能与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古典管理学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与人本主义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与博弈论)
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个体特质
-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度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沟通与冲突解决
-组织变革与创新
4.领导与决策: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
-基本的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与情境理论)-决策的定义与过程
-决策方式与方法
-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失误
5.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环境分析(包括PESTEL分析与五力模型分析)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6.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
-绩效激励与奖励
-绩效改进与优化
7.团队管理与协作:
-团队与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团队决策与决策质量-团队沟通与冲突解决-团队合作与团队绩效。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二、重点问题1、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个完整的计划应该能够解决“5W+H”的问题: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及目的;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Who——谁去做?即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When——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Where——何地做?即确定计划的实施地点;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手段和措施。

2、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应用领域,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是不尽相同的。

一般而言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设立;(2)目标分解;(3)实施控制;(4)目标评定。

3、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

同人一样,组织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组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聚合期、规范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再发展期。

4、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些?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1)教育和培训;(2)沟通和参与;(3)尊重和信任;(4)奖励和惩罚。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

就一般人而言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是有层次的。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6、有效激励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1)有效激励必须遵循下列原则:需要导向;公平公正;奖惩结合。

(2)有效激励的方法有:薪酬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挫折激励。

7、如何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沟通障碍?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主要是要理顺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1)完善权力责任体系。

(2)精简机构,简政放权。

(3)明确岗位责任。

(4)建立健全组织内的沟通渠道。

8、试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定控制标准;(2)衡量实际工作;(3)分析衡量结果;(4)采取管理行动。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2014112611290011版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2014112611290011版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及参考答案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注意事项:1.形考成绩占40%,计分作业一定要做2.考试时在答题纸上完成3.客观性试题要用铅笔涂4.考试案例题以问答形式:复习资料中的一些选择题可以转换为问题,所以关键要理解案例分析题分析提示:(一)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提示问题汇总:1、在郭宁当任助理监督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哪项管理技能对他最为重要?基层管理者。

他们所管辖的是操作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落实工作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技术技能2、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对他更重要?组织分解和落实好公司的目标任务,在本部门和专业范围内调配好资源。

执行能力3、要成功地胜任总裁,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和技能对他更重要?概念技能和战略能力4、你觉得他能否胜任总裁的工作,如果你觉得它能够胜任,请你说出理由;如果你觉得他不能够及时胜任,也请你说出理由分析提示:能够很快胜任的理由:从郭宁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从基层-中层-高层,从技术(助理监督)-部门经理(装配部经理)-到负责某一职能领域的副总裁(规划副总裁、生产副总裁),已经具备了统驭全局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拥有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和群众基础从他的工作表现来看,他在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管理岗位上,他不断能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适应,并做出成绩,相信也能很快接受总裁职位的挑战。

不能很快胜任,你认为其理由是:郭宁刚适应了规划工作副总裁的职务,就接连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和总裁。

因为提升速度太快,短时间内恐怕适应不了;从他以前的工作履历来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职能工作,是他过去履历中的欠缺的,而且,作为总裁是公司的外交家,开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还缺乏。

“管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2 、管理学是为管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3 、一般说来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但管理者却不一定都是领导者。

4 、人、财、物是管理对象的物质要素,是从静态角度来观察管理对象;产、供、销是管理对象这一物质要素的运动过程,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管理对象。

5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管理对象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有些管理学家把时间和信息也列为管理对象。

二、名词解释1 、管理是让其他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三、简答1 、简述什么是现代管理。

答:1 )是让其他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 )管理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过程,来协调所有的人力和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2 、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强调管理是科学是因为管理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管理程序,它是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去研究管理,把管理看成是规律性起作用的领域;把管理看成一门艺术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去研究管理,把管理看成是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领域;管理是科学,强调的是其原则性,强调管理学是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概念、理论、原则、方法;管理是艺术,研究的是其灵活性,强调对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管理中从来没有一套通用的模式,因为每个企业都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是一门艺术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个管理者应当像一个艺术家,把自己的心血同自己的事业融合在一起。

3 、简述管理的“两难处境”.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管理工作中所固有的“两难处境”。

管理者常常面临以下这样一些局面:1 )要把组织内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使之在组织内做合乎目标的运动。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辅导内容一、重点内容串讲二、08年试题讲解三、题型解答思路一、重点内容串讲本重点内容以邵冲老师的《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作为参考。

第一章管理学基础教学要求:1.牢固掌握组织的必要性2.牢固掌握组织绩效、效力、能率等概念3.牢固掌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一般掌握管理者的不同类型5.一般掌握管理者的任务6.牢固掌握管理工作的性质7.一般掌握管理过程的四项主要职能8.一般掌握管理者应该担当的角色9.牢固掌握管理绩效、效能、效率等概念1、牢固掌握组织的必要性组织的概念: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四个特征:目的、人员、管理、文化组织的形成和原因:形成的原因是人类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有意识的集体写作的结果组织具有协作作用:即能够扩大或增强个人的能力,同时缩短目标实现的时间。

2.牢固掌握组织绩效、效力、能率等概念组织绩效: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

包括效力和能率两个方面。

效力:组织目标得到实现的程度,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能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组织绩效=效力×能率3.牢固掌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管理是协作的需要。

在协作中,人们产生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客观上要求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从而产生了管理。

是协作劳动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管理概念:由一个或几个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做出的各种努力。

重要性:(1)一切组织都必须为取得成果而进行管理;(2)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牢固掌握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及参考答案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注意事项:1.形考成绩占40%,计分作业一定要做2.考试时在答题纸上完成3.客观性试题要用铅笔涂4.考试案例题以问答形式:复习资料中的一些选择题可以转换为问题,所以关键要理解案例分析题分析提示:(一)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提示问题汇总:1、在郭宁当任助理监督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哪项管理技能对他最为重要?基层管理者。

他们所管辖的是操作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落实工作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技术技能2、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对他更重要?组织分解和落实好公司的目标任务,在本部门和专业范围内调配好资源。

执行能力3、要成功地胜任总裁,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和技能对他更重要?概念技能和战略能力4、你觉得他能否胜任总裁的工作,如果你觉得它能够胜任,请你说出理由;如果你觉得他不能够及时胜任,也请你说出理由分析提示:能够很快胜任的理由:从郭宁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从基层-中层-高层,从技术(助理监督)-部门经理(装配部经理)-到负责某一职能领域的副总裁(规划副总裁、生产副总裁),已经具备了统驭全局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拥有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和群众基础从他的工作表现来看,他在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管理岗位上,他不断能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适应,并做出成绩,相信也能很快接受总裁职位的挑战。

不能很快胜任,你认为其理由是:郭宁刚适应了规划工作副总裁的职务,就接连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和总裁。

因为提升速度太快,短时间内恐怕适应不了;从他以前的工作履历来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职能工作,是他过去履历中的欠缺的,而且,作为总裁是公司的外交家,开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还缺乏。

所有这些,可能使他不能很快适应总裁职务。

5、你对他胜任总裁的工作有哪些好的建议?从心理方面,他应该尽快转换角色;从工作方职责面,他应该将精力放在该公司的战略管理,注重公司总体的、长远的发展规划,还要注重对外关系工作;从能力方面,他必须提高自己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其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二)曲突徙薪分析提示1、上述成语故事蕴含了何种管理职能?控制职能2、按照控制的期限分类,控制有哪些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3、故事中的客人向主人提出“曲突徙薪”的建议,属于什么类型的控制?请说明这种类型控制的含义。

客人向主人提出曲突徙薪的建议,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前馈控制(如果这家主人在火势被扑灭后,立即着手改造烟囱、搬移柴草。

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来看,这属于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就是把管理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即“防患于未然”,其具体做法是对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进行控制,把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与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结合工作,举一个“曲突徙薪”类型的控制例子,说明它对于有效管理的意义。

举例(略,可以参见教材的举例)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可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反馈控制则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发挥“亡羊补牢”的效果。

)(三)“鲶鱼效应”分析提示问题汇总:1、故事中蕴含的管理原理有哪些?设置一定水平的冲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注重外部人才的引进。

2、请说明鲶鱼效应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何启示?引进鲶鱼型人才(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为组织带来新的元素,为组织注入活力;同时,能够鼓励组织成员进取,刺激创造革新。

3、在哪些情况下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形下,确实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人员流动率低;缺乏创新;缺乏竞争意识;严重的群体意识和不合理的凝聚力;变革遇到阻力。

4、请列举几种激发冲突的方法。

委派开明的管理者;鼓励竞争;重新编组。

(四)成荣的授权计划分析提示1、你认为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B.授权是管理者工作中的授权D.授权是一种组织行为E.长期的授权制度化,就意味着重新设计组织中的职权关系,从而带动组织结构的变革2.在会议上,张浩和成荣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交叉性沟通3.从成荣的一贯作风判断,他在与下属沟通中更多地表现出了父母自我状态,这种自我心理状态的个性特征是权威和优越感4.多年来,成荣的管理风格属于专制式5.张浩还没有解释清楚他的计划,就被成荣厉声打断了,成荣直截了当制止张浩继续说下去,不愿意听任何解释。

最终致使会议中断的原因是成荣拒绝接受信息7.你对于成荣有何好的建议?可以围绕着以下方面提建议摆脱凭个人经验管理的模式,实行专业化管理;授权时要注意向下级受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和权力范围;改变沟通方式。

(五)明电子器件制造公司的年终考评问题汇总:1.光明电子公司宜采用的组织结构类型是D、直线职能制2.这种组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哪些特点A、能够保持统一指挥的优点B、可以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3.案例中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你认为用下列何种理论解释其原因最为恰当?D、公平理论4.杨总经理到车间巡视,你认为这种巡视管理A、可以直接与员工接触、交流,主动了解情况和问题B、能够及时、充分、直接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C、有助于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5.杨总经理通过报告和报表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这属于B、反馈控制6.杨总经理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到车间巡视,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巡视管理属于B、非正式沟通7.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杨总经理这一天的工作中,哪些属于“既重要又紧急”的活动?A、处理张平准备辞职的事件B、处理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的事件C、同外商进行谈判并签订一份金额颇大的订单8.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杨总经理这一天的工作中,哪些属于“重要但并不紧急”的活动?A、完善公司的目标管理活动B、建立并完善公司的激励机制9.致使张平受委屈的根本原因在于C、张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原则10.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属于控制工作的是A、到车间巡视B、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C、通过翻阅报告和报表,发现质量问题11.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杨总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此举属于C、现场控制12.光明公司除了三个车间之外,还设有四个职能部门,如果杨总经理授予这些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直接向三个车间发布命令指示,职能部门主管的这种权力是一种C、职能职权13.在年终总结会,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从冲突的性质来看,这种冲突属于A、现实性冲突14.在年终总结会,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从冲突对组织的绩效来看,这种冲突属于B、破坏性冲突15、用什么激励理论说明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的原因比较合适?这种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公平理论在工资、奖金分配中需要做到公平性。

如何实现激励的公平性:(1)分析不公平感的原因;(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3)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和方法;(4)加强教育,引导员工进行全面客观比较。

16、请指出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哪些属于控制工作?并说明其类型。

到车间巡视(同期控制)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同期控制)通过翻阅报告和报表,发现上个月的质量问题(反馈控制)(六)39滴焊料分析提示问题汇总:1、洛克菲勒视察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包装出口石油的工厂时,对封油罐的工人用40滴焊料提出质疑,从控制的角度,这属于同期控制控制方式2、从沟通的角度看,巡视管理属于非正式沟通3、洛克菲勒除了筹划企业的经营方略外,就是到处巡视,你认为这种巡视管理A、可以直接与员工接触、交流,主动了解情况和问题B、能够及时、充分、直接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C、有助于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4、在此次巡视中,洛克菲勒找到的关键控制点是节约焊料5、39滴焊料是美孚石油公司各工厂每只油罐的统一规格。

39滴焊料属于消耗标准6、管理者实施控制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控制标准7、洛克菲勒管理风格是从严管理、节俭治业(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无形资源具有有形的价值。

A2.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可以是并存的。

A3.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结构。

B4.在信息时代,组织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

B5.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中,官僚是就管理中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言的。

B 6.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B7.行为科学的管理学家们将管理学关于人性的研究课题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A8.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上的。

B9.决策就是出谋划策。

B10.目标的制定具有严肃性,确定之后不能修改。

B11.目标管理强调由组织高层管理者确定目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B12.西蒙认为管理者决策时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

B13.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

A14.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Y理论基础上的。

A1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小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扩大些。

A16.受权人所承担的是执行职责。

A17.一般来说,机械式组织结构在稳定的环境运作中最为有效;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则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相匹配。

A18.职能部门化是根据业务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相似性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

A19.人员的开发就是从组织外部招聘组织所需的人员。

B20.管理者授权时,要承担最终职责。

A21.授权的本质是要求管理者不要去做别人能做的事,而只做那些必须由自己来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借助于下属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A22.组织在选择部门化的方式时,可以考虑多种部门化方式的综合运用。

A23.有机式组织模式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

A24.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适用各种规模的企业。

B2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大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减少些。

B26.人员配备的供需失衡是指组织中某类人员供不应求,而另一类人员供过于求。

B27.不公平感是由于客观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

B28.奖惩并用意味着奖惩并重。

B29.9.9型风格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B30.个体行为动机的形成的条件是内在的需要和愿望。

B31.非职权是领导者最有价值的权力。

A32.下级拥有权力意味着上级领导权力的削弱。

B33.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会提高强化的作用。

A34.职权是非职权的基础,又需要非职权的支持和补充。

A35.不公平感是由于主观认知不正确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