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公开课教案_13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198b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8.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究。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故障排除。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杯、吸管、橡皮泥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制作材料。
3.教学课件: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计时器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需要一分钟计时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明确制作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制作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计时器进行展示,讲解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其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改进计时器?还可以制作哪些类型的计时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0ecdc36bd97f192279e9e5.png)
人类从以地球自转作为计时标准,到现在已经历了约3500多年.
公元前1500年,出现的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埃及人首先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然后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普及开 来。
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 了摆的等时性。
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伽利略 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第一个摆钟。后经不断改进,一直沿 用至今。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简易“钟摆”制作骤
水钟、钟摆
先用卡纸或塑料片仿制一个齿轮操纵器; 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锤; 组装一个齿轮操纵器; 在齿轮中间安装一个指针和钟面, 标出时间刻度。
谢谢大家 敬请各位 老师提 出宝贵 意见!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d84922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2.png)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最后--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说教材“时间的测量”这--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在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要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
教材里安排学生观察摆钟如何工作并制作-个简易摆钟,是要让学生体会摆的等时性这一科学原理必须通过机械技术才能让它发挥计时的作用,学生在研究制作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经过教材与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1、知道机械钟摆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2、能够通过观察摆钟的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能够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摆动30次的简易摆钟。
二、说教法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我采用“探究一-研讨”的教学方法,我还同时综合运用小组合作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制作---观察一一调试”的途径制作- 一个一分钟摆动三十次的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四、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分析和预设,我将本课内容分为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1、通过请学生说说用摆计时的缺点,激发学生针对这些缺点设计新装置的欲望。
第二部分:理解摆钟工作原理1.播放摆钟工作的动画。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a814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b.png)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相关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需的材料:如钟表、计时器、电线等。
2.提前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分钟计时器的制作过程,并讲解相关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计时器制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计时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对制作的计时器进行改进和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83396b7360b4c2e3f6492.png)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钟的知识迁移,观看视频及实物模型,思考机械摆钟每个组成结构的作用,了解摆钟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通过观看3D打印机打印的过程以及使用3D打印技术解决科学实践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体会在科学与实践中要把知识与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技术为探究实践所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3、能有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培养科学实践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钟的知识迁移,观看视频及实物模型,思考机械摆钟每个组成结构的作用,了解摆钟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3、能有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培养科学实践的兴趣。
学时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学时难点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旧知导入分析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
活动2【讲授】二、知识迁移对照受水型水钟,思考如何转化摆的动力,从而带动齿轮转动。
(猜想)活动3【活动】三、观察机械摆钟的内部构造1、通过观看视频验证刚才的猜想,了解机械摆钟的内部构造。
2、认识各部分组成结构的名称,思考、分析每个部分的作用。
3、简易摆钟模型展示,学生观察实物模型。
五年级科学下《三 时间的测量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优质课教案_0
![五年级科学下《三 时间的测量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优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2380a8daf61fb7360b4c6572.png)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相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理解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
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60的简易摆钟。
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实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理解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科学课兴趣非常浓厚。
但是在实践动手水平上还是有些不足,所以探究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表现时机是否恰当非常重要,所以本课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
学生都喜欢动手制作,但有时只顾表面热闹,忘记思考实验要求。
所以,我设计了《小组学习单》,专门细化探究摆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调整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旨在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发现,探究其原理以及掌握其调试方法。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摆动60次的简易摆钟。
五、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小组自制摆钟套装(包括一个齿轮、齿轮操纵器、摆锤、支轴、垂体、绳子、固定夹、支架、钟面、指针、螺帽)、秒表、小组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对时间的测量古人所经历的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教科小学科学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8662afb240c844769eaee2e.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教材简析:由于摆具有等时性,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制作钟表。
但是要使摆钟能精确计时,还必须利用机械技术。
组织学生观察摆钟的内部结构,了解摆钟使怎样利用齿轮操纵器完成计时工作的。
通过观察,学生要自己亲手制作一个摆钟。
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进行测量。
他们将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认识到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背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第八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30分钟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时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认识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接着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
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要摆30次的简单摆钟。
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2.过程和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课件、齿轮操纵器、摆锤、记录纸小组一份、秒表支架、垂体等教学流程直接引入→理解摆钟工作原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导入出示机械摆钟图片,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那些主要部件?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0c93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e.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活动课。
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够计数一分钟的计时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科学探究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技能,能够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
然而,对于制作一个计时器,他们可能还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计时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掌握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使计时器能够准确计数一分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制作计时器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计时器所需的材料:纸杯、棉线、珠子、胶带等。
2.准备计时器模板,以便学生参考制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题:“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计数一分钟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计时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计时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计时器的制作方案。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计时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a8c5a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2.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一些建议,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特的一分钟计时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和制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安装和调试计时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一分钟计时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讲解:讲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示范:进行一次示范制作,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操作。
4.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分钟计时器,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议。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太阳钟》公开课教案_13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太阳钟》公开课教案_13](https://img.taocdn.com/s3/m/919ae1eec1c708a1294a4430.png)
学生演示,老师评价,全班验证。
思考回忆,说一说。
观看课件指名回答。
思考问题。
阅读资料,思考并回答。
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
阅读资料。
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合作。
设计具有一定悬疑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根据原有认知做出回答后。放手让学生阅读资料体验感受,从而认识最早的时间单位“天”。阅读1天=12时辰,使学生对计时单位有初步的感知。
学生通过对太阳光影变化的观察,初步认识光影计时法,并能利用光影判断大概时间。对时间单位有进一步感性认识。
应用前面所学制作太阳钟,模拟太阳钟的使用,进一步认识光影计时。
3、归纳构建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四、拓展延伸
认识不同的计时方法。
五、课堂总结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怎样变化吗?
2、认识日晷
(1)日晷的由来。
(2)日晷表面的刻度。
(3)日晷的分类。
(三)制作太阳钟—赤道式日晷
1、按步骤制作太阳钟。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的晷针正对北方。
六、教学准备
硬纸板、竹签、圆规、量角器等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观看视频,了解现在计时的精密仪器:电子钟,机械表,欧米茄计时器...
2.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可以根据什么确定时间?(太阳、影子等)
3.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4f997c5da50e2524d7f99.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课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鈥器联合工作的。
科学探索目标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使摆钟一分钟刚好摆动30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转动的?思索单刀直入,激发探究兴趣讲授新课一、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1、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2、视频:垂体时钟是怎么工作的3、垂体时钟内部结构摆钟的主要部件:齿轮操纵器、支轴、长短针(长针和短针)、齿轮、摆锤、垂体。
4、垂体时钟各部分作用5、垂体时钟工作原理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
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认真听看视频观察摆钟内部结构分析结构作用观察摆钟内部构造,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鈥器联合工作的。
相连。
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
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摆锤摆到最左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
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
6、通过动画视频,再来完整看一下垂体时钟工作过程。
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任务: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计时器。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创新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de66e584254b35effd3401.png)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在这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摆钟的内部构造,通过观察摆钟的内部构造让学生理解摆钟是怎么利用摆来计时的。
第二部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要亲手制作一个摆钟,并且对自己的摆钟进行检测。
学情分析由于摆具有等时性,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制作钟表。
但是要使摆钟能精确计时,还必须利用机械技术。
组织学生观察摆钟的内部构造,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齿轮操纵器完成计时工作的。
通过观察,学生要自己亲手制作一个摆钟。
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进行测量。
他们将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认识到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摆钟内部的构造。
2.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
2.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评价任务1.了解摆钟内部构造及原理。
2.设计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1.每个小组一个带齿轮操纵器摆钟。
2.每个小组一张硬纸板,一根木条(或者塑料条),一个摆锤。
3.每个小组一个秒表(或者手表),一把剪刀,一个钩码,一根棉线、一个胶带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机械摆钟图片,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那些主要部件?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
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刚才我们看到了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和垂体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二、理解摆钟工作原理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1.播放摆钟工作原理的视频。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word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74df96f998fcc22bcd10df1.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教材简析:由于摆具有等时性,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制作钟表。
但是要使摆钟能精确计时,还必须利用机械技术。
组织学生观察摆钟的内部结构,了解摆钟使怎样利用齿轮操纵器完成计时工作的。
通过观察,学生要自己亲手制作一个摆钟。
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进行测量。
他们将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认识到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背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第八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30分钟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时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认识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接着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
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要摆30次的简单摆钟。
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2.过程和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准备课件、齿轮操纵器、摆锤、记录纸小组一份、秒表支架、垂体等教学流程直接引入→理解摆钟工作原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导入出示机械摆钟图片,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那些主要部件?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
教学设计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设计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c4e4329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4.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学情分析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乐高积木制作材料。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一、引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测量什么的工具?时间的工具好,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样测量时间的呢?(出示课件)人类从以地球自转作为计时标准,到现在已经历了约3500多年.公元前1500年,出现的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埃及人首先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然后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普及开来。
在公元前1400年,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
公元1088年,中国宋朝的机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
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第一个摆钟。
后经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就是古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了,其中比较精确,并沿用至今的是哪个呢?机械摆钟。
活动2【活动】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了解摆钟结构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2.你看到了摆钟是怎样工作的?3.出示示意图。
逐一介绍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支轴。
(学生看书回答)学生回答交流摆钟的结构。
活动3【练习】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了解摆钟工作原理1.为了进一步探索摆钟的内部结构秘密,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易摆钟。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2.出示模型,教师演示组装。
将它们组装起来试试看,好吗?(用乐高积木进行仿制)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我们先来看看温馨提示:温馨提示:a.仔细观察摆钟是如何运作的?b.是哪些部件在起作用?3.领取材料,开始组装,理解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八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在探究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了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
关于摆钟,学生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学生在认识了摆钟的主要部件后,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和亲自动手组装摆钟,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
随后,通过调节摆长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30次的简易摆钟。
在不断地调整、测量直至精确的过程中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对摆钟进行了三课时的探究,了解了摆具有等时性;可以调整摆绳的长度和摆长来控制摆动的速度。
在第七课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这样的摆计时很短,而且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比较大的误差,比如摆锤会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来。
真正的摆钟是如何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转动的?基于此,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难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摆锤与齿轮操纵器的联合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齿轮操作器模型、钩码、细绳、秒表;
教师:学生材料一份、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向学生展示日晷(太阳钟)、沙漏、水钟、一炷香、摆、垂体钟摆等计时工具。
一、梳理计时仪器的发展
同学们,在刚才的展台上,我们陈列了几种古代的计时工具,它们是如何被发明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这么多计时工具。
计时最准确的是哪种?(摆钟)
摆钟最核心部分是有一个来回摆动的摆。
(出示一个摆),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摆,我们让它摆起来。
你发现它有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摆幅会越来越小,会慢慢停下来)
不能持续摆动,也就是动力不足
(要一直数着摆的次数)
没有刻度,计数不方便。
一个是动力的问题,一个是计数的问题。
现实的摆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
视频:摆钟的内部结构
二、理解摆钟工作原理
1.你看到摆钟的内部有哪些主要部件?摆钟是怎样工作的?
(预设:齿轮转动带动指针,摆每摆动一次齿轮就转动一齿。
)
2.介绍各部分名称。
摆钟的内部结构看起来比较复杂,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它简化,画成这样,(出示示意图)。
请大家看一个这个摆钟的图片,里面除了摆,还看到了什么部件?
(齿轮、一个重物、)出示板贴。
师:再来看看摆锤最上面的这个装置,它是来操纵齿轮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齿轮操纵器。
(出示板贴)仔细观察齿轮操纵器的左边,稍长的我们把它叫做——长针,右边较短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短针。
(板书:齿轮操纵器、长针、短针、齿轮、摆、垂体)
3.组装钟摆
今天,老师也模范这个摆钟制作了一个模型。
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演示组装。
首先我们要把模型放到桌子的边缘,注意要稍微多出桌面,这样等下摆动的时候就不会达到桌子。
然后借助固定夹将底座固定在桌子边缘,为了操作安全一定要拧紧;固定好了,接着一手拉住绳子,一手按箭头方向转动齿轮,使绳子绕在齿轮背后的轮里,让余出部分刚好处于钩子下方;然后将摆挂到支轴上,摆比较重,取放时一定要小心,轻轻挂上,这样齿轮操纵器的长针、短针就卡在齿轮中间;最后将钩码作为垂体挂到绳子上,这样就安装好了。
(将摆拉到最右边)摆钟开始工作了。
想不想自己来试试看。
(出示提示)我们先来看看老师给你的小建议。
温馨提示:
A.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取放摆锤一定要小心
B. 仔细观察齿轮操纵器,思考它和摆锤之间是如何联合工作的。
C. 想一想,垂体有什么作用。
D. 数一数,摆的一个来回,齿轮转过几个齿?
4.汇报
摆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联合工作的?
齿轮是如何做到也会一格一格有规律的走动的?
摆的来回摆动控制齿轮操纵器的运动,长针与短针在来回运动过程中轮流卡住齿轮,使齿轮能稳定的速度运转。
(板书:控制齿轮)
作为垂体的钩码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垂体,齿轮还能动吗?
垂体能转动齿轮,垂体有了这个重力才会使齿轮转动,垂体时针就是利用垂体的重力来转动齿轮。
(板书:提供动力)
小结:我们再来一起看看摆钟的整个计时过程:垂体拉动齿轮,提供齿轮运动的动力。
在齿轮的转动中,齿轮操纵器的长针短针交替地卡住齿轮,让齿轮有规律的转动。
由此看来,机械摆钟的摆、垂体和齿轮操纵器是联合工作的,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
想不想来亲自做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呢。
如果以个齿轮代表一秒,那么想做一个一分钟60秒的计时器,我们的摆是摆动几下呢?
2.真正的摆钟一分钟只需摆动30次,这是为什么呢?
来回摆动我们说它是摆动一次。
每一个来回,齿轮会转过两格,相当于秒表走两下。
所以一分钟60秒,我们的摆只需要摆动30次,同学们听懂了吗?
板书30
刚才你们小组的摆一分钟摆了几下?要想达到一分钟30次的目标,我们要对摆长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调整金属圆盘的位置来改变摆长。
假如一个小组摆动了32次,太快了若要符合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可以怎么做呢,
生:把摆锤往下移。
师:为什么要往下移?
生: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次数越少。
所以摆锤下移,会使摆变慢。
师:那么27、20次的小组要符合30次你会怎么做呢?
生:他们应该把摆锤往上移。
师:为什么要往上移?
生:因为上移后,摆长变短,摆动会变快,摆的次数才会减少。
3.一分钟测试
师:让我们来测一测自己做的摆钟一分钟能摆动几次。
调试前老师有几点提示:A 、放摆的同学和开始计时的同学要配合好,要同一口令。
B 、当一分钟到了,操作员要马上档住摆,使摆停止摆动。
C 、根据测试的结果,小组讨论,调整摆锤的位置,让一分钟的摆动次数尽可能接近30次。
4.学生活动
5.成功的小组,要想把这个模型做的更像时钟,你觉得还需要哪些改进?
6.这节课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制作过程中,你觉得要想准确的计时一分钟,容易吗?困难在哪里?
四、课外延伸
钟表的改进就像现在你们的想法一样,人类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又不断的思考加以改进,最终才有了这么精密的计时工具。
钟表从发明到现在都经理了哪些改进呢?一起来看看钟表的前世今生。
时钟的精确来之不易,它是人类几代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电子计时器比这节课我们制作的钟摆精确多了,但科技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人类最求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息。
今天我们是利用垂体的重力拉动齿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回去试试能不能找打更多方法的计时器。
板书设计: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32 变慢 下调 调节30
28 变快 上调
摆锤
短针 长针 此轮操纵器
【作业辅导】 你知道图中这个器械的名称是什么吗? 。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2)齿轮操纵器可以控制齿轮上
的齿,一次转动 个齿。
(3)齿轮转动的动力来自
(4)齿轮由 控制,钟表内的齿轮与指针可以被连带牵动。
【教学反思】
1.从老师的角度看这堂课,最大的困难就是摆模型的制作。
有了直观的模型,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运作的全过程。
这对学生理解钟摆工作的原理这一教学难点就得到了突破。
本课中的这套模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精密的仪器,比如齿轮操纵器到齿轮中心点的距离,长针和短针的距离,摆放在支轴上的位置等等,仅仅相差几厘米都会影响摆钟的运转。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科学材料对学生概念建构的重要性。
好的教具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载体,是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2.从孩子的角度看,比起枯燥的理论分析,孩子们更多的喜欢动手实践。
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手脑并用,会涌现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创意,有些甚至是我们大人都无法企及的。
在调试计时器这样的工程技术的活动中,学生要经历不断的反思和知识应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也将得到较大提升。
( ( ) ( ) ( ) 齿轮 垂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