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术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属性:相对的稀缺性、绝对的属性、本质表现.2、效用最大化(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4)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是什么”)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4、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5)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5、劳动力供给(5—6)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6、供给弹性(6)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7、供给弹性分类(6)8、劳动力需求(7)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9、劳动力需求弹性(8)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曲线图。
10、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9—10)三个阶段、公式、曲线图。
11、完全竞争市场上:MRP=VMP=MP*P(11)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12、均衡分析(12)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瓦尔拉)13、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14、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3)15、均衡价格论(14-1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16、工资形式(15—18)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基本工资: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也跟随其步伐不断完善。
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很多相关知识,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即以人为本,通过了解、使用、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管理学科。
它所包括的内容很广,其中最基本的内涵包括:员工招聘、选拔、培训、激励、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福利保障、法律规章遵循、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1、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目标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平衡是企业运作的基础。
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应该有一个长期计划,包括人才招募、人才培训和人才储备等。
2、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合适的招聘方案,明确人才的招聘需求,从而吸引适合企业的人才进入企业。
3、人才培训:人才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能力,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4、员工关系: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制定企业文化、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等,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5、员工激励:虽然薪资待遇是员工留住在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人的欲望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员工晋升、奖金、活动等,来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6、员工福利制度:员工福利制度是企业对员工提供的奖励和补偿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工资体系、保险制度、休假政策等各种员工福利制度,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7、员工绩效评估:对员工的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以便更好的激励和奖惩员工。
三、总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它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的福利关系,是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体系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体系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1.3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二、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2.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和方法2.3 招聘的目的和意义2.4 招聘流程与常用方法1.广告招聘2.内部推荐3.高校招聘4.社会招聘三、员工招聘与选拔3.1 简历筛选与面试技巧1.简历筛选的重要性2.面试前的准备工作3.面试技巧和评估方法4.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3.2 职业能力测评与评估中心1.职业能力测评的目的和作用2.常见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3.评估中心的职能和工作方式3.3 背景调查和录用决策1.背景调查的重要性和方法2.录用决策的原则和考虑因素3.关于背景调查的法律规定四、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4.1 培训与开发的定义和目标4.2 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制定4.3 培训方法和技术1.内部培训2.外部培训3.在线培训4.开放式培训4.4 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五、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5.1 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5.2 绩效评估和考核方法1.定性评估2.定量评估3.绩效考核的周期和频率5.3 绩效管理与晋升、奖惩、培训等相互关系5.4 薪酬激励的原则和形式1.薪资制度设计2.绩效工资3.奖金和激励机制六、员工关系与福利管理6.1 员工关系管理的意义和目标6.2 员工满意度调查和管理6.3 内部沟通和有效反馈6.4 福利管理与员工福利计划1.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2.弹性工作制3.年假和带薪休假制度七、员工离职与人力资源离职管理7.1 离职的原因和类型7.2 离职流程和手续7.3 离职面谈和员工反馈7.4 离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上是关于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大致框架,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执行和应对各项任务。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知识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招聘和人才管理:了解如何有效地招聘和筛选候选人,包括发布招聘广告、筛选简历、面试技巧等。
2. 培训和发展:了解如何设计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包括需求分析、培训评估、培训方法等。
3. 绩效管理:了解如何制定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奖惩机制等。
4. 薪酬和福利管理:了解如何设计和管理薪酬制度,包括薪资调查、薪酬结构设计、福利管理等。
5. 劳动法和劳动关系: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关系的基本知识,包括劳动合同、劳动纠纷处理等。
6. 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了解如何进行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设计、文化建设、变革管理等。
7.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包括员工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
这些专业知识技能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好地管理和发展组织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知识
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5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9第四章绩效管理 12第五章薪酬管理 15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7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5、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7、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②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③制定岗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
8、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①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②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④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薪酬(岗位)评价的基础。
9、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简答)12、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明确任务目标②合理分工协作③责权利相对应13、“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14、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②岗位工作的满负荷③岗位的工时制度④劳动环境的优化15、劳动环境优化考虑的因素:工作地组织、照明与色彩、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第一局部组织行为学根底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并对相应的常识加以应用的学科,它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组织人的行为加以办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一、人格的概念(掌握)1.概念: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此外独特而不变的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彼此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不变的动力系统。
〔2021年单项选择〕二、人格的影响因素3个:遗传、环境、情境1、遗传〔2005年单项选择〕①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②遗传奠基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根底③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人格在短期内是安定的。
2、环境①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
〔2005年单项选择〕②环境因素包罗:教养方式、教育布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根底、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
3、情境:相对不变的。
人格最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人格既不是完全由先天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环境塑造的,而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在具体情境中有机地生成各种变化。
三、人格、情境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1.布局化的内在系统,他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对个体的反映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
2.人格是不变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3.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
四、精神阐发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一〕弗洛伊德理论1.人格的差别在于人们对待底子趋力方式的不同;2.人格的两个不同局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战争由“自我〞来协调。
〔2007年多项选择〕3.健康人格的前提:自我、本我、超我【注:“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局部有意识〕负责处置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局部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二〕人本主义1. 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1.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定义及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综合运用;(2)动态性: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3)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组织的需求;(4)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创造和创新;(5)针对性:以员工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1)人力资源规划:预测和确定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保证组织拥有合适数量和质量的员工。
(2)招聘与选择:吸引和选拔适合组织要求的人员。
(3)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4)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员工取得优异业绩。
(5)薪酬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发挥潜力。
(6)劳动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满意度。
(7)福利管理: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
(8)员工关怀: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1.管理者的能力与角色(1)管理者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沟通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等。
2.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个性、动机、学习与知识等。
(2)团队行为:团队发展阶段、决策与沟通等。
(3)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3.领导与领导力(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2)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法;(3)不同领导风格和行为对员工的影响。
4.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的类型: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
(2)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组织变革的管理。
5.绩效管理与激励(1)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方法;(2)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3)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关键议题1.招聘与选择(1)招聘渠道的选择;(2)面试与评估方法;(3)人才测评与背调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章劳动法一,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1, 劳动法可以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国家的劳动法典;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2, 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3,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4, 劳动法及其他法律的关系: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肯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劳动法及民法关系亲密,它是从民法中分别出来的法律部门,它及工厂立法亦有亲密联系,它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亲密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发生的缘由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与某种生产物品或供应服务的过程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及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 无偿的劳动, 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
6, 组成劳动法的内容有: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7, 劳动法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 劳动标准的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平安卫生,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
9, 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全部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淌供应了法律条件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运用和流淌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二,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 劳动法产生的时间: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自由竞争阶段的19世纪初2, 劳动立法的开端: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3, 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立法的特点:各国宪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立法方面出现了倒退的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侧重于改善劳动条件,规定劳动标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法的内容也得到充溢。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员专业知识与实务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招聘与选拔管理 培训与发展管理 绩效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 程序、法令和技术的总和。
目的:实现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目标的匹配,提升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福利政策的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员 工保险、住房补 贴、带薪休假、 节日福利等
福利政策的制定 过程:需求分析、 市场调研、方案 制定、评估与调 整等
福利政策的实施 与管理:确保福 利政策的有效执 行,及时解决员 工福利问题,持 续优化福利政策
薪酬福利的法律规范与风险防范
薪酬福利管理的法律规范:包括最低工资 标准、加班工资规定等,确保企业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
员工关系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 员工关系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员工关系管理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内容 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程序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监督 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和纠纷处理
员工沟通与协调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反馈 等技巧的应用,提高沟通效果
目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制定流程:与员工进行沟通,制定具体的绩效计划,明确绩效目标和评估标准
注意事项:确保绩效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与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要给 予员工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绩效评估方法与技巧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选取关 键的绩效指标进行评估,针对性强。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绩效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
培训反馈的作用:及时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和收获,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 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2)人力资源开发(3)薪酬和福利(4)安全和健康(5)劳动关系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2)预测人员需要(3)清查和记录内部人力资源情况(4)确定招聘需要(5)与其他规划协调(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6、什么是职位分析?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一、工作实践法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缺点: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三、观察法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工作场所也应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察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组装线工人、会计员,而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律师、设计工程师等工作3、观察者尽可能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否则可能引起霍桑效应4、对于不能通过观察法得到的信息,应辅以其他形式如访谈法来获得5、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6、可以采用瞬间观察,也可以定时观察四、问卷调查法优点:1、能够从众多员工处迅速得到信息,节省时间和人力,费用低2、员工填写工作信息的时间较为宽裕,不会影响工作时间3、适用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形4、结构化问卷所得到的结果可由计算机处理缺点:1、问卷的设计需要花费时间、人力和物力,费用较高2、单向沟通方式,所提问题可能部分地不为员工理解3、可能造成,填写者不认真填写,影响调查的质量五、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六、资料分析法七、关键事件记录法:1、收集、整理导致某工作成功或失败的典型、重要的行为特征或事件2、它是在二战期间由John Flanagan开发出来用于识别各种军事环境下提高人绩效的关键性因素的手段和方法;Flanagan认为,关键事件法应对完成工作的关键性行为进行记录,以反映特别有效和特别无效的工作行为3、需要专业人员对“关键性事件和行为”进行信息收集、概括和分类;4、没有提供对工作全方位的描述和探察,主要应用于下述工作分析目的: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甄选标准的开发以及培训员工八、实验法九、工作秩序分析法十、工作日记法1、若运用得好,能获得大量的、更为准确的信息2、前期直接成本小3、收集信息可能较凌乱,整理工作复杂4、加大员工工作的负担5、也存在夸大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倾向8、职位说明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基本资料:岗位名称、岗位编号、岗位等级、定员标准、直接上级、分析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_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个颇具新意而包含广泛的研究课题。
笔者从中选择若干关键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这是爱尚网小编整理的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习哪些知识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八大模块或者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
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色1、时间较短:13门课程合格即可毕业, 2年考完。
2、通过率高:不考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可换考,由主考院校老师辅导。
3、文凭过硬:高等教育自考毕业证书,教育部网上电子注册,含金量高。
4、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习能在企业事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等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HR人才的需求,2010年6月,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北京大学、北京教育考试院等权威教育机构合作推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国际IPMA认证国家级考试项目,吹响了我国大力培养国际化人力资源适用人才的激扬号角。
教育学界认为:无论从教育机构、教育方式,还是从证书含金量、社会认可度来说,双证书项目都开创了国内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先河。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1.招聘与选择:招聘是指根据组织的需求吸引和筛选合适的人才,选择是从候选人中选择最适合岗位的人。
招聘与选择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招聘到具备所需技能和才能的员工。
2.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提升员工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提高工作表现,同时也能够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
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过程,以确定员工在组织中的贡献和奖励。
通过绩效管理,组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涉及到制定薪酬策略、确定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
通过合理的薪酬管理,组织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5.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指的是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6.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预测和确定未来所需的员工数量和能力。
它可以帮助组织解决人力资源的供需失衡问题。
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方式和规范。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态度。
8.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劳动法是保护员工权益的法律和规定,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关系,能够帮助组织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9.员工福利与福利管理:员工福利是指组织提供给员工的非直接报酬,包括福利制度、保险福利、职业发展支持等。
福利管理包括制定福利政策和管理福利计划。
10.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团队建设是培养和发展团队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领导力是指影响他人并引导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团队建设和领导力能够提高团队的绩效和效能。
以上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还包括众多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将人力资源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1.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预测: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需求,进行
人力资源规划和需求预测,确定所需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
2.招聘与选拔:制定招聘渠道和策略,拟定职位描述和岗位要求,发
布招聘广告,筛选简历,参与面试和选拔,最终确定合适的候选人。
3.员工绩效管理:制定员工考核制度、绩效评估标准和绩效管理流程,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提供反馈和改进计划,激励优秀员工,推动员工发展。
4.薪酬管理:了解企业的薪酬策略和体系,进行岗位薪酬设计与调整,执行薪酬福利政策,进行薪酬调查与分析,确保薪酬公平合理。
5.培训与发展:根据员工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培训计
划和课程安排,进行培训评估和效果测评,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和专业能
力提升。
6.员工关系管理:处理员工的日常问题和矛盾,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处理员工离职和劳动争议,制定员工福利政策和团队建设计划。
7.雇佣关系与劳动法律知识: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福
利待遇、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确保企业的用工合规性。
8.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了解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变
革计划和实施策略,推动组织的创新和。
9.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数据分析: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人力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
10.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遵守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保护员工的权益和保密,维护行业的专业形象和声誉。
以上是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人力资源专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源专员是企业中负责招聘、培训、员工关系和薪酬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这一岗位。
下面将针对人力资源专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1. 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人力资源专员首先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福利待遇和员工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劳动法律法规人力资源专员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保障法等,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保障员工的权益。
3. 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了解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人力资源专员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组织的绩效目标。
4. 培训与发展人力资源专员需要掌握培训与发展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学习型组织、成人学习理论、培训需求分析等,以便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1. 招聘技巧人力资源专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招聘技巧,包括岗位分析、招聘渠道选择、面试技巧等,以确保招聘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
2. 面试技巧熟悉各种面试技巧,包括行为面试、能力测试、情境面试等,可以帮助人力资源专员更好地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选择最适合岗位的候选人。
3. 福利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源专员需要具备福利设计与管理的能力,包括员工薪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员工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4. 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了解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力资源专员更好地推动组织发展和变革,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5. 谈判和交流技巧良好的谈判和交流技巧对于人力资源专员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与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等各种层次的人员进行交流和协调,解决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员专业知识与实务
人力资源管理员专业知识与实务1、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选择而自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____D____。
A.模式B.机制C.体制 D。
体系2、劳动市场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___B_____。
A。
狭义的与广义的 B。
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C。
中央的和地方的 D。
需求的和供给的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需求上升会导致__C______。
A。
劳动力需求下降 B。
劳动力需求不变 C.劳动力需求上升 D。
难以确定4、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导致闲暇消费的____D____,而其替代效应导致闲暇消费的________.A.减小、减少B.减小、增加 C。
增加、减少 D。
增加、增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C_____。
A。
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资率B。
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作时间C。
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两个方面的因素D.某人的工资高,则其工资率一定也高6、“30元/小时”是指____C____。
A.收入B.工资 C。
工资率 D。
劳动报酬 E福利7、甲、乙两个企业在同一个劳动力市场上相互竞争。
甲企业工作条件好,为吸引劳动力,乙企业不得不支付较高的工资。
甲、乙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别属于___A_____.A。
补偿性的 B。
竞争性的 C.垄断性的 D。
接触性的8、关于福利与基本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___A_____.A.基本工资和福利都是一种工资形式B.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是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C.福利的支付方式是现期支付和货币支付D.在企业的成本项目中,基本工资属于固定成本,而福利是可变成本9、奠定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的是___B_____.A.情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10、正式群体可分为团队、任务群体和___A_____。
A.指挥群体 B.实践群体 C.操纵群体 D.利益群体11、我们认为老师要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这是我们对老师的___A_____。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角色知觉12、沟通的作用除了激励、信息流通和情感表达外,还有___B_____.A.指导 B.控制 C.管理 D.领导13、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_B_______。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1、什么是⼈⼒资源?⼈⼒资源是存在于⼈的体能、知识、技能、能⼒、个性⾏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
⼈⼒资源与其他资源⼀样也具有物质性、可能性、有限性。
2、⼈⼒资源有哪些特征?⼈⼒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资源是“活”的资源,它具有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2)⼈⼒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3)⼈⼒资源是⼀种战略性资源;(4)⼈⼒资源是可以⽆限开发的资源。
3、什么是⼈⼒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现代化的科学⽅法,对与⼀定物⼒相结合的⼈⼒进⾏合理培训、组织和调配,使⼈⼒、物⼒经常保持⽐例,同时对⼈的思想、⼼理和⾏为进⾏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使⼈尽其才,事得其⼈,⼈事相宜,以实现组织⽬标。
现代⼈⼒资源管理就是⼀个⼈⼒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
4、简述⼈⼒资源管理的10项内容。
⼈⼒资源管理的10项内容包括:(1)制定⼈⼒资源计划;(2)⼈⼒资源费⽤核算;(3)⼯作分析和设计;(4)⼈⼒资源的招聘与配置;(5)雇⽤管理与劳资管理;(6)⼊⼚教育、培训与发展;(7)绩效考评;(8)帮助员⼯的职业⽣涯发展;(9)员⼯⼯资报酬与福利保障;(10)建⽴员⼯档案。
5、传统的⼈事管理⼯作与现代⼈⼒资源管理的区别在哪⾥?传统的⼈事管理⼯作与现代⼈⼒资源管理有很⼤的区别。
其区别如下:(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事管理的主要⼯作就是管理档案、⼈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作;⽽现代⼈⼒资源管理则以⼈为中⼼,将⼈作为⼀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和管理。
(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现代⼈⼒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
(3)在管理⽅式上,传统的⼈事管理 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段;现代⼈⼒资源管理采取⼈性化管理。
(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事⼯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资源管理更注重⼈⼒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今天的中国,灿烂,前景无限。
加入WTO,成功申奥,挺进世界杯……,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点。
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也正是我们的目标。
然而,回顾过去,注视现状,思索未来,可以预言,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中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瓶颈”。
要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为企业战略与业务服务,就必须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起以识人为基础的工作分析系统,以选人为基础的招聘与选拔系统,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与使用系统,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与开发系统和以留人为基础的考核与薪酬系统。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一、用人观:1、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还没有把人力资源同资金、技术的重要性等同起来,没有重用人才、重视人才,“钱是我的,我说了算”的观念仍然存在,对人的评判依个人的喜好来判定,导致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
2、做与说背道而驰,“就这么多钱,爱干就干,不干走人”,把人才在企业中工作视同一种简单的商品交易,不清楚人是一种能动性很强的可以增值的资源。
二、招聘与选拔1、缺乏针对性,采取何种招聘方式,参加什么样的招聘会,没有一个规划,一方面招聘成本高,另一方面应聘基层岗位人员多,而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少,找不到想找的人。
2、招聘具体标准不清,比如要有活力、有创造性;或者干脆老板说好就是好,老板说不行就不行。
3、歧视论:违反劳动法规定,限定性别、年龄、户口等。
4、片面性:非外企人员不要(其实外企人员往往有工作片面、未参与整个流程、主观创新力弱、要求待遇高、无法融入现有企业等缺点)、重智商轻情商、重能力轻品德等。
5、脱离现实,不考虑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抱有不切实际的奢望,寻找不存在的人才。
6、录用能力过分超过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
7、招聘不专业,不能有效识别人才,导致所聘人员实际表现与面试表现不一致。
如:传统面试误区(1)事实发现者:仅将提问局限于具体事实信息,无法将目光放在被面试者的动机、价值观、能力、个性特征等更重要的信息上。
(2)理论家:询问做事的信念和价值观,“你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只得到事后合理化解释而非实际行为。
(3)治疗师:问一些情感、态度和动机的问题,如请告诉我,你觉得,解释往往是主观的,不能说明实际干了什么和能干什么。
(4)推销员:“你不认为这是干这事的最好的方法吗”反映的是面试人的想法而非被面试者的做法或能不能做。
(5)算命先生:询问在未来情况下会做什么,如果--你会--,被面试者常会说一些希望听到的东西。
8、无人力资源规划,没有在企业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基础之上的人员替补计划、招聘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计划,都是等到用人时再去找人,要么成本太高,要么不适合岗位要求。
三、绩效管理1、形式主义:年终忙得不亦乐乎,评估后又回到现实中,一切照旧。
2、等价于绩效评估,忽视了绩效管理的过程。
3、认为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人应该考虑和应该做的事,没有把它视为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的工具。
4、绩效标准不是在开始工作预先制定,而是在评估后才确定,导致任职者在工作过程中无法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该做到什么程度。
如起草文件的要求(格式、用词、字数等)。
5、业绩标准不清晰,如很难判断做到什么程度是“基本达到本职位的要求”什么程度是“超出本职位的工作要求”。
6、片面认为绩效管理重要是的计划和评估,中间的过程是员工自己工作的过程,缺乏沟通、关注和认可。
7、认为花费时间做记录是一种浪费。
四、培训1、不做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容不合适,为培训而培训。
2、忽视第一类培训需求(与组织目标、组织发展相关的培训需求,另两类是与部门目标、业务相关的培训需求和与个人绩效、发展相关的需求)。
3、对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的在职培训缺乏明确规定,缺乏深层次开发(培训容应包括知识补充与更新、技能开发、观念转变、思维技巧、心态调整与潜能开发、领导行为)。
4、培训与个人发展、绩效联系不紧密。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规划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组织目标及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
其目标为: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和不同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选(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
一方面满足变化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组织同现有人员的潜力,使组织和员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一、人力资源计划过程:1、分析问题:长期战略计划(宗旨、环境、目标、战略)--->企业需求(对HRP 要求);外部因素2、预测需求:中长期经营计划(计划方案、开发新项目所需的资源组织策略)--->雇员数量、雇员结构、组织和工作设计、可供的和所需的3、年度计划(目标、预算、项目计划与安排、对结果的监督与控制)--->制定行动方案(人员审核、招聘、提升与调动、组织变动、培训与发展、工资与福利二、人力资源规划层次:1、总体规划:有关计划期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的预算安排。
如:据某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人员总数从目前的3000人扩大到5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占15%以上,90%以上员工应达到高中或水平,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5万元。
总任务包括举办大规模培训、人员招聘等。
总政策包括提高专业人员待遇、改革人事制度等。
实施步骤,第一年补充500人,培训500人;第二年--。
总预算为人力资源总额每年2500万元(包括工资总额的增加及培训费用)等。
2、业务计划,总体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
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退休计划、劳动关系计划等,由目标、任务、政策、业环境的确定性、稳定性以及对人力素质的要求。
3、有效人力规划需考虑的因素:(1)参考同类行业的组织形式、配置、功能、效率、缺失(2)预测未来3-5年组织的可能变化(行业趋势、战略)(3)各功能人员的总人数预算与公司业务发展的关系(未来3-5年)(4)组织的形式、功能配置、动作部署、各级管理人员的比率(层次与幅度)以及其他各级人员的比率(5)是否需要设立共同事务功能中心(6)如何配置多功能人员(7)考虑弹性工作时间的安排(8)部门功能配置的重叠原则(9)打破职责与职位的教条式安排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一)步骤:1、收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组织结构的检查与分析、职务说明书、核查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2、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外部环境:经济、技术等;部因素:战略和发展计划,业务围、财务预算等;人力资源自身因素:退休、辞职、合同终止等),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时间等进行估计。
*典型步骤:根据职务分析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人员的缺编、超编以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将上述统计结论与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修正统计结论;该统计结论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还需增加的职务及人数,并进行汇总统计;该统计结论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对预测期退休人员进行统计;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情况进行预测;将前两项统计和预测结果进行汇总,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汇总,得到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预测人力资源供给(1)部人员拥有量预测,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及其未来变动情况,预测出规划期各时间点上的人员拥有量(2)外部供给量预测,确定在规划期各时间点上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得的各类人员的数量,侧重于关键人员,如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步骤:进行人力资源盘点,了解企业员工现状;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史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向各部门的人事决策人了解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情况;汇总得出企业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整体供给的地域性因素(公司所在地人力资源整体现状、所在地有效人力资源的供求现状、所在地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公司薪酬对所在地人才的吸引程度、公司能够提供的各种福利对当地人才吸引程度、公司本身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全国性因素(全国相关专业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分配情况、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该行业全国围的人才供需状况、全国围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差异);根据前两项分析,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将企业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4、确定人员净需求(正:需要招聘/针对性培训;负:精简/调配):数量、结构、标准训第三周,受训者会做---。
6、人力资源方案的制定:(1)需求大于供给:培训本组织职工,对受过培训的员工根据情况择优提升补缺并相应提高其工资等待遇;进行平行性岗位调动,适当进行岗位培训;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负荷量,给予超时间超工作负荷的奖励;重新设计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雇用全日制临时工或非全日制临时工;改进技术或进行超前生产;制定招聘政策,从组织外进行招聘。
采用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如:多样化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参与决策、培训、鼓励革新等。
(2)供过于求:永久性裁减或辞退职工;暂时或永久性地关闭一些不盈利的分厂或车间,精简职能部门;进行提前退休;对员工进行重新培训,调往新岗位,或适当储备一些人员;减少工作时间及工资;由两个/两个以上人分担一个工作岗位,并相应地减少工资。
7、对人力资源计划的审核与评估(1)审核与评估过程中的组织保证(2)目标对照审核:逐项审核评估、收集分析有关数据(定期/不定期)(二)技术1、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上级估计法(适用于短期预测:基层领导提出,上一层领导估算平衡,最高领导层决策)、经验法(长中期)、替换单法(通过职位空缺预测人力需求)、专家集体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比率分析(原因性因素:销售额;关键雇员数量)、散点分析(业务活动量与所需人员是否相关)、生产函数模型法、劳动定额法*关键因素:人员数量、人员类型、职位与职位说明、时间(不同时间段需要多少什么样的员工)、薪酬预算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查阅现有资料、调查有关信息、分析雇用人员和应聘人员(企业近期雇用人员来自的行业和企业,为什么到本企业,各个空缺职位的应聘者数量与质量如何)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分析、建立人力资源档案、接班人计划*方法:人员储备与技能开发系统法:人员信息包括教育水平、参加过何种由公司出资的课程学习、职业兴趣及职业发展兴趣、语言、技术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