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合集下载

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使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汽车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设计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汽车设计的流程和步骤,熟悉汽车设计的常用软件和工具。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汽车设计,能够使用汽车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汽车设计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于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汽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汽车设计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汽车设计的物理原理、力学原理、热力学原理等。

2.汽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汽车设计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模型制作、试验验证等阶段。

3.汽车设计的软件和工具:包括CAD、CAE、CAM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汽车设计的案例分析:通过对汽车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探讨汽车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汽车设计的成功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汽车设计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汽车设计》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相关的教学PPT、视频、图片等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五挡变速器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6级1班设计者:*****************指导教师:***2***年7月12日目录第一部分:车型基本参数---------------------------3第二部分:传动方案拟定---------------------------4第三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 第四部分: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6 第五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14 第六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8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20两轴五档机械式变速器设计变速器的结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参数做优化匹配,可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采用自锁及互锁装置、倒档安全装置,对接合齿采取倒锥齿侧(或越程接合、错位接合、齿厚减薄、台阶齿侧)等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措施,可使操纵可靠,不跳档、乱档、自行脱档和误挂倒档;采用同步器可使换挡轻便、无冲击及噪声;采用高齿、修形及参数优化等措施可使齿轮传动平稳、噪声低。

降低噪声水平已成为提高变速器质量和设计、工艺水平的关键。

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设置不同挡位,满足用来调整与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并使汽车能倒退行驶;(3)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出现;(4)工作效率高,噪声小;结构简单、方案合理;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一.车型基本参数选择二.传动方案拟定 两轴式变速器与三轴式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紧凑且除最到挡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高、噪声低。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汽车理论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班号专业车辆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日期 2011 年 7 月 4 日—— 2011 年 7 月9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12.车辆参数 (2)3.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最高转速Uamax.......................加速时间t...............................汽车加速度倒数图...............................汽车加速时间图...............................汽车爬坡度图...............................汽车动力特性图................................汽车功率平衡图..................................界面设计........................................5.归纳与总结........................................6.参考文献......................................在汽车设计中和改进中,需对样车的性能进行预测、评价、多方案选优或进行传动系的优化匹配,这些都必须进行汽车动力性(E-P性能)的计算。

如采用手算并在坐标纸上作图,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手算和作图误差较大,易出错。

考虑到计算机在当前设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有必要利用计算机编程序进行模拟计算,以方便迅速得到具有相当精确度的数据和图形。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训类别: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08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设计周数: 1 学分: 1
设计单位:机电学院实训地点:机电学院设计时间:2011-11-28至2011-12-5
连杆与连杆盖的定位方式
2、连杆大、小头厚度
考虑到加工时的定位,加工中的输送等要求,连杆大、小头一般采用相等厚度。

对于不等厚度的连杆,为了加工定位和夹紧的方便,常在工艺过程中先按等厚度加工,最后再将连杆小头加工至所需尺寸。

3、连杆杆身油孔的大小和深度
40Cr和45钢连杆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一般调质获得的性能比较
3、连杆的强化喷丸处理
连杆经过喷丸处理后,表层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将使晶体的点阵发生畸变,因此表层形成高密度的位错缠结,从而使表层等到强化。

连杆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为228-269HBS,表面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心部处于拉应力状态。

另外对连杆采用滚压加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强化工艺措施,即可消除切削前的痕迹,又使槽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精确,提高了连杆的疲劳寿命。

十一、涂漆
涂装是指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覆盖件表面上并干燥成膜的工艺,为了防止连杆受腐蚀和破坏,可采用金属保护涂层,金属涂层是用喷镀法、电镀法或氧化处理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CA1041K2L2轻型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录一、悬架静载荷的计算 (1)二、参数选择及计算方法 (1)1.选择悬架主要参数:n c、f c、c s、.n0、f0 (1)2.确定板簧总长L,满载静止弧高Ha,动挠度f d上、f d下 (2)3.板簧片数及断面参数选择 (3)4.板簧的应力校核 (5)5.各片长度的确定 (6)6.板簧的刚度验算 (6)7. 各片应力计算 (9)8.预应力及其选择 (10)9. 板簧总成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2)10. 各片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及弧高计算 (13)11. 板簧的动应力和最大应力 (15)12. 最大加速度驱动时的最大应力 (16)13. 卷耳及弹簧销的强度核算 (16)三、附件的选择 (17)1.减震器 (17)2.U形螺栓 (19)3.U型螺栓上的螺母 (19)4.中心螺栓 (19)5.弹簧卡处的铆钉和螺栓 (19)6.卷耳处的销及油杯 (20)7.滑动轴承 (20)四、总结 (20)b)板簧长度增加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c)在垂直刚度给定的条件下,板簧长度增加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原因如下:1 增加钢板弹簧长度L能显著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

2 在垂直刚度c给定的条件下,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3 刚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系指钢板弹簧产生单位纵向转角时,作用到钢板弹簧上的纵向力矩值。

4 增大钢板弹簧纵向角刚度的同时,能减少车轮扭转力矩所引起的弹簧变形。

对于卡车的后悬架推荐在如下的范围内选择:L=(0.35-0.45)轴距代入数据,可得:mm.L1240310040=×=⑵满载静止弧高Ha满载静止弧高Ha是装配到汽车上之后的板簧弧高,一般后悬架为Ha r = 20~30 mm,考虑到钢板弹簧安装好后有足够的上跳动挠度,将满载静止弧高Ha取为25mm。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吴参2015 年 1 月02 日一、课程设计要求根据转速、缸内压力、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参数,计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完成计算报告,绘制曲柄连杆机构零件图。

1.1 计算要求掌握连杆往复惯性质量与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曲轴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掌握活塞运动速度一阶、二阶分量计算方法; 分析活塞侧向受力与往复惯性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分析连杆力及相应设计方案;采用C 语言编写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计算程序; 完成曲柄连杆机构受力计算说明书。

1.2 画图要求活塞侧向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对曲轴推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主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活塞、连杆、曲轴零件图(任选其中一个)二、计算参数2.1 曲轴转角及缸内压力参数曲轴转速为7000 r/min ,缸内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

01234567-200-100100200300400500600700曲轴转角 CA缸内压力 M P a750070006500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图1 缸内压力曲线2.2发动机参数本计算过程中,发动机结构及运动参数如表1所示。

参数指标 发动机类型 汽油机 缸数 1 缸径D mm 91 冲程S mm 63 曲柄半径r mm 31.5 连杆长l mm 117 偏心距e mm 0 排量 mL 400 活塞组质量'm kg 0.425 连杆质量''m kg 0.46 曲轴旋转离心质量k m kg 0.231 标定功率及相应转速 kw/(r/min )17/7500 最高爆发压力 MPa5.24MPa表1 发动机主要参数三、计算内容和分析图3.1 运动分析 3.1.1曲轴运动近似认为曲轴作匀速转动,其转角,t t t n 37006070002602πππα=⋅==s rad s rad dt d /04.733/3700≈==παω3.1.2活塞运动规律图2 中心曲轴连杆机构简图1)活塞位移 111cos cos x r αβλλ⎡⎤⎛⎫⎛⎫=+-+ ⎪ ⎪⎢⎥⎝⎭⎝⎭⎣⎦,其中()()⎥⎦⎤⎢⎣⎡-+-⋅=⎥⎦⎤⎢⎣⎡-+-≈⎭⎬⎫⎩⎨⎧⎥⎦⎤⎢⎣⎡⎪⎭⎫ ⎝⎛-+-⎪⎭⎫ ⎝⎛+≈-=-≈-=-==⋅=≈==t t r r x l r l r 04.733cos 14685.3104.733cos 15.31)2cos 1(4)cos 1(sin 2111cos 11)2cos 1(21sin sin 211)sin 1(sin 1cos sin sin /sin 27.01175.31/2222221222αλααλλαλαααλαλββαλαβλ又2)活塞速度 ⎪⎭⎫ ⎝⎛+==αλαω2sin 2sin r dt dx v()αλαωα2cos cos +=r d dv令0=αd dv , 有()01cos 2cos 2cos cos 2=-+=+αλααλα,︒≈⎥⎥⎦⎤⎢⎢⎣⎡-+⎪⎭⎫ ⎝⎛==-+84.6412141arccos 021cos 21cos 2max2λλααλα曲轴转角解得最大活塞速度时的即最大活塞速度 ⎪⎭⎫⎝⎛+=max max max 2sin 2sin αλαωr vsm s rad mm /86.2326.169sin 11725.3163.84sin /37005.31≈⎪⎭⎫ ⎝⎛︒⨯+︒⋅⨯=π平均活塞速度 s m r mm n r Sn v m /7.1430min /70005.31230230=⋅⋅=⋅==3)活塞加速度 ()αλαωαα2cos cos 2+=⋅==r dtd d dv dt dv j()αλαωα2sin 2sin 2+-=r d dj令0=αd dj ,有 ()0cos 41sin cos sin 4sin 2sin 2sin =+=+=+αλαααλααλα,由0sin =α,即︒=0α或︒=180α时,得正、负最大加速度:),得第二>时(仅当,得当由418.175)41arccos(0cos 41/3.12356)1(,/6.21496)1(22180220λλααλλωλωαα ≈-='=+-≈--=≈+===s m r j s m r j 个负最大加速度,即()αλαωα'+'='2cos cos 2r j()[]2222/4.12418811cos 2cos sm r r -≈⎪⎭⎫ ⎝⎛+-=-'+'=λλωαλαω3.1.3连杆运动规律 1)连杆摆动角由αλβsin sin =,得()αλβsin arcsin = ()λβλβ-==arcsin arcsin min max2)连杆摆动角速度 dtd βω=1 αλαλωβαλωβωαλωββαλβ221sin 1cos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dt d dt d3)连杆摆动角加速度 ⎪⎪⎭⎫⎝⎛-==αλαλωωε2211sin 1cos dt d dt d()()232222sin 1sin 1αλαλλω---=3.2活塞气体力活塞气体力 ()h g g F p p P ⋅-=010 N其中:g p 缸内气体压力 bar (1bar=5101⨯pa);0p 大气压力 一般取0p =1bar ;04.65104911042222≈⨯⋅=⨯=--ππD F h cm23.3 往复惯性力往复运动质量 '''3.0m m m j ⋅+=,连杆质量—活塞组质量,—m m ''' 563.046.03.0425.0=⨯+= kg 往复惯性力 ()2cos cos2j j P m r ωαλα=-⋅⋅+⋅3.4 曲轴连杆机构旋转离心力旋转运动质量 ''7.0m m m k r +=,k m —曲轴质量 553.046.07.0231.0=⨯+= kg旋转离心力 3.936004.733105.31553.0232≈⨯⨯⨯=⋅⋅=-ωr m P r r N 两个分量: αcos ⋅=r rx P P ;αsin ⋅=r ry P P3.5 连杆受力合成气体压力与往复惯性力作用在气缸中心线上,将往复惯性力用单位活塞面积的力计量,则合成的单位活塞面积的力为:()αλαω2cos cos 2+-=+=hj g j g F r m p p p pk t p p l n 、、、对曲轴连杆机构的作用如右图所示。

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哈工大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Ⅱ说明书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006款1.6L速腾机械式变速器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208107设计者:学号:11208107指导教师:韩秀琴设计时间:2015.12.17哈尔滨工业大学1目录第1章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1)第2章变速器传动方案及机构设计 (2)2.1 变速器传动方案 (2)2.2 变速器机构设计 (2)第3章变速器参数计算与选择 (4)3.1 基本参数 (4)3.1.1 最基本参数 (4)3.1.2 布置形式 (4)3.1.3 外廓尺寸 (4)3.1.4 轴距和轮距 (4)3.1.5 轴荷分配 (4)3.1.6 性能参数 (4)3.1.7 轮胎参数 (5)3.2 发动机的选择 (5)3.2.1 发动机最大功率和相应转速 (5)3.2.2 发动机最大转矩和相应转速 (5)3.3 主减速器的传动比 (5)3.4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6)第4章变速器齿轮的设计 (7)4.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方案确定 (7)4.2确定各挡传动比 (7)4.3初选中心距 (7)4.4外形尺寸 (8)4.5齿轮参数 (8)4.5.1 模数 (8)4.5.2 压力角α (8)4.5.3 螺旋角β (9)4.5.4 齿宽b (9)4.5.5 齿顶高系数 (9)24.5.6 各挡位齿轮齿数的分配 (9)第5章变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14)5.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4)5.2轮齿接触强度计算 (15)第6章变速器齿轮材料和热处理 (18)第7章轴的设计及强度计算 (19)7.2轴的刚度计算 (19)7.3轴的强度计算 (21)第8章变速器附件及其说明 (23)8.1 同步器的选择 (23)8.1.1 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23)8.1.2. 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 (23)8.2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24)8.2.1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24)8.2.2 变速器应满足的要求 (24)8.2.3 换挡位置 (24)参考文献 (25)3第1章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

(完整word)汽车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汽车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







姓名朱林雨
学号 201325120118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年级 2013 级
指导教师王新亮
2017年1月1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老师:王新亮
学生:朱林雨发题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1章离合器的结构设计 (7)
1.1离合器结构选择 (7)
1.2离合器结构设计的要点 (8)
1.3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 (9)
第2章离合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10)
2。

1离合器设计所需的数据 (10)
2。

2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10)
2。

3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12)
2。

4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 (13)
2。

5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 (15)
2.6 扭转减振器设计 (17)
2。

7减振弹簧的设计 (17)
2。

8从动轴的计算 (19)
2.9从动盘毂 (20)
2。

10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 (21)
第3章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21)
3。

1操纵机构 (21)
3。

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 (22)
3.3踏板力的计算 (23)。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11 汽车离合器的整体描述21.1 离合器的概述21.1.1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21.1.2 离合器的功用和分类21.1.3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21.2 摩擦离合器的组成31.3 从动盘的选择41.4 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41.5 膜片弹簧支承形式的选择51.6 压盘的驱动形式61.7 离合器的通风散热62 离合器的主要参数的选择72.1 后备系数β72.2 单位压力72.3 摩擦系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Δt8 2.4 摩擦片的尺寸计算及校核92.4.1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92.4.2 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102.4.3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102.4.4 摩擦片的校核103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123.1 从动盘的设计123.1.1 从动片的设计123.1.2 从动盘毂的设计123.1.3 摩擦片的设计133.1.4 波形片的设计143.2 离合器盖的总成143.2.1 离合器盖的设计143.2.2 压盘的设计143.2.3 传动片的选择163.2.4 支承环163.2 分离轴承的总成164 膜片弹簧的设计174.1 拉式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174.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174.3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184.4 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194.5 膜片弹簧的材料及制造工艺215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235.1 扭转减振器的概述235.2 扭转减振器的参数选择235.2.1 扭转减振器的主要参数235.2.2 扭转减振器参数的具体选择23 5.3 减振弹簧的设计245.3.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255.3.2 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压力255.3.3 减振弹簧的尺寸设计256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276.1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276.2 离合器操纵机构形式的选择276.3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286.3.1 操纵力传动比的计算286.3.2 操纵机构踏板行程的计算286.3.3 操纵力的计算及校核296.3.4 分离离合器所做的功29结论30参考文献31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液压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传动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传动系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的离合器总成,担负着传力、减震和防止系统过载等重要作用。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精编版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精编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课程设计II”任务书综合课程设计II项目总结报告题目:卧式升降台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班号1208108指导教师填报日期2015年12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2014年11月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 (1)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1)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1)3.1确定转速系列 (1)3.2确定结构式 (1)3.3绘制转速图、传动系统图及核算误差 (2)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 (2)4.1确定转速系列 (2)4.2绘制转速图 (3)4.3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及定比传动副带轮直径 (5)4.4绘制传动系统图 (7)4.5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7)4.6传动轴的直径的确定 (8)4.7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9)4.8选择带轮传动带型及根数 (10)5.技术指标分析 (11)5.1第2扩大组的验证计算 (11)5.2传动轴2的验算 (13)5.3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15)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9)参考文献 (19)1.项目背景分析铣床系指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

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

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 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

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

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

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符号说明---------------------------------------------2第一部分:机械式变速器概述及其传动方案----------------------31. 变速器的功能与设计要求2. 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确定3. 变速器主要零件结构方案分析第二部分:变速器结构形式及主要参数的选择--------------------10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2.传动比及齿轮齿数的计算3.变位系数的计算第三部分:变速器轴的结构尺寸的确定-------------------------17 第四部分: 基于整车匹配的动力性计算-------------------------19 第五部分: 小结与感言---------------------------------------22 第六部分:参考资料-----------------------------------------23符号说明m汽车总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N/kgψ道路最大阻力系数maxr驱动轮的滚动半径mmrT发动机最大扭矩N·m maxei主减速比η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效率i一档传动比gIG汽车满载载荷 N 2ϕ路面附着系数A第一轴与中间轴的中心距mmA'中间轴与倒档轴的中心距mmA''第二轴与中间轴的中心距mmK中心距系数Am直齿轮模数m斜齿轮法向模数nα齿轮压力角°β斜齿轮螺旋角°b齿轮宽度mmZ齿轮齿数xξ齿轮变位系数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1.1 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

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变速器的主要功能是改变传动比,实现倒退行驶和中断动力传递。

哈尔滨汽车维修课程设计

哈尔滨汽车维修课程设计

哈尔滨汽车维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的汽车维修操作,具备汽车维修的基本素养。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发动机维修、传动系统维修、制动系统维修等。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汽车维修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汽车维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2.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维修工具的使用、维修材料的识别、维修操作的技巧等。

3.汽车维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常规检查、维护和修理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汽车维修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汽车维修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实验设备:提供齐全的汽车维修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悬架系统的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悬架系统的设计
空车时后轴载荷:
满载时前轴载荷:
满载时后轴载荷:
非簧载质量(指前悬架):
非簧载质量(指后悬架):
钢板弹簧长度:
骑马螺栓中心距:
满载时偏频:
叶片端部形状:压延。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页第页
课程管理系统说明书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减震可调悬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主动悬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交通工程学院
目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汽车钢板弹簧设计
己知参数:
总重:
自重:
空车时前轴载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Ⅱ说明书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006款1.6L速腾机械式变速器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208107设计者:学号:11208107指导教师:韩秀琴设计时间:2015.12.17哈尔滨工业大学1目录第1章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1)第2章变速器传动方案及机构设计 (2)2.1 变速器传动方案 (2)2.2 变速器机构设计 (2)第3章变速器参数计算与选择 (4)3.1 基本参数 (4)3.1.1 最基本参数 (4)3.1.2 布置形式 (4)3.1.3 外廓尺寸 (4)3.1.4 轴距和轮距 (4)3.1.5 轴荷分配 (4)3.1.6 性能参数 (4)3.1.7 轮胎参数 (5)3.2 发动机的选择 (5)3.2.1 发动机最大功率和相应转速 (5)3.2.2 发动机最大转矩和相应转速 (5)3.3 主减速器的传动比 (5)3.4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6)第4章变速器齿轮的设计 (7)4.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方案确定 (7)4.2确定各挡传动比 (7)4.3初选中心距 (7)4.4外形尺寸 (8)4.5齿轮参数 (8)4.5.1 模数 (8)4.5.2 压力角α (8)4.5.3 螺旋角β (9)4.5.4 齿宽b (9)4.5.5 齿顶高系数 (9)24.5.6 各挡位齿轮齿数的分配 (9)第5章变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14)5.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4)5.2轮齿接触强度计算 (15)第6章变速器齿轮材料和热处理 (18)第7章轴的设计及强度计算 (19)7.2轴的刚度计算 (19)7.3轴的强度计算 (21)第8章变速器附件及其说明 (23)8.1 同步器的选择 (23)8.1.1 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23)8.1.2. 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 (23)8.2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24)8.2.1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24)8.2.2 变速器应满足的要求 (24)8.2.3 换挡位置 (24)参考文献 (25)3第1章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

它作为汽车动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转变从发动机曲轴传出的转矩和转速,以适应汽车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轮牵引力以及车速的不同需求。

此外,变速器还用于使汽车能倒退行驶和在启动发动机以及汽车滑行或停车时使发动机传动系保持分离;必要时还应有动力输出功能。

为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变速器应提出如下设计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型。

2.设置空挡。

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

3.设置倒档,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传输装置,需要时进行功率输出。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除此之外,变速器还应该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拆装容易、维修方便等要求。

满足汽车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这与变速器挡数、传动比范围和各挡传动比有关。

汽车工作的道路条件越复杂、比功率越小,变速器传动比范围越大。

12第2章 变速器传动方案及机构设计2.1 变速器传动方案机械式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主要有两种:两轴式变速器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

与中间轴式变速器相比,它具有轴和轴承数少,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易布置等优点。

此外,各中间档因只经一对齿轮传递动,故传动效率高,同时噪声小。

但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档,所以在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受结构限制其一档速比不能设计的很大。

其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发动机纵置时直接输出动力。

而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

其特点是:变速器一轴后端与常啮合齿轮做成一体。

绝大多数方案的第二轴与一轴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啮合套将它们连接后可得到直接档,使用直接档变速器齿轮和轴承及中间轴不承载,此时噪声低,齿轮、轴承的磨损减少。

2.2 变速器机构设计图2-1 变速器挡位分布对不同类型的汽车,具有不同的传动系档位数,其原因在于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对整车性能要求不同、汽车本身的比功率不同。

而传动系的档位数与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动力性而言,档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档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下作的能力,降低了油耗。

从而能提高汽车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木。

不过,增加档数会使变速器机构复杂和质量增加,轴向尺寸增大、成本提高、操纵复杂。

综上所述,由于此次设计的汽车变速器是2006款1.6L大众速腾的机械式变速器,而速腾的驱动形式属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且可布置变速器的空间较小,对变速器的要求较高,要求运行噪声小,设计车速高,故选用二轴式变速器作为传动方案。

选择5档变速器。

变速器挡位分布如图2-1所示。

3第3章变速器参数计算与选择3.1 基本参数3.1.1 最基本参数额定载荷:450kg最大总质量:1803kg最大车速:185km/h比功率:41kW/t比转矩:80.4N·m/t3.1.2 布置形式驱动形式:前置前驱发动机特征: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3.1.3 外廓尺寸总长:4544mm总宽:1760mm总高:1461mm3.1.4 轴距和轮距轴距:2578mm前轮距:1539mm后轮距:1528mm3.1.5 轴荷分配空车质量:1353kg前轴(69%):934kg后轴(31%):419kg满载最大总质量:1803kg前轴(63%):1136kg后轴(37%):667kg3.1.6 性能参数最大爬坡度:16.7°(30%)最小转弯直径:10.8m45最小离地间隙:125mm 纵向通过半径:5.1mm3.1.7 轮胎参数规格:195/65 R15 轮胎半径:0.317m3.2 发动机的选择3.2.1 发动机最大功率和相应转速最大功率计算公式:3max maxmax 1360076140a rD e a a T m gf C A P v v η⎛⎫=+ ⎪⎝⎭(3-1) 单级主减速器42⨯型汽车90%T η= 滚动阻力系数0.025r f = 空气阻力系数0.29D C =迎风面积由汽车外廓尺寸乘以相应系数得21.8A m ≈ 代入式(3-1)计算得到max 73.45e P kW =最大功率转速6000p n rpm =3.2.2 发动机最大转矩和相应转速maxmax 1.2473.4595499549144.956000e e pP T N m n α⨯==⨯=⋅最大转矩转速3800T n rpm =根据以上计算可以选定发动机型号为:大众EA1133.3 主减速器的传动比传动系最小传动比计算公式:min a max0.377t rn i u = (3-2)6一般来说,汽车发挥最大车速与对应的发动机转速有如下关系取30,得代入公式(3-2)得若设最高挡传动比为0.8,则主减速器传动比3.4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传动系最大传动比,需要满足满载最大爬坡度 max max 1tq max 0G(cos sin )g Tf ri T i ααη+≥(3-3)变速器1挡时最大爬坡度为30%,即,代入式(3-3)计算得此外,1挡传动比还应满足附着条件(3-4)对于前驱车,最大附着力如下:所以取。

因此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第4章变速器齿轮的设计4.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方案确定由于倒挡使用频率较低,故倒挡采用滑移直齿轮。

齿轮形式:本减速器齿轮除倒挡齿轮外均为常啮合齿轮,除了倒挡的三个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外,其他齿轮均为斜齿圆柱齿轮。

换挡机构形式:使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

所以除了倒挡外全部用同步器换挡。

4.2确定各挡传动比大致按照等比级数分配,等比级数对于5挡及以下挡位的变速器,由于各挡利用率差别很大,故并不严格按照等比级数。

常用取,则取,则取,则取,则4.3初选中心距(4-1)式中:为中心距系数,轿车为,取为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7%7代入式(4-1)得,取4.4外形尺寸变速器壳体轴向尺寸。

取整为260mm。

4.5齿轮参数4.5.1 模数一般同一变速器齿轮模数不相等。

对轿车,减小噪声更重要,故齿轮应该选用小些的模数选取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齿轮模数的选取如表4-1所示。

表4-1汽车变速器齿轮法向模数表4-2汽车变速器常用齿轮模数发动机排量为1.6L,根据表4-1及4-2,齿轮的模数定为2.25-2.75mm。

根据以上要求,初选:1、2挡齿轮法向模数;3挡齿轮法向模数;4挡齿轮法向模数;5挡齿轮法向模数;倒挡齿轮模数4.5.2 压力角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所以变速器齿轮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20°。

4.5.3 螺旋角β实验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

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

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

两轴式变速器螺旋角:10°~35°4.5.4 齿宽b直齿m k b c =,c k 为齿宽系数,取为4.5~8.0,取8.0; 斜齿n c m k b =,c k 取为6.0~8.5。

由以上可得各挡位齿轮的齿宽如表4-3所示表4-3 汽车变速器齿轮的模数和齿宽选择结果4.5.5 齿顶高系数本次设计取斜齿轮的法向齿顶高系数,法向顶隙系数4.5.6 各挡位齿轮齿数的分配1挡: 传动比为12111g z i z =且有111121()2cos n m z z A β+=已知,,,将数据带入上式,得:,则有修正后的,满足要求。

修正后的中心距1112() 2.55779.32cos 2cos 26n m z z A mm β+⨯===⨯︒,取80A mm =确定中心距和齿数后,需要对螺旋角进行修正:11121() 2.5(1344)arccosarccos 272280n m z z A β+⨯+===⨯此时法面齿数,不会发生根切。

2挡: 传动比为22221g z i z =且有221222()2cos n m z z A β+=已知,,,将数据带入上式,得:,则有修正后的,满足要求。

对螺旋角进行修正:221222() 2.5(2037)arccosarccos 272280n m z z A β+⨯+===⨯3挡: 传动比为32331g z i z =且有331323()2cos n m z z A β+=已知,,,将数据带入上式,得:,则有修正后的,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