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试卷模板

合集下载

A3试卷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A3试卷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数学试卷(一) 第 1 页 共6 页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数学试卷(一) 第 2 页 共 6 页 姓名班级学号__ __ ________◆◆◆◆◆◆◆◆◆◆◆◆◆◆装◆◆◆◆◆◆◆◆◆◆◆◆◆◆◆订◆◆◆◆◆◆◆◆◆◆◆◆◆线◆◆◆◆◆◆◆◆◆◆◆◆◆◆◆◆◆◆◆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数学试卷(一)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如图所示,它的主视图如右图,那么它的俯视图为( )ABCD2、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内在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23y x =函数关系为( )A 、B 、 23(2)1y x =-+23(2)1y x =+-C 、D 、23(2)1y x =--23(2)1y x =++3、在△ABC 中,∠C=90°,∠B=50°,AB=10,则BC 的长为( )A 、10tan50°B 、10sin40°C 、10sin50°D 、10cos50︒4、二次函数y=(x -4)2+5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 )12A 、向上,直线x=4,(4,5)B 、向上,直线x=-4,(-4,5)C 、向上,直线x=4,(4,-5)D 、向下,直线x=-4,(-4,5)5、二次函数y=x 2+x -6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 )A 、2和-3B 、-2和3C 、2和3D 、-2和-36、如图1,M ,N 分别是直角梯形ABCD 两腰AD ,CB 的中点,DE ⊥AB 于点E ,将△ADE 沿DE 翻折,M 与N 恰好重合,则AE :BE 等于( )A 、2:1B 、1:2C 、3:2D 、2:37、如图2,小敏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线路是抛物线y=-x 2+3.5的一部分,若命中篮圈中心,15则他与篮底的距离L 是( )A 、3.5mB 、4mC 、4.5mD 、4.6m8、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那么c 等于( )A 、acosA+bsinB B 、asinA+bsinBC 、sin sin cos sin a b a b D A B A B++、9、如图3,小明想用皮尺测量池塘A ,B 间的距离,但现有皮尺无法直接测量,学了数学有关知识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B 两点的点O , 连结OA ,OB ,分别在OA ,OB 上取中点C ,D ,连结CD ,并测得CD=a ,由此他便知道A ,B 间的距离是( )A 、B 、2aC 、aD 、3ª2a10、如图4,△ABC 中,∠ACB=90°,AB=5,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 ,若∠DCB= ∠A ,BD :DC=1:2,则△ABC 的面积为( )A 、4B 、5C 、6D 、711、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2,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如果ABC ∆26C B A '''∆3∽相似,那么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ABC ∆C B A '''∆C B A '''∆A 、B 、C 、D 、22226331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5,下列结论:①abc>0;②b=2a ; ③a+b+c< 0④a -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已知△ABC ∽△A 1B 1C 1,AB :A 1B 1=2:3,则面积与之比为_______.ABC S ∆111C B A S ∆14、如图6,△ABC 为⊙O 的内接三角形,O 为圆心,OD ⊥AB ,垂足为点D ,OE ⊥AC ,垂足为点E ,若DE=3,则BC=_______.15、二次函数y=ax 2-x+a 2-1的图象如图7所示,则a 的值为______.16、在位于O 处某海防哨所的北偏东60°相距6海里的A 处, 有一艘快艇正向正南方向航行,经过一段时间快艇到达哨所东南方向的B 处,则A ,B 间的距离是_____海里.(精确到0.1).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计算图1图2图3图4图5 图6 图7()50cos 40sin 30cos 45tan 30cos 330sin 145tan 412222-+-+()o 245sin 45tan 30sin 60cos 1+︒-︒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数学试卷(一) 第 3 页 共6 页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数学试卷(一) 第 4 页 共 6 页18、(6分)解方程19、(8分)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A (0,3)、B (4,3)、C (1,0).(1)填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______,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为______;(2)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0.(8分)如图,AD 是圆O 的直径,BC 切圆O 于点D ,AB ,AC 与圆O 相交于点E ,F .求证:AE·AB=AF·AC .21、(10分)为了落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到恩施考察时的指示精神,最近,恩施州委州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农户生产经销一种农副产品,已知这种产品的成本价20元/千克,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W (千克)与销售价X (元/千克)有如下关系:W =-2x+80. 设这种产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为y (元)。

八年级语文考试A3试卷模板1

八年级语文考试A3试卷模板1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古诗文默写(10分)⑴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

⑵《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⑶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

⑷《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⑹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 。

⑻《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⑴张huáng失措()⑵荒miù()⑶gān, gà()3、解释下列字词(4分)⑴无案牍之劳形形: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交通:______________⑶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 ⑷男有分,女有归归:______________4、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哀伤和(),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和对自由的执著……这些都强烈地震憾着我。

A.憧憬喜悦恐惧呼唤控诉反抗B.喜悦憧憬呼唤控诉恐惧反抗C.憧憬喜悦恐惧反抗呼唤控诉D.喜悦憧憬呼唤恐惧反抗控诉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伊拉克战争中,最让全世界文史专家痛不欲生的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和破坏。

B.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我国一大批高科技医疗设备应用而生测温仪、隔离式救护车、护士助手机器人等。

C.杨凡在今年的数学奥赛中夺得全国一等奖,真是骇人听闻D.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A3试卷装订线模板3

A3试卷装订线模板3

弟1页/(共14页) 弟2页/(共14页)2013年春季学期九年级物理月考题 命题教师:陈国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2.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

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 .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B .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C .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D .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3.物体置于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前,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 ) A .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B .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 ,而小于20cm C .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 ,而小于20cm D .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 4.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A .小球一定带正电第3页/共14页 第4页/共14页B .小球一定不带电C .小球一定带负电D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5.对下列现象的形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工厂烟窗冒出的“白烟”都是液化现象 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出汗",这是汽化现象 C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这是升华现象 D .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6.下列材料中符合大功率、远距离输送电能要求并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 A .铝质材料 B .超导体材料 C .纳米材料 D .半导体材料 7.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饭锅煮饭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冬天.教室玻璃窗内侧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 .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D .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这是因为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超声波传递的 B .车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响度不同来判断的 D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9.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是因为 ,只要有人在房间里吸烟,一会儿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 现象。

试卷模板(A3版)

试卷模板(A3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科目:英语 年级:八年级命题人:魏莉婕 审核人:吕维珍(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题号 I 卷 Ⅱ卷 总分 得分I 卷(选择题)听力部分(20分)I.听句子,选择与其内容相符的图画,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

(听一遍)A B CD E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Ⅱ.听句子,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语。

(听一遍)( )6. A. Yes,it is. B. No, it doesn’t. C. It comes from Asia.( )7. A. Tiger. B. I’m the wolf. C. It eats meat. ( )8. A. Yes, it is. B.No,it doesn’t. C. It comes from Australia. ( )9. A. It lives in China. B. It eats bamboo. C. Black and white. ( )10.A.It’s in Africa. B.It’s in Europe.C. It’s in America.Ⅲ.听对话,根据所听内容选出正确答案。

(听两遍)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12小题。

( )11.Where are they?A. In the school.B. In the cinema.C. In the zoo. ( )12.What does the girl think of tigers?A. Beautiful.B. Scary.C. Clever.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15小题。

( )13.What are they going to see?A. Monkeys.B. Tigers.C. Giraffes. ( )14.What does Susan think of lions?A. She doesn’t like them.B. She thinks they are ugly.C. She thinks they are interesting and clever. ( )15. Where are the Giraffes?A. They are over there on the right,just across from the elephants.B. They are over there on the left,just across from the elephants.C. They are over there on the left,just in front of the elephants.Ⅳ.短文理解,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A3试卷模板(可修改)

A3试卷模板(可修改)

化学试题 第1页(共8页) 化学试题 第2页(共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试卷模板(通用)命题人:XXX 审核人:XXX(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 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 .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C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L0.l 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含阴离子总数为0.1 N A 个 B .0.1 mol 的2H 35Cl 分子的中子数是2N AC .1 mol Na 2O 2与足量CO 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D. 加热条件下,含0.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 2的分子数小于0.1N A 3.把下列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都不会增加的是( ) A .H 2SO 4溶液 B .Na 2SO 4溶液 C .Na 2CO 3溶液 D .FeC13溶液 4.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 70℃,将0.1mol 镁粉加入到10mL 6mol•L -1 的硝酸溶液中 B. 60℃,将0.2mol 镁粉加入到20mL 3mol•L -1 的盐酸溶液中 C. 60℃,将0.1mol 镁粉加入到10mL 3mol•L -1 的硫酸溶液中 D. 60℃,将0.2mol 铁粉加入到10mL 3mol•L -1 的盐酸溶液中 5.下列各项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清洗锥形瓶后,直接开始滴定实验B.为了加快锌和硫酸反应的速率,可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D.为了使配制的氯化铁溶液保持澄清,加入盐酸6.有等体积、等pH 的Ba(OH)2、NaOH 和NH 3·H 2O 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V 3>V 2>V 1 B. V 3=V 2=V 1 C. V 3>V 2=V 1 D. V 1=V 2>V 37.已知可分别通过如下两个反应制取氢气: a.CH 3CH 2OH(g)+H 2O(g)4H 2(g)+2CO(g) ΔH =+256.6 kJ·mol -1 b.2CH 3CH 2OH(g)+O 2(g)6H 2(g)+4CO(g) ΔH =+27.6 kJ·mol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的燃烧热ΔH =-13.8 kJ·mol -1B .升高反应a 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减小C .2H 2(g)+O 2(g)2H 2O(g) ΔH =-229 kJ·mol -1D .制取等量的氢气,反应b 吸收的能量更少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pH=0的溶液中Fe 3+与S 2−因发生双水解而不共存②MgCl 2溶液蒸干后得MgO 固体,如果想要得到MgCl 2固体应通入HCl 的气流 ③将0.1mol 的Na 2CO 3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 A ④已知:AgCl(s)Ag +(aq)+Cl −(aq),加水稀释平衡右移,c(Ag +)减小.⑤HCO 3−和AlO 2− 在溶液中因为互相抑制水解而大量共存⑥将I 2加入NaHSO 3溶液中发生反应:HSO 3− +I 2+3OH −=SO 42−+2I −+2H 2O ⑦pH=2的盐酸和醋酸,均稀释到pH=5,醋酸加水量大⑧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c(SO 32−):c(HSO 3−)将增大。

写作文试卷a3模板

写作文试卷a3模板

写作文试卷a3模板a3试卷模板下载期末考试试卷模板英文名: examination paper test paper 是一些纸张或电子版,在纸张或电子版上印有考试组织者为检测接受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需完成的一些题目。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能力进行筛选人才的工具。

考试大简介:考试大成立于2021年10月,前身为学生大考试中心,是面向较高学历人群,提供计算机类、外语类、资格类、学历类,会计类、建筑类、医学类,七大类考试信息服务的专业考试资讯网凭借学生大核心团队在教育行业和IT业的多年工作经中国教育门户网验,考试大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每个有志者的网上精神家园。

考试大网站旗下品牌::多智教育在线、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国内功能最全,分类最全的,题量最多的万人在线模拟考试系统,深受网友好评)、考试大百科、考试大专业人才网、考试大论坛、考试大网校。

管理(manage)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广义的管理: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其对应的英文是administion,或regulation。

狭义的管理: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广义的管理中包含着经营,不过因为经营很重要,就单独列出。

这样,“管理”和“经营”就被赋予特定的含义。

编辑本段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

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有对称管理模式。

a3试卷模板

a3试卷模板

a3试卷模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需要为学生准备试卷,而A3试卷是常用的一种试卷
规格。

为了方便大家的教学工作,我特意整理了一份A3试卷模板,希望能够对大
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在试卷的顶部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学校名称、科目、班级、考
试时间等。

这些信息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份试卷是属于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的,以及考试的具体时间和科目名称。

接下来是试卷的题头部分,通常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选择题部分需要列出题
号和选项,每道题后面留有足够的空白供学生填写答案。

填空题部分也需要标明题号,并在题目后面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填写答案。

然后是试卷的主体部分,这部分通常包括了解答题或者计算题。

每道题目都需
要清晰地标明题号,并在题目后面留有足够的空白供学生写答案。

在设计题目时,需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题型的多样性,以便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最后是试卷的底部部分,这部分通常包括了一些附加信息,比如考试注意事项、阅卷要求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也可以指导老师在阅卷时更加规范地进行评分。

总的来说,设计一份A3试卷需要考虑到格式的规范、题目的合理性以及信息
的完整性。

希望这份A3试卷模板能够对大家在教学工作中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祝大家教学顺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A3试卷模板

A3试卷模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封―――――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线―――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三年级数学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 ),就是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米=( ) 平方厘米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大树高8( ) 字典厚5(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9000( ) 蜡笔长1(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6、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大小( )。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X ”)。

(5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 )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 ) 4、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 )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 三、选择(5分)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

A 长度B 面积C 质量3、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宽是40米,长是宽的3倍。

小明沿这个操场跑一圈,要跑( ),这个操场的面积是( )。

学校考试A3试卷模板

学校考试A3试卷模板

汾河职业技术学校高中计算机基础测试卷(题)二(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用蓝、黑色钢笔答题。

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60×1’=60’)1.下面关于Word2003的启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状态栏可以显示文本的输入方式B 、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C 、工具栏主要包括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D 、滚动条是位于文档窗口右侧和底边的灰色条 2. 选择下面的哪一项可以打开Word2003( )A 、Microsoft OutlookB 、Microsoft WordC 、Microsoft PowerPointD 、Microsoft FrontPage 3. 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 )A 、Alt+NB 、Shift+NC 、Ctrl+ND 、Ctrl+s 4. 新建命令位于菜单栏的哪个菜单下( )A 、格式B 、编辑C 、插入D 、文件 5.下列关于新建一个空白文档的操作正确的是( )A 、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空白文档,然后按确定B 、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电子邮件然后按确定C 、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单击新建对话框常用选项中的WEB 页然后按确定D 、以上说法都不对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次保存时都要选择保存的文件名B 、保存时既可以保存在硬盘上也可以保存到软盘中去C 、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完“保存位置”、“文件名”、“保存类型”之后,单击可实现保存D 、在第一次保存时也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7. 保存文件的快捷键是( )A 、Alt+SB 、Ctrl+SC 、Alt+FD 、Ctrl+F 8.下列有关“另存为”对话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保存位置”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保存的位置 B 、文件要保存的类型可以是Word 文档,也可以是其它类型 C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实现保存了D 、文件名可以是已经存在的文件名,也可以是新的文件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关闭文档时只需直接单击文档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即可B 、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Word 文档可以直接双击该图标C 、也可以先打开Word2003,然后再打开Word 文档D 、在打开任意文件时必须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10. “菜单栏”中哪个下拉菜单有“打开文件”选项( ) A 、文件 B 、编辑 C 、格式 D 、工具 11. 可关闭Word 的关闭按钮位于( )A 、标题栏的右端B 、菜单栏的右端C 、格式栏的右端D 、状态栏的右端 12. 双击Word 窗口的标题栏,会产生的效果是使( )A、窗口最大化B、窗口最大化或最小化C、窗口还原D、窗口关闭13. 怎样用键盘来选定一行文字()A、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Ctrl+EndB、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Shift+EndC、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Alt+EndD、将插入点的光标移至此行文字的行首,按下组合键Ctrl+Enter14. 下列快捷键中哪个可以选择整篇文档()A、Alt+AB、Ctrl+AC、Shift+AD、Ctrl+Alt+A15. 如何选定长方形文字块()A、按住Shift键后拖动鼠标,鼠标所标志的长方形区域内的文字将被选择B、按住Alt键后拖动鼠标,鼠标所标志的长方形区域内的文字将被选择C、按住Ctrl键后拖动鼠标,鼠标所标志的长方形区域内的文字将被选择D、按住Ctrl+Alt键后拖动鼠标,鼠标所标志的长方形区域内的文字将被选择16. 菜单栏中的哪一项有“全选”命令()A、文件B、编辑C、工具D、格式17. 当光标置于要删除的文字后面的时候,按一下()键即可删除该文字A、BackspaceB、DeleteC、InsertD、end18. 当光标置于要删除的文字前时,按一下()键即可删除该文字A、BackspaceB、DeleteC、InsertD、end19. 剪切文字的快捷键是()A、Ctrl+ZB、Alt+ZC、Ctrl+XD、Alt+X20. 下列关于剪贴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剪贴板中的内容可以全部粘贴,也可以有选择的粘贴B、全部粘贴的时候,粘贴的顺序是随机的C、单击“清空剪贴板”按钮就可以将剪贴板中的内容全部清空D、粘贴时都是粘贴最近一次剪切的内容21. 复制文件的快捷键是()A、Alt+CB、Ctrl+CC、Alt+SD、Ctrl+S22. 粘贴文件的快捷键是()A、Ctrl+NB、Alt+NC、Ctrl+VD、Alt+V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上一次复制的内容还没有粘贴的时候就继续复制,两次复制的内容将一起被粘贴B、当上一次复制的内容还没有粘贴的时候就继续复制,第一次复制的内容将被第二次复制的内容覆盖C、当上一次复制的内容还没有粘贴的时候就继续复制,两次剪切的内容将放在同一块剪切板中D、当上一次复制的内容还没有粘贴的时候就继续复制,第一次复制的内容将被第二次剪切的内容覆盖24. 要改变字体第一步应该是()A、选定将要改变成何种字体B、选定原来的字体C、选定要改变字体的文字D、选定文字的大小25. 要改变文档中单字的字体,必须()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B、选择单词,然后选择字体C、选择字体,然后选择单词D、选择所有的字体,然后单击一次26. 下列哪个按钮是表示“斜体”按钮()A、BB、IC、UD、A27. 按下“斜体”按钮后,字体将向哪个方向倾斜()A、左上B、右上C、左下D、右下28. Word2003最大的缩放比例是()A、150%B、200%C、250%D、300%29. 在“字体”对话框下方的预览框中显示的文字是()A、微软卓越B、微软认证C、微软监制D、微软保障30. 在Word2003中丰富的特殊符号是通过()输入的A、“格式”菜单中的“插入符号”命令B、专门的符号按钮C、“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D、“区位码”方式下31. 在Wor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查找”命令时,可以区分全角和半角字符,但不能区分大小写字符B、使用“替换”命令时,发现内容替换错了,可以用“复原”命令还原C、使用“替换”命令进行文本替换时,只能替换半角字符D、在“文字拼写检查”时,可以检查中文文字的拼音错误32. 当需要对某一文档进行查找时,光标应置于()A、文档的尾处B、文档的开头C、任意地方,Word默认的是查找整个文档D、每行的行首3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输入光标置于需要设置对齐方式的段落文字中即可B、分散对齐时行首和行尾分别和下面几行的行首和行尾对齐C、对齐方式有三种D、右对齐的时候是行尾跟下面几行的行尾对齐34. 对文档进行页面设置时将光标置于()A、开头B、结尾C、文档中D、行首35. 页眉位于文档的()A、顶部B、底部C、中部D、任意位置36. 下列有关页眉和页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只要将“奇偶页不同”这个复选框选中,就可在文档的奇、偶页中插入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内容B、在输入页眉和页脚内容时还可以在每一页中插入页码C、可以将每一页的页眉和页脚的内容设置成相同的内容D、插入页码时必须每一页都要输入页码37. “页眉和页脚”选项位于菜单栏的哪个菜单下()A、文件B、编辑C、图片D、格式3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插入页码时可以将页码插入文档页面的左下方B、也可以将页码插入到文档页面垂直居中的地方C、插入页码时都是从首页开始的D、插入页码可以有选择的从后面的页面开始39. 在Word2003中对长文档编排页码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添加或删除内容时,能随时自动更新页码B、一旦设置了页码就不能删除C、只有在“页面”视图和打印预览中才能出现页码显示D、文档第一页的页码可以任意设定40. 在Word2003中,要控制文本在页面的位置,应使用()A、滚动条B、控制框C、标尺D、“最大化”按钮41. 在当前文档中若需插入windows的图片,应将光标移到插入位置,然后选拔()A、“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B、“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C、“编辑”菜单中的“图片”命令D、“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42. 在工具栏中 按钮的功能是( )A撤销上次操作B加粗C设置下划线D改变所选择内容的字体颜色43. 在WORD的编辑状态,按先后顺序依次打开了d1.doc、d2.doc、d3.doc、d4.doc四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是( )A d1.doc的窗口B d2.doc的窗口C d3.doc的窗口D d4.doc的窗口44.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word编辑中不能变更文档显示的比例B 用户只能用鼠标对Word进行操作C Word没有英文拼写错误的检查功能D Word中的表格可以平均分布行和列45. 对"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 )A文本框的文字排列不分横竖B文本框的大小不能改变C文本框的边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D文本框内的文字大小不能改变46. 在Word主窗口的右上角、可以同时显示的按钮是( )A最小化、还原和最大化B还原、最大化和关闭C最小化、还原和关闭D还原和最大化47. 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 )A、.txtB、.wpsC、.docD、.wod48. 为了避免在编辑操作过程中突然掉电造成数据丢失,应( )A、在新建文档时即保存文档B、在打开文档时即做存盘操作C、在编辑时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存盘操作D、在文档编辑完毕时立即保存文档49. 输入文档时,键入的内容出现在( )A、文档的末尾B、鼠标指针处C、鼠标“1”形指针处D、插入点处50. 将插入点定位于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直”与“下”之间,按一下Delete键,则该句子( )A、变为“飞流下三千尺”B、变为“飞流直三千尺”C、整句被删除D、不变51. 在word2003中,若要计算表格中某行数值的总和,可使用的统计函数是()A.Sum( ) B.Tohal( ) C.Count( ) D.AVerage( )52. 在Word 2003文档中,要把多处同样的错误一次更正,正确的方法是()A.用插入光标逐字查找,先删除错误文字,再输入正确文字B.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C.使用“撤消”与“恢复”命令D.使用“定位”命令53. 要在各种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按()A.Ctrl +Shift B.Ctrl +Backspace C.Alt+F4 D.Insert +Esc54. 如果要在“插入”和“改写”状态之间切换,可以按()键。

A3试卷模板【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A3试卷模板【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一、填空题。

20%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叫做( )计数法。

⑵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

该位上的数字“9”就表示( )。

⑶由3个十亿,5个百万和6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⑷乘法的运算定律有( )、( )、( )。

⑸80496÷387时,一般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 )位,所以商是( )位数。

⑹635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2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⑺用12块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周长最长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4%⑴当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时,它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⑵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⑶乘法的验算方法根据:①乘法交换律②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 )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 ×(b +c)=a ×b ×c ( ) 三、计算。

⑴用竖式计算。

8%①7304+12698= ②78000÷375=⑵用递等式计算。

12%①3400-4530÷10×3 ②150×108+12000÷48 ③640÷(58×28-1304)⑶用简便方法计算。

16%①147+386+853 ②2485-(760+1485)③198÷2×45+45④75×128-28×75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考号________………………………………………………………装……………………………………订……………………………线…………………………………⑷求未知数X,写出第一步列式的根据。

海州区公务员主体能力提升安全技能竞赛A3试卷模板

海州区公务员主体能力提升安全技能竞赛A3试卷模板

海州区公务员主题能力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技能竞赛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30道×1分=30分)1、2012年12月28日,由哪个机构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工信部D、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2、下列关于我国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说法正确的是()A、在1979年的刑法中已经包含相关的计算机犯罪的罪名B、《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是我国目前为止直接规范网络信息安全的效力最高的法律文件C、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核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实施年份是2004年3、我国哪部法律法规对禁止以计算机病毒或者其他方式攻击通信设施,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4、我国第一部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专门法规是()A、《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2000年12月颁布实施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规定的犯罪行为()A、损害互联网运行安全B、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C、对个人造成精神创伤D、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6、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A、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B、采集、处理、传输、检索C、生产、加工、存储、传输、检索D、生产、处理、传输、检索7、信息安全风险是指人为或自然的()利用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A3试卷模板(可修改)

A3试卷模板(可修改)

A3试卷模板(可修改)1.选择题:1.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2.正确选项为C。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焓变为-229 XXX-1.3.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4.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5.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6.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7.选项缺失,无法回答。

8.正确选项为A。

大飞机C919采用的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正确选项为B。

1 L 0.1 mol/L的Na2SO4溶液中Na+的摩尔浓度为0.1 mol/L,所含的Na+的数量为0.1 mol/L × 1 L × NA = 6.022 × 10^22个。

1.没有明显问题的段落。

2.改写后:2.1.在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为0.1N。

2.2.0.1mol的2H35Cl分子中有2个中子。

2.3.当1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2.4.在加热条件下,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少于0.1N。

3.改写后:稀释后,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

4.改写后:70℃时,将0.1mol镁粉加入到10mL6mol/L的硝酸溶液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

5.改写后:正确的是,在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清洗锥形瓶后,应先吹干再开始滴定实验。

6.改写后:三种碱溶液Ba(OH)2、NaOH和NH3·H2O等体积、等pH,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大小关系为V3>V2>V1.7.改写后:可以通过两个反应制取氢气:a。

CH3CH2OH(g)+H2O(g)→4H2(g)+2CO(g)ΔH=+256.6 kJ/mol;b。

2CH3CH2OH(g)+O2(g)→6H2(g)+4CO(g)ΔH=+27.6 kJ/mol。

同时,通入HCl的气流可以得到MgCl2固体,将0.1mol的Na2CO3溶于水中可以得到阴离子总数小于0.1N的溶液。

(完整版)A3标准试卷模板

(完整版)A3标准试卷模板
4.
5.
6.
7.
8.
9.
10.
得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答:
2.
答:
3.
答:
4.
答:
评卷人
得分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答:
2.
答:
期日得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统分人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单位20××年××培训考试试卷
(××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 Nhomakorabea合计
统分人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5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分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第七章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初中阶段不需要掌握该公式)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13.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摩擦力(f):(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f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f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摩擦力的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八章力与运动1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 F合= F1+F2,方向与F1、F2同向;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 F合= F1-F2(F1大于F2),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1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F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

应该说由于惯性或者具有惯性19.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0.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2.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第九章压强23.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下图为重为G的物体在接触面上静止不动时所指出的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24.25.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 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义式:P= F压/S受(P :压强(Pa)F压:压力(N); S受:受力面积(m2) 1 Pa=1 N/ m2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26.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27.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压→,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S受可↑P。

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28.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9.液体压强:p (Pa)P=ρ液g h (ρ液:液体的密度(kg/m3);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39.离】);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0.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1.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 F压/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②液体:先由P=ρ液g 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

32.特殊情况:①P=ρ固g h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②F压=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33.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特点34.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锅炉水位计。

35.固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所以计算时固体先计算压力,液体先计算压强36.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大气压指直接和空气相连的气体压强,也就是空气压强,而气压指一部分的气体压强;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7.两个重要的实验: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托里拆利实验:不但证明的大气压强的存在,还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值:760mm汞柱高,即P0=ρ液gh =1.01×105Pa(1标准大气压下≈1.0x105Pa)38.40.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41.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42.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4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4.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液体(气体)具有重力45.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 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46.47.浮力的生活应用:①轮船:利用制成空心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大浮力实现漂浮的;②潜水艇:利用水舱充、放水来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③热气球、汽艇:利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48.计算浮力方法:①(二次)称重法:F浮= G物-F拉(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利用压力求浮力)③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④平衡法,F浮=G物 (漂浮或者悬浮时求浮力;)49.浮力计算方法总结:第1、2种方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适用,所以一般计算浮力只有第3、4种方法,而第3、4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第3种方法只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第4种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