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试题库 207-浙江工业大学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库经典版(含答案)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库经典版(含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基本要求: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物理量。

2、能计算速度、加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等。

教学重点:位矢、运动方程,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教学难点: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主要内容:本章首先从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方法问题入手,阐述描述运动的前提——质点理想模型、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参照系坐标系。

其次重点讨论描写质点和刚体运动所需要的几个基本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及其特性(如相对性、瞬时性、矢量性)。

(一)时间和空间研究机械运动,必然涉及时间、空间及其度量.我们用时间反映物体运动的先后顺序及间隔,即运动的持续性.现行的时间单位是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用铯(133Cs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相对应的辐射周期的9 192 631 770倍为1秒.空间反映物质的广延性.空间距离为长度,长度的现行单位是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把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内走过的路程定义为1米.(二)参照系和坐标系宇宙间任何物质都在运动,大到地球、太阳等天体,小到分子、原子及各种基本粒子,所以说,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但对运动的描述却是相对的.比如,在匀速直线航行的舰船甲板上,有人放开手中的石子,他看到石子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而站在岸边的人看石子作平抛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这是因为他们站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先确定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系或参考系.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系,主要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方便.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多取太阳为参照系,当研究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以地球为参照系.我们大部分是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所以,如不特别指明,就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实际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上各点在空中的运动一般是不一样的.在某些情况下,根据问题的性质,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关系甚微,以至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这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但是它具有整个物体的质量,这种具有质量的几何点叫质点.必须指出质点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同样是地球,在研究它绕太阳公转时,把它看作质点,在研究它的自转时,又把它看作刚体. (四)速度0d limd t t t∆→∆==∆r r v速度v 是矢量,其方向沿t 时刻质点在轨迹上A 处的切线,它的单位是m ·s -1.(五)加速度220d d lim d d t t t t ∆→∆===∆v v ra加速度a 是速度v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或者是位矢r 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它的单位是m ·s -2. (六)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曲线运动,2d ,d n vv a a tRτ==习题及解答: 一、填空题1. 一质点作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切向加速度的方向 改变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不变 。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009-2010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选课序号______________学 号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班 级______________成 绩_________题类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1 计算题2 计算题 3 计算题 4总 分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的各题答案按题号填入下表 (每题3 分,共30 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 和k 2 的两个轻弹簧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A) m k k 212+=πν. (B) mk k 2121+=πν (C) 212121k mk k k +=πν . (D) )(212121k k m k k +=πν. 2.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其 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A) f (x ,t ) = A cos(ax + bt ) . (B) f (x ,t ) = A cos(ax − bt ) .(C) f (x ,t ) = A cos ax ⋅ cos bt . (D) f (x ,t ) = A sin ax ⋅sin bt .3. 两个相干波源的位相相同,它们发出的波叠加后,在下列哪条线上总是加强的?(A )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椭圆上;(B )以两波源连线为直径的圆周上;(C )两波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D )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双曲线上。

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5.S 1 和S 2 是波长均为λ 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相距3λ/4,S 1 的相位比S 2 超前π21.若两波单独传播时,在过S 1 和S 2 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距离变化,且两波的强度都是I 0,则在S 1、S 2 连线上S 1 外侧和S 2 外侧各点,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A) 4I 0,4I 0. (B) 0,0.(C) 0,4I 0 . (D) 4I 0,0.6.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7. 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2cos 1λνπx t A y -=和 )/(2cos 2λνπx t A y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A) A . (B) 2A .(C) |)/2cos(2|λπx A . (D) )/2cos(2λπx A8.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E) 向左平移.9.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 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A)2λ. (B) n 2λ. (C) n λ. (D) )1(2-n λ.10.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 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 倍,那么入射光束中 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二、填空题(每个空格2 分,共22 分)1.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自然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0,此振子自由振动的周期T = _____________.2.一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t A x π100cos 1=和t A x π102cos 2=,则合振动的拍频为________ 。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A ) |v |= v ,|v |= v (B )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s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 ,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2d d d d ⎪⎭⎫⎝⎛+⎪⎭⎫ ⎝⎛t y t x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 只有(1)(2)正确 (B ) 只有(2)正确(C ) 只有(2)(3)正确 (D ) 只有(3)(4)正确分析与解tr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 r 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td d r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t sd d =v 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22d d d d ⎪⎭⎫⎝⎛+⎪⎭⎫ ⎝⎛=t y t x v 求解.故选(D ).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 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1)d v /d t =a ;(2)d r /d t =v ;(3)d s /d t =v ;(4)d v /d t |=a 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 只有(1)、(4)是对的 (B ) 只有(2)、(4)是对的(C ) 只有(2)是对的 (D ) 只有(3)是对的分析与解 td d v表示切向加速度a 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t r d d 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 r (如题1 -2 所述);t sd d 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 ;而td d v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 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分析与解 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 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 n 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 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 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 0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为v ,则小船作( )(A) 匀加速运动,θcos 0v v =(B) 匀减速运动,θcos 0v v = (C) 变加速运动,θcos 0v v =(D ) 变减速运动,θcos 0v v = (E) 匀速直线运动,0v v =分析与解 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 ,t 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 ,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22h l x -=,其中绳长l 随时间t而变化.小船速度22d d d d h l t llt x -==v ,式中t l d d 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 0,代入整理后为θlh l cos /0220v v v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 ). 讨论 有人会将绳子速率v 0按x 、y 两个方向分解,则小船速度θcos 0v v =,这样做对吗?1 -6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262t t x -+=,式中x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 s .求: (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 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3) t =4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0Δx x x t -=,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0d d =tx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 p ,求出0~t p 和t p ~t 内的位移大小Δx 1 、Δx 2 ,则t 时间内的路程21x x s ∆+∆=,如图所示,至于t =4.0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t x d d 和22d d tx两式计算.解 (1) 质点在4.0 s 内位移的大小m 32Δ04-=-=x x x(2) 由 0d d =tx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s 2=p t (t =0不合题意)则m 0.8Δ021=-=x x x m 40Δ242-=-=x x x所以,质点在4。

浙江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习题参考解答_1

浙江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习题参考解答_1

课后作业参考解答1-1解:(1)求出的是位矢长度(大小)随时间的一阶变化率和二阶变化率,不是速度和加速度,没有相应的物理意义,因此是错误的。

(2)的方法得出的是物体在二维平面运动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正确。

1-2解:()130cos 45sin 45r i j =+,()240cos 60sin 60r i j =-12r r r ∆=+()(20i j =+ 41.2113.43i j=-3k 3m 4.r ∆==, 路程为70km1-3 解:(1) 2r i j =-(2) d 22d ri j t==- v , j t a 2d d -==v , 1-4解:(1)2r i j =+ , 2(3)23369r i j i j =⨯+=+,48∆=+ r i j24r v i j t ∆==+∆ ()()22dr t v t i tj dt ==+ , (3)26v i j =+(3) 6.32m/s v ==1-5 解:266d d t t tx -==v t t a 126d d -==v ,变加速直线运动 1-6解:(1) j t r i t r j y i x rsin cos ωω+=+=(2) j t r i t r t rcos sin d d ωωωω+-==v j t r i t r ta sin cos d d 22ωωωω--==v(3) ()r j t r i t r a sin cos 22ωωωω-=+-=,这说明a 与r 方向相反,即a 指向圆心。

()()22:1192224,43.02192.2400,3,3(x y v i tj a jr v ti t j i tj t t t <>=-<>=-=-<>=⎡⎤+--=⎣⎦===-1-7 解垂直: 即解得:舍去)1-8解: dt vdv dt dx dx dv dt dv /)/()/(=⨯= , 2/kv dx vdv -=∴ 即kdx v dv-=∴,当t=0,0v v = 积分得:kx e v v -=0解得 cbc R t -= 1-9解:τ/at a a +=,6/)3(22τa n n s +=1-10解:22t adt ==⎰v ,10323+==⎰t vdt x 1-11 解:0300300300ttv a dt dt t v t ττττ====⎰⎰ n a a τ=,即:2300300t =,得t=1s1-12解:(1)0tv a dt a t τττ==⎰ , ()22n a t v a R R ττ== ()2n a a tg a a t Rτττα==,t =(2):212tts v dt a tdt a t τττ===⎰⎰,而t =所以:12Rs tg α=1-13 解:tg x o A H θ'==()tg d H dx v dt dtθ==22sec sec d H H dt θθωθ== 222tg sec dv a H dtωθθ==1-14 解:()22ha t τ=∆,()22thv a dt t t ττ==∆⎰()22244n v h t a R R t τ==∆ 1-15解: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向东取为x 轴,向北取为y 轴,因流速为y 方向,由题意可得u x = 0u y= a (x -l /2)2+b令 x= 0, x = l 处 u y = 0,x = l /2处 u y =-u 0. 代入上式定出a 、b,而得()x x l l u u y --=24 船相对于岸的速度v(v x ,v y )明显可知是 2/0v v =x y y u +=)2/(0v v ,()222300300300n t v a n n t n R τ===将上二式的第一式进行积分,有: t x 20v =还有,xy t x x y t y y d d 2d d d d d d 0v v ====()x x l l u --20042v即()x x l l u x y--=020241d d v 因此,积分之后可求得如下的轨迹(航线)方程:32020032422x l u x l u x y v v +-= 到达东岸的地点(x ',y ' )为⎪⎪⎭⎫⎝⎛-=='='=03231v , u l y y l x l x 1-16.解: 记水、风、船和地球分别为w , f ,s 和e ,则水地、风船、风地和船地间的相对速度分别为we V 、fs V 、fe V 和se V.由已知条件we V =10 km/h ,正东方向.fe V =10 km/h ,正西方向. sw V =20 km/h ,北偏西030方向. 根据速度合成法则: se V =sw V +we V由图可得: se V =310 km/h ,方向正北.同理 fs V =fe V -se V , 由于fe V =-we V∴ fs V =sw V , fs V的方向为南偏西30° 在船上观察烟缕的飘向即fs V的方向,它为南偏西30°.1-17解:36km/h 10m/s v i == 车对地,v v v =-雨对车雨对地车对地,20m/s v =雨对车v j =雨对地,10m/s v i = 车对地1- 18解:s km v /6.2052022=+=船对地北偏西'29142-1. 解:(1) 子弹进入沙土后受力为-Kv ,由牛顿定律得:tmK d d vv =- ∴ ⎰⎰=-=-vv v vvvd d ,d d 0t t m K t m K∴ mKt /0e-=v v30ofe we 北东o(2) 求最大深度 解法一:txd d =v t x m Kt d e d /0-=v t x m Kt txd e d /000-⎰⎰=v ∴)e 1()/(/0m Kt K m x --=vK m x /0max v =解法二:xm t x x m t mK d d )d d )(d d (d d v v v v v ===- ∴ v d Kmdx -= ,v v d d 0ma x⎰⎰-=K mx x ∴ K m x /v 0max =2-2解:2xk f -=dx dv mv dt dx dx dv m dt dv m ma f ====dx dvmv x k =-222dv m x k d v A⎰⎰=)11(2A x m k v -=mA kv A x 64== 2-4 解:0cos =-f F θ,0sin =++Mg N F θ,N f μ=θμθμsin cos +=MgF0=θd dF , m h l 9.212=+=μμ 2-5 解r dm dT T r T 2)()(ω=+- r dr dT 2ωρ=-r dr LMdT 2ω=- r dr LMdT LrT20ω⎰⎰-=,)(2222r L L M T -=ω2-6解:(1) 以煤车和 t 时间内卸入车内的煤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煤车受牵引力F 的作用,由动量定理:000)(v v M t m M t F -+=∆∆求出: 00v m F = (2) 2000v v m F P == (3) 单位时间内煤获得的动能: 20021v m E K =单位时间内牵引煤车提供的能量为 P E = ==21/E E K 50% 即有50%的能量转变为煤的动能,其余部分用于在拖动煤时不可避免的滑动摩擦损耗. 2-7解:系统原来静止,水平方向受合力为零,所以其质心坐标x C 应保持不变212211m m x m x m c x ++=, 202(sin 60)202M M c x x l x ++=+202(sin 30)202M M cx x l x ''++'=+ cc x x '= '0.267M M x x m -= 2-8 解:动量守恒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选取地为参系,起跳前(人相对于船静止)系统的动量为V m M )(+;在起跳过程中,船减速,人加速,在跳离瞬间,船速为V V 21'=,人对船的速度为v,则人对地的速度为'V v +,此时系统的动量为V M V v m '++)'(。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平面任意力系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平面任意力系

主矩
MO = ∑ MO (F )
方向: 方向:规定 +
-
MO
α
FR
x x
简化中心: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转动效应 转动效应) 转动效应
理论力学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 1. FR ≠ 0, M O = 0 (合力FR = F' R ,主矢 就是合力)
平面任意力系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例3-3 已知: 已知:q,l。 求:合力及合力作用线位置。 合力及合力作用线位置。
x ⋅ qdx l
例题 3-3
解: 取微元如图
dq =
Q =

0
l
x 1 ⋅ q ⋅dx = ql l 2
l l
由合力矩定理
Q ⋅h =
∫ dq ⋅x = ∫
0 0
x2 ql 2 q ⋅dx = l 3
理论力学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1、力的平移定理
F
A B
⇔ A
F
B
F
F'
B

分解
M
A
F'
B
d
F''
合成
? ⇔
A 作用点 之矩。 之矩。
理论力学
{F }A ⇔{F' , M}B
F ' = F , M = M B (F ) = − Fd
定理: 作用于 刚体上 一点的力平移到 刚体上另一点时, 另一点时,必 须 同时 附加一个力偶, 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 原力对新的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大学物理期末选择题复习1.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答案B2.对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1) 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2) 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3) 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下列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 只有(1)是正确的(B) (1) (2)是正确的(C) (1) (3)是正确的 (D) (2) (3)是正确的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B)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C)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必定为零(D)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强度都不可能为零答案B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卫星的()(A) 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B) 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C) 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1、(D) 对地心的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答案C5.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多层密绕在半径为R和r的两个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度相同,R=2r,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 R 、B r 满足( )(A ) r R B B 2=(B ) r R B B =(C ) r R B B =2(D )r R B B 4=答案C6.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如图放在均匀磁场中,通过半球面的磁通量为()(A )B r 2π2 (B ) B r 2π(C )αB r cos π22 (D ) αB r cos π2答案D7.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

2007-2008(2)大学物理C类期末试卷答案

2007-2008(2)大学物理C类期末试卷答案

(A)F R2 ;
(B) 2F R2 ;
(C)3F R2 ;
(D) 4F R2。
y
R x
O
3. 如图所示,一匀质细杆可绕通过上端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 O 旋转,初始状态为静
止悬挂.现有一个小球自左方水平打击细杆.设小球与细杆之间为非弹性碰
撞,则在碰撞过程中对细杆与小球这一系统
O
(A) 只有机械能守恒. (B) 只有动量守恒.
则该带电粒子满足的动力学方程是

答: m
d
2
r r
=
r qE
+
r qv
×
r B
dt 2
8. 一自感系数为 0.25H 的线圈,当线圈中的电流在 0.01s 内由 2A 均匀地减小到零。线圈中
的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为
答案:50V
9. 一电偶极子放在场强大小为 2 ×103 V/m 的匀强电场中,其电偶极矩方向与场强方向相
(2)半径为 r (r > R) ,高为 h 圆柱体内包含的电荷量:
∫ ∫ q2 =
R ρ 2π r '2hdr ' =
0
R Ar ' 2π r 'hdr ' = 2πAhR3 / 3
0
――――― 1 分
(3)场强大小分布:
取半径为 r 、高为 h 的高斯圆柱面。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为 E 并垂直于柱面。则穿过该柱面的
因此(1)下落距离
h= 1 at 2 =63.3 m
1分
2
(2) 张力
T =m(g-a)=37.9 N
2分
4. 一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圆柱形带电体,其电荷体密度为: ρ = Ar (r ≤ R) 、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卷答案(附C类评分标准)2010[1][1].4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卷答案(附C类评分标准)2010[1][1].4

v = 4Rt2 = 8 m/s
2分 2分 2分 2分
a t = dv / dt = 8 Rt = 16m / s 2
a n = v 2 / R = 32m / s 2
2 a = at2 + a n
r2 − r1 r −r (3 分)EkB-EkA = GMm 1 2 r2 r1 r2 r1
(3 分) v (3 分) L = 1.67s v mgtbk
dx dt d x = v0 e − Kt / m d t v=
v = v 0 e − Kt / m
1分
6.ω =
3 2
g cosθ L
(5 分)
7.(1)
v x2 y 2 + 2 = 1; (3 分(2) bω j ( 3 分) 2 a b
1
2分
∫ d x = ∫v e
0 0 0
x
t
− Kt / m
dt 2分 1分
a=
mg 1 (M 1 + M 2 ) + m 2
= 4 m/s2

x = ( m / K )v 0 (1 − e − Kt / m )
v = 2ah =2 m/s
解法二: ∴
x max = mv 0 / K dv dv dv d x − Kv = m = m( )( ) = mv dt d x dt dx m dx = − dv K xmax 0 m d x = − ∫ dv ∫ K 0 v0 xmax = mv 0 / K
ω=
3m2 (v 2 + v1 ) m1 L
(2)碰后棒在转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矩为:
Mr = ∫− μ
0
L
m m1 1 gxdx = − μg 1 x 2 L L 2

大学物理试库 207-浙江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试库 207-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 207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207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加原理、玻尔兹曼熵关系:选择12 判断17一、选择题题号:2071200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D题号:2071200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答案:C题号:2071300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3.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答案:A题号:2071300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4.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题号:2071400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5. 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卡诺循环的效率都等于)/(112TT-.”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理想气体卡诺热机(可逆的)循环的效率等于)/(112TT-”对以上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甲、乙、丙、丁全对. (B) 甲、乙、丙、丁全错.(C) 甲、乙、丁对,丙错. (D) 乙、丁对,甲、丙错.[]答案:D题号:20714006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6. 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以上这些叙述(A) 只有(2)、(4)正确.(B) 只有(2)、(3) 、(4)正确.(C) 只有(1)、(3) 、(4)正确.(D) 全部正确.[]答案:A题号:20712007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7.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B) 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工作物质净吸热等于对外作的功.(C)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 热量不可能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到温度高的物体.[]答案:C题号:20714008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8. 设有以下一些过程:(1) 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2) 理想气体在定体下降温.(3) 液体在等温下汽化.(4)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5)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在这些过程中,使系统的熵增加的过程是:(A) (1)、(2)、(3). (B) (2)、(3)、(4).(C) (3)、(4)、(5). (D) (1)、(3)、(5). [ ]答案:D题号:20714009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9. 如图所示,设某热力学系统经历一个由c →d →e 的过程,其中,ab 是一条绝热曲线,a 、c 在该曲线上.由热力学定律可知,该系统在过程中ab c deV pO(A) 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B) 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C)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D)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E)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 ]答案:D题号:20713010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0.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1增至V2,在此过程中气体的(A) 内能不变,熵增加. (B) 内能不变,熵减少.(C) 内能不变,熵不变. (D) 内能增加,熵增加. [ ]答案:A题号:2071301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1. “理想气体与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08-09(一)任课教师姓名___________选序号______________学 号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班 级______________成 绩_________(27)一选择题共分1. ( 3)(3256)本题分 图(a)、(b)、(c)为三个不同的简谐振动系统.组成各系统的各弹簧的原长、各弹簧的劲度系数及重物质量均相同.(a)、(b)、(c)三个振动系统的ω2(ω为固有角频率)值之比为(A) 2∶1∶21. (B) 1∶2∶4 .(C) 2∶2∶1 . (D) 1∶1∶2 .[ ]2. ( 3)(5182)本题分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A) 1/4. (B) 1/2. (C) 2/1.(D) 3/4. (E) 2/3. [ ]3. ( 3)(3562)本题分 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A) π23. (B) π. (C) π21. (D) 0. [ ]A/ -4. ( 3)(5513)本题分 频率为 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1,则此两点相距(A) 2.86 m . (B) 2.19 m . (C) 0.5 m . (D) 0.25 m . [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cos[π+′−=t t b u a y . (B) ]2)(2cos[π−′−π=t t b u a y . (C) ]2)(cos[π+′+π=t t b u a y .(D) 2)(cos[π−′−π=t t b u a y . [ ]6. ( 3)(3088)本题分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 ]7. ( 3)(3165)本题分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8. ( 3)(3516)本题分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A)λ / 2. (B) λ / (2n ). (C) λ / n . (D)()12−n λ. [ ]9. ( 3)(3361)本题分 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λ1=450 nm 和λ2=750 nm (1 nm =10-9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λ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 ,3 ,4 ,5 ...... (B) 2 ,5 ,8 ,11...... (C) 2 ,4 ,6 ,8 ...... (D) 3 ,6 ,9 ,12...... [ ](25)二填空题共分10. ( 3)(3556)本题分一物体作余弦振动,振幅为15×10-2 m ,角频率为6π s -1,初相为0.5 π,则振动方程为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 1的相位比x 2的相位超前_______.12. ( 5)(3134)本题分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λ ,若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212cos(π+π=t A y Pν,则该波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处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 处质点t 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13. ( 4)(5517)本题分 S 1,S 2为振动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的两个点波源,振动方向垂直纸面,两者相距λ23(λ为波长)如图.已知S 1的初相为π21.(1) 若使射线S 2C 上各点由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均干涉相消,则S 2的初相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使S 1 S 2连线的中垂线MN 上各点由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均干涉相消,则S 2的初位相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 3)(3488)本题分 一驻波表达式为 t x A y ππ=100cos 2cos .位于x 1 = 3 /8 m 的质元P 1与位于x 2= 5 /8 m 处的质元P 2的振动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 4)(3501)本题分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间距___________;若使单色光波长减小,则干涉条纹间距_________________.两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若通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8/I,则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取锐角)是____________,若在两片之间再插入一片偏振片,其偏振化方向与前后两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取锐角)相等.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度为____________.17.(5分)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中所示的装置,观察空气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试在图中所示的装置下方的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只画暗条纹,表示出它们的形状,条数和疏密./4(33)三计算题共分17. (10)(3265)本题分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0 = 100 g砝码时,弹簧伸长8 cm.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 = 250 g的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 cm,并给以向上的21 cm/s的初速度(令这时t = 0).选x轴向下, 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如图所示,两列波长均为λ 的相干简谐波分别通过图中的O 1和O 2点,通过O 1点的简谐波在M 1 M 2平面反射后,与通过O 2点的简谐波在P 点相遇.假定波在M 1 M 2平面反射时有相位突变π.O 1和O 2两点的振动方程为 y 10 = A cos(πt ) 和y 20 = A cos(πt ),且 λ81=+mP m O , λ32=P O (λ 为波长),求:(1) 两列波分别在P 点引起的振动的方程; (2) P 点的合振动方程.(假定两列波在传播或反射过程中均不衰减)2n2).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从空气(折射率为n1)中以入射角i射到薄膜上,欲使反射光尽可能增强,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是多少?(设n1 < n2 < n3)20. ( 5)(3725)本题分某种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单缝宽a = 0.15 mm.缝后放一个焦距f = 400 mm的凸透镜,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8.0 mm,求入射光的波长.一衍射光栅,每厘米200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宽为a=2×10-3 cm ,在光栅后放一焦距f=1 m 的凸透镜,现以λ=600 nm (1 nm =10-9 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1) 透光缝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 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四. 判断题(,回答错或对,每题2分,共10分)1. 透光介质Ⅰ、Ⅱ、Ⅰ如图安排,两个交界面相互平行.一束自然光由Ⅰ中入射.若i 为起偏角,则Ⅱ、Ⅰ下界面上的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答:2.设P 点距两波源S 1和S 2的距离相等,若P 点的振幅保持为零,则S 1和S 2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 答:3. 图为单缝衍射装置示意图,对于会聚到P 点的衍射光线,单缝宽度a 的波阵面恰好可以分成三个半波带,图中光线1和2,光线3和4在P 点引起的光振动都是反相的,一对光线的作用恰好抵消.所以P 点光强极小. 答:4. 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对波长越长的波段,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越高.答:5. 一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它在直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B》期末考试试1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B》期末考试试1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B》期末考试试卷(A)07-08(一)学期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作业(选课)序号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请务必写上任课教师姓名*题类 选择题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1计算题2计算题 3计算题 4 总 分 得分 阅卷者一.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的各题答案按题号填入下表,每题3分,共30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1.边长为L 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 ,则此框中心的磁感强度 (A) 与L 无关. (B) 正比于L 2. (C) 与L 成正比. (D) 与L 成反比. (E) 与I 2有关. [ ] 2.对于单匝线圈取自感系数的定义式为L =Φ /I .当线圈的几何形状、大小及周围磁介质分布不变,且无铁磁性物质时,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变小,则线圈的自感系数L (A) 变大,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B) 变小.(C) 变大,但与电流不成反比关系 (D) 不变. [ ] 3.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放在光滑斜面上(A) 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B) 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 (C) 两种情况动. 都可作简谐振动.(D) 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振动. [ ]4.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A) 波的频率为a . 速度为 b/a .(B) 波的传播 ] 平玻璃 ] 上, ] 为 A (C) 波长为 π / b . (D) 波的周期为2π / a . [ 5.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浙江省大学物理试题库201-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大学物理试题库201-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大学物理试题库20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学校 201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平衡态、态参量、热力学第零定律 5 15 一、选择题题号:20213001 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 置于容器内的气体,如果气体内各处压强相等,或气体内各处温度相同,则这两种情况下气体的状态(A) 一定都是平衡态. (B) 不一定都是平衡态. (C) 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答案:B题号:20213002 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2.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可以保持体积不变或保持压强不变,这两种过程(A) 一定都是平衡过程. (B) 不一定是平衡过程. (C) 前者是平衡过程,后者不是平衡过程.(D) 后者是平衡过程,前者不是平衡过程.[]答案:B题号:20212021p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3. 如图所示,当气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气体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A) 是平衡过程,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 不是平衡过程,但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 不是平衡过程,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D) 是平衡过程,但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答案:C题号:20214004 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4. 在下列各种说法 (1) 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2) 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平衡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中,哪些是正确的?(A) (1)、(2). (B) (3)、(4). (C) (2)、(3)、(4). (D) (1)、(2)、(3)、(4).[]答案:B题号:20215005 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55. 设有下列过程:(1) 用活塞缓慢地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设活塞与器壁无摩擦) (2) 用缓慢地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3) 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缓慢弥散开. (4) 一个不受空气阻力及其它摩擦力作用的单摆的摆动.其中是可逆过程的为(A) (1)、(2)、(4). (B) (1)、(2)、(3). (C) (1)、(3)、(4).(D) (1)、(4).[]答案:D二、判断题题号:20213001 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 令金属棒的一端插入冰水混合容器,另一端与沸水接触,等待一段时间后棒上各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_填空题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_填空题

填空题注:所有答案是作者查实验书完成,如有差错或纰漏请读者自行改正,作者对此不任何负责任。

题号下有下划线的题目答案是不确定的,请读者自行辨析。

1.用米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4.32cm,现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测量,则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有___4__位;若用精度为0.015mm的量具测量,则应有 5 有效数字。

2.倾斜的气轨上测重力加速度时,应测出滑块下滑和上滑的加速度然后取其平均是为了消除__ _空气阻力______的影响,实际测量中以上两个加速度哪个更大些___上滑______。

设垫块的高度为h,导轨支撑脚距离L,则理论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a=gh/l_______(不考虑阻力影响)。

3.在倾斜的导轨上测重力加速度时,滑块的初始位置和初速度对测量结果无(选填“有”或“无”)影响。

测量滑块的加速度是采用上滑a上= 和下滑a下= 取平均值的办法,其作用是消除粘滞阻力。

4.气轨调平时,静态调平的判据是_____保持不动或稍左右摆动_______;动态调平的判据是_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差大体相同_____。

测量滑块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实际上是测量滑块在某一小段时间内的______平均速度______。

在倾斜的导轨上测重力加速度时,测出滑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然后取平均,其目的是消除粘滞阻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在保持力学系统_所受合外力F___不变条件下测出滑块所受到的力和运动加速度,此时F~a曲线应该是一条____直线____。

5.用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先要测出一个转动惯量已知物体摆动的__周期_____,再算出本仪器弹簧的______扭转常数______。

若要测量其它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只要将待测物体放在本仪器项目的各种夹具上,测定其_________与盘共同运动的周期______。

6.三线摆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具有较好的物理思想,其优点有设备简单、直观、测试方便等。

7.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时,首先要将底座调节到水平状态,然后轻轻转动上盘带动下盘转动,使其近似处于简谐摆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 207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207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加原理、玻尔兹曼熵关系:选择12 判断17
一、选择题
题号:20712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答案:D
题号:20712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
(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
(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
答案:C
题号:20713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3.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答案:A
题号:20713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4.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C
题号:20714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5. 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
卡诺循环的效率都等于
)
/
(
1
1
2
T
T
-.”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理想气体卡诺热机
(可逆的)循环的效率等于
)
/
(
1
1
2
T
T
-”对以上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甲、乙、丙、丁全对. (B) 甲、乙、丙、丁全错.
(C) 甲、乙、丁对,丙错. (D) 乙、丁对,甲、丙错.[]答案:D
题号:2071400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6. 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
(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
(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
以上这些叙述
(A) 只有(2)、(4)正确.
(B) 只有(2)、(3) 、(4)正确.
(C) 只有(1)、(3) 、(4)正确.
(D) 全部正确.[]答案:A
题号:20712007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7.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
(B) 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工作物质净吸热等于对外作的功.
(C)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 热量不可能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到温度高的物体.[]答案:C
题号:20714008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8. 设有以下一些过程:
(1) 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
(2) 理想气体在定体下降温.
(3) 液体在等温下汽化.
(4)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
(5)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
在这些过程中,使系统的熵增加的过程是:
(A) (1)、(2)、(3). (B) (2)、(3)、(4).
(C) (3)、(4)、(5). (D) (1)、(3)、(5). [ ]
答案:D
题号:20714009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9. 如图所示,设某热力学系统经历一个由c →d →e 的过程,其中,ab 是一条绝热曲线,a 、
c 在该曲线上.由热力学定律可知,该系统在过程中
a
b c d
e
V p
O
(A) 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
(B) 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C)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D)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E)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 ]
答案:D
题号:20713010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0.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1增至V2,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A) 内能不变,熵增加. (B) 内能不变,熵减少.
(C) 内能不变,熵不变. (D) 内能增加,熵增加. [ ]
答案:A
题号:2071301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1. “理想气体与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对此说法,
有如下几种评论,哪个是正确的?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
答案:C
题号:2071301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2.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1p 、1V 、1T )准静态绝热压缩至体积为2V 其熵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 ]
答案:C
二、判断题
题号:20722001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答案:错
题号:20722002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功可以全部转变为热量,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变为功.
答案:错
题号:20722003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3.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答案:对
题号:20722004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4.功可以全部转变为热量,但热量不能通过一循环过程全部转变为功.
答案:对
题号:20723005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3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答案:正确
题号:20722006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6.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题号:20722007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7.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对
题号:20721008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1
8.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对
题号:20723009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3
9.由绝热材料包围的容器被隔板隔为两半,左边是理想气体,右边真空.如果
把隔板撤去,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过程,达到平衡后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的熵也不变。

答案:错
题号:20722010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0.在一个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答案:对
题号:20722011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1.从宏观上说,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答案:对
题号:20722012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2.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等温膨胀过程,它的熵将增加.
答案:对
题号:20722013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3.绝热过程的熵变等于零。

题号:20724014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4
14.一条绝热线与一条等温线可以有两个交点
答案:错
题号:20724015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4
15.一杯热水置于空气中,它总是要冷却到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温度。

在这一自然过程中,水的熵减少了。

答案:对
题号:20723016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6. 从统计意义来解释:不可逆过程实质是一个热力学概率的转变过程。

答案:对
题号:20723017
分值:2 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7.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热力学概率变大的方向进行。

答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