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分析(1985-2002)
东北的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贫困人口继续 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市景观。 • 三是建筑景观旧。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建设主要是以低矮的平房和陈旧的工业厂房,仓
库为主体,整体上建筑景观老化。四是生态污染业多。东北地区以机械工业,电力供 应为主,污染源多,每年消耗全市煤总量近1/5。五是没有充分发挥现有铁路专用线 优势及仓储用地优势,铁路交通设施带来了交通瓶颈。
三、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来自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辽宁
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
在为其46.2%,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
衰落原因
• 1、工业技术装备老化 。
• 2、不利的经济结构 。 • 3、市场经济的冲击 。 • 4、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3、振兴目标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
•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服务业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有明显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感谢聆听
以东三省问题为例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3 4
随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 工业迅速崛起。
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 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 万千米2,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溪一带,蕴藏 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却可以露天 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
分析东北三省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PART 01 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生产基地
(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农产品生产基地
(2)下图所大豆
荔枝
小麦
甜菜
农产品生产基地
活动 (1)读图6-28,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重工业基地
中国一汽
东北代表性企业 鞍钢集团
大连船厂
思念集团
大庆油田
宝钢集团
重工业基地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煤、石油、铁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 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铁矿约占全国储量的1/4 石油储量占全国的1/2以上 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9%
④⑤⑥三个建议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
重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 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农产品生产基地
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
东北工业的特点以及发展的措施。
东北工业的特点以及发展的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市场不断完善的同时,产业结构布局也逐渐优化发展,有效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民生问题。
但是当前东北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后劲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升级,提升东北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吸引外资的同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而为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活力。
本文主要研究东北老工业地基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在振兴政策的引导下,各项基础设施的条件基本改善,并有效促进了东三省的就业发展。
同时,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革新,东北市场经济的总量也逐渐增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东北的经济依然处于落后的态势,需要相关单位制定科学的经济引导政策,全面升级东北的产业结构,从而有效打破地域不平衡的发展现状。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一)逐渐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虽然与对外开放贸易港口城市相比,东北地处内陆,并没有大型的港口航运枢纽。
辽宁省的滨海大道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成了东北对外贸易往来的核心。
除此之外,以长春为枢纽,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都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便捷条件。
再加上东北毗邻了俄罗斯,俄罗斯商品店在东北遍地开花,东北企业的产品也成功驻俄,年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引导下,东北地区已经有一大批产业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其中,技术品质、生产服务水平以及制造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升,大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强化了风险的自控能力。
作为重工业产业基地,东北的大型制造业包括大型铸锻件、机床高速加工中心和大型变压器等项目的市场,均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应用,其优势也正在壮大和蔓延。
代表产业包括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阳机床、大连船舶、北方重工、哈电集团以及长春轻轨交通等。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第一篇: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2008年7月13调查地点:辽宁省沈阳市调查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人:李栋 7月25 日—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
一般可使用当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众所周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在许多情况下,是以牺牲人民生活环境和利益为代价,沉重的历史欠账成为今天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东北工业分布的特点近年来,东北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迄今为止,东北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全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截至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82家,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2%;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546.8亿元,共拥有资产16688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6%和8.8%。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独特。
东北三省人民勤劳智慧,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愿望迫切强烈。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东部沿海地带新兴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东北的工业企业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和行业的特殊性等原因,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工业基地在新形势下的顺利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未能抓住机遇,像上海、青岛、武汉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在改革开放和改造调整方面取得突破。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一、中央将东北确立为建设的重点地区东北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大工业的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
1949年12月中财委会议指出,东北已有的工业基础,建设两年后即能够支援关内。
毛泽东更是要求把东北建设成一个全国的工业基地,要出机器、出人才。
所以,中央在资金、人才和工业项目安排上大幅度向东北倾斜。
首先,中央投资大幅向东北倾斜。
1950年中财委提出:“重工业部门应最速发展,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国防水平,使旧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得在民主的原则下迅速改造。
同时,更应特别注意重工业部门的恢复和发展。
如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煤矿、石油、电动力、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特别是为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肥料”。
中央将重工业作为优先投资方向,而东北原有的重工业基础,使其成为中央投资的重点地区。
1950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投入3.30亿人民币的资金,占当年东北全年预算的40%,占东北全部国民经济投资的77%。
虽然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国家工业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改变中央对东北投资建设的决心。
尤其是朝鲜战争中中美军事装备的巨大差别突显的是中美两国工业实力的巨大差别,使国家增大了对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投资建设力度。
仅1952年国家在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就达10.80亿元人民币。
从1950年到1952年的三年中,国家对东北的投资累计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一五”计划时期,中央提出合理利用东北、上海等地已有的工业基础,发挥其作用,以加速工业建设,并且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重工业仍然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
1953年9月3日,李富春明确提出,发展五金、燃料、电力、机械、基本化学、国防等工业,才能保证国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才能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保证我国在经济上的完全独立。
“一五”时期,国家对东北的工业投资达到了95.3亿元人民币,占国家全部工业投资的38.3%,远远高于同时期国家对其他地区的投资。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农业1.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形成的有利条件中不包括()A.人均耕地面积大B.水热条件较好C.机械化程度高D.本地消费市场广阔【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本地消费粮食少,商品率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人文方面的优势是()A.农业种植历史悠久B.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答案】C【详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其人文方面的优势;该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其自然方面的优势。
种植历史悠久不是提供商品最多的优势,综上所述,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 C。
3.土壤肥沃,有“粮仓”之称的平原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宁夏平原D.东北平原【答案】D【详解】东北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之一。
东北平原的粮食产量能够占到中国总粮食产量的1/3,有“中国粮仓”之称,D正确;故选D。
考点二东北地区的工业1.针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发展观光旅游业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C.减少资源能源浪费D.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答案】B【详解】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速资源的枯竭,不可取,B错;发展观光旅游业、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等方式属于科学合理的发展,可取行为,排除ACD,结合题意,故选B。
2.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区,工业以工业为主,该地区中的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
()A.轻工业,京津唐B.重工业,沪宁杭C.轻工业,珠江三角洲D.重工业,辽中南【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ABC错误。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辽宁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工业基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愈发突显。
本文旨在探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为辽宁省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单一问题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重工业和原材料加工业为主,轻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对薄弱。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既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的影响,又限制了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环境污染问题辽宁省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不仅对辽宁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阻碍了辽宁省的经济发展。
3、高校人才外流问题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也导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外流比较严重。
这种高校毕业生外流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同时也限制了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4、经济增长缓慢问题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增长缓慢,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这种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既影响了辽宁省的经济实力,也影响了辽宁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二、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辽宁省应该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开发,以提升辽宁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环境保护辽宁省应该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工业环保治理,推广绿色、节能、环保型产业和技术,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扶持人才创新创业辽宁省应该构建更加明晰、公平、高效的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和留下。
同时,辽宁省也应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扶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吸引他们留在辽宁省并为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促进经济增长辽宁省应该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促进辽宁省经济增长。
(青岛专版)地理总复习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实战演练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实战演练(2017·济宁中考)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1~2题。
1.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初日期到次年降雪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2.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017·泰安中考)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4.丙所在地区图中两城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以石油、机械等重工业为主B.以采矿和木材加工工业为主C.地处东北地区西南,工业落后,结构不合理D.工业转型快,结构合理,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5.(2017·长沙中考)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D.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6.(2017·广东中考)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按节气安排生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是()地区民间谚语。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2017·广东中考)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安全性,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
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題。
东北三省的工业
推进绿色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 提高,东北三省应积 极推进绿色发展,加 强环保治理,推动清 洁能源发展,实现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良性循环。
加强区域合作
东北三省应加强区域 合作,推动产业协同 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势互补。同时, 也应加强与国内外其 他地区的合作,拓展 市场空间和资源渠道
。
THANKS
国成立后,东北三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和制
造业基地。
02
东北三省工业结构特点
东北三省工业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航
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东北三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农业也
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03
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
产业。
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东北 三省的工业发展面临一
些挑战和机遇。
面临的问题
1 2
3
产业结构单一
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相对滞 后,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
技术创新不足
东北三省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缺乏核 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对未来的展望
优化产标业题结构
未•来东文北字三内省容应进一 • 文字内容
步•优化文产字业内结容构,加 快•推进文传字统内产容业转型 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是东北 三省工业发展的关键 ,应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提高企业核心竞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1
“振兴东北⽼⼯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1“振兴东北⽼⼯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设计⼀、背景材料2002年11⽉召开的中共⼗六⼤提出要“⽀持东北地区等⽼⼯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 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同年10⽉,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振兴东北⽼⼯业基地战略。
“振兴东北⽼⼯业基地”⽆疑是今年⾼考复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我们精⼼设计了这⼀政、史、地综合专题复习,敬请前辈同仁赐教。
⼆、知识体系(⼀)历史学科1、中国古代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东北地区⾃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
先秦时期,这⾥分布着肃慎、澮貊和东胡等先民。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今辽宁东部、南部地区设置了辽东、辽西郡,加强对这⾥的管理与开发。
汉魏时期这⾥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
东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并得以⼤规模开发是在唐朝。
唐朝时这⾥称靺鞨。
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龙江流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和粟末两部逐渐强⼤起来。
8世纪前期,唐朝在⿊⽔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领做都督,⿊⽔靺鞨地区正式划⼊唐朝版图。
7世纪末,粟末部⾸领⼤祚荣建⽴政权。
开元初,唐⽞宗封⼤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
粟末靺鞨地区也正式划⼊唐朝版图。
⿊⽔靺鞨和粟末靺鞨受中原⽂化影响都较⼤。
例如粟末靺鞨的⼤祚荣仿照唐朝实⾏州县制,农业采⽤中原先进技术,⽔稻产量⾼,质量好。
⼿⼯业以纺织业为主,向唐朝进贡的“鱼⽛绸”、“朝霞绸”相当精美。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贸易⼗分频繁。
公元10世纪,契丹兴起。
926年,粟末靺鞨为契丹所灭,不久,⿊⽔靺鞨沦为契丹的附属。
公元11—12世纪,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龙江下游⼀带的⼥真族(由唐朝的⿊⽔靺鞨发展⽽来)逐渐强⼤起来,他们学会了使⽤铁制⽣产⼯具,同邻国和辽朝的贸易很发达。
12世纪,完颜部逐渐统⼀⼥真各部。
1114年,⼥真族杰出的⾸领完颜阿⾻打举兵抗辽。
1115年,阿⾻打在会宁称皇帝,建⽴⾦朝。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暖湿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包括森林、煤炭、石油等 矿产资源,同时气候寒冷,土地肥 沃,适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
地理优势: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和能源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 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近代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的历史沿革
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现状
农业分布
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等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烟草等 畜牧业:牛、羊、猪等 渔业: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等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
绿色发展: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推动产业绿色化
区域协调: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 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 挑战与机遇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对 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大
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重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严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源短缺: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逐渐枯竭
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 失严重
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源优势: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工业基础:东北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通优势:东北地区交通便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不断引进先 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和“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说出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结构及其分布的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背景和战略转移。
2、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培养学生珍惜矿产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东北城市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四、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照片导入——展示反映东北地区农业和工业生产状况的照片,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产业有一个初步认知。
教师讲述: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沃野千里,平原广布。
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新课讲解一、农产品生产基地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主要的农产品: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学生: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甜菜、花生、亚麻。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前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
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境分析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
沈阳工业化进程特征与发展建议
沈阳工业化进程特征与发展建议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具体选择人均GDP、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基本指标,进一步根据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经验,确定了上述各项指标在各个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值,选择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在此基础上,用加权合成法来构造计算反映一国或者地区工业化水平和进程的综合指数(权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划分相应的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阶段可以被划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其中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又具体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具体对应为0为前工业化时期,其中,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又具体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具体对应为0为前工业化时期,1-16为工业化前期的前半阶段,17-33为工业化前期后半阶段,34-50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51到66为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67-83为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84到99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100为后工业化时期。
表一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基本指标前工业化阶段(1)工业化初期(2)工业化实现阶段工业化初期(3)工业化后期(4)后工业化阶段(5)人均GDP(2010年美元)(经济发展水平)827—1654 1654-3308 3308-6615 6615-12398 12398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产业结构,其中A代表一次产业,I代表二次产业,S代表三次产业)A>I A>20% A<I A<20% I>S A<10% I>S A<10% I<S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工业结构)20%以下20%—40% 40%-50% 50%-60% 60%以上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就业结构)60%以上45%—60% 30%—45% 10%—30% 10%以下从省级区域看,到2010年,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这几个省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工业化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辽宁工业发展相关数据
辽宁地区工业发展相关数据一、辽宁工业发展概况:着力发展八大门类五个产业(一)工业门类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其中辽宁在12个大类的产业增加值全国领先(表1),重点分布于5大产业共计51家企业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表2)。
辽宁工业着力发展八大门类五个产业:八大门类:装备制造、石化、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电子信息。
对八大门类进行认真研究梳理的基础上,考虑到行业的规模及产业的相近性,对冶金与建材,轻工与纺织、医药进行了归并,主要集中发展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及建材、消费品、电子信息等五个产业。
(二)五个行业对标情况1.装备制造业:辽宁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2.石化行业:石化工业是辽宁支柱产业,辽宁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省份之一(超8000万吨/年),原油加工量约占全国的12%,汽油产量约占全国的10%,柴油产量约占全国的13%,乙烯产量约占全国的9%。
但长期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例如资源环境问题、产能过剩问题、“油头大、化身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3.冶金及建材行业:冶金工业已形成包括矿山、冶炼和加工等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冶金工业收入占全省工业的16%,在全国处于重要地位。
但是也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降,行业利润水平低,企业效益差、进口矿石低价倾销等问题。
4.消费品行业: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新型消费表现活跃。
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9个百分点。
其中,生活必需品类和药品类零售额增长,汽车类零售额降幅收窄,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
5.电子信息产业:全国主要的集成电路,数字视听产品,软件与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都在辽宁。
同时凭借临海,以及离日本,韩国较近,辽宁的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超过1/3。
当前辽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聚焦七大领域:集成电路、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现代通信、新型元器件、新兴应用、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设八大工程:集成电路产业壮大工程、现代通信产业提升工程、数字强省工程、智能制造支撑工程、绿色能源发展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云计算大数据共享工程、信息安全强基工程(三)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9%(全国GDP增长0.7%)。
东北老工业区的兴衰与发展
东北⽼⼯业区的兴衰与发展东北⽼⼯业区的兴衰与发展【摘要】⼀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与它的地理位置、⽓候⽔平、矿产资源、⼈⽂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3年1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业基地的振兴战略若⼲意见》,《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业基地振兴⼯作进⼊新阶段。
那么,在接下来的⽂中,我将带领⼤家了解东北⽼⼯业基地的兴衰进程和再次发展的优劣势。
关键词:东北⽼⼯业、经济发展、⼯业结构、资源、振兴、合作东北地区简介: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北,是⼭海关以北,漠河以南,乌苏⾥江以西的⿊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所说的⼤东北,还包含了内蒙古的蒙东地区。
⼤东北,三⾯由⼤⼩兴安岭和长⽩⼭环绕,⼴阔的平原地区则穿插排布着松花江、嫩江以及辽河等数条河流。
世界上著名的三⼤⿊⼟地之⼀,就在这⽩⼭⿊⽔之间。
“棒打狍⼦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过去,东北⼈总是乐于⽤这样的词句来描绘这⽚富饶的⿊⼟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然地理单元完整、⾃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雄厚的⼤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的地理与⾃然资源:东北地区南北跨越17个纬度,东西横贯20个经度,呈三⾯环⼭、中部敞开的地表结构。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积最⼤的区域,⾃然景观以森林和草甸草原为主;⼟壤类型复杂,⿊⼟为其代表性⼟壤,是世界著名的三⼤⿊⼟地分布区域之⼀。
东北三省⼟地总⾯积约占全国的8.3%,2002年全区耕地⾯积为21.5万平⽅千⽶,占全国耕地总⾯积的16.68%;⼈均耕地⾯积0.309公顷,是全国⼈均耕地⾯积的3倍。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种类繁多,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4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近60种为⼤中型矿床。
累计探明储量占全国⾸位的有⽯油、铁、⾦、镍、锰、钼、菱镁、⾦刚⽯、⽯墨等;居全国前五位的有铜、镁、铅、锡、⽯膏、⼤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比较优势分析一、近二十年来主导行业的变动情况近二十年来,东北三省区各自的主导产业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现状主导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历史上形成的产业框架,依旧保持着以传统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格局。
不过,从各省区内部主导产业变化的路径来考察,三省区主导产业的演变过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见表1)。
(一)辽宁省主导行业构成变化程度比较明显与1985年相比,九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四个新形成的,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业。
而原来五个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断萎缩,在全国已不具备明显的体量优势。
另外,在表1所列举的27个主要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区位商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对于全国而言,辽宁省的大部分行业的地位已经下降。
(二)吉林省主导行业构成变化程度较为明显相对于辽宁而言,吉林省主导产业存续的比例较高,九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七个属于历史上具有相对优势行为的延续。
但是,与1985年相比,一些曾经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已丧失了全国性主导行业地位,成为衰退行为;在表1所选列的27个主要行业中,吉林省有15个行业在全国的地位今不如昔。
(三)黑龙江省主导产业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框架与辽宁、吉林两相比,黑龙江省主导产业构成变化程度最小,基本上延续了历史形成的产业框架。
在十一个现状主导行业中,有九个属于历史上具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延续。
与1985年相比,在表1所列的27个主要工业行业中,黑龙江省有14个行业在全国的重要性处于下降状态。
共有,★代表吉、黑共有;↓和↑分别代表该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呈下降与上升趋势;_代表该行业在全国的地位无明显变化。
总体上看,东三省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同构程度并不严重,具有进行“错位竞争”的基础。
二、主要工业行业现状竞争力分析各界普遍认为,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缺乏竞争力是导致区域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一些反映经济效益状况指标进行适当处理,可以定量地显示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相对于全国背景的竞争力态势。
这里拟选取六个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品销售率、销售收入成本比、销售收入比。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东北三省与全国主要省区在主要工业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对比情况。
(一) 生产竞争力生产竞争力是反映成本控制、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其计算的基本方法是用各省区主要工业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等指标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并求和平均。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水平,我们对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二十一个省区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初步显示出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生产竞争力的大致格局。
总体上看,在所选取的21个主要省区中,东北三省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竞争力处于中游偏下水平,部分产业处于中游偏上水平,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则寥寥无几。
应特别指出的是,除吉林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东北三省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竞争力并无优势可言。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三个,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及家具制造业,而这些行业体量较小,在全国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九个,除上述的三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业,其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部门。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并且这些行业体量较大,为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部门;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家具制造业,并且这些行业都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生产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六个,除上述的四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就东北三省内部对比而言,辽宁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竞争力要比吉林、黑龙江的情况好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辽宁省主导行业生产竞争力明显低于吉林、黑龙江主导行业的竞争力。
(二)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评估包括市场效益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两方面。
其中,市场效益优势可以通过产销率和销售收入成本比进行度量,市场规模优势则通过销售收入比来反映。
市场竞争力的计算方法与生产竞争力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有关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状况详见表3。
通过对表2和表3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好于生产竞争力。
这即说明了东北三省的主要行业仍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前景,也表明东北地区的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欠缺。
从市场竞争力行业分布状况来看,竞争力居于前列的行业仍然以那些传统的原材料工业为主体。
就装备制造业而言,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辽宁的普通机械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各自在装备制造业的其他行业中竞争力水平一般,或缺乏竞争力。
也就是说,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现有水平在全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但地位并不十分突出。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并且大部分属于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10位的行业有十五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热水蒸汽生产供应业。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并且七个行业为吉林省当前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七个,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水蒸汽生产供应业,且七个行业为当前具有全国意义的主导行业;市场竞争力居于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四个,除上述七个行业外,还包括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
就东北三省的对比而言,辽宁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略好于吉、黑二省,并且三省在全国主要省区中市场竞争力居于前列的或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基本集中于各自的主导行业上。
这种情况表明,经过近二十年的调整,当前东北三省的主导产业构架基本上能够反映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
(三)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为生产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平均值,它能够初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工业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整体竞争力水平。
通过对表2和表3进行汇总,可以得到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在全国主要省区同类行业中竞争力的大体格局。
总体上看,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主要省中的位次与生产竞争力的状况大致相同。
因此,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是东北工业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仅有二个,即家具制造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综合竞争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一个,除上述两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业。
从吉林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包括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十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五位的行业有四个,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的行业有七个,除上述四个行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从三省区内部对比的角度看,辽宁主要工业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水平略强于吉、黑二省。
从居于全国主要省区前十位行业的结构来看,辽宁、吉林两省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有较高的地位,而黑龙江省前十位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原材料或对原材料严重依附的行业,因此辽宁、吉林两省行业结构要优于黑龙江。
三、东北三省主要工业行业比较优势的综合评述根据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及区位商的行业分布情况,可以将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行业分为四个类型。
类型及划分的标准如下:具有较大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大于1且市场竞争力在主要省区中居于前五位。
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大于1,或者生产竞争力或市场竞争力居于前五位。
无明显优势的行业:区位商小于1,生产竞争力或市场竞争力五位以后、十位之前。
衰落行业:区位商小于1,且生产竞争力及市场竞争力居于前十位以外。
1.具有较大优势的行业(1)辽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矿物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
(2)吉林: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黑龙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制造业。
2.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1)辽宁: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
(2)吉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龙江:煤炭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
3.无明显优势的行业(1)辽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