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选-《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练习及答案-文档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世说新语》二则(15分)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7、解词(4分)
① 骤()②差()③舍()④顾()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4分)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9、“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变化原因是:
(3分)
21、《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2分) 答;
答案:
17、18、略 19、(1)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2)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20、怒、惨,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不如孩子。
21、围绕信、礼的重要来说即可。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6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③谏.父曰______④是.负义也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以收此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一、填充:1.《世说新语》是古代()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到()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不能()。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3.相委而去(委:)4.元方入门不顾(顾:)5.友人惭,下车引之(引:)6.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辄:)7.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可:)8.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舍:)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10.即已纳其自托(纳: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宁:以:)11.遂携拯如初(遂:拯:)三、翻译下列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友人惭,下车引之5.元方入门不顾6.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7.幸尚宽,何为不可8.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四.简答1.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2.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一、填充:1.《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宋)(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貌)。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离开。
)3.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红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3)俄而..雪骤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雪骤.( ) 太傅.( ) 韫.( )无奕.女(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 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 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13.翻译下列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元方入门不顾°14.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1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④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⑤家禽°”(《世说新语》) 【注释】①聪惠:聪明,有智慧°惠,通“慧”°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人,官至侍中、廷尉°③诣(yì):看望°④设:摆放°⑤夫子:对长辈或年高者的敬称°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甚.聪惠( )(2)此.是君家果(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9.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0.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写出两个°参考答案1.xùnǐfǒu zhòu fùyùn yì2.(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1)不久,一会儿(2)不如,不及(3)约定(4)才(5)当时(6)回头看4.(1)怒不可遏(2)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1)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6.恰当°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恰恰反衬出陈太丘的守信用;而对元方的描写,则侧面烘托出父亲对儿子的影响,通过儿子来写父亲的守信和知礼°7.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8.(1)聚集(2)急(3)相比(4)趁,乘9.(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2)(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0.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1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12.(1)舍弃(2)离开(3)舍弃(4)拉,牵拉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2)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14.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15.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17.(1)很,十分(2)这18.(1)孔坦去看望他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2)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19.非常聪明、有礼°可以从他机敏的应答、九岁就能帮父亲招呼客人看出°20.示例:孔融让梨,甘罗十二岁拜相°参考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他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精 《〈世说新语〉二则》试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朝代)人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卷。
分类记述_______到_______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人物“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撒.盐(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 柳絮.( ) 无奕.()3.默写。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便怒:“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____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女:..曰:即公大兄无奕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相委.而去:下车引.之:5.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2)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3)下车引.之: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 差可拟.(nǐ) 尊君在不.(fǒu)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去后乃.至(才)(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02 课内精读(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2)俄而雪骤.急(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0.“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世说新语文言文二则阅读附答案
世说新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世说新语文言文二则阅读附答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
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
③岩穴:指隐士。
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
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⑤孟津之河:黄河。
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汉室倾颓 / 奸臣窃命 / 主上蒙尘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18.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凡三往,乃见。
(总共)⑵先主遂诣亮。
(拜访)⑶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张)⑷昔武王伐纣。
(讨伐,征讨)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尊君在不同,(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 (古义:;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④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⑤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 )⑥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相委而.去:②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⑤骤.: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④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⑤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XXX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乙]XXX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XXX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散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
2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2)尊君在不?XXX.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按照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联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XXX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XXX.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礼应对讨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推崇。
你觉得呢?【谜底】20.C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XXX.(1)一会儿,雪越下越大,XXX高兴地说。
(2)你父亲在吗?23.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2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20.A项“似”意义都是“像”;B项“拟”意义都是“相比”;C项“已”意义划分是“已经∕停止”;D项“惭”意思都是“惭愧”。
故选C。
2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惯句式等断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约定同行
B.期日中
日中:正午时分
C.下车引之
引:拉,牵
D.元方入门不顾
顾:理会
10. (3分) 下列句中划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C.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
) B.尊君在不 不:同“否”,不 D.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
11. (3分) 下列词语归类,均为敬辞的一项是(
13. B有误,根据文意,陈太丘与友人约好的时间是正午,但是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 友人而离开了。文章并没有写他为友人的“无信”而生气,选项无中生有。ACD无误。 故选:B。
14. A.选项,“令爱”是敬辞; B.正确; C.选项,“拙作”是谦辞; D.选项,“赏光”是敬辞; 故选:B。
A.因谢太傅要考问两兄妹的才气,故此文先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B.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D.谢太傅并未对“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的优劣做出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 味。
4. (3分)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D.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D.诚实守信
7. (3分)《世说新语》中谢家女子以其( A.倾国倾城的容貌 C.自由洒脱的性格
)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惊世绝俗的才情 D.举止文明的修养
8. (3分)《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句子“去后乃至”的“乃”应该解释为( )
A.于是,就
B.才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题目1:历史中的佳话
阅读下面的历史佳话,回答问题。
刘备带领百万军队攻打曹魏,一路上连连获胜。
但是,在攻打成都时,刘备却遭受了大败。
这次失败让刘备陷入了沉思中。
他抓住一只蜘蛛,观察了它的行动。
蜘蛛一次次爬上墙,被刘备一次次拍落,但它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再次攀爬。
最终,蜘蛛成功爬到了顶端。
刘备顿时醍醐灌顶,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
问题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问题2:请简要叙述一下这个故事。
答案2:刘备攻打曹魏一直获胜,但在攻打成都时失败了。
他观察了一只蜘蛛,看到它坚持不懈地攀爬墙壁,最终成功爬到了顶端。
这让刘备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
题目2:名言对话
根据下列对话,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横线空格中。
阿信:我昨天参加了一场辩论赛,对手说的话真是没办法反驳。
小明:_______________,但你可以尽力辩驳啊。
阿信:我当时紧张得语无伦次,根本没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明:_________________,下次再参加辩论赛时,一定要充分准备。
问题1: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第一空格。
答案1:众人拾柴火焰高。
问题2: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第二空格。
答案2:熟能生巧。
这是两个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通过阅读和思考,希望能够锻炼你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道理和名言,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祝你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答案】D【解析】“不”在这里读f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A项,“儿女”在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答案】C【解析】C项中前为“拉,牵拉”,后为“引起,使出现”。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 君与家君/期日中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 陈太丘/与友/期行【答案】C【解析】王凝之是个人名,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答案】B【解析】A项,惠赠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太丘舍.去(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出自《世说新语》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友期.行:约定B.太丘舍去.:离开C.相委.而去:舍弃D.下车引.之:引领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学而.时习之B.去后乃.至乃.破琴绝弦C.尊君在不.匹夫不.可夺志D.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选文写友人“无信”“无礼”从正面表现了元方做人诚实有信行为方正。
C.文章用语言和动作刻画了主要人物陈元方。
D.文中“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附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题附答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未若柳絮因风起俄而雪骤撒盐空中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入门不顾下车引之公欣然曰太丘舍去2、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下车引之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惭,下车引之。
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6、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家君:7、《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8、《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答案:1、不如不久,一会儿差不多可以相比相约通行丢下回头看拉离开2、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拉;今义:领。
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营造了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即“令尊”,指代陈太丘;“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即“您”,指代友人;“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谢太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项是( )
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散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
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
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
2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2)尊君在不?
23.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
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4.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礼应对讨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
推崇。
你觉得呢?
【答案】
20. C
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2.(1)一会儿,雪越下越大,谢太傅高兴地说。
(2)你父亲在吗?
23.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2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20.A项“似”意思都是“像”;B项“拟”意思都是“相比”;C项“已”意思分别是“已
经∕停止”;D项“惭”意思都是“惭愧”。
故选C。
2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这
句话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
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2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
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俄而:一会儿;骤:急,紧;欣然:高兴地样子;不:通“否”。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3.解答此题首先要紧密结合对联的要求,如语意相关,词性相对。
上联有“陈元方”字样,可考虑下联中出现乙文中的人物“谢道韫”;上联中“驳客”是事件,可对应乙文中事件
“咏雪”,上联中人物品质“义正词严”,下联要结合乙文中内容组织语言对出“形神皆
备”。
据此分析拟写下联即可。
2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
可
答失礼,理由是: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是父亲的朋友,属于长辈,
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可答不失礼,理由是: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
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
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
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
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