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文档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汇总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汇总一、明清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变革1.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1.1 人口增长与农业生产明代人口逐渐增长,清代更加迅速。
为了满足人口的需求,农业生产变得更加发达。
1.2 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例如:丝绸、陶瓷、烟草、棉花等产业逐步兴起。
1.3 海外贸易的开展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逐步开展,促使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
2. 明清社会的变革2.1 明代社会的变革明代社会存在一些重要的变革,例如:农田水利的治理、浙江绍兴的丝绸产业、明神宗时期的缩编。
2.2 清代社会的变革清代社会也存在了一些变革,例如汉族民间商业的兴起、科举制度的继续、农民起义的爆发等。
二、晚清的政治变革与民主思潮1. 晚清政治的变革1.1 戊戌变法1900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了戊戌变法,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推进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的变革。
1.2 维新派的诞生戊戌变法后,不少青年学生赞同维新思想,力图以各种方式改变中国的政治模式。
2. 民主思潮2.1 民主思潮的形成晚清时期,市民对普选、言论自由等民主要求逐渐增多,走向了一个民主意识较为广泛的时代。
2.2 民主派的活动新民学会、光复会等团体的成立以及报刊的创办,激活了中国的民主运动。
三、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1. 中日战争1.1 日本的侵华行为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部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于是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1.2 中日战争的影响中日战争的影响非常广泛,有导致长达8年的抗日阻力战争,也给台湾、香港的归属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2. 抗日战争2.1 全民抗战的开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各地的人民和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形成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2.2 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胜利告终,为中国提供了国家统一和统治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汇总的详细内容,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参考。
高一历史必修2每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2每课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必修2中的各个知识点,扩展了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于回顾和复习。
第一章:古代人类的远古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古代人类的社会发展。
我们学习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时代等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文化成就。
了解了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以及原始社会的特点和特殊的生产方式。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河谷等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大家都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建筑奇观,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学习了黄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了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还研究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家的思想,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的分裂和思想的多样性。
第三章: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起与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发展。
我们学习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艺术和科学成就。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了解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这对我们后续的学习和理解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章:古罗马帝国的兴起与灭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古罗马帝国的兴起与灭亡。
我们学习了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军事力量和文化成就。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了解到古罗马在西方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它发展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古代印度的兴起与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印度的兴起与发展。
我们学习了古印度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成就。
了解了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在古印度的传播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古印度与中国的交往和影响,深化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第六章:早期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发展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早期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发展。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2)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一、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篇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1.1 夏王朝的政治制度 - 夏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夏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制、宗法制 1.2 商王朝的政治制度 - 商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权力和贵族集团 1.3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 - 周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西周和东周的政治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官 - 周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分封制度2.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2.1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的政绩 - 秦朝的建立和结束 -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秦始皇的权力集中、行政区划的改革2.2 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 - 刘邦和汉高祖刘邦的政绩 - 西汉和东汉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的权力、郡县制度 2.3 秦汉时代的社会制度 - 农业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儒家学说、礼乐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第二章世界古代史篇1. 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文明1.1 埃及文明 - 埃及:尼罗河文明的发源地 - 内典、外典和显灵信仰 1.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古巴比伦:第一位国王汉谟拉比 - 宝冠、泡立塔和木板书写 1.3 印度河流域文明 - 印度文明:吠陀时代的四个阶级制度 - 婆罗门教和吠陀教典 1.4 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 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罗马共和国:三级法官制度和元老院的特点2. 基督教和欧洲封建社会2.1 基督教的起源和特点 - 耶稣和基督教的创立 - 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罗马帝国的两个时期 - 基督教教义和天主教会的组织 2.2 欧洲封建社会 - 封建主和农奴的关系 -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权力和义务 -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三、第三章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篇1. 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1.1 战国的形成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 诸侯国争霸和战国的形成 1.2 诸子百家和思想的兴盛 -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的兴起 - 孟子、墨子、老子的主要思想 1.3 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 铁器、货币和交通的发展 - 文化繁荣和齐国的礼仪音乐 1.4 秦灭六国和统一中国 - 秦朝的建立和结束 -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其后续影响2. 近代中国的中外交通和中国的对外侵略2.1 近代中国的中外交通:鸦片战争和条约勒迫 -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 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 2.2 近代中国的对外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结果 - 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 2.3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影响四、第四章世界近代史篇1. 平等互利和民族自决的倡导1.1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宪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巴黎和会的召开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和影响1.2 《国际联盟宪章》 - 国际联盟的设立和目标 - 《国际联盟宪章》的内容和遗产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战场 - 盟军胜利和法西斯集权制度的瓦解 2.2 联合国的设立和冷战的爆发 - 联合国的设立和宗旨 - 冷战的爆发和两个阵营的形成 2.3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产生和核武器的威胁 - 原子弹和氢弹的发明 - 核武器的威胁和遏制政策的制定以上提纲是历史必修二的复习内容及重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准备考试。
高一历史必修二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会考要求掌握唐宋的成就即可)(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复习)页PPT文档共36页文档
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历史必修2各单元知识点精华.doc
历史必修2各单元知识点精华2012年广州二中高一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2精华要点请注意保存,高二水平测试同样可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农业原始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春秋战国垄作法。
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农业灌溉,著名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灌溉工具一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小农经济及特点一自给自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二、古代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在明中期之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1)冶金业商周K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冶铁: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制瓷业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北朝白瓷。
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建琅彩。
明朝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缓丝织绸。
明清设苏杭织造局。
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民间手工业一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西汉开始出现“丝绸之路”;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三、古代商业1、秦汉至隋唐,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还是有一定发展。
隋唐时,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时期,“商帮”出现,其中,徽商和晋商影响最大。
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高一的必修课程《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课程内容。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其他各个时期的政治格局。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农业经济以及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与发展该章节重点介绍了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交往与发展。
学生将学习到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通过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各个文明的独特之处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第四章:亚欧古代国家的兴亡本章节主要介绍了亚欧古代国家的兴亡过程。
学生将学习到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古代国家的兴起与衰落,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国家的兴衰,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兴亡与历史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对外战争、外交关系、边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对外扩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国与邻近国家的交往与影响。
了解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本章节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思想文化及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于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关系、科技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doc
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浙江2009高一历史会考\必修第二册会考条目详解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到了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时,在某些地方一牛挽犁已经取代了耦犁(二牛抬杠)。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 •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汉代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东汉初,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b)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和邢窑的白瓷(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相当著名。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
唐代晩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且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风行一时。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窑闻名天下。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e)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1)含义:“重农抑商”是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文档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文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一必修二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继承了必修一中的古代史知识,以及引入了一些近代史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古代史知识点1. 人类文明起源与早期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建立了村落和城市。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是中国的仰韶文化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
2.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朝代的兴衰更替,如夏、商、周等。
其中,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3.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它对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帝国则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源头,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近现代史知识点1. 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革命:16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态,随后爆发了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有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工人阶级的兴起等。
2.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抗争:中国在19世纪遭遇了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启动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抗争。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3. 二战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严重的战争事件之一,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战后,国际局势重新洗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两极格局,也开启了冷战的时代。
第三部分:历史思维与方法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历史思维和方法。
历史思维包括时空思维、因果思维、规律思维等,通过这些思维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而历史方法包括史料分析、史地考察、历史比较等,它们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内在规律和含义。
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知识整理
历史必修Ⅱ专题复习资料整理(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主要内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寻农业之发展(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1)耕作技术的发展:①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②农业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2.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木石农具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出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推广汉代时期:铁制农具普及西汉耦犁(二牛抬杠)东汉“一牛挽犁”“唐代曲辕犁”3.水利事业的发展:(1)水利工程: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支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汉代:井渠法;王景治理黄河(2)灌溉工具:戽斗(原始社会晚期)---翻车(三国马钧)---立井水车和高转筒车(唐代)----水转翻车(宋代)----风力水车(明清)二、土地制度:1、演变: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战国时期:商鞅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北魏到唐前期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后因土地兼并严重,被废驰。
2、存在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三、赋役制度:(1)繁重的赋税:主要形式为田亩税和人头税。
(2)沉重的徭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四、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①农业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基本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知识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而奔波。
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
(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预习评价】1.(判断)北宋时期,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2.(判断)会馆和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清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3.(思考)“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这首《估客乐》主要描写了商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答: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天南海北。
知识点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也有法令限制。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代(1)“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
【预习评价】1.(判断)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最早源于汉代。
(×)2.(判断)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管。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1 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考报告】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必考加试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a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考点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砍伐林木,清除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地挖坑下种。
(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出现而形成。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地。
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2)汉代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②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时,因两头牛牵引的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牛挽犁。
(3)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构图解史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要点1耕作方式的演变史料一荆、扬……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民鮆窳偷生……朝歌暮戚。
——《盐铁论》史料二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荆州、扬州等地采用什么耕作方式生产?这种耕作方式有何危害?(2)史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有何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方式:刀耕火种。
危害: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经常迁徙;放火烧山,破坏生态环境。
(2)变化:从石器到铁器,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影响: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要点2耕作技术的进步史料思考依据史料中的图片,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提示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1.(2017年4月浙江学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石斧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①正确;耧车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②错误;骨镰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③正确;曲柄锄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范本第一章古代东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 民族的概念和分类- 民族的定义和特点- 民族的分类和主要民族-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2. 中华民族的形成- 華夏族、夷狄二元论- 中原古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文字和文化3. 阿拉伯民族的形成- 阿拉伯民族的起源和形成-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民族的集结-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发展4. 印度民族的形成- 印度的民族构成与文化传统- 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与印度民族形成- 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分裂与统一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政治格局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构成2.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与理论依据- 春秋时期到秦汉时期的政权更迭3. 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 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制度- 回教与帝国的政治合法性- 阿拉伯帝国政权的建立与分裂4. 印度的诸邦制国家- 印度的政治格局变迁与形成- 印度诸邦制国家的政治特点- 印度统一帝国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古代东方的经济与文化1. 古代东方经济的类型-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 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特点和成就2.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 农业经济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关系3.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手工业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作用4.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与贸易-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 基督教世界与阿拉伯帝国的贸易- 阿拉伯帝国经济对欧洲的影响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内涵- 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与成就6. 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阿拉伯帝国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和传承-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艺术成就- 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第四章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1. 古代东方交往的特点- 以贸易为主的古代东方交往- 交往中的文化传播和技术交流- 古代东方交往对世界的影响2. 中国与邻国的交往- 中国与东亚邻国的交往- 中国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交往-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往3. 阿拉伯民族与其他东方民族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非洲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中亚的交往- 阿拉伯民族与欧洲的交往4. 印度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交往- 印度与中亚的交往- 印度与西亚的交往- 印度对马六甲和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这份知识点总结包含了古代东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东方的政治格局、古代东方的经济与文化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等内容,涵盖了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的历史知识。
历史必修二简要重点复习资料.doc
历史必修二简要重点复习资料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冶金业主要成就:新石器时代晚期小件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清,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一康熙时期、顶峰一雍正时期()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3、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影响: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活力受到压抑,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 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3、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了解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1)原因:一是辛亥革命的推动,二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三是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二).doc
历史M2专题一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1.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东汉:唐代:2)耕作技术从到2.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战国①,建造者:,在今天的,建造者:,位于汉代: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1.中国古代丝织业纺织原料最初是和。
在(时间),中国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标志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汉武帝时期推行* * (时期②(时制度。
)汉代:唐代;宋代:明代:2.商周青铜器、汉代冶铁技术西周青铜器主要用于世界上最早的铁器出土于中国人工冶炼铁器最早是冶铁时供风形式的变化:3.唐宋陶瓷业主要成就唐代著名的瓷器①③釉下彩绘始创于五大名窑是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秦代:汉代: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海运:(事明清商业进…步发展的表现: 商运方式:水运: 陆运: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始于 (时间)的目的:影响:积极①② ③ 消极① 2.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时间: 影响:积极①消极①M2专题二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 2.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和途径 时间: 途径①② ③3.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 ② ③4.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 历史条件① ② ③ 2) 吋间:3) 方举赞、孙英德——陈启源一 张骞——荣氏兄弟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表现 1)原因:内因① ② ③ ④(主要原因)外因① 2) 时间:3)主要表现①2.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M2专题三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2.中共八大的召开1)时间:2)主要矛盾:3)主要任务: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①②2)时间:3)特点:,,,。
1.2.历史必修二专题一
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 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①前代基础上继承发展。 ②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王公贵族奢侈生活 的推动。 ③开放的对外政策,商品经济的发达 ④政治文化政策的开明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 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 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 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 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 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 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 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 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 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 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 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 大国宝”之一
农户的副 业
供自己消 属于自然经济的
费和交纳 组成部分,以家
赋税
庭纺织业为主,
受小农经济模式
的制约
二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1、新石器时代: 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2、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 “妇功” (国有六职之一)
3、汉代: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十八世纪法国赞美中国瓷器的诗歌
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汉朝
原始青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夺 得 千 峰 翠 色 青瓷莲花盏托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2练习班级姓名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 中国古籍中有神农氏教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房的记载。
《左传》中记载了“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这“烈山氏”的称呼可能与哪种历史情形有关?
A.养蚕织丝
B.烧山耕种
C.铸造青铜
D.使用铁器
4. 孔子的学生种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
A.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畜牧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C.当时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
D.孔子生活的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5.东汉时期,某些地区的耕作方式出现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这种变化
①使回转更加轻便②提高了耕作效率图1
③便于牛耕的普及④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图2
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的是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
7.史书记载: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
这一记载
①说明当时铁器的使用尚未推广②反映当时铁农具的使用比较普遍
③表明金属工具已经代替了木石工具④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图片中,反映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的是
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
9.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0.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
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
这些信息主要说明
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
11.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12.甘肃灵台出土了一把古剑,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迄今出土的最早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这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B.春秋C.唐朝D.清朝
13.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
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14. 小明在暑假期间赴陶瓷博物馆参观古代瓷器,拍了不少照片,整理照片时把瓷器
与产地的对应关系弄乱了,请你帮助确定:右图古瓷的产地最有可能是唐代青瓷A.越州 B.邢州 C.景德镇 D.耀州
15.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以精美的造型为世人称道,以下关于商周青铜铸造说法不确切的是
A.商周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很高B.西周青铜器多作为礼器的象征
C.商周青铜器铸造中已经使用水力鼓风装置D.商周青铜铸造规模相当大
16.据报道,广东“南海一号”沉船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30多种,还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这有力地佐证了当时:
①瓷器种类繁多,质量上乘②彩瓷制作技术发达
③“海上丝绸之路”繁荣④有海外瓷器传入我国
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某收藏家藏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该收藏家生活时代不早于
A.明代B.隋唐C.宋元D.清代
18.(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
(1)材料一反映的耕作方式叫什么名称?(1分)出现于何时?(1分)材料二反白居易的诗映了古代农业生产有哪些特点?(3分)
材料三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四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2)与材料三对比,材料四纺织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3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1—1/2练习【答案】
1——5:BCBDD; 6——10:ADCBD 11——15:ABDAC 16——17:AD
18.(1)一牛挽犁(1分),东汉(1分)
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
(任答3点3分)
(2)从丝变为棉。
原因:①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供上层社会穿着;
②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棉布产量提高;
③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