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合集下载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级放大电路并进行测量,探讨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阻抗等参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单级放大电路在合适的设计和调试下能够实现电压信号的有效放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引言: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弱小的电信号放大为更大的信号,以便后续电路进行处理或驱动。

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单级放大电路,它是放大电路中最基本的一种,并且具有较为简单的电路结构。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如下:1.1个NPN型晶体管2.2个电阻(分别为R1和R2)3.1个直流电源4.1个信号发生器实验步骤如下:1.按照电路图搭建单级放大电路。

2.调节电阻R1和R2的值,使其满足所需的放大倍数。

3.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4.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设置放大倍数为20,即输出信号的幅度是输入信号的20倍。

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后,我们成功地获得了期望的输出信号。

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输入和输出阻抗对于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输入阻抗较大时,放大电路能够更好地接受输入信号,减小了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的负载效应。

而当输出阻抗较小时,放大电路能够更好地推动负载电路,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稳定。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电压放大倍数与电压源频率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压源频率较低时,放大倍数较高;而当电压源频率超过一定值后,放大倍数会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晶体管的内部电容、电感等因素导致了对高频信号的损耗。

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级放大电路并测量,探讨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阻抗等参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设计和调试下,单级放大电路能够实现电压信号的有效放大。

其中,输入和输出阻抗的选择对于放大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电压放大倍数与电压源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 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 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 实验仪器1. 示波器2. 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4. 交流毫伏表5. 直流稳压源 三、 预习要求1. 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 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 计算实验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和输出电阻Ro 。

5.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 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1-1所示:R5 2 7kO1. 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 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 要 使放大器正常工作, 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 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 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 、ICQ 及管子C E 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C 和B 、E 极的直流电压 UBEQ 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用RB 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R4100JSC3 10pF2N1711 12V由图5-2-1可各,当RB RB2选择适当,满足12远大于IB 时,则有UB=RB2• VCC/ (RB+RB2式中,RB RB2和VCC 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②通过IE 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 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TIC IEUE f~ UBEJ T IB IC J2. 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U B =R32 • Vx/ ( R B +R32) I C ~ I E = ( LB-U BE ) /R E UCE=V CG | C ( RD+RE )由以上式子可知,,当管子确定后,改变 VCC RB RB2 RG (或RE )中任一参数值,都会 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想象一下,咱们在实验室里,眼前摆着一堆零零碎碎的电子元件,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比吃到爱吃的零食还开心。

得说这单级放大电路,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实则就是把微弱信号变得响亮些,让我们听得更清楚。

像是把一个小蚊子叫声放大成牛叫,哈哈,听着就有趣。

好啦,先来看看咱们的实验设备。

电源、放大器、输入信号源,还有个示波器,真是一应俱全。

那电源就像是我们的“生命之水”,没有它,啥也别谈。

信号源嘛,嘿,那可真是一个小小的“发声器”,负责把微弱的声音传递给放大器。

你想啊,这放大器就像个热情的主持人,把小声的说话者推上舞台,让大家都听见他的声音。

咱们开始连线。

老实说,这个过程就像拼图,有些地方得小心翼翼,不然就会出错。

一连好,心里那个踏实啊,就像终于把一块缺失的拼图找到了。

开电源的时候,那声音“咔嚓”一声,瞬间就能感觉到电流在流动,仿佛整个实验室都在嗡嗡作响。

此时此刻,所有的紧张感瞬间烟消云散,只有期待。

然后,咱们把输入信号接入放大器。

哇,简直就是给放大器施了个魔法,瞬间小声变大声。

用示波器一看,哇塞,波形都在跳动,活灵活现的。

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像是吃到了一口最美味的蛋糕,甜到心里。

每当看到波形变化,我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恨不得给它加掌声。

不过,实验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

调节增益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些麻烦。

增益太高,信号就会失真,像个“跑调歌手”;增益太低,又显得弱不禁风。

每次调节都得小心翼翼,真是让我捏了一把汗。

就像做饭,盐多了不好,盐少了也不行,得把握好分寸。

经过几轮试验,终于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增益,心里别提多美了。

咱们不得不提这个“失真”问题。

失真就像是朋友聚会时,那个总爱抢风头的人,听着听着让人有点烦。

每次出现失真,我心里都暗自着急,感觉就像手机信号不好,听个电话都得凑近点。

这时候就得认真调整电路,想办法让它回归正常。

搞定之后,看着示波器上的波形,简直心里乐开了花,像中了彩票一样。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单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单级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最简单的放大电路之一。

它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电源组成,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输出给负载。

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和电源之间通常采用直接耦合或是通过耦合电容进行交流耦合。

实验中所使用的单级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放大器:使用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运放,如LM741运放。

2. 电源:直流电源,输入电压为±15V。

3. 信号源:可输出正弦信号,频率为1kHz左右。

4. 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

5. 电阻、电容等配件。

实验步骤:1. 按照给定电路图搭建单级放大电路,并接上电源和信号源。

2. 调节信号源输出的幅度和频率,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3.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记录。

4.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

5.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

6. 比较不同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下输出信号的变化,分析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示波器的观察,可以得到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输出信号的幅度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而变大,但是当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时可能会出现失真现象。

输出信号的频率基本上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且幅度不会受到输入信号频率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单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单级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并且对输入信号的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输入信号的幅度,避免出现失真的情况。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说明实验顺利进行。

单级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单级放大电路,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吧?其实它就是个小玩意儿,能把微弱的信号放大,哇,简直就像魔法一样!想想看,平时咱们听音乐,看到的那些大喇叭,其实都是靠这些小电路来工作的。

你说,科技真是无处不在,连耳边的音乐也离不开它。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单级放大电路。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个增益设备,把输入信号放大。

好比你在聚会上大声说话,周围人听不见,你得用麦克风来放大声音,让每个人都能听得见。

这种电路最常用的就是运算放大器(OpAmp),它可是电路里的超级英雄,拯救了无数微弱信号,真是厉害呀!咱们实验的时候,首先准备了一些器材。

电源、运算放大器、几根电阻线,还有一个小喇叭。

哇,光是看到这些东西,心里就开始乐了,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变成电路高手了。

于是,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就要把这些器材组装起来了。

小心翼翼地接线,生怕弄错了。

手一抖,哎呀,电线就乱成一团,跟过年的爆竹似的,哈哈,别说,我一边接线一边笑,真是有点丢人!然后,打开电源,心里那个小紧张啊,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听说过实验出错的事,心里不免打鼓。

可是,天公作美,电路一开,喇叭里传来了声音,哇塞,简直像是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看着那微弱的信号被放大,心里像打了鸡血一样,那个激动啊,真是过瘾。

大家都欢呼起来,仿佛在庆祝什么盛大的节日,瞬间气氛热烈得不得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了增益的变化。

当我们调节电阻值时,喇叭的声音也跟着变化,感觉自己像是在调音台上玩耍。

低音炮响起,高音清脆,真是让人耳朵都要怀孕了,哈哈!这就是电路的魅力所在,原来只要稍微一动手,声音就能变得如此美妙,简直像是掌握了音乐的魔法。

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比如,有一次电源连接不稳,喇叭发出的声音像是被卡住了,咯吱咯吱的声音简直让人崩溃,像是在听一场毫无节奏的音乐会。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试图找出问题的所在。

最后还是经过反复检查,终于发现是接头松了,哈哈,真是小失误引发的大笑话!实验快结束时,大家都在分享各自的心得。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级放大电路1. 引言单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

该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声音放大器、音频放大器等实际应用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构建单级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2. 实验材料- 电源- 耳机- 电阻- 电容- 电位器- 三极管等器件3. 实验步骤3.1 设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和材料提供的参数,设计所要构建的单级放大电路。

3.2 收集所需器件根据电路设计,收集所需的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器件。

3.3 组装电路按照电路设计将所需器件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组装成电路。

3.4 连接电源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到电路上,注意电压大小不超过器件的额定值。

3.5 调节电位器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电位器的阻值来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

3.6 测试使用耳机或其他输出设备来实时测试电路的放大效果,检查输出信号的幅度是否满足要求。

4.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实时测试,在调节电位器阻值的不同情况下,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音质。

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结论单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

本实验通过设计和构建单级放大电路,并进行实时测试,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了解。

在实验中,我们调节了电位器的阻值来调整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观察了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可以有效地放大输入信号,并满足实际需求。

6. 注意事项6.1 在实验中,注意安全使用电源,避免电压过高导致器件损坏或危险情况发生。

6.2 在调节电位器时,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阻值范围,以免损坏电位器或其他器件。

6.3 注意选择合适的耳机或输出设备进行测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4 在实验结束后,注意关闭电源,拆除电路,并妥善保存实验数据及相关器件。

以上是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的一般框架和内容,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会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在撰写报告时,需要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并注意阐述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对单级放大电路进行性能参数测量和分析。

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放大器的基本部件,它能够放大信号的幅度,并对信号进行滤波。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共射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是输入和输出信号都进行交流耦合,这使得信号能够通过放大电阻的放大作用,输出的电压幅度得到放大。

实验步骤:1. 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 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待放大的信号,并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 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观察并记录放大电路输出端的波形。

4.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振幅,观察输出端的波形的变化情况。

5. 测量并记录实验中使用的电路元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

6. 使用示波器测量并记录放大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电流幅值以及相位差等参数。

7.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并绘制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等。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并绘制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的结论。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搭建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通过实验观察验证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该单级交流放大电路能够放大信号的幅度,并对信号进行滤波。

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测量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掌握了对单级放大电路进行性能参数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元件的选择和连接、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等。

通过认真学习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这次实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电路理论和实验技术,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二、实验原理(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电阻分压式共射级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3.1所示。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l=5R2+5R PI和R b2=5R3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5R6+5R7,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电路输入端输入信号后,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便可得到与ν1相位相反的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ν0,从而实现电压的放大。

1、在图2.3.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 B时,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参数可估算如下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l)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v f=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短接,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V B、V C和V E。

在实验中,通常采用测量电压V C或V E,然后计算出I c的方法。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放大电路的基本任务是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放大器调节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并使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参数V CC、R C、R b有关,通常采用调节上偏置电阻R b1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3、放大器的动态指标
四、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实验结果和得到的有关数据,可以插入图、表、关键程序代码等)
五、实验结论(。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有数据)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学习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

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放大电路之一,它由一个晶体管、一个交流电源、一个负载电阻和一对输入输出端口组成。

通过适当的选择晶体管和电阻等元件的参数,可以实现对交流信号的放大作用。

三、实验步骤1.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接通电源,调整输入信号源,使输入信号源的幅度适中。

3.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4.改变输入信号源的幅度,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改变负载电阻,重复步骤3和4,记录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

7.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四、实验数据分析等性能指标与输入信号幅度无关。

这是因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只包含一个晶体管和几个电阻元件,其性能指标主要由元件参数决定,而非输入信号幅度。

此外,实验数据还表明,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都很大,这有利于减小信号源内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然而,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较大,可能会导致输出信号失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使用示波器和电压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主要由元件参数决定,而非输入信号幅度。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有利于减小信号源内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然而,由于放大倍数较大可能导致输出信号失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电子技术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 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 3. 学习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 Av 的测试 方法 • 4.复习正确使用毫伏表、万用表、示波器 和信号源。
电子技术实验课件
二、实验仪器
• • • • • 1.示波器 2.信号源 3.数字万用表 4. 交流毫伏表 5.电子技术实验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放大电路的动态研究:改变静 态工作点,观察输出波形 (1)由信号源输入一个 f 1KHz 的 正弦波,逐渐加大幅度 u s ,观察 为不失真时,测出其大小,并计 算出放大倍数并观察波形。 (2)将上述交流信号逐渐加大 us 幅度,观察 0 为不失真时,测 0 大小,并计算出Av,填表 出 i 、 1-2
三、实验原理电路及内容
• 1.按图1-1连接电路(单级放大电路) (1)、用万用表检查实验箱中的三极管是 否好用、极性。 (2)、给出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输出 12V 后关闭电源。 (3)、经检查确定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开始实测。
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静态工作点,调试静态工作点,调 节Rp使Vc=6V,数据记在表1-1中。
i =5mV时,调节Rp • 3)在Vcc、Rc不变, 使Vc=1V左右,观察 0 波形变化;重新 调节Rp使Vc=10V左右,观察 0波形变 化,绘制两种刚好失真的波形图。填表 1-3,指出 0波形性质。
i0

实验1-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1-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1 单级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参数的方法。

2)学习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研究共射放大电路动态特性与信号源内阻、负载阻抗、输入信号幅值大小的关系。

2.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3.预习内容1)三极管及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阅读实验内容。

4.实验内容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器,常用于放大电压。

由于采用了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引入了射极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所以温度稳定性较好。

1)联接电路(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的三极管的极性和好坏。

由于三极管已焊在实验电路板上,无法用万用表的h EF档测量。

改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档测量。

对NPN三极管,用正表笔接基极,用负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导通;再用负表笔接基极,用正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截止。

这说明该三极管是好的。

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电解电容的极性和好坏。

对于10μF电解电容,可选择200kΩ电阻测量档,用万用表的负极接电解电容的负极,用万用表的正极接电解电容的正极,万用表的电阻示数将不断增加,直到超过示数的范围。

这说明该电解电容是好的。

⑵按图1.1联接电路。

⑶接通实验箱交流电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12V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若正常,则将12V 电源接至图1.1的Vcc。

图1.1 共射极放大电路⑷ 测量电阻R C 的阻值。

将V i 端接地。

改变R P (有案可查2 2k Ω、100k Ω、680k Ω三个可变电阻可选择),测量集电极电压V C ,求 I C =(V CC -V C )/R C 分别为0.5mA 、1mA 、1.5mA 时三极管的β值。

建议使用以下方法。

bB cc2b B B R V V R V I -=+p 1b b R R R += B C I I=β (1-1) 请注意,电路断电、电阻从电路中开路后才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实验三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三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三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级放大电路也称为一级放大电路。

单级放大电路是指只有一个增益放大器的放大电路。

单级放大电路的构成如图1所示。

单级放大电路由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

输入端接收信号输入,输出端输出经放大的信号。

信号源S1提供输入信号Vin,通过耦合电容C1进入共集电极配置的晶体管T.晶体管T 的输入端构成了共集极配置,输出端构成了共射极配置,中间的集电极连接负载RL。

自激振荡条件为,放大器输出与输入之间具有接反馈回路,使得放大器反馈回路增益等于1且相位差为0。

三、实验器材
1.信号发生器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10Hz~1MHz,最大输出电压幅度 l0 V,输出阻抗50 Ω。

2.晶体管(3DD201)1个。

3.容性:C1=10nF,C2=10 nF,C3=10 nF,C4=220μF。

4.电阻:R1=18 kΩ,R2=15 kΩ,R3=1.0 kΩ,RL=1.5 kΩ。

5.示波器B:频率范围为:DC~10MHz,灵敏度:5mV/cm。

6.实验面包板。

四、实验步骤
1.在实验面包板上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示波器B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的上方,用信号发生器A的输出端接在输入端的上方,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和频率,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3.记录输入和输出电压,并计算出电压增益。

4.调整输入幅度和频率,并记录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得到该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心得(通用4篇)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心得(通用4篇)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心得(通用4篇)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心得篇1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心得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单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各个参数的测量方法,并能够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输出波形,从而更好地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

2.实验原理单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电子放大器,其原理基于电信号的放大。

通过将输入信号与一个晶体管相连,我们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

晶体管具有放大电流的能力,其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晶体管的特性。

3.实验过程实验开始时,我们先搭建了一个单级放大电路。

在测量电路参数时,我们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在调整电路时,我们不断尝试不同的电路参数,直到找到最佳的电路配置。

4.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输入信号下的输出波形,并使用示波器测量了输出信号的幅值和频率。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输入信号增加了许多,从而证实了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

此外,我们还测量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记录了它们的大小。

5.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大小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同时,我们观察到输出波形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说明电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输入信号较大时,输出波形会出现失真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所导致的。

6.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单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放大效果。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示波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参数和输出波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可能导致输出波形的失真。

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的放大器,如差分放大器和集成电路。

这些电路具有更好的线性特性和稳定性,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放大电路应用到实际的电子设备中,如音频放大器、无线电接收器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学习使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的性能参数,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3、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观察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失真情况,分析产生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由一个晶体管(如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小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一个较大的信号。

在三极管放大器中,要使三极管能够正常放大信号,必须给三极管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的值。

通过调节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大小,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衡量其放大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输入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数字万用表四、实验电路本次实验采用的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在此处插入实验电路图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静态工作点的调试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到合适的值(如 12V),接入电路。

2、调节电位器 Rb,使三极管的基极电压 Vb 达到预定的值(例如2V)。

3、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Ic 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Vce,计算静态工作点的参数。

(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1kHz,峰峰值为 10mV。

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输出信号的峰峰值 Vopp。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v = Vopp / 10mV。

(三)测量输入电阻1、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Rs(例如1kΩ)。

2、测量输入信号的电压 Vi 和电阻 Rs 两端的电压 Vs。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一、引言在电子学实验中,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测量并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电路的放大特性和频率响应。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由放大器和耦合电容组成。

放大器是核心部件,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

耦合电容则用于隔离直流信号,只传递交流信号。

三、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按照电路图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电路元件无损坏。

2. 测量电压增益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计算电压增益。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3. 测量频率响应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四、实验数据处理1. 电压增益计算根据测得的输入信号电压Vin和输出信号电压Vout,计算电压增益Av = Vout /Vin。

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 频率响应曲线绘制根据测得的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幅值,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输出信号幅值。

通过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3. 频率响应分析根据绘制的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特性。

观察曲线的波动情况,判断电路是否存在共振或衰减现象。

结合实验原理,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到电路的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压增益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电路对高频信号的放大能力较弱。

2. 频率响应曲线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说明电路在特定频率下存在共振或衰减现象。

3. 在频率响应曲线中,可以观察到电路的截止频率。

截止频率是指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下降至一半的频率。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的电压增益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存在一定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了解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3.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函数发生器;2.直流电压源;3.双踪示波器;4.两只电压表;5.电阻、电容等被测元件。

三、实验原理:1.交流放大电路交流放大电路是指对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常用的有单级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等。

2.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对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由输入电容、输出电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放大元件(如三极管)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连接电阻、电容元件,使用函数发生器输入信号;2.调整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4.更改电阻、电容元件的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并观察了输出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输入信号频率:1kHz输入信号幅度:2V输出信号幅度:4V输入信号频率:10kHz输入信号幅度:1V输出信号幅度:3V输入信号频率:100kHz输入信号幅度:0.5V输出信号幅度:2V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交流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截止频率,超过该频率时放大效果逐渐减弱。

六、实验讨论:1.交流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是通过电路元件的数值进行调节的,可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来改变截止频率;2.在实验中我们没有考虑到放大器的失真问题,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放大器的失真程度,例如非线性失真、相位失真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熟悉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2.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 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原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由放大器管、直流偏置电路和耦合电容组成。

其中,放大器管是核心部件,它能够放大输入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直流偏置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确保输出信号的稳定。

本实验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通过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放大电路的性能。

三、实验仪器1. 示波器2. 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四、实验数据1. 静态工作点数据- VCC(电源电压):12V- VB(基极电压):2.5V- VC(集电极电压):10V- IB(基极电流):5mA- IC(集电极电流):50mA- UCE(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压):3V2. 动态性能数据- 输入信号幅度:5mV- 输出信号幅度:1V- 电压放大倍数(AV):200- 输入电阻(ri):1kΩ- 输出电阻(ro):500Ω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静态工作点VB、VC、IB、IC、UCE均符合设计要求。

VB 在2.5V左右,VC在10V左右,IB在5mA左右,IC在50mA左右,UCE在3V左右。

这说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能够保证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

2. 动态性能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AV)根据实验数据,电压放大倍数AV为200,符合设计要求。

这说明电路具有良好的电压放大能力。

(2)输入电阻(ri)根据实验数据,输入电阻ri为1kΩ,符合设计要求。

这说明电路具有良好的输入电阻特性。

(3)输出电阻(ro)根据实验数据,输出电阻ro为500Ω,符合设计要求。

这说明电路具有良好的输出电阻特性。

(4)失真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输出波形在输入信号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没有失真,但在输入信号幅度较大时出现了失真。

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

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单级放大器作为电子学中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单级放大器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

实验目的1. 了解单级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单级放大器电路的搭建方法;3. 研究单级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等性能参数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1. 电压源(DC power supply);2.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基本被动元件;3. 简易信号发生器(Function generator);4. 示波器(Oscilloscope);5. 多用途测试仪(Multimeter)等实验设备。

实验内容1. 搭建单级放大器电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和电阻等被动元件,按照电路图要求搭建单级放大器电路。

2. 电路参数测量:a. 输入电阻(Rin)测量: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电压和输入电流,测量单级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阻抗;b. 输出电阻(Rout)测量:通过改变输出负载的电阻值,测量单级放大器对输出信号的阻抗;c. 输入电容(Cin)测量: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并测量输入电容的等效电容;d. 输出电容(Cout)测量:将输出信号的频率变化,并测量输出电容的等效电容。

3. 增益和带宽测量:a. 静态电压放大倍数(Av)测量:通过引入恒定直流电压,测量单级放大器的静态电压放大倍数;b. 动态电压增益(Av)测量:通过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测量单级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动态电压增益;c. 带宽测量:通过测量输入信号频率-输出信号频率之间的电压降低,确定单级放大器的带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单级放大器的实验测量,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与整理。

根据所得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单级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单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较高,输出阻抗较低。

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对输入输出特性有一定影响。

2. 增益和带宽:单级放大器的增益与输入信号频率密切相关,随着频率的增加,动态电压增益逐渐减小。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负载电阻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器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的特性。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1、模拟电路实验箱及附件板2、示波器3、万用表4、直流毫伏表5、交流毫伏表6、函数发生器7、+12V 电源三、实验原理实验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如图1。

1所示.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当流过基极分压电阻的电流远远大于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时,可以忽略BQ I , 则有:CC 2b 1b 1b BQ V R R R V +=,eBEQ BQ EQ CQ R U V I I -=≈)(e c CQ CC e EQ c CQ CC CEQ R R I V R I R I V U +-≈--=βCQBQ I I =2、动态指标的估算与测试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主要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通频带等。

理论上,电压放大倍数be L ur R A '-=β ,输入电阻be be 2b 1b i ////r r R R R ≈=,输出电阻c o R R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时,首先将电路调整到的合适静态工作点,给定输入电压i u ,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o u 与输入电压i u 的有效值,则i o u U U A =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模拟电路实验箱上插上附件板,按图1。

1电路,用插接线连接实验电路,接线完毕,检查无误后,接上+12V 直流电源. 2、调试静态工作点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调至最大,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I C =2.0mA (即U E =2.0V ),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 、U E 、U C 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 B2值.记入表1-1.表1—1 I C =2mA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u S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10mV ,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 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 和u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2.表1—1 IC=2mA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交流毫伏表5.直流稳压源三、预习要求1.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计算实验电路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5.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1-1所示:1.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ICQ及管子C、E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Q和B、E极的直流电压UBEQ。

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其工作原理如下。

○1用RB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

由图5-2-1可各,当RB、R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B时,则有UB=RB2·VCC/(RB+RB2)式中,RB、RB2和VCC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2通过I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IC↑→IE↑→UE↑→UBE↓→IB↓→IC↓2.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U B=R B2·V CC/(R B+R B2)I C≈I E=(U B-U BE)/R EU CE=V CC-I C(R C+R E)由以上式子可知,,当管子确定后,改变VCC、RB、RB2、RC、(或RE)中任一参数值,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当电路参数确定后,静态工作点主要通过RP调整。

工作点偏高,输出信号易产生饱和失真;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产生截止失真。

但当输入信号过大时,管子将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双向失真。

当输出波形不很大时,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应偏低,以减小电路的表态损耗。

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有两种方法(1)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路(即Ui=0),让其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C、E间的电压,调整电位器RP使UCE稍小于电源电压的1/2(本实验为UCE为4V即可),这表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上已设置在放大区,然后再测量B极对地的电位并记录,根据测量值计算态工作点值,以确保三极管工作在导通状态。

(2)放大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并在输入端加上正弦信号(幅度约为10mV,频率约为1kHz),使其工作在交直流状态,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调整基极电阻RP,使输出信号波形不失真,并在输入信号增大信号增大时,输出波形同时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

这表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的最佳位置。

撤去输入正弦信号(即令UI=0),使电路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对地的电压UB、UE、UC,即可计算出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ICQ、UCEQ、UBEQ的大小。

4.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与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与输入端的信号电压之比,即:AU=Uo/Ui图上电路中Au=-β(Rc//RL)/rbeRbe= rbb/+(1+β)26mV/IEQ其中, r bb/一般取300Ω。

当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后,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调节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按定义式计算即可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5.输入电阻Ri的计算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ViVs'Vs 被测放大电路RiRRsIi+-+--+图1-3 测试输入电阻原理图电阻R 的阻值已知,只需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R 两端的电压'S V 和 i V ,即有:''()/i i i i i S i S iV V V R R I V V R V V ===-- R 的阻值最好选取和i R 同一个数量级,过大易引入干扰;太小则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6.输出电阻Ro 的测量输出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4所示。

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量出开路电压o V 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 oL V ,则输出电阻o R 可通过计算求得。

(取L R 和o R 的阻值为同一数量级以使测量值尽可能精确)ooL L o L V V R R R =∙+ o o L o L oLV V R R V -=∙VsRsR LRoVo++--S被测放大电路LVo +-图1-4 测试输出电阻原理图5)放大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与输入信号频率f 之间的关系曲线。

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A um 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2/1倍,即0.707A um 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 L 和上限频率f H ,则通频带 f BW =f H -f L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曲线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数字多用表检测实验箱中间的区域元器件三极管、电阻、电解电容的极性和性能好坏。

调试电源为+12V。

2.按图1-1搭线,将Rp调到电阻最大位置。

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电路无误后给实验箱接通电源。

再从实验箱电源入口正极端接线到电路上方VCC等位点,负极端接线到电路下方GND等位点。

此时在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C.V灯亮,如果不正常:电源电压下降,电流增大,C.C灯亮,说明电路有短路故障,立即断电操作。

然后检查线路。

排除错误,再用数字多用表的电阻档为测量电路上方VCC和下方GND的各等位点之间的总电阻,如果总电阻值大于K级,说明短路故障以排除可以通电了。

3.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测量(1)放大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并在输入端加上正弦信号(幅度约为10mV,频率约为1kHz),使其工作在交直流状态,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调整基极电阻Rp,使输出信号波形不失真,并在输入信号增大信号增大时,输出波形同时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

这表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的最佳位置。

(2)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撤去输入正弦信号(即令UI=0),使电路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对地的电压UB、UE、UC,即可计算出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ICQ、UCEQ、UBEQ的大小,并和理论计算值比较。

电路仿真图如下图示:保持Rp=34k Ω不变,测量值如下:U B (V ) U E (V ) U C (V ) U CEQ (V ) U BEQ (V ) I CQ (mA )2.16 1.54 7.91 6.44 0.62 0.81理论计算值比较:U B =R B2·V CC /(R B +R B2)=2.64V I C ≈I E =(U B -U BE )/R E= 0.73mA U CE =V CC -I C (R C +R E )=6.23V误差:(6.44-6.23)/6.23=3.3% 4.放大倍数的测量(1)放大电路的静态测量完毕后,输入端加上正弦信号,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空载时输入信号电压Ui 和输出信号电压Uo 的值。

改变Ui 值,再测量Uo 的值,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 的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给输出端接上负载,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变化。

(2)保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频率不变,逐渐增加电压值,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 测量电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值和此时的输入电压值,并自拟表格记录测量数据。

测量值:Au=Ui Uo =mVV1001.1=101 理论计算值:Au=UiUo=985.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串接一个Rs-5.1k Ω的电阻,测量电路输入电阻Ri 的值。

测量得到:Ui=6.8mv Us=12mv 计算得到:Ri =Rs Uis U Ui=6.7k Ω6在电路的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10k Ω.,测量输出电阻Ro 的值。

测量的值:Uo=0.4V Uol=0.26V计算得到:Ro=Rl UollUo -Uo =5.38k Ω7保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幅值不变,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前题下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各输出电压的大小,并自拟表格记录数据,绘出幅频特性趋势图,找出fL 、fH ,并计算BW= fH-fL 值。

仿真结果:实际测量结果如下表: 输入信号频率(HZ ) 输出电压)(V ) 输入信号频率(HZ ) 输出电压)(V ) 输入信号频率(HZ ) 输出电压)(V ) 200 0.34 1300 0.75 2400 0.83 300 0.42 1400 0.76 2500 0.83 400 0.49 1500 0.77 2600 0.83 500 0.55 1600 0.78 2700 0.835 600 0.60 1700 0.79 2800 0.84 700 0.64 1800 0.797 2900 0.84 800 0.67 1900 0.80 3k 0.847 900 0.70 2k 0.81 3100 0.85 1k 0.72 2100 0.815 3200 0.85 1100 0.73 2200 0.82 3300 0.85 1200 0.7423000.8273400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