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妙招、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妙招、技巧

俗话说:“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学好化学还是有妙招的。下面就我的经验和学识,谈几点学好化学的方法:

一、使用记忆本,强化记忆效果:

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而每一道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事实确实是这样,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而成绩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为及格而发愁的“差生”,则肯定是在记的方面出现了问题。

从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角度看,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对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并使之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换的速度与质量决定了学习的效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总体上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依据心理学的知识内容,我指导学生采用“记忆本”进行记忆。要求每个学生各一个“记忆本”,随时把要记忆的知识,记在上面,带在身上,随时翻阅,反复记忆。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记”下要记知识:

(1)记下规律性的知识:

如:稀释浓H

2SO

4

时要将浓H

2

SO

4

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过滤操作的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给定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焰色反应中

钠呈黄色,钾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显紫色。Al、Al

2O

3

、Al(OH)

3

均可既与强酸反应,又与强碱

溶液反应。Fe2+与Fe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Fe3+遇到Fe、Cu等可被还原为Fe2+,Fe2+

遇到Cl

2、溴水、酸性KMnO

4

等可被氧化为Fe3+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机物中烃的燃烧规律等等。这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整理一下。这是各类考试的热点。

(2)、记下特殊的知识:

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如: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

固体Na2O2。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有H2产生。铝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I+2NaOH+2H2O=2NaAlO2+3H2↑。Fe3+遇到SCN-时溶液变成血红色,利用这一

反应可检验Fe3+的存在。SiO2可与HF反应生成SiF4,从而用HF来刻蚀玻璃。CI2与Fe反应生成FeCI3,因CI2具有强氧化性。铁、铝在常温下,遇到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氟与水的反应、氢氟酸的性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等等。一定要特别注意。

(3)、记下顿悟到的知识(大多是“一句话知识”):

如:盐类水解的知识点,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老师可以把它概括为一句话知识“谁弱谁水解,谁强谁显性”。活泼金属可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氢之前金属可与酸反

应置换出H

2

,而氢之后金属不可与酸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口诀“升、失、氧、还;降、

得、还、氧”。浓H

2SO

4

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检测Cl-先加AgNO

3

溶液再加入稀HNO

3

;

检验SO

42-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

2

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

→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等。(4)、记下容易忘记的知识点:

如: SO

2具有漂白性,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生成HNO

3

和NO。实验室常用加热NH

4Cl与Ca(OH)

2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

3

,干燥的NH

3

用碱石灰。

检验氨气常用湿润红色石蕊试剂,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常用铝盐与氨水反应制备

Al(OH)

3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元素周期律、酸碱盐的相互转化、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等等。

例如:去年我教高二4个班的化学,学生人数很多,基础又特别的差。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了,压力非常大。没办法,只能迎难而上,我就是采用记忆本的妙招,来强化记忆效果。结果是成功的,人均分92分左右,合格率100%。

二、精练“母题”,强调变化,重视方法,以一当十:

目前的考生逐渐走入了一个“多多益善”的误区。如果我们备考的时间是无限的话,那么“多多益善”似乎是对的。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既然时间“有限”,而真题“无限”。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考生的宝贵时间,经过几轮的反复比对后挑选出来的经典题目,这些试题更具有代表性,即具有“母题”的功能特性,作为母题,在精辟讲解的基础上拓展、提高和深化,发散、延伸到子题,并通过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迁移,触类旁通,使每个知

识模块的基础知识、基本题型和基本方法实现网络化、结构化,体现章节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以一当十、以少御多的目的。

如何精炼“母题”呢?首先是“一分为多”。因为母题往往是由多个层面的小题综合而成,故当遇到一个“母题”,首先应该分析清楚,他由几个什么小题组合而成。第二:要分析清楚“考什么”? 也就应弄清楚该题出自哪个章节知识,从而及时回顾相关的内容。第三:认识解这类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每个小题依次解答然后合而为一,即整体解完。第四:寻找变化。要从知识层面、技能方法层面分析,找出该“母题”可能变化的形式,熟悉“变式一”、“变式二”等。通过这一步一步的分析,总结。即可以完成“母题”一类题的解法和记忆。这样通过精炼“母题”,达到熟悉该类题的特征、基本解法、变化趋势,从而记住一题,即可熟悉一类。今后当它无论何时出现,以什么便式出现,学生都能认出它来,至少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在精炼“母题”时,学生通过问题,回头巩固知识。又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这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既巩固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可见精炼“母题”可以做到以一当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NaOH(aq),第二份足量的HCl(aq),如果放出等体积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粉质量之比为()

A. 1:2

B.1:3

C.3:2

D.1:1

解析:首先该题,由Al与NaOH反应和Al与HCl反应两个小题组合而成。考Al的重要化学性质,出自必修1的第三章知识。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方法一(计算法):略。方法二(推断法):不论是与NaOH(ap)反应,还是与HCl(ap)反应,均是Al失去电子:Al-3e==Al3+,

还原产物都是H

2,则都有如下关系:2Al——失6e-——3H

2

。因此,虽然两种反应不同,但

是只要放出H

2

的体积相同,消耗Al的质量就相同。(答案)D(点评)推断法比计算法更为简捷,省去了依照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麻烦。

变式一:用Al箔包装4.6克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25ml水中,完全反应后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 收集到2.24L气体(标况)

C. 溶液变红

D. 将Al箔在反应后溶液放置表面有气泡产生。

变式二: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Al ②NaHCO

3③Al

2

O

3

④Mg(OH)

2

⑤Al(O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