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场产房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一、引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已成为畜牧业关注的重点领域。

良好的产房管理和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品质,还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建立规范的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二、产房管理标准化1. 产房环境(1)光照条件:产房内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保障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2)通风条件:保持产房内空气清新,避免积尘和恶臭,有利于犊牛健康成长。

(3)温度控制:根据不同季节及气候条件,合理控制产房内的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

(4)卫生条件:定期清洁产房,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预防疾病的传播。

2. 产房设备(1)舒适的睡眠空间:为每个犊牛提供充足的睡眠空间,保证其充分休息。

(2)饮水设备:提供清洁的饮水设备,保证犊牛随时可以喝到新鲜的水。

(3)饲料槽:合理设置饲料槽,保证每只犊牛都能够有足够的饲料摄入。

3. 护理管理(1)定期体检:对产房内的犊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疫苗接种: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预防疾病的发生。

(3)饲养计划:根据犊牛的年龄和生长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提供丰富和均衡的饲料。

三、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1. 饲养管理(1)定期喂食:按照饲养计划,定时定量地为犊牛提供饲料,保证其充足的营养摄入。

(2)饮水管理:定期清洁水槽,保证犊牛随时可以喝到清洁的水。

(3)饲料质量:选用优质的饲料,确保犊牛得到充分的营养,促使其健康成长。

2. 生长监测(1)体重监测:定期测量犊牛的体重,了解其生长情况,根据体重制定下一阶段的饲养计划。

(2)外观评估:观察犊牛的外貌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健康管理(1)疫苗接种:根据养殖区域的疫情情况,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预防常见疾病。

(2)疾病防治: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发现疾病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开始怒责
母牛安静躺卧,怒责
躺卧稳定,怒责
如何接近母牛?
小牛出生后,尽早脐带消毒
惊恐!!!
常见的难产
如果前腿已经 露出很长而不 见唇部
常见的难产
唇部已经露 出而看不见 一或两腿。
常见的难产
倒生(双腿)
常见的难产
倒生(单腿)
倒生(坐生)
双胞胎或者多胞胎
助产程序
→保定母牛 →接产人员带长臂手套 →清洗(消毒液)母牛外阴部及其周围 →检查确定胎势、胎位后 →实施矫正、助产。
犊牛仅仅靠牛奶中的水是远远不够的!!
4、精料(开食料) (1)出生第4天饲喂开食料,刚开始时可以诱食。 (2)24小时自由采食。
犊牛真胃、瘤胃的变化
5、去角和副乳头
• • • •
去角(2-3周龄)、去副乳头(3周龄后) 要根据实际情况操作(个体差异等) 严格消毒 去角和附乳头的时间要错开,减少应激。
什么是初乳?
——仅收集产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
• 免疫球蛋白(接受被动免疫) • 母体白细胞(抵抗病原体) • 高营养价值(高脂蛋、矿物质)
产后母牛收集初乳越早越好!
收集时间 2小时 6小时 IgG 113 94 —17% 下降(%)
10小时 14小时
82 76
—27% —33%
犊牛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的过渡
二、 断奶犊牛的饲养管理(2至6月龄)
饲养管理要点
A.苜蓿 B.精料 C.分群 D.饮水 E.空气

0-90 天出现的腹泻和呼吸道病
80
Number of 0 10 0 0 1 2 3 4
Diarrhoea
Respiratory Disease
5

第二节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第二节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第二节犊牛饲养操作规程一、新生犊牛的护理(一)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二)擦干体表的粘液。

(三)脐带消毒: 犊牛出生后立即用5%-7%的碘酊来消毒,然后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各消毒一次。

(四)母子要在半小时后分开。

(五)打耳标: 犊牛出生后立即打耳标并记录产犊信息。

(六)称重: 以上的护理工作做完后进行称重,并记录。

二、犊牛饲喂(一)初乳的饲喂1、犊牛出生后13小时以内必须最少喂完6L初乳,38℃≤温度≤39℃。

2、饲喂初乳步骤:犊牛出生1小时内饲喂2L初乳,最好15—30分钟之内,再过6小时后饲喂2L初乳,第13小时时再饲喂2L初乳。

3、如犊牛拒绝吮乳,可用袋式喂奶器,对于那些无吸吮能力的犊牛进行强行饲喂。

饲喂量同等。

4、初乳质量(抗体)在黄色(31-50mg/ml)范围时24小时内补救多饲喂4升。

如果抗体(50-80mg/ml)范围时24小时内补救多饲喂2升。

4、跟踪初乳饲喂情况初乳饲喂完后犊牛出生24小时-72小时和犊牛出生15-20天内采血送检测试(牧场化验室)犊牛吸收抗体情况,并保存记录。

5、奶嘴十字孔必须保持完好,奶嘴孔不能超过1cm。

(二)常乳的饲喂初乳喂完8小时后饲喂常乳,夏季35℃≤温度≤38℃,冬季38℃≤温度≤39℃,(见表一)。

犊牛牛奶饲喂表(表一)注意:4L/天常乳(如:早7:00Am,下午3:00Pm分2次喂)。

(三)饮水犊牛出生后第3天开始给水,主要自由饮水为主。

每天保证水槽和水桶的干净,水必须清洁,冬季必须给温水。

犊牛岛的水每天随时观察,24小时不可断水。

(四)开食料的饲喂犊牛出生后第3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

根据犊牛的生长速度增加开食料,精料桶里24小时有精料。

(五)犊牛断奶程序1、犊牛在57天—59天内早晨一次3L/天,第60天断奶。

断奶后5-7天是为过渡期,如果小牛断奶应激造成拒绝采食任何食物时工作人员隔离后第一3升/天,第二天早2升/天,第三天早1升/天,并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犊牛精料采食量。

牧场管理操作流程汇总

牧场管理操作流程汇总

犊牛护理及饲养操作程序(一)新生犊牛护理1、清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2、人工擦干新生犊牛体表的黏液,冬季应注意保温。

3、脐带剪断及消毒:犊牛出生后检查脐带长度(脐带长度3-5cm),然后立即用5%-10%(自配)的碘酊消毒,30分钟后再消毒一次,此后连续消毒7天4、打双耳标:犊牛出生后打耳标并填写产犊记录。

5、称重: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称重并记录(二)喂奶1、饲喂初乳①犊牛出生后12小时以内必须饲喂6L初乳。

保证犊牛在抗体吸收关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

②初乳灌服标准:犊牛出生1小时内一次灌服4L初乳,(初生重<35kg犊牛灌服3L)2小时内严禁驱使犊牛或转运犊牛。

③出生12小时内再饲喂2L初乳;④初乳温度:39-40℃;⑤必须灌服优质初乳。

(初乳免疫球蛋白≥70g/L,以保证免疫球蛋白的摄入量)。

⑥初乳解冻水温:50℃2、饲喂常乳(8千克/天)出生24小时后饲喂常乳,温度39-40℃常乳喂量标准:①犊牛第2天-10天饲喂4L/天常乳;②第11天-18天饲喂5L/天常乳;③第19天-55天饲喂6L/天常乳;④第56天-59天内早晨一次3L/天常乳;⑤第60天断奶。

(三)饮水犊牛出生后24小时开始供给饮水。

必须保持水槽的洁净,水必须清洁,冬季必须给温水。

(四)喂饲料犊牛出生后第4天开始喂犊牛料。

要求:必须保证自第4天起精料桶里24小时有精料(少给勤添)。

犊牛采食的精料量达到1.5㎏/天时断奶。

(五)其他1、去角和去副乳头犊牛出生后2-3周内去角,用电烙或腐蚀法;犊牛出生后2-3周时剪掉副乳头,断奶时再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副乳头及时剪除,并消毒。

2、疾病治疗工作人员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粪便、采食、呼吸等状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刻进行诊治。

3、犊牛舍的清理勤换褥草,始终保持犊牛舍整洁、干燥、空气新鲜、环境良好。

4、奶桶、精料桶的洁净每天喂完牛奶后及时洗刷饲喂用具,先用清水洗刷一次,然后用60℃以上热碱水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热)冲洗干净。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一、哺乳期犊牛饲养1.牛奶巴氏消毒早班接产员负责:中班犊牛饲养员负责。

打完牛奶后必须清洗干净巴氏消毒锅巴氏消毒程序;开关搬至运行→按绿键启动按钮→开搅拌器现将牛奶加热至60保温30分钟,再冷却至牛奶饲喂温度38-40度溶解代乳粉:50度水、充分搅拌(温度小于50导致溶解不充分、大于60会破坏乳中蛋白)管道清洗程序:每周五上午,巴氏消毒锅打完奶后放水加热,中班打完奶前清洗。

链接长奶管→加酸或者碱液→循环清洗5分钟→清水清洗2.转移新生犊牛:每天早中班将出生24h后的犊牛转移至犊牛岛脐带2次消毒:用10%的碘酊浸泡消毒脐带防寒保暖:冬季需给新生犊牛穿戴马甲抗体检测:随机采集2毫升血样、用折光仪检测抗体含量(正常读值5-7)并做好记录打耳号:犊牛移至犊牛岛一切正常后打耳号牌3.饲养模式一牛一栏单独饲养、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两早、三足、四勤、五定a. 两早:早喂初乳、早补饲接产员在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喂给优质初乳;5日龄开始给水、补饲开食料B.三足:足够的初乳喂量、足够的饮水、足够的运动初乳喂量4KG,温度38+1;供应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冬季饮温水C.四勤:勤打扫,亲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保证犊牛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

保持喂奶器具干净卫生,每天清洗消毒奶壶、奶桶、运输罐。

雨雪过后清理湿料。

观察犊牛精神、食欲、粪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犊牛主管D.五定:定时、定人、定温、定质、定量每天饲喂两次早班7点、中班两点,按犊牛日龄从小到大饲喂牛奶温度夏季38+1,冬季40+1全乳或者代乳粉必须经过巴氏消毒奶浴锅加热处理后方可饲喂犊牛犊牛哺乳期50天,全期喂奶量为350--400KG,哺乳期犊牛日喂量如下:0--15日龄6KG/天,16--35天8--9KG/天、36--50天6KG/天饲喂量要准确,特别是在喂奶量减少时必须保证犊牛采食到足够的开食料、饮水;负责不仅影响犊牛正常断奶,而且影响犊牛断奶后生长发育及疾病抵抗能力4.去角去副乳头:犊牛出生后20--30天犊牛主管负责去角、去副乳头5.犊牛断奶:50日龄及时做好断奶、称重和转群工作根据饲养方案,到50日龄时,结束哺乳期断奶标准:连续三日开食料采食达1.5KG以上断奶过渡期饲养:断奶时口蹄疫首免,2月后加强免疫犊牛转出后将整排犊牛岛移开集中清理垫料,底层经深翻、晾晒。

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犊牛饲养员操作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培养健康高产奶牛,让奶牛迈出其生长发育的第一步,要求犊牛饲养员按以下操作规范执行:一.基本原则:1.犊牛出生后尽早吃初乳2.牛奶饲喂量要控制在每天4公斤3.4日龄开始饲喂犊牛饲料,需要人工诱食4.饲料与饮水应该同时供应,而且都要做到自由采食5.犊牛阶段(出生~2月龄)不饲喂任何粗饲料6.犊牛从出生到断奶后一周,需要单栏饲养,与其他犊牛隔离7.犊牛生活的环境必须干净,干燥,舒适二.具体操作:1.喂奶管理:●犊牛出生后要争取在半小时之内喝到2公斤以上初乳,出生的24小时以内至少要喂5次初乳,每次都不要限量●要保证在前三天吃到自己母亲的初乳。

在每个奶瓶上要写上犊牛和母亲的编号,以免造成初乳的混淆。

●一定要用奶壶喂奶,每日分2~3次喂奶●奶壶要在喂奶后清洗干净,喂奶前开水浸泡消毒。

每天要用消毒液消毒一次●4~24日龄犊牛喂奶量掌握在其初生体重的10%左右●从25日龄起,用2~3天的时间将喂奶量调整到每天4斤(如果犊牛料不能采食到500克,则减奶时间需要推迟)●到35~45日龄左右,当犊牛的精料采食量连续3天达到800克左右时断奶●奶温要控制在37~38摄氏度之间,冬天可适当提高到39度,夏天可到36度●禁止奶中掺水。

●喂奶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人,“五定”2.喂料管理:●从第4天开始提供犊牛饲料,并进行诱食训练和强化补饲(强行用特制的补饲器具补饲)●要做到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喂奶之后进行强化补饲,并坚持15天左右,到犊牛基本能够做到自由采食为止●决不允许奶泡料●定时测定犊牛的精料采食量●断奶后如果犊牛有出现瘤胃臌气时,可适当给一些柔软的干草给犊牛3.饮水管理:●犊牛饮水同喂料一起开始●饮水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喂完奶之后半小时再给水●夏天应做到自由饮水,冬天不要自由饮水,防止水温下降太多4.环境管理:●每天对犊牛舍及犊牛栏消毒一次,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潮湿的垫草应随时更换●加强犊牛舍的通风,保证犊牛舍内空气清新●保持犊牛栏和舍内的干净、卫生●犊牛一定要单栏饲养,防止舔癖发生5.其他管理:●去角:在犊牛15日龄时,用犊牛去角器去角●打耳标:在3日龄时打耳标●犊牛在犊牛栏生活7~10天左右,然后转到犊牛岛生活,直至断奶后7天左右,再进行合群饲养●刷拭牛体,搞好牛体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培养犊牛温顺的性格观察犊牛精神、食欲、粪便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班长或兽医望以上制度饲养员要认真执行,以下为饲养员的绩效考核:1、犊牛饲养员工资构成:基础工资800元,全勤奖100元,药费反补100元,绩效工资100元,在完成各项绩效考核的情况下最高月收入为1100元。

犊牛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科学技术操作
为强化犊牛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最大限度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结合牛场实际,特制定犊牛操作规程,请遵照执行。

1、初生犊牛应放在铺有垫草的犊牛栏内精心喂养护
理。

2、出生后1—2小时内应及时采用人工哺乳方法喂给
母牛初乳,饲喂初乳5-7天,喂量:第一天至七天3
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6千克、6.5千克。

3、从第二周改喂常乳或混合乳,喂量:第二周至第四
每日5千克、第五周至第八周每日6千克,第九周至
第十二周每日3千克,每次喂完奶后,喂给犊牛充足
清洁的36-37℃温开水。

4、喂乳应定时(日喂乳3次),定温(38-40℃),定
量(按标准执行)定员(饲喂员专职),保质(新鲜奶),
喂完乳应用清洁毛巾擦净犊牛嘴部、鼻部的残奶,避
免相互吸吮,养成“添癖”。

5、毛巾、奶桶每次用完必须用清水—碱水—清水顺序
清洗干净。

6、犊牛出生10天后,可赶到舍外运动,每天进行0.5-1
小时驱赶活动,逐渐增加。

7、八日龄以后,将犊牛料放置饲槽内,训练其自由采
食,促进瘤网胃的发育。

8、从2月龄以后,每天喂青贮100-150克,以后逐渐
增加,3月龄可喂到1.5-2千克。

9、犊牛出生后14-30天内,采用电热去角器去角,去
角时尽量避免在阴雨天,并保证卫生条件。

10、保持牛栏内清洁,不允许残留粪尿,每天消毒一次,
每周大消毒一次,用药液喷洒栏杆及墙壁,垫草一
周更换两次。

11、如有病牛应及时隔离治疗。

新疆西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良种繁育中心牛场。

产房犊牛组管理制度(wds新)

产房犊牛组管理制度(wds新)

产房犊牛组管理制度犊牛饲养管理工作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力保障。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出健康的犊牛。

一、产房犊牛组各人员岗位职责1、初乳饲喂人员的岗位职责(1)负责产后母牛第一次初乳收集和保存工作。

(2)负责新生犊牛的第一次初乳灌服工作。

(3)负责手推式挤奶机及初乳饲喂器具的清洗工作。

(4)负责协助兽医对新生犊牛和产后母牛进行转群称重。

(5)负责主管领导临时分配的其他工作。

2、哺乳犊牛饲养员的岗位职责(1)负责犊牛出生后第二次初乳及断奶前常乳的饲喂工作。

(2)负责哺乳犊牛开食料和饮用水的添加和及时供给工作。

(3)负责每天对犊牛奶桶、精料桶及水桶的清洗工作。

(4)负责按照犊牛断奶程序为哺乳犊牛进行断奶。

(5)负责观察每头犊牛的体质、饮食、精神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告知兽医并做好记录。

(6)负责犊牛圈舍内垫料的清理和更换工作。

(7)负责饲喂道过道卫生的打扫工作,保持空气新鲜。

(8)负责犊牛笼内外卫生的清理工作。

(9)负责犊牛舍周围的卫生清理工作。

(10)负责本部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11)负责记录每头牛的牛奶饲喂量和精料饲喂量。

(12)负责主管领导临时分配的其他工作。

3、巴氏奶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1)负责所有哺乳犊牛饲喂用奶的巴氏灭菌和运输工作。

(2)负责牛奶巴氏杀菌罐及犊牛奶运输罐的清洗工作。

4、断奶犊牛饲养员的岗位职责(1)负责断奶至6月龄犊牛饲草料的添加和供应工作。

(2)负责断奶犊牛舍垫料的清理和更换工作。

(3)负责断奶犊牛舍饮水槽的清理工作。

(4)负责断奶犊牛舍饲喂道及过道的卫生打扫工作。

(5)负责每天观察断奶犊牛的采食、精神情况,发现病牛及时报告兽医并做好记录。

(6)负责记录断奶犊牛精料和粗料的用量工作。

(7)负责发霉饲料及其他异物的及时挑出工作。

二、产房犊牛组各岗位操作规程1、初乳饲喂人员的操作规程(1)将产后牛赶到产栏进行保定好后立即用手推式挤奶机挤第一次初乳,挤奶前必须用温水对乳房进行彻底清洗,并认真检查是否患有产前乳房炎,然后按照标准挤奶程序进行挤奶,如有产前乳房炎、血乳等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兽医。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的标准化是确保农场生产效益和动物福利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操作,可以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保证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产房管理:
- 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产房,确保环境卫生。

保持产房内部和周围的清洁,并定期清理废物。

- 温度和湿度:确保产房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母牛产子。

- 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产房内积聚有害气体和气味。

- 照明:提供适当的照明,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常观察和操作。

2. 犊牛饲养操作:
- 饮水和饲料:为犊牛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高质量的饲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 饲养环境:提供干净、舒适和安全的饲养环境,以减少疾病传播和伤害风险。

- 兽医护理: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注射,确保犊牛的健康状况。

- 社交化:为犊牛提供与其他同伴接触的机会,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通过标准化的操作,农场可以确保产房管理和犊牛饲养的高效
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饲养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培训和监督,以确保标准的实施和维护。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

犊牛的护理及饲养管理制度一、犊牛饲养管理制度1. 饲养场所的选择和准备犊牛的饲养场所应选择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排水顺畅的地方。

场地应平坦整洁,防止水积聚和泥泞。

饲舍的选址应远离市区和交通要道,避免外界噪音和污染对犊牛的影响。

同时,饲养场所的结构要坚固耐用,防止犊牛逃跑或意外受伤。

2. 饲养场地的消毒和清洁犊牛的饲养场地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保持场地的卫生和整洁。

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包括地面、墙壁、饲槽和饮水设备的清洁,以及场地的消毒工作。

定期更换饲料垫以保持场地的干燥。

3. 饲养设备的准备在饲养场地内应有饮水设备、饲料槽、犊牛床垫等必要设备,以满足犊牛的饮水和饲料需求。

饲养设备应保持干净,定期清洗和消毒。

4. 饲料的供给犊牛的饲料应选择优质、新鲜的青贮料和精料,根据犊牛的年龄和生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比。

定时供给饲料,保证犊牛的正常饮食。

饲料的供给量应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避免饲料过少或过多造成浪费或消化不良。

5. 饮水的供给犊牛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饲养场地内应设置饮水设备,并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安全。

6. 犊牛的生长环境犊牛的生长环境应保持安静和平和,避免外界噪音和干扰。

犊牛的活动空间应充足,保证其良好的运动和生长发育。

二、犊牛的护理1. 定期体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观察和手抚摸犊牛的鼻息、食欲和排泄来判断其健康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预防疾病犊牛需要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驱虫、消毒等防疫工作,保障犊牛的健康。

3. 毛发和皮肤护理犊牛的毛发和皮肤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梳理,以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外观。

定期浴涤,除螨、驱虱,防治皮肤病。

4. 犊牛的行为管理对犊牛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及早进行断奶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和生活方式。

5. 犊牛的身体保健犊牛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包括适当的运动、休息和卫生。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一、饲养管理1、犊牛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腔粘液,保证犊牛正常呼吸,发生窒息者及时做人工呼吸。

2、断脐带,为防止脐带感染,应在距犊牛腹部6-8厘米处剪断,结扎、并用5%碘酒浸沾消毒1分钟后给犊牛编号、称重、记录。

3、吃足初乳,犊牛出生后必须在1-2小时内吃足初乳(乳温37℃-38℃),具体喂量第一次1.5-2公斤,以后每日按犊牛体重的10%-15%分3-4次饲喂,开始自由饮水。

4、哺喂方法:用奶桶或奶瓶哺喂时,应先让犊牛吮吸手指10秒钟左右,再让犊牛自行哺乳,以防止消化不良。

5、补喂精料,犊牛在7日龄-10日龄时使用元兴犊牛专用料开始诱食,每日添加20克左右(拌湿后抹在犊牛鼻镜上舔食),只可以舔食绝不可以稀喝。

15日龄后可将犊牛料放在食槽内,让其自由采食。

6、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从15-20日龄用断角器给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切除副乳头。

副乳头生长一般有三个位置。

a、正常乳头后方,b、前后乳头之间,c、正常乳头边上,可根据大小来区别,副乳头比正常乳头小。

如不能确认,可等犊牛略大些再去除副乳头。

7、饲喂干草。

断奶后开始补饲干草(苜蓿、羊草),让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

8、在培育过程中注意卫生条件、适当运动,并做好消化不良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9、犊牛培育过程中,如出现下痢的防治措施:(1)减少犊牛的喂奶量,并加入适量的口服补液盐。

(2)20日龄以上的犊牛尽量选用乳酶生、乳酸菌、苏打片来治疗,可适量减少喂奶量,严重时配合肌注抗生素或输液治疗,关键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3)20日龄以上述方法不行,可适当用抗生素内服,如磺胺眯片。

表一犊牛从出生至2月龄培育方案单位:kg注意:犊牛连续三天每天能够采食0.8—1公斤犊牛料时即可以断奶,如达不到,应延长到75天断奶,断奶后必须提供给犊牛优质的青干草及适宜的环境。

断奶至6月龄日粮生长期混合精料1.4~1.8kg优质干草1.8~2.2kg分群管理、每群15~20头。

草原牧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草原牧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草原牧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4.1每天上午清理前一天的剩余饲料。

4.2每次TMR上槽间隔时间要均匀,并均匀分配到饲槽。

4.3每次新TMR上槽后牛群同时进入,在10分钟内把所有的牛固定在饲槽上。

保证固定状态采食90分钟。

4.4牛采食45分钟后开始,饲养员要把饲槽外的饲料扫入槽内并在不同牛之间适当调节饲料供给。

这样的工作一般间隔20分钟进行一次。

4.5运动场中的补草架内不能缺草,补充干草的原则是少量勤添。

4.6保证水槽里常有足量的水,特别注意的是牛群采食完放出时、饲养员下班前、晚上睡觉前等时间要将水槽充满水。

4.7不定期清理饮水槽,保证水槽和饮水的清洁。

4.8保证盐砖的足量供给和清洁。

4.9饲养人员不得粗暴的打骂牛,要细心观察和熟知每一头牛的健康状况、采食行为、粪便状况以及分娩日期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有关人员。

犊牛处标准规程

犊牛处标准规程

犊牛处标准规程围产牛饲养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有效降低早产率,保障围产牛的营养健康,创造良好环境待产。

二执行人:围产牛饲养员三原则:让围产牛在良好的环境里待产,保证身体健康。

四规程1.经产牛和初产牛分栏饲养。

2.在围产前期注射鼻气管炎疫苗(转入围产牛舍第二天)。

3.供给干净无霉变、冰冻、杂物、的饲料,在每次撒新料时将剩料清理干净。

4.饮水干净,水槽定期清理。

5.卧床松软干燥,定期清理补垫。

6.兽医每小时进行巡栏一次,发现有临产症状的牛,及时转到待产区。

7.发现乳房水肿的牛只及进行药浴,产前最少三次。

8.发现单耳牌的及时补打。

9.运动场定期清理,做到无石头、塑料、绳子、铁丝等杂物。

10.定期核对耳号,每日清点牛数并上报。

11.每天消毒一次。

12.填写围产牛围产期护理表。

助产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操作手法,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确保围产牛顺利产犊。

二执行人:产房兽医、接产员。

三原则:必须按标准进行日常助产操作,执行中不可简化、遗漏、更改标准规程。

确保助产工作顺利进行。

四操作规程1助产前准备1.1保证产房清洁、干燥,采光、通风良好,无贼风。

1.2保证助产药械(助产绳、助产器、长臂手套、毛巾、呼吸器、手电、5--7%碘酊、消毒液、石蜡等)齐备,且放置在指定位置。

1.3 助产栏内需垫适当厚度的干草。

1.4 助产区定期用浓度1-3%的火碱或浓度1%的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2.观察母牛分娩2.1每1小时对围产牛舍,待产牛舍进行巡栏1次。

2.2发现封闭子宫的粘液栓液化流出的母牛,应立即转到待产区,并做好相关记录。

2.3 对行为异常的母牛,要密切关注。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哞叫,频繁排尿、排便,回顾腹部,摆动后驱等。

2.4产道流出粘液清亮、透明。

能同时看见胎儿的唇和两只前蹄。

可等候胎儿自然产出。

3.符合助产的条件3.1头胎母牛分娩时间超过2小时,经产母牛分娩时间超过1.5小时,应考虑助产。

3.2产道流出粘液浑浊、发黄。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是农场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牛群的健康和繁殖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犊牛的健康状况,需要对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进行标准化操作。

下面将从产房管理和犊牛饲养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一、产房管理操作标准化1. 产房设计(1)保证通风良好。

产房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可以设置适当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清新。

(2)保持温度适宜。

产房内温度应适宜,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情况,避免对产奶牛和犊牛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提供充足的阳光。

产房内应保持适当的光照,阳光充足可以帮助犊牛吸收维生素D,促进骨骼生长。

2. 产房清洁(1)定期清洁卫生。

产房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排出粪便和污水,保持环境整洁。

(2)隔离病患。

发现产奶牛生病后,应该及时将其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牛只。

3. 分娩管理(1)配备专业人员。

在产房管理时,需要配备专业的兽医和护理人员,以确保产奶牛在分娩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护理和医疗。

(2)提供适宜环境。

产房内应提供适宜的分娩环境,配备分娩箱和分娩工具,以便于产奶牛顺利分娩。

4. 产后护理(1)提供适宜饲料。

产奶牛在分娩后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以增强体力和促进恢复。

(2)检查产后情况。

产奶牛产后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身体康复情况良好,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身体不适。

二、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1. 新生犊牛处理(1)及时吮吸初乳。

新生犊牛应及时吮吸初乳,以获取丰富的营养和抗体。

(2)注射预防针。

新生犊牛应及时注射预防针,提高免疫力。

2. 饲养环境(1)提供温暖的环境。

犊牛需要保持在温暖的环境中,避免受凉。

(2)保持干燥清洁。

犊牛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湿气和粪便对其健康造成影响。

3. 饲养饮食(1)提供适宜的饲料。

犊牛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包括初乳、牛奶和浓缩饲料,以促进生长和发育。

(2)定时喂养。

犊牛的饲养需要按时喂养,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

草原牧场助产操作规程

草原牧场助产操作规程

草原牧场助产操作规程
9.1奶牛助产必须在产房进行,除非出现奶牛爬卧不起时允许就地助产。

9.2临产牛转入产房时必须随同“入产房通知单”一起进入,而且该通知单必须由配种员填写。

若产房只见牛只而未见入产房通知单,有权将牛只退回,出现问题追究配种员的责任。

9.3要求临产牛在产前7天进入产房。

9.4出现奶牛流产征兆时,配种员将“入产房通知单”填写好随同牛只一起转入产房。

9.5奶牛出现生产征兆时,产房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兽医主管,并将助产器械及消毒药品准备就绪。

9.6接产人员(兽医)在接产前要将指甲剪短、手臂及胳膊清洗消毒,检查助产器械和消毒药品的准备情况。

9.7接产人员首先要进行胎位、胎势的检查,以确定奶牛是否难产。

9.8若是难产时,首先要及时报告场长或兽医主管。

在没有领导的授权下,绝对禁止强行拉拽犊牛。

9.9助产完毕,尤其是难产牛只,要进行产后牛只子宫探测,以确定子宫是否有损伤及是否需治疗。

9.10助产结束,按产房工作流程进行犊牛的消毒及产牛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牧场产房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6.1犊牛的饲喂标准:
6.1.1新生犊牛保证饲喂健康、清洁的初乳,如产牛患乳房炎则用其它正常牛初乳代替饲喂。

6.1.2饲喂犊牛的乳温控制在38℃—40℃,禁止饲喂冰冷或高温的乳。

6.1.3杜绝饲喂酸败的乳。

6.1.4饲喂给犊牛的乳(初乳、正常乳)保证是无抗奶。

6.2饲喂犊牛的所有用具必须清洁卫生,并要定期消毒。

6.3产房、犊牛舍每7天消毒1次。

6.4仔细观察、细心饲喂,4-7天开始诱导吃开食料。

6.5有异常的及时通知技术人员。

6.6经常换褥草,保持牛棚干燥、清洁、卫生。

6.7新生犊牛牛栏每转出一头牛,栏内褥草要焚烧,栏杆及床板要经过彻底清洗、消毒、晾晒后方可转入新的初生犊牛。

6.8犊牛岛每转出一头犊牛,需将岛内褥草全部焚烧,床板、栏杆彻底清洗、消毒、晾晒后方可接入新的犊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