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ppt
合集下载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件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结词
研究对象和内容
详细描述
人际交往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认知、情感交流、沟通方式、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 等方面,涵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互 动。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重要性
详细描述:人际交往心理学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社会而言,人际交往是社会凝聚力和合作的基础,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 发展。
有效沟通
通过清晰、准确、礼貌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 沟通,以减少误解和冲突。
建立信任
通过诚实、守信和透明的方式建立和维护信任关 系,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发展趋势
文化交融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和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模式。
多元化和包容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际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 的趋势,人们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价 值观。
STEP 02
情绪共鸣
STEP 01
情绪表达与沟通
情绪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 沟通工具,通过表情、语 气和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影响人际关系。
STEP 03
情绪调节
在人际关系中,个体需要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 免情绪过度反应对关系造 成负面影响。
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寻找 情感共鸣,共享积极情绪 能够拉近彼此距离,建立 良好关系。
表达技巧
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 求,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指责性的语 言。
反馈技巧
及时、具体地给予对方反馈,让对 方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促进双 方的理解和沟通。
人际关系学 课件(共96张PPT)

很快,新的制度出台了,停车问题解决了,医院节省了100万开支,但是,没 过多久,小王就向医院提出了辞职申请。
问题1:小王为什么要提出辞职申请? 问题2:换了你,该怎么做?
人际关系的一项原则:提意见不要越级
人际关系无处不在
★有人就有人际关系
在办公室:
同事们要小张请客,上个季度销售业绩突出,
得到了公司的奖励,小张说:没时间。心想: 我的业绩好是我能力强,也是我努力的结果, 凭啥请你们的客。
讨论:拍马屁是否应该提倡?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 (一)理解人情世故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西方人际关系比较:
西方人:个体重于群体,个体先于群体
中国人:群体重于个体,群体先于个体
西方人:强调平等
中国人:追求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其文化以科学、法律、宗教为主; 中国人:其文化以道德和艺术为及时 西方人:求真,重视证据、数字和事实 中国人:求善,重视直觉、感受和仿效
下的交往,即社会交往。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 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二、人际交往与生产力 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制
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专门指出交往与生产力。
三、交往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他尊)既包括渴
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 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力、地 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5)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创造性的 需要)
(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
(7)追求完美的需要
2、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问题1:小王为什么要提出辞职申请? 问题2:换了你,该怎么做?
人际关系的一项原则:提意见不要越级
人际关系无处不在
★有人就有人际关系
在办公室:
同事们要小张请客,上个季度销售业绩突出,
得到了公司的奖励,小张说:没时间。心想: 我的业绩好是我能力强,也是我努力的结果, 凭啥请你们的客。
讨论:拍马屁是否应该提倡?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 (一)理解人情世故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西方人际关系比较:
西方人:个体重于群体,个体先于群体
中国人:群体重于个体,群体先于个体
西方人:强调平等
中国人:追求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其文化以科学、法律、宗教为主; 中国人:其文化以道德和艺术为及时 西方人:求真,重视证据、数字和事实 中国人:求善,重视直觉、感受和仿效
下的交往,即社会交往。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 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二、人际交往与生产力 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制
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专门指出交往与生产力。
三、交往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他尊)既包括渴
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 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力、地 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5)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创造性的 需要)
(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
(7)追求完美的需要
2、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一)ppt课件

(五)T 组理论
;.
23
二、人际特质理论 ★ ● 人际特质的定义 ● 代表人物:修茨 ● 内容: ■ 三种需要:包容、控制、感情 ■ 三种需要影响人际关系 ① 包容需要强 ② 包容需要强、感情需要强 ③ 控制需要、无包容及感情需要 ● 评论
;.
24
三、人际激励理论 ★
(一)需要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 ★
;.
7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 产生 ● 根本性质的决定 ● 变化 ● 复杂性
三、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 四个有利于
;.
8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 注意阶段 ● 接触阶段 ● 融合阶段
;.
9
图解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向注意 双向注意 表层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良好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
相互作用水平 弱
强
10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
● 冷漠阶段 ● 疏远阶段 ● 人际关系状态
相互作用水平
漠视
强
冷淡
疏远
分离
弱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12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
● 从父母或抚养人开始 ● 垂直关系为主 ● 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的
■ 把五种基本需要分为两类;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高层次的需要 ■ 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
;.
26
2. ERG理论 ● 奥德弗 ● 内容: ★ ■ E,存在需要 R,相互关系需要 G,成员发展需要
3. 成就激励理论 ● 麦克利兰
;.
23
二、人际特质理论 ★ ● 人际特质的定义 ● 代表人物:修茨 ● 内容: ■ 三种需要:包容、控制、感情 ■ 三种需要影响人际关系 ① 包容需要强 ② 包容需要强、感情需要强 ③ 控制需要、无包容及感情需要 ● 评论
;.
24
三、人际激励理论 ★
(一)需要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 ★
;.
7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 产生 ● 根本性质的决定 ● 变化 ● 复杂性
三、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 四个有利于
;.
8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 注意阶段 ● 接触阶段 ● 融合阶段
;.
9
图解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向注意 双向注意 表层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良好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
相互作用水平 弱
强
10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
● 冷漠阶段 ● 疏远阶段 ● 人际关系状态
相互作用水平
漠视
强
冷淡
疏远
分离
弱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12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
● 从父母或抚养人开始 ● 垂直关系为主 ● 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的
■ 把五种基本需要分为两类;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高层次的需要 ■ 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
;.
26
2. ERG理论 ● 奥德弗 ● 内容: ★ ■ E,存在需要 R,相互关系需要 G,成员发展需要
3. 成就激励理论 ● 麦克利兰
第六章人际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 3.社交带(约在1.20—3.60米)
• 4.公共带(约3.60米以上)
• 二、心理距离“适”度• 1.收益与付出适度 • 2.尊重对方 • 3.人际接触适度 • 4.人际情境控制适度
第二节 话出口前需斟酌
• 怎样成为谈话高手? • (一)话入人心 • 当你跟别人交谈时,你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
3、绘声绘色 想象在讲自己的故事
12
语言基本功最佳 练习方式——朗读
13
面部表情 躯干
体态构成
眼神 手部动作
14
躯干要求
1、站直不驼背 2、站稳不摇晃 3、挺胸收腹提臀
15
眼神要求
1、必须注视观众 2、眼神适当扫动
16
面部表情要求
1、要求自然 2、亲和
3、随内容而变化
17
手部动作要求
1、动作自然 2、静动结合 3、表达态度和情绪
– 按理说,我应该让大家好好休整一下。但 是,战机稍纵即逝,下一个对手是××× , 这更是一场硬仗。
– 依形势来看,现在正是考验我们的持续作 战能力的阶段,我愿意全力支持大家,与 大家一起继续并肩作战。大家有没有信心?
如何善用赞美的艺术
赞美:将下列对方身上确实存 在的东西强调给对方听:
• 优点与长处 • 你欣赏他的地方 • 他希望你欣赏的地方
18
五种手部运动方式
方式1:双手自然下垂(不建议) 方式2: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下垂 方式3: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活动
方式4:双手均自由活动(高级方式) 方式5:抱住双臂(不建议)
19
四种常见手势
方式1:大拇指一指式(大拇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2:食指一指式(食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3:全掌式(五指伸出) 方式4:握拳式(五指握拳)
• 4.公共带(约3.60米以上)
• 二、心理距离“适”度• 1.收益与付出适度 • 2.尊重对方 • 3.人际接触适度 • 4.人际情境控制适度
第二节 话出口前需斟酌
• 怎样成为谈话高手? • (一)话入人心 • 当你跟别人交谈时,你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
3、绘声绘色 想象在讲自己的故事
12
语言基本功最佳 练习方式——朗读
13
面部表情 躯干
体态构成
眼神 手部动作
14
躯干要求
1、站直不驼背 2、站稳不摇晃 3、挺胸收腹提臀
15
眼神要求
1、必须注视观众 2、眼神适当扫动
16
面部表情要求
1、要求自然 2、亲和
3、随内容而变化
17
手部动作要求
1、动作自然 2、静动结合 3、表达态度和情绪
– 按理说,我应该让大家好好休整一下。但 是,战机稍纵即逝,下一个对手是××× , 这更是一场硬仗。
– 依形势来看,现在正是考验我们的持续作 战能力的阶段,我愿意全力支持大家,与 大家一起继续并肩作战。大家有没有信心?
如何善用赞美的艺术
赞美:将下列对方身上确实存 在的东西强调给对方听:
• 优点与长处 • 你欣赏他的地方 • 他希望你欣赏的地方
18
五种手部运动方式
方式1:双手自然下垂(不建议) 方式2: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下垂 方式3:一手拿着东西(如话筒),一手活动
方式4:双手均自由活动(高级方式) 方式5:抱住双臂(不建议)
19
四种常见手势
方式1:大拇指一指式(大拇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2:食指一指式(食指伸出,其它内收) 方式3:全掌式(五指伸出) 方式4:握拳式(五指握拳)
人际沟通中的心理学讲座PPT课件

孤独实验场景示意图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极少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 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 或者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起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 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好恶、 欲望、观念、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 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他人 也觉得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 应”。
主要概念
•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存在某种习惯性的 想法,而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比较固定、概 括和笼统的看法。刻板效应使人们在认知他人 时,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并 从这种心理状态出发对其进行认知和评价。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到第4天时, 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 痛敏感等症状。
•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
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 不与外界沟通,人无法生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什么是沟通?
•
一个人将事实、意见、意图传达给他人
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 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 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 世的技巧”。
主要概念
•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在人
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对首次接触时注意 到的信息印象深刻,而对之后的信息则很少 注意,或者印象不深刻的现象。
•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 ”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 而焰少,请损之。
(完整版)人际沟通技巧 PPT课件

上对下沟通技巧
• 多说小話,少说大話. • 不急著说,先听听看. • 不说长短,免伤和气. • 广开言路,接纳意见. • 部属有错,私下规劝. • 态度和霭,语气亲切. • 若有过失,过后总结.
人际沟通的要领
• 了解对方的言默之道. • 明白对方的表达方式. • 衡量对方的身份背景. • 对事凭資料,勿凭記忆. • 对人应記忆,点到为止. • 交浅不言深,妥为节制. • 可言则言,应该默则默.
平行沟通技巧
• 彼此尊重,从自己先做起. • 易地而处,站在彼的立场. • 平等互惠,不让对方吃亏. • 了解情況,选用合适方式. • 依据情报,把握适当時机. • 如有误会,诚心化解障疑. • 知己知彼,创造良好形象.
与同事沟通时的表达技巧
当取得成绩时,把“我”改成“我们” 在发生和解决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在与人合作时,把“你应该”该为“能不
能” 当双方有分歧时,尊重差异,找共同点 对积极的人和事,及时给予赞美
与同事沟通时的表达技巧
•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信号,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 语言,其真正的意思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这往往比您说了什么 还重要; •非语言信号的意义 -正面的:接纳、信任、自信、诚恳 -负面的:拒绝、冷漠、防范、漫不经心、攻击
用口去听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倾听的准则
开放、无偏见 积极的身体语言 言下之意 注意非语言信号 提问来给予反馈
于沟 先通 学之 少道 说貴 话在
,
澄清回馈的技巧
描述情境 表达感受 提出条件 征询意见
共振技术
有意识地使用身体语言 小心使用术语 坦白陈述自己的感觉 观察对方举止的时候头脑要开放
沟通六道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图
39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1、注意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 注意是有指向性的。 对仪表身材、言谈举止形成评价——某 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这个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还没有相互的情感输入。
6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7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 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 “温暖”的只有28 .5 %, 觉得“冷”的占18 .5 % 。
8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这个女生很面熟,是我们班的 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
9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10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 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 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4 %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 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 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 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 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 师”。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 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 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 体之间的关系。
16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距离。
17
(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时空条件 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图
39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1、注意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 注意是有指向性的。 对仪表身材、言谈举止形成评价——某 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这个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还没有相互的情感输入。
6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7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 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 “温暖”的只有28 .5 %, 觉得“冷”的占18 .5 % 。
8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这个女生很面熟,是我们班的 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
9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10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 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 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4 %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 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 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 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 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 师”。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 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 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 体之间的关系。
16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距离。
17
(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时空条件 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际交往 ppt课件

“这些人一看就像坏人。”
“
”
ppt课件
34
4、 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
“我才不与哪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 “我讨厌别人来打扰我,我宁愿一个待在一个清净的地方。” “要是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ppt课件
35
5 、 社交羞怯心理
ppt课件
36
三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ppt课件
7
四十年过去了,赛尼已经在商界小有成就, 他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但是从未涉足过埃 及。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个梦想,但是作为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诚信的商人,他不能 去埃及,因为他已经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个 梦一起卖掉了。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不 住了,决定赎回那个梦想,他觉得只有那 样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于是他向法 院递交了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 的权利。
“从来就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朋友。”
“我的样子令人看到就讨厌,我最好还是坐得离别人 远一点。”
“我能说出什么好的建议呢?还是不说话为妙。”
“
”
ppt课件
31
2、社交嫉妒感
ppt课件
32
3、 社交猜疑心
ppt课件
33
⊙猜疑心理
“你们这么热情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
“现在的坏人多得很,我还是小心为妙。”
ppt课件
28
6 、定势效应
所谓定势效应是指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 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
ppt课件
29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 其调适
1 、社交自卑感
ppt课件
30
Hale Waihona Puke ⊙自卑心理 “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还是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免得又多一个人讨厌我。”
心理学课件 人际交往

• (2)刻板印象的作用
•
A.可以简化复杂的现实世界。
•
一般来说,我们往往先按照某类人容易辨
别的类的特征,然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共有
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们身上,并以此为根据去
知觉和判断他。
•
B.由于过于泛化,常常是不大准确。
•
消极性主要在于,由于这种刻板印象过于
泛化,常常是不大准确的,它导致对他人的知
•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 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
发展起来的。
• ▲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由三个相互联系 的成份组成的:
• 相互认同 情感相容 行为近似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1.按人际关系的媒介分类
血缘人际关系 趣味人际关系 业线人际关系 地线人际关系
2.按人际关系发展程度划分
• (4)近因效应的启示 • 1.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 • 2.开诚布公,积极沟通。
3、月晕效应
• (1)定义: • 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对某个人形成的整体印
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评价和认知。
通俗地说,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 象出发,扩散性地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 体印象,就像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 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 晕轮或月晕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
实验结果是:第一、二组的看法与介绍
的说法一致,第三、四组的看法则同先提出
来的说法一致。
•
可见,对陌生人的印象由提供信息的先
后顺序决定,先来的占了优势,“先入为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验表明,对一个人的认识,首次印象是十
分重要的,人们往往按首次的印象来解释后
来出现的信息,为了形成统一的印象,如果
人际关系PPT

以下几点:
1、常持诚恳的态度 2、谦卑温柔的心
3、适度自我表达
4、尊重别人并欣赏自己 5、寻求共同价值观的伙伴 6、排除人际障碍 7、服务的人生观 8、遵守团体规则
人际关系的作用
1、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
因为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使得他们生 活得更幸福。
※ 根据人际需要和表现形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有六种。
(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 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感情式 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感情式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 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人际关系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 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建立的直 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 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 领导关系等。
4、四圈麻将
所谓“四圈麻将”,就是说一个人要爱好广泛,跟什么 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他玩的东 西你也要会玩,他喜欢的东西你必须去了解,但是 你可以不用精通。
5、五方交友
所谓“五方交友”,就是说在和同事搞好关系时,不能 排斥交友,你永远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朋友,跟什 么样的人交往到什么样的程度你自己心中要有个衡量 的标准。
7、主从—合作—竞争型 这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兼有三者的特点,矛盾较 多,双方易于陷入困境。 8、无规则型 这种人际关系较为少见。特点是:双方关系毫无 规则,不清楚要做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人际情感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人际情感的形成取决于相互需要的满足 程度。
请小心呵护人际情感!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2、人际关系的倾向
需求种类 包容需求
控制需求 感情需求
主动型
主动与别 人交往
支配他人
对别人表 示亲热
被动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期待别人支配自己 期待别人对自己表示 亲热
——心理学家舒兹(Schuts)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主讲:杨丽华
从几个感悟谈起
从几个感悟谈起
你人生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从几个感悟谈起
金钱? 地位? 名誉? 成功?
从几个感悟谈起
金钱?地位?名誉?成功? 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吗?
从几个感悟谈起
心理学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调 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 亲子、夫妻和亲朋好友之间以及你 的事业的合作者等关键人际关系的 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主要的因 素。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 体之间的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 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C、人际关系的亲疏取决于人 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请修饰你的言谈举止!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一)关于需要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 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它表现 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各管条件的依 赖性,是逻辑 起点。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一)需要
2、需要的形成:
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的生理性需要 的满足逐渐产生出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的发 展过程。
(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包容的需求:是指希望与别人来往、结 交,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交往、沟通、参与、
亲和等; 与之相反:孤立、退缩、排斥、疏远等。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支配的需求:是指在权力基础上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运用权力、权威、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人际认知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 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 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使自己了解他人,也要使他人了解自 己!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2、动力系统——人际情感——人际 关系的核心
请学会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善于保持心理距离的人才不会失去原则!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D、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 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不要害怕,请去交往!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1、认知系统——人际认知——建立人 际关系的前提。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 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 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4 %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 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 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 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 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 师”。
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趋淡 大学生人际关系更复杂化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有改善人际关系的需求
希望这门课的学习 能带给你一些帮助。
第一章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1、定义: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 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 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 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 “温暖”的只有28 .5 %, 觉得“冷”的占18 .5 % 。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这个女生很面熟,是我们班的 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随着大学扩招,班级人数增多,尤其是在女生 占绝大多数的新闻班里,男生认不全自己班里 的女生是很普遍的事情。大四男生翰林告诉记 者,他所在的班上共有58人,其中女生有35人。 男女生宿舍是分开的,平时除了上课,课余时 间基本见不着面。班级里组织的出游活动也常 因无人响应而取消,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 大家都各忙各的。有时候在路上遇见面熟的, 打个招呼也就敷衍过去,所以互相记不住名字 是常事,要论交情,就更说不上了!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3、控制系统——人际行为——人际 关系的调节杠杆。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人际行为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 行为的综合体现,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 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人通过各种行为调节、修补、完善各种人际 关系。
超越、控制、支配与领导他人等。 与此相反: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
配、追随他人等。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感情的需求:是指在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 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喜爱、亲密、同情、
热情等。 与之相反:憎恨、厌恶、冷淡等。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一)需要
3、需要的种类:
生理层面——动物性——逃避痛苦、寻找 快乐
心理层面——人性——尊重、安全、自主、 归属
精神层面——神性——心灵的需求:对真 理、自由、为人类的福祉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一)需要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与缺乏 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的。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