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教案优秀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自由数数,交流数数的结果,并汇报数数的结果。
3、按照数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让学生数数。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4、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5、第七、八、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6、集体看十幅小图,让学生从1-10说一说每幅图意。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小棒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师说: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2只手,我们小组有7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注意: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比一比
教学内容:
初步会数个数是1~10的物体。
教学难点: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儿童乐园到了,你们看,儿童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分一分
2、教学“长短”、“高矮”。
(1)投影出示第4页情境图,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学生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P4~5。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高的画√,矮的画O;重的画√,轻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4、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2)分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3
(1)学生自主探索怎样分?
(2)指名汇报不同的分法。
(3)小结:同样的一幅图,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三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4、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同桌互讲分的结果。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分一分:教材第7~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准备一些学具和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逛商店,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商店到了,你们看,商店里的物品太漂亮了,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比一比:教材第4~6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6、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四、作业
1、试完成课本第8页第4、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
2、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认位置
教学内容:
认位置:教材第9-1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二、自己探索
1、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分成了几部分?
3、每个货架上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5、集体交流: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那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2
(1)图上画了那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自由数数,交流数数的结果,并汇报数数的结果。
3、按照数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让学生数数。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4、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5、第七、八、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6、集体看十幅小图,让学生从1-10说一说每幅图意。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小棒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师说: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2只手,我们小组有7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注意: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比一比
教学内容:
初步会数个数是1~10的物体。
教学难点: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儿童乐园到了,你们看,儿童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分一分
2、教学“长短”、“高矮”。
(1)投影出示第4页情境图,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学生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P4~5。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高的画√,矮的画O;重的画√,轻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4、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2)分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3
(1)学生自主探索怎样分?
(2)指名汇报不同的分法。
(3)小结:同样的一幅图,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三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4、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同桌互讲分的结果。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分一分:教材第7~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准备一些学具和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逛商店,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商店到了,你们看,商店里的物品太漂亮了,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比一比:教材第4~6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6、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四、作业
1、试完成课本第8页第4、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
2、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认位置
教学内容:
认位置:教材第9-1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二、自己探索
1、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分成了几部分?
3、每个货架上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5、集体交流: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那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2
(1)图上画了那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