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案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案
5.熟悉内生殖器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比较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6.了解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的解剖、组织结构、功能。
7.了解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内生殖器官
2.骨盆
3.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4.月经和生殖器官的周期变化




1.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2.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三)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四)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五)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三、小结、教学互动(见讲稿)(时间5min)
1.外生殖器组成。
2.内生殖器组成;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分部。
3.邻近器官。4.骨盆。
5.骨盆底组织。6.月经的概念和成分。
教师姓名
系部名称
护理学院
学科组
(教研室)
护理学科组
授课时间
2015.3.3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授课班级
授课章节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掌握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
2.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官的周期变化。
3.掌握骨盆的结构、分界、骨盆的标记。
4.熟悉月经生理情况。




多媒体教学、讨论
教具
多媒体、模型、挂图






(2学时)
一、导入新课:(时间5min)

第二章 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课件

第二章 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课件
特殊 月经现象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 哺乳期 初潮后1~2年 绝经前1~3年
14
(二)月经产生的机制与调节 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子宫相
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
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二)月经产生的机制与调节

肝 脾
天 癸 带脉 冲脉 任脉 子宫 督脉


(二)月经产生的机制与调节
肺——主气,朝百脉,调节气血之运行
督脉—主阳经,与任脉共同维系阴阳脉气的平衡 带脉—络胞而过,约束诸经及子宫
(三)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長的生理节律 (真机)经间期 (阴阳转化 )
经前期 (阳长 )
经后期 (阴长)
月经期 (经血下泄 )
(三)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月经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
一、胞宫
胞脉: 隶属于子宫的血脉。 将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素问》:“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胞络:
子宫的络脉。具有维系子宫的作用。
《素问》:“胞络者,系于肾。”
二、阴道
位臵:与现代解剖学一致 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
功能:
(1)抵御外邪; (2)排出月经、恶露的通道, 产生并排出带下; (3)阴阳交媾的器官;
三、妊娠生理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
(一)妊娠机制和条件
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 协调,子宫、胞脉、胞络正常, 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时机:“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三、 妊娠生理
停经 乳胀 乳晕着色
(二)妊娠的 生理现象
早孕反应 脉滑,尺脉 按之不绝

南华大妇产科护理学讲义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南华大妇产科护理学讲义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一、骨盆(一)组成1 .骨骼⑴舐骨5-6般椎⑵尾骨4-5尾椎⑶骸骨:骼骨、坐骨、耻骨2 .关节⑴耻骨关节⑵既能关节⑶舐尾关节女性耻骨间盘内矢状间隙较大,孕妇、产妇尤甚。

3 .韧带⑴舐结节韧带⑵舐棘韧带靓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

妊娠期激素影响下,韧带松弛,关节活动度增加,利于分娩。

(二)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骼耻缘及舐岬上缘连线为界骨盆假骨盆(大骨盆)腹腔内真骨盆(小骨盆)即骨产道,胎儿娩出通道真骨盆标记:能岬骨盆内测量对角径重要据点坐骨棘经肛查或阴道可触及,是分娩过程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重要标志耻骨弓(三)平面(四)类型(按Callwell与Moloy分类)1.女型最常见2.扁平型3.类人猿型4.男型(五滑盆轴(六)骨盆底二、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即外阴,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以耻骨联合为界,后以会阴为界1 .阴阜⑴耻骨联合前隆起的脂肪垫⑵阴毛呈倒三角,其疏密、粗细、颜色因人或种族而异2 .大阴唇⑴起于阴阜,止于会阴⑵外侧皮肤,内侧粘膜⑶含丰富血管、神经、淋巴,局部受伤发生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⑷未产妇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尿道口;经产妇因分娩影响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状。

3 .小阴唇⑴大阴唇内侧⑵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4 .阴蒂⑴位于两小阴唇之间顶端⑵似男性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⑶分为阴蒂头、阴蒂体、阴蒂脚5 .阴道前庭⑴两小阴唇之间菱形区⑵两口两腺一球一膜尿道口尿道旁腺(斯氏腺)阴道口处女膜两面为鳞状上皮,中间一孔经血、阴道分泌物排出通道初次性交时破裂分娩后残留数个隆起处女膜痕前庭球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前庭后方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性兴奋分泌黄白粘液,润滑作用;若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脓肿或囊肿(二)内生殖器1 .阴道⑴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⑵位置和形态①真骨盆下部中央,前临膀胱和尿道,后临直肠②上宽下窄,前浅后长(前壁7~9cm,后壁10〜12cm)③上端包绕子宫颈,称阴道穹隆,可分前、后、左、右四部分④后穹隆与直肠子宫陷凹紧贴,后者若有积液,可经后穹隆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或手术的途径⑤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⑶组织结构①阴道壁由粘膜、肌层构成,有横纹皱裳②阴道粘膜淡红色,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③肌层内环外纵④阴道壁富含静脉丛,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2 .子宫⑴作用:青春期宫内膜产生月经;性交后精子到达输卵管之通道;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部位;分娩时宫缩使胎儿及附属物排出⑵形态:前扁后稍凸"到置梨形,重50g,长7~8cm,宽4〜5cm,厚2〜3cm(7×5×3)z宫腔容量5ml(3)分部:宫体宫底、宫角体颈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2:1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ICm,孕12周后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伸至7~IOCm,常在此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上端)解剖学内口:解剖上较狭窄(下端)组织学内口:此处子宫腔内膜转变成宫颈粘膜宫颈宫颈内口以阴道附着为界宫颈阴道上部宫颈管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分为前后两唇⑷组织结构:①宫体内膜(粘膜层)上2/3为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下1/3为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肌层内环外纵中交织内含血管,收缩时压缩血管,可制止产后子宫出血浆膜②宫颈粘膜有腺体分泌碱性粘液,在宫颈管内形成粘液栓。

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女性生殖器是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生殖系统,包括内外部的器官和内分泌系统。

了解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于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其功能。

一、外部生殖器女性的外部生殖器包括阴道、阴蒂和大小阴唇。

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负责接受阴茎进入并传递精子到子宫的作用。

阴蒂是女性性快感的主要部位,其高度敏感的神经末梢使得女性可以获得性高潮。

大小阴唇则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二、内部生殖器1. 子宫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呈倒置的梨形。

它由三层构成,包括内膜、肌层和外膜。

子宫具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成为受精卵的孵化器和胚胎的发育地点,以及便于月经血液的排出。

2. 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排卵和产生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每个卵巢内都包含卵泡,卵泡是储存卵子的小囊。

每月一个卵泡会发育成为主要卵泡,然后释放卵子。

3. 输卵管输卵管是子宫与卵巢之间的通道,约有10-12厘米长。

当卵泡破裂时,卵子会被输卵管收集起来并向子宫移动。

受精通常发生在输卵管中。

三、生理特点1. 生理周期女性的生理周期通常是指月经周期,大约为28天。

月经周期由月经期、排卵期和黄体期组成。

月经期是子宫内膜脱落和排出的时间,排卵期是卵子释放的时间,黄体期是卵巢中黄体分泌孕激素的时间。

生理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分泌激素的分泌、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因素等。

2. 孕育能力女性的生殖系统具有孕育新生命的能力。

当卵子和精子结合后,受精卵会在子宫内膜着床并开始发育成为胚胎。

女性还具有分泌乳汁哺育婴儿的能力。

3. 内分泌系统女性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生理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不仅调节月经周期,还对骨骼健康、心血管系统和情绪等方面产生影响。

总结: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的生殖能力和性健康。

了解女性生殖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女性自我保健和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四)直肠
长约15~20cm,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 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骶骨。直肠上中段被覆 腹膜,于中断处折向前上方覆盖宫颈及子宫后 壁,形成直肠子宫陷凹。肛管长2~3cm,妇 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 肠。
(五)阑尾
上端连接盲肠,通常位于右髂窝内。其位置、 粗细、长短变化较大,下端有时可达右侧输卵 管及卵巢部位,而妊娠期阑尾位置又可随妊娠 月份增加而逐渐向外上方移位。因此,妇女患 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 断。
输卵管的蠕动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 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四)卵巢(ovary)
卵巢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产生卵细胞 和分泌性激素功能。
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lcm大小,重 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 表面逐渐凹凸不平。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 女性各阶段生理特点
根据女性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划分 为7个阶段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 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但 各阶段并无截然界限。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三)淋巴
1. 外生殖器淋巴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三)淋巴
2. 盆腔淋巴 分为3组:①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
结组成;②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③腰淋 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 配。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支配。
(二)子宫
2. 组织结构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

第02章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02章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组织 结构
黏膜层 肌层 纤维层 横纹皱襞,伸展性
受性激素影响
无腺体、血运丰富
子宫
uterus
功能
青春期后 周期性改变 产生月经
性交后 精子到达 输卵管的通道
孕期
分娩时
胎儿及其附属物
生长发育部位
收缩促使胎儿
及其附属物娩出
形态
重50g 长7~8cm
容量5ml 宽4~5cm
厚2~3cm
比 例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 组织学内口
PMS:腹部坠胀感,膀胱刺激症,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出血倾向,皮肤痤疮
月经周期的调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
激素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又称性腺轴。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生乳素抑制激素 (PI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排卵后 孕激素作用下,表层细胞脱落。脱落细 胞的糖原经阴道杆菌分解而成乳酸,使阴道内 保持一定酸度,防止致病菌繁殖。

卵巢
ovary
产生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
位于子宫两侧 4cm×3cm×1cm,约5-6g,灰白色,表面无腹膜 皮质 原始卵泡,结缔组织 髓质 无卵泡,含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淋巴管及少量平滑肌纤维
骨盆
功能
pelvis
支撑躯干 支持、保护盆内器官 胎儿自阴道娩出通道
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教 学
知识
内、外生殖器官构成及解剖 骨盆解剖 月经临床表现,月经周期调节
能力 观察、记忆、理解

第0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第0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1)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 (1)【内生殖器】 (1)【骨盆】 (2)【骨盆底】 (2)【邻近器官】 (3)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3)【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3)【月经的临床表现】 (3)【月经周期的调节】 (4)卵巢的功能 (4)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1.阴阜:脂肪垫●大阴唇:皮肤皱襞●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内生殖器】(一)阴道●性交器官、排出经血、娩出胎儿●黏膜层+肌层+纤维层●阴道穹隆●前●后●左●右(二)子宫● 1. 形态、大小 50g 5ml 7~8cm 4~5cm 2~3cm2. 解剖学结构子宫底子宫角子宫体子宫峡部解剖学内口(上);组织学内口(下)子宫颈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的交界处(三)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四)卵巢【骨盆】(一)骨盆的组成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合成;尾骨由4-5块尾椎组成。

骨与骨之间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

(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上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分界线以下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

(三)骨盆的平面●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出口平面(四)骨盆轴【骨盆底】●外层●中层●内层【邻近器官】●(一)尿道●(二)膀胱●(三)输尿管●(四)直肠●(五)阑尾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2. 儿童期(childhood)● 3. 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 4. 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 5.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 6. 老年期(senility)【月经的临床表现】(一)月经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完整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完整

精选ppt
15
阴道前庭
(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前庭两侧。
(2)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 1—2cm,开口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沟内。性 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
(3)尿道外口:位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后壁有一 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作用。此 腺常有细菌潜伏。
功能层 内膜层
基底层
环,中交叉。

精选ppt
22
(二)、子宫
3.子宫位置: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 两侧有附件。轻度前倾前屈位,靠子宫韧带及盆底肌和 筋膜作用,宫颈位坐骨棘水平上方。
韧带、盆底肌、筋膜受损,可致子宫脱垂。
精选ppt
23
(二)、子宫
★ 4.子宫韧带:共4对 (1)圆韧带:起宫角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终于大
精选ppt
21
(二)、子宫
• 子宫浆膜层向前反折覆盖膀
2.组织结构:宫体和胱宫,形颈成膀的胱结子宫构陷凹不。同★。
组织学结构
在子宫后面折向直肠,形成 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
浆膜层
斯陷外凹。
外纵 肌层 内环
宫内膜受激素影响,其表面 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 层;另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
中间交织为约基0.8底cm层。。分子3层宫:肌外层纵非,孕内厚
状,有许多细长的指状突起。伞的长度不一,多为1~ 1.5cm,有拾卵作用。
精选ppt
26
第二节 内生殖器(三、输卵管)
囊性附件,是 中肾管的遗迹
精选ppt
27
(三)、输卵管
精选ppt
28
四、卵巢
精选ppt
卵 泡

第5版教材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5版教材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宫骶韧带:将宫颈 向后上牵引,间接保 持子宫前倾位。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 壶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 膜层。
★输卵管壶腹 部是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肌肉收缩 和纤毛摆动有输 送孕卵到达子宫 腔的功能。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四)卵巢
激素影响 出生后:乳房略大 、少量
阴道出血(激素水平骤降)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二)儿童期 出生4周至12岁。 宫体:宫颈=1:2; 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开始发育,
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三)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生理特点:全身发育迅速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五)阴道前庭 在大阴唇后下方 有一对黄豆大小 腺体,为前庭大 腺,又称巴氏腺, 感染时可形成囊 肿或脓肿。
前庭球 前庭大腺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粘膜+肌层+纤维 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真骨盆的标志
髂嵴 髂前上棘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本(2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本(2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本对于女性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职业卫生范本,并探讨如何通过职业卫生范本的实施来保护女性的健康。

一、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1. 生理周期女性的生理周期是由月经周期和生殖周期组成的。

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其中包括排卵期、经期和排卵前后的排卵期。

生殖周期则是指女性的生理受孕能力,在排卵期可以怀孕。

2. 生殖器官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和卵巢。

阴道是连接外界与子宫的通道,同时也是生殖器官和尿道的出口。

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它承载和孕育着受精卵的发育。

卵巢则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性激素的分泌。

3. 妊娠和分娩女性具有妊娠和分娩的能力,这是女性独有的生理特点。

妊娠过程中,女性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变化,以适应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分娩则是指胎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程。

二、职业卫生范本职业卫生范本是指适用于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的卫生保护措施和规范。

对于女性而言,职业卫生范本需要重视女性特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提供相应的卫生保护。

1. 职业卫生教育对于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来说,职业卫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女性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了解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并学习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2. 职业危害评估针对女性岗位所面临的特殊危害,进行职业危害评估是必要的。

这可以帮助雇主和雇员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女性而言,特别需要关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品污染、生物性污染、辐射和噪音等。

3. 工作环境改善为了保证女性从事工作时的安全与健康,需要改善工作环境。

例如,提供适当的工作设施和工作器具,减少工作强度,减少对女性生理特点的不利影响。

同时,应该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保证女性的工作环境舒适和安全。

4. 健康检查和监控健康检查和监控是职业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女性而言,需要特别关注生殖器官的健康和妊娠期的卫生保护。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课件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课件
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阴
长期,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特征
经间期(14 ~15天):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
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呈现“重阴转阳 ”的特征。
经前期(15 ~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
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绝经机理:七七之年,肾气虚,任虚冲衰,天癸竭,最终导致自然绝经。
,7-10天;最后白色恶露,2-3周。是血瘀的表现。
三、哺乳期
乳汁为气血化生。 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 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 哺乳期8至10个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
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
9
胞脉、胞络
胞脉
隶属于子宫的血脉。 将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素问》:“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胞络
子宫的脉络或网络联络之义,系于肾。并使肾与胞宫经络 相通。具有维系子宫位置的作用。 《素问》:“胞络者,系于肾。” 《诸病源候论》:“胞络损伤……则令阴挺出。”
作业
1.名词解释:中医妇科学、月经、带下、妊娠 、分娩 2.简答: 胞宫的功能是什么? 月经产生的中医机理? 如何推算预产期?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 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 时下,故有子。
故月经的产生,与天癸、经络、气血、脏腑均有关 系
15
冲脉走形图
冲脉:起于胞中,上至
头,与诸阳经相通;下至 足,与足三阴经相会且与 足阳明胃经交汇于气街穴 ,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冲 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 ” “五脏六腑之海”。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文(三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文(三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范文引言:女性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身体的不同,女性在职业卫生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与职业卫生相关的问题,并就如何保护女性在工作场所中的健康提出建议。

一、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1. 生理周期:女性有生理周期,每个月会经历一次月经。

在月经期间,女性经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女性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和工作能力。

2. 生殖系统: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

这些器官使得女性能够怀孕和生育。

但与此同时,女性的生殖系统也使得她们更容易受到一些职业卫生问题的影响,比如妊娠期的工作风险以及与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可能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3. 骨骼系统:女性的骨骼系统相对较小和脆弱,这使得她们在进行一些体力劳动时更容易受伤。

4. 激素变化:女性的激素水平在生理周期和妊娠期间会发生变化。

这些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女性在工作中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二、与职业卫生相关的问题1. 妊娠期的工作风险:孕妇在工作中暴露于一些有害物质或工作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工作场所应提供合适的保护措施,如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和休息环境等。

2. 与化学物质的接触:某些职业中,女性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使用这些化学物质的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穿戴防护设备、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等。

3. 长期久坐:许多职业要求女性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工作,这可能会导致坐姿不良、肌肉疼痛、颈椎病等问题。

因此在工作中最好定期起身活动,做一些伸展运动。

4. 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长期承受压力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辅导机制对于保护女性职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一、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1.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

卵巢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主要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通道,卵子在这里与精子结合受精。

子宫是女性胚胎着床和胎儿发育的地方,同时负责月经的排出。

阴道是与子宫相连的通道,同时也是性交和分娩时胎儿通过的通道。

2. 内分泌系统女性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卵巢和垂体。

卵巢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控制着卵巢的功能。

女性激素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如月经周期、性欲、乳腺发育等。

3. 乳腺乳腺是女性特有的器官,在乳房上方分布,主要功能是分泌乳汁喂养婴儿。

乳腺的发育和功能受到激素调控,孕激素和催乳素会促进乳腺的发育和产生乳汁。

二、女性的职业卫生女性在职业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以下是一些与女性相关的职业卫生问题:1. 怀孕与劳动怀孕期间,女性需要特别注意职业卫生问题。

一些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条件可能对胎儿健康造成威胁,如重金属、辐射、化学品等。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这些风险,应及时向上级或医生咨询,寻求解决办法。

2. 月经卫生女性在经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使用卫生巾时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产品,并定期更换。

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受凉和饮食调节,保持身体的健康与舒适。

3. 乳腺保健乳腺是女性的重要器官,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应养成乳腺保健的习惯。

经常进行乳腺自查,注意观察乳房的外形、质地和大小等变化。

如果自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4. 心理健康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可能面临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多重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女性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心理健康。

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学习放松技巧、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5. 妇科健康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妇科健康。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2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2篇)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职业卫生女性与男性除了生殖系统的差异外,在身体形态结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女性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1)外形与骨骼:身高、体重、胸围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三大标志,男性身体多粗壮,肩宽臀部窄,男性身高、体重、胸围的均值均大于女性。

男性肩宽上肢长,工作半径增加,可为工作提供一定的方便,女性下肢较短,故跳跃、疾走等动作不及男性灵敏。

在召骼方面,男性骨盆宽度小,骨盆壁厚而深、骶骨岬突出,适于承重,而女性骨盆壁薄,伽骨岬不突出,扩大了骨盆人口,有利于分娩而不利于负重。

2)肌肉与皮下脂肪:男性肌肉发达坚实有力,其重量约占体重的40%一50%,而女性肌肉重量则仅占体重的32%~40%,女性胸背部及四肢肌肉都不如男性发达,故男。

日的肌肉力量大于女性。

女性皮下脂肪丰富,约占体重的20%~25%,较男子多14%,殛脂溶性毒物较敏感。

3)盆腔: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位于骨盆腔内,这是男性和女性在解剖学上最为主要的差异。

女性盆腔内韧带分布、血管神经的走向和分布与男性不同,盆厝底部组织较松弛,从事重劳动时腹压的升高可影响盆腔内器官的位置与功能,易引起子苣脱垂等疾病。

(二)女性生理功能特点1)血液与循环功能:女性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与男性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如总血量、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女性均低于男性(表12-1),所以女性血液的辐送氧能力不如男性,动脉血中氧含量低于男性,因此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时,女性心率男性快,即在同等的需氧水平下,须以增加心跳次数来满足机体需要,因而女性易较早甘现疲劳不适于重体力劳动。

2)呼吸功能:女性肺活量比男性小,每分钟最大耗氧量也较小,当进行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女性的呼吸频率比男性快,以满足肌体对氧气的需要。

此外,女性的呼吸方式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当女性从事重体力劳动时,由于呼吸量加大,必须进行腹式呼吸,从而使腹压增高而影响盆腔内脏器的血液循环和正常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气味。
13
月经的生理现象:
(7)绝经:49岁左右(45-52岁) (8) 经期反应:小腹胀满不适、腰酸肢软、乳房微 涨胀、情绪变化等。 (9)月经生理的特殊现象:并月 、居经、避年、 暗经、激经、不做疾病论治。应以生育能力正常 与否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脾(胃)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又主中气,统摄血液,固摄子宫。胃 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
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又通
过胞脉与胞宫相联。
肺主气,调节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精微,输布
精微于胞宫,亦参与月经的生理活动。
综上所述: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
带协调作用于胞宫,是月经产生的生理基础。 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中心环 节。称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一、带下的生理现象和作用
生理性带下--健康妇女,润泽于阴户、阴
道内的无色无臭,略显白色,黏而不稠的 液体。
生理现象和作用:
呈周期性变化,在行经前后、经间期、孕 初期、孕晚期带下量增多。其他时间带下 量少。经间期带下量多而透明为氤氲期。 作用:带下属津液,以液为多,具有润泽 阴道、阴户及防御外邪。
二、带下产生的机理
生理作用:为月经之 本。
任脉走形图 任脉:起于胞中,其经脉
络肝、脾、肾,取三经之精 血以养之,与冲脉相会于咽 喉,得冲脉相辅,为“阴脉 之海”。 生理作用:任主胞胎,总 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阴
一、天癸、经络、气血、脏腑与月经的系
1、经络与月经(与冲任督带关系密切) 冲脉:为血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之海。起于胞中,为十
鉴别:试胎——月数未足,或腹中痛,痛定如常。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试胎、弄胎均为不规律的假宫缩,即假宫缩
(二)、正产现象:
离经脉(产妇中指两旁中节至指端有脉搏跳动);尺脉转急也 是临床征兆之一。
腰腹阵痛(有规律),逐渐加重,小腹重坠;(分娩正式发动的
标志和现象) 子门渐开;
胞衣破,浆水出;
阴窍的生理现象。
第四节、妊娠生理
妊娠概念: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
一、受孕机理: “男女媾精”
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 胞宫、胞脉、胞络正常。
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时机:“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二、妊娠生理现象
1.停经;
2.脉滑,尺脉按之不绝;
3.早孕反应;
4.乳胀、乳晕着色;
三、哺乳期
乳汁为气血化生。
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 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 哺乳期8至10个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 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1.名词解释:中医妇科学、月经、带下、妊娠 、分娩 2.简答: 胞宫的功能是什么? 月经产生的中医机理? 如何推算预产期?
以上所述: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
产生发挥主导作用。“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

“妇人以血为基本” 月经以血为用
肝藏血、主疏泄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任,司血海之定
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调节。肝经 又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
肝与肾同居下焦,精血互化,共同为月经提供物
质基础;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肾协调,则血 海蓄溢有度、胞宫藏泻有序,经候如常。
3.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来源于脏腑。
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4、脏腑与月经:肾、肝、脾、心、肺 肾 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为天癸之源。天癸与月经相始终。 肾为冲任之本。 肾为气血之根。“血之源头在于肾”,“气之根,肾中 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与胞宫相系(通过胞脉、胞络和冲任督脉),胞宫司 月经。 肾与脑髓相通,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11
第二节 月经生理
定义: 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 不变。是女性生殖功能正常,青春期发育成熟的 标志之一。
李时珍《本草纲目》:“女子,阴类也,以血为 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 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 月水、月经。”
12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1.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2.月经周期: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 一天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 3.经期: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一般3-7天。 4.经量:指每次排出经血的总量,一般每次30-80ml。一般第 1天较少,第2-3天较多,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 5.经色:通常暗红色。开始较浅,之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 为淡红色。
第二章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季 第五节 女性特有的器官 月经生理 带下生理 妊娠生理 产育生理
1
第一节 女性特有的器官
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外生殖器:阴户、玉门
内生殖器:阴道 胞宫 胞脉 胞络
2
一、外生殖器
阴户、玉门
1.解剖位置:
阴户: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 阴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即 女性外阴,又称四边。阴户一 词最早见于《校注妇人良方》 玉门:指阴道口和处女膜的部位
2.功能:
阴户功能:保护生殖脏器,抵御 外邪的第一道门户; 玉门功能:分娩胎儿及排出月经 、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 的出入口,也是防御外邪入侵 的关口。
3
二、内生殖器
(一)阴道:亦称子肠、产道
1.解剖位置: 连接子宫和外阴的通道。 2.功能: 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是和 阴阳、防御外邪的处所。
二经气血汇聚之要冲,能广聚脏腑之血,下注胞宫,化为月 经,故冲脉为月经之本。
任脉:起于胞中,主一身之阴,总司人体的精、血、津、液,
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只有任脉通,胞宫才得阴精充养 ,经、孕如常。
督脉:为阳脉之海,与任脉同起于胞中,又相会于龈交穴,二
脉分司阴阳,共同维持阴阳二气的平衡,从而保持胞宫功能 的正常。
带下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
1、脏腑与带下:与脾肾有密切关系。生理性带下由肾精所化。
脾也是津液化生之源。
2、经络与带下: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液。督脉总督诸 阳,主温化阴液。带脉约束诸经,“带脉通于任督” 。
带下的产生是在肾气、天癸作用和脾气健运下,受任
脉所司,督脉温化,带脉约束,布露于胞宫,润泽于
胎儿娩出; 胎衣出。 睡、忍痛、慢临盆 是概括产妇分娩时的精神状态
二、产褥期
从分娩结束到胞宫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需要6-8周,此期 称为产褥期。

产褥期的生理特点是多虚、多瘀。

虚:畏寒怕冷,微热多汗。是气虚、阴虚的表现。 瘀:产后恶露。开始红色恶露,3-4天;然后浆液性恶露,

7-10天;最后白色恶露,2-3周。是血瘀的表现。
经前期(15 ~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
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绝经机理:七七之年,肾气虚,任虚冲衰,天癸竭,最终导致自然绝经。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罗元恺在“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对 妇科的关系”中首先提出“肾-天癸-冲 任-子宫轴”,并认为可与西医“下丘脑 -垂体-卵巢-子宫轴”互相渗透来理解.
(三)、绝经机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 坏而无子也。
绝经机理:七七之年,肾气虚,任虚冲衰, 天癸竭,最终导致自然绝经。
第三节 带下生理
带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带下:泛指妇女带脉以下的疾病,即妇 女的经、带、胎、产疾病和杂病。 狭义带下:包括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 生理性带下有益健康,病理性带下属病理产 物。
经间期(重阴则阳)
月经周期的调节
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
藏,经血下泄。呈现“重阳转阴”的特征。
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阴
长期,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特征
经间期(14 ~15天):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
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呈现“重阴转阳 ”的特征。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 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 时下,故有子。
故月经的产生,与天癸、经络、气血、脏腑均有关 系
15
冲脉走形图
冲脉:起于胞中,上至
头,与诸阳经相通;下至 足,与足三阴经相会且与 足阳明胃经交汇于气街穴 ,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冲 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 ” “五脏六腑之海”。
9
胞脉、胞络
胞 脉
隶属于子宫的血脉。
将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素问》:“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胞络
子宫的脉络或网络联络之义,系于肾。并使肾与胞宫经
络相通。具有维系子宫位置的作用。
《素问》:“胞络者,系于肾。”
《诸病源候论》:“胞络损伤……则令阴挺出。”
子门:指宫颈口。子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 作用: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如带束腰,具有约束诸经,使经
脉气血保持常度。
冲、任、督三脉 :同起于胞中,一源三歧
,通过带脉,与十二经脉及脏腑相通,共 同调节月经的正常产生。
2.天癸与月经




由肾气产生,调节冲、任、督、带以调节月经 天癸是在肾气旺盛时期,靠后天水谷精微的滋 养支持,由肾中真阴不断化生充实而成熟。 而肾为天癸之源,天癸的至与竭由肾气主宰。 只有肾气盛,天癸才能成熟,促使冲脉广聚脏 腑之血,任脉所司精、血、津、液旺盛,血溢 胞宫,产生月经而发挥促月经、促生殖的作用 。肾气衰竭,则天癸竭绝,经、孕终止。 天癸作用: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促性腺激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