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活动课教案
在大学里怎么交好朋友教案
在大学里怎么交好朋友教案课程名称: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态度。
3. 让学生掌握一些交好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大学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 积极主动交往的态度3. 交好朋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在大学中的人际交往经历,让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提问:你在大学里想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你想如何与他们交往?二、讲解大学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0分钟)1. 强调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提升自身能力、拓展人脉、提高心理健康等。
2. 举例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活的积极影响。
三、培养积极主动交往的态度(10分钟)1. 讲解积极主动交往的含义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主动交往的态度,如:主动打招呼、参加社团活动、参加聚会等。
四、交好朋友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讲解交好朋友的方法和技巧,如:真诚待人、善于倾听、共同兴趣等。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他人,找到共同点,建立良好的交往基础。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大学中交到好朋友。
2.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 提问:你打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在大学中交到好朋友?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大学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交好朋友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完整版)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
(完整版)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的本次班会教案的背景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互相合作和沟通的技巧。
通过该主题班会,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班级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 掌握积极有效的沟通技巧;3. 提升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们的分享与关心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一:讨论人际关系的意义(10分钟)- 启发学生思考人际关系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享具体的人际关系案例,例如家庭、学校、社交等方面;- 结合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活动二:沟通技巧分享(15分钟)- 讲解积极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非语言沟通等;- 分享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沟通方式的效果和影响;- 练沟通技巧,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
活动三:团队合作游戏(20分钟)- 安排一些团队合作游戏,例如解谜、拼图等;-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合作完成任务;- 引导学生们总结团队合作中的重要因素和技巧。
活动四:关心他人的实践(15分钟)- 分析关心他人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在团队中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们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关心同学、帮助他人等;- 让学生分享实施行动计划后的经验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本次班会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活动一和活动二中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们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理解和运用情况;2. 活动三中团队合作游戏的表现,评估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3. 活动四中学生们的行动计划和分享,评估他们是否明白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并能实际行动起来。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本次班会教案中,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讨论、分享案例、角色扮演和实践行动计划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升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跟进。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真诚的人际交往态度,提升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 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冲突。
2.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a. 尊重他人: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轻易批评或贬低他人。
b. 真诚待人:真诚地对待他人,不虚伪、不狡诈。
c. 诚信为本:遵守承诺,不欺骗、不背叛。
d.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
2. 有效沟通的方法:a. 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不打断、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b. 表达: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
c. 询问:主动询问对方的意见,了解对方的想法。
d. 肯定:适时给予对方肯定和鼓励,增强对方的自信心。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沟通的方法?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练习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练习人际交往技巧。
2.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查学生对人际交往原则和沟通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建议。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练习中的体会,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
四、布置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人际交往技巧的感悟文章。
2. 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沟通与人际关系课程教案
大学生沟通与人际关系课程教案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技巧。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技巧,加强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听取反馈、理解他人观点等方面。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包括建立积极互助的人际关系、有效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等。
•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良好合作精神。
3. 教学内容3.1 沟通基础知识•沟通定义与原则:了解沟通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介绍非语言表达方式(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对沟通效果产生的影响。
•跨文化沟通: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以及如何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3.2 听力与倾听技巧•倾听的重要性:介绍良好倾听对有效沟通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高效提问: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提问来深入理解他人观点,促进对话和互动。
3.3 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清晰表达意思:培养学生说话时清晰、简洁、连贯的能力,并规范书写格式。
•积极反馈和批评:教会学生如何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批评,以促进有效的交流。
3.4 冲突管理与矛盾处理•冲突解决技巧:介绍不同类型的冲突,并探讨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引导对话与调停:培养学生引导对话、协调矛盾和调停冲突的能力。
4.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演讲、PPT展示等方式传递相关概念和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参与分析真实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模拟沟通过程,加强实践能力。
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提问和发言情况来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作业和小组项目:布置书面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上的应用能力。
•期末考试:设立开放式问题或场景题形式的考试,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理论和功能,以正确熟悉人际关系的价值.2、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解读人际密码.3、了解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16-S18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理论、功能和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教学难点:人际问题的调试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教学过程〔一〕S16:人际关系概述1.案例引入宿舍那点事521宿舍有4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佳琪的这3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是幸运的宠儿,可谓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是文学青年一枚,人如其名,沉静大气;小奇那么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爱八卦.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面试环节让大家即兴表演一个桥段,佳琪的感性和投入让她很快入戏,当场被录取;而木兰由于其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不巧的是因录取名额有限,最后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竟然还让两人写一段自我陈述来说明为什么录用自己.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 每次大家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慢慢好似形成了一种默契, 有晶晶在时,话剧社的话题就成为禁忌.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就听见大家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大家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似有意回避自己似的, 不知道她们在背后会怎么想自己呢.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呆.慢慢地, 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一一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换还是不换?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 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要融入大家.开始我觉得还不错,觉得朋友就是要互相信任,因此我什么话都和室友分享,什么事情都和大家一起去做.可是渐渐我发现大家和我疏远了,她们有事也不叫上我,既然这样我也尽量躲着大家吧. 现在每当去教室上课时,其他人总是成群在一起,上体育课、去食堂、去逛街的时候也是,我总是形只影单.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沮丧,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我也害怕孤单. 我很想换宿舍.我担忧的问题是:〔1〕新寝室的人不欢送我,我去了可能还是会被孤立;〔2〕如果我搬过去了,那将会和现在寝室的人彻底不和;〔3〕如果发生前面两种情况,那我会非常为难难堪,被现在寝室的人看笑话.我好怕,现在才大一,这种日子才刚开始.请各位网友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踉帖1:找老师谈谈?好难办.踉帖2:其实吧,有些东西真的是自己感受得到、别人并不知道的,比方孤独感, 你孤独不孤独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踉帖3:只看了一句话就不想看下去了.想问一下楼主,现在的寝室被孤立,去另一个寝室不被欢送……咱是不是应该在咱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咱是不是应该从根抓起?如果斩草不除根,以后会不会到任何一个寝室都会被孤立,都不会受欢送?教师注意根据案例总结,孤独或许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对亲密的渴望、心理归属感和情感的满足也是我们的本性需要.2.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开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四个层面分为人际关系作为个体心理过程的微观层面,是指个体的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层面,反映着人们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人际关系作为信息传播的层面,是一种“沟通〞或“人际传播〞的构成过程.人际关系作为文化的精神层面,它从深层次反映了人的文化沉淀.(2)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匿名性,匿名性可以带来平安感,相对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乐于向网络上遇到的陌生人进行自我暴露.•平等性,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个体可以突破现实中身份、地位的不平等的局限,在交往心态上都是平等的,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性.•多元性,大学生网上交往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多样性.•依赖性,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轻松很多,使得90后、00后大学生很容易对网络人际交往产生依赖性,可能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总结:虚拟网络交往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畴,人们也通过这样的网络人际交往获得了更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这显然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是现实人际交往和虚拟人际交往模式互补.3.人际关系的开展阶段社会心理学家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等人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开展过程.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阿特曼等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开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1)定向阶段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2)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 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介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标准、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拟正式.〔3〕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根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开展到情感交流的阶段,彼此有比拟深的情感介入,会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正式标准的限制,比拟放松,比拟自由,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 〔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 课堂思考佳琪的人际舒适圈今天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舒适圈的理论,并让大家思考自己的人际舒适圈有多大,并给大家留了课外作业一一画出你的人际舒适圈,并和身边的同学分享与交流.521宿舍的4位同学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佳琪画完了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圈里是她很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好朋友,还有现在宿舍的同学.看到这些名字,她感到很亲切很温暖,但似乎自己的圈子还是很单一.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可不可以更大一些呢?朋友能带来心灵上的亲密感,可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丰富.不是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大学不正是这样的广交朋友磨炼自己的好时期吗?晶晶的名字自然地跳到佳琪的脑海中.其实刚进这个宿舍的时候自己是最先熟悉晶晶的, 晶晶身上的那种自信和上进自己还是很欣赏的,话剧社招新的事情也许是她的自尊心太强了.晶晶这一段时间似乎都在躲着大家,大家毕竟要在一个宿舍过4年呢,这种状况能改善吗?还是和木兰、小文她们聊聊吧.与此同时,晶晶在图书馆也陷入了思考.一个人固然有一个人的精彩,可是自己何尝不知道“一份痛苦,两人承当,是半份痛苦;一份快乐,两人分享,是两份快乐〞的道理呢?舒适圈: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人的个人水平的表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自己的人际舒适圈的过程.舒适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总而言之,在界线内的我们感到很舒服.反之,当走出界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线内.这个界线内的局部就是一个“舒适圈〞.思考内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舒服圈〞在哪里?4、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1)满足本能的平安感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开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水平,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平安感.扩展阅读:恒河猴实验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开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 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 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到达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课堂提问:恒河猴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教师讲解: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 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平安感.〔2〕克服孤独建立亲密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开展他的亲密感,并 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开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在这一阶 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 险.知识点: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实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 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 概就是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拟稳定的人格.5、PAC 人际沟通分析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Parent 〔父母〕、Adult 〔成人〕、Child 〔儿童〕状态.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与人沟通会通过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 姿态行为等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限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 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1〕“父母〞状态 我们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 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批评的父母〔CP 〕:常常会表现出教育、批评、教训、限制的一面养育的父母〔NP 〕:常常会表现出温暖、关心、抚慰、鼓励的一面〔2〕“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蔼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自由的儿童越缩批评的父母 Critical Perent 案松、不负责任成人Adult诗人型.不现实(3)“儿童〞状态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冲动.顺从的儿童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忧、焦虑和自罪自由的儿童状态:活泼、冲动、天真、自发行动、贪玩、富于表情、爱憎清楚等总结: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一成人反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的人.课堂练习: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我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请你思考“三个我〞分别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占据多大的百分比?讨论与分享: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二)S17: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案例引入剧里剧外话剧社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戏被推荐入选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马上就要在学校大礼堂公演了,据说这次入选的剧目由话剧社的知名编剧小娇亲自操刀撰写,话剧社精英历时一个月排练而成,可谓话剧社的重头大戏了.521宿舍的同学们充满对话剧的热情,虽然这次只是“打酱油〞的幕后效劳人员,但大家内心早就翘首以盼了.为了公演时的欣赏效果,这次剧目的彩排一直对外保密,只有剧社的骨干成员参加.佳琪也是从张帅那里得知内情,剧目叫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风景?,张帅还慷慨地给了佳琪4张门票.票一拿到宿舍,小奇和木兰兴奋地一人取了一张,佳琪自己留一张,还有一张票,晶晶还没回来.佳琪有一点犹豫, 晶晶会不会接受呢?要怎么给她呢……如期公演的话剧以校园生活和职场转换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同龄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青春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奋斗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友谊的曲折与美好、成长的失落和未来的憧憬深深打动了521宿舍全体成员的心.尤其是高潮局部几个朋友毕业别离在即,对酒当歌,手拉手唱起?干杯朋友?时,521的成员的内心也悄悄地被拉近了.2.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假设:他人的出现对我们而言有奖赏意义.人际奖赏包括直接奖赏:的是他人提供应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包括赞赏、认可、鼓励、喜爱、物质利益等.间接奖赏: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亲切、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人际吸引力主要包括个人吸引力和相互吸引力〔1〕个人吸引力•外貌,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 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才能,一般来说,人们比拟喜欢聪明能干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表5-1所示的是主要研究结果.表5-1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注:自上而下方向,品质受欢送的程度逐渐递减〔2〕相互吸引力•熟悉度,熟悉或交往频率高能增加喜欢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过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者不熟悉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者:第一组2 张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 次,第六组2张被试者从未看过.在被试者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要求所有被试者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前面的时机也越多.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确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 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互补性,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一个主动的支配型男性和一个被动的顺从型女性彼此间有吸引力.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3.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把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和近因效应的小结: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就是双方已经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作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光环效应常使人犯“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利用光环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积极的评价.〔4〕自我暴露效应自我暴露是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比拟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自我暴露效应〞.通常人们对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明显不同的,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状况.当然,我们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如何,也可以通过我们能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的层次来了解.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我们在一种关系上卷入的程度也越深,与对方的关系也越好.〔5〕互惠效应互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心理学实验一位大学教授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一一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寄来的节日贺卡,像雪片一样飞了回来,大局部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是谁,而是收到卡片就自动回了一张.这个实验规模虽小,却巧妙地证实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一.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互惠效应〞去行事的.除了以上人际效应外,还有投射效应、定势效应、刻板效应等人际效应,教师可以视情况补充.4.人际信任案例分享你什么时候有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感觉?来自网友的分享:初中时自行车忽然掉链,于是停下来折腾了很久,这时候一个学姐走到我面前问了我一句:“需要帮助么?〞从此,我就立志考上她所在的高中,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忘记了她的长相模糊了她的声音,但是我记得那身校服,然后两年之后我如愿了.教师通过以上案例传达出人际信任对人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引出以下课程内容〔1〕什么是人际信任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2〕如何提升人际信任水平①有选择性地自我暴露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响,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自我暴露的内容和程度也是要有选择性进行的,要看交往的对象而定.②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③对人对己老实守信注重自身诚信行为,老实守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外界的信任,是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对自己真实,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对他人的老实.④勇敢迈出信任的步伐无论是信任或被信任,都是需要勇气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值得信任的人和事,只要有信任,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三〕S18: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案例引入独行侠小飞小飞是一名大二男生,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不被大家关注的普通学生,在一次心理课堂上却一下子让全班同学记住了他.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你的人际网络系统〞的课堂作业,并请同学们当场分享.小飞的分享尤其不同,他的人际网络系统里只放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在他看来,与人交往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做事效率会更高;生命有限,时间珍贵,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初看起来这个逻辑似乎也顺理成章.过不多久,小飞单独找到心理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原来班级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5个名额选4个,小飞已经两次落选了.好在小飞的自我反省意识还不错,大学是一个允许人犯错并且改正错误的地方.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不光是其实用价值,还包括精神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 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就大了.〞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交往经验,有的大学生因性格内向或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等原因,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困扰表现为不敢交往、不愿交往和不善交往.〔1〕不敢交往在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只是每个人的反响程度不同.有一局部大学生在这方面反响特别强烈,由于害羞、自卑等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感到恐惧,不敢和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 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2〕不愿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在社交场合中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
2.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分组名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历,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 诚信待人- 平等相待- 宽容大度2. 人际交往的技巧- 倾听技巧- 表达技巧- 非言语沟通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人际交往的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际交往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小组讨论1.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结果,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小组讨论。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巩固练习1. 教师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人际交往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表演,教师点评和指导。
三、拓展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破冰”活动,增进彼此了解。
2. 各小组分享活动心得,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评估其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反馈总结
反馈整理
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评价结果,明确教学 和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改进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教学调整
教师根据评价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后,再次进行评估, 检验教学改进的效果。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分享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讲授新课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介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人际关系有更深 入的了解。
巩固练习
总结词:实践操作
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经验 和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 ,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 “如何处理宿舍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恋爱关系 ”等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 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交流和互动,彼此之间 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小组讨论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 力等。
0 社会媒体 4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扮演重要角色,使用不当可能 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冲突。
0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
总结词
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使学生全面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
详细描述
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和解释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使学生对人际关系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 ,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如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际关 系的本质。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成长团体活动方案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成长团体活动方案
1. 活动目标
- 增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
2. 活动内容
- 破冰活动:通过趣味性游戏和互动环节,缓解紧张气氛,增进彼此熟悉度。
- 自我认识:通过自我介绍、个人特质分享等环节,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缺点。
- 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模拟生活场景,练习倾听、表达、沟通等社交技能。
- 团队合作:通过户外拓展、解谜游戏等团队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成长分享:邀请成功人士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成长经验分享,为大学生提供人生指导。
3. 活动形式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促进交流互动。
- 情景模拟:设置真实场景,让学生实践所学技能。
- 户外活动:安排户外拓展项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传授相关知识。
4. 活动时间
- 为期3个月,每月安排2-3次活动,活动时长2-3小时。
5. 活动评估
- 学生自评:让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了解活动收获和改进建议。
- 观察评估:由专业人员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成长情况。
- 追踪调查:活动结束后,定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学生的长期收获。
通过系列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人际交往教案20篇
大学人际交往教案20篇1. 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与重要性目标:- 了解人际交往的定义和意义- 掌握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人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性2. 发展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目标:- 掌握积极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非语言沟通- 学会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技巧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目标:- 学会建立友谊和信任的基础- 掌握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技巧4. 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挑战目标:- 了解人际关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和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5. 培养自信与自尊目标:- 学会增强自信和自尊心- 掌握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正面心态和应对策略6. 大学生择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目标:- 了解健康友谊的特征和标准-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和交往圈子7. 社交礼仪与规范目标:- 掌握社交场合的常规礼仪与规范- 学会在不同场合中合适表达自己和尊重他人8. 处理网络人际关系的技巧目标:- 学会在虚拟社交网络上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掌握处理网络冲突和隐私保护的方法9. 功能性沟通技巧目标:- 掌握在大学生活和研究中常用的功能性沟通技巧- 学会有效地表达需求和表达意见10. 人际交往与职业规划目标:- 了解人际交往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塑造个人形象和发展人脉11. 如何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目标:- 学会在友谊和爱情之间把握距离与平衡- 掌握维护友谊和爱情关系的技巧12. 加强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目标:- 学会通过自我认知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掌握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和技巧13. 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交活动目标:- 学会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交活动的重要性- 掌握参与学校组织和社团活动的方法和技巧14. 沟通技巧在团队合作中的应用目标:- 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合理运用沟通技巧- 掌握团队合作中的协作和领导技巧15. 以尊重和包容为基础的人际交往目标:- 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他人- 掌握跨文化交往和沟通的技巧16.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目标:- 掌握情绪管理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学会情绪调控和冷静思考的方法17. 建立有效的人际网络目标:- 学会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 掌握发展人脉和社交技巧18. 增强自我宣传和表达能力目标:- 学会自我宣传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掌握有效演讲和公众演讲的技巧19. 学会感恩和回报他人目标:- 学会感恩和回报他人的重要性- 掌握感恩和回报的方式和方法20. 不良人际关系的处理策略目标:- 学会处理不良人际关系的策略和方法- 掌握避免和解决人际问题的技巧。
《人际关系教案》
《人际关系教案》word版一、前言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掌握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 适用对象:中学生、大学生、社会各界人士。
3.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
4. 教学时长: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
二、课程内容1. 第一课时:人际关系概述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分析人际关系的四大要素:沟通、情感、信任和尊重2. 第二课时:人际沟通技巧讲解有效沟通的七个步骤探讨倾听、表达和反馈的技巧练习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非语言信号3. 第三课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讨论与人相处的四大原则:尊重、理解、支持和包容分享建立人际关系的实用技巧,如赞美、道歉、妥协等分析常见的人际冲突原因及解决方法4. 第四课时:人际交往中的情感管理探讨情绪的识别和调控方法教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情绪分享提高情感智商的技巧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分析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讲解领导力的本质和五大维度探讨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理论知识,阐述观点。
2.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互动和分享。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
5.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质量。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
4. 课程总结:对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和评估,了解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际关系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讲解。
3. 案例:收集或编写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4.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道具:准备用于互动游戏的道具。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小组讨论话题3. 案例分析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人际关系?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类型- 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强调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 介绍人际关系的类型,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
2. 人际沟通技巧- 讲解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 分析常见的人际沟通障碍,如误解、冲突等,并提出解决方法。
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介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如尊重、诚信、包容等。
- 分享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话题:- 如何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冲突?- 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团队合作?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案例分析材料。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总结上节课的讨论成果,强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 讲解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 分析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来改善人际关系。
2. 人际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讲解情绪管理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 分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角色扮演1. 设计一个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景剧,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 角色扮演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人际关系课教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
人际关系课教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人际关系课教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第一节:课程概述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带来许多问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建立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
第二节: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学习如何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方式,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4.帮助学生理解冲突解决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解决人际冲突。
第三节:课程内容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对个人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社交和职业成功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积极的人际互动技巧- 积极倾听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及技巧;- 团队合作和合作技巧的培养。
3.人际冲突与冲突解决- 了解人际冲突的常见原因;- 学习如何以积极的方式管理和解决人际冲突;- 掌握有效的谈判和妥协技巧。
第四节: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人际关系和合作技巧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实践人际关系和合作技巧。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角色扮演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展示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技巧。
3.书面作业评估:以书面形式提交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第六节: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有效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
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增强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3. 人际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策略。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尊重。
2.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冲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人际关系?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际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 分析人际关系的类型,如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
2. 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遵循平等、尊重、真诚、宽容的原则。
- 掌握倾听、表达、赞美、求助等沟通技巧。
-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
3. 人际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策略- 分析有效沟通的要素,如清晰、简洁、礼貌等。
- 介绍冲突解决的步骤,如冷静分析、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2.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练习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策略。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是否掌握了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建立原则。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课1.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介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心理效应。
- 分析心理效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冲突- 分析复杂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 介绍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策略,如保持中立、寻求第三方帮助等。
大学生人际关系_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在大学生活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小组讨论案例3. 角色扮演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 人际关系的类型:垂直关系、水平关系、交叉关系等。
2. 分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
3. 讲解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习惯和感受。
- 诚信守信: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 互助合作:在困难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沟通协调: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避免误解。
4. 介绍人际沟通技巧- 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不打断别人。
- 明确表达: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 非语言沟通: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三、案例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
2. 各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角色扮演1. 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总结人际沟通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在大学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人际关系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2. 各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大学生人际关系教案导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1.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
3. 人际关系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深度。
2.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人际关系技巧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2. 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
3. 学生互动环节的道具和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
3. 教师总结:“大学生活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PPT,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小明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但他因为不擅长与人交往,导致在团队合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小明的问题所在。
3. 教师总结:“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1. 教师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根据卡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
3.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给出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互相交流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人际关系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大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特点以及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人际关系概念及特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2、人际关系问题及应对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沟通障碍、冲突解决、人际孤独等,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3、人际沟通技巧: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情感管理等。
4、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介绍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内容和咨询方式,让学生了解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和问题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人际关系概念、特点和应对策略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撰写论文或反思日记,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3、定期测试:定期进行测试,以检测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本次教学着重介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处理策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人际关系的内涵,并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同时,也强调了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为学生应对人际关系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六、教学建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应对策略。
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情绪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出课程目标。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历,引出课程主题。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 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尊重、真诚、宽容、互助。
2. 讲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倾听、表达、赞美、道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和技巧。
三、沟通能力的培养1. 讲解沟通能力的含义,强调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分析沟通能力的构成要素: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情绪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 介绍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强调情绪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认知调整、情绪宣泄、心理防御等。
3.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情绪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五、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1. 讲解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分析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团队合作过程,体验人际关系处理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情绪管理、团队合作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情绪管理、团队合作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生人际交往》2. 案例分析材料3. 角色扮演道具4. 小组讨论话题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学人际交往活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2.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
4. 营造和谐、友爱、团结的校园氛围。
教学对象:大学全体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校园活动室教学准备:1. 活动场地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游戏活动区等。
2. 教学道具:卡片、彩笔、音乐、奖品等。
3. 教学资料:人际交往相关书籍、案例、视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互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让学生了解彼此,激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际交往对我们如此重要?二、主题讲座1. 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辅导员进行主题讲座,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讲座内容:沟通技巧、倾听技巧、处理冲突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b. 你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c. 如何在大学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你我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沟通、倾听和表达。
2. 游戏规则:每组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沟通任务,如:传递信息、解决矛盾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二、小组竞赛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竞赛”。
2. 竞赛内容: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沟通技巧、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3. 竞赛形式:抢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人际交往的疑问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际交往的感悟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际关系教案》
《人际关系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 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
3. 提高人际交往中的情商和同理心。
4. 学会在团队中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5. 能够运用人际关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类型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的类型及特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 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沟通障碍及应对策略3. 人际交往中的情商和同理心情商的概念及其作用同理心的内涵及表现提高情商和同理心的方法4. 团队协作与凝聚力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角色的认知提高团队凝聚力的策略5. 人际关系应用于实际问题家庭关系处理校园人际关系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技巧。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人际关系知识解决问题。
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沟通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同理心。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同理心方面的表现。
5. 个人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和变化。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学》2.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剧本、小组讨论话题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在线资源:相关文章、视频、心理学测试等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课程进度安排:章节目录:1-5课时案例分析:6-10课时角色扮演:11-15课时小组讨论:16-20课时应用于实际问题:21-25课时复习与总结:26-30课时考试与反馈:31-3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际关系活动课参考教案
心理中心2016.11.16
为了加强和促进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让同学们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人际沟通、合作、信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教学的第二次教学为活动课,请各位承担人际关系教学课程的老师在第一理论课结束的时候向同学们布置下一次活动课的内容和要求,并各位班长和心理委员负责督促落实。
要求如下:
(1)每个同学找到一个搭档组成一个两人小组,在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小组在一起多观察、交流,每个小组自备一个眼罩(怎么制作自己想办法解决)、两张白纸,在下一次人际关系活动课上带到教室开展活动使用。
(2)班级的每个同学自制一张图文并茂的自我小画像(介绍自己的特点、爱好、兴趣、成长历程等),按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交流分享活动,分享活动期间可以提前体验第三项活动内容团体小游戏,加强学习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了解,到时小组在课堂中展示。
课程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学(90分钟)
一、戴高帽(15分钟)
1、目标:通过自我肯定和被他人肯定的体验,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新尝试。
2、时间:一般为15分钟
3、操作:
(1)在训练中进行按上周配对两人为一个小组开展交流。
(2)根据上一周的交流、观察,两人中一人先夸奖自己的优点,赞扬要真诚,内容越丰富、越完整越好。
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对方且声音要洪亮。
(4)双方交换角色,按上述要求再做一次
(5)讨论。
交流完后成员谈自己的体会,大家一块共享训练成果。
大家交流结束后,可以请几组同学上台讲讲这周一的经历,谈谈听到赞扬后的自我认识和感受。
教师结论:(1)自我肯定、被人肯定和肯定他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心态,不做任何事情,我相信都会很容易成功的,管做任何事情,我相信都会很容易成功的,因为你的思想会决定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动,而你的行为会产生结果。
(2)自卑的原因可以来自对方,但更多的来自自己的错误评价。
事实上,很多同学都优秀,但往往因为偶尔的挫折就失去信心,所以纠正个人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纠正个人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3)肯定自我以及被人肯定,心中有种成就感,觉得活在世上有一定的价值。
二、人际的沟通游戏:“我说你画”(15分钟)
1、活动准备材料
教师准备按班级一半的人数准备图片1和图片2(见附件1)
学生自备A4 白纸一张。
2.活动过程
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课堂上教师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发一张图片1(见图片1,请各位老师上课前提前根据班级的人数打印好),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
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的内容,后者根据前者的描述在提前准备的白纸上画出该图片。
要求在描述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言语表达。
不能用手比画。
比比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
然后每组中的两个成员交换角色,教师出示图2((见图片2,请各位老师上课前提前根据班级的人数打印好)),重复上述游戏。
3.分享环节:请几组同学分享这个过程的感悟和收获
4.教师点评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
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三、团体小游戏“坐地起身”(15分钟)(这个游戏可以提前布置下去用课余交流的时间完成,在课堂上可根据时间安排挑选一些小组上来展示成果就可以了。
)
1.游戏操作:各个小组内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
当小组长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
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
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
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
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2.按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单位参加坐地起身的游戏,一次可以2-3个小组到讲台的空地上完成这项活动。
(根据课堂时间安排可以选择代表小组上台展示)
3.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四、人际关系游戏:信任之旅(20分钟)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
步骤: 1.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盲人,一组扮演聋哑人,蒙上盲人的眼睛让他们原地转3圈,由聋哑人带着盲人到教室外面走一圈再转回来。
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2.在走的路程中设置一些障碍,回去的过程中,盲人和聋哑人互换角色,回到教室。
3.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参加的同学进行情感交流:分别让扮演先扮演盲人和聋哑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角色互换后的感受,带给大家的启发。
五、“人际财富”(15分钟)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
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
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
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
你们彼此相爱。
你愿意让对方走进自己心灵的最深处。
分享你内心的秘密、痛苦和快乐。
这样的人际财富不多,却是你最大的心灵慰籍,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力量。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
你们彼此关心,时常聚在一起聊天戏耍,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奋斗。
虽然你们之间有些秘密是无法分享的,但这类朋友让你时常感到人生的温馨。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
这些朋友,可以是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是需要帮助时也愿意尽力帮忙的朋友;可以是曾经比较亲密但渐渐疏远,却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也可以是平时难得见面,却不会忘记在逢年过节问候一声的朋友。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
尽量搜索你的记忆系统,把那些虽然比较疏远但仍属于你的人际财富的人的名字写下来。
2.教师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分享
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需要与大约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50个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
如果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孤独无助,或自我迷失。
你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合适?你认为是自己身上什么性格品质给你带来了好人缘?或者如果你的人缘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试着一边整理自己的人际财富,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是否因一时愤怒的情绪而失去了曾经的知己;是否因太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而被周围的朋友渐渐疏远),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和改进的地方。
以上的课堂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
学实践选择开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附件1:图一:
图二:。